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认识使用及发动机整体结构认识教案1
发动机的使用教案

发动机的使用教案一、引言。
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它的使用对于车辆的性能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发动机是每个驾驶员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本教案将针对发动机的使用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指导,帮助驾驶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发动机的使用方法。
二、发动机的基本原理。
发动机是将燃油和空气混合后在气缸内燃烧,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将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的装置。
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包括气缸、活塞、曲轴、阀门、点火系统等。
在发动机运行时,燃油和空气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最终通过曲轴的转动驱动车轮转动。
三、发动机的使用方法。
1. 启动发动机。
a. 检查发动机油和冷却液的液位,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b. 踩下离合器或制动踏板,将换挡杆置于空挡位置。
c. 踩下刹车踏板,打开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
d. 启动后松开刹车踏板,让发动机空转一段时间,确保发动机运转正常后再开始行驶。
2. 行驶时的注意事项。
a. 避免怠速行驶,应尽量保持发动机在合适的转速范围内运行,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发动机磨损。
b. 避免频繁的急加速和急刹车,这样会增加发动机和制动系统的负荷,降低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c. 在上坡行驶时,应根据路况和车速适当降挡,以保持发动机在高转速下提供足够的动力。
3. 熄火前的注意事项。
a. 在熄火前,应将换挡杆置于空挡位置,踩下离合器踏板。
b. 等待发动机完全停止运转后再关闭点火开关,避免在发动机运转时关闭点火开关,以免损坏发动机和电气系统。
四、发动机的日常维护。
1. 更换机油和机滤。
a. 根据车辆使用手册的要求,定期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滤,以保持发动机内部的润滑和清洁。
b. 更换机油时应选择符合要求的机油品牌和粘度,避免使用劣质机油对发动机造成损害。
2. 检查冷却液和散热系统。
a. 定期检查冷却液的液位和颜色,确保冷却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发动机过热。
b. 定期清洗和检查发动机的散热器和风扇,保持散热系统的畅通和清洁。
发动机拆装用工具的认识和介绍

发动机拆装用工具的认识和介绍第一篇:发动机拆装用工具的认识和介绍实习代号:G1实习名称:工具的认识和使用一.实习目的、要求对发动机和底盘拆装过程中常用的专用工具的认识及正确使用。
二.实习内容经过SGM“工具练习模块”的实际操作,训练默记装配零部件的能力和使用工具的方法。
三.主要设备各种进口专用工具(Force、Sanep等品牌)及SGM“工具练习模块”。
四.实习思考题1.要保证紧固件所规定的拧紧扭矩,应采用哪些方法和哪些工具来实施。
2.怎样正确、快速地记忆机器零件的原始状态?3.试画出练习模块组装的三维草图,并标注镙栓镙钉的形状尺寸。
第二篇:发动机拆装报告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报告实习地点:汽车发动机实训室姓名: XX 班级: XXXXXX 学号:XXXXXXXXX 实训时间:2014年5月27日指导教师:赵相君一、实训目的与要求对发动机总成进行拆装,综合分析发动机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的结构关系以及工作时的相互配合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结构、原理。
了解燃烧室的形状,了解曲轴的支承型式, 了解缸体的结构型式,了解发动机的拆装顺序,能够准确、完整地装复发动机。
学会使用专用工具。
二、实训的内容1、实训设备(1)普桑汽油发动机十台(2)康明斯柴油发动机十台(3)电喷发动机五台2、实训工具(1)拆装工具每组一套(2)扳手每组一套3、拆装步骤1、拆装发电机、火花塞及分电器(1)拆卸发电器、火花塞及分电器从发动机总成上拆卸下来。
(2)安装时按与拆卸的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
安装注意事项:1)分电器①转动曲轴使第1缸的活塞位于压缩上止点。
②将分电器支架的正时记号与连接键的正时记号对齐。
③将连接键装入凸轮轴端部键槽中。
2)曲轴皮带轮螺栓:利用专用工具固定驱动盘或者飞轮,然后安装曲轴皮带轮螺栓。
3)发电机皮带①利用调整螺栓调整发电机皮带的挠度至规定值。
新皮带挠度为7.5-8.5mm,旧皮带挠度为9.5mm。
发动机教案

发动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构造。
2. 能够准确地说明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3. 掌握基本的发动机维护和保养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2. 发动机维护和保养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发动机的图片或者一个真实的发动机示意图,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并问道他们是否见过或听说过发动机。
2. 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包括燃烧室、汽缸、活塞、曲轴等。
强调发动机是整个汽车的心脏,是汽车能够运转的关键部件。
3. 实例分析(15分钟)通过几个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工作过程,如启动、加速、行驶、停车等,帮助学生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4. 维护与保养(20分钟)讲解发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对策,如漏油、冒烟、异响等,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的发动机保养,如定期更换机油、清洁空气滤清器等。
强调保养发动机的重要性,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5. 板书总结(5分钟)将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在黑板上,帮助学生复习和记忆。
6. 检测与讨论(15分钟)出示几道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检测他们对发动机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关的讨论和解答疑惑。
7.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1. 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以图示和实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3.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动机维护和保养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情况。
2. 学生对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构造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发动机维护和保养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发动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只能涉及到发动机的一些基本知识,还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加深理解。
项目1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与常用工具的使用 2014

