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作品

合集下载

2023年度广州市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类获奖作品篇目精简版

2023年度广州市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类获奖作品篇目精简版

2023年度广州市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类获奖作品篇目1. 《深入调查,真相大白》获奖单位:广州电视台编导:张晓明主持人:王芳《深入调查,真相大白》本着追求真相的原则,通过深入调查和多方采访,揭露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真相,包括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等,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 《纪实中国,时代见证》获奖单位:广东电视台编导:李晓明主持人:杨明《纪实中国,时代见证》是一档深度剖析中国社会变革的纪实类节目。

通过大量的访谈、实地考察和纪录片片段的呈现,展现了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和发展,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3. 《新闻365,全天候报道》获奖单位:南方电视台编导:刘建国主持人:赵丹《新闻365,全天候报道》是一档以新闻为核心的综合性节目。

通过全天候的报道和及时的消息更新,该节目能够第一时间传递各类新闻信息给观众,让观众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和热点事件,对广州市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4. 《社会观察,人民呼声》获奖单位:珠江卫视编导:张娟娟主持人:李阳《社会观察,人民呼声》通过对社会各界事件的观察和报道,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

该节目深度挖掘社会问题的根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引导观众关注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

5. 《时事热点,解码之道》获奖单位:央视广州分台编导:杨明杰主持人:陈静《时事热点,解码之道》通过对时事热点事件的解读和深入分析,向观众呈现多角度、多层次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该节目旨在提供理性、客观的报道和分析,帮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当今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电视新闻作品 - 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电视新闻作品 - 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广播系列、连续报道(15件) 编号 体裁 标题 送评单位 首发日期 主创人员 责任编辑 节目长度 评定 等级
一等奖(5件)
3 4 6 10 11 系列、 大爱无垠洒人间 连续报道 ——追记消防警官宋文博 系列、 走进隆子看变化 连续报道 系列、 春天的歌者 连续报道 系列、 情满洞庭 连续报道 系列、 28000元救命钱遗失之后 连续报道 邵阳人民广播电台 7月1日 曾珊 阮明湘 刘艳美 藤凌 曾珊 刘连松 罗小英 肖枭 阳瑜 胡宇 科 李海珏 14′58″ 15′ 15′ 16′21″ 5-6'/期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株洲电台新闻频道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 音乐之声 湖南广播电台 吉首电台
10月25日 11月25日 11月18日 7月26日
黄赐俊 李彬彬 李艳平 章欣 刘滨 牛松余 钱冬立
张小苗 章欣
新闻专题 生命的接力
王晓燕
24’54”
三等奖(11件)
1 3 8 9 12 14 新闻专题 远嫁来的媳妇 新闻专题 三塘铺农民致富有新招 新闻专题 心灵之桥 亲情之桥 新闻专题 光龙村的“农民三迁” 新闻专题 倒书奇人张正吾 新闻专题 雁城男儿宋文博 涟源广播电视台 双峰广播电视台
9月28日 11月7日
刘兴 刘丰 杨伟奇 王郦君 刘拓 谢治桂
谢治桂
12′36〞
第 5 页,共 8 页
15 18 20 21 25
新闻专题 “快乐执法”促城市文明管理 新闻专题 独行大湘西 新闻专题 火红的青春 ——追记抗洪模范宋文博
凤凰县旅游交通广 播电台 湖南电台旅游频道 湖南电台新闻频道 湖南电台经济频道 株洲广播交通频道
15
湖南电台经济频道
10月
赵权

