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掌握测量密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定义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即:密度(ρ)=质量(m)÷体积(V)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圆柱体等,可以通过测量其长度、宽度、高度或直径、高度等尺寸,计算出体积。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使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

三、实验器材1、托盘天平(含砝码)2、量筒3、烧杯4、水5、待测物体(如铜块、铁块、石块等)四、实验步骤1、用托盘天平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 m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将待测物体放在左盘,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

此时,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即为待测物体的质量 m,记录数据。

2、测量待测物体的体积 V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以长方体为例)用刻度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记为 a、b、c。

体积 V = a × b × c,记录数据。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以石块为例)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水的体积 V₁。

用细线将石块系好,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₂。

石块的体积 V = V₂ V₁,记录数据。

3、计算待测物体的密度ρ根据密度公式ρ = m ÷ V,计算出待测物体的密度。

4、重复实验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对每种待测物体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铜块质量 m₁=______ g长 a₁=______ cm,宽 b₁=______ cm,高 c₁=______ cm 体积 V₁= a₁ × b₁ × c₁=______ cm³密度ρ₁= m₁ ÷ V₁=______ g/cm³2、铁块质量 m₂=______ g长 a₂=______ cm,宽 b₂=______ cm,高 c₂=______ cm 体积 V₂= a₂ × b₂ × c₂=______ cm³密度ρ₂= m₂ ÷ V₂=______ g/cm³3、石块质量 m₃=______ g第一次测量:水的体积 V₃₁=______ 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₃₂=______ mL,体积 V₃= V₃₂ V₃₁=______ mL =______ cm³第二次测量:水的体积 V₄₁=______ 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₄₂=______ mL,体积 V₄= V₄₂ V₄₁=______ mL =______ cm³第三次测量:水的体积 V₅₁=______ 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₅₂=______ mL,体积 V₅= V₅₂ V₅₁=______ mL =______ cm³平均体积 V =(V₃+ V₄+ V₅)÷ 3 =______ cm³密度ρ₃= m₃ ÷ V =______ g/cm³六、实验误差分析1、测量质量时,托盘天平的读数存在误差,可能是砝码的质量不准确或游码的读数误差。

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引言:物质的密度是描述物体质量与体积之间关系的物理量,是一个重要的性质。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实验可以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以及密度与其他性质的关系。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探究物质密度与其组成、结构以及其他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仪器:本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水、酒精、铁块、木块、塑料块等不同材质的物体;实验所需的仪器包括天平、容量瓶、量筒、游标卡尺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室环境调整至稳定状态,确保实验材料和仪器干净无污染。

2. 测量水的密度:首先使用天平称量容量瓶的质量,然后将容量瓶装满水,再次称量容量瓶的质量,并记录容量瓶的体积。

3. 测量酒精的密度:同样的步骤,将容量瓶装满酒精,称量容量瓶的质量,并记录容量瓶的体积。

4. 测量铁块的密度:使用天平称量铁块的质量,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铁块的尺寸,计算出铁块的体积。

5. 测量木块的密度:同样的步骤,使用天平称量木块的质量,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木块的尺寸,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6. 测量塑料块的密度:同样的步骤,使用天平称量塑料块的质量,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塑料块的尺寸,计算出塑料块的体积。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从而可以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结果如下:水的密度为1.0 g/cm³;酒精的密度为0.8 g/cm³;铁块的密度为7.8 g/cm³;木块的密度为0.7 g/cm³;塑料块的密度为0.9 g/cm³。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物质的密度存在明显差异。

在本实验中,水的密度最大,铁块的密度次之,酒精、塑料块和木块的密度相对较小。

2. 密度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铁块由金属铁组成,密度较大;酒精和塑料块由分子组成,分子间的空隙较大,导致密度较小。

大学物理实验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密度测量实验日期:2023年11月实验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者:[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姓名]一、实验目的1. 掌握使用物理天平、量筒、密度瓶等仪器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2. 了解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测量固体密度的原理。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其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ρ为密度,m为质量,V为体积。

本实验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量固体密度:1. 流体静力称衡法:将被测物体放入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的体积,从而求出密度。

2. 比重瓶法:将已知体积的液体倒入比重瓶中,将待测物体放入比重瓶中,通过测量液体体积的变化,计算物体的体积,进而求出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物理天平(感量0.1g)2. 量筒(100ml)3. 密度瓶(100ml)4. 烧杯(450ml)5. 待测固体(如金属块、石蜡块等)6. 水和酒精7. 细线四、实验步骤1. 流体静力称衡法(1)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上,记录其质量m1。

