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隔离技术 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隔离技术幻灯片课件

11
接触隔离
主要措施 患者安排:同一病种住一病室,患者避免 接触他人 工作人员接触患者时要求戴口罩、帽子, 穿隔离衣,必要时戴橡胶手套,工作人员 的手或皮肤有破损者应避免接触患者 被患者污染的敷料应 装进标记后焚烧处理
12
血液、体液隔离
适应范围 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血液或体液传播的传 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一)以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制定措施依据的 隔离系统 严密隔离 接触隔离 呼吸道隔离 肠道隔离 血液-体液隔离 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昆虫隔离
7
严密隔离
适应范围 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 主要措施 患者安排:单人病室,患者禁止出病室,禁止探访 工作人员接触患者时要求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裤,必要时戴橡胶手套 消毒物包括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等,均 须经严格消毒处理 室内地面及空气,每日消毒一次
8
呼吸道隔离
适应范围 呼吸道传染病如肺结核、流脑、流感、 百日咳及白喉等 主要措施 患者安排:同一病种住一病室 工作人员接触患者时要求戴口罩、帽子,必要时 穿隔离衣 消毒物包括口鼻分泌物 室内每日空气消毒一次 患者禁止随地吐痰,外出须戴口罩
9
肠道隔离
适应范围 主要措施 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4
2.半污染区(half contaminated area)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隔离要求:患者或穿了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 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具等物体;各 类检验标本有一定的存放盘和架,检验完的 标本及容器等应严格按要求分别处理。 医护办公室、治疗室、病区的走廊、化验室
5
3.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
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课件

污染区 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为污染区。 如病房、病人洗手间等。
隔离要求: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 到他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务必穿隔 离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换隔离鞋;离开 前脱隔离衣、鞋,并消毒双手。
遵循隔离原则 加强隔离知识教育
1.正确区分隔离种类,并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2.严格遵守隔离原则。 3.强化工作人员的隔离概念。 4.严格执行探陪制度,必须陪伴和探视时,应向
3.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 次。
4.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须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呼吸道隔离
呼吸道隔离是为了防止一些经飞沫 短距离通过空气传播的感染性疾病。 如肺结核、流脑、百日咳等。
隔离的主要措施
1.同种病人可同住一室,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 2.通向走廊的门窗关闭,防止病原体随空气向外传播。
接触病人时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洒,每天1次。 4.为病人准备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肠道隔离
肠道隔离的目的是切断粪-口传播途 径。适用于通过间接或直接接触粪便 而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 甲型肝炎等。
隔离的主要措施
3. 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需的物品备齐,各种护理操作 按计划集中执行,以省却多次穿脱隔离衣和消毒、洗 手的过程。
4.病人用过的物品经消毒后方可给他人使用; 病人的排泄物须经消毒后排放; 需送出物品的处理、污物袋应有明显标志; 不宜消毒的物品(如手表等)可用纸或布保护,以免 被污染。
5.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必须陪伴或探视时,应向病人 和陪伴、探视者宣传、解释,遵守隔离要求和制度。
一、隔离病区的管理 二、隔离原则 三、隔离种类及措施 四、隔离技术操作法
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方法佩戴个人防护 装备,确保密闭性良好,防止病毒、 细菌等微生物的侵入。
隔离区域的消毒和清洁
01
02
03
定期清洁和消毒
对隔离区域进行定期清洁 和消毒,特别是高频接触 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 床头柜等。
空气净化
使用空气净化器对隔离区 域的空气进行净化,减少 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等微 生物。
展提供新的方向。
隔离技术的改进和优化
隔离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制定和完善隔离技术的标准和规范,提高隔离技术的科学性和可 靠性。