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作品串联单

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作品串联单
评论
本台自采
台北连线
00时49分
专家点评:以政治绑架民生民众会用选票向民进党说“不”
评论
本台自采
北京连线
00时52分
厦门打造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
消息
本台自采
口播+前景虚拟+图像
00时54分
专家点评:和则两利通则双赢两岸共同生活圈远景可期
评论
本台自采
口播+图像
00时56分
结束语+视频+片尾滚屏:晋金通水工程建设历程
晋江段:施工过程破解多道难题一江清水方能南下
背景
本台自采
口播+前景虚拟+图像
00时10分
金门段:供水海管材质环保耐酸耐碱抗地震
背景
本台自采
口播+图像
00时13分
金胞访谈:两岸一家心连心通水给金门带来新希望
访谈
本台自采
口播+前景虚拟+图像
00时15分
专家点评:休戚与共命运共同体两岸共饮一江水
评论
本台自采
口播+图像
00时17分
朱金良:从单身等到为人父终于盼来了“晋水入金”
特写
本台自采
口播+图像
00时20分
梦想成真!张益河:金门人喝上大陆水
特写
本台自采
口播+图像
00时25分
从晋江围头到金门水通了心更近了
消息
本台自采
口播+图像
00时27分
专家点评:大陆以“操之在我”方式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评论
本台自采
口播+图像
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作品串联单
参评节目
8月5日《两岸新新闻》
时间
标题

电视新闻作品赏析3篇

电视新闻作品赏析3篇

电视新闻作品赏析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电视新闻作品赏析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电视新闻作品赏析篇1电视新闻作品评析[摘要]:我国电视新闻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从最初的设备极其不完善到今天我们能够独立、及时、有效、广泛地播报全球新闻,其发展已经深深影响到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现在,网络化、平民化的电视新闻,正逐步与世界接轨,与时代进步相呼应。

[1]以下笔者将对两则电视新闻消息进行评价和分析,由于才疏学浅,还望包涵。

[关键字]:电视新闻;评析;比较“李克强探望残疾孤儿”评析首先,这是一则长短适中的告知性新闻,主要是围绕了国家总理李克强前往八一儿童医院探望医院内残疾孤儿的详细报道。

在新闻播放的开头,该视频使用的是非同期声的解说词,也就是说该视频是在拍摄结束后经过后期的录音加工处理才得以播放。

从一开始的解说词:“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来到八一儿童医院,看望在这里就医的残疾孤儿,并向全国少年儿童祝贺节日。

”简单的几句解说词,清晰明了地交代了此次新闻的主角和原因,没有冗长的反复介绍,给人一种爽快的节奏。

将整个新闻重点瞬间呈现在观众眼前,容易理解。

在解说词过后,就开始进入新闻的重点,这时候画面中突然冒出一个条导语,写着“李克强在“六一”前夕看望残疾孤儿时强调把社会关爱和制度保障作为送给孩子的节日礼物”,个人认为这个导语的出现恰到好处,因为它正好把接下来要播放的新闻片段重点提前通过文字叙述呈现给观众,好让观众能够即时地明白片段接下来即将要讲什么,防止因为片段播放速度和播音员语速过快而忽略了主要内容到底讲的是什么。

而此时镜头的重点放在总理李克强身上,然后固定他跟医院医生的对话场景。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此刻播音员说到李克强跟医生们谈话的时候,镜头依旧停留在李克强身上,对于另一个重点人物——医生,却始终见不到身影他们的身影。

然后镜头一放就把重点投放在残疾孤儿身上,画面中的孩子手拿玩具枪,一脸微笑的样子,对于眼前众多人围在自己身边毫不在意,目光一直停留在手中的玩具枪,这时候的镜头画面是刚好正对着孩子,很自然地把孩子天真无邪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评论作品简介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评论作品简介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在广播电视媒体领域中,以其出色的内容和制作质量,在观众中享有良好口碑和声誉的节目。

每年,各地的广播电视机构都会举办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选活动,以表彰和奖励那些在节目内容、制作技术、播出效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节目。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旨在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和生产,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高节目质量,满足广大观众对高质量节目的需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在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评选中获得关注和好评的节目,以及它们的创作理念和特点。

一、《舌尖上的我国》《舌尖上的我国》是一档以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节目。

该节目通过展现我国各地丰富多样的美食和饮食习俗,向观众传达了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该节目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我国美食的风味和特色,更是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家乡情感的表达。

