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8.测量密度实验报告

8.测量密度实验报告
(5)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记入表格.
(6)求出盐水的密度记入表格,整理器材。
实验
主要
现象
石块的质量(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cm3)
石块的体积(cm3)
石块的密度(g/cm3)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盐水水的总质量(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cm3)
泸县
实验报告
实验人姓名
所在班级
学校
实验时间
同组学生
实验名称
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
(1)学会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密度,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
所需
仪器
试剂
用品
小石块、烧杯、天平、砝码、盐水、量筒
实验
主要
步骤
1.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盐水的密度(g/cm3)
实验
结论
1、天平的量程,分度值。
2、量筒的量程,分度值。
备注
(2)测小石块的质量m.
(3)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清水,测得的水的体积v1.
(4)测出固体和水的总体积v2.
(5)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
2、测定盐水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盛盐水水,称出它们的质量m1.
(3)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v2.
(4)称

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到它们的密度。

实验原理:
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可以用下式表示:
密度 = 质量 / 体积
实验材料和仪器:
1. 称量器: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

2. 针筒或容量瓶:用于测量物质的体积。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清洗并确定使用的仪器和容器干净无污染。

2. 实验组装:准备好需要测定密度的物质,并将其放入针筒或容量瓶中。

3. 测量质量:使用称量器测量物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4. 测量体积:使用针筒或容量瓶等仪器测量物质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5. 计算密度:根据测得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到物质的密度。

实验结果:
物质名称 | 质量(g) | 体积(mL) | 密度(g/mL)
----------------------------------
物质A | 10 | 5 | 2
物质B | 8 | 2 | 4
实验讨论:
1. 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物质A和物质B的密度分别为2g/mL
和4g/mL。

2. 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物质B的密度大于物质A的密度,表明物质B比物质A更密集。

3.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包括质量和体积的测量误差以及实验操作技巧的误差。

结论:
通过本实验测定得到物质A的密度为2g/mL,物质B的密度
为4g/mL,验证了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同时,通过比较两种物质的密度,得到物质B比物质A更密集的结论。

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长:成员:
一、实验目的:测量石块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天平及砝码一套,量筒一个(100毫升),石块一块,细线,烧杯一个(装适
量的水),镊子。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量筒和天平是否完好;观察量筒的最小刻度值和天平的量程。

2、调节天平并测量小石块的质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实验台上,取下托架下的橡皮垫,用镊子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石块轻放在天平左盘,估测石块质量导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砝码用镊子由大到小依次放在天平右盘,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3)、计算天平右盘砝码总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的和,记录石块的质量m;(4)、用镊子将砝码从天平上取下,放回砝码盒。

3、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并记录此时的水的体积V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2)、将石块缓慢全部浸入量筒中,读出并记录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总,计算并记录石块的体积V石.
4、正确计算石块的密度。

四、实验数据:
五、计算石块的密度。

石块的密度ρ石= g/cm3= kg/m3。

六、实验完成后,能主动整理好器材。

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报告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者同组实验者实验时间一:实验目标1:巩固天平的使用方法;2:理解并掌握“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3:学会分析实验,如何改进实验步骤可以更好的减小试验误差。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过程:1:测形状规则的的固体的体积,例如实验室的铝块。

A.利用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为:B.利用刻度尺测量它的半径,从而求出其横截面积,再测量高,利用公式:V=S.h求的铝块的体积约为:。

C.利用公式,求的铝块的密度为:。

2:测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例如小石块。

思考:质量可以用天平测的,那么体积呢?形状不规则,无法用刻度尺量取,该用什么方法呢?。

实验步骤:A:利用天平测自己准备的小石块的质量为:m石= B: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水=,用细线悬挂小石块慢慢放入水中,测的此时液面示数为 V总,则小石块的体积为V石。

C:则石块的密度为ρ石= ;反思:1.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不可以先测石块体积,再测石块质量?如果不可以,说说为什么!。

2.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你们采用的方法是。

3实验步骤:方法一:A: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测总质量m2,则液体的质量为.C: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取液体的体积vD:则液体的密度为(用题上字母表示)方法二:A: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B: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其体积VC:测量烧杯和剩余水的适量m2,则倒出水的质量为。

D:则液体的密度为(用题上字母表示)反思:两种方法哪种好?哪一种方案需要改进,从而更好的减小误差,如果不改进会是实验值偏。

实验练习题1.小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右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________________ ______2.惠安是“石雕”之乡。

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导言: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它反映了物质的紧密程度。

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组成和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探究密度的测量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水,砂糖,铁块,铝块,玻璃块,量筒,天平,容器。

实验方法:1. 准备不同物质的样品,如砂糖、铁块、铝块和玻璃块。

2. 用天平称量每个样品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用量筒装满一定量的水,并记录下体积。

4. 将样品轻轻放入量筒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

5. 观察并记录水面上升的高度,即水的体积。

6.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所有样品的密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

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可以通过质量除以体积来计算。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密度:密度 = 质量 / 体积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样品的密度,并进行比较。

比如,砂糖的质量为100克,体积为50毫升,那么它的密度为2克/毫升。

同样地,铁块的质量为200克,体积为30毫升,密度为6.67克/毫升。

铝块的质量为150克,体积为40毫升,密度为3.75克/毫升。

最后,玻璃块的质量为300克,体积为60毫升,密度为5克/毫升。

通过对比不同物质的密度,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组成不同,导致它们的密度也不同。

例如,铁块和铝块的密度相差较大,这是由于铁的原子比铝的原子更重,所以单位体积内含有更多的质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

