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台521发射传输台

合集下载

安全播出--广播电视事业的基石

安全播出--广播电视事业的基石
(1)所从事的广播电视播出传输 覆 盖 工 作 具 有 合 法 性, 运 行 合 规、 资 质齐全;
(2)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建立完善, 涉及的各项业务活动之间相协调,体 系运行有效;
(3)技术系统配置达标,符合安 全播出保障等级的规定;
(4)信息安全管理健全,保障措 施完善;
(5)应急预案体系运行有效。 3 广播电视安全保障能力的评估内容 包括三个方面
管理,业务调度与处理。 (3)重要保障期管理能力,是在
特殊的时期里,强化应对和化解各种 风险的能力。
(4)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是在 实发和紧急状态下安全播出责任单位 的风险应对能力。
(5)自监自测与自评估能力,是对 与安全播出有关的业务运行情况的自监自 测,对体系的自评,通过及时检查发现不 足或安全管理波动,不断纠偏的能力。
(1)基础保障能力,是安全播出 责任单位确保安全播出的基本条件, 包括组织保障,人员保障,文件保障, 资金保障。
(2)日常运维保障能力,是安全 播出责任单位业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体 现, 主 要 包 括 新 扩 改 建 项 目 管 理, 技 术系统运行管理,技术系统的预防性 维护和故障性维护,节目源和信号源
(6)体系改进能力,是安全播出 责任单位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创 新的能力持续改进与优化安全保障体系 是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的一项长期任务。
(7)技术系统配置保障能力,是 指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有关的系统设备 线路及其附属设备的统称,包括广播电 视播出传输发射系统以及相关监测监控 系统,相关供配电系统,相关附属设施。
(1)广播电视技术系统配置符合 性评价;
(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体系 成熟度评估;
(3)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 等级保护测评。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能力评估 的目的是准确了解安全播出责任单位 的技术系统配置完善程度;所建立的 安全播出保障体系成熟度;广播电视 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情况。通 过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反映广播电 视安全播出保障水平,促进单位安全 播出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4 安全播出保障体系的评估内容

四川广播电视局招聘单位基本情况

四川广播电视局招聘单位基本情况
绵阳市游仙区沈家坝芙蓉路南段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无线覆盖
盐亭县
四川广播电视台603发射传输台
全民事业
梓潼县无量路3号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无线覆盖
梓潼县
四川广播电视台604发射传输台
全民事业
眉山东坡镇一环西路500号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无线覆盖
仁寿县
四川广播电视台605发射传输台
全民事业
犍为县玉津镇凤凰路514号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无线覆盖
乐山市通江镇
四川广播电视台526发射传输台
全民事业
雅安市雨城区苍坪山环山路9号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无线覆盖
雅安市雨城区
四川广播电视台527发射传输台
全民事业
广元市利州东路555号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无线覆盖
广元市
四川广播电视台528发射传输台
全民事业
遂宁市遂州中路358号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无线覆盖
全民事业
资中醮坛山四川广播电视台717台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无线覆盖
内江市资中县
四川广播电视台718发射传输台
全民事业
乐山犍为玉津镇联合村七组天公山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无线覆盖
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
四川广播电视台719发射传输台
全民事业
内江东兴区平安路606号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无线覆盖
内江市东兴区
四川广播电视台714发射传输台
全民事业
雅安市雨城区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无线覆盖
雅安市名山区
四川广播电视台715发射传输台
全民事业
宜宾市翠屏区镇崇文路宜都崇文小区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无线覆盖
宜宾市翠屏区
四川广播电视台716发射传输台

广播电视台发射台工作总结

广播电视台发射台工作总结

广播电视台发射台工作总结
在广播电视台中,发射台是整个节目播出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承载着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任务,直接影响着节目的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

因此,发射台的工作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发射台工作总结需要对发射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

发射设备是保证信号正常传输的关键,因此必须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发射信号进行定期的调试和校准,保证信号的稳定和清晰。

其次,发射台工作总结需要对发射信号的覆盖范围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分析信号传输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满足不同地区观众的需求。

另外,发射台工作总结还需要对发射台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发射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

总的来说,发射台工作总结是对发射设备和信号传输质量的全面评估和改进,是保证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的重要环节。

只有不断地对发射台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才能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顺利传输和观众的良好收视体验。

四川省广播电视发射传输中心系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

四川省广播电视发射传输中心系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

四川省广电集团发射传输中心系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和条件要求情况一览表备注: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技术相关专业是指: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工程与光通信、物理电子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无线电技术、计算机通信、应用物理。

