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力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力 》测试题

第一章《 力 》测试题

第一章《力》测试题姓名:班级:分数: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也离不开受力物体。

C.力的作用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D.力的产生即可没有施力物体也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2、一块砖放在一长木板上表面上的中间,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缓缓抬起木板的一端,而保持另一端不动,关于砖受到的摩擦力f,叙述正确的是()A.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B.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砖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C.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砖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D.砖滑动前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设驱动轮在后),则()A.前轮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

B.前轮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前。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4、一个物体在水平压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如图1所示,则物体除了受到压力F外,还受到()A.重力,墙壁的弹力。

B.重力,摩擦力。

C.重力,墙壁的弹力,摩擦力。

D.墙壁的弹力,摩擦力。

5、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如图2所示,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 两点,则A、B两点对细杆的作用力方向为()A.均竖直向上B.均指向球心C.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D.A 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细杆向上6、一根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现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拴在绳的中点,两手靠拢分别握绳的两端,然后慢慢的向左右两边分开,绳断时两线间夹角应稍大于()A、30°B、60°C、90°D、120°7、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因为汽车不受弹力。

《大学物理》第一章 力和运动

《大学物理》第一章  力和运动
x-t图
x
4
3.5
3
2.5
0
1
2
3
4
t
(2)v x3 x0 3.57 2.7 0.287m / s
3
3
(3)直线与x的交点约2.7m.
返回 退出
1-2解:(1)
v2
x2
2
x0
8 0 4m / s 2
v2
dx dt
t2
4 6t 2
t2
20m / s
(2) x13 x3 x1 44m
3i (t 2 ) j
a 2j
3i 4 j
返回 退出
y
y
x
xo
x x' x o y
lh
θ
xS
x
返回 退出
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a
dv dt
et
1 R
v2en
lim d (rad/s) t0 t dt α lim Δω dω (rad / s2 )
Δt0 Δt dt
返回 退出
aekt bekt
消去kt
xy
ab
返回 退出
1-7
y
x
tan
1 2
v02
gx2 cos2
x a, y 0 x a b, y h
0
h
a
tan
(a
1 ga2 2 v02 cos2
b )tan 1
2
g( v02
ab cos2
)2
58
v0 4.7m / s
7 返回 退出
返回 退出
返回 退出
例题:一链条总长为L,质量为m,挂在一滑轮上, 开始时右边下垂一端的长度为b,设链条与滑轮之间

第一章 力 全章测验题

第一章 力 全章测验题

第一章 力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可能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一半的分。

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中)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抛向空中的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手向上的抛力和重力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受到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C .木块在桌面上滑行,滑行过程中受到桌面对它施加的阻力作用而慢慢停下来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3.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B .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C .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D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4.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一定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B .相等的两个力F 的合力还可能等于FC .一个10N 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大小都为1000N 的分力D .分力一定小于合力5.两个力的合力F 为50N ,其中一个力F 1为30N ,那么另一个力F 2的大小可能是:A .10NB .15NC .80ND .85N6.如图1所示,用水平力F 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 增大时:A .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B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C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D .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7.用木棒打击一下木块,让木块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由底端向上滑行,如图2,这个木块受到的力有:A .重力、弹力、打击力B .重力、弹力C .重力、弹力、下滑力、打击力D .重力、弹力、下滑力图2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述哪些方法可减少实验误差:A .两个分力F 1和F 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一些B .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大小要适当大一些C .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一些D .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的刻度9.关于共点力,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几个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点上,这几个力是共点力B .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这几个力一定不是共点力C .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但这几个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也是共点力D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当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一定是共点力10.某一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对斜面的压力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平衡力C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 .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平衡力二、计算题:14。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力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力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力知识点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力知识点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4、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三、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为9.8N/Kg。