在制作上,《舌尖上的我国》以其精美细腻的影像和真实自然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二、《声临其境》《声临其境》是一档以声音表演为主题的综艺节目。

该节目通过模仿表演、声音演绎等方式,展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魅力和表演技巧,让观众在聆听声音的同时感受到了声音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该节目在节目形式上创新大胆,注重细节和表现力,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三、《我国诗词大会》《我国诗词大会》是一档以传统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节目。

该节目通过竞赛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我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韵味,吸引了大批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学习。

该节目在知识传播和文化普及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了现代都市中对传统文化认知和理解的一种切入点。

以上述三档节目为例,可以看出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具有如下特点:1. 突出表现我国文化传统和现代生活的结合,融合历史与现实。

2. 开拓节目形式,创新、大胆,以赏心悦目的方式展现内容。

3. 关注社会、人文、历史和艺术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底蕴。

4. 通过优秀节目的传播,增进了观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了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2013年度安徽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041019143254

2013年度安徽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041019143254

宁国广播电视台
菁、邵婷婷 刘子铜、孙思 亮
张献军、邓 铜陵市广播电视台 舒
王晓辉、王宇凡 赵红梅、余燕艳 仲 杰
安徽广播电视台 安徽广播电视台
钱文武、徐义祥

强、韦
宝 雯 庆 志
王冠楠、刘 郑连军、梁
赵娟娟、肖献松
10
土地流转调查
连续(系列、 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组合)报道
杨盼盼、刘 江 王绘华
炜、胡婷婷
11
信息显示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世 界超薄玻璃贴上“蚌埠”标签 “牛皮癣”变身“白癜风” 文 明创建成了“儿戏” 阜阳良种搭载“神舟十号”飞船 遨游太空 小镇烧饼俏江汉 王家坝闸首次开闸保抗旱 有奖批评大会:“奖”出真心话 “批”出生产力 农业物联网:探路智慧农业 助 力农民增收 垃圾处理厂植树 只白鹭建家园 探访郎溪家庭农场系列报道 送别“最美公交司机” 感受好 人精神 意外为万
5
感动这个年
连续(系列、 安徽广播电视台 组合)报道
6 7 8 9
第一调查:村干部咋都是“受灾 连续(系列、 户” 组合)报道 热线 1+1 探窗口:变更土地证 连续(系列、 索要中华烟 牛角大圩:不走传统农业路 合肥机场转场直播
安徽广播电视台
冰、方永明 莉、米 旭
组合)报道 新闻专题 现场直播
1
安徽广播电视台
体裁 短消息
创作单位
安徽广播电视台 魏
主创人员
戚士龙、张靖涵 汪治邦、 强 顾 左兴东 毅、蒋兆雨 敏
2
长消息
安徽广播电视台
李一平、姚
3
长消息
安徽广播电视台
王加伟、方东昇 汪 冰、章 颖
4
我们的两会
连续(系列、 安徽广播电视台 组合)报道

优秀电视新闻专题作品

优秀电视新闻专题作品

优秀电视新闻专题作品
1.《穿越时空的对话》:该专题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通过专业的报道和独家采访,展现了不同时代的人物和故事,同时探讨了历史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

2.《探索未知的奥秘》:该专题作品以科学探索为主题,深入报道了一些神秘领域和未解之谜。

通过与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交流,揭示了一些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突破,引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环保之旅》:该专题作品关注全球环境问题,通过多地的采访和报道,展示了自然灾害、污染问题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还介绍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创新方案和行动,呼吁观众共同参与保护地球家园。

4.《人道救助行动》:该专题作品报道了一些紧急人道援助行动,关注灾区人民的生存状况和援助工作的进展。

通过深入的采访和纪实拍摄,展现了援助者的努力和灾民的生活现状,同时也唤起了观众对社会公平和人道精神的反思。

5.《科技创新嘉年华》:该专题作品介绍了一些前沿科技和创新项目。

报道了一些科技公司的研发成果和应用案例,以及科技革新对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通过生动的展示和解析,激发了观众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认知。