四川省省属政府序列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题型为综合测查应考人员综合素质,《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答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二、内容第一部分法律一、法律知识部分(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和作用。

(二)法与经济、政治、政策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

(三)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及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

(四)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要素。

(五)立法的概念、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立法程序。

(六)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和法的效力。

二、宪法部分(一)宪法的概述、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监督。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体和政体。

(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

(五)我国的国家机关及其性质和地位、职权、组成和任期等。

三、行政法部分(一)行政法的概念、渊源及特点,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作用等。

(二)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内容与效力、分类与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等。

(三)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行政立法行为概念、特征、主体与立法原则。

(四)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性质、分类、作用与原则等。

(五)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六)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

(七)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种类和构成要件等。

(八)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赔偿的范围以及行政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和行政赔偿的方式等。

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的技术分析

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的技术分析

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的技术分析【摘要】本文对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的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我们介绍了该技术背景和研究意义。

然后在分别对数字发射技术、信号传输技术、编码解码技术、频谱利用技术和节目传送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我们探讨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的技术原理和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技术分析、信号传输、编码解码、频谱利用、节目传送、技术发展趋势、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是一项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备受关注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更高质量、更便捷节目传输的需求不断增加,无线数字发射传送技术成为了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数字发射技术,广播电视台能够将节目内容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送到接收端,实现了画质和声音的高清晰度、高保真度以及更加稳定可靠的传输。

数字发射技术的引入,不仅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和画质,还提升了传输效率,使得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数字化传输技术也为节目制作和播出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可能性,进一步推动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的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的原理和运作机制,还能够为未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从数字发射技术、信号传输技术、编码解码技术、频谱利用技术和节目传送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探讨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技术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的技术分析是当前数字化媒体时代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模拟广播电视已经逐渐被数字化技术所取代。

深入研究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的技术分析,对于提高传输效率、提升节目质量、优化频谱利用、增强通讯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PSM短波发射机滤波器打火监测电路原理及故障浅析

PSM短波发射机滤波器打火监测电路原理及故障浅析

图 1 谐波滤波器打火监测原理图
(下转第227页) 223
棒等复位状态(故障号 20)的监测电路。 以外回路闭锁为例进行简单分析一下其 工作流程。当外回路闭锁各点均正常后 +24V 从 RPXS302:44 端 经 43,45,47 端到 36 端, 经 RPXS301:7 端至 XS107:7 端, 再到 XS103:c5 到 G3.6 板,为晶体三极管 V10 基极提供一个高电位, 使晶体管导通, 输出一个低电平经过 D7 反向后输出一个 15V 的高电平到 G3.2 板,并与门开关信 号和接地开关信号经过一个与非门 D8 反 向后再经过或门 D18 后为重合闭锁故障 和综合故障提供信号。 电原理图如图 1: 经典故障案例分析 故障现象:机器面板门开关灯常亮, 加高压显示 18 号闭锁回路故障。 检查步骤: (1)因门开门常亮,于是逐一检查 机器五个门开关以及接地开关,均正常; (2)根据以往经验,如果天线开关 不到位会显示 18 号故障,于是检查天线 转换开关和转换连接处,均无异常。天 线转换控制回路也正常。 (3) 将 故 障 按 闭 锁 回 路 故 障 处 理,检查各闭锁回路测试点。手动短接 RPXS302:43,44 两端子,判断假负载闭
打火监测在大功率发射机工作中因为线路瞬时电压过高也可能是因为元器件老化环境湿度过大甚至是疏于清洁积尘而导致的绝缘度降低都有可能引发发射机打火现象为有效保护发射机工作稳定打火监测电路是不可缺少的
PSM 短波发射机滤波器打火监测电路 原理及故障浅析
汪 峰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520 发射传输台)
摘 要:大功率短波发射机射频末级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打火现象,而打火监测系统很好地为工 作人员提供了监测和参考。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和大家共同探讨发射机射频末级谐波器;打火监测

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架构及常见故障处理——以四川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为例

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架构及常见故障处理——以四川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为例

IGITCW技术 分析Technology Analysis98DIGITCW2023.07广播电视系统由多个系统组成,如演播室系统、播出系统、总控调度系统、传输系统等,各个系统相互独立,又是组成整个广播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传输系统中的监播系统则起到监测各级信号、录制播出信号的作用,也是技术人员发现故障、处置故障的重要依据。

可以说监播系统是传输系统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是整个系统与技术人员交互最多的环节。

它的工作状态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安全播出工作的执行情况,所以技术人员一定要保障监播系统正常工作,避免出现因监播系统出现故障误报警,导致技术人员误操作而引起的安全播出事故。

