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运动和力 测试卷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1章 运动和力(word解析版)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1章 运动和力(word解析版)

易错题一.选择题1.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如果同时消失,那么将发生的现象是()A.立即停下来B.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止C.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可能改变【答案】C【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对于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如果同时消失,物体将保持外力消失瞬间的速度的方向运动下去。

【解答】解:A、因为物体原来是运动的,所以外力消失时不会立即停下来,而是会继续保持运动,故说法错误;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说明是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与“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相矛盾,故说法错误;C、正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外力同时消失时,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与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说法正确;D、方向发生改变也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说明肯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也与“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相矛盾,故说法错误;故选:C。

2.下列情况不属于运动状态改变的是()A.体育课绕着操场跑道匀速跑B.投进球框的篮球C.在水平草地上滚动的足球D.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雨滴【答案】D【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解答】解:A、体育课绕着操场跑道匀速跑,运动方向不断发生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A 不符合题意;B、投进球框的篮球,篮球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C、在水平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D、在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雨滴,其运动方向和大小都没有改变,故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长跑的运动员在拐弯时具有运动的惯性,跑直道时没有惯性D.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歼击机的灵活性【答案】D【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第一章机械运动和力单元测试.doc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第一章机械运动和力单元测试.doc

•、选择;B.给白行车链条加润滑油D.在有冰的路血上撒些土体是()A.绳子B.水桶9.下列重力最接近1牛的物体是()A.—枝钢笔B. 一张报纸C.水D.地球C. 一块橡皮 D. 一木物理课本华师大科学八年级(上)单元测试卷(一)机械运动和力出题人楼汇锋做题人______________ 共46分)1.下面儿个速度中,最接近一般人骑白行车的速度是()A.20米/秒B. 20千米/时C. 2千米/时。

D. 150千米/时2.“小小竹排江屮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屮的“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竹排B.两岸C.青山D.树木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稈成反比,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通过的路稈越长,速度越大C.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稈越大,速度越小。

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如果甲、乙速度Z比为3: 4,甲、乙路程Z比为2: 3, 则所用时间Z比为()A.8: 9B. 9: 8C. 1: 2D. 2: 15.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总比乙提前10米到达终点,如果让甲后退10米两人再比赛,贝叹)A.两人同时到达终点B.甲先到达终点C.乙先到达终点D.条件不足,不能确6.下列实验屮,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汽车轮胎表面制有凹凸的花纹C.擦黑板时,对板擦增大压力7.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屮,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育接测量B.物体所受重力的人小可以用弹簧秤冇•接测量C.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D.重力的国际单位是千克8.用绳系着水桶,手抓着绳了从井屮向上提水,此时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10.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跳高运动员腾空时,施给运动员的力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11.游泳时,人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先给水一个推力,然后水也给人一个力,人才前进C.水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D. 水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冋运动几次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肓挂着使用前丿应调节测力计使指针指在零刻一个物体在地球上用弹簧测力计称重时,不数为9. 8牛,拿到月球上用天平称量该物体时,测最的数据应为()B・1牛A. 9・8牛C. 1千克D. 9・XT•克)B.乙车追上甲车,甲车已通过600米C.乙车追上甲车需用2()()秒的时间D.甲经过1.6千米被乙追上15.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重力的存在的是(A.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抛出去的石块总会落到地血16.空屮的飞机失去动力会掉下来观察图屮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17.18.□~~*~A. F)>F2B. F)< F2C. F1=F2D.缺少条件,无法比较一某同学在使用弹簧秤称量后(所测值没有超过该弹簧秤的量稈),发现所用弹簧秤的指针指在().2牛处(不受力时),那么它读的测量值与实际值比较()A.偏大0.2牛B.偏小0.2牛C.既不偏大也不偏小'D.是否偏大、偏小不能确定根据图所示F|和F?,那么()14.19. B.人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1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屮错误的是(度线甲、乙两自行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肓线运动,甲的速度是5米/秒,在出发2分钟后,乙以8米/秒的速度去追甲,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A.乙车经过600米追上甲车关于“9. 8牛顿/千克”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A. 9. 8牛顿等于1千克B.质量是1T•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B.质量是9. 8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牛顿。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1章 运动和力(word原卷版)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1章 运动和力(word原卷版)

