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防渗渠施工组织设计

防渗渠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4第二章、工程概况5第三章、质量等级目标8第四章、施工工期及工期保证措旋9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92、施工总进度安排10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1第五章、投入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材料、用款计划14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表142、拟投入的劳动力投入计划153、主要材料和水、电用量计划174、用款计划19第六章、施工前准备工作20第七章、施工总平面布置21第八章、施工力量部署及施工组织部署23第九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措施与注意事项26(一)、施工测量、放样:26(二)、土方工程:28(三)、基坑排水:34(四)、U型防渗渠道施工:35(五)、模板及脚手架工程:40(六)、钢筋工程:42(七)、混凝土工程:43(八)、砌石工程:45(九)、金属构件及机电设备制作安装工程:48(十)、过路管涵工程:50 (十一)渡槽:51 (十二)建筑与装修工程:52 (十三)、特殊气候的施工措施:55 (十四)、创建卫生文明及节约措施:55 (十五)、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56第十章、施工管理网络:56(一)组织管理网络。
56(二)质量管理网络。
58(三)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59(四)文明施工管理网络。
60第十一章、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61(一)质量保证措施、体系和检测能力:61(二)安全生产措施:64(三)环境保护措施:65(四)文明施工措施:67第一章、编制说明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1、根据南通市通州区2010年度小型农田重点县建设工程的招标书。
2、南通和信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工程施工设计图。
3、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l8—2004) 《泵站技术改造规范》(SL278—2002)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SL223—1999) 《江苏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002.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l76—2007) 《土方试验方法标准》(GB50123—199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水工砼施工规范》(DL)/T5169—2002)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DL/T5330 2005)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DL /T5110—2000) 《混凝土拌和水标准》 (JQJ 63—8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l75 1999) 《烧结普通砖》 (GB5101)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 52—9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GB5030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建筑桩基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 《土工试验规程》(JGJ18—9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泵站施工规范》 (SL234—1999)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水利部分2004年版)4、现场勘测的情况。
现浇防渗渠工程施工方案

现浇防渗渠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 项目背景现浇防渗渠工程是指采用混凝土现浇施工方式,建立在地表或地下,用于阻止渗水或防止土壤侵蚀的工程。
通常用于水库、水利工程、地下管道等建筑中,是一项重要的水利防渗工程。
1.2 工程目标本工程旨在建设一条具有良好防渗性能的渠道,以确保水资源的稳定供应和地表土壤的稳定性。
1.3 工程范围本工程包括渠道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现场准备、施工过程管控、工程验收等内容。
二、施工准备阶段2.1 设计方案确定根据工程需求和具体条件,确定渠道的设计方案,包括渠道的长度、宽度、深度、坡度、材料选取等。
2.2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材料清单,采购混凝土原材料、钢筋、模板等施工所需材料。
2.3 施工计划编制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施工队伍安排、施工顺序、进度计划等内容。
2.4 现场准备施工现场清理和平整,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三、施工过程管控3.1 基础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开挖渠道基础,保证基础平整、坡度合适。
3.2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模板规格,安装好渠道模板,确保模板结实可靠。
3.3 钢筋加工对所需的钢筋进行加工,包括弯曲、焊接等工序,保证钢筋的质量符合要求。
3.4 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注意浇筑质量和均匀性,确保渠道的强度和防渗性能。
3.5 施工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3.6 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对工程进行验收,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防渗效果。
四、工程验收与收尾4.1 施工验收由相关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确认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后,签署竣工验收书。
4.2 竣工资料整理整理施工图纸、工程资料等相关文件,并备存档案。
4.3 收尾工作清理现场材料、设备,确保施工现场整洁,并做好土方恢复工作,恢复原有环境。
五、安全与环保5.1 安全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计划,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渗渠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渗渠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河道整治等。
本工程渗渠全长1000米,渠底宽2米,渠深1.5米,设计流量为10立方米/秒。
工程总造价约为1000万元,工期为6个月。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设计成立渗渠工程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全面管理。
下设施工、质量、安全、材料、财务等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
2.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3. 材料设备准备根据工程需求,提前准备施工所需材料、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施工现场准备平整施工现场,搭建临时设施,如办公室、宿舍、食堂等。
