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密度的测量与公式运用、第二章运动和力.doc
九年级密度知识点

九年级密度知识点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紧密程度的表征。
在九年级物理学中,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其理解与应用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密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九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密度知识。
1. 密度的定义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般用符号ρ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密度(ρ) = 质量(m) ÷体积(V)。
密度的单位一般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千克/立方米(kg/m³)。
2. 密度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计算物体的密度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质量可以通过称重器等工具来测量,而体积则根据不同物体的形状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2.1 固体的密度计算对于规则形状的固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简单几何形状,可以通过测量其各边长后应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来确定体积。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为:体积(V) = 长(a) ×宽(b) ×高(c)。
将测量得到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密度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到密度值。
2.2 液体的密度计算液体的密度通常是通过称量器称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并根据密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可以称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并使用测量容器的刻度来确定液体的体积。
将称量得到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密度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到密度值。
3. 密度的应用密度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课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与密度相关的题目,需要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3.1 物体浮力密度的概念与物体的浮沉现象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液体中所排斥物体体积的液体的重量。
根据浮力和物体所受重力相平衡的原理,可以通过密度的计算来判断物体是否能够浮在液体中,或者沉没至何种深度。
3.2 物体的分离与筛选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这一特性可以被应用于物质的分离与筛选。
例如,通过调节密度梯度可以将不同密度的液体或颗粒物质分离开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密度的测量

易错点:不注意操作顺序,导致质量偏大,密度偏大
练习2: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从而确定金属的种类,小明进行 了下列操作:
A在量筒中盛适 量的水,记下 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拴好金属块 C、用天平量出金 浸入水中, 记下液面 属块,的质量m 所对应的刻度V2 用细线拴好金属块浸没水中
(1)上述实验步骤B中有明显的错误,应改为
涉及浮力知识的密度计算
练习5:将一正方体木块放在水中,有2/5的体积露出液面, 则木块的密度为 kg/m3。
练习6: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用图1所示
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
量m2; 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
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归纳2:液体密度的测量,如盐水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
密度的测量 专题复习
旧识回顾 目标展示:
你还记得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吗?它 们分别有怎样的作用呢?
1.从密度的公式 ρ=m/ V可以得出 m=ρV 。
对于不便称量的庞大物体,利用此种方法 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质量。
2.从密度的公式 ρ=m/ V可以得出 V=m/ρ。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不便测量的较大物体,利 用此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体积。
。
(2)改正步骤B后,按上述步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比实际的密度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金__属__块__上__附__有__
初三物理《物质的密度》

在医疗领域,密度也可以用于检测人体的健康状况。例如,通过测量 血液的密度,可以评估患者的血浆蛋白含量和营养状况。
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物理实验
在物理实验中,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用于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和相互作 用力。例如,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和温度,可以研究其热膨胀系数和热容等物 理性质。
化学实验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通 过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
的浮力来计算密度。
如振动法、超声波法等, 适用于不同物质的密度
测量。
03 不同物质的密度特性
固体物质的密度
01
密度定义
固体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
(kg/m^3)。
02
常见固体物质的密度
例如铁的密度约为7.87g/cm^3,铜的密度约为8.96g/cm^3,铝的密
当质量增大时,密度不变,体积 也会相应增大;反之,质量减小
时,体积也会相应减小。
密度与体积的关系
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关系,即当物质的体积增大时,其密度会减小;反之,体积减小 时,密度会增大。
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ρ=m/V表示。
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来计算其密度。
密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一般来说,液体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力 的增大而增大。
气体物质的密度
密度定义
气体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常见气体物质的密度
例如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氢气的密度非常小,约为0.0899kg/m^3,二氧化碳的 密度约为1.98kg/m^3。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 m/V, 其中m表示物质的质量,V表示 物质的体积。
