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一)知识要点
大一工程力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大一工程力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工程力学是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物体受力的规律和力的作用情况。
作为工程师的基本素养,了解和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回顾一些大一工程力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和状态。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有正负之分,可以通过图示或者向量来表示。
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力学运算的基本操作,合成力等于多个力的矢量和,分解力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2.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力学的核心概念,它包括三个定律。
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平衡平衡是工程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对于物体的平衡分析,常常使用力矩的概念。
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力臂是力作用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平衡问题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力矩的平衡条件来解决。
4. 静力学静力学涉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力学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力的分解和合成。
力的平衡条件为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静力学还包括杆、梁和桁架的静力学分析,杆的静力学可以使用拉力和压力的概念解决。
梁和桁架的静力学分析是通过平衡条件和受力分析来求解。
5. 力的作用点与力的转动力的作用点是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力对物体的转动有直接的影响,力矩反映了力对物体的转动趋势。
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对于平衡情况,力矩的合力矩为零。
6.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加速度。
物体的运动由力产生,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动力学问题的求解可以通过受力分析和牛顿定律来解决。
7. 惯性与质量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决定了物体对力的响应能力。
大一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规律,为后续工程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大一工程力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刚体力学1. 刚体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刚体是指在运动或受力作用下,其各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的物体。
刚体力学研究刚体的平衡和运动。
2. 平衡条件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
力的平衡要求合力为零,力矩的平衡要求合力矩为零。
3. 质心和重心质心是刚体所有质点质量加权平均的位置,重心是刚体所受重力的合力所在的位置。
质心和重心在均匀物体中重合。
4. 刚体的运动学刚体的运动学研究刚体的平动和旋转运动,包括质点的运动学以及刚体的转动和变形运动。
5.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力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力是指相对于非惯性参考系观察,物体所受的虚拟力。
6. 刚体的受力分析刚体的受力分析是指通过绘制受力图,确定受力方向和大小。
常见的受力有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等。
二、静力学1.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这对于解析力学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计算非常重要。
2. 摩擦力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在接触面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指物体在接触面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
3. 斜面静力学斜面静力学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涉及到斜面上的重力分解、垂直和平行于斜面的力分析等问题。
4. 力矩和力偶力矩是指力对某一点产生的转动效果,力偶是指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力组成的力对。
5. 平衡条件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
力的平衡要求合力为零,力矩的平衡要求合力矩为零。
6. 杠杆原理和杠杆方程杠杆原理是指在杠杆平衡条件下,力矩的大小和方向相等。
杠杆方程是应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程。
7. 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分布力的作用点是指力作用的位置,力的分布是指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物体上的空间分布情况。
大一工程力学的知识点总结

大一工程力学的知识点总结工程力学是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平衡和运动的力学学科。
在大一学习工程力学,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个总结。
一、刚体力学基础1. 刚体的定义:刚体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各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的物体。
2.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它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也可以把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这有助于我们计算力的效果。