2021年第一季度云南广播电视优秀新闻作品

2021年第一季度云南广播电视优秀新闻作品

2021年第一季度云南广播电视优秀新闻作品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作品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更是引导社会思潮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2021年的第一季度,云南广播电视台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新闻作品,其报道立意新颖、视角独特,深入挖掘了社会热点、关注人民生活,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新闻画卷。

二、新闻作品深度评估1. 《XXX》在这个作品中,记者深入调查了XXX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展现了这一问题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通过采访当事人、专家意见和政府部门的态度,全面展示了XXX问题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这种深入报道不仅让观众对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关注。

2. 《XXX》该新闻作品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困境中的感人故事,通过深入采访和还原事件经过,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温暖。

这种关注普通人的报道形式,既能触动观众内心,又能让社会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处境,具有很高的社会关怀度。

3. 《XXX》该作品以扎实的调查和严谨的逻辑分析,揭示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报道中,记者充分展现了专业素养,以全面的数据和案例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让人信服和有理有据。

三、回顾与总结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云南广播电视新闻作品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共同特点:即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入挖掘和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怀。

这种立意新颖、观点独特的报道风格,不仅体现了媒体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也让观众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当下社会的方方面面。

个人观点和理解新闻作品作为媒体传递信息的重要形式,应当注重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挖掘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社会思潮,促进社会进步。

我对云南广播电视台这一季度的新闻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报道中保持这种优秀的传统,继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2021年第一季度,云南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作品在报道立意、深度和关怀度上都表现出色,这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新闻盛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的邮局多少年来始终很忙,尤其是各类包裹的投寄 量最大,但早些年,绝大多数包裹是内地各省寄至新疆的 ,吃的、用的什么都有,是内地亲友的寄给支边青年的。 而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包裹投寄量依然很大,但性质变了 ,内地寄至新疆的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则是新疆知青寄 给内地亲友的,葡萄干、羊皮衣等应有尽有。结果,《从 邮局看变化》一文发表后,在全国都产生广泛影响,并被 评为当年好新闻。

一、分析作品的新闻价值
• 新闻价值是我们分析电视新闻作品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因为它是一个新闻作品赖以成立最起码的基础。 • 时新性——新闻报道的首要追求 • 重要性——新闻题材意义是否重大或者说是否具有典 型性
二、分析新闻立意

所谓的立意就是指新闻的主题,也就是记者在报 道中提炼出来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心思想, 它是一部新闻作品的生命和灵魂。新闻主题新不新 、好不好,这直接决定新闻的成败。
2、环境效果声
• 环境效果声也称为实况音响或者背景声。它是伴随画面一 起记录下来的,发自新闻现场的各种声音,有效地保持了 空间的真实感,并且丰富了画面的信息含量。
3、旁白解说 • 旁白解说主要通过记者或播音员的有声语言来表述新闻事 件 • 电视解说的重要性就在于将画面背后的一切提示给受众 • 在处理画面与解说的关系上,应当坚持以画面为主
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更为凸显 • 电子摄录系统(ENG) 可使记者在现场同步报道 • 卫星传送,即使在远隔大洋的现场报道新闻,也可以做到现 场制播 。 TNT—— NNN
电视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电视新闻——荧屏上各类新闻节目的总 称,它既包括消息类新闻节目,也包括专题类新闻 节目和言论类新闻节目; • 狭义的电视新闻——则是专指消息类新闻,比 如像现在各级电视台早间新闻、午间新闻和《新闻 联播》这类的新闻。
勾德强
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传播符号
• 要了解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就必须首先对其构成元素进 行剖析。 • 电视的构成元素无外乎两类,即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
一、视觉元素 视觉影像是电视对受众最具冲击力的传播手段。在电视屏幕上 ,视觉元素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形态。 1、画面 • 画面就是记录新闻事件有关信息的动态影像 • 画面的作用 (1)再现 (2)实证 (3)表意——电视画面本身并不具有完整的意义和明确的内涵,只 有通过电视语言的思维,把它与相关的画面组接在一起,形成一个 电视特有的语境时,它的真正意义和内涵才会产生。
五、其他角度

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是否是第一个进行报道的, 或者说是否独家报道。
还有一则电视新闻的由头也很重要,所谓的由 头其实就相当于报纸新闻中的导语,那么它又是否 典型而有特色呢?


