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诵读 江畔独步寻花_鄂教版

合集下载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ppt课件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ppt课件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 江边一个人散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 1.掌握生字词. 蹊(xī):指小路.
娇莺(yīng) :娇小可爱的黄莺. 恰恰啼(tí ):和谐动听地叫.
留连:舍不得离开. 自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花满蹊”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鲜花盛开. “千朵万朵压枝低.” 许许多多的花儿开满枝头, 把树枝都压弯了.
花多花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 娇莺恰恰啼.” 蝶儿在花间飞舞,舍不得 离去,娇小美丽的莺儿在 花间自由自在.在他的诗中,我 们可以感受到春天来了,到 处一片春暖花香……
古诗通过对黄四娘家花丛 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春天里 繁花盛开、蝴蝶飞舞、黄莺高 歌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机 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江畔独步寻花》教案教案标题:江畔独步寻花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江畔独步寻花》,使学生了解到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

2. 培养学生欣赏、感受诗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朗读、鉴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 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理解诗歌的意境。

2. 学会正确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准备:课文《江畔独步寻花》的复印件、录音机、图片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并描述江畔的景色。

Step 2:听读课文(10分钟)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跟读,师生一起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Step 3:诗歌欣赏(10分钟)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如:“诗人通过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江畔的景色?”“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等。

Step 4:朗读练习(15分钟)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提高朗读的效果。

Step 5:创作活动(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例如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

Step 6: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依次朗读自己所创作的诗歌,教师和同学们进行欣赏和评价。

Step 7:小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感受诗歌。

Step 8:作业布置(2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江畔独步寻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诗歌的表达方式,感受到诗歌的美和韵律,培养了学生的欣赏、创作能力和语感。

同时,通过小组展示和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但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创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创作中来。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3篇)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3篇)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3篇)《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这首古诗中畔、蝶、莺的字音和写法。

2、能够通过千朵万朵,满,压等词语体会到黄四娘家的花很多很美丽。

3、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生机勃勃,喜欢那春意盎然的景象,还写了很多赞美春天的诗歌。

我们学过哪些赞美春天的古诗呢?请把你知道的背给大家听。

(《春晓》、《惠崇春江晓景》、《咏柳》)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一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人称诗圣,他的诗多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

而写这首诗时,杜甫刚结束了他十载长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在四川成都西郊外亲手建立的草堂内安身。

草堂是在朋友和亲戚的资助下建成的:表弟给他送来建筑费;朋友送来桃树秧、绵竹等草堂是经过诗人三个月的经营在暮春时节落成的。

在这草堂,诗人暂时离开了动荡不安的大世界,他经历了许多年的饥寒,如今暂得休息,自然间的一切生物,都引起他的关注和羡慕,成为他描摹和歌咏的对象。

表现出难得的安然自得的情感。

齐读课题。

指导认识畔字。

学生注意畔的读音,它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田,右边是半。

畔是什么意思,江畔呢?二、学习古诗(一)初读1、一会我们来个赛诗会。

要求:响亮、正确、有节奏。

想为本组争光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指导朗读:读古诗一定要读出它的韵味来,你看第一行的蹊,第二行的低,和第四行的啼是非常押韵的,所以我们在初读时,要把古诗的那个韵味感读出来。

)2、进行赛诗会。

3、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

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了哪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板书:花、蝶、莺)4、蝶和莺的写法。

蝶,它是左右结构,左边的虫字旁要写得稍微小一点,虫子旁的提要写在撇的上边,右边这部分稍微大一点。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最新3篇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最新3篇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最新3篇《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课除了欣赏美景,我们对于如何学习古诗也有了一些尝试,这节课我想与同学一起再欣赏一首古诗,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

二、新授(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学们,请大家读一读这首古诗,首先看看这首古诗是谁写的,你还记得他吗?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古诗?(简介作家,说出自己读过的作品。

)(2)请你再看看今天的这首古诗,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呢?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同学们自读古诗)2.创设情景感受诗境。

(1)小组之间互读诗文,说一说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诗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里的景色呢?这里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再读一读古诗。

(3)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读,结合书上的注解自己先学一学。

(4)把你的学习成果向旁边的伙伴做汇报。

(二)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1.我们一同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同到江边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课件1。

怎样的景象就可以和书中描写的诗句一样了呢?请同学们动手选择。

(2)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3)现在是怎样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满压枝低)(4)出示课件2。

让同学感受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5)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句古诗的意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想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3.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

4.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听。

5.老师配乐范读后,也请学生配乐练习朗读。

6.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7.总结:第一句:从整体上说花的样子。

第二句:从局部说每枝花的样子。

第三句四句:讲蝶莺对花的喜爱。

(三)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小学三年级语文《江畔独步寻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江畔独步寻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江畔独步寻花》写的是在⼀个春光明媚的⽇⼦,诗⼈独⾃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景象。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江畔独步寻花》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江畔独步寻花》原⽂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江畔:江边。

