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故乡 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四基达标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与友期约________(2)去后乃至________(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4)俄而雪骤________能力提高1.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PGN0109B.TXT/PGN>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开放探究水很活泼一天晚上,我陪天天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
天天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
”我说对:“对,再造一句。
”天天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
”我对:“对。
等等,不对!”天天不懂我要说什么。
我的本意是赞赏她的句子,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
这句“水很活泼”,真是非常活泼,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春》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知识掌握1.《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散文。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_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
抒发了_____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怀。
2.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呼朋引伴[] A.指引 B.牵引C.引申 D.招引②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 B.的样子C.这样 D.对③一年之计在于春[] A.计算 B.主意计谋C.打算 D.策略④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A.声音相呼应B.依照别人的样子做C.和谐D.和悦3.没有使用两种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4.课文中有两处引用,请你填写。
①“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一句描写的是________,表现了它的________。
能力提高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是________的意思,本句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________。
“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
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边的广告词有没有毛病?请作简单分析。
①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②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自然的色彩是绚丽的,红的花,绿的叶,蓝色的天空与海洋……生活的色彩是丰富的,红的热血,绿的生命,蓝色的梦幻与安宁……不同的人对色彩有不同的理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 故乡 综合能力测试

14 故乡综合能力测试基础能力测试1.下列加粗字的形、音、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阴晦hu@ 昏暗易主y@ 容易抖着d%u 颤动瓦愣l6ng 沟条B.萧索shu% 冷落胯下ku4 倒台祭祀s@ 典礼装弶ji4ng 捉鸟C.秕谷b! 不饱满无端d1n 缘故如许r* 如果愕然 6 吃惊D.嗤笑ch9 讥讽深黛d4i 青黑色寒噤j@n 打哆嗦偶像%u 木、泥人2.这篇小说的情节是[ ]A.“我”和闰土二十年来前后关系变化的对比。
B.“我”的故乡二十年来前后情景变化的对比。
C.“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我”离故乡。
D.“我”的悲凉——“我”的愤恨——“我”的希望。
3.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A.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B.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C.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像是松树皮了。
D.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4.景物描写中感觉角度不同类的一项是[ ]A.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
B.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
C.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
D.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5.不能表现农村萧条败落的一项是[ ]A.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
B.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C.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精细的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
D.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生命,生命》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生命,生命》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一、选择题:选择题共10道,每题5分,共50分。
1. 科学家宣布发现一种新的生命形式,它只存在于极端高温环境中,这种生命形式是()。
A. 病菌B. 恐龙C. 细菌D. 植物2. 下面哪种生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长寿的特点?A. 龟B. 蠕虫C. 大象D. 狗3. 以下哪种传染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A. 流感B. 肺结核C. 黄疸D. 疟疾4.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B.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体内膜上。
C.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空气中大气氧气的来源。
D.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5. 生物体进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地质作用B. 生物间的竞争C. 人类活动D. 太阳的辐射6. 世界上最早的细胞是()。
A. 原核细胞B. 真核细胞C. 植物细胞D. 哺乳动物细胞7. 哺乳动物的特点是()。
A. 产卵B. 孵化C. 哺乳D. 羽毛8. 下面哪个是标志着人类知识爆炸性增长的事件?A.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B. 牛顿的力学理论C. 《自然》杂志的创办D. 基因工程的诞生9. 下面哪个属于人的感觉器官?A. 鳞片B. 鳍C. 视网膜D. 毛发10. 下列哪个是人体的排泄物?A. 汗水B. 古墓内的尸体C. 呼吸时吸入的空气D. 吞下的食物二、填空题:填空题共5道,每题10分,共50分。
1. 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2. 具有高度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和自我增殖能力的是()。
3. 属于地球上最小的生物是()。
4. 哺乳动物是通过()的方式繁衍后代的。
5. 光合作用是()通过光合细菌进行的。
三、判断题:判断题共5道,每题10分,共50分。
1.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之一。
( )2. 共生是指两种生物体互惠共利的一种关系。
( )3. 植物体内产生的过氧化氢会加速氧化老化现象。
( )4. 老年人的新陈代谢速度比年轻人慢。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检测卷附答案第一单元1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一、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1、填空(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
”(2)《乡愁》的作者是(姓名),他是我国(省名)诗人。
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
2、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1)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3、《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4、《乡愁》这首诗写了哪几种形象?这些形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的?能力提高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完成习题: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乡愁》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思念。
B.《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明朗、集中而又强烈,表达的情感丰富、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结尾则把个人的悲观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万千海外游子的绵绵乡关之思。