总之,就我前面所说,分析新闻作品并不需要面 面俱到,只需要抓住其中几个最突出、最引人注目 、最有特点、最有创新性的地方进行剖析就行了。
2、电视长消息
• 长度在1分30秒到8分钟以内的电视消息报道节目形态。 • 1、题材重要 弘扬主旋律、具有重要宣传价值的成就报道、经验报道、典型报道等非事件性 新闻。 • 2、内容浓缩 电视长消息报道需要在时间、空间上有所拓展,需要交代新闻背景。 • 3、立意深远 要有思想深度,重要主题、立意的新的开掘,报道忌就事论事,要透过现象看 本质,主题要有前瞻性,报道要有时代性。 • 4、手段丰富 运用电视多种表现手段,立足现场,用形象事实说话,以增强可视性。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邮局看变化
• 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位新华社记者想写一篇新闻反映 新疆在改革开放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是一个很重大但是 又写得太多的一个主题。但是,怎么能让人生动的、具体 的感觉到它的巨变,收到过目不忘的效果而又不感到反感 呢?这位记者最后确定以邮局为切入口。
2、如何实现“短 ”? • 集中主题 • 巧选角度
(1)反映事件核心进程的信息 (2)富于故事性的信息 (3)有视听冲击力的信息
• 精练语言
(1)开门见山,忌写套话 (2)文字精练,多用短句 (3)电视新闻导语中一般不使用倒装句
3、如何实现“活”? • 导语+图像新闻 • 图像新闻 • 口播新闻 • 主持人+现场记者(或新闻人物) • 除了形式的灵活多样,消息的"活"还体现在视听元素的活 跃上
• 《交警来开会 高速路堵车》
《交警来开会 高速路堵车》
• • • • • 播出媒体: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栏目 播出时间:2007年8月10日 播出长度:1分49秒 创作背景: 在2007年8月10日这一天,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交警联手开展打 击高速公路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却把会场设在了高速公路的收费口 。而记者在报道这次专项行动的时候,却又发现了堵车的现象。于 是,记者记录了开会的过程的同时,又及时地采访了司机对这件事 的反映。当天,这条消息就在《新闻夜航》节目中播发了。

首先,பைடு நூலகம்看其是否简要。

新闻作品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新闻,是为了让观众 接收和理解信息,而不是去故意追求什么艺术表现手法。 • 新闻就是发电报——前新华社社长穆青。

其次,要看它是否灵活多样,富有创新性。
电视新闻作品的文体差异是很大的,而作品的内容也是 千差万别的。所以,新闻作品的结构也就必然有很大的差别 ,不可能强求一致。所以,真正好的新闻结构应该是灵活自 如、随意赋形的,而不是纯粹地墨守陈规。

四川省某县境内的隧道突然爆炸起火,导致襄渝铁路 中断交通,副省长亲自赶往现场指挥并参与灭火。 • 这一事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或单纯地报道灭火事件 ;或报道军民奋力抢救;或报道失火爆炸原因;或报道大 火对铁路中断来的影响等; • 但是有一篇获奖新闻却以事件高潮——副省长冲上灭 火最前沿为角度,既报道了灭火又颂扬了精神。
消息类新闻的分类
时间——短消息和长消息 报道形式——影像新闻、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字幕新 闻、现场报道、访谈新闻 报道方式——单条消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
二、消息类新闻实例分析
• 1、电视短消息 长度在1分30秒(含1分30秒)以内的电视消息报道节目形 态, “五个一” 一个事件、时效、现场、动态、主题