(2)将待测物体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记录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m2。

(3)将待测物体取出,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体积V = (m1 - m2) / ρ水,其中ρ水为水的密度。

(5)根据公式ρ = m1 / V,计算物体密度。

2. 比重瓶法(1)将已知体积的液体倒入比重瓶中,记录液体体积V0。

(2)将待测物体放入比重瓶中,用滴管调整液体体积,使比重瓶中的液体体积恢复到V0。

(3)将比重瓶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记录液体体积V1。

(4)根据公式ρ = (V0 - V1) / V0 ρ液体,计算物体密度,其中ρ液体为液体密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流体静力称衡法实验数据如下:m1 = 50.0gm2 = 45.0gρ水= 1.0g/cm³计算得:V = (50.0g - 45.0g) / 1.0g/cm³ = 5.0cm³ρ = 50.0g / 5.0cm³ = 10.0g/cm³2. 比重瓶法实验数据如下:V0 = 100.0mlV1 = 95.0mlρ酒精= 0.8g/cm³计算得:ρ = (100.0ml - 95.0ml) / 100.0ml 0.8g/cm³ = 0.16g/cm³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测量了待测物体的密度,掌握了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测量固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3.测量量筒内水的体积V1,记录到表格中。
4.将铁块(或铝块)放入装水的量筒内测量水和铜块(或铝块)的体积V2,记录到表格中。(1分)
5、计算块(或铝块)的体积:V= V2-V1
6.计算铜块(或铝块)的密度,并填入表中。
7.整理器材。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
1、天平的最大称量值g,游码标尺的分度值g
量筒的量程mL,量筒的分度值mL。
2、记录数据:
物质
质量(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
量筒中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1(cm3)
物质的体积V= V2-V1
(cm3)
密度
(g/ cm3)
铜块
铝块
回答问题:为什么本实验要先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后测量物质的体积
答:
测量水的密度
物理实验报告
级班号
学生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
实验名称: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密度)的科学方法。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细线、水、铜块、铝块
实验原理: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1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1分)
2.用测量铜块或铝块的质量m。
实验步骤: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2;
(4)量筒中盐水质量m= m1- m2;
(5)根据公式ρ=m/v,求出盐水密度。
实验记录
杯与盐水总质量m1(g)
量筒中盐水体积V (cm3)
杯与剩余盐水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g)
盐水的密度
ρ(g/ cm3)
实验结论
盐水的密度g/ cm3=kg/ m3
实验名称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目的
用间接方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ρ=m/v
实验器材
天平(砝码) 量筒 水 小石块 细线
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2)用量筒量出一定量水的体积v1;
(3)将小石块用细线栓住,把它全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量筒内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
(4)小石块的体积V= v2- v1;
(5)根据公的质量m(g)
量筒中水体积V1(cm3)
放入小石块后量筒中水和石块总体积V2(cm3)
小石块的体积
V(cm3)
小石块的密度ρ(g/ cm3)
实验结论
石块的密度g/ cm3=kg/ m3
二、测量不规则固体(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探究:测量物质的密度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测量水的密度
实验名称
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目的
用间接的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
实验原理
ρ=m/v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砝码) 量筒 盐水 烧杯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盛一定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1;
(2)把杯中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它反映了物质的紧密程度。

本次实验旨在利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并通过实验结果探讨密度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包括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物质,如金属、塑料、水、酒精等。

实验所需器材有容量瓶、脚手架、皮卡刀、电子天平、煤气灯等。

首先,准备容量瓶并称量出固体物质的质量。

然后,将容量瓶装满液体物质,并称量容量瓶与液体物质的总质量。

最后,计算出固体和液体物质的密度。

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测量固体物质的密度a. 使用皮卡刀将金属样品切割成适量大小的块状。

b. 用电子天平称量切割后的金属样品的质量为m1。

c. 将金属样品放入容量瓶中,并用电子天平称量含样品的容量瓶的总质量为m2。

d. 计算固体的密度d1=m1/(m2-V),其中V为容量瓶的容积。

e.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他固体物质的密度。

2. 实验测量液体物质的密度a. 准备好所需的液体物质和容量瓶。

b. 用电子天平称量空容量瓶的质量为m3。

c. 将容量瓶装满待测液体,并用电子天平称量含液体的容量瓶的总质量为m4。

d. 计算液体的密度d2=(m4-m3)/V,其中V为容量瓶的容积。

e.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他液体物质的密度。

数据处理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所得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如下表所示:物质密度(g/cm³)----------------------金属样品1 7.85金属样品2 8.92塑料1 0.92塑料2 1.18水 1.00酒精 0.79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同物质的密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金属样品的密度较大,这是因为金属元素的原子排列较为紧密,具有较高的原子密排数。