三、施工工艺1.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遵循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原则,每层厚度不超过30厘米。
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持边坡稳定,防止塌方。
2. 渠底垫层铺设渠底垫层采用砂砾石,厚度为15厘米。
铺设过程中,注意平整度,确保垫层密实。
3. 渠身混凝土浇筑渠身混凝土采用C20级,分为底板、侧板、顶板三部分。
底板厚度为20厘米,侧板厚度为15厘米,顶板厚度为10厘米。
混凝土浇筑前,先对模板进行清理、湿润,确保混凝土质量。
4. 渠身回填渠身回填采用砂砾石,厚度为30厘米。
回填过程中,注意压实度,确保回填密实。
5. 渠顶路面铺设渠顶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厚度为5厘米。
铺设前,对渠顶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路面平整。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过程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3. 成品保护对已完成的工程部位进行保护,防止损坏。
五、施工安全措施1.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4.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六、施工进度安排1. 第1个月:完成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培训、材料设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
防渗渠施工组织设计

防渗渠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防渗渠项目位于市区,总工程量为XXXXX平方米。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土壤和地下水之间的渗漏,并保护周边的环境。
项目需完成整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并达到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本项目施工周期为XXX个月。
二、施工组织架构3.施工队长:负责具体施工工作的安排和指导,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施工任务按时完成。
4.监理人员:从事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包括清理施工区域、测量勘探、地面平整等工作。
2.地基处理:采用XX方法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定和承载能力。
3.渠道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渠道的开挖,包括挖土、运输和堆放。
4.渗透垫层施工:采用XX材料进行渗透垫层的施工,确保渗透性能和耐久性。
5.防渗层施工:采用XX材料进行防渗层的施工,确保防渗层的密实和稳定。
6.渠道回填:将挖掘的土方进行回填,确保渠道的整体稳定性和平整度。
7.渠道养护:对施工完成的渠道进行养护和维护,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持久。
四、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工期和施工内容,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前期准备、地基处理、渠道开挖、渗透垫层施工、防渗层施工、渠道回填和渠道养护等各个阶段的工作时间和进度要求。
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质量控制措施1.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并保持合格供货。
2.择优选拔具有相应技术资质和经验的施工队伍。
3.进行施工前的验收,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跟踪。
4.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关键节点和关键工序进行抽检。
5.进行质量隐患的整改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六、安全措施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2.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3.安全巡查和检查,确保施工工地的安全环境和设施。
4.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意外情况下能及时处理和处置。
现浇防渗渠工程施工方案

现浇防渗渠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现浇防渗渠工程1.2 工程地点:某某县某某乡1.3 工程概况:本项目是为了解决某某县某某乡农田灌溉渗漏问题而进行的现浇混凝土防渗渠工程,主要包括渠道布置、基础处理、混凝土浇筑、护坡、护边等工程内容。
1.4 施工单位:某某建筑公司1.5 施工主管部门:某某县水利局1.6 设计单位:某某设计院二、施工准备阶段2.1 人员配置:本工程需要组建一支高效的施工队伍,人员包括工程经理、技术员、操作工、安全员、质量员等,确保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符合施工要求。
2.2 设备配置:根据工程需要,需要配置各类混凝土搅拌机、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等施工机械设备,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2.3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量计划,准备所需的混凝土、钢筋、沙石等建筑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2.4 安全交底: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
2.5 质量要求:在施工前,对施工质量要求进行详细交底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2.6 现场布置: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包括施工生活区、办公区、材料堆放区等,保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2.7 环境保护:制定环境保护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周边植被和水源。
三、施工过程3.1 渠道布置:按照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在施工现场布置好渠道的走向和尺寸,确保施工精度和准确度。
3.2 基础处理:按照设计要求,在渠道的基础部分进行挖掘和处理,保证基础的牢固和平整。
3.3 混凝土浇筑:采用现浇混凝土工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工程强度和密实度。
3.4 护坡护边:在渠道的两侧进行护坡和护边,采取合适的防渗措施,确保渠道的防渗效果。
3.5 施工监理:派遣专业的监理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监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保证施工质量。
防渗渠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防渗渠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一、土方挖填1、渠道覆土场地整平采用机械与人合配合施工。
施工方法: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进场整平二次,人工配合。
3.1实测滩面标高,计算出挖填工程量,保证每个单元土方量挖填独立平衡。
