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8.测量密度实验报告

(6)求出盐水的密度记入表格,整理器材。
实验
主要
现象
石块的质量(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cm3)
石块的体积(cm3)
石块的密度(g/cm3)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盐水水的总质量(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cm3)
泸县
实验报告
实验人姓名
所在班级
学校
实验时间
同组学生
实验名称
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
(1)学会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密度,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
所需
仪器
试剂
用品
小石块、烧杯、天平、砝码、盐水、量筒
实验
主要
步骤
1.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盐水的密度(g/cm3)
实验
结论
1、天平的量程,分度值。
2、量筒的量程,分度值。
备注
(2)测小石块的质量m.
(3)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清水,测得的水的体积v1.
(4)测出固体和水的总体积v2.
(5)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
2、测定盐水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盛盐水水,称出它们的质量m1.
(3)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v2.
(4)称
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到它们的密度。
实验原理:
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可以用下式表示:
密度 = 质量 / 体积
实验材料和仪器:
1. 称量器: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
2. 针筒或容量瓶:用于测量物质的体积。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清洗并确定使用的仪器和容器干净无污染。
2. 实验组装:准备好需要测定密度的物质,并将其放入针筒或容量瓶中。
3. 测量质量:使用称量器测量物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4. 测量体积:使用针筒或容量瓶等仪器测量物质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5. 计算密度:根据测得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到物质的密度。
实验结果:
物质名称 | 质量(g) | 体积(mL) | 密度(g/mL)
----------------------------------
物质A | 10 | 5 | 2
物质B | 8 | 2 | 4
实验讨论:
1. 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物质A和物质B的密度分别为2g/mL
和4g/mL。
2. 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物质B的密度大于物质A的密度,表明物质B比物质A更密集。
3.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包括质量和体积的测量误差以及实验操作技巧的误差。
结论:
通过本实验测定得到物质A的密度为2g/mL,物质B的密度
为4g/mL,验证了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同时,通过比较两种物质的密度,得到物质B比物质A更密集的结论。
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引言:物质的密度是描述物体质量与体积之间关系的物理量,是一个重要的性质。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实验可以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以及密度与其他性质的关系。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探究物质密度与其组成、结构以及其他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仪器:本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水、酒精、铁块、木块、塑料块等不同材质的物体;实验所需的仪器包括天平、容量瓶、量筒、游标卡尺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室环境调整至稳定状态,确保实验材料和仪器干净无污染。
2. 测量水的密度:首先使用天平称量容量瓶的质量,然后将容量瓶装满水,再次称量容量瓶的质量,并记录容量瓶的体积。
3. 测量酒精的密度:同样的步骤,将容量瓶装满酒精,称量容量瓶的质量,并记录容量瓶的体积。
4. 测量铁块的密度:使用天平称量铁块的质量,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铁块的尺寸,计算出铁块的体积。
5. 测量木块的密度:同样的步骤,使用天平称量木块的质量,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木块的尺寸,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6. 测量塑料块的密度:同样的步骤,使用天平称量塑料块的质量,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塑料块的尺寸,计算出塑料块的体积。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从而可以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结果如下:水的密度为1.0 g/cm³;酒精的密度为0.8 g/cm³;铁块的密度为7.8 g/cm³;木块的密度为0.7 g/cm³;塑料块的密度为0.9 g/cm³。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物质的密度存在明显差异。
在本实验中,水的密度最大,铁块的密度次之,酒精、塑料块和木块的密度相对较小。
2. 密度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铁块由金属铁组成,密度较大;酒精和塑料块由分子组成,分子间的空隙较大,导致密度较小。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导言: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它反映了物质的紧密程度。
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组成和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探究密度的测量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水,砂糖,铁块,铝块,玻璃块,量筒,天平,容器。
实验方法:1. 准备不同物质的样品,如砂糖、铁块、铝块和玻璃块。
2. 用天平称量每个样品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用量筒装满一定量的水,并记录下体积。
4. 将样品轻轻放入量筒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
5. 观察并记录水面上升的高度,即水的体积。
6.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所有样品的密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
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可以通过质量除以体积来计算。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密度:密度 = 质量 / 体积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样品的密度,并进行比较。
比如,砂糖的质量为100克,体积为50毫升,那么它的密度为2克/毫升。
同样地,铁块的质量为200克,体积为30毫升,密度为6.67克/毫升。
铝块的质量为150克,体积为40毫升,密度为3.75克/毫升。
最后,玻璃块的质量为300克,体积为60毫升,密度为5克/毫升。
通过对比不同物质的密度,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组成不同,导致它们的密度也不同。
例如,铁块和铝块的密度相差较大,这是由于铁的原子比铝的原子更重,所以单位体积内含有更多的质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
当样品浸没在水中时,水面上升的高度与样品的体积成正比。
这是因为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会排开一部分水,导致水面上升。
通过测量水面上升的高度,我们可以间接测量出物体的体积。
实验的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首先,天平的读数误差可能会影响质量的准确性。
其次,量筒的刻度误差和水的蒸发也可能对体积的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它反映了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了解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实验目的:1. 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 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操作技巧。
3. 分析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4. 讨论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实验材料:1. 不同物质的样品:如铁块、木块、塑料块等。
2. 量筒、天平、游标卡尺等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仪器,确保实验环境整洁。
2. 测量物质质量:使用天平准确测量不同物质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3. 测量物质体积:使用量筒或游标卡尺测量不同物质的体积,并记录数据。