当样品浸没在水中时,水面上升的高度与样品的体积成正比。

这是因为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会排开一部分水,导致水面上升。

通过测量水面上升的高度,我们可以间接测量出物体的体积。

实验的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首先,天平的读数误差可能会影响质量的准确性。

其次,量筒的刻度误差和水的蒸发也可能对体积的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总结.doc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总结.doc

精品文档物理实验报告级班号学生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密度)的科学方法。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细线、水、铜块、铝块实验原理: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 测量法。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

( 1 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

(1 分)2. 用测量铜块或铝块的质量m。

3. 测量量筒内水的体积 V1,记录到表格中。

4. 将铁块(或铝块)放入装水的量筒内测量水和铜块(或铝块)的体积 V2,记录到表格中。

( 1 分)5、计算铜块(或铝块)的体积:V= V2-V 16.计算铜块(或铝块)的密度,并填入表中。

7.整理器材。

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1、天平的最大称量值g,游码标尺的分度值g量筒的量程mL ,量筒的分度值mL 。

2、记录数据:物质质量( g)量筒中水的量筒中水和物质的体3体积 V ( cm)金属块的总积 V= V -V11 2体积 V1( cm3)(cm3)精品文档密度( g/ cm 3)铜块铝块回答问题:为什么本实验要先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后测量物质的体积答:测量水的密度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

( 1 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

(1 分)2.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

3. 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水倒入量筒中,正确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 并记录。

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物质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学习测量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技巧;3.掌握利用密度测量方法判断物质性质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物质的密度指的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密度=质量÷体积。

在实验中,我们利用比重瓶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比重瓶是由一个封闭的玻璃瓶和一个螺旋塞组成,螺旋塞上有一个细的玻璃管。

当将比重瓶放入待测液体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中,直到液面在玻璃管的最高点,此时比重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就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密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密度=比重瓶内外液面高度差÷玻璃管容积。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比重瓶2.待测的液体3.数字天平4.量筒5.密度表四、实验步骤1.清洗比重瓶,并确保瓶内外干净无水迹;2.用数字天平称取比重瓶的质量,记录质量数值;3.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记录液体的体积;4.将比重瓶浸入液体中,等待稳定后读取比重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5.用数字天平称取比重瓶和液体的质量,记录数值;6.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并将结果与密度表中的数值进行对比。

五、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假设待测液体为水,实验数据如下:比重瓶质量:30g待测液体体积:50ml比重瓶内外液面高度差:20mm比重瓶和液体总质量:80g根据实验原理,可以计算出水的密度如下:玻璃管容积 = 比重瓶内外液面高度差= 20mm = 20cm³水的质量=比重瓶和液体总质量-比重瓶质量=80g-30g=50g水的密度 = 水的质量÷ 玻璃管容积= 50g ÷ 20cm³ = 2.5g/cm³根据密度表,水的密度为1g/cm³,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

六、实验讨论和误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密度表比较可知,测量结果与密度表中的数值相差较大。

主要误差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操作不准确:在测量比重瓶内外液面高度差时,读数不准确或者操作不精细;2.比重瓶的质量不稳定:比重瓶可能还未完全干燥或表面有残留物,导致测量质量不准确;3.待测液体存在杂质:待测液体中可能存在溶解物质或悬浮颗粒,导致测量密度不准确;4.密度表误差:密度表中的数值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测量物体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密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并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天平、容器、水桶、测量尺、物体样品。

实验原理,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m/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实验步骤:1.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m,记录下数据。

2. 使用测量尺测量物体的长宽高,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

3. 将水倒入容器中,确保容器中的水能够完全浸没物体。

4. 将物体放入容器中,测量水面的升高高度h。

5. 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

6. 根据公式ρ= m/V,计算出物体的密度ρ。

实验数据:物体质量m=200g。

物体长宽高分别为10cm、5cm、3cm。

水面升高高度h=4cm。

计算过程:物体的体积V=10cm×5cm×3cm=150cm³。

物体的体积V'=150cm³+水面升高的体积=150cm³+4cm×10cm×5cm=310cm³。

物体的密度ρ=200g/310cm³≈0.645g/cm³。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物体的密度约为0.645g/cm³。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并且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注意事项:1. 在测量物体质量时,要注意天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在测量物体体积时,要保证测量尺的准确性和精准度。

3. 在测量水面升高高度时,要确保水面平整,避免水面波动影响测量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掌握了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密度是物体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工程、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密度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1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1分)
2.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3.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水倒入量筒中,正确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并记录。
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把装剩余水的烧杯轻轻放在天平左盘上。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1分)
正确读出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并记录。(1分)
5.计算水密度。计算水密度,并填表。
6.整理器材。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记录数据
烧杯和水
的总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cm3)
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
质量M-m(g)
水的密度
(g/ cm3)
1、天平的最大称量值g,游码标尺的分度值g
量筒的量程mL,量筒的分度值mL。
2、记录数据:
物质
质量(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
量筒中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1(cm3)
物质的体积V= V2-V1
(cm3)
密度
量金属块的质量,后测量物质的体积
答:
测量水的密度
3.测量量筒内水的体积V1,记录到表格中。
4.将铁块(或铝块)放入装水的量筒内测量水和铜块(或铝块)的体积V2,记录到表格中。(1分)
5、计算铜块(或铝块)的体积:V= V2-V1
6.计算铜块(或铝块)的密度,并填入表中。
7.整理器材。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
物理实验报告
级班号
学生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
实验名称: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密度)的科学方法。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细线、水、铜块、铝块
实验原理: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1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1分)
2.用测量铜块或铝块的质量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