隔离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隔离效 率和质量。
隔离技术的舒适性和人性化
关注隔离对象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提高隔离技术的舒适性和人性化 。
隔离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动物检疫与隔离技术
将隔离技术应用于动物检 疫领域,保障动物健康和 生态安全。
公共卫生与隔离技术
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隔离 技术,控制疫情的传播和 扩散。
生物安全与隔离技术
在生物安全领域应用隔离 技术,防止生物威胁和生 物恐怖袭击。
THANKS
感谢观看
隔离区域的设置和管理
01 区域划分
将隔离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明确划分,设置明显 的标识和隔离线,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02 严格管理
对隔离区域的人员进出进行严格管理,建立登记 制度,确保隔离区域的封闭性。
03 定期监测
定期对隔离区域内的空气、环境等进行监测,确 保符合卫生标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03
05
隔离技术的未来发展新Βιβλιοθήκη 术的应用人工智能与隔离技术结合
《护理学基础》课件——隔离技术

脱隔离衣
四、常用隔离技术
(三)穿、脱隔离衣
提起衣领,对 齐衣边挂在 衣钩上
四、常用隔离技术
(三)穿、脱隔离衣
注意事项
(1)穿隔离衣前应准备好操作中所需物品。 (2)隔离衣长短合适,需完全遮盖内面工作服,并完好无损。 (3)必须分清隔离衣的清洁面和污染面,穿脱时保持衣领及清洁面不被污染。 (4)穿隔离衣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 (5)洗手时,隔离衣不得污染洗手设备。 (6)挂隔离衣时,若在半污染区,隔离衣清洁面朝外,不得露出污染面;若在污 染区,污染面朝外,不得露出清洁面;隔离衣不能挂在清洁区。 (7)隔离衣应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根据昆虫种类确定 隔离的措施有:
1. 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 主要由蚊子传播,所以病室内应有纱 窗、纱门、蚊帐 或其他防蚊设施。
2. 斑疹伤寒、回归热 由虱子传播,患者入院时要灭虱处理,沐浴更 衣,换下的衣 物须灭虱处理。
3. 流行性出血热 由老鼠传播,患者入院时要沐浴更衣,换下的衣物 须煮沸或高压 蒸汽灭螨处理。
脱隔离衣
四、常用隔离技术
(三)穿、脱隔离衣
翻起袖口,将衣 袖向上拉
脱隔离衣
四、常用隔离技术
(三)穿、脱隔离衣
洗手后先解开衣领,再 拉下衣袖(用清洁手拉
袖口内清洁面)
脱隔离衣
四、常用隔离技术
(三)穿、脱隔离衣
一手在袖口内拉 另一衣袖的污染面
脱隔离衣
四、常用隔离技术
(三)穿、脱隔离衣
解开腰带,脱隔离衣
四、常用隔离技术
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 先解下面的绳索,再解上面 • 取下口罩 • 丢弃在收集箱內
四、常用隔离技术
基础护理学隔离知识PPT课件

危重病人抢救室、神经外科病房、烧伤科、心胸外 科、呼吸病房、血液病房和肾病病房等。
• 我国外科医院ICU感染率达35.9%。 • 医院感染发病率教学医院高于非教学医院,大于
1000张病床的医院其医院感染率高于500张病床 以下的医院。
• 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患者; 各种侵入性操作; 环境; 药物使用; 医务人员因素; 消毒液 (浓度)等。
1、清洁区(cleaning area) 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隔离要求: 患者及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
区;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后 需刷手、脱去隔 离衣、鞋后方可进入清洁区。
11
精品ppt
隔离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
2、半污染区(cleaning–contaminated area)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respiratory tract isolation 血液—体液隔离
Blood—body liquid isolation 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drainage fluid–secretion isolation
9
一、隔离的基本知识
精品ppt
——隔离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
10
精品ppt
隔离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
(1)病人的终末处理 (2)病室的终末处理
19
精品ppt
思考题
不符合隔离原则的一项是 A.隔离单位标记明显 B.门口设消毒盆、手刷、毛巾 C.脚垫用消毒液浸湿 D.使用过的物品冲洗后立即消毒 E.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值班室
20
三、隔离种类及措施
精品ppt
(一)根据传播途径不同分类 (二)保护性隔离
1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四节 隔离技术
精品pt
• 我国外科医院ICU感染率达35.9%。 • 医院感染发病率教学医院高于非教学医院,大于
1000张病床的医院其医院感染率高于500张病床 以下的医院。
• 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患者; 各种侵入性操作; 环境; 药物使用; 医务人员因素; 消毒液 (浓度)等。
1、清洁区(cleaning area) 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隔离要求: 患者及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
区;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后 需刷手、脱去隔 离衣、鞋后方可进入清洁区。
