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案设计(精品)
关于《挑山工》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关于《挑山工》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挑山工》的教学设计1教材简述:《挑山工》是当代作家、画家、篮球运动员冯骥才的作品。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揭示矛盾,设置悬念,似显不露,借事以喻理。
作者立足平实,而心存高远;__故事讲来宛转真切,而主题开掘深刻服人。
因此,教学生成点在于晓事明理,引导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读懂挑山工意味深长的话语,领会其所含蕴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1、能转换成书本的语言,有条理地说一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挑山工说的那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自己个性化的认识。
为挑山工登攀的画面题词和题句。
4、敬佩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一劲儿往前走的精神。
教学流程:一、转换言语,话说挑山工登山。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作家、画家冯骥才的作品《挑山工》。
交流课前预习,疏理文脉。
2、同学们,书是读出来的,让我们拿起书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在老师没有提示你们停下时,你们就多读课文几遍。
(3分钟)3、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呢?(先在纸上画一画,然后再说一说,一生上讲台画,其余学生在纸上画线路)4、看图介绍挑山工如何登山。
5、带着这样的画面,一起读一读课文第一段。
二、引导探究,畅谈个性化认识。
1、过渡: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课文用一段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事实,我们读一读。
(齐读第二自然段)2、要把课文读好,首先要进入情景,读到“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你就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读到了“在喧闹蝗溪边洗脸洗手”,你就在溪边洗脸洗手;读到“他们会不声不响地在你身旁慢吞吞走过,悄悄地走到你的前面去了”,你的眼前也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大家再自由读读课文。
①推荐心目中读得最好的同学示范一下。
②朗读接力赛③最好的鼓励方式除了掌声以外,那就是带领他们再美美地朗读课文。
最高境界的朗读是我们能与作者心灵相通。
《挑山工》教案模板5篇

•••••••••••••••••《挑山工》教案《挑山工》教案模板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挑山工》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挑山工》教案篇1一、目标:1、教育: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道理。
教育学生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
2、教养:①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读书能力和质疑能力。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二、重难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三、教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四、准备:家庭作业(初读第一自然段后,每人画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五、过程:(一)复习:1、齐读课题。
2、请用段意归并法简单说说全文主要讲什么?(二)学第三段。
1、教师边指图边感情引入:是的,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学生默读,抓重点词质疑,教师归纳具有深究性的问题。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①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②“一直”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③为什么要把“因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3、引出学习上文的思路: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就要联系上文理解好以下三个问题:(小黑板出示三个问题)a、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b、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c、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三)学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用──划句子。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案精选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挑山工》。
全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挑山工在泰山的辛勤劳作,展示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详细内容包括:1. 研读课文,理解挑山工的工作环境和劳作艰辛。
2. 分析课文,掌握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3. 体会挑山工的精神品质,培养尊重劳动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挑山工的精神品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挑山工的艰辛,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泰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泰山之美,进而引入挑山工这一话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挑山工的工作环境和劳作艰辛。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2)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
(3)讨论挑山工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出课文中描述挑山工艰辛的句子。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挑山工的敬意。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挑山工》2. 板书内容:生字词重点句子挑山工精神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挑山工的工作环境和劳作艰辛。
(2)以“我心中的挑山工”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挑山工的敬意。
2. 答案:(1)挑山工在泰山上辛勤劳作,承担着繁重的物资运输任务。
他们不畏艰险,一步一个脚印,为游客提供方便。
(2)示例:我心中的挑山工是勤劳、勇敢的化身,他们肩负重任,砥砺前行。