易错题一.选择题1.某一天早上,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

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C.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3.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 B.A与C C.B与C D.C与D4.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甲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乙,小张驾驶电瓶车以2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4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3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A.小张先到达乙地B.小王先到达乙地C.小李先到达乙地D.三人同时到达乙地5.如图所示,固定着磁体的小车靠近固定着铁块的小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体吸引铁块的力,其施力物体是铁块B.只有当磁体与铁块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磁体对铁块有吸引作用,而铁块不会吸引磁体D.它们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6.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绳B.车C.手D.沙子7.下列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A.溜冰时容易摔倒B.用脚踢球,球飞出去C.从井里打水,用力拉绳子,水桶上升D.用手敲玻璃,玻璃破了,手也划破了8.一人用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600N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此人突然将推力增大到300N,则地板对箱子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100N B.200N C.300N D.600N9. 如图所示,一个工件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工件()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摩擦力作用D.无法确定10.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最新1.运动和力(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资料

最新1.运动和力(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资料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运动和力质量分析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小题,总分40分)1.位于市中心的金泰百货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2.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 .用力把铅球推出3.下面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B .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C .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D .跳高运动员跃到最高点时会立即竖直下落4. 2010年的东亚足球四强赛中,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进行到第62分钟时,中国男足队员邓卓翔连过三人杀入禁区,一脚冷静的弧线球绕过门将,直入球门后角,3:0锁定胜局。

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A .邓卓翔和地球 B.球和空气 C.守门员和地球 D. 地球和空气5. 如图所示,现代汽车为了保护司机和乘客的安全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司机和乘客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B .这些装置都是为了防止轿车加速行驶时对人体产生伤害。

C .安全气囊可在危险时提供氧气D .该装置是可以在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时,减小撞击对人体的伤害。

6.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 .与力的大小有关B .与力的方向有关C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 .与受力面积有关7.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B .因为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没有惯性C .它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重力的大小D .它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受到摩擦力8.体重为490N 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A .等于490N ,方向竖直向下B .等于490N ,方向竖直向上C .大于490N ,方向竖直向下D .小于490N ,方向竖直向下9.2009年6月30日,醉酒超速驾车造成5死4伤的事故车辆,事故后严重变形.汽车变形说明( )A .汽车受重力的作用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0.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选手王潆一人获得三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如图.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王濛到达终点线后,还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惯性的原因B.用力蹬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王濛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王濛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1.在水平光滑地面上有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第1分钟只受一个推力作用;第2分钟开始这个作用力力逐渐减小,但不为零;第3分钟撤去推力。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运动和力 -机械运动?2019年单元测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小华心潮澎湃B. 小船随波逐流C. “五四〞运动D. 铁钉生锈2.在2019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 ,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 ,如下图。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 ,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甲火炬一定静止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 乙火炬一定静止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3.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 ,两车交汇时 ,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 ,看到乙车向西运动。

由此可判断()A. 甲车向西运动 ,乙车向东运动B. 甲车向东运动 ,乙车向西运动C. 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D. 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4.一短跑运发动5s内跑了50m,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ℎ ,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A. 汽车、羚羊、运发动B. 羚羊、汽车、运发动C. 运发动、汽车、羚羊D. 运发动、羚羊、汽车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它们的s−t图象为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 ,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 ,那么()A. 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B. 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D. 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6.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2 ,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v1+v 22B. 2v1v2v1+v2C. v1v2v1+v2D. v1+v2v1v27.甲、乙两人每次进行百米赛跑时 ,都是甲已到达终点时 ,乙还在距终点10m处。

假设让甲从起点后退10m再同时出发赛跑 ,那么()A.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B. 甲先到达终点C. 乙先到达终点D. 不能确定谁先到达终点8.小船往返于沿河的甲、乙两地。

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

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

八上第一章机械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窗B.铁轨C.路边的树D.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行李箱安装滚动的轮子B.轮胎上制有花纹C.车轴加润滑油D.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第2题图3、假若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则下列哪种现象不可能发生( )A 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B 微风能吹动铁轨上的火车C 无法手握钢笔写字D 人轻轻一跳可以离开地球4.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5.、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

