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课件

合集下载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22
❖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1)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 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于养护管 理的植物,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 考虑绿化景观效果,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提高绿化 覆盖率,体现良好的生态和环境以及地域特点,起到良好 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13
❖ 屋顶绿化的好处
改善热岛效应:吸收热能,有助散热。 降低顶层温度,进而减低耗电量。 美化环境。 改善空气质量。 绿化用的泥土、隔滤层可以使用建筑废料,物尽其用。 隔音。 调节雨水流量。 提供休憩园地。 屋顶甚至可以种植农作物,提供食物。
14
15
(3)公共绿地应考虑不同年龄的居民,按照他们各自 的活动规律配备设施。
大于或等于1 ㎡/人;居住区(含小区和组团)大于或 等于1.5 ㎡/人; (3)旧区大于或等于新区的50%。
9
❖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要求:
(1)根据居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取 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 完整统一的居住区绿地系统,并与城市总的绿地系统相协 调。
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与居住区平面设计同时进行、 统一规划,使小区绿地自成系统,使绿地指标、功能 得到平衡。各级绿地应有恰当的服务半径,便于居民 使用,重视宅间绿地的规划设计,形成点线面相结合 的绿地系统。
(2)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节约用 地和投资。尽量利用劣地、坡地 和洼地等作为绿化用 地,并对古树名木加以保护和利用。
宅旁和庭院绿地——指住宅四周的绿地。 街道绿地——指居住区内各种道路的行道树等绿地。
7
名称
功能
一般设置要求

居住区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ppt课件

居住区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ppt课件
• 注:居住区公园中应设置 10% ~15 %的 体育活动场地。
➢开放社区与公共空间 对城市的开放 对居民的开放(公众利益优先)
居住区配套设施
标准划定
表5.0.3
➢ 建立“都市核心带” ——开放空间 ➢ 公共空间优先设置 ➢ 大型公建结合公交设置
武汉城市花园
都市核心带
PART 03
•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 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 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 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 •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
• 居住区应采取“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路网密度不应小于 8km/km2;城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300m,宜为150m-250m,并应与居住街坊 的布局相结合。
1)不同年龄的居民和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构成
老人和儿童的存在为社区注入活力
邻里设计
混合型居住人口能够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不同需求,从而有助于街区商业走向繁荣
2)不同的住宅类型:公寓、独户住宅、联排住宅等
住宅在户型、面积和价格方面具有多样性是社区混合的前提
不同的居住建筑根据需要位于邻里中不同的位置,同时考虑绿化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营造
1500-4000 300
300-1000 -
户数 人口
面积(公顷)
居住区 1~1.6万
3~5万
50~100
居住小区 3000~5000
1~1.5万
15~35
组团 300~1000 1000~3000
4~6
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融入城市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实例调研报告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实例调研报告ppt课件
2.5m
设于车行道一侧或两 侧的人行便道最小宽 度为1m,其他地段人 行步道最小宽度可小 于1m。人行便道宽度 超过1m事可按0.5的 倍数递增。
当居住区用地坡度或 道路坡度≧8%时,应 辅以梯步并附设坡道 供非机动车上下推行, 坡道坡度比≦15/34。 长梯道每12-18级须设 一平台。
完整最新版课件
居住区内部的建筑以行列式 交错排列,又配合交通绿化, 使得几栋建筑间形成围合的空 间,加以绿化设施辅助,使周 围住户有方便的休闲纳凉场所, 同时也增加了住户间的互动, 有利于形成和睦的邻里关系。
20
f.居住区内的绿化景观设置
居住区内的绿化与人行交通步道、居民休闲场所向 结合,为住户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方便居民使用故应注意建筑的立面设计,使其与之周围环境充分融合,形成居住区内的景观。幼儿园应选 在两场地间较为方便出入的位置,方便居民接送幼儿,同时也应确保周围环境的舒适性,避免周围城市主 干道或工厂对幼儿造成影响。便利店、邮政所、储蓄所、卫生站等宜设在居住区出入口处,结合居民出行 发挥其功能性。配电室、水泵房等应结合建筑布局,分布在建筑周边,与绿化相结合,既不影响使用,也 不影响居住区环境的美观。
居住建筑间均设有绿化带,在绿化带 内,设有凹入的停车位,保证每家住户 出行停车的方便性。
每个单元入口处两边也设有绿化,将 单元入口掩映其中,增加了美观性和居 住的舒适性,在单元入口处也设有无障 碍通道,方便住户的出行。
完整最新版课件
19
e.居住区内建筑的组织布置
完整最新版课件
居住区内的建筑以行列式, 朝正南正北方向布置。最外围 的底层是商业服务类设施,上 层仍是住户;商业店铺的开门 方向在居住区外,而住户的方 向在居住区内部,使两种业主 的使用均不受方影响。