11
精品ppt
隔离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
2、半污染区(cleaning–contaminated area)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respiratory tract isolation 血液—体液隔离
Blood—body liquid isolation 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drainage fluid–secretion isolation
9
一、隔离的基本知识
精品ppt
——隔离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
10
精品ppt
隔离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
(1)病人的终末处理 (2)病室的终末处理
19
精品ppt
思考题
不符合隔离原则的一项是 A.隔离单位标记明显 B.门口设消毒盆、手刷、毛巾 C.脚垫用消毒液浸湿 D.使用过的物品冲洗后立即消毒 E.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值班室
20
三、隔离种类及措施
精品ppt
(一)根据传播途径不同分类 (二)保护性隔离
1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四节 隔离技术
精品pt
隔离技术技术PPT课件

第11页/共19页
(1)感染源:病原体自然生存、繁
殖并排除的宿主或场所。包括外源性 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
播、空气传播、媒介物传播、昆虫媒 介传播。(Βιβλιοθήκη )易感人群第12页/共19页
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小于1米以内)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
飞沫核(直径大于5um),空气中短距离移动到易感口、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 传播。
第1页/共19页
学习内容
1.标准预防:概念、方法及措施 2. 隔离的原理: 3. 三种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
第2页/共19页
隔离技术
• 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病人、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正确的隔离技 术对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和保护易感宿主、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传播起 着重要作用。
第3页/共19页
第9页/共19页
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
• 概念:是针对确诊或可疑传染病人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体感染的预防,它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 取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来预防感染。
• 隔离技术是针对疾病传播的“三个环节”: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第10页/共19页
(一)疾病传播的三要素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 宿主
第5页/共19页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1)洗手手卫生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护目镜、
面罩 3)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4)正确处置病人使用后的仪器设备和污染的物品 5)预防针刺伤和锐器伤 6)保持环境清洁和正确处理溢出物 7)正确处置医疗废物
第6页/共19页
第7页/共19页
(三)环境、物体表面、衣物与餐 • 1.医院饮普通具病的区的消环毒境、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
基础之隔离技术护理课件

按照隔离对象分类
按照隔离环境分类
根据隔离对象的不同,隔离技术可以 分为患者隔离、接触者隔离、疑似患 者隔离等。
根据隔离环境的不同,隔离技术可以 分为医院隔离、社区隔离、家庭隔离 等。
按照隔离方式分类
根据隔离方式的不同,隔离技术可以 分为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 隔离、血液-体液隔离等。
PART 02
云化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隔离技术将更加集中 化和云化,方便用户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
微隔离
微隔离技术将逐渐兴起,能够对网络中的 每个设备和应用进行精细化的隔离和管理。
未来隔离技术的展望
更加灵活的配置和管理
未来的隔离技术将更加灵活,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的配置 和管理。
更加智能的威胁防御能力
未来的隔离技术将具备更加智能的威胁防御能力,能够自动识别和防 御未知威胁。
控制疾病传播
通过隔离技术,将患者与健康人 群、易感人群进行隔离,有效控 制疾病的传播,减少疾病对社会
的危害。
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一些传染性强、易感人群多的 疾病,采取隔离技术可以有效地保 护易感人群,避免其被感染。
防止交叉感染
在医疗领域,隔离技术可以有效防 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提高医疗 质量和安全。
隔离技术的分类
基础之隔离技术护理 课件
• 隔离技术概述
目录
PART 01
隔离技术概述
隔离技术的定义