4. 计算密度:根据测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计算出不同物质的密度,并记录结果。
5. 分析结果: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探讨其原因。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的密度数据。
通过比较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物质的密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例如,铁的密度远高于木材和塑料,这是由于铁的原子结构紧密有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的原因。
相比之下,木材和塑料的密度较低,这是由于它们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分子结构较为松散。
密度的差异不仅反映了物质的性质,还与物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密切相关。
例如,铁的高密度使其成为建筑、制造业等领域中常用的材料,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而木材和塑料的低密度使其成为家具、包装材料等领域中常用的材料,因为它们相对轻便且易于加工。
因此,密度的测量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本身的性质,还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实验误差与改进:在本实验中,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天平的精度、量筒的读数误差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使用更精确的实验仪器,如电子天平和数字量筒,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测铜密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掌握称衡法。
2. 通过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不规则固体(铜块)的密度。
3.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百分误差,确保误差小于3%。
二、实验原理密度的定义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用公式ρ = m/V表示,其中ρ为密度,m为质量,V为体积。
本实验通过测量铜块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铜的密度。
流体静力称衡法:将铜块浸入液体中,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根据浮力大小计算铜块的体积。
比重瓶法:将金属小颗粒放入比重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液体,根据液面上升的体积计算小颗粒的体积。
三、实验仪器1. 物理天平(感量0.1g,秤量1000g)2. 法码3. 比重瓶(100ml)4. 烧杯(450ml)5. 温度计(50/0.1)6. 待测大块固体(铜块)7. 待测小粒固体(金属小颗粒)8. 待测液体四、实验内容1. 物理天平调节(1)调水平:将天平放置在水平面上,调整底座螺钉,使天平水平。
(2)调零点:将天平托盘放置在水平位置,调整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零点。
(3)检查天平灵敏度:在天平托盘上放置一定质量的物体,观察指针偏转情况,确保天平灵敏度符合要求。
2. 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铜块密度(1)将铜块用细线悬挂在天平挂钩上,调节天平平衡,记录铜块质量m1。
(2)将铜块浸入装有适量液体的烧杯中,使铜块完全浸没,观察天平指针变化,当指针稳定时,记录此时天平托盘上的质量m2。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铜块体积V = (m1 - m2) / ρ液,其中ρ液为液体密度。
(4)计算铜块密度ρ = m1 / V。
3. 比重瓶法测金属小颗粒密度(1)将金属小颗粒放入比重瓶中,加入适量液体,使液面达到瓶口刻度。
(2)用滴管调整液面,确保液面与瓶口刻度相切。
(3)记录液面体积V2。
(4)将金属小颗粒取出,用滴管加入液体,使液面恢复到瓶口刻度。
(5)记录液面体积V3。
(6)计算金属小颗粒体积V = V3 - V2。
(7)计算金属小颗粒密度ρ = m / V,其中m为金属小颗粒质量。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总结.doc

精品文档物理实验报告级班号学生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密度)的科学方法。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细线、水、铜块、铝块实验原理: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 测量法。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
( 1 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
(1 分)2. 用测量铜块或铝块的质量m。
3. 测量量筒内水的体积 V1,记录到表格中。
4. 将铁块(或铝块)放入装水的量筒内测量水和铜块(或铝块)的体积 V2,记录到表格中。
( 1 分)5、计算铜块(或铝块)的体积:V= V2-V 16.计算铜块(或铝块)的密度,并填入表中。
7.整理器材。
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1、天平的最大称量值g,游码标尺的分度值g量筒的量程mL ,量筒的分度值mL 。
2、记录数据:物质质量( g)量筒中水的量筒中水和物质的体3体积 V ( cm)金属块的总积 V= V -V11 2体积 V1( cm3)(cm3)精品文档密度( g/ cm 3)铜块铝块回答问题:为什么本实验要先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后测量物质的体积答:测量水的密度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
( 1 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
(1 分)2.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
3. 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水倒入量筒中,正确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 并记录。
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
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盐水或牛奶、蜡块、细线、水、金属块或石块等 实验一:测量金属块(或石块)的密度(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一中)
实验二:测量蜡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如右图
(将数据填入下表二中)
表二
放入金属块后量筒中液放入金属块和蜡块后蜡块的体蜡块的密度ρ实验三:测量盐水(或牛奶)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在小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3、称出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4、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三中,求出盐水的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1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1分)
2.用名实验日期年 月 日
实验名称: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密度)的科学方法。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细线、水、铜块、铝块
3.测量量筒内水的体积V1,记录到表格中。
4.将铁块(或铝块)放入装水的量筒内测量水和铜块(或铝块)的体积V2,记录到表格中。(1分)
5、计算铜块(或铝块)的体积:V= V2-V1
6.计算铜块(或铝块)的密度,并填入表中。
7.整理器材。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
1、天平的最大称量值g,游码标尺的分度值g
量筒的量程mL,量筒的分度值mL。
2、记录数据:
物质
质量(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
量筒中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1(cm3)
物质的体积V= V2-V1
(cm3)
密度
(g/ cm3)
铜块
铝块
回答问题:为什么本实验要先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后测量物质的体积
答:
测量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1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1分)
2.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3.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水倒入量筒中,正确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并记录。
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把装剩余水的烧杯轻轻放在天平左盘上。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1分)
正确读出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并记录。(1分)
5.计算水密度。计算水密度,并填表。
6.整理器材。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记录数据
烧杯和水
的总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cm3)
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
质量M-m(g)
水的密度
(g/ 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