4. 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5. 质心与重心:质心是刚体物体内所有质点组成的系统的质点,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二、静力学1.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受到外力的作用;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外力与合外力矩都为零。
3. 杠杆原理:杠杆是由支点、力臂和力组成的一种简单机械,它可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4. 绳索、滑轮和滑块:通过绳索、滑轮和滑块的组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力的平衡和传递。
三、动力学1.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2.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没有外力作用于物体或外力合为零时,物体的动量保持不变。
3.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具有的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量,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4. 动力学定律应用:通过应用动力学定律,可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位移、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四、静力学和动力学的综合应用1. 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表面之间的不规则性而产生的阻碍力,可以通过牛顿定律和摩擦系数来计算。
2. 斜面上的运动:当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需要考虑斜面的角度、重力和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工程力学知识点全集总结

工程力学知识点全集总结一、力的作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的大小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通常用矢量表示。
2. 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
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力分为压力、拉力、剪切力、弹性力、重力等不同类型的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将它们的效果看作是一个力的合成。
而反之,一个力也可以根据其方向和大小,被分解为若干个分力。
4. 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这些力的合力为零,则称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5. 力的矩力的矩是力的大小与作用点到物体某一点的距离的乘积,力矩的方向垂直于力的方向和力臂的方向。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与力的大小、方向以及力臂的长度有关。
6. 自由体图自由体图是指将某个物体从其他物体中分离出来,然后在自由体上画出受到的所有力的作用线,用以分析物体所受力的平衡情况。
二、刚体静力学1. 刚体的概念刚体是指在受力作用下,形状和尺寸不发生改变的物体。
刚体的转动可以分为平移和转动两种。
2. 刚体的平衡条件刚体的平衡条件包括平衡的外力条件和平衡的力矩条件。
当刚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的合力为零,力矩的合力矩也为零时,刚体处于平衡状态。
3. 简支梁的受力分析简支梁是指两端支持固定并能够转动的梁,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弯曲和剪切。
可以利用简支梁受力分析的原理,对梁在受力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进行研究。
4. 梁的受力分析在工程实践中,梁的受力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在不同受力条件下,梁的受力分析方法会有所不同。
通常会用到力学平衡、力学方程等知识来分析和计算梁的受力情况。
5. 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在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的过程中,由于接触面间的不规则性而产生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与接触面的性质、力的大小和方向等因素有关。
6. 斜面上的力学问题斜面上的力学问题是工程力学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包括斜面上的物体受力情况、斜面上的滑动、斜面上的加速度等内容。
工程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

§1-2 静力学公理
二、二力平衡公理(公理二)
作用于同一刚体
上的两个力,使刚体 平衡的必要且充分条 件是,这两个力的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力平衡公理示意图
§1-2 静力学公理
二力平衡条件只适用于刚体。 二力等值、反向、共线是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 对于变形体,二力平衡条件只是必要的而非充分条件。
公理一与公理二的区别
§1-2 静力学公理
巧拆锈死螺母
该方法的力学原理是:
根据二力平衡公理,若在 锈死螺母的相对面作用一 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平衡力(F,F′),螺栓与 螺母将保持平衡,确保螺 栓不会折断。
螺母受力分析
§1-2 静力学公理
三、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公理三)
在一个刚体上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并 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作用与反作用力示意图
§1-2 静力学公理
一、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公理一)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永远是 成对出现 已知作用力就可以知道反 作用力,两者总是同时存在, 又同时消失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与反作用力示意图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一的应用
人在划船离岸时,常把浆向岸上撑。这就 是利用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1.对物体的合理抽象与简化—刚体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 变的物体。
简单地说,刚体就是在讨论问题时可以忽略由于受力而引起的形状和体积改变的理想模型。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受力的木板可以抽象为刚体吗?