九年级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在物理学中,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我们解释了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九年级物理中与密度相关的知识点。
一、什么是密度?密度是一个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之间的比值。
在SI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
密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ρ=m/V,其中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体积。
二、密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密度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实验测量法和理论计算法。
实验测量法是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将质量除以体积得到密度。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测量一块石头的密度,我们可以先称量它的质量,然后通过水位法或浸渍法测量出它的体积,最后将质量除以体积得到密度的数值。
理论计算法是通过已知物体的密度和某些性质,推导出其他未知物体的密度。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一个金属球的密度,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另一个金属球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已知密度的数值,通过密度的公式计算出未知球的密度。
三、密度的性质密度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密度与物质的性质有关: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密度数值。
例如,金属的密度通常较大,而气体的密度通常较小。
2. 密度与温度有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密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物体的密度会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物体的密度会增加。
3. 密度与压强有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密度会随着压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当物体受到较大的压强时,其密度通常会增加。
相反,当物体受到较小的压强时,其密度通常会减小。
四、密度的应用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示例:1. 辨别物体材质:通过测量物体的密度,我们可以判断它的材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密度,判断它是金属、塑料还是木材。
2. 浮力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支持力。
九年级物理密度测量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密度测量知识点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有一项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实验内容就是密度测量。
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它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
在测量密度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技巧。
一、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计量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体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以克/立方厘米(g/cm³)作为计量单位,这时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体积注意,质量的单位是克,体积的单位是立方厘米。
二、常见物质的密度范围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密度来判断其成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范围:1. 金属类:金属的密度通常较大,例如铁的密度为7.8g/cm³,铝的密度为2.7g/cm³,铜的密度为8.9g/cm³等。
2. 液体类:液体的密度通常较小,例如水的密度为1g/cm³,酒精的密度为0.8g/cm³,橄榄油的密度为0.9g/cm³等。
3. 固体类:固体的密度因物种而异,木材的密度通常较小,大约在0.3-0.8g/cm³之间,而石头的密度较大,例如大理石的密度为2.5g/cm³,花岗岩的密度为3g/cm³等。
根据物质的密度范围,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对比,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三、密度测量实验的步骤密度测量实验通常需要以下步骤:1. 称量物体的质量:首先,我们需要使用天平来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
在测量过程中,应该保证天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测量物体的体积:测量物体的体积可以采用几何形状和浸入法两种方法。
对于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可以使用尺子、卡尺等工具来直接测量其尺寸,然后利用相应的公式计算体积。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采用浸入法,即将物体浸入一定容积的液体中,通过液体位移的变化计算物体的体积。
九年级物理密度课件

许是看多了千娇百媚的笑妍,荷的雅姿清灿、禅意袅袅好似盛开在云端。荷亭亭玉立,柔姿纤纤,任世人驻足,深深艳羡,任蜻蜓流连不与众芳痴缠,任露珠依偎犹似星光点点。荷叶重重叠叠,挨 挨挤挤,若碧玉盘,硕大满池,绿意铺展,只为精心呵护荷的万千芳华,使其不染纤尘地绽放于天地间。这多像爷爷奶奶对爸爸妈妈、对我及弟弟妹妹的关爱啊。
三
多少年过去了,爷爷、奶奶早已不在人世,而我对他们的怀念不曾减退。盛夏时节,我会缓步来到荷塘岸边,欣赏满塘荷花。我觉得那朵朵荷花都是爷爷奶奶亲切和善的笑脸。
荷立在水面恬静而温婉。远离都市的喧闹,不与千红争妍,不颦不嗔,不枝不蔓,静谧矜持,仙姿卓然。爷爷奶家,让一家人过着俭 朴、幸福的生活。
荷,感恩于水的芳泽,感恩于叶的铺垫,感恩于蜻蜓的相知相惜,还有明月清风的相依相伴,袅袅婷婷地倾洒柔婉,力透光阴的凉薄,日月可鉴。她牵引着水草的祈愿,随着时光浅吟低唱,苏醒沉 眠。上个轮回的枯萎,只为今生难以割舍的缘,从从容容续写华篇。这份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是家人都具备的品性。
初中物理密度

初中物理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用于描述物质的紧密程度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本文将介绍初中物理学中关于密度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密度的定义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用公式表示为:密度 = 质量 ÷体积其中,密度的单位通常是克/立方厘米(g/cm³)或千克/立方米(kg/m³)。
二、密度的计算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使用密度的定义公式计算出来。
例如,将物体放入已知体积的容器中,称量容器与物体的总质量,再减去容器本身的质量,得到物体的质量。
然后,将物体放入注满液体的容器中,记录液面的变化量,即为物体的体积。
最后,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得到物体的密度。
2. 计算法对于已知物体的形状和质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密度。
例如,对于正方体,可以使用公式:密度 = 质量 ÷(边长×边长 ×边长)来计算密度。
对于其他形状的物体,可以通过适当的公式计算出来。
三、密度的应用密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1. 浮力与浮沉根据密度的原理,当物体的密度小于其所处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当物体的密度大于其所处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液体中。
