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的谋篇布局(1)(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如何布局

•
•
• • •
• 踮起脚尖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 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 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 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 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 严。今年是高三二期了,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 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那么 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的回来。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 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 要求,上天也没有给过我一次答应。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 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 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 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 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 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
• •
2.事件波澜法 写事为主的记叙文的布局谋篇,可以事件 为中心,写出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与结局 等。对起因与结局,可简单交代,对发展与高 潮则要重点着墨。详写发展过程,写出波澜; 描写好高潮,写出精彩。这种方法切实可行。 用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有波澜、有详略。准备写 一件事,自然对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与结 局有所了解,按这个思路去写,也对上了年纪的爷爷奶 奶在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每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的好奇,来构思行文,在“尺水”中“兴波”, 用鲜活的细节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卒章显志。
•
是的,我终于听清了,也听懂了,暴风雨终 于消散,星星们更加璀璨,它们欢快地眨着眼 睛,像汹涌的浪花,在夜空里闪烁不停,乐曲 的高潮一阵过去了,又一阵过来,螺旋似的上 升,越来越激昂,星星相拥,渐渐远去,澄清 的夜空亦渐渐明亮…… 这篇作文以时间为明线,以作者自己在不 同年龄段听《星空》曲的感受为暗线,串起了 生活的珍珠。这种线索串珠法是一种简便而实 用的方法。
高考作文讲解之谋篇布局篇

高考作文讲解之谋篇布局篇高考导航古人说:“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有次,阶梯之有依也。
”梁启超倡导的作文、法也主张把布局谋篇放在训练的首位。
高考《考试说明》基础等级要求作文“结构完整”,发展等级中,明确提出了“构思新巧”的目标,对作文的谋篇布局提出了“新颖、精致、巧妙”的具体要求。
例题解析一、基础等级——结构完整、符合文体(一)结构完整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是: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
结构完整,主要是指作文思路展开有序。
形式上有头有中有尾,前后照应,上下连贯,没有主次不分、残缺不全的毛病。
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的现象。
即高考作文段落安排,应力求达到进递有序、精致关联、环环相扣。
没有布局观是无法展示思维逻辑层次,无法展现文章的美感的。
要做到结构完整,注意以下三点:1.构筑文章“主线”,展现思想考场作文结构“主线”构造有两点:一是“通体透光”,二是“中通外直”。
所谓“通体透光”是指行文时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层次清晰,结构有条理。
所谓“中通外直”,就是指考场作文要多用短句,多设置自然段,多思维标志,使阅卷老师对自己的作文一目了然,透彻见底。
写作时通过主线,能条理清晰地展示文章的思想,例如写人记叙文中,以人物的思想转变为线索,而且一以贯之,环环相扣,用它串起文中景物描写、事件记叙等所有材料,使全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安排恰当结构,梳理文脉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工匠造房盖屋必须首先筹划“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就是说胸中先要有构图,方能运斤挥斧,正式开工。
一篇好的高考作文肯定也是一篇讲究构思、结构清晰的文章,而这种文章往往会“让阅卷者眼前一亮”。
文章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现。
好文章的结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分总式结构分总式结构的变式是“总分总”式,就是在文章的开篇先总写一笔,这样起到首尾照应的效果。
作文的布局谋篇

话题作文之布局谋篇谋篇布局其实就是讲结构问题,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观。
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干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所以,轻蔑结构的作用,忽视结构训练,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势必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影响考试作文的成绩。
结构完整,主要是指作文思路展开有序。
形式上有头有中有尾,先后照应,上下联贯,没有主次不分、残缺不全的毛病;逻辑上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顺序恰当,段落合理,没有颠倒重复,混乱不清的毛病。