刚体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2.对受力的合理抽象与简化——集中力与分布力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大一上学期工程力学知识点

大一上学期工程力学知识点大一上学期是工程专业的学生接触工程力学的第一学期,在这个学期里,学生将学习到许多基础的力学知识,这些知识将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些大一上学期工程力学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力的基本概念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及其受力变形规律的学科,所以首先需要了解力的基本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包括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形状。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用矢量表示。
2.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工程力学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
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第二定律是动力学定律,它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关系;第三定律是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和其受到的力具有相等大小、反向的特点。
3. 力的分解与合成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力的合力,或者反过来,将几个力合成为一个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工程力学中的常见问题,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平衡条件平衡是工程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分析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当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等于零。
通过分析平衡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5. 弹簧力与摩擦力弹簧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和运动过程中常见的力。
弹簧力是弹簧受力后的一个恢复力,它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成正比。
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了解这些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6. 平面结构的静力学分析工程力学还包括对平面结构的静力学分析,这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在平面结构的静力学分析中,我们研究平面结构在受力下的平衡状态,并通过计算各个部分的受力情况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

有带石字的谚语导读:1、山田冷,下石灰。
2、打石看石纹,医病看病根。
3、崎岖路上的石头,磨不破脚底的老茧。
4、宝石布满大地,不动手就到不了怀里。
5、谷折钱,钱折谷,借一石,死一屋。
6、钻石虽小,能穿瓷器;麦垛虽大,压鼠不死。
7、滚石不粘青苔;转业不积财。
8、滴水可以穿石,犁头可以磨针。
9、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10、抗拒真理是以卵击石。
11、宝石即使混在垃圾堆里,仍然晶莹夺目。
12、以卵击石,水滴石穿,石破天惊,坚如磐石。
13、向上抛石头,留心自己头。
14、试金之石可试金,正如黄金能试人。
15、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16、干劲足,荒山发;干劲大,顽石怕。
17、石闲生苔,人闲生病,病人老睡成死人。
18、宝石在石堆里,智慧在群众中。
19、钱是一块一块上万,麦是一颗一颗上石。
20、幼年时代学的东西,就象石头上刻的花。
21、闲聊等于假死,思索等于磨石。
22、无缝的石头流不出水来。
23、石头里挤不出黄油。
24、谁家门口没有块滑石头。
25、一颗星星布不满天,一块石头垒不成山。
26、背风向阳栽干果,沙杨土柳石头松。
27、向上抛石头,留心自己的头。
28、滚石不生苔,转业不聚财。
29、用宝石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3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来。
31、一怒之下踢石头,只有痛着脚趾头。
32、好石磨刀也要水。
33、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出光芒。
34、石头是铁人是钢。
35、激石成火,激人成祸。
36、登山没有背石的,下水没有揣纸的。
37、爱情是美德的试金石。
38、沙石积在一起是座山。
39、流水冲不走重石头。
40、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2、以毛投炉无不焚,以卵投石无不碎。
43、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发出的光采。
44、背阴石榴朝南梨,桃南杏北梨正枝。
45、夏不睡石,冬不悃板。
4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7、浅水也当深水渡。
摸着石头过河。
48、雾里日头,晒破石头。
49、砂石里可以淘出金子,汗水时可以找到幸福。
大一工程力学必背知识点

大一工程力学必背知识点工程力学是建筑、土木、机械等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对于大一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必备的工程力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大一工程力学的必背知识点,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工程力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三个定律:1. 第一定律:物体的非相对静止状态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其上。
2.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力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3.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质量所产生的结果。
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上的自由下落物体的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其大小约等于9.8 m/s²。
三、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力学原理的一门学科。