3.2原沟塘清淤翻晒,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3.3按先排水、后晾晒、再回填的施工顺序,铲高填洼,要求达到同排同标高。
2、渠道开挖沟渠土方开挖前设计好平面布置图、基础的开挖断面图,边坡稳定设计要符合要求,并按拟定的开挖图进行开挖。
土方开挖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计划图纸开挖线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
开挖时制定好运输机械的运行路线,开挖的土方堆放在场地并及时平整。
机械开挖时,边坡坡度留有适当的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到施工图要求的坡度和平整。
二、渠道施工混凝土材料1、水泥(1)水泥品种:承包人应按各建筑物部位施工图纸的要求,配置混凝土所需的水泥品种,各种水泥均应符合本技术条款指定的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标准。
(2)发货:每批水泥出厂前,承包人均应对制造厂水泥的品质进行检查复验,每批水泥发货时均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资料。
每批水泥运至工地后,监理人有权对水泥进行查库和抽样检测,当发现库存或到货水泥不符合本合同技术条款的要求时,监理人有权通知承包人停止使用。
(3)运输:水泥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其品种和标号不得混杂,承包人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泥受潮。
(4)贮存:到货的水泥应按不同品种、标号、出厂批号、袋装或散装等,分别放在专用的仓库或储罐中,防止因贮存不当引起水泥变质,袋装水泥的出厂日期不应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不应超过6个月,快硬水泥不应超过1个月,袋装水泥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
2、水(1)凡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水均可使用。
(2)拌和用水所含物质不应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引起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
(3)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的含量应符合规范规定。
渠道防渗工程方案

渠道防渗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渠道防渗工程是指为了防止渠道水分通过渠道壁渗透、渗流等原因导致渠道水量减少的工程。
渠道防渗工程主要包括采用防渗层、地下防渗墙、地下屏障等方式来减少渗漏,并提高渠道的输水效率。
本文将针对渠道防渗工程的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指导。
二、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1. 工程背景渠道防渗工程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城市供水等领域,有效解决渠道渗漏问题,提高渠道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环境保护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 工程需求渠道防渗工程需要满足以下基本需求:(1)防渗效果良好:应能有效降低渠道水分渗透、渗流,提高渠道的输水效率。
(2)施工工艺简便:施工过程中应考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环保可持续: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环保原则,确保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 工程设计方案(1)地质勘察:在设计过程中需结合地质勘察资料,详细了解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防渗工程方案。
(2)材料选择:需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渗材料,如高分子聚合物防渗膜、混凝土防渗墙等。
(3)施工工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如挖掘、铺设、填充等。
4.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1)施工流程:施工过程中应依照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标准流程,规范操作,确保工程质量。
(2)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监测评估:工程竣工后,需要对渠道防渗效果进行监测评估,确保工程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5. 工程管理方案(1)合理规划: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施工效率。
(2)质量管控:加强对材料质量、施工过程的管控,确保工程质量。
(3)环保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可持续发展。
6. 工程预算方案制定合理的工程预算方案,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费用,确保工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防渗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2、保证重点,统筹安排,遵守招标文件的规定与投标书的承诺。
3、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4、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和其它现代管理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地施工。
5、科学地安排春季、夏季各雨期的施工,保证项目施工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6、充分利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努力缩短工期,不断降低工程成本。
7、科学地规划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合理储存建设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
8、编制内容在认真分析研究了招标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踏勘的前提下,分别对施工条件、施工组织、劳动力计划、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调用、工程质量、工期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进行了组织设计。
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项目简介:(1)建设状况本次维修养护工程区分两大片区,为柴窝堡林场灌区和东沟乡灌区。
1)柴窝堡林场灌区柴窝堡灌区为自流灌区和井灌区混合灌区,林场以井灌为主,灌区灌溉面积 4.67万亩。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水源工程和农田渠系工程,为机井、支、农渠。
林场打井提水工程自1980年开始,先后共打机井30眼,其中已报废4眼,其中有2眼生活用井,林业用井20眼,农业用井4眼,单井出水量300m3/h左右。
灌区内现有支渠7条,总长度13.40km。
其中农业大队4条支渠总长度9.15km,为2013年改建,尚好,本次不考虑维修。
本次维修3条支渠,始建于1970年,总长度4.25km。
本次维修3条支渠情况如下:西一支渠长度1.17km,控制灌溉面积3000亩,原设计流量0.24m3/s,渠道断面型式为浆砌卵石梯形渠,底宽0.4m,边坡1:1,渠深1.0m。
防渗体破损面积占20%。