在中考作文中还有很大一部份考生仍然存在着结构上的缺陷,或者有头无尾,或者主次不分,或者详稍不当,或者"三段式"等等。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注意弄清晰内容的主次、详略,主要内容又如何处理,开头与结尾又如何照应,如何过渡,如何分段等等。
1、开头好的开头能使文章增色,也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
如何把文章的开头写好呢,这就要求在写作时,文章的开头要干净利落,不罗嗦,切入正题迅速。
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在稍加修饰后,也必须迅速入题,切忌修饰过长。
开头的方法另开专题讲。
2、过渡过渡,就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时,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
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显得繁琐累坠。
过渡主要注意两个问题:(1) 文章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内容的转换处。
文章的内容由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一个部份转入另一个部份,其相邻之间需要过渡。
表达方式的变换。
如由叙转议,由议转叙,由叙议转抒情等。
写作手法的变换处,如由倒叙转顺叙,由顺叙转插叙,往往靠过渡来实现。
如《祝福》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由前文的顺叙过渡到倒叙祥林嫂的一辈子。
(2)怎样过渡?过渡的方法普通有三种:一种是用段落过渡,一种是用句子过渡,还有一种是用词语过渡。
中考作文布局谋篇

中考作文布局谋篇中考作文是语文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作文的布局谋篇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考作文的布局谋篇。
一、开头和结尾开头和结尾是作文给阅卷老师留下第一印象的关键部分。
好的开头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结尾则可以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考生在写作时应该注重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1、开头技巧好的开头应该简短明了,能够迅速切入主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开头技巧:(1)引用名言或诗句:引用与主题相关的名言或诗句,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2)描述场景:通过描述与主题相关的场景,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出主题。
(3)提出疑问:通过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从而引出主题。
2、结尾技巧好的结尾应该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结尾技巧:(1)总结观点:对全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加深读者的印象。
(2)强调主题:再次强调文章的主题,让读者对文章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3)提出建议:针对全文所阐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或展望,让读者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正文布局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它应该围绕主题展开,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在写作正文时,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段落安排正文的段落安排应该合理,避免段落过长或过短。
一般来说,每个段落应该包含2-3个句子,这样可以让段落内容更加丰富,也方便阅卷老师阅读。
2、层次感正文内容应该注重层次感,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考生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让文章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
3、论证充分在写议论文时,考生应该注重论证的充分性。
通过举例子、列数据、引用名言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让读者更加信服。
同时,也要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三、语言表达和文采语言表达和文采是作文的重要因素之一。
好的语言表达和文采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有说服力。
高考议论文谋篇布局

包括“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 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递进 式的分层论证,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 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论题的内涵, 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 刻。
在议论文“三要素”中,这些年来,论点和论据问 题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议论文如何在“论 证”过程演绎推进,一线的师生对这个问题仍重视 不够。具体体现就是: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基本 就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讨论,这种“同层面绕来绕去” 的情况实际是受前几年“文化散文”的影响。“好 像议论文就是先有一个论点,然后铺开三个例子, 四个故事,五个名言,最后得出结论,证明论点。”
现实的世界里一片狼籍,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彩 灯闪烁,烁干了安宁。素琴吟风的高雅不再,短笛赏月的 古韵难留,现代人创造的物质文明中心灵的安宁难以寻求。
诗意地生活,拂尽世俗尘埃,清静红尘纷扰,让我们 在双手合十的微笑中诗意地生活,找寻到深藏在星辉斑斓 里的美好。
