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上《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案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案设计一、教学思想《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溶解》单元中的第七课,是继《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如何样加速溶解》、《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之后,介绍与溶解相对立的概念“分离”的科学课。
这节课以“溶解”为切入点,由浅到深,由简到繁,一步步向学生渗透有关“分离食盐和水”的科学方法,融科学知识和实验于一体,既能使学生在爱好盎然中同意科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看得出结论,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白得食盐溶解于水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了解有关海水制盐的知识。
2、能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研究活动动,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看实验,经历观看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点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爱好。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进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爱好。
三、教学重点: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以及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难点:如何确定分离出来的物质确实是盐。
五、实验器材预备饱和食盐水、清水、烧杯、记号笔、玻璃棒;托盘、抹布、水槽、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食盐、药匙、放大镜、红纸。
六、教学过程与评判(一)创设情形,提出问题1、猜谜语:躯体白又小,下水融解了,入口有咸味,生活不可少。
(食盐)我们这节课就以食盐为材料,开展研究活动。
2、出示一杯差不多饱和的盐水。
提问: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使杯底的食盐连续溶解呢?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有用?(把那个任务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设计分离方法。
如此,学生的思维在一开始就处于活跃状态,教师再适当引导,在爱好和求知的驱动下能专门好的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分离方法,如蒸发、过滤、结晶等,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简单的实验现象能够进行描述和解释。
但是对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各种分离方法的优缺点,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自己发现和总结食盐的溶解性以及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
2.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各种分离方法的优缺点,并能够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四. 教学重难点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
2.各种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和优缺点。
3.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和总结食盐的溶解性以及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发现和总结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食盐、水、蒸发皿、过滤纸、结晶皿等。
2.实验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温度计等。
3.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溶解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什么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实验材料和仪器,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
3.操练(15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并记录实验现象。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食盐的溶解性。
5.拓展(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分离方法,如蒸发、过滤、结晶等,并引导学生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将食盐与水分离。
教材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基础,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细节上还需加强,对于如何准确判断食盐完全溶解还需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很强的探索欲望,将实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学会使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将食盐与水分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学会将食盐与水分离的方法。
2.难点:如何判断食盐完全溶解,以及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以及掌握分离方法。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生活实例法:将实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食盐、水、滤纸、烧杯、玻璃棒等。
2.教学课件: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等。
3.实验指导书: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将食盐与水分离的情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介绍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学会将食盐与水分离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教科版科学四上《分离盐和水的方法》word教案

《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教学设计吴金雄一、教材和课题: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二、教材处理及分析《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第二部分是用加热的方法减少浓盐水中的水分。
教科书插图中第一显现了一杯底部有少量食盐的浓盐水,这或许是前几节课留下的浓盐水,水分减少后形成的。
教育科书要求给浓盐水的液面做记号,是为了便于观看浓盐水中水分的变化。
然后往杯中一点一点地加清水,并不断搅拌,使原先沉在杯底的食盐溶解。
照如此不断地加入清水的话,就能够不断地溶解更多的食盐。
(那个地点溶解过程在前一节学生差不多观看过。
)然后,进行逆向摸索:假如把这杯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水分蒸发而减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先的刻度时,差不多溶解的食盐会如何样呢?再进一步摸索,假如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地连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如何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依旧会留在杯子里?第二部分:用加热的方法减少浓盐水中的水分教科书介绍了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浓盐水的方法。
因为是学生第一次自己使用酒精灯,教科书对酒精灯的构造、火焰分层、点燃酒精灯的方法、熄灭酒精灯的方法作了详细说明,强调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还通过卡通人物提示了酒精在灯外燃烧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要求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把蒸发皿中的食盐烧焦,阻碍后续的观看活动,同时也是为了幸免食盐晶体飞溅出来,造成烫伤。
用放大镜观看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并与食盐颗粒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发觉,白色颗粒的形状与盐近似,且也溶解于水,说明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可能确实是食盐,也说明了原先盐的水溶液中的食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
最后,教科书简要介绍了海水晒盐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研究活动。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食盐与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掌握将食盐与水分离的方法。
能力目标:1.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2.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实验守则,学会文明科学实验的做法。
2.积极参与实验,善于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杯子、勺子、取水器、盐、过滤纸、漏斗、流动水、天平。
2.教学PPT、教学反思模板。
三.教学过程1.引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学生看完后回答: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可以用来做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盐是什么?可以怎样用于生活中?”3)教师补充一些与盐有关的信息,例如盐的来源、种类等。
2.实验环节1)教师展示实验步骤。
2)教师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完成操作。
3)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同时老师巡视帮助。
