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作品集
沈从文

“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
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第一,他们多是“文学研究会”未曾南下的成员。 第二,他们多是北大、清华、燕大、南开等几所 知名大学的著名学者、教授。 第三,他们是“乡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 第四,没有正式的组织和宣言,但他们大都集 中于林徽因、朱光潜组织的两大文学沙龙。 第五,他们的作品大多发表于《现代评论》、 《水星》、《骆驼草》、《大公报· 文艺副刊》、 《文艺杂志》等几大刊物。
故事简介
边城,原为湘西的一个小镇, 小说的主人公翠翠,与爷爷一起守 渡口,相依为命。天保、摊送两兄 弟同时爱上了她,而她只爱摊送。 天保失意之下驾船外出,船翻身亡。 在隔阂和误会中,摊送也出走了, 爷爷受到打击而病逝,翠翠依然守 在渡口,等待恋人归来。
《边城》 中的人性美
男女之间 的情爱
祖孙之间 的亲爱
广义的海派,是指所有的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主 要有三个流派:一是左翼文学,二是新感觉派文学, 三是鸳鸯蝴蝶派文学。
狭义的海派,主要指鸳鸯蝴蝶派。也有人将具有典型 都市文学特征的新感觉派视为典型的海派,而将左 翼文学与此相区别。
……眼中的沈从文
在我们眼中……
在朋友眼中……
在爱人眼中……
坚忍不拔 独立自学
京派作家群
一是与文学研究 会和语丝社有关 的讲究文学趣味 的作家,如 周作人、废名、 俞平伯等
二是与新月派和 评论派有关的作家 如胡适、沈从文、 梁实秋、凌叔华、 孙大雨、梁宗岱等
三是北京的高级知 识分子和高校中的 师生如朱光潜、 李健吾、林徽因、 冯至、何其芳、 李广田、卞之琳、 萧乾等
海派是与京派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活跃在上 海的作家。
在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学史中,沈从文以独特的人格魅 力受到世人的关注。他早期出版的《鸭子》、《阿丽思中 国游记》、《入伍后》、《雨后及其它》、《神巫之爱》 等作品集,深受鲁迅先生开拓的“乡土文学”影响, 包 含着对湘西故土生活的叙写,作品题材新颖特异创作初露 才情。30年代以后,中篇小说《边城》、《阿黑小史》、 短篇小说集《虎雏》、《月下小景》、《如蕤集》、《八 骏图》、《新与旧》,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西散 记》、《湘西》以及长篇小说《长河》的创作,不仅为他 赢得了“多产作家”的称誉,而且为他确立了现在文学史 上别人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埃德加·斯诺编译的第一次向 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新文学成就的作品集中就收入了沈从文 的作品,并将他与巴金齐名, 称“这两位对现代中国文 学的发展都有过巨大贡献”。
沈从文及其作品简介

沈从文及其作品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
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沈从文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 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沈从文——《边城》
生平及作品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生于湘西凤凰 县,具有苗、汉、土家族的混合血统。高小毕业14 岁从军,先后当过卫兵、班长、司书、文件收发员、 书记。1923年,他到北京,求学不成,便发愤写作。 开始在《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 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其中徐志摩对他的帮助比较 大。1928年,沈从文与胡也频、丁玲相继来到上海, 共同创办《红黑》杂志。1929年,沈从文到上海中 国公学任教。1930年下半年,武汉大学任教,1931 年他到青岛大学任教。1933年他接任天津《大公报》 文艺副刊主编。1939年-1947年,西南联大任教。 1947-1949年,北京大学任教。1950年-1978年,历 史博物馆研究文物。1978-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实际上从1950年就 停止了。主要研究文物和服饰,其中《中国古代服 饰研究》具有开创性。
沈从文的作品
《 八骏图 》 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以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都市题材小说,首次出版 于1935年。
《八骏图》里的“八骏”,指的是八位教授,他们有的是物理学家,有的是生物学 家、哲学家、史学家、西洋文学史专家等,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群 像。
小说通过达士现实的视角,用饱含嘲讽的笔触塑造了喜欢读艳体诗文的教授甲、在 海滩上偷窥泳装美女的教授乙、意淫自己内侄女的教授丙、有虐待倾向的教授丁、 认为女人是古怪生物的教授戊等人物,通过对这些知识分子扭曲的性心理的刻画, 揭示了他们道德观的虚伪性,深刻地反思了当时知识分子畸形人格形成的原因。
《沈从文全集》总目