隔离技术: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 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患者与健康人群、 易感人群进行物理上的隔离,以减少 疾病传播的风险。
隔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预防和控制传 染病传播的手段,在医疗、公共卫生 等领域广泛应用。
隔离技术的目的
01
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课件

帽子、口罩、手套及拖鞋。
接触病人前、后及护理另一位病人前 均应洗手。
29
第29页,共50页。
主要措施
凡患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带菌者,包
括工作人员均应避免接触病人。
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可带入隔离区。
病室内空气、地面、家具等均应严格消 毒通风换气。
探视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0
第30页,共50页。
使用避污纸 取避污纸时,从页面抓取,不可掀开撕取;避
污纸用后随即丢入污物桶,集中焚烧处理。在使用 过程中,注意保持避污纸清洁以防交叉感染。
46
第46页,共50页。
四、隔离技术操作法
穿脱隔离衣( 示教、练习)
47
第47页,共50页。
四、隔离技术操作法
穿脱隔离衣--【注意事项】 (1)穿隔离衣前应准备好操作中所需物品。 (2)隔离衣长短合适,需完全遮盖内面工作
室单位
8
第8页,共50页。
隔离标志明确、卫生设施齐全
病房和病室门前悬挂隔离标志,门口放
用消毒液浸湿的脚垫,门外设立隔离衣 悬挂架(柜或壁橱),备消毒液、清水
各一盆及手刷、毛巾、 避污纸。
9
第9页,共50页。
进出隔离室符合要求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按规定戴口罩、 帽子、穿隔离衣,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 动。一切操作要严格遵守隔离规程,接
能交家人带回。 3.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须经消毒处
理后方可排放。 4.需送出病区处理的物品,置污物袋内,袋外
有明显标记。
12
第12页,共50页。
病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 液喷雾;每日晨间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拭床及床
旁桌椅。
加强隔离患者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尽量解
接触病人前、后及护理另一位病人前 均应洗手。
29
第29页,共50页。
主要措施
凡患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带菌者,包
括工作人员均应避免接触病人。
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可带入隔离区。
病室内空气、地面、家具等均应严格消 毒通风换气。
探视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0
第30页,共50页。
使用避污纸 取避污纸时,从页面抓取,不可掀开撕取;避
污纸用后随即丢入污物桶,集中焚烧处理。在使用 过程中,注意保持避污纸清洁以防交叉感染。
46
第46页,共50页。
四、隔离技术操作法
穿脱隔离衣( 示教、练习)
47
第47页,共50页。
四、隔离技术操作法
穿脱隔离衣--【注意事项】 (1)穿隔离衣前应准备好操作中所需物品。 (2)隔离衣长短合适,需完全遮盖内面工作
室单位
8
第8页,共50页。
隔离标志明确、卫生设施齐全
病房和病室门前悬挂隔离标志,门口放
用消毒液浸湿的脚垫,门外设立隔离衣 悬挂架(柜或壁橱),备消毒液、清水
各一盆及手刷、毛巾、 避污纸。
9
第9页,共50页。
进出隔离室符合要求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按规定戴口罩、 帽子、穿隔离衣,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 动。一切操作要严格遵守隔离规程,接
能交家人带回。 3.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须经消毒处
理后方可排放。 4.需送出病区处理的物品,置污物袋内,袋外
有明显标记。
12
第12页,共50页。
病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 液喷雾;每日晨间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拭床及床
旁桌椅。
加强隔离患者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尽量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甲的顺序交替刷洗 ◆水流方向:从前臂流向指尖腕部应低于肘部,使污
水流向指尖 ◆刷手时间:2min ◆刷手时,身体应与洗手池保持一定距离
.
17
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 A.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手指-指甲-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指-手背-手掌; D.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手背; E.腕部-前臂-手掌-手背-手指-指甲-指缝;
洁面向外,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Biblioteka 26.27
穿隔离衣时应注意 A.穿隔离衣前先戴好帽子.口罩; B.系领子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衣领及工作帽; C.穿隔离衣后到清洁区取物应避免物品触及前胸部; D.隔离衣应每天更换;
E.挂隔离衣时,不可使衣袖露出
.
28
1、脚踏开关水龙头 用脚踏开关,可避 免引起交叉感染。
.
12
脱隔离衣
(1)解腰带,打活结 (2)解袖口,上拉并塞进工作服 (3)消毒手
.