这个定值用g表示,g= 9.8N/Kg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和力

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和力

7.两辆吊车,吊着两个完全相同的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其中一重物以1 m/s 的速度上升,吊绳的拉 力为F1,另一重物以2 m/s的速度上升,吊绳的拉力为F2, 则F1与F2的关系是(B ) F A. F1= 2 B. F1=F2 C. F1=2F2 D.无法确定
2
课前热身
8.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外力时没有惯性 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9.用细线拴住一个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如果细 线断开的同时一切外力都消失,小 球将会( C ) A.静止 B.仍做圆周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5.用20 N的力握住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 不变 的握力增加到30 N,则手与油瓶 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将 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课时训练
6.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 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数为2 N ,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 2 力计的示数为3 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__N, 此时木块将做加速直线运动(填“加速”、“减速”或“匀 速 ”). D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
几种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有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注意: 1、初速度为零 2、没有其他外力 3、真空(忽略空气阻力) 4、重力加速度常值g=9.8m/s2
自由落体的物体相关公式
V=gt
S=1/2 gt2 V2=2gs

理论力学课件 第一章力的投影,主矩主矢

理论力学课件  第一章力的投影,主矩主矢



v Fn
=
X niv

+ Yn
vj
+
v Znk
z
Fn O x
Fi
F1 y
F2
∑ X1 + X 2 +L+ X n = X
∑ Y1 + Y2 + L + Yn = Y
∑ Z1 + Z2 + L + Zn = Z
v FV
=
(∑
X
)iv
+ (∑Y )vj
+ (∑ Z )kv
1.1 力的投影、力系的主矢、汇交力系的合力
1.1 力的投影、力系的主矢、汇交力系的合力
合力解析表达式Fv形R式= (−153.6iv −170.5 vj )N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 ∑ FR = ( X )2 + ( Y )2 = 229.5N
θ
=
arctan
∑Y ∑X
= 47.98°
y
θO x
FR
1.1 力的投影、力系的主矢、汇交力系的合力 2、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例1-4:边长为a的正方体受到四个大小都等于F的力, 方向如图,求此力系的主矢。
z A
G
F4
O
F1
E x
B
F2
H
F3
C y
D
1.1 力的投影、力系的主矢、汇交力系的合力
z

A
B 四力的矢量解析表达式:
G
F2
H
v F1
=
F
⎜⎜⎝⎛
2
v i
+
2
2 2
v j

工程力学_第一章

工程力学_第一章

若有多个力F1,F2,…,Fn汇交作用于物体A处,显
然其合力FR的矢量式为
FR=F1+F2+…+Fn=∑F
式(1-6)的投影式为
(1-6)
FRx=F1x+F2x+…+Fnx=∑Fx
FRy=F1y+F2y +…+Fny=∑Fy
影等于力系中各力同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1-7)
式(1-7)即为合力投影定理:力系的合力在某轴上的投
力及其方向既然可改变,就可简明地以一个带箭头
的弧线并标出值来表示力偶。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二、力偶矩 1、空间力系:力偶矩是一个矢量, 用M 表示 M r F
BA
M
A
2、平面力系: 力偶矩是一个标量 M = ±Fd 正负号的规定: 力偶使物体逆时针转为 + 力偶使物体顺时针转为–
FR F2
C
量得合力FR的近似值。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平行四边形法则说明,力的运算可按矢量运算法则进
行,但因力为滑移矢,故限制了合力作用线必须通过前两 力之汇交点,其矢量式为
FR=F1+FRx=F1x+F2x FRy=F1y+F2y
(1-5)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式(1-6)还可连续使用力的三角形法则来解决:
FR=F1+F2+…+Fn=∑F
F4 F3 FR O FR13 FR12 F1 F2
(1-6)
为求合力FR,只需将各力F1,F2,…,F4首尾相接,形成
一条折线,最后联其封闭边,从首力F1的始端O指向末力F4的 终端所形成的矢量即为合力FR的大小和方向。此法称为力多边 形法则。上述为两个或多个汇交力合成的方法。

第一章:力(力的概念)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力(力的概念)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力一、力: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B.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C.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D.一对互相平衡的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二、填空题7.放在桌上的书本,受到支持力的作用,其受力物体是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同时,书对桌面的压力,其受力物体是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