似乎是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论点,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 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层面。这 在一些“并列式”议论文的考场作文中问题特别严重。真 正有逻辑性的“并列式”议论文在本论部分,它围绕总题 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 释总题,做出结论,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 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 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 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 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 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 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考场作文第三步——谋篇布局

三、考场作文第三步——谋篇布局一、习作斑马线写作素材好比一颗颗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珠子,但是这些珠子是分散的,无序的,我们需要将他们排列组合,并用一根线将他们穿在一起,珠子才会变成一串完整漂亮的项链。
这节课就学习连珠成串的技巧。
1、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保证一篇文章的完整有序,条理清晰和详略得当。
2、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层次与关系。
3、在宏观地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精巧布局,出奇制胜。
二、习作指南针1、文章的结构。
一篇完整的文章至少包括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并遵循“凤头、猪肚、豹尾”的原则(这在以后的章节中会具体讲述)。
2、文章的顺序。
如果没有一定的顺序,文章就会杂乱无章。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3、文章的详略。
一篇文章,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是有讲究的,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
比如说有一篇名为《看戏》的习作,中间有两段,一段是对舞台上演员的描写,另一段是对下面观众的描写,那么第一段就该一笔带过,第二段重点刻画,否则,主题就变成了“演戏”。
4、文章的层次。
大家都吃过汉堡包:开头一层小面包,垫一块肉,夹一片蔬菜,抹上一层沙拉酱,再盖上一小片面包。
非常好吃。
我们的文章也是这样,要有层次,每一层又有不同的内容,这样才会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如果一段到底,就成了面疙瘩。
像汉堡包一样,文章的头和尾是两片面包,点题、扣题,突出中心是他们的主要任务,短小精悍是他们的主要特征。
那么文中的具体过程,包括发生、发展、高潮等部分则是一层又一层的,还有衔接和过渡,每一点,每一层都分得很细,马虎不得。
我们在写作时就要注意文中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等。
5、文章的曲直。
有个词叫曲径通幽,讲的就是进过一番曲折之后往往能看到幽深处独特的风景。
我们的文章也是如此,如果情节平淡,波澜不惊,就像死水一样没有生命力。
中考作文写作 布局谋篇

说明文重在列出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 有哪些特点,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说明等。
2.清晰地标示出文章的线索
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其作用在 于将全部材料统整成一个有机整体。
记叙文,或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或以地点转换为线索,或 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或以事情发展为线索。无论选择 哪种类型的线索,都要使之一贯到底,把零散的材料串联起 来,以保证思路通畅。议论文、说明文,其文体本身的逻辑 线索就是文章的线索。
在拟定框架之后列出பைடு நூலகம்作提纲。
写作提纲是在简单的框架图示的基础上进 一步用简要的文字明确文章的全貌,包括 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部分怎样展开、 如何承接与过渡等,要尽可能考虑清楚。
在材料框架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列详细的写作提纲,
进一步用简要的文字明确文 章的全貌。
1.清晰地表现文体特点
记叙文重在列出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
……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 自拟题目,自定文体,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写出来,不 少于600字。
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 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 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 是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 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 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1.认真阅读、分析材料,确定文章 的主旨。 2.注意材料中“付出”“享用”“分享”的 含义。
1.我们要懂得与别人分享,不能 独自享用。 2.“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要 懂得付出,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
1.根据主旨,搜集材料; 2.合理取舍,确定材料。
作文 谋篇布局

作文的谋篇布局布局,也就是结构,是文章的身段和形式。
它需要精心包装,需要认真构思和设计。
中考作文评卷对文章结构的要求是“扣题准确,结构紧凑,布局灵活,思路清晰。
”文章的布局要注意以下几点:(1)文章布局要为主题服务。