《沈从文全集》总目第1卷鸭子蜜柑入伍后公寓中第2卷老实好管闲事的人篁君日记梓里集第3卷阿丽思中国游记(两卷)雨后及其他山鬼长夏不死日记第4卷呆官日记男子须知十四夜间及其他旅店及其他采蕨一个天才的通信第5卷沈从文甲集石子船龙朱衣冠中人第6卷旧梦沈从文子集一个女剧员的生活楼居第7卷虎雏凤子都市一妇人阿黑小史一个母亲如蕤集第8卷游目集边城八骏图新与旧主妇集第9卷从文小说习作选短篇集月下小景神巫之爱第10卷长河乡村琐事芸庐纪事虹桥集雪晴第11卷遥夜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湘西第12卷烛虚七色魇集友情集南北风景我与新文学第13卷记胡也频记丁玲记丁玲续集从文自传从现实学习第14卷甲辰杂谈怎样从抗战中训练自己见微斋杂文霁清轩杂记北平通信跑龙套艺文题识录第15卷人谣曲忧郁的欣赏絮絮浮雕乐章匡庐诗草井岗山诗草赣游诗草青岛诗草郁林诗草牛棚谣云梦杂咏文化史诗钞京门杂咏喜新晴第16卷中国小说史沫沫集沫沫集续编序跋集编者言术艺刍言第17卷文学运动杂谈废邮存底昆明冬景云南看云集新废邮存底续编(1——17卷600元)第18—26卷书信第27卷一个人的自白沉默归队史无前例(上、下)谈话及其他无从驯服的斑马无从毕业的学校忘履集(18——27卷320元)第28卷480元中国玉工艺研究中国陶瓷史中国陶瓷研究漆器及螺甸工艺研究狮子艺术陈列设计与展出第29卷450元唐宋铜镜镜子史话扇子应用进展文物研究资料草目第30卷430元中国丝绸图案织绣染缬与服饰《红楼梦》衣物及当时种种说“熊经”文物谈小录第31卷480元龙凤艺术新编马字艺术和装备文史研究必须结合文物第32卷520元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先生自订年表张兆和整理记录出生年月:一九O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籍贯:中国湖南凤凰县性别:男笔名:岳焕,懋琳,上官碧,窄而霉斋主人,甲辰,小兵父:沈宗嗣,医生母:黄英配偶:张兆和结婚年月:一九三三年九月九日(已退休)子:沈龙朱。
一九三四·十一·二十次子:沈虎雏。
沈从文的作品和简介

小说创作,个人简介及评价
个 人简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人, 1902年出生于湘西凤 凰县。
1921年脱离军队到北京求学。
工字型
1923年起以“休芸芸”等笔名陆续发表文章,后一发不可收 拾。
《 《 《 及短
主 新 阿 其篇
妇 与 黑 他小
集 旧 小 》说
》 》 史 《集《 《 》 虎:Fra bibliotek《萧萧》
这个女孩子才十二岁,生在长在种田的庄子上,出 嫁,就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她的丈夫还不到三岁 ,不过她也不为这婚姻愁烦——她不想也不懂得 愁烦,在抱抱丈夫,做做杂事中,象棵蓖麻一样 长大起来。小说写的萧萧的成长,是一种原生的 、自然的成长,她没念过书,对于身处其中的婚 姻制度、礼法制度从来没有过自觉的反抗,但是 成长中的自然的人性,却与制度不可避免地冲撞 在一起。
谢谢观看!
创作思想:
都湘醉一 市西心生 文的于自 化真人命 批善性为 判美之“
美乡 下
人
”
小说特色
1.善用微笑来表现人类痛苦 2.小说具有散文化的特征 3.熔写实,记“梦”象征于一体。 4.小说体式丰富多样,语言古朴简峭
结束语
用
沈
诗 ,从
构 善文
筑 良笔
的 ,下
生 美的
命 丽湘
牧 。西
歌
充
满
了
温
柔
,
多
情
八 从 《 雏《
骏 文 月 》龙
图小下
朱
》说小
》
习景
《
作》
旅
》
店
小 说 创 作
小说及散文
中长篇小说: 《边城》,《长河》等
散文: 《从文自传》 《湘行散记》 《烛虚》《湘西》
边地湘西的歌者-沈从文