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你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B.用力拉弹簧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C.往墙上敲钉子D.往前推桌子7.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B .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C .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D .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8.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讲台桌不受摩擦力B .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C .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D .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9.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地板上,他受到的力有( )A.重力、支持力B.压力、支持力C.重力、拉力、支持力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10.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B .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 .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11.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B .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C .在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D .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12、斌斌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估计了以下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A.一只鸡蛋重约20牛B.中学生的平均质量约180千克C.他能举起重约400牛的杠铃D.世界短跑名将格林百米短跑的平均速度约150米/秒13.如图所示的四位物理学家中,其名字被用作力的单位的是14.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请仔细阅读右边图,则根据这幅图可以判断比赛的结果是( )A .龟兔并列第一B .兔子获胜第13题图第7题图 木块C.乌龟获胜D.无法确定15.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第一章运动和力检测卷(5)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

第一章运动和力检测卷(5)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第一章运动和力综合检测卷(5)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钢铁生锈B.植物开花结果C.一杯开水变凉D.流星划过夜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B. 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C. 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D. 用手推墙壁,人先推墙,墙再对人施力3.(2023•扬州)若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①物体将没有质量;②摩擦力将不存在;③火焰的形状是球形的;④瀑布将消失。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B. 2~5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C. 0~2s内,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等于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D. 5s~7s内,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大于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5.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6.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A.汽车加速下坡B.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自由下落D.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7.如图,不计空气阻力,则踢出去的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8.宁海“最美快递哥”们徒手接住坠楼女童,其中一名快递哥还在接女童时受伤。

快递哥们的义举一时被人们传为美谈。

下列相关说法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 女童刚被快递哥接住时,还要下坠一段距离,是因为女童具有惯性B. 女童坠楼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她具有惯性C. 快递哥的手在接女童时受伤,是因为他的手受到女童惯性力的作用D. 女童下落过程中,如果所有的力突然消失了,则她将悬在空中静止不动9.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乙的压力与桌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乙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甲对乙的压力与桌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乙对甲的支持力和甲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0.将一弹簧测力计照图甲使用,测力计的读数为4N;若把弹簧测力计倒置,像图乙这样使用,两种情况下测力计下面挂的是同一物体,则图乙中测力计的读数应是()A. 小于4NB. 等于4NC. 大于4ND. 无法确定11.如图所示,图1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

第一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卷—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卷—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单元复习卷第一章运动和力(含答案)一、单选题1.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A.至少要改变力的一个要素B.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C.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D.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要素2.疫情期间,无人机快递业务激增(如图)。

下列无人机运动过程中,其下端所运载的货物受到拉力和货物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的是()A.静止准备B.匀速上升飞行C.匀速水平飞行D.减速降落飞行3.如图是英国的业余摄影师Le—May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背上飞行的场景,关于啄木鸟驮着黄鼠狼向前飞行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黄鼠狼为参照物,啄木鸟是运动的B.以啄木鸟为参照物,黄鼠狼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啄木鸟是运动的,黄鼠狼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黄鼠狼和和啄木鸟都是静止的4.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t1内,伞兵受到阻力保持不变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和其所受的空气阻力相互平衡C.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D.在t3~t4时间内,伞兵打开了降落伞,其所受阻力比t1~t2时间内的大5.为了传递信息,我国古代周朝建立了邮驿制度,到宋朝是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递快慢等级。

金牌一昼夜(24小时)行250千米,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

下面所列速度中与金牌的平均速度最接近的是()A.中学生步行的通常速度B.人骑自行车的通常速度C.高速公路上限制的最高车速D.磁悬浮列车的最高时速6.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00米的,且保持不变)()A.1.5米/秒B.12米/秒C.12.5米/秒D.13米/秒7.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所举各类“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抛出的篮球在空中运动B.小船在水面上滑行运动C.生产技术革新运动D.月亮绕地球的运动2.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关于你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B.静止的C.相对自动扶梯是静止的D.相对商场地面是静止的3.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 km/h。

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如图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

由对话内容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列哪个概念()(第3题)A.速度B.时间C.路程D.参照物4.语馨在一次跑步中,前半段路程的速度是6 m/s,后半段路程的速度是4 m/s,那么,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 m/s B.10 m/s C.4.8 m/s D.5.2 m/s 5.清明节会船是民间传统习俗。