例如,船只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就是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 物体的分类通过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判断物体的材质和质量。
例如,金属和塑料的密度不同,通过测量密度可以辨别出物体是金属还是塑料。
3. 材料的选择在工程设计中,经常需要根据不同材料的密度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买菜秤中使用的材料,需要具有较大的密度,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4. 油水分离由于油和水的密度不同,可以利用密度差异将油和水分离开来。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使用沉淀池将废水中的油分离出来,以减少环境污染。
四、密度的重要性密度作为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九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知识点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的科学,而密度则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有趣的概念。
密度是用来描述物质疏密程度的物理量,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九年级上册的物理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密度的一些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小写字母ρ表示。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计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质量/体积。
在计算密度时,需要保证质量和体积的单位一致,在国际制中使用千克和立方米,而在厘米制中可使用克和立方厘米。
二、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不同物质间的密度可以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导致的。
常见物质的密度差异非常明显,例如,铁的密度是7.87g/cm³,铝的密度是2.70g/cm³,水的密度是1g/cm³。
由于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所以它们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也会存在差异。
这也是为什么油会浮在水上,因为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三、密度与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密度与物质的性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度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质。
在实际应用中,密度常常被用来鉴别物质的真伪和纯度。
例如,金属和塑料的密度差异很大,可以通过测量密度来判断一件物品是金属还是塑料制成的。
此外,密度还可以用来鉴别物体的纯度,因为纯物质的密度是确定的,如果测量出的密度与已知值相差较大,就说明物质中可能有杂质的存在。
四、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密度与浮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是阐述物体浮沉原理的基础。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液体上方;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在液体下方。
这也是为什么球在水中能浮起来,而铅块则会沉入水中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密度的测量与公式运用、第二章运动和力九年级物理第一第二章辅导讲义专题密度测量与公式的运用、运动和力以及运用测量密度的基本原理及用特殊方法测量密度目标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重难点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常考点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一、质量及其测量1、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A、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B、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
C、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
二、密度及其测量1、测固体的密度(1)、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是: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 。
②先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v 1的水,再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这时的总体积v 2,那么固体的体积v v v =-21(该方法称之为排液法)。
③用公式ρ=mv计算出物质密度。
④若要知道该物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可查密度表与标准值对照即可。
(2)、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木块,蜡块等)。
实验步骤如下:①调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②用沉锤法测出它的体积。
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放入铁块,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线v 1,再将物体和铁块一起沉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达到的刻度位置v 2,则v v v =-21,③用公式ρ=mv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 1-m 2)/ V 。
例题:1、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14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ρ(选填“<”、“>”或“=”)2、为了测定不沉入水的蜡的密度,将一蜡块用细绳系着一块铁,并把它们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进行实验,如图,现在有如下的测量步骤:A、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m1;B、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2;C、用天平测出蜡块和铁块的总质量m3;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E、读出水面的刻度V1;F、只将铁块全部浸没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V2;G、将铁块和蜡块全部浸没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V3。
(1)请根据实验要求,把上面不必要的测量步骤选出来,并把它们的字母代号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计算蜡块密度时所用的表达式:____________。
3、下表为小明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1)按照表格中的数据,在右边的空白处画出实验过程中质量——体积图像。