13
(一)目的: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避免污染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
(二)准备:洗手池设备 治疗盘内盛:已消毒的手刷、洗手液、
清洁干燥的小毛巾、消毒
剂或消毒液、盛用过的刷
子、小毛巾的容器。
.
14
洗手法一
• (1)浸湿双手 • (2)涂抹皂液 • (3)搓洗双手 --“六步洗手法”,持续时间不少于15秒 • ①掌心对掌心,两手并拢相互搓擦 • ②手心对手背,手指交错相互搓擦(交换) • ③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 ④用一手握另一手拇指旋转搓擦(交换) • ⑤弯曲一手手指各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 • ⑥指尖在掌心转动搓擦(交换) • (4)冲洗双手 • (5)擦干
.
1
1.能学会隔离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能规范熟练进行下列操作: • 穿、脱隔离衣 • 刷手及双手浸泡消毒法 • 使用避污纸 • 戴口罩、帽子
.
2
隔离技术 隔离衣 隔离室 口罩
isolation technique isolation clothes isolation room mask
.
3
1、护士自身准备
.
31
.
32
-衣帽整洁、整齐;修剪指甲、取下手表 -卷袖过肘、洗手;根据操作目的准备用物
2、用物准备
-帽子、口罩、避污纸、隔离衣 -刷手及泡手设备,操作物品
3、环境准备:清洁、宽敞
.
4
一、目的: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二、准备:口罩、帽子、污物袋。
.
5
三、方法
1.洗手,戴清洁口罩、帽子。 2.口罩用后将污染面向内折叠。 3.离开污染区前将口罩、帽子放入
.
15
洗手法二
刷手法:
1)用刷子蘸洗手液,按前臂、腕部、手背、手掌、 手指、指缝、指甲顺序彻底刷洗。
2)刷30秒,用流水冲净泡沫,使污水从前臂流向指
尖;换刷另一手,反复两次, 共2min 。
3)用小毛巾自上而下擦干双手,或用烘干机吹干。
.
16
刷手法注意事项
◆刷手范围:应超过被污染的范围 ◆刷手顺序:按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
.
7
(一)目的: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避免相互间 交叉感染;避免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
(二)准备:隔离衣一件、刷手及泡手设备,其 他操作用品等
(三)方法:穿隔离衣法 脱隔离依法
.
8
穿隔离衣
(1)洗手,戴帽子、口罩,卷袖过 肘。 (2)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朝自己; (3)穿衣袖 (4)扣领扣 (5)系袖口
.
22
手的消毒注意事项
消毒前洗手并保持干燥 消毒过程中不可污染干净的刷子、水龙头、洗手液、消毒
液不可溅湿工作服
消毒完毕,手离开消毒液时,避免接触容器边缘 医务人员下列情况必须消毒手:实施侵入性操作前;护理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或新生儿前;接触血液、体液和分泌物 后;接触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护理传染病患者 后。
.
18
浸泡消毒法
将肘部及以下部位浸泡于盛有 消毒液的盆中,用小毛巾或手刷反复 擦洗2分钟,再在清水盆内洗净,用 小毛巾擦干。
.
19
涂擦消毒法
用消毒剂涂擦双手,时间为2 分钟,方法:手掌对手掌、手背对手 掌、指尖对手掌、两手指缝相对互擦, 每一步骤来回3次。
.
20
.
21
洗手法三
清洗消毒法
刷洗消毒同时进行,在过氧乙酸消 毒液中反复刷洗手臂2分钟,刷洗方法同前, 刷完用清洁小毛巾擦干。
.
9
穿隔离衣
(6)扎腰带 (7)穿好隔离衣后,双臂保持在腰
部 以上水平,不得进入清洁区,避 免接触清洁物品
.
10
(一)目的:
避污纸是备用的清洁纸片,主要用于完 成传染科的简单操作
(二)操作要求:
取拿避污纸时应从页面抓去,不可掀页 撕取,以保持下面的避污纸的清洁。
.
11
正确使用避污纸的方法是
A.戴手套后拿取 B.用镊子夹取 C.从页面抓取 D.经他人传递 E.掀页撕取
.