《挑山工》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挑山工》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挑山工》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挑山工,从其登山中感受并学习其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挑山工,从其登山中感受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教具文字图象等课件程序设计一、引入(3分钟)师: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常年奔走在交通不便的山区,靠着自己的一副肩膀和两条腿给别人挑货上山,用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他们就是——————(生答挑山工,师板书课题)师:有见过或听说过挑山工吗?说说你知道的挑山工的情况(指名)。
师:作家冯骥才在泰山游览时就曾经见过这么一个挑山工,回来以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篇__,题目就是《挑山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__,相信读完课文我们会对挑山工有更多的认识。
请大家读课题。
(生读)二、初知(5分钟)师:首先一起来读读课文,翻书92页,以你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字音读准,句子读通,不会读读不通的地方可以多试几次,还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
明白的孩子请坐直。
好,现在开始。
(生读,师巡视并相机指导有困难的孩子读书)师:读得真认真啊。
那么在刚才的读书中你都遇到了课文中的哪些人物呢?(生集体答议)而他们,都在做着同样的事,那就是—————(生答登山)。
三、精读(一)探究挑山工和游客登山的不同,感知挑山工形象1、寻找不同点(5分钟)师:同样是登山,他们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同。
(生读书,思考)师:老师发现很多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现在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然后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建议选择写字快的孩子进行书写(生拿课前发的表格,讨论填表,等大多数孩子填好师对合作学习进行简单评价)师:讨论挺热烈的,那他们都有哪些不同呢?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展示给大家吧。
(指名上台借助投影仪展示表格内容并讲述)师:还有补充吗?(指名补充)3、体会两大不同点(7分钟)师:在刚才的交流中老师发现孩子们说到了这样一点————挑山工背负重物登山,走的路线是—————折尺行路线。
挑山工教案(优秀4篇)

挑山工教案(优秀4篇)《挑山工》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述:《挑山工》是当代作家、画家、篮球运动员冯骥才的作品。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揭示矛盾,设置悬念,似显不露,借事以喻理。
作者立足平实,而心存高远;文章故事讲来宛转真切,而主题开掘深刻服人。
因此,教学生成点在于晓事明理,引导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读懂挑山工意味深长的话语,领会其所含蕴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1、能转换成书本的语言,有条理地说一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挑山工说的那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自己个性化的认识。
为挑山工登攀的画面题词和题句。
4、敬佩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一劲儿往前走的精神。
教学流程:一、转换言语,话说挑山工登山。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作家、画家冯骥才的作品《挑山工》。
交流课前预习,疏理文脉。
2、同学们,书是读出来的,让我们拿起书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在老师没有提示你们停下时,你们就多读课文几遍。
(3分钟)3、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呢?(先在纸上画一画,然后再说一说,一生上讲台画,其余学生在纸上画线路)4、看图介绍挑山工如何登山。
5、带着这样的画面,一起读一读课文第一段。
二、引导探究,畅谈个性化认识。
1、过渡: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课文用一段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事实,我们读一读。
(齐读第二自然段)2、要把课文读好,首先要进入情景,读到“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你就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读到了“在喧闹蝗溪边洗脸洗手”,你就在溪边洗脸洗手;读到“他们会不声不响地在你身旁慢吞吞走过,悄悄地走到你的前面去了”,你的眼前也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大家再自由读读课文。
① 推荐心目中读得最好的同学示范一下。
② 朗读接力赛③ 最好的鼓励方式除了掌声以外,那就是带领他们再美美地朗读课文。
最高境界的朗读是我们能与作者心灵相通。
《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8篇】

《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整理的《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挑山工》教案篇一5、挑山工教学目标:1、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却反而先登上极顶的原因。
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踏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攀登的精神。
2、运用抓住体现中心的句子来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培养领会中心思想的能力。
重点难点:1、随一位挑山工登泰山,解开心中不解之谜是本文的重点段落。
了解课文是分几层意思来表达中心的,从而理解作者悟出的哲理,懂得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哲理一步一步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课题,介绍作者: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画家冯骥才的作品。
他的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在泰山风景区有许多游人,还有——挑山工。
二、读通课文1、自由朗读,思考三个问题:① 文中的不解之谜指什么?板书(生谜)② 作者是怎样解谜的?(解谜)③ 作者领悟出什么深刻哲理?(明理)2、检查朗读。
3、课文就是按照“生谜——解谜——明理”的顺序来进行叙述的。
三、生谜1、观察插图,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的人?2、自读第1节,说说课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挑山工?谈你的感受。
(同桌讨论)3、交流:①肩搭扁担,挑着沉甸甸的物品——说明担子重;②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说明步履轻松;③“折尺形”的登山线路——说明路程长。
4、引读课文: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的担子重——,他们的步履轻松——,他们登山的路程长——。
《挑山工》教案设计[全文5篇]
![《挑山工》教案设计[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3040c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f.png)
