化学方程式怎么背
高中化学方程式快速记忆背诵技巧有哪些

高中化学方程式快速记忆背诵技巧有哪些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是解开化学题的唯一钥匙。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化学方程式背诵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方程式背诵技巧1.实验联想法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
只要我们重视实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2.反应规律法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
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3.索引法索引法是从总体上把学过的方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点,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方程式系统。
利用零碎时间重现这些卡片,在大脑皮层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4.编组法索引能概括全体,而编组能突出局部,是一种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的表现形式。
两者相互补充,异曲同工。
例如,关于铝元素的一组方程式是:①AlCl3+3NH3•H2O=Al(OH)3 ↓+3NH4Cl②Al2O3+2NaOH=2NaAlO2+H2O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④Al(OH)3+NaOH=NaAlO2+2H2O⑤Al2S3+6H2O=3H2S↑+2Al(OH)3 ↓⑥2Al3++3CO32-+3H2O=2Al(OH)3 ↓+3CO2⑦2AlO2-+CO2+3H2O=2Al(OH)3↓+CO32-5.口诀法为了使化学方程式在使用时脱口而出,有时还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编成某种形式的便于记忆的语句,这就叫口诀法。
化学方程式背诵技巧化学方程式记忆小窍门

化学方程式背诵技巧化学方程式记忆小窍门
众所周知,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这门学科的重中之重,学好化学的基础就
是掌握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编今天整理了《化学方程式背诵技巧化学方
程式记忆小窍门》,供大家参考!
衡水中学状元手写笔记[化学]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怎幺计算高中化学有颜色
变化的反应有哪些高中化学离子共存问题的解题技巧
1化学方程式背诵技巧1.实验联想法
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
实验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
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
分解来制取氧气。
只要我们重视实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
加热生成氧气这个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2.反应规律法
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
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
比较熟悉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如,FeCl3是较强的
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
2FeCl3+Cu=CuCl2+2FeCl2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3.索引法。
记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有什么整理

记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有什么整理记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有什么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它特别有助于同学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物质的化学性质,同学能否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并正确书写,直接影响同学学习化学的效果。
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记化学方程式的技巧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记忆化学方程式的5个技巧1、试验联想法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试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试验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依据化学试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
只要我们重视试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试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2、反应规律法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
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识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依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3、编组法索引能概括全体,而编组能突出局部,是一种主题鲜亮、有针对性的表现形式。
两者相互补充,异曲同工。
①AlCl3+3NH3·H2O=Al(OH)3 ↓+3NH4Cl①Al2O3+2NaOH=2NaAlO2+H2O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①Al(OH)3+NaOH=NaAlO2+2H2O①Al2S3+6H2O=3H2S↑+2Al(OH)3 ↓①2Al3++3CO32-+3H2O=2Al(OH)3 ↓+3CO2①2AlO2-+CO2+3H2O=2Al(OH)3↓+CO32-4、索引法索引法是从总体上把学过的方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点,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方程式系统。
初三化学方程式背诵技巧

初三化学方程式背诵技巧
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是比较难背诵的,如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牢记方程式呢?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些背诵技巧:
1.熟悉其中的基本元素:在背诵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掌握相关的化学概念以及过程,同时还要能够准确地认识和识别出其中的基本元素,不断重复和练习,使其变得十分熟练。
2.认真标记符号:熟悉基本元素并不是背诵化学方程式的全部,还要注意标记准确,如学习氢气发生反应所需要的符号是H2O,要掌握其中的两个“2”,不能被忽视,另外,当方程式中的元素个数大于2个时,要小心标记。
3.用图象记忆或具体的实例:如果有困难的方程式,可以尝试用图象记忆或者具体的实例来理解,这样可以让你更加清晰地记忆相关内容。
4.多做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做练习,多做多练,训练自己的回忆能力,就能更好地记忆并牢记相关方程式。
5.反复复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把之前学过的内容多多复习,一遍又一遍,重复熟悉,这样会有很多收获,及时把问题进行自我测试,定期总结学习的情况。
总的来说,背诵化学方程式也是一种技能,要想做到牢记不忘,需要通过持续的练习和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方程式记忆窍门及背诵技巧