23
脱隔离衣
(4)解领口,退双手 (5)持衣领,挂衣钩
.
24
穿脱隔离衣方法
• 穿隔离衣法:
手提衣领穿一手,再伸另臂齐上抖, 系好领扣扎袖口,折襟系腰半屈肘。
• 脱隔离衣法:
松开腰带解袖口,套塞双袖消毒手, 解开领扣退双袖,对肩折领挂衣钩。
.
25
四、注意事项: 1.穿隔离衣前备齐一切用物 2.离衣长短合适,能完全覆盖工作服 3.隔离衣内面及领部为清洁部分 4.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清洁区 5.洗手时,隔离衣不得污染洗手设备 6.脱下隔离衣时,如在半污染区,隔离衣的清
2、长臂水龙头 当手污染时,用肘部或 刷子开关。
3、一般水龙头 当手污染时,用刷子敲 开,刷手毕,用清洁手关上水龙头。
.
29
通过本次课学习,要求同学能学会隔离技术基 本操作方法。能很好的应用所学知识做好隔离工 作,从而控制医院感染,达到更好的保护病人和 医务人员的目的。
.
30
1.试述使用隔离衣的注意事项。 2.戴口罩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特定的污物袋内。
.
6
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帽子前,应先洗手并擦干。
2、口罩应盖住口、鼻,帽子应把头发完全遮住。 3、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 4、口罩用后将污染面向内折叠。 5、使用的时限:
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 潮湿立即更换; 接触严密隔离或呼吸隔离的病人,每次更换; 一次性口罩不得超过4小时。
水流向指尖 ◆刷手时间:2min ◆刷手时,身体应与洗手池保持一定距离
.
17
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 A.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手指-指甲-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指-手背-手掌; D.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手背; E.腕部-前臂-手掌-手背-手指-指甲-指缝;
洁面向外,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Biblioteka 26.27
穿隔离衣时应注意 A.穿隔离衣前先戴好帽子.口罩; B.系领子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衣领及工作帽; C.穿隔离衣后到清洁区取物应避免物品触及前胸部; D.隔离衣应每天更换;
E.挂隔离衣时,不可使衣袖露出
.
28
1、脚踏开关水龙头 用脚踏开关,可避 免引起交叉感染。
.
12
脱隔离衣
(1)解腰带,打活结 (2)解袖口,上拉并塞进工作服 (3)消毒手
.
13
(一)目的: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避免污染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
(二)准备:洗手池设备 治疗盘内盛:已消毒的手刷、洗手液、
清洁干燥的小毛巾、消毒
剂或消毒液、盛用过的刷
子、小毛巾的容器。
.
14
洗手法一
• (1)浸湿双手 • (2)涂抹皂液 • (3)搓洗双手 --“六步洗手法”,持续时间不少于15秒 • ①掌心对掌心,两手并拢相互搓擦 • ②手心对手背,手指交错相互搓擦(交换) • ③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 ④用一手握另一手拇指旋转搓擦(交换) • ⑤弯曲一手手指各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 • ⑥指尖在掌心转动搓擦(交换) • (4)冲洗双手 • (5)擦干
.
1
1.能学会隔离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能规范熟练进行下列操作: • 穿、脱隔离衣 • 刷手及双手浸泡消毒法 • 使用避污纸 • 戴口罩、帽子
.
2
隔离技术 隔离衣 隔离室 口罩
isolation technique isolation clothes isolation room mask
.
3
1、护士自身准备
.
31
.
32
-衣帽整洁、整齐;修剪指甲、取下手表 -卷袖过肘、洗手;根据操作目的准备用物
2、用物准备
-帽子、口罩、避污纸、隔离衣 -刷手及泡手设备,操作物品
3、环境准备:清洁、宽敞
.
4
一、目的: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二、准备:口罩、帽子、污物袋。
.
5
三、方法
1.洗手,戴清洁口罩、帽子。 2.口罩用后将污染面向内折叠。 3.离开污染区前将口罩、帽子放入
.