其中的重要概念包括:1. 力矩:力矩描述力对物体产生旋转效果的能力,定义为力的大小与与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的乘积。
2.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描述了平衡条件下物体的力矩之和为零。
3.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合力为零,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矩的合为零。
四、弹簧力学弹簧力学是研究弹性体受力变形和弹性体内部应力的一门学科。
其中的重要概念包括:1. 弹性力:当弹簧的变形不超过其弹性极限时,弹簧对物体施加的力与其变形成正比。
2. 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描述了线性弹簧的弹性力与弹簧的变形成正比的关系。
五、摩擦力学摩擦力学是研究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摩擦产生的力学学科。
其中的重要概念包括:1. 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其大小不超过两个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乘以静摩擦系数。
2. 动摩擦力:动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其大小不超过两个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乘以动摩擦系数。
以上列举的知识点是大一工程力学的必背知识点,对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力学(一)》串讲讲义(主讲:王建省工程力学教授,Copyright © 2010-2012 Prof. Wang Jianxing)课程介绍一、课程的设置、性质及特点《工程力学(一)》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械等专业必考的一门专业课,要求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包括主要的各种公式。
在考试中出现的考题不难,但基本概念涉及比较广泛,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章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
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一门专业基础课,且部分专科、本科专业都共同学习本课程;2.工程力学(一)课程依据《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基本内容而编写,全面介绍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材料力学。
按重要性以及出题分值分布,这几部分的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材料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
二、教材的选用工程力学(一)课程所选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机械类专业),该书由蔡怀崇、张克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三、章节体系依据《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基本体系进行,依次是第1篇理论力学第1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受力图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第3章力矩平面力偶系第4章平面任意力系第5章空间力系重心第6章点的运动第7章刚体基本运动第8章质点动力学基础第9章刚体动力学基础第10章动能定理第2篇材料力学第11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第12章轴向拉伸与压缩第13章剪切第14章扭转第15章弯曲内力第16章弯曲应力第17章弯曲变形第18章组合变形第19章压杆的稳定性第20章动载荷第21章交变应力考情分析一、历年真题的分布情况《工程力学(一)》历年考题的分值分布情况如下:结论:在全面学习教材的基础上,掌握重点章节内容,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根据各个章节的分数总值,请自行给出排序结果。
二、真题结构分析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工程力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215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如题l 图所示,一重物放在光滑支承面上,其重量为G ,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为F N ,水平支承面对物块的约束反力为NF ,则构成平衡力的两个力应为与F N与N F ' 与NF ' 与NF '和F N 与N F ' 题1图 2.已知力F 1、F 2、F 3、F 4沿平行四边形ABCD 四个边作用,方向如题2图所示,且F 1=F 3,F 2=F 4 ,则该力系( ) A.为平衡力系 B.可简化为一个力 C.可简化为一个合力偶D.可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题2图3.已知动点弧坐标形成的运动方程为s=t-t 2,则t=1s 时的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分别为( ) =-1,a=-2 =-l ,a=2 =1,a=0=l ,a=24.如题4图所示,匀质圆轮质量为m ,半径为R ,在地面上作纯滚动。
已知质心C 的速度为v ,则轮的动能T=( ) A.2mv 41B.2mv 21C.2mv 43题4图5.材料的塑性指标有( ) A.δ和ψ B.s σ和ψ C.s σ和δD. s σ、δ和ψ6.二受拉杆材料、横截面及受力均相同,但长度不同,则二杆不同的是( ) A.轴向正应力σ B.轴向伸长l ∆ C.轴向线应变εD.横向线应变ε',7.空心圆截面外径为D 、内径为d ,其抗弯截面系数为( ) A.)d D (6433-π B. )d D (3233-π C.])Dd(1[D 6443-π D.])Dd (1[D 3243-π 8.在压杆稳定计算中,如果用细长杆的公式计算中长杆的临界压力,或是用中长杆的公式计算细长杆的临界压力,则( ) A.二者的结果都偏于安全 B.二者的结果都偏于危险C.前者的结果偏于安全,后者的结果偏于危险D.前者的结果偏于危险,后者的结果偏于安全9.构件受冲击载荷,若要降低其动应力,可以采取措施( ) A.增加构件的强度 B.减小构件的强度 C.增加构件的刚度D.减小构件的刚度10.对称循环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 )结论:能否选择正确,关键还是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把握程度。
对重要知识点的把握,以及教材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教师提示的易考点掌握即可解决此难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填错、不填均无分。
11.力对物体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_____。