高中化学方程式记忆窍门及背诵技巧高中化学方程式记忆窍门及背诵技巧有哪些?化学方程式不能死记硬背,要根据公式去配平,这样不仅不容易出错,而且记忆效果也比较好。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程式记忆窍门。
1、高中化学方程式记忆窍门1:实验联想法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
只要我们重视实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2:反应规律法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
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3:编组法索引能概括全体,而编组能突出局部,是一种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的表现形式。
两者相互补充,异曲同工。
例如,关于铝元素的一组方程式是:①AlCl 3+3NH 3·H 2O=Al(OH)3↓+3NH 4Cl ②Al 2O 3+2NaOH=2NaAlO 2+H 2O ③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④Al(OH)3+NaOH=NaAlO 2+2H 2O ⑤A l 2S 3+6H 2O=3H 2S ↑+2Al(OH)3↓⑥2Al 3++3CO 32-+3H 2O=2Al(OH)3↓+3CO 2⑦2AlO 2-+CO 2+3H 2O=2Al(OH)3↓+CO 32-4:索引法索引法是从总体上把学过的方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点,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方程式系统。
初三化学方程式口诀

初三化学方程式口诀一、化学方程式书写口诀1.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这是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顺序。
例如氢气燃烧的反应,反应物是氢气(H ₂)和氧气(O₂),写在左边;生成物是水(H₂O),写在右边,即H₂+O₂→H₂O。
2. 写准化学式,系数要配平- 化学式的书写要准确,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确定原子个数比。
比如氧化铝,铝是 +3价,氧是 -2价,其化学式为Al₂O₃。
- 配平就是使方程式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以氢气燃烧的方程式为例,通过观察法或其他配平方法,在H₂前面配2,在O₂前面配1,在H₂O前面配2,得到2H₂ + O₂ = 2H₂O。
3.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等号表示反应前后物质的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很重要,如加热(用“△”表示)、点燃、高温、催化剂等。
例如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KClO₃frac{_MnO₂}{△}2KCl+3O₂↑,这里的反应条件是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
4. 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如果反应中有沉淀生成,在生成的沉淀物质化学式后面标注“↓”;如果有气体生成,在生成的气体物质化学式后面标注“↑”。
例如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Na₂CO₃+CaCl₂ = CaCO₃↓+2NaCl,这里碳酸钙是沉淀,所以标注“↓”;锌与稀硫酸反应:Zn + H₂SO₄=ZnSO₄+H₂↑,氢气是气体,标注“↑”。
二、常见反应类型的方程式记忆口诀1. 化合反应- 多变一的反应。
口诀:“二变一,有不同,化合反应记心中。
”- 例如:- 碳完全燃烧:C+O₂frac{_点燃}{}CO₂(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₂ + H₂O = H₂CO₃(也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2. 分解反应- 一变多的反应。
口诀:“一变多,分解了,受热通电都能搞。
”- 例如:- 过氧化氢分解:2H₂O₂frac{_MnO₂}{}2H₂O+O₂↑(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 碳酸钙高温分解:CaCO₃frac{_高温}{}CaO + CO₂↑(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3. 置换反应- 单换单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背诵方法怎样快速记忆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背诵方法怎样快速记忆方程式
很多同学都被化学反应所带来的奇幻体验深深的吸引,但是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伴随而来的是数不清的方程式,这也是很多同学头疼的问题,所以掌握好的记忆方法是很必要的。
1同类记忆法(反应通性或反应规律)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
每一类物质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酸、碱、盐、氧化物等,他们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就可记住一大堆方程式。
比如so2、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以下通性:
(1)一般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2)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都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1对比法两个反应,在原料上有相同之处,但反应结果不尽相同,为了避免混淆,可以采用对比记忆法。
例如: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cu4hno3(浓)
=cu(no3)22h2o2no2↑
1关联法对比法是横向比较,而关联法是纵向联结。
如,有些反应或因本身的相互关联,或因工业生产上的安排彼此间不无内在联系。
如:fe2+2oh=fe(oh)2↓,4fe(oh)22h2o+o2=4fe(oh)3↓
1实验联想法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
5种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