进气行程:PE=0.0785~0.0932MPa,TE=300~ 370K
压缩行程:PE=3.5~4.5Mpa, TE=750~1000K ε=16~22 压缩行程末喷油器向气缸内喷油(不是点火) 作功行程:Pm=6~9Mpa,Tm=2000~2500K PE=0.2~0.4Mpa; TE=1200~1500K 排气行程:PE=0.105~0.125Mpa; TE=800~1000K
本课程所学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
8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综合性+技能理论考核(期末) ▪ 单元(工单)考核
▪ 单元考核是以学生在各单元模块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依 据进行的阶段性考核,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及综合技能的应用能力。 ▪ 平时成绩包括提问、作业、平时表现等方面,由任课教师 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评定 ▪ 技能理论是期末对全部课程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测试,采用 “教考分离”考核方式。
任务3
发动机的总体结构
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 燃料供给系 点火系
2.1 发动机的组成
两大机构
五大系统
冷却系 润滑系 起动系
2.1.1 曲柄连杆机构
2.1.2 配气机构
2.1.3 冷却系
2.1.4
润滑系
2.1.5
燃料供给系
化油器式 汽油机
燃油供给系统
柴油机
电控燃油喷射
化油器式
桑塔纳轿车汽油供给系示意图
① 时时刻刻要有安全意识
②安全文明生产范畴:
——个人安全 ——工具和设备安全使用
单元一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与常用工具的使用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熟练使用各种常用工具,正确拆装发动机总成; (2)能正确使用维修手册;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授课教案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包括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等。
3.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2. 发动机的分类3.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3.1 气缸3.2 活塞3.3 曲轴3.4 配气机构3.5 燃料供给系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的原理及维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使用图解法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使学生直观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维修和保养技能。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发动机的图片、图表和案例资料。
2. 准备教学PPT,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各部件功能。
3. 准备发动机实物或模型,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发动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
3. 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图片,讲解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4. 深入讲解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的原理和功能。
5. 分析实际案例,讲解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方法和技巧。
6.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绘制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图。
2. 列举发动机的分类及其特点。
3. 描述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
八、课后作业:1. 复习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其功能。
2. 了解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方法。
3. 收集有关发动机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课程拓展:1. 邀请发动机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生产工艺和新技术。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电子教案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电子教案教案: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组成部分。
2.掌握各个构造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总体构造主要包括发动机的外部构造和内部构造两部分。
2.外部构造主要包括缸体、缸盖、气门机构和曲轴箱等组成部分。
3.内部构造主要包括活塞、气缸、气缸套、曲轴、连杆、凸轮轴等部分。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外部构造(15分钟)a.简要介绍发动机的外部构造,包括缸体、缸盖、气门机构和曲轴箱。
b.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例如缸体负责容纳活塞和气缸,缸盖覆盖在缸体上,气门机构控制气门的开闭等。
3.讲解内部构造(15分钟)a.简要介绍发动机的内部构造,包括活塞、气缸、气缸套、曲轴、连杆、凸轮轴等。
b.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例如活塞通过上下运动实现气缸内的压缩和燃烧等。
4.概括总结(10分钟)按照总体构造的顺序对发动机的构造部分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理清发动机的组成及其功能。
5.拓展延伸(20分钟)a.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探究发动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b.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或网站,了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及其特点。
c.小组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分享。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关于发动机的构造和发展的研究报告。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及时给予激励和肯定。
2.评价学生的研究报告,看是否能准确描述发动机的构造和发展。
五、教学资源1.视频或图片资料展示发动机的构造。
2.相关文献或网站资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讲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帮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拓展延伸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过程中要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结合示意图或模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4讲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教案电子版