相比之下,塑料的密度较小,这是因为塑料是由高分子聚合物构成,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液体物质的密度也存在差异。

水的密度为1.00 g/cm³,而酒精的密度为0.79 g/cm³。

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报告

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报告

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密度测定原理及实验操作方法;2. 培养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3. 提高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ρ= m/V,其中ρ为密度,m 为质量,V为体积。

测定物质的密度,就是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其密度。

三、实验器材与步骤1. 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滴管、待测物质;2. 步骤:(1)调节天平平衡,准确称量待测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2)将量筒放在天平上,量筒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面高度;(3)将待测物质放入量筒中,观察水位上升的高度;(4)用滴管将水加至原水位高度,记录新的水面高度;(5)计算待测物质的体积V = h2 - h1,其中h1 为初始水位高度,h2 为新的水位高度;(6)根据公式ρ= m/V 计算待测物质的密度;(7)重复实验,求平均值,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1. 实验数据:(1)待测物质质量:m = 20.0g;(2)初始水位高度:h1 = 10.0cm;(3)新的水位高度:h2 = 15.0cm;(4)待测物质体积:V = h2 - h1 = 5.0cm³;(5)待测物质密度:ρ= m/V = 20.0g/5.0cm³= 4.0g/cm³;2. 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待测物质的密度为4.0g/cm³,与理论值相符。

实验过程中,要准确测量质量和体积,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误差产生。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密度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误差的产生。

今后,我们要继续学习更多物理实验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实验报告人:XXX实验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实验一、测固体的密度姓名:班级:一、实验目的:掌握测密度的一般方法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滴管、细线、固体、烧杯、量筒、水三、实验原理:ρ=m∕?四、探究过程: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2、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观察天平的最大量程 g,分度值 g③取下保护圈④用镊子将游码归零⑤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衡量平衡⑥将物体轻放在左盘,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然后在右盘按由大到小的原则舔家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⑦读出被测物体质量(注意游码读数)3、向量筒内倒入适量水(1/2)以下,读出此时水的体积(视线齐平)并记录4、用细线将物体拴好,轻放入量筒内,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并记录;算出物体的体积5、利用公式ρ=m/v算出物体的密度数据记录:项目物体质量m/g 水的体积V1/mL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2/mL物体的体积V3/mL物体的密度ρ/(Kg/m3)数据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清洁实验二测液体的密度1.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2. 实验原理:ρ=m∕?3、测量步骤:(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3)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m24、计算结果:根据得项目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g倒入量筒水的体积V/mL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2/g物体的密度ρ/(Kg/m3)数据5、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清洁评分点操作考试内容满分值1正确安装天平并调零。

32物体和砝码放法正确。

23用镊子取放砝码与移动游码。

24量桶内倒入适量的水,水不溅出。

记下刻度。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原理: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1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1分)
2.用测量铜块或铝块的质量m。
1、天平的最大称量值g,游码标尺的分度值g
量筒的量程mL,量筒的分度值mL。
2、记录数据:
物质
质量(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
量筒中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1(cm3)
物质的体积V= V2-V1
(cm3)
密度
(g/ cm3)
铜块
铝块
回答问题:为什么本实验要先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后测量物质的体积
答:
测量水的密度
3.测量量筒内水的体积V1,记录到表格中。
4.将铁块(或铝块)放入装水的量筒内测量水和铜块(或铝块)的体积V2,记录到表格中。(1分)
5、计算铜块(或铝块)的体积:V= V2-V1
6.计算铜块(或铝块)的密度,并填入表中。
7.整理器材。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
正确读出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并记录。(1分)
5.计算水密度。计算水密度,并填表。
6.整理器材。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记录数据
烧杯和水
的总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cm3)
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
质量M-m(g)
水的密度
(g/ cm3)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1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1分)
2.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3.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水倒入量筒中,正确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并记录。
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把装剩余水的烧杯轻轻放在天平左盘上。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1分)
物理实验报告
级班号
学生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
实验名称: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密度)的科学方法。
实验器材:托Leabharlann 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细线、水、铜块、铝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