5种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面对种类繁多的高中化学方程式,老师们都提倡理解性记忆,那么到底应该“理解”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5种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欢迎借鉴参考。
一、分类记忆法:抓一类记一片1、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
每一类物质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酸、碱、盐、氧化物等,他们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就可记住一大堆方程式。
比如SO2、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以下通性:(1)一般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SO2+H2O=H2SO3;CO2+H2O=H2CO3。
(2)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CO2+2NaOH=Na2CO3+H2O。
(3)都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SO2+Na2O=Na2SO3;CO2+Na2O=Na2CO3。
2、根据元素的分类记忆。
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分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等。
我们最关心的是主族元素,对于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例如卤素的单质(X2)具有以下通性:(1)都与金属(Na、Fe、Cu等)反应。
(2)都能与氢气反应。
(3)都能与水反应。
(4)都能与碱反应。
我们只要抓住其通性,就可记住一大片方程式。
需要说明的是,分门别类地记忆方程式,只需记住常见的一个或几个方程式,就可以做到抓一类记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线记忆法:抓一线,记一串高中化学方程式很多,如果每个方程式都单独记忆就显得很零乱没抓手,但如果我们以元素为主线,把方程式串起来加以记忆,思路就会很清晰,记起来也非常方便!元素主线有两条:(1)金属元素主线:金属元素包括:Na、Mg、Al、Fe、Cu。
每种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
每一类物质都有其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2)非金属元素主线:非金属元素主要包括:N、Si、S、Cl。
每种非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1要注意理解,还有注意什么样的反应条件(温度,浓度,压强....)会有不同的反应方程式,如:C在高温下反应(要有氧元素存在)定生成CO,乙醇,浓硫酸在140°,170°时反应产物会不同的!2还有要学会技巧记忆,如3Gu+8HNO3===2NO+3Gu(NO3)2+4H2O 其中有3*8=2*3*4这样也会便于记忆.....3最好你还是学会利用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升降,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等来配平,这样就不用怕背不住,我平时考试就是这样的,快速配成,很容易的,不过你得先好好炼习过.......去配平方法有: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一)最小公倍数法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二)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
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
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三)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注】本词条的化学方程式中,未加粗体的为下脚标.[编辑本段]配平诗集这部分诗包括六首小诗,前五首向你介绍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五种配平方法,第六首诗告诉你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五种方法。
如果你能记住并理解这六首小诗,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岐化反应的简捷配平法三种价态先标记,两者相减第三系。
若有约数需约简,悠然观察便配齐。
说明:1、岐化反应又称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岐化反应中,同一种元素的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还原。
如:KCIO3 → KCIO4+KCIS+KOH → K2S+K2SO3+H2O2、这首诗介绍的是岐化反应的一种简捷配平方法。
用该方法配平,简捷准确,速度可谓神速!解释:1、三种价态先标记:意思是说岐化反应简捷配平法的第一部是首先标记清楚反应式中不同物质分子中发生岐化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如:S0+KOH → K2S-2+K2S+4O3+H2O2、两者相减第三系:意思是说任意两个化合价的变化值(绝对值),即为第三者的系数。
3、若有约数需约简:意思是说由第二步得到的三个系数若有公约数,则需要约分后再加到反应式中去。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在S和K2S中,S0 →S-2,化合价变化值为∣0-(-2)∣= 2,所以K2SO3前的系数为2。
在S和K2SO3中,S0→S+4,化合价变化值为∣0-4∣= 4,所以K2S前的系数为4。
在K2S和K2SO3中,S-2→S+4,化合价变化值为∣(-2)-4∣= 6,所以S前的系数为6。
又因为2、4、6有公约数2,所以约简为1、2、3,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得:3S+KOH → 2K2S+K2SO3+H2O4、悠然观察便配齐:意思是说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后,悠然自在地观察一下就可以配平。
观察可知:右边为6个K,所以KOH前应加6,加6后左边为6个H,所以H2O前应加3,于是得到配平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S+6KOH =2K2S+K2SO3+3H2O说明:说时迟,那时快,只要将这种方法掌握后,在“实战”时,仅需几秒钟便可完成配平过程。
所以说“神速”是不过分的。
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谁弱选谁切记清,添加系数电何等。
反应式中常加水,质量守恒即配平。
说明:双水解反应,是指由一种强酸弱碱盐与另一种强碱弱酸盐作用,由于相互促进,从而使水解反应进行到底的反应。
如:AI2(SO4)3和Na2CO3反应。
该法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写系数,可在瞬间完成配平过程。