4)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随意品尝或将样本倒入嘴里。
5)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3.讲解实验道理1)教师简单介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了解食盐与水的分离原理,理解过滤纸的作用。
4.巩固练习1)教师以PPT的形式出题,学生回答。
2)巩固学生有关此次实验的基本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我采取了讲解配合实验操作的方式,学生在亲身参与了实验操作后,对于食盐与水的分离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安排了学生的座位,确保学生操作安全。
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反思实验过程,加深其对于实验道理的理解,最后用简单的题目来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实验中。
教科版科学四上《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质以及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溶解、过滤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溶解度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实验操作的细节把握不够准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质,学会通过实验操作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质,实验操作步骤。
2.难点:对溶解度的理解,实验操作的细节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食盐、水、过滤纸、烧杯、玻璃棒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台、显微镜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溶解、过滤等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验现象:将食盐放入水中,观察食盐的溶解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食盐与水?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完成食盐与水的分离实验。
过程中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如过滤纸的正确使用、玻璃棒的搅拌等。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分离食盐与水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质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质。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案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2、知道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中析出”的研究活动。
2、会用观察方法比较盐的结晶与食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让每个学生经历点酒精灯与熄灭酒精灯的操作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打火机蒸发皿木棒自然蒸发后的饱和盐水食盐清水培养皿(2)湿毛巾教师:视频纸巾教学过程一、延伸导入1、(出示一杯盐水)这是从上节课我们配置的100毫升浓盐水中取出的50毫升盐水,经过这几天它有什么变化吗?2、观察、交流:这杯饱和盐水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眼看到水在自然条件下会蒸发,当水蒸发一部分后原先溶入水中的食盐有一部分也会分离出来。
同时,让学生看到水在自然条件下蒸发后分离出的食盐是怎样的。
)二、探究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你为什么认为杯中的沉淀物是盐?能解释一下吗?2、哪我们杯中的水全部蒸发掉,看一看杯中是不是有沉淀物,如果有,是不是盐呢?3、用什么方法能让水很快蒸发?(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在实验室给物体加热一般要用到酒精灯。
)三、学习使用酒精灯1、出示酒精灯视频演示:(1)、点酒精灯(2)、熄灭酒精灯(设计意图:在关键的地方利用暂停。
让每个学生能清晰的看到点酒精灯与熄灭酒精灯的每一个细节。
)2、指一名学生演示3、学生练习(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经历点酒精灯与熄灭酒精灯的操作过程。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相互学习与监督,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的点酒精灯与熄灭酒精灯。
)4、观察酒精灯火焰的构造5、用木棒测试酒精灯三层火焰温度差别。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从而知道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
)四、分离食盐与水1、视频演示并提示:(1)组装分离食盐与水的装置。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孙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食盐、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教学过程】一、导入思考(一)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二)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三)继续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
【设计意图】设计疑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策略】通过对已学知识的提问,再一次说明水是可以溶解物质的,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并引出课题。
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判断是否食盐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
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教师播放演示实验视频,学生观察。
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分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
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四上《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践,让学生认识到能够用“蒸发结晶法“的方法分离盐和水。
了解海水制盐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究科学隐秘的浓厚爱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经历一个分离食盐和水的探究过程。
难点: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设计方案。
教学用具:
浓盐水1、蒸发皿1、放大镜1、石棉网1、酒精灯1、三脚架1、实验记录表2、勺子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想在同学们吃营养午餐的时候,给同学们做一份汤。
但是由因此第一次做,不记得是否放盐,谁能帮帮我吗?(尝尝味道)哦,原先我差不多放过盐了,那我如何看不见颗粒状的盐呢?谁能用科学原明白得释一下吗?(盐能够溶解于水中)
二、自主探究
1、提问:但是我觉得太咸了,想把余外的盐拿出来,你能帮老师想想方法吗?
2、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把它填入到实验设计表
引导学生分析评判每种方法的利弊,并进行排除,最终确定方式——加热蒸发。
三、分组实验
1、师:为了完成那个实验,老师为你们预备了实验器材,但老是想和你们做个游戏,器材差不多放在你们的桌上,老师说名称,请你找出来:
⑴、三脚架固定用的
⑵、蒸发皿拿来成盐水的
师:那盛多少的水呢?全部都倒到里面去吗?那我们要加热到什么时候停止呢?
⑶、石棉网让蒸发皿平均受热
⑷、酒精灯用来加热用
①这是实验中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请同学们要小心。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的结构吧!(出示幻灯片)
②教师介绍酒精灯的结构
师:火焰有三层,然而这三层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最低。
因此在实验中我们要尽量用外焰来加热。
③师:酒精灯的使用要专门规范,操作一定要正确。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的操作指南吧!
教师出示ppt,生自行阅读
④教师示范
2、师:在实验前,大伙儿再看一下实验小提示吧!
3、小组实验,教师巡视
4、交流在实验中观看到的现象:看同学们专门兴奋,说说你们在实验中都有什么发觉呢?
讨论:在水蒸发的过程中,盐会随着水一起蒸发吗?
四、验证归纳
1、师:是盐吗?蒸发皿上留下的白色物质一定是盐吗?这仅仅是我们的推测,你们能够去找一找它和食盐有什么相同点呢?
2、生:比较/观看/溶解/手摸/鼻闻(五官)
3、师:观看也能够拿它与生活中的食盐比较一下。
为了方便研究,老师为每组都预备了盐、放大镜、两张红色卡纸,因为他们差不多上白色的不行观看,大伙儿能够用小药匙弄到卡纸上观看!看他们像不像?
4、学生观看
5、师:如何样?形状、大小、颜色像吗?都能溶解水吗?
6、学生汇报
7、师:同学们真厉害,找出了那么多它和食盐的相同点。
回想一下,在这杯水里我们只放了什么到里面去呀?对呀!水被蒸发了,确实是盐留下来了。
那说明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8、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1、如何样从海水中得到盐。
(1)师:生活中的食盐是如何样制得的?
(2)师:人们如何样从海水中得到盐?
(3)师:对呀,说起海水中的盐,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一个惊人的数字,你们想听吗?假如把海水中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将达5亿亿吨。
这是多少盐啊!假如把这些盐平铺在陆地上,全世界的人和房子都将被埋没,只剩下几幢专门高的摩天大楼露在别处,因为盐的厚度将达到150米。
(4)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关于盐的信息。
(5)屏幕出示海水晒盐、机械化生产盐的画面,让学生了解海盐晒制的工艺过程。
(6)讨论用自然蒸发分离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缺点吗?
2、其他溶液能分离吗?
(1) 师: 盐水溶液能通过各种方法把盐和水分离出来,那么,生活中的其他溶液能分离吗?
(2) 学生回答.
(3)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自行去探究.
板书: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风吹蒸发皿
加热石棉网
晒三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