即通过详略处理材料,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巧妙设计开头结尾,精心安排伏笔照应,使文章形成一个匀称完整的有机体,以便完美深刻地表现主题。
(2)文章布局要合理而缜密。
一篇好文章各部分内容既不能相互排斥,也不能重复雷同,而应彼此之间相得益彰。
(3)文章布局要富于变化。
从优秀作文的情况来看,他们往往是以新颖的外在形式获得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几种常见的结构模式1、线形结构模式所谓“线形结构模式的记叙文”就是全文只写一件事情的记叙文形式。
就是将一件事情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一条线写下来。
这种形式的记叙文内容很单纯,不容易出彩,要想写出高水平、符合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要求的优秀的“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必须至少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A.符合记叙文文体特征——善于描写,B.有意识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表现力,C.适当的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增加文学意蕴。
2、块状结构模式所谓块状结构的记叙文就是指一篇记叙文可以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有明显的层次结构.块状结构的记叙文又可以分成以下两种:(1)无标志块状结构记叙文(2)有标志块状结构记叙文按“标志”的不同可将有标志块状结构记叙文再分成四种形式•①数字小标题标志•②文字小标题标志•③空格标志•④过渡句标志除此以外,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形式的块状结构?课堂练习一:说说下列作文题哪些适合用线形结构,哪些适合用块状结构?哪些两者都可用? 1、《我的老师们》 2、《那一次,我哭了》 3、《我的初中生活》4、《一次____的经历》 5、《家庭三步曲》 6、《发试卷的那一瞬间》课堂训练二:请以《老师的目光》为题列出块状结构写作提纲。
《老师的目光》结构示例:老师的目光老师的目光,有时让人害怕,有时让人高兴,有时让人伤心,有时让人充满力量……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场作文的谋篇布局(1)作文辅导0404 1932考场作文的谋篇布局(1)考场作文思路必须清晰,必须是在设题要求范围内的一条线或一个圆,不能芜杂,不可枝蔓。
而一篇成形的考场作文,思路的唯一外现方式就是文章的结构。
所以考场作文对文章进行精雕细刻是非常必要的。
精彩的文章结构,让文章犹如精心打理过的园圃,芳香宜人又精巧别致。
常言说:“车行有道路,文行有思路。
”文章没思路等于车离轨而行,虽然可以前行,但随时有翻车的危险。
考场高分作文,主要是文思有新意而成为“佳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话题作文盛行之时,给了同学们更大的更宽的思维空间,文思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考场作文时,由于时间紧,往往写得比较匆忙,就有可能会出现诸如结构无序、局部结构不完整或结构不规范等情况。
其原因在于:1.写作前缺少精心设计。
2.在构思布局阶段,缺少辩证思维。
3.平时写议论性文章较少,或者在写作时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
4.对高考作文特别是议论文的要求理解不清,即使作文有文体不限的要求,也要让阅卷老师看到你的结构功夫。
结构太过简单。
怎么能得到高分呢?结构可以说是文章的骨架,没有骨架,血肉无所附着,文不成章。
考生作文时应谨记下面四条要求:第一,结构必须完整,开头、主体、过渡、照应、结尾缺一不可。
第二,不应只是三段形式的结构,记叙文讲求情节的波澜,散文力求“形”“象”丰富,议论文讲求严谨的逻辑关系——或层进,或并列,或对比,或总分,“老三段”的作文水平绝对不是高中生的作文水平。
第三,结构必须匀称,不能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性,不能小头小脚大腹便便,不能大头大脚主体干瘪。
第四,结构必须符合文体特征,应注意各种文体中各种表达方式的主次关系。
那么,考场作文的常见结构有哪些呢?一、并列式记叙文中可以将几个事情或几个片段组织起来凸现一个主题,如《琐忆》等。
议论文则体现在并列式举例论证,通过不同的事例从不同侧面来论证一个论点。
这样的文章结构在议论文中应用得非常普遍,尤其在阐述式议论文写作中,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可以由设立分论点开始论证。
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经常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论点的正确。
因为涵盖了不同的情况,所以文章也就有了非常强的说服力。
议论文并列结构模式通常表现为:(1)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2)本论A、分论点1+论据(事例)+分析论证B、分论点2+论据(事例)+分析论证C、分论点3+论据(事例)+分析论证(3)结论(照应全文)散文写作也一样,将不同层面而又相互联系的事物连缀在一起,就可以成就一篇非常不错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
并列结构议论文举例:语言是沟通的钥匙①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总论点)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起兴,亮出观点,阐明语言对沟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中心意思)②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一)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
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
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
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
(呼应标题)③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
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
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再次呼应标题)④ 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分论点三)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