1 系统架构四川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采用北京某公司的监播系统,随着广播电视业务的增加分2期建设,于2016年整个系统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可实现对12路ASI 码流信号、4路广播流和32路SDI 信号的多画面显示、码流分析、故障录像存储,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1.1 系统模块按照具体工作模块,系统主要由四个模块组成。

1.1.1 转码模块将TS 流节目或者SDI 节目以TSoverIP 或者SDIoverIP 流的方式进行转码后输出。

该功能主要通过两个模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架构及常见故障处理——以四川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为例罗云键(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 成都 610031)摘要:广播电视系统普遍存在一次性投入大,后续改造、运维投入小等问题。

随着设备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故障率也在逐年增加,运维人员只有对系统架构非常熟悉,对常见的技术故障能够及时处置,才能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

文章以四川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为例,探究了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的架构及常见故障的处置,以期能为运维人员提供一些系统维护的经验。

关键词:监播系统;故障处置;安全播出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3.07.030中图分类号:TN 94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码:1672-7274(2023)07-0098-03Architecture and Common Fault Handling of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Station Monitoring System-- Taking Sichuan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tation Monitoring System As an ExampleLUO Yunjian(Sichuan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Chengdu 610031, China)Abstract: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ystems generally have problems such as high one-time investment and low investment in subsequent renovation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s the equipment is used for longer and longer, the failure rate is also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Only by being very familiar with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being able to promptly handle common technical faults ca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ensure the safe broadcasting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grams. The article takes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Sichuan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tation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architecture and common troubleshooting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in system maintenance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Key words: broadcasting monitoring system; fault handling; safe broadcasting作者简介:罗云键(1985-),男,汉族,四川南充人,中级工程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

四川广播电视台523发射传输台电磁辐射水平现状分析

四川广播电视台523发射传输台电磁辐射水平现状分析

▲HUANJINGYUFAZHAN243四川广播电视台523发射传输台电磁辐射水平现状分析粟琨璞,徐斌,朱杰,高鹏,吕映赋(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四川 成都 611139)摘要: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广播电视发射台(塔)的电磁辐射水平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针对四川广播电视台523发射传输台的612中波塔和711中波塔的电磁辐射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台(塔);中波;电磁辐射;射频电磁场中图分类号:X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11-0243-02DOI:10.16647/15-1369/X.2018.11.144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vel of 523 launching and transmission station of Sichuan radio and TV stationSu kunpu, Xu Bin, Zhu Jie, Gao Peng, Lv Yingfu(Sichuan Radiation Environment Management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Chengdu Sichuan 611139, China)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vel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transmitting stations (tower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vels of the 612 Middle Wave Tower and the 711 Middle Wave Tower of the Sichuan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tation 523 transmitting and transmitting station.Keywords: Broadcast television transmitter (tower); Medium wav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Radio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广播电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广播电视台 521 发射传输台 整体搬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本)
建设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521 发射传输台 评价单位: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039 号
二 O 一八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1 1.1 项目建设必要性.............................................................................................. 1 1.1.1 内江市产业规划建设的需要...................................................................1 1.1.2 内江市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1 1.1.3 521 发射传输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 1.2 四川省广播电视台 521 发射传输台概况...................................................... 1 1.3 521 发射传输台整体搬迁项目总体规划目标............................................... 2 1.4 项目由来及产业政策符合性.......................................................................... 2 1.4.1 项目由来...................................................................................................2 1.4.2 产业政策符合性.......................................................................................3 1.5 编制依据.......................................................................................................... 3 1.5.1 法律法规条例...........................................................................................3 1.5.2 部门规章...................................................................................................3 1.5.3 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及规范.......................................................................4 1.5.4 地方性法规...............................................................................................4 1.5.5 其它文件...................................................................................................5 1.6 评价资质.......................................................................................................... 6 1.7 环评文件类别.................................................................................................. 6 1.8 评价目的.......................................................................................................... 6 1.9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 7 1.9.1 初步环境影响识别...................................................................................7 1.9.2 评价因子...................................................................................................7 1.10 评价标准........................................................................................................ 8 1.10.1 电磁辐射.................................................................................................8 1.10.2 质量标准.................................................................................................8 1.10.3 污染物排放标准.....................................................................................9 1.11 评价等级和范围...........................................................................................11 1.11.1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 11 1.11.2 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 11 1.11.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 11 1.11.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 11 1.11.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12 1.12 评价重点...................................................................................................... 12 1.13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