杜甫(712—770年):唐代诗⼈。

黄四娘:杜甫写这⾸诗时的村邻。

蹊:⼩路。

压枝低:花开得多,分量重,把花枝都压弯了。

流连:因为喜欢⽽不愿离去。

娇莺:可爱的黄莺。

译⽂: 黄四娘家花⼉茂盛把⼩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由⾃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篇⼆】⼩学三年级语⽂《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教学⽬标: 1、引导学⽣展开想象,了解古诗内容,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理解“蹊”、“留连”、“戏”、“娇”等词语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诗。

3、感受春天的美丽和⽣机,领悟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义。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在娇莺恰恰啼。

”根据古诗想象出景象,领悟意境。

三、教学准备:录⾳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导⼊新课,板书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或成语? 2、是呀,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五彩动⼈的季节,它的优美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师就要和⼤家⼀起去欣赏春⾊,学习我们伟⼤的诗⼈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同学们,有兴趣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 3、齐读课题。

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呢? 4、请学⽣解题。

(在江边独⾃⼀⼈⼀边散步,⼀边赏花。

) 5、师⽣交流有关诗⼈的资料。

杜甫,字⼦美。

他是我国古代伟⼤的现实主义诗⼈,和李⽩并称李杜,代表着唐代诗歌的两座⾼峰。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江畔独步寻花》教案三篇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江畔独步寻花》教案三篇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江畔独步寻花》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准备: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认识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人称“诗圣”,他写的诗被称为“诗史”。

这位诗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板书课题)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1.老师下面要来小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

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

3.齐读。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哪些景物?板书:花蝶莺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花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飞碟舞,说到现在的花,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3.教师放课件,边放《春到江边》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3、背诵这首诗4、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二、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三、教具安排:录音四、板书设计: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花多留连戏蝶时时舞花美自在娇莺恰恰啼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

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⑴,指名学生说说诗题意思。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⑴指名读这一句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回娘家花的多?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3、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⑴指名读这一句⑵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⑶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5、感情朗读古诗(三)迁移、应用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学生的诗:⑴植物园独步寻花植物园内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⑵学校独步寻花杨园小学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⑶尚湖独步寻花尚湖公园花满蹊四、作业抄写古诗简评: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深入地体会诗句的意境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进行简单仿写诗句。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诵读2.江畔独步寻花_鄂教版 ppt课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诵读2.江畔独步寻花_鄂教版 ppt课件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美丽的花朵,
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的花儿把花枝都压低了。
留连戏蝶时时舞,
舍不得分开的蝴蝶时时起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构造梳理
花满溪


压枝低


时时舞
寻 花
恰恰啼
活 力 活 力
主题概括
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
花 蝴蝶 黄莺
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图画和注释,想想诗意思,争取把 蕴含在诗中的感情读出来。〕
课文解析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花满蹊,
•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
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
家〞的小路上。
“蹊
〞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
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3、拓展题 我还能写出两句跟花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胜利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作者引见
资料宝袋
•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 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尝自 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 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 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 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 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 诗被称为“诗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句。

2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4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教学难点: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位唐朝诗人写的诗,他可是一位了不得的诗人,人称“诗圣”,写的诗被称为“诗史”。

这位诗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句
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1老师下面要来个四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

2指名读
3随机纠正字音、节奏。

4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
(江畔——江边,指锦江边。

畔:水边。

独步——一个人散步。

寻花——寻访花多花好之处。

黄四娘——诗人的邻居。

蹊——小路。

压枝低——花朵很多很大,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下来了。

留恋——在某处玩得很高兴,不肯离开,也写作“流连”。

戏蝶——玩耍着的蝴蝶。

时时舞——不停地飞舞。

自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娇莺——鸣声悦耳的黄莺。

娇:诗中形容声音轻柔。

恰恰啼——恰恰,象声词,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啼,鸣叫。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 诗人来到江边看到那些景物?
板书:花蝶莺
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

3 结合理解词语“花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啼”。

啊,——(景物)真——啊,你看——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

花多、花美引得蜂飞碟舞,说到现在的花,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边放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象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引来了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黄莺飞落枝头,自由自在地唱起动听的歌。

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

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
4 指导朗读
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表达诗人兴致勃勃的心情,朗读时,语调要轻快,跳跃。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四、深化,体会诗情。

1 读到这老师心头不禁有个疑问:你们看,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是不是该把诗题再读读,读出诗人心情的欢愉。

2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五,作业: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选做把诗歌改成小散文。

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愉悦)
花多美
蝶舞
莺啼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