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
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
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沟通。
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最后再呼应标题)⑤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太宗,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
君臣间的沟通,同样需要语言的钥匙。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重申论题,照应起首)[点评]这篇文章属于并列式结构的范文。
以“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XX的沟通。
”作为反复重现的句子格式,从三方面展开论述。
这是典型的“三大三小”式的结构形式。
所谓“三大”即全文由三大部分组成;“三小”指的第二部分由三个并列的段落组成。
这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的思路。
其提纲为:(1)开头部分:起兴,提出总论点(2)第二部分:并列结构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3)结尾部分:深化话题? 重申观点再比如高考优秀作文《读脸》一文。
读脸脸是会说话的,在现实生活中,我喜欢读形形色色的脸。
一、爱国者的脸诉说崇高忧国忧民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誓死抗日的杨靖宇,血洒疆场的人民子弟兵……我读懂了他们的脸,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我国土,振兴中华”……从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华夏儿女殷殷的赤子心,看到了龙的传人的浓浓的爱国情。
呵,爱国的脸,好可爱!二、卑微者的脸写满无耻一曲“莫须有”的悲剧让忠魂被害于风波亭,使秦桧遗臭万年;一块块沃土被瓜分,一次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丑恶慈禧恶名远扬;判国投敌,卖国求荣,汪精卫为世人不齿……我读懂了他们的脸,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卖国屈服”的无耻,阿谀讨好的无赖,见风使舵的丑恶……从他们的脸上,我明白了“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知道了失去灵魂只剩下躯壳的行尸走肉的脸有多么丑陋,多么肮脏。
唉,卑微的脸,好肮脏。
三、奋斗者的脸诠释坚强司马迁遭受宫刑,《史记》流传于世;越王卧薪尝胆,百二秦关终属楚;史铁生下身瘫痪,却把轮椅上的梦演绎得多姿多彩;贝多芬双耳失聪,《生命交响曲》振人心扉……我读懂了他们的脸,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有志者,事竟成”,“胜不骄,败不馁”,“奋斗是成功的阶梯”,“身残志不残”……从他们的脸上,人看到了跋涉者洒下的汗水和希望,看到了奋斗者跌倒了再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的壮观。
啊,奋斗者的脸,好坚强。
四、失意者的脸阐述惆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衬托尽古人不得志的感伤,“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抒尽了少年王勃怀才不遇的感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尽爱国诗人陆游忧国忧民的惆怅……我读懂了他们的脸,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怀才不遇、仕途坎坷、国家分裂、祖国破碎的惆怅,从他们的脸上,我明白了古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凉和辛酸。
噢,失意者的脸,好伤感!读脸让我去赞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读脸的过程里,我明白,要努力为自己塑造一张可爱的脸,坚强的脸。
本文提纲:开头:“我喜欢读形形色色的脸”,点题主体:①爱国者的脸诉说崇高②卑微者的脸写满无耻③奋斗者的脸诠释坚强④失意者的脸阐述惆怅结尾:我”读脸的意义和收获,首尾呼应再如07年山东省高考高考作文:记忆生命之中总有一些记忆深埋在我们心底,尽管时间飞逝,它们也不会因此而消了颜色,褪了芬芳,反而在时间的冲洗下愈加鲜艳,成为温暖我们一生的财富。
记忆是花种,在时间流水的滋润下,开出了迷人的花。
还记得那个叫李春燕的汉族女子,嫁入苗寨,从此便成了照亮苗家的月亮。
她居住的那座吊脚楼,她昏黄灯光下整理欠条的背影,她急步于山寨间行医治病的身姿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时间越久,越给我长久的感动。
她的无私,她的奉献,她的坚持就如同一朵玫瑰,散发着大爱的芬芳,弥漫在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浓郁。
记忆是花香,在时间之风的吹动下,飘散到更远的地方。
还记得记忆中那个叫王雪原的男子,毅然站出来揭开医药费的黑幕,不惧丢掉工作,不惧恐吓与报复,他让丑行暴露于光明之下,正义得到伸张,他的壮举让我们拥有了今天更为透明的医疗费用制度。
他的勇敢,他的牺牲,他就如同一支清濯的莲花,散发着大义的芬芳,弥漫于记忆中,时间越长越浓烈。
记忆是时间长河两岸的繁花,时间不仅不曾让它们风化,还给了它们滋养,让它们愈加美丽。
还记得一人一马的邮路上的王顺友,教我敬业;还记得为友守墓30年的陈健,教我守诺;还记得舞出千手观音的邰丽华,教我不屈;还记得生命中无数帮助过我的人,教会我爱……他们都是记忆长河旁的花,用馨香沐浴着我。
他们教给我的,都成了我一生的财富,它们不会被风化,而会随时间的风、时间的流水传到心底,浸润全身,恩泽我的一生。
这些让我感动,让我成长的记忆永远不会被风化。
相反,它们会在时间长河的两岸开满迷人的花,装点我的人生。
花开两岸,记忆永存。
本文提纲:开头:记忆深埋在我们心底,点题。
主体:①记忆是花种,在时间流水的滋润下,开出了迷人的花。
②记忆是花香,在时间之风的吹动下,飘散到更远的地方。
③记忆是时间长河两岸的繁花,时间不仅不曾让它们风化,还给了它们滋养,让它们愈加美丽结尾:花开两岸,记忆永存,总结照应。
练习一:以“诚信如花”为标题,拟写一份并列式结构的作文提纲。
示例:(1)开头部分:诚信是做人之本(2)第二部分:并列结构分论点一:诚信如花,花心蕴含坚贞不渝的爱情。
分论点二:诚信如树,树根凝汇千古不变的友情。
分论点三:诚信如土,土里根植着赤胆忠心的爱国情。
(3)结尾部分:深化话题? 重申观点练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