解释:1、谁弱选谁切记清:“谁弱选谁”的意思是说,在两种盐中要选择弱碱对应的金属离子(如AI3+是弱碱AI(OH)3对应的金属阳离子;NH4+离子是特例)和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如CO32-是弱酸H2CO3对应的酸根阴离子)作为添加系数(配平)的对象。
2、添加系数电何等:意思是说在选择出的对象前添加一定的系数,使弱碱对应的金属阳离子(或NH4+)的电荷数与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的电荷数相等。
3、反应式中常加水,质量守恒即配平:意思是说在两种盐的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后,为了使质量守恒,常在反应式中加上n?H2O。
举例:写出AI2(SO4)3和Na2CO3两种溶液混合,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⑴、根据水解原理首先写出水解产物:AI2(SO4)3+Na2CO3 —— AI(OH)3↓+CO2↑+Na2SO4⑵、因为要“谁弱选谁”,所以应选AI3+和CO32-。
⑶、添加系数电荷等,因为AI3+带3个正电荷,而在AI2(SO4)3中有2个AI3+,所以有6个正电荷;CO32-带2个负电荷,要使“电荷等”,则必须在CO32-前加系数3,于是得到:AI2(SO4)3+3Na2CO3 —— 2AI(OH)3↓+3CO2↑+3Na2SO4⑷、“反应式中常加水”。
因为生成物中有6个H,所以应在反应物中加上“3H2O”。
这样就得到了配平好了的双水解反应方程式:AI2(SO4)3+3Na2CO3+3H2O =2AI(OH)3↓+3CO2↑+3Na2SO4奇数配偶法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
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步骤。
该法的优点是能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而且简捷、迅速,可直接加系数。
对一些有机物(特别是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显得特别有效。
但该法不适合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这种情况下,若用此法常常很麻烦。
解释:1、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这两句说的是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
“出现最多寻奇数”的意思是说在反应式中寻找在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中原子个数是奇数的一项;“再将奇数变为偶”的意思是说在找到的奇数前乘上一个偶数(一般是在分子前面加最小的偶数2)。
2、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意思是说将奇数变为偶数以后即可观察配平,如果配不平,再依次试较大的偶数4,4若不行再用6,……例一:请配平反应式:Cu+HNO3(浓)—— Cu(NO3)2+NO2↑+H2O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在该反应式中,Cu在反应前后出现了2次,H出现了2次,N出现了3次,O出现了4次。
显而易见,氧是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而且生成物H2O中的个数为1,是奇数,故应在H2O的前面加系数2,使奇数变为偶数:Cu+HNO3(浓)—— Cu(NO3)2+NO2↑+2H2O在H2O的前面加上2后,右边有4个H,所以应在HNO3前面加上4,左边加4后有4个N,而右边有3个N,所以应在NO2前面加上2,于是得配平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例二:请配平反应式:C2H6 +O2 —— CO2 +H2O分析:观察得知氧是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故在H2O前加系数2,观察后不平,然后换4,但还是不行,再换6。
观察配平如下:2C2H6+7O2 =4CO2+6H2O氧化还原反应交叉配平法升价降价各相加,价变总数约后叉。
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
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
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交叉配平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和应用该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用该法配平则比较方便。
解释:1、升价降价各相加:这句的意思是介绍了交叉配平法的第一步,即:首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将升降价数各自分别相加,这样就得出了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如下反应式:FeS2+O2 —— SO2+Fe2O3根据诗意的要求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于是得到:Fe+2S2-1+O20 —— S+4O2-2+Fe2+3O3-2根据诗意的要求再算出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价变总数。
Fe2+→Fe3+化合价升高数为1,S-1→S+4化合价升高数为5,又因为FeS2中有2个S,所以S的升价总数为5×2=10,故升价元素(Fe和S)的价变总数为1+10=11;O0→O-2化合价降低数为2,因O2含2个O,所以降价元素O的价变总数为2×2=4。
于是得到下式:11 4FeS2 + O2 -- SO2 + Fe2O32、价变总数约后叉:意思是说得出的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后,若二者有公约数,则需约简后再交叉(如二者是6和9,则约简为2和3)。
言外之意,若二者为互质数,则直接交叉即可。
在这个例子中,11和4是互质数,故可以直接交叉,于是得到下式:11 44FeS2 + 11O2 -- SO2 + Fe2O3左右观察配平可得到答案:4FeS2+11O2 =8SO2+2Fe2O33、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意思是说若有的反应物仅部分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一部分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应将交叉系数再加上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这样才是该物质分子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Mg+HNO3 —— Mg(NO3)2+NH4NO3+H2O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Mg的价变总数为2,N的价变总数为8,约简后为1和4,故Mg前系数是4已是无疑的,而HNO3前的系数似乎应该是1,但观察生成物中有9分子的HNO3没有参加反应,故HNO3前的系数不是1,而是1+9=10。
于是可得到如下配平好了的反应方程式:4Mg+10HNO3 =4Mg(NO3)2+NH4NO3+3H2O4、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意思是说若是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则应该从生成物着手交叉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