• 最后,要看作品结构是否围绕主题、紧扣主题
四、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新闻是否运用多种电视表现元素,充分发挥了电 视媒介直观形象的优势,比如新闻是否采用了现场 报道、同期声、特技、图表等多种表现手段;还有 ,新闻画面是否做到了电视新闻摄影一些基本要求 。
电视新闻摄影对画面的要求 • • • • • • 画面是否有很大的信息量,形象是否有说明力; 画面是否坚持了真实性和纪实性; 画面造型是否保证了客观性; 画面感受是否实现了现场性; 画面形式是否追求了多样化; 是否做到了声画并茂


本章所指的电视新闻作品是指广义的电视新闻, 也就是包括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和言 论类新闻节目在内的各种新闻节目,我们都需要来 分析一下。
2.1
电视新闻作品的分 析方法
要分析一部电视新闻作品,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 新闻价值 • 新闻立意 • 新闻结构 • 表现手法 • 我们在分析一个具体的电视新闻作品时,并不需要面 面俱到,只要抓住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最突出的、或者最 具创新性的方面来深入剖析就可以了。
4、照片或者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关的实物资料 • 有些新闻事件,当时没有拍摄下来,通过电视画面显然无 法表现。这时可以借助一些相关的照片或者实物资料。
二、听觉元素 电视新闻的听觉元素主要包括人物同期声、环境效果声( 或者叫背景声)和旁白解说,少数情况下也包括音乐
1、人物同期声 • 人物同期声是指在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 人物讲话。 • 人物同期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2)展示人物的个性化色彩 (3)通过同期声的追述可以表现过去的形象
《胡锦涛在四川地震灾区什邡市看望慰问受灾群 众和救援人员》
• • • • • 播出媒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播出时间:2008年5月18日 时间长度:7分53秒 创作背景: 这条新闻全景式地记录了胡锦涛总书记深入四川地震灾区察看 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和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的情况。当时的四川什邡 市,据说是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也是胡锦涛总书 记在四川地震灾区考察的第三个地方。
三、分析新闻作品的结构
• 所谓的新闻作品结构是指新闻材料的安排方式,它是记 者对新闻事实某种内在秩序的认识及所采取的表达形式。 • 一般来说,一部优秀的新闻作品在结构上应该要做到 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过渡流畅、匀称和谐。只有这样, 才能完整准确地再现新闻事实,使新闻实现良好的传播效 果。
如何分析新闻作品结构?
2、屏幕文字 • 屏幕文字多附属于画面,能有效弥补画面信息传达方面的 不足 • 屏幕文字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 : (1)提示 (新闻标题 、要点提示 ) (2)补充 (3)传递新信息 (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新闻

3、图表、图形和动画 • 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字、地理方位或者新闻人物、新闻事 件之间复杂的关系等,光靠语言、画面和文字无法解释清 楚,或者不便于受众理解,这时就需要绘制一些图表、图 形,甚至要制作动画来加以形象化处理。
4、音乐 • 电视新闻特别是消息类新闻中很少运用音乐 • 近年来,在消息类新闻中,遇到一些软性题材特别是展示 性题材时,也会用到音乐 • 总体上,新闻节目中音乐的使用要慎而又慎,少而精
什么是电视新闻?
• 结合新闻的基本定义可以界定为: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 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它和文艺节目、社教节目一起被称为现在电视节目的三大 支柱。
如何分析新闻主题?

首先,新闻所反映的主题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
。 • 政治上重要的 • 广大群众所关心

其次,我们在分析新闻主题时还要看它所选取 的角度是否得当、新颖。 • 现在很多新闻作品的主题经常是以前曾经出现过 的,所以为了使新闻主题的呈现具有新鲜感,而不 会给人雷同的感觉,选择不同的角度就成了衡量新 闻主题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