(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液体密度是__________,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___,m =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cm 3 20 40 6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4060801004、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2所示情况.(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3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改正错误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4所示,那么小明所称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 。
5、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
(2)在实验中先调节好天平,然后把金属块放在天平m/gV /cm 3图5图2 图3 图4图6 的左盘内,当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5 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 g 。
(3)若把金属块放入装有70cm 3水的量筒内,量筒中水 面如图6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cm 3。
(4)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 3。
6、有一铝球的质量是24kg ,体积是12dm 3,请问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体积有多大?(ρ铝=2.7×103kg/m 3)7、一个瓶子的质量是200g ,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700g ,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600g ,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 3?8、工厂设计人员用木头设计了一个及其模具,然后让工人用铁铸造相同尺寸的机器零件,已知测得木块质量是1.2kg ,则工人制成的机器零件质量为多少克?(ρ木=0.6×103kg/m 3 , ρ铁=7.8×103kg/m 3)9、公元前二百多年,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为国王鉴定过一顶王冠,看它是否是纯金制成的。
他把质量为350g 的王冠沉没在水中时,有22.5c m 3的水被排出,那么能鉴定出这顶王冠是纯金制成的吗?为什么?如果后来制作王冠的人承认了,他在制作时掺进了白银,那么计算一下在王冠里他掺进了多少白银?(金的密度是19.3×103Kg/m 3,银的密度是10.5×103Kg/m 3)力和运动部分:考点一力1.力是_____对______的作用,单位:____。
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______;(2)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2.力的______ 、 ______ 、 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考点二牛顿第一定律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状态,可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4.物体保持运动状态______的性质叫惯性,惯性_____力,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有关,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_________ 、 __________均无关.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温馨提示:惯性是一种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
不能理解为“受到惯性作用”,只能说“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
考点三力的平衡5.平衡状态;指物体处于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状态.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_______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______ ,作用在______直线上.6.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_______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_______个物体之间.例题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A.桨划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A 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B 受到重力的作用C 只受到脚的作有力D 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3.一辆汽车分别以 6 米/秒和 4 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A.一样大;B.速度为 4 米/秒时大;C.速度为 6 米/秒时大;D.无法比较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5.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 一定是平衡力B 一定不是平衡力C 可能是平衡力D 无法判断6.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7.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 v=s/t 可知( )A.v与s成正比 B v与t成反比 C s与t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8.一列火车长200m,穿过一个长1000m的隧道用了2min,然后以这个速度经过长2.4km的大桥,需要的时间为?9.甲、乙两辆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同时由两地匀速相向而行,经过2min 后,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少2.4km。
如果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驶,经过1min它们之间的距离为60m,则甲乙两辆汽车的速度各为多少?参考答案质量与密度1、(1)A、150 B、117 C、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D、30 E、(2)<2、(1)BE(2)ρ=(m3-m1)/(V3-V2).3、(1)图略(2)1g/cm3 20g 100g4、(1)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①用手拿砝码;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3)47.45、(1)ρ=m/v(2)178.8 (3)20 (4)8.94×1036、根据ρ铝=m/v得,V=m/ρ铝=24kg/2.7×103kg/m3=8.9×10–3m3<12×10–3m.因此该铝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为 V空=V0-V=12×10–3m-8.9×10–3m3=3.1×10–3m。
7、根据ρ=m/v得,v= m /ρ=3g/cm1g)200700(-=500cm3所以ρ液=m/v=300cm5)g200600(-=0.8g/cm3=0.8×103kg/m38、类似上题m=15.6kg9、解:当王冠沉没在水中时,王冠的体积V=V排=22.5cm3,王冠的密度为ρ=m V =350g /22.5cm3≈15.6g/cm3<ρ金,故这顶王冠不是纯金制成的;设王冠中含金和银的体积为V金、V银,则王冠的质量为ρ金V金+ρ银V银=350g,即19.3V金+10.5V银=350g -----①王冠的体积为V金+V银=22.5cm3 -----②由①②两式可得:V银=9.6cm3.故有m银=ρ银V银=100.5g答:此皇冠不是由纯金制成的,掺进了100.5g白银.力和运动考点 1、物体物体牛顿形状运动状态相互 2、大小方向作用点3、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维持4、不变不是质量是否受力运动状态5、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同一个相反同一条6、一二例题1-7:DBDBBCC8、260s 9、10.5m/s 9.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