居住区设计案例分析PPT课件

居住区设计案例分析PPT课件
27
样板房色调设置相对较为丰富,但整体色调依然较为朴素 灰——地面 白——墙壁 棕——各类木制家具摆设
28
虚实关系
墙 -外实内虚 -外俭内繁
外实:外部树立围墙,保证住宅的私密性,但为便于采光,局部镂空设计 外简:立面采用青砖或仿青砖,线条简洁
29
墙 -外实内虚 -外俭内繁
内虚:通透大玻璃 内繁:内部不同涂料材质使用
F区东侧 沿街商业; 14栋3至18层住宅。
G区在其用地上设计2 栋高层商务塔楼,作为 E区商务中心的延伸, 通过与南面极地海洋世 界商业街的呼应形成主 要的城市公共节点空间。
6
三、居住综合体
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生活的公 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这种居住综合体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是十分 有利的,由于面对市场不大,所以经济收益可能会不高 。
38
“最欧洲化”十大标准
社 区 格 调 : 一 乐个 园平 等 主 义 的 中 产
社 区 品 位 : 生 社活 区在 电 影 梦 幻 般 的







活 在






建 筑 品 质 : 追 艺求 术哲 学 一 样 的 建 筑






























开 放 悠 闲
“波罗的海明珠”选址于圣彼得堡市沿波罗的海芬兰湾天然形成的“月牙状” 海岸线,冬宫、夏宫屹立两端。项目的设计规划、开发建设中将充分利用这一 自然联成的滨海发展带,联成一条集旅游、购物、休闲、餐饮、工业博览为一 体的城市经济带。通过象征俄罗斯文化、文明和历史的海岸线将其与城市连为 一体。预期该项目建成后,宛如芬兰湾畔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起一条具有无 比魅力的珍珠项链,成为圣彼得堡市崭新的标志性建筑群,在圣彼得堡这样一 个充满文化的优雅城市树立起一座极具代表性的“滨海之城”,因此称之为 “波罗的海明珠”。

《居住区规划》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PPT课件

人的因素:人口结构i、素质、居民行为、心理
社会的因素:制度、政策等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规模分级: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户数 10000—15000
2000—4000
300——700
人口 30000—50000
7000—15000
1000—3000
13
一、居住区的组织构成
用地项目:
住宅用地包括住宅建筑的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 旁绿地、宅间小路、家务杂院等)。
14
15
16
17
二、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为居民解决、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
文化生活需要的方便、舒适、卫生、安全、优 美的环境。
居住区规划要求
满足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要求 考虑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做到恰当、相应的
安排 适应居民生活习惯 考虑居住区所处地的自然、气候等条件 有发展的可能
集约化
社区化
生态化
有机化
智能化
颐养化
11
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一、居住区的组织构成 二、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三、住区设计的内容与成果 四、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资料
12
一、居住区的组织构成
基本要素:
物质要素:
责任因素: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物等
人工因素
精神要素:
我国住宅建设投资比例的发展
1949—1978年 1979—1989 1991 2000
0.78%
1.0% 3.67% > 5%
10
三、展望 国际居住标准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课件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课件

04 居住区环境设计
绿化环境设计
绿化覆盖率
确保居住区内绿地面积足够,提 高居住环境的绿化覆盖率,为居 民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休闲
场所。
植物种类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 适宜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 、花卉等,以丰富绿化层次和色彩 。
绿化布局
合理规划绿化布局,将公共绿地、 宅旁绿地、道路绿化等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ppt课件
•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 居住区规划布局设计 • 居住区建筑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 居住区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01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对城市中住宅 集中区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 景观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的过程 。
目标
创造宜居、舒适、安全、美丽的 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水景环境设计
1 2 3
水景类型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定位,设计不同类型的水景 ,如池塘、溪流、喷泉等,以增加居住区的灵气 和活力。
水质保障
采取有效的水质保障措施,如定期换水、过滤设 备等,确保水景的清洁卫生,为居民提供安全、 舒适的休闲环境。
水景与建筑、环境的融合
将水景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相融合,形成和谐统 一的整体效果,提升居住区的品质。
THANKS 感谢观看
住宅组团布局
总结词
住宅组团布局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氛围。
详细描述
住宅组团布局应注重多样性和协调性,以营造宜居的社区环境。在规划住宅组团时,应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喜好, 设计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住宅,以满足不同家庭和生活方式的需求。同时,住宅组团布局应考虑日照、通风等因素 ,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精品PPT课件居住区规划