由此可见,一个物体既是______,又是______。

8.下列各种力:(1)重力(2)拉力(3)支持力(4)弹力(5)浮力(6)摩擦力(7)动力(8)推力。

属于按力的性质分类的是______,属于按作用效果分类的是______(用序号填写)。

二、重力一、选择题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位置一定改变D.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4.图1所示的ABC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不同、质量分布均匀,AB和BC相等的木料做成,D是AC连线的中点,E是AB的中点F和BC的中点G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 ]A.B点B.D点C.E点D.G点5.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物体的重心位置有可能变化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6.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绳子对它的拉力一定等于其重力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D.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二、填空题9.重力是由于______而产生的,它的方向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可认为作用在物体的______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力的大小、方向和 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 改变、 改变或它们同 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它施加 作用。力 对物体的作用效果除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外,还与力的 有关。 3.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 ,又可以改变物体的 。
4运动员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 ,这时 球的作用力;人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痛,这是因为
首 先 我 们 来 认 识 :
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力被看作是从一 个物体发射到另一物体中去的 在整个中世纪的过程中,关于力的 概念深受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束缚, 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伽利略对经典力学的建立有重要的贡献, 但对力并没有形成完备的概念。他关于 质量的定义是模糊的,所以,他不能给 出清晰的既适用于静力学,又适用于动 力学的力的定义。当然,他对惯性原理 是基本理解的。他的惯性原理指出,物 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能连续作 匀速运动。他把力和速度的变化联系在 一起。破除了亚里士多德把力和速度联 系在一起的长期的思想束缚,为I.牛顿把 力和加速度联系在一起开辟了道路
5.1 力
Fresh flowers work report template
上官志立
目 录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也可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 个物体的作用
力的三要素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 独存在。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 生力的作用。
什么是力?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 方向与作用点。
此性质称为力的三要素。可用一个有向线段来描述其 方向与大小。用该有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描述其作用 点。线段所在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为宇宙存在的自然基本力之一,成立的条件:பைடு நூலகம்要一个物体对另 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增加一个力。
简单概括为:同一作用点、等值、反向、共线。 一对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时 产生,同时消失的。
想一想:物体之间不接触,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万有引力定律:
也受到 。
5.用手拍桌子,手会感觉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扁了,这说明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_______________。
thanks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力的概念在牛顿力学中 占有最根本的位置。牛 顿在1664年就提出了力 的定义是动量的时间变 率(动量等于质量乘速 度)。牛顿第一定律(惯 性定律)是力的定性的定 义,它给出力在什么条 件下存在和什么条件下 不存在的定性条件。牛 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力的 定量的定义,即力等于 动量的时间变率;如果质 量不变,力也等于质量 乘加速度。牛顿第三定 律指出,对于每一个力 而言,必有一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存 在。它指出所有的力都 是成对的,只在两个物 体相互作用时才能实现 (见牛顿运动定律)
你能解释图中的物理现象吗?
力的单位:牛顿(N) 千克力(kgf)
换算:1 N=1 kg· m/(s^2)
1 kgf=9.80665 N 1 dyn=10^(-5) N 1 N≈0.10197 kgf 1 N=10^5 dyn
注:
公式 F=ma(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G=mg为重力加速度,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约为9.8牛(受纬度影响)。
发现者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 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 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从万有引力可知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会 产生力的作用
力的示意图
很多情况下,不需要严格按照力的图示法表示力,而只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 的线段来表示物体受到的力,且不过分强调有向线段的长短和起点,这种表示力 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是一种大概,简略的表示方法。 "力的示意 图"和"力的图示"要区分清楚 物理学中通常用过一条带箭头的线端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的抹点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 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又是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上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于是, 这样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就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 所以力的图示法可以精确表示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可以粗略表示力的三要素。
3.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 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 向用力顶球 4.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A.冬冬沿不太光滑的直滑梯匀速滑下 B.人造地球 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C.沿平直轨道上正在进站的火车 D.公共汽车 正在减速转弯
1.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B.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发生形变 C.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运动 D.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下列哪个例子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A.射箭运动员箭上弦后将弓拉开 B.一石子在空中加速下落 C.茶杯放在桌上也能使桌子发生形变 D.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 )
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得越远
力的方向:
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受力的方向飞去
力的作用点:
在门柄处推门很容易,可在门的最里侧推门却很难推开
同样大小的两个力,方向也相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不同位 置,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 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