西二支渠长度1.92km,控制灌溉面积6600亩,原设计流量0.56m3/s,渠道断面型式前0.96km为浆砌卵石梯形渠,底宽0.5m,边坡1:1,渠深1.0m,防渗体破损面积占20%;后0.96km为现浇砼梯形渠,底宽0.5m,边坡1:1,渠深1.0m,防渗体破损面积占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日期:2018年11月11日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质量等级目标第四章、施工工期及工期保证措旋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2、施工总进度安排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五章、投入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材料、用款计划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表2、拟投入的劳动力投入计划3、主要材料和水、电用量计划第六章、施工前准备工作第七章、施工总平面布置第八章、施工力量部署及施工组织部署第九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措施与注意事项(一)、施工测量、放样(二)土方工程(三)砼道路工程(四)、U型防渗渠道施工(五)、特殊气候的施工措施(六)、创建卫生文明及节约措施(七)、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第十章、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一)质量保证措施、体系和检测能力(二)安全生产措施(三)环境保护措施(四)文明施工措施第一章、编制说明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1、根据某生态型农业基础设施工程的招标书。
2、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l8—2004)《江苏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002.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l76—2007) 《土方试验方法标准》(GB50123—199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水工砼施工规范》 (DL)/T5169—2002)《混凝土拌和水标准》(JQJ 63—8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l75 1999)《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 52—9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 (GB50300—200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水利部分2004年版)4、现场勘测的情况。
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项目简介:为了改善通州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切实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各类农业配套工程的正常运行,提高灌排保证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
本工程项目位于五甲镇境内。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混凝土道路及新建U型防渗渠道。
I、设计内容、标准:①、防渗渠道防渗渠道采用C20混凝土U型结构,共有U100、U80、U60三种规格。
(1) U100防渗渠:口宽100厘米,渠道深度80.5厘米;(2)U80防渗渠:口宽73厘米,渠道深度63.5厘米;(3)U60防渗渠:口宽62厘米,渠道深度54厘米。
②、砼道路4m和5m宽水泥道路18cm厚,3m宽水泥道路15cm厚,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折强度4.0mpa。
II、工程概况1.1、工程地点:南通市通州区五甲镇平和村、庆丰居。
1.2、工程规模:砼道路约16520米。
防渗渠道约20620米,及新建渠系配套建筑物。
1.3、计划开、竣工时间:2018年11月20日至2019年5月30日,工期190日历天。
1.4、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水利工程规范要求,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标准。
2、工程施工期气象资料:根据相邻县的资料可知该工程处于北亚热带南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西北太陆的寒冷干燥的冬季风侵袭,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温暖潮湿的夏季风控制。
春秋两季是冬、夏季风交替的过渡季节。
本区具有干湿冷暖、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雨水充沛,无霜期长。
气温:全区年平均气温为15.8℃。
月平均气温以七、八月份最高,约在27.5~29℃之间。
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2~3 5℃,极端最低气温为-5.5℃~18.5℃。
降水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降水分配不平均。
从全年来看,有三个明显雨季,即4—5月份为春雨,6—7月份为梅雨,9月份为秋雨。
本地区台风一般出现在7月中旬至9月下旬,时常有8~10级强台风,并伴有暴雨或大暴雨。
本区的降雨量在50mm以上的暴雨多发生在6-9月,最早出现在3月下旬,最迟出现在11月下旬,6—7月居多。
3、工程地点交通运输条件:陆路:经现有的乡镇公路由机耕路可直达工地。
第三章、质量等级目标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照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国家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程进行精心施工。
本工程施工,我们将严格按照IS09000质量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成立过硬的项目经理部,全面履行施工合同及对甲方的承诺,质量目标为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等级、争取优良。
第四章、施工工期及工期保证措施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本招标文件阶段性工期要求:开工日期2018年11月20日,完工日期2019年5月30日,总工期190天。
(2)为满足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工期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往前安排,紧紧抓住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项目,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工程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的提前实现。
(3)根据招标文件提出的控制性工期及实际安排,进场后,尽快进行临建工程施工同时租用现场现有的民房进行使用,满足施工条件需要,以后随着主体工程的展开分阶段逐步完善。
(4)进场后,立即分部进行施工临时建筑旄工及其它等工作,为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创造条件。
(5)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节点工期,并结合我公司多年水利水电施工及机电安装和同类型工程施工经验,安排本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施工总进度计划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施工工期要求。
(6)实行多工作面、多工序的平行交叉作业,提高工作面的利用效率,缩短直线工期。