精品PPT课件居住区规划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
2.空间层次
第一节 居住区概述
居住区的空间可分为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 两大部分。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可以划分为 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 共空间四个层次,就居住区规划设计而言, 主要对户外生活空间形态与层次的构筑与 布局进行规划。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
2.空间层次
第一节 居住区概述
整个富翔天地居住小区建成后可容纳 1500户居民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 建筑群落富有变化韵律,园区内清 新雅致的多层公寓、俊秀挺拔的高 层公寓交相辉映,有北向南、高低 错落的建筑勾勒出起伏曲折、优美 的天际线。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
第一节 居住区概述
修建性详细规划案例——济南富翔天地居住小区
富翔天地小区环境设计强 调人性化,考虑居民的心理需 要与观赏的心理需要相吻合, 做到景为人用,同时兼备观赏 性与实用性,在绿地系统布局 中形成半开放性空间或者全开 放性空间。在景观设计上,采 用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原则, 营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小 区景观效果,并追求生态效益, 充分展示绿色植物本身形、色、 味,体现自然美。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的任务是为居民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 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 和优美的环境。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 宅外,还须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 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活动场所、道路 广场、市政工程设施等。
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居住区用地平衡表; 面积、密度、层数等综合指标;公建配套 设施项目指标;住宅配置平衡以及造价估 算等指标。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
第一节 居住区概述
修建性详细规划案例——济南富翔天地居住小区