15
洗手法二
刷手法:
1)用刷子蘸洗手液,按前臂、腕部、手背、手掌、 手指、指缝、指甲顺序彻底刷洗。
2)刷30秒,用流水冲净泡沫,使污水从前臂流向指
尖;换刷另一手,反复两次, 共2min 。
3)用小毛巾自上而下擦干双手,或用烘干机吹干。
.
16
刷手法注意事项
◆刷手范围:应超过被污染的范围 ◆刷手顺序:按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
.
7
(一)目的: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避免相互间 交叉感染;避免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
(二)准备:隔离衣一件、刷手及泡手设备,其 他操作用品等
(三)方法:穿隔离衣法 脱隔离依法
.
8
穿隔离衣
(1)洗手,戴帽子、口罩,卷袖过 肘。 (2)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朝自己; (3)穿衣袖 (4)扣领扣 (5)系袖口
.
22
手的消毒注意事项
消毒前洗手并保持干燥 消毒过程中不可污染干净的刷子、水龙头、洗手液、消毒
液不可溅湿工作服
消毒完毕,手离开消毒液时,避免接触容器边缘 医务人员下列情况必须消毒手:实施侵入性操作前;护理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或新生儿前;接触血液、体液和分泌物 后;接触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护理传染病患者 后。
.
18
浸泡消毒法
将肘部及以下部位浸泡于盛有 消毒液的盆中,用小毛巾或手刷反复 擦洗2分钟,再在清水盆内洗净,用 小毛巾擦干。
.
19
涂擦消毒法
用消毒剂涂擦双手,时间为2 分钟,方法:手掌对手掌、手背对手 掌、指尖对手掌、两手指缝相对互擦, 每一步骤来回3次。
.
20
.
21
洗手法三
清洗消毒法
刷洗消毒同时进行,在过氧乙酸消 毒液中反复刷洗手臂2分钟,刷洗方法同前, 刷完用清洁小毛巾擦干。
.
9
穿隔离衣
(6)扎腰带 (7)穿好隔离衣后,双臂保持在腰
部 以上水平,不得进入清洁区,避 免接触清洁物品
.
10
(一)目的:
避污纸是备用的清洁纸片,主要用于完 成传染科的简单操作
(二)操作要求:
取拿避污纸时应从页面抓去,不可掀页 撕取,以保持下面的避污纸的清洁。
.
11
正确使用避污纸的方法是
A.戴手套后拿取 B.用镊子夹取 C.从页面抓取 D.经他人传递 E.掀页撕取
.
23
脱隔离衣
(4)解领口,退双手 (5)持衣领,挂衣钩
.
24
穿脱隔离衣方法
• 穿隔离衣法:
手提衣领穿一手,再伸另臂齐上抖, 系好领扣扎袖口,折襟系腰半屈肘。
• 脱隔离衣法:
松开腰带解袖口,套塞双袖消毒手, 解开领扣退双袖,对肩折领挂衣钩。
.
25
四、注意事项: 1.穿隔离衣前备齐一切用物 2.离衣长短合适,能完全覆盖工作服 3.隔离衣内面及领部为清洁部分 4.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清洁区 5.洗手时,隔离衣不得污染洗手设备 6.脱下隔离衣时,如在半污染区,隔离衣的清
2、长臂水龙头 当手污染时,用肘部或 刷子开关。
3、一般水龙头 当手污染时,用刷子敲 开,刷手毕,用清洁手关上水龙头。
.
29
通过本次课学习,要求同学能学会隔离技术基 本操作方法。能很好的应用所学知识做好隔离工 作,从而控制医院感染,达到更好的保护病人和 医务人员的目的。
.
30
1.试述使用隔离衣的注意事项。 2.戴口罩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特定的污物袋内。
.
6
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帽子前,应先洗手并擦干。
2、口罩应盖住口、鼻,帽子应把头发完全遮住。 3、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 4、口罩用后将污染面向内折叠。 5、使用的时限:
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 潮湿立即更换; 接触严密隔离或呼吸隔离的病人,每次更换; 一次性口罩不得超过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