(7)采用先进的大机械化施工技术方案,提高工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项目施工优质、高速顺利完成。
(8)采用中等施工强度安排工期,对施工中的不可预见因素留有充足的处理时间。
(9) 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同时,注意均衡生产和文明施工。
力求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10) 充分考虑雨天对施工的影响,妥善安排施工时段及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进度不受雨天影响。
2、施工总进度安排(1)施工准备本工程施工准准备时间很短。
我公司签订合同后,将马上组织人员进场,拟在11月20日具各正式开工条件。
施工队伍驻地主要根据业主要求及现场条件进行安排,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施工营地,根据当地地形地势合理布局。
沿线施工便道的修建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并修建部分进出施工现场的便道,使之与原有道路构成道路网,方便施工车辆和指挥、检查车辆的进出通行。
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原有道路和新建旋工道路的维护工作。
着手以下几项工作:1) 与监理落实施工区域,征地范围,测量控制点复测、加密施工控制点,料场勘察及与施工有关事宜,监理开工令一下达马上开工。
2) 组织设备进场,修筑施工道路,开工前具各土方开挖施工条件。
3) 组织人员进行水、电及临时房屋的修建,在最短时间内做到“三通”,房屋住人。
4) 做好开工前的技术准备,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协助业主和监理办理开工事宜等。
搞好施工技术设计文件的复核及技术资料的准备,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
(2)人员设备进场自我单位组织投标该工程之日起,就开始筹备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中标后,我们根据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迅速组织施工队伍和机械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场,尽早具备开工条件。
(3)施工工期安排施工工期;2018年11月20日至2019年5月30日前完工。
由于工程跨冬季以及春节施工,工期较短,我们需要周密安排月计划和周计划,与甲方、乡镇和监理密切配合,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竣工目标。
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加强准备工作强化前期准备工作,做到早进场、早准备、早开工。
柴油发电机、挖掘机和汽车尽早进场,尽快开展临建设施及施工道路的建设,在2018年11月25日前具各主体工城开工条件。
(2)组织管理保证选派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施工、经营管理等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现场项目经理部。
在整个工程中实施项目法施工,做到统一组织、统一计划协调、统一现场管理、统一物资供应、统一资金收付。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构。
(3)施工技术保证现场建立以项目总工为核心,工程技术部为指导,现场测量趴、施工队技术员为主体的三级管理体系。
负责承担与业主、监理、设计的联系沟通。
组织、监督、指导和管理现场施工技术、计划的实施。
建立技术管理程序,认真制定各阶段旌工技术方案、措施,以及应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建立技术档案,逐级落实技术责任制。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抓好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我单位近几年形成的知识、技术密集的优势,组织科研攻关,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4)机械设备保证施工中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计划安排,提前配置数量足够、性能优良、合理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各。
建立严格的、完整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5)计划控制保证施工中将采用行业标准的工程网络计划管理系统,加强对计划的跟踪、检查。
建立进度控制的月、周及每天的碰头会制度,检查工程进展和计划落实情况,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影响进度的问题,做好对图纸提供、材料设备进场、气候气象、设计变更、人员变动等各方面的充分估计和准备,避免一切可预见的不必要的停工和延误。
施工中通过控制日计划保周计划,控制周计划保月计划,以月计划确保总工期的按期实现。
(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严格按照既定的质量保证大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管理程序和施工程序,提高质量管理素质,在各个环节的施工中必须严把质量关,杜绝质量事故。
同时,抓好安全生产,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机构,规范操作,落实责任。
在安全方面使每个职工均警钟长鸣,避免因质量安全问题造成工期的损失。
(7)其它保证措施坚持以生产为中心的原则,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及时协调各施工部位工作,减少干扰,现场管理机构应正确及时的掌握生产及设各等各种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加快施工进度;充分利用网络、微机管理等新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加强管理,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机械的劳动生产率。
第五章、投入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材料、用款计划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表为本合同工程配备的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2、拟投入的劳动力投入计划本工程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的编制综合考虑了工程施工方案、工程量及招标文件中明确的控制性进度工期等因素。
本工程拟投入:管理人员8人,机械工10人,司机10人,砼工10人,机电工4人,瓦工40人,普工50人。
(1)、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根据确定的现场管理机构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并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
①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确定各施工阶段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②聘用有施工经验的工人,工人进场后做好三级教育及技术交底,并进行上岗培训特种作业工种必须经培训及持证上岗。
③对工人进行质量、技术、安全交底,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规程。
④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严格遵守地方治安法规⑤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在大批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为职工的衣、食、住、行、医等应予全面考虑,并认真落实,以便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