小科参加了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船桨B.龙舟C.小科的手臂D.湖水6.用钓鱼竿拉出水中的鱼时,对鱼施力的物体是()A.手握钓鱼竿的人B.钓鱼竿C.拉住鱼的钓鱼钩D.鱼7.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用大小相同的力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受力面积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有力的作用B.成语“以卵击石”其实蛋撞击石头的同时石头也撞击蛋C.不接触的物体间不会有力的作用D.“风吹草低见牛羊”风给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9.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 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m,则()A.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B.乙的s-t图象一定为cC.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第9题)(第10题)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G乙,则甲受到的摩擦力()A.大于5 N B.等于5 N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11.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第11题)(第12题)(第13题)12.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子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锤子能紧套在锤柄上是因为锤子受到惯性的作用B.若用更大的力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得更紧是因为增大了锤头的惯性C.无论怎样用力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紧,但锤头的惯性不变D.在用力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紧的过程中锤头的惯性可能变小13.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14.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A.向西加速B.向东加速C.向西减速D.向东减速(第14题)(第15题)15.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普通的长方体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乙木块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 N,则甲、乙两个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A.甲为零,乙受到向左的15 N的力B.甲受到向右小于15 N的力C.甲受到向右15 N的力D.甲、乙均受力15 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6.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科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到达终点时,乙还距终点10 m,若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 m,甲、乙同时起跑,则________先到达终点,要让甲、乙同时起跑,并同时到达终点,则乙应从起跑线前________m处起跑。

18.一辆装有液体的车,由于没有装满,液体中有一个较大的气泡,当车因路况变化而刹车减速时,车厢液体中的气泡向________(填“左”或“右”)运动。

(第18题)(第19题)19.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_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静止的情形,图中的重垂线方向是________,该桌面________(填“左”或“右”)侧高。

(第20题)(第21题)21.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________(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由图象可知,t=2 s时,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t=10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t=7 s时,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第22题)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23.如图所示,语馨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小车在斜面的甲、乙、丙三个位置时所对应的时间如图中方框所示。

方框内数据分别对应时:分:秒,该次实验中,小车全程通过的路程为______cm,平均速度v=______m/s。

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车在整个过程中__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23题)2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第24题)(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

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探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定的实验方案。

此方案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25.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物体重力的0.2倍,求:(1)物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和拉力F大小。

26.一列长为140 m的列车以72 km/h的速度穿过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内的时间为42 s,求:(1)隧道的长为多少?(2)整个列车全部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答案一、1.C 2.C 3.A 4.C 5.D 6.C7.C8.C9.A10.B11.D12.C13.C14.C点拨:由图可知:以广州塔为参照物,小芳是向西运动的,所以车是向西行驶的,杯子中的水原来随车一起向西运动,当车突然减速时,杯内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会向西溢出,故C正确。

15.B点拨:由题可知,木块乙向右端匀速运动,木块乙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平衡力的作用,其中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甲与水平面对乙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可以判断,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5 N,方向水平向左;由题可知,木块甲静止,木块甲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甲受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受细绳对其向左的拉力与乙对甲向右的摩擦力作用,由于乙所受摩擦力等于甲和水平面对乙的摩擦力之和,甲所受的摩擦力等于甲对乙的摩擦力,所以甲所受摩擦力小于15 N,方向水平向右;通过以上分析可知:A.C.D错误,B正确。

二、16.船;青山17.甲;1018.左点拨:此题中,气泡与液体都具有惯性,只是气泡的质量小,所以惯性要小得多,因此,它的运动状态会受到液体直接影响,我们只要分析出液体的运动状态,就能进一步推断气泡的运动方向了。

当刹车时,液体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会向前挤,从而将气泡向后挤压,使气泡向后运动。

即图中车厢液体中的气泡向左运动。

19.乙;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20.竖直向下;左21.右;气球喷出的气体(空气);运动状态22.3;6;6点拨:由题图丙可知,0~3 s内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题图乙可知,0~3 s内物体受到的推力为3 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也为3 N,所以,t=2 s时,摩擦力大小为3 N;由题图丙可知,9~12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题图乙可知,9~12 s内物体受到的推力为6 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为6 N,所以,t=10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6 N;由题图丙可知,6~9 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t=7 s 时,摩擦力大小仍然为6 N。

三、23.90.0;0.15;便于计时;不是24.(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拉力;重力;拉力(3)B.A.C;摩擦力(4)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点拨:由题可知,B图木块与桌面间为滑动摩擦,A图小车与桌面间为滚动摩擦,C图只有滑轮间的摩擦,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为B.A.C;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