《挑山工》教案设计[全文5篇]第一篇:《挑山工》教案设计《挑山工》教案设计范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挑山工》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挑山工》教案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1.对挑山工的话的理解。
2.怎样让学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我们游览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们就是“挑山工”。
(板书课题)2.播放《挑山工》情景剧,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况。
二、预习课文1.读读课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想想“我”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读、想想。
3.学习生字新词三、交流预习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
请学生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你读懂了什么?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简单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学习词语的收获。
(1)说出“货、奏、超”三个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个字的读音。
(3)读生字组词。
(4)说说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5)组词:溜()货()奏()衡()诵()留()贸()泰()横()颂()杖()肌()耽()误()哲()仗()机()枕()娱()折()4.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本段。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案(精选6篇)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案(精选6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案 1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二、学习准备有条件的挑点东西登十几级台阶,体验一下生活。
三、学时安排三学时。
第一学时,熟读课文,了解大意;第二学时,讨论、体会挑山工登山的执着、艰辛;第三学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及作者观察生活和写文的方法。
四、学习过程第一学时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溜、货、奏、衡、诵、杖、超、肌、拘、耽、误哲”的读音)。
3、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谈谈自己初步的看法。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6、抄写描写挑山工外貌、衣着、神态和动作的句子。
第二学时1、听写词语: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
2、带着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问题默读全文,画出挑山工登攀的语句。
3、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折尺形的登山图。
4、把文中描写挑山工登攀的语句连起来读一读,并对照课文插图,头脑里要浮现出挑山工朝着一个目标艰难地不断地奋力登攀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登山体验及见过的登山的画面,更形象更真切地感知挑山工的艰辛、执着。
5、与同桌讨论:挑山工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要从不同角度(如:目标明确、吃苦耐劳、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乐观开朗的性格)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发表有创意的见解。
6、在课文插图下面写几句最想说的话,可写描述性格的话,体现挑山工的艰辛;可写赞美性的话,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怀等。
第三学时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各小组自由选择一句含义深刻的语句,共同讨论其含着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案设计
提供《挑山工》的学习,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理解课文
1..带着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问题默读全文,画出挑山工登攀的语句。
2.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折尺形的登山图。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3《挑山工》教学设计
3.把文中描写挑山工登攀的语句连起来读一读,并对照课文插图,头脑里要浮现出挑山工朝着一个目标艰难地不断地奋力登攀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登山体验及见过的登山的画面,更形象更真切地感知挑山工的艰辛、执着。
4.与同桌讨论:挑山工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要从不同角度(如:目标明确、吃苦耐劳、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乐观开朗的性格)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发表有创意的见解。
5.在课文插图下面写几句最想说的话,可写描述性格的话,体现挑山工的艰辛;可写赞美性的话,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怀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3.使学生懂得课文内蕴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执著追求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课文内蕴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说一说通过朗读课文,你对挑山工有哪些深入的了解?
二、合作探究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各小组自由选择一句含义深刻的语句,共同讨论其含着的意思。
小组长要综合组员的意见,不要忽略组内有创见的和不同的意见。
2.组织小组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其他同学可以争论、补充、修正、综合,使各种看法更完整、更准确。
(1)“我”为什么会愉快地(“心悦”)接受挑山工的说法?从课文中找出挑山工说的话,从游人和挑山工登山的不同特点中,体会“快”与“慢”的关系;“我”真心实意地佩服(“诚服”)挑山工的什么精神?联系前面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体会他们朝着认定的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的坚韧不拔、奋力攀登的精神。
(2)联系前面挑山工的话所包蕴的哲理及画面的内容,体会其中含着的意思——“我”最需要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即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3.质疑。
三、积累拓展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在课文插图下写几句最想说的话。
鼓励学生说有创意的话,有哲理的话,也可写赞美挑山工精神的话,以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怀(让学生先写后说,多元化表白情怀)。
板书设计:
13.挑山工
路程多一倍时间却不多
脚踏实地
奋力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