1955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当讲解员
• 新中国成立 后曾在历史博物 馆为展品写标签 ,后从事文物研 究,出版有《中 国古代服饰研究 》等著作。
青岛的沈从文故居
二.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 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 个。
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 及其他》、《神巫之爱》等。
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 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 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 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 《如蕤(rui)集》《从文小说习作选》 《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 《黑凤集》等 。
一类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 通过都市生 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有
《绅士的太太》 《八骏图》《自杀》《来 客》等。
湘西:自然人性样本
沈从文以巨大的热情 展示了一个自然人性 的“湘西世界”,并 以此作为病态都市世 界的具体对立参照物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 看,地域生态环境对 文化个性的形成具有 举足轻重的作用。
• 1922年受五四余波之影响,只身 离开湘西来到北京,升学未成便 开始学习写作。
• 1924年底开始陆续在《晨报副镌 》、《现代评论》、《小说月报 》上发表创作,并曾与胡也频一 起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 艺》周刊。
• 1928年在上海与胡也频、丁玲合 编文学刊物《红黑》。
30年代的沈从文
• 1930年起,先后 在武汉大学、青岛 大学任教。1933年 返回北京,9月接编 《大公报·文艺副 刊》,并主持《大 公报》文艺奖,有 力地扩大了京派的 影响。
边地湘西的歌者
——沈从文
一.沈从文生平简介 二.文学创作 三.代表作《边城》 四.其它文学作品 五. 文学影响及评价
沈从文和张昭和
沈从文的作品和简介

《八骏图》
一个知识分子到外校讲学,遇到很多跟自己 一样的所谓文化人物。他自觉比别人高明 正直,并嘲笑其他人虚伪,但最后作者揭 示大家都是一样的货色。故事里主要人物 是主人公达士先生,和其他七位文化同仁 甲、乙、丙、丁、戊、己和庚,达士先生 在给未婚妻的信里描绘出自己对其他人的 交往印象,同时也间接反映出自己的思想。
创作思想:
都 市 文 化 批 判 湘 西 的 真 善 美 醉 心 于 人 性 之 美 一 生 自 命 为 “ 乡 下 人 ”
小说特色
1.善用微笑来表现人类痛苦 2.小说具有散文化的特征 3.熔写实,记“梦”象征于一体。 4.小说体式丰富多样,语言古朴简峭
结束语
用 诗 构 筑 的 生 命 牧 歌
沈从文
小说创作,个人简介及评价
个人简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人, 1902年出生于湘西凤凰县。 1921年脱离军队到北京求学。 1923年起以“休芸芸”等笔名陆续发 表文章,后一发不可收拾。
工字型
•
《 主 妇 集 》 《 八 骏 图 》
•
《 新 与 》 《 月 下 小 景 》
及短 其篇 他小 》说 《集 虎: 雏《 》龙 朱 》 《 旅 店
•
小 说 创 作
小说及散文
中长篇小说: 《边城》,《长河》等 散文: 《从文自传》 《湘行散记》 《烛虚》《湘西》
沈 从 文 的 经 典 相 片
《边城》
翠翠:十五六岁的少女,父母双亡,与爷爷 相依为命,心地善良、单纯,对爷爷关心、 体贴。表达了她渴望被关怀,被理解,受 重视的愿望。情窦初开对爱情憧憬、执着、 矢志不渝。也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女性。
《萧萧》
这个女孩子才十二岁,生在长在种田的庄子上,出 嫁,就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她的丈夫还不到三岁, 不过她也不为这婚姻愁烦——她不想也不懂得愁 烦,在抱抱丈夫,做做杂事中,象棵蓖麻一样长 大起来。小说写的萧萧的成长,是一种原生的、 自然的成长,她没念过书,对于身处其中的婚姻 制度、礼法制度从来没有过自觉的反抗,但是成 长中的自然的人性,却与制度不可避免地冲撞在 一起。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
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从文先生作品集
1、《人生石板路》
2、《大山里的人生》
3、《人生的梦幻》
4、《人生五味瓶》
5、《人生问题ABC》
6、《玫瑰与九妹》
7、《或人的家庭》
8、《雨》
8、《边城》
9、《往事》
10、《篁君日记》
11、《冬的空间》
12、《阿丽思中国游记》
13、《灯》
14、《丈夫》
15、《蜜柑》(作品集) 16、《老实人》(作品集)
17、《一个女剧员的生活》
18、《鸭子》(作品集)
19、《入伍后》(作品集)
20、《一个母亲》
21、《虎雏》(作品集)
22、《石子船》(作品集)
23、《十四夜间》
24、《龙朱》(作品集)
25、《好管闲事的人》(作品集)
26、《雨后及其他》作品集
27、《夫妇》(作品集)
28、《都市一妇人》(作品集)
29、《新景与旧谊》作品集
30、《神巫之爱》
31、《山鬼》
32、《凤子》
33、《阿黑小史》
34、《长河》
35、《非梦集》
36、《新摘星录》
37、《甲集》
38、《看虹录》
39、《芸庐纪事》
40、《子集》
41、《水云集》
42、《创作杂谈》
43、《文学运动杂谈》
44、《艺术教育》
45、《新烛虚》
46、《湘西》(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