教学内容1.观察发动机外表,认识各部件名称及安装位置,它们属于哪个机构或系统(图2-1);图2-1汽车发动机外形a 轿车发动机; b货车发动机2.拆下气门室罩盖;3.拆下凸轮轴驱动同步齿形带防护罩;4.转动曲轴,观察配气机构工作情况;5.拆下凸轮轴同步齿形带(图2-2);图2-2 同步带的分解1-下防护罩 2-中间防护罩 3-上防护罩 4-同步带 5-凸轮轴同步带轮 6-后上防护罩7-半圆键 8-霍尔传感器 9-后防护罩 10-传动带张紧轮 11-水泵 12-曲轴同步带轮6.拆下进排气歧管(图2-3);图2-3 进气歧管及气缸盖分解1-同步带后防护罩 2-气缸盖总成 3-气缸盖螺栓 4-机油反射罩 5-气门室罩盖衬垫 6-紧固压条 7-气门室罩盖 8-压条 9-同步带后上防护罩 10-加机油口 11-支架 12-密封圈13-抱箍14-曲轴箱通风软管 15-密封圈 16-凸缘 17-进气歧管衬垫 18-进气歧管 19-进气歧管支架 20-吊耳 21-气缸盖衬垫7.拆下气缸盖;8.观察气门组件、火花塞或喷油器;图2-4 凸轮轴及气门、液力挺杆的分解1- 同步带轮螺栓 2-凸轮轴同步带轮 3-油封 4-半圆键 5-螺母 6-轴承盖 7-凸轮轴8-液力挺杆9-气门锁片 10-气门弹簧座 11-气门弹簧 12-气门油封 13-气门导管 14-气缸盖 15-气门10.拆下气门组件11.拆下油底壳;12.拆下机油泵驱动链轮和机油泵(图2-5);13.拆下水泵部总成(图2-6);图2-5 拆下链轮和机油泵1-集滤器 2-机油泵 3-链轮图2-6 水泵总成的拆卸1-同步带后防护罩 2、3-螺栓 4-水泵 5-密封圈14.转动曲轴与飞轮,观察分析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15.拆下一组活塞连杆组;认识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连杆轴承的名称、作用及各零件的连接关系、安装位置;16.按相反顺序装回发动机。
17.实训结束,清理工具及场地。
实训模块一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工具的使用(第1、2、3周)

第一周(周三8.31、9.7、9.14,第二周和第三周同第一周) 教时安排第1-7 课时授课课题课题一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包括工具的识别和使用)授课类型理论教学目标、要求(一)认识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整体结构;(二)认识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的组成、主要部件的名称、安装位置;(三)熟悉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主要机件的装配关系和运动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掌握工具的使用教学方法、手段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参考资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参考书教学过程:实验项目一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实验参考课时:4课时实验目的及要求(一)认识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整体结构;(二)认识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的组成、主要部件的名称、安装位置;(三)熟悉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主要机件的装配关系和运动情况。
三、实验设备及工量具(一)设备完整的汽车发动机2台,(二)工量具常用工具1套。
四、试验内容(一)在汽车上确认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具体位置。
(二)对发动机进行总体拆装。
五、实训操作及步骤(以轿车发动机为例)1、观察发动机外表,认识各部件名称及安装位置,它们属于哪个机构或系统2、拆下气门室罩盖;3、拆下凸轮轴驱动同步齿形带防护罩;4、转动曲轴,观察配气机构工作情况;5、拆下凸轮轴同步齿形带(图2-2);6、拆下进排气歧管(图2-3);图2—1 汽车发动机外形a)轿车发动机b)货车发动机图2—2 同步带的分解1-下防护罩;2-中间防护罩;3-上防护罩;4-同步带;5-凸轮轴同步带轮;6-后上防护罩;7-半圆键;8-霍尔传感器;9-后防护罩;10-传动带张紧轮;11-水泵;12-曲轴同步带轮下图进气歧管及气缸盖分解1-同步带后防护罩;2-气缸盖总成;3-气缸盖螺栓;4-机油反射罩;5-气门室罩盖衬垫;6-紧固压条;7-气门室罩盖;8-压条;9-同步带后上防护罩;10-加机油口;11-支架;12-密封圈;13-抱箍;14-曲轴箱通风软管;15-密封圈;16-凸缘;17-进气歧管衬垫;18-进气歧管;19-进气歧管支架;20-吊耳;21-气缸盖衬垫7、拆下气缸盖;8、观察气门组件、火花塞或喷油器;9、拆下凸轮轴(图2-4);10、拆下气门组件;11、拆下油底壳;下图凸轮轴及气门、液力挺杆的分解1- 同步带轮螺栓;2-凸轮轴同步带轮;3-油封;4-半圆键;5-螺母;6-轴承盖;7-凸轮轴;8-液力挺杆;9-气门锁片;10-气门弹簧座;11-气门弹簧;12-气门油封;13-气门导管;14-气缸盖;15-气门12、拆下机油泵驱动链轮和机油泵;13、拆下水泵部总成图拆下链轮和机油泵图水泵总成的拆卸1-集滤器;2-机油泵3-链轮1-同步带后防护罩;2、3-螺栓4-水泵;5-密封圈14、转动曲轴与飞轮,观察分析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15、拆下一组活塞连杆组;认识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连杆轴承的名称、作用及各零件的连接关系、安位置;16、按相反顺序装回发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维修
任务名称
学习任务
工具认识使用及发动机整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认识
课时
教学对象(班级)
中职
任务地点
设计者
2013国培一组
教学审批
上课日期
周次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任务分析(难点、重点)
熟悉工具名称、使用
三、学生分析
强化训练汽车行业规范,加强初学者正确掌握认知工具名称和使用,锻炼学生自主分析,归纳和自我展示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方法)
情景再现式学习、头脑风暴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评价法等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一体化教室;教材、互联网资源、车辆、实训台、维修工具、相关测量工具、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七、任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