《居住区规划2草》课件

《居住区规划2草》课件
绿地系统:合理规划绿地系统,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等,提高居住区 的生态环境质量。
配套设施: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居民需求,合理规划配套设施,包括教育、医疗、 商业、文化体育等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便利程度。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
建筑设计:住 宅建筑、公共 建筑、配套设 施等的设计理 念、风格和布
案例启示:如何做好居住区规划
添加标题
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反映居住区规划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添加标题
案例分析: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其规划理念、设计手法、空间布局、配套设施等方面 的问题和优点
添加标题
案例启示:总结案例的经验教训,提出如何做好居住区规划的建议和措施,包括规划理念的 创新、设计手法的灵活运用、空间布局的优化、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面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组成部分。 居住区规划的重要性
居住区规划的重要性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居住区规划的历史和发展
居住区规划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现代居住区规划的理念和实践 居住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未来居住区规划的趋势和挑战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居住区的选址和布局
选址原则:根据城市规划、自然环境、交通便捷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地 点进行居住区建设。
布局设计: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居住区的空 间布局,包括住宅布局、公共设施布局、道路交通布局等。
添加 标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社区发展原则
第三章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需求层次理论 :
1954年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A.Maslow)在《动 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学说,把人的需 要由低级到高级分成五个层次: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 人的需求的 的 产生是一个 需 从低级的生 求 理需要到高 层 级的自我实 次 现需要的发 金 展过程,只有 字 当低一层次 塔 的需要得到
3. 高层住宅设计 (1) 基本特点 ① 可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 ② 可节省市政建设投资。 ③ 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化,丰富城市
景观。 ④ 用钢量较大,一般为多层住宅的3~4倍。 ⑤ 对居民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平面类型:单元组合式、长廊式、塔式、 跃廊式 垂直交通: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是以电梯为主、以楼梯为辅进行
组织。12层以上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不少于2台。
第二节 住宅设计与用地规划
三、合理选择住宅类型 1、住宅建筑经济与用地经济的关系 (1)住宅层数 从用地经济的角度,提高层数节约用地。住宅层数在3~5层时,
每提高1层,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而6层以上, 效果将显著下降。6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是 比较经济的。 (2)进深 住宅加大进深,有利于节约用地。 (3)长度 单元拼接越长,山墙越省,利于降低造价和采暖费。但拼接不 宜过长。 (4)层高 层高影响建筑造价和用地。层高每降低10厘米,能降低造价1%, 节约用地2%
第二节 住宅设计与用地规划
一、住宅户内组成及分析
1、影响住宅设计的主要因素
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地方特点
宏观的社会经济背景 消费方式转变:温饱型——小康型 生活方式转变:物质消费——服务消费
户内消费——户外消费 生活闲暇化:
消费结构:文娱、医疗、旅游比重上升 生活时间分配:外出休闲娱乐时间增加
第二节 住宅设计与用地规划
2、住宅户内的空间组成
(1)家庭生活活动分析:
休息:睡眠、小憩、养病、更衣 起居:团聚、会客、音像、娱乐、运动 学习:阅读、工作 饮食:进餐、宴请 家务:育儿、缝纫、炊事、洗晒、修理、储藏 卫生:洗浴、便溺 交通:通行、出入
三大分类:居住活动、辅助活动、交通活动
第二节 住宅设计与用地规划
(2)住宅户内各部分组成 由行为单元组成室,由室组成户。户分为居住、辅助、交通、其
他四大部分。 按空间使用功能来分,一套住宅可包括居室(起居室、卧室)、
厨房、卫生间、门厅或户内过道(户内楼梯)、贮藏间、室外活 动空间(庭院、阳台、露台)等。
三大主要部分:居住部分、辅助部分、交通部分 其他功能空间:书房、阳光室、音像室、更衣室、杂务室、家庭
比高层住宅低,适合于目前一般的生活水平。 ③ 多层住宅不及低层住宅与室外联系方便,虽不需高层住宅所必须
的电梯,上面几层的垂直交通仍会感不便。
(2)设计要点和平面类型 单元划分一般以数户围绕一个楼梯间来划分单元。 基本平面类型: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跃层式、集中式(点式)
第二节 住宅设计与用地规划
1. 低层住宅设计
(1) 基本特点
① 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 住宅。
② 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
③ 一般组织有院落,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流通,扩大了生活空间,便于绿 化,能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④ 对基地要求不高,结构简单,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住户可以自已 动手建造。
第二节 住宅设计与用地规划
⑤ 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他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平面组合形式:独院式(独立式)、双联式(毗连式)、联排式
第二节 住宅设计与用地规划
2. 多层住宅设计
(1) 基本特点 ① 从平面组合来说,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而非电梯)解决
垂直交通,有时还需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 ② 与低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相比,多层住宅比低层住宅节省用地,造价
第三章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与要点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为居民营造“居住环境”
总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 。
1、满足各种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 满足个体的需求,满足群体的需求,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2、生态优化原则 可持续的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将来人类社会经济、生态、 环境利益的基础上,能够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发展。
低等 家庭
品质 良好 一般
较差
良好,有 一定针对 性
以居委会 为Leabharlann 的一 般性管理较差较少
适中 交往
较为 密切
文化时代感 强
有一定文化 氛围
市井文化
外来 恶劣 自发 民工
很密 乡村文化 切
较高 适中 低 廉价
城市主要交通线沿 线地带
以单位分配方式获 得的新老住房
城市的旧城区、危 房棚户、城市近郊 区 城乡结合部
满足后才可 能产生对高 一层次需要 的需求,在整 个人类社会 中,各层次需 求的人的数 量呈金字塔 型
各阶层居住社区对比
社区 主体
精英 阶层
物质 设施
品质 优良
管理服务 社群 社区文化 互动
专业周到 交往 特殊的商业
严密
极少 文化
住房 价格

居住地点
市中心新建住宅或 城市边缘的别墅
白领 阶层
中等 家庭
室、儿童房(游戏室)、活动室等。 三个领域:个人圈、劳动圈、公共圈 私密性:卧室、卫生间→起居室、厨房→门厅
(3)各功能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
第二节 住宅设计与用地规划
二、住宅建筑的类型及其设计
按层数分为四类:
低层住宅——1层至3层
多层——4层至6层
中高层住宅——7层至9层
高层住宅——10层至30层
第三章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设计要点
1、 整体性 整体性是住宅区设计的灵魂。
2、 经济性 节能、节地、节省维护费用等
3、科学性 “四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4、地方性和时代性 地方性,就是反映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居民的生活习惯、
建筑材料和历史文脉等因素。 继承与创新
5、超前性和灵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