12.柔索约束的约束反力通过柔索与物体的连接点,沿柔索轴线,方向___________。
1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通过汇交点的合力,该合力矢量等于___________。
14.题14图所示,平行力F=-F ',作用于A 、B ,作用线之间距离为d ,固定点O 到A 点的距离为a ,则该二力对O 点之矩的代数和为___________。
题14图15.均质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只决定于物体的___________。
16.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其上任意直线始终与它的初始位置保持平行,则刚体作_________。
17.题17图所示,细直杆质量为m ,以角速度ω绕O 点转动,则该杆的动能T=___________。
题17图18.求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
19.联接件剪切变形时,发生相对错动的截面称为___________。
20.当梁上载荷作用于梁的纵向对称面内时,梁将发生___________弯曲。
21.已知梁的挠曲线方程为v(x)=)x l 3(x EI6F 2-,则该梁的弯矩方程为M(x)=___________。
22.计算细长杆临界压力的欧拉公式仅在应力不超过材料的___________时成立。
23.压杆柔度λ的计算公式为=λ___________。
24.圆轴发生弯曲-扭转组合变形时,其使用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以应力表示为σ=___________。
3r25.自由落体冲击动荷因数K d=___________。
结论:能否填写正确,关键是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把握程度,将教师提示的易考点掌握即可解决。
题26图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杆AC、BC在C处铰接,另一端均与墙面铰接。
作用在销钉C上的力F=300N,不计杆重,求AC、BC杆所受力。
27.直杆OA绕O轴转动,某瞬时A点的加速度值a=3m/s2,且知其方向与OA杆的夹角θ=60°,OA杆长lm,求该瞬时杆的角加速度α。
题27图28.一转动轴,已知输入功率P=,轴的转速n=/min。
若轴的许用应力[τ]=40MPa,试设计轴的直径。
29.作如题29图所示梁的内力图。
题29图30.如题30图所示,正方形截面简支梁,长l=4m,中点作用集中力F=3kN。
若材料的许用应力[σ]=10MPa,试确定截面尺寸a。
题30图结论:属于基本计算,掌握基本公式,只要有简单步骤。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1.组合梁的支承和载荷如题31图所示。
已知力偶矩M=2q12,均布载荷q,尺寸如题31图。
求A、B两处的约束反力。
题31图32.如题32图所示,矩形截面杆受偏心拉伸。
用应变片测得其上、下表面的轴向线应变分别为ε=×10-3,bε=×10-3,材料的E=200GPa。
试求F力的大小。
a题32图结论:熟练掌握教材中教师要求掌握的例题,多练习,理论依据、计算过程、公式罗列、数据带入、单位等要全面。
三、学习方法反复练习:考试易考的是各章节知识的相同点、不同点。
本串讲内容分为四个板块:静力学部分、运动学部分、动力学部分、材料力学部分。
内容串讲一、静力学部分(一)本部分考情(二)重难点串讲●绪论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目的,理论力学的地位和作用。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受力分析要求深入理解力、刚体、平衡等重要概念,静力学公理是静力学的理论基础,要求熟练掌握重点:静力学公理(考点)难点:静力学公理的两个推论静力学的研究对象。
平衡的概念。
刚体和力的概念。
静力学公理: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二力使刚体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应用此公理,可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的已知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何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某一点的两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亦作用于该点上,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同一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变其对于刚体的效应。
三力平衡正交定理:当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时,若其中两力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则第三力作用线必通过两力作用线的交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
刚化原理:例1-1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A )A.刚体B.变形体C.任意物体D.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例1-2 在下列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是( C )。
A.二力平衡原理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C.力的可传性原理D.作用与反作用定理非自由体、约束和约束反力:重点:1、约束的概念(考点)2、柔性约束、光滑接触表面约束、光滑铰链约束的特征及约束反力的画法难点:1、约束的概念, 2、光滑铰链约束的特征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约束的基本类型和性质。
自由体:可以在空间不受限制地任意运动的物体。
例子!非自由体:运动受到了预先给定条件的限制的物体。
例子!约束:事先对物体的运动所加的限制条件。
①柔性约束;②光滑接触面约束;③光滑铰链约束;④辊轴支座。
约束力: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它是一种被动力。
(主动力: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
)约束力三要素:作用点:在相互接触处方向: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大小:不能事先知道,由主动力确定。
例1-3 图示光滑固定凸轮B对圆轮A的约束反力,其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指向圆轮A,作用在接触点处。
例1-4 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 B )A.指向受力物体,恒为拉力B.指向受力物体,恒为压力C.背离受力物体,恒为拉力D.背离受力物体,恒为压力例1-5 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B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二力杆(考点):构件AB在A、B各受一力而平衡,则此二力的作用线必定在AB的连线上,像这种受两力而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二力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