D.诗共有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基本均衡而对称,句与句之间则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中运用了比喻、想像、夸张、反复、叠词等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具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韵律。
2、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抒发爱国之情的?3、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4、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故乡测试题附答案.docx

《故》. 一、文学常填空。
(每空 1 分,共 21 分)⑴ 迅是大的家、家、家。
原名,字豫才,省人。
著有小集《》、《》和《故事新》,回性散文集《》,散文集《野草》,文集《》《二心集》等多部著作。
《故》自《》。
⑵本文大量运用了比的写作手法。
文中主要的比有五:的比,反映了民日益悲惨的命运;的比,反映封建等念及封建礼教人的毒害;的比,反映出土淳朴善良的个性;的比,的比,反映出每况愈下的村;的比,的比,反映“我” 未来生活的向往。
⑶小是以塑造中心,通故事情的叙述和的描写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文字形式。
它按照篇幅的短,可以分、、及。
《故》属于短篇小,因它容量小、情、人物少。
⑷小的三要素是:、、。
其中,又是主要因素。
二、下列段,回答文后:(一)、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我与土隔到地步了,但我的后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因要一气,都如我___而生活,也愿意他都如土的___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人的_____生活。
他有新的生活,我所未生活的。
1.在“□”填上点符号。
2.在“____” 上填写。
3.加点的字注音:A.潺潺B.隔膜4.解:A.隔膜:B.隔:5.“我想”的容概括起来有几点?6.“他有新的生活” “新的生活”的具体涵是什么?表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7.本段文字运用了____修辞手法。
8.最后一句的成分怎分析?用符号分析。
他有新的生活,我所未生活的。
(二)、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土要香炉和台的候,我暗地里笑他,以他是崇拜偶像,什么候都不忘却。
在,我所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了。
我在朦中,眼前展开一片海碧的沙地来,上面深色的天空中挂着一金黄的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有,无所无的。
正如地上的路;其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文中的“我”指()A.主要人物B.索人物C.迅D.暗人物2.我想到希望,什么忽然害怕起来了?3 .“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了”一句中“切近”“茫”包含着什么意思?4.“希望是本无所有,无所无的” 句在文中的意思是()A.希望有没有都可以B.希望没有用C.希望在黑暗社会不以D.不能空有希望5.“ 正如地上的路;其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基达标1.给上列加粗字注音(1)峰峦()(2)凌纱()(3)粼波()(4)弥漫()(5)点缀()(6)谚语()(7)一霎时()(8)棉絮()(9)模糊()2.解词(1)姿态万千:________(2)预兆:________(3)点缀:________(4)弥漫:_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表格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或修辞手法。
①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②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③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④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⑤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
()5.课文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说明事物,请以下边的句子为例,说说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高阅读下边的语段,回答问题。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和影依然很清晰。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四基达标1.本文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
2.给加粗字注音:①啜泣()②嶙峋()③眩目()④纳罕()⑤训诫()⑥凝视()3.解词:①纳罕②小心翼翼③训诫④眩目4.本文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能力提高阅读课文最后三段,回答问题:1.父亲为什么不怕孩子失足?为什么不上去抱他下来?2.末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3.找出“我”下山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4.对这位父亲的教育方法,你赞成吗?你是如何看的?你爸爸又是怎样教育你的?开放探究1.用200字左右的文字叙写一下自己的一次“冒险”经历。
2.对你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你有何看法,请以“_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题,给爸爸或妈妈写封信,字数不限。
参考答案[四基达标]1.美莫顿·亨特2.①chu^ ②l0n x*n ③xu4n ④n4 ⑤ji8 ⑥n0ng 3.①惊奇,诧异②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③告诫教导④(眼睛)昏花4.因为天气闷热,他们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为下文作铺垫。
[能力提高]1.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
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以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
2.这里“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3.有信心→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
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说明父亲教育方法的恰当。
4.言之有理即可。
[开放探究]1.略2.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语言诚恳,不失身份.符合书信的体例即可。
考试中提前了解15项应试须知相信很多中学生在考前,都会听到老师讲述一些大考中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老生常谈,但如果不加注意,那么,即使你平时学习成绩再好,复习得再全面,也可能前功尽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故乡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知识掌握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浙江________人,我国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
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________、________,这两篇文章均出自散文集________。
2.《故乡》一文的线索是________,故事背景是________。
3.分别用一句概括文中几位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①闰土________
②杨二嫂________
③“我”________
能力提高
1.“豆腐西施”是众人对杨二嫂年轻时的称呼,从这一似乎是褒扬的称号里,你看出了什么?____ ____
2.下列几句话中“辛苦”的含义相同吗?如果不同,请分别指出来。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
_____ ___
3.闰土在“迅哥儿”让他挑选一些东西时,拣了香炉和烛台,联系前文闰土叫少年好友“迅哥儿”为“老爷”的情节,请你对“拣香炉”的情节作简要分析。
______ __
实用文档
延伸拓展
阅读文段,然后按要求答题。
住33号那会儿,左邻32号是个老人。
老人一生相当(),()不幸都降临到他的头上。
年轻时由于战乱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一条腿也丢在空袭中:“文革”中,妻子经受不了无休止的折磨,最终和他划清(),远他而去,不久,和他()的儿子又丧生于车祸。
可是在我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矍铄爽朗而又随和,我终于不揣冒昧地问:
“你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和不幸,可是为什么看不出有伤怀?”①
老人无言地将我看了很久,然后,将一片树叶举到我的眼前:
“你瞧,它像什么?”②
这是一片黄中透绿的叶子。
这个时候正是深秋。
我想这也许是白杨树叶,而至于像什么……“你能说它不像一颗心吗?③或者说就是一颗心。
”
这是真的,是十分肖似心脏的形状。
我的心为之轻轻一颤。
“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④
老人将树叶更近地向我凑凑。
我清楚地看到,那上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孔洞,就像天空里的星月一样。
老人收回树叶,放到了掌中,用那厚重而舒缓的声音说:“它在春风中绽出,阳光中长大。
从冰雪消融到寒冷的秋末,它走过了自己的一生。
这期间,它经受了虫咬石击,以致千孔百疮,可是它并没有凋零。
它之所以享尽天年,完全是因为对阳光、泥土、雨露充满了热爱,对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热爱。
相比之下,那些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⑤
实用文档
老人最后将叶子放到了我的书桌上,他说:“这答案交给你啦,这实在是一部历史,然而更是一部哲学啊。
”
如今我仍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这片树叶,每当我在人生际遇中突遭打击的时候,我总能从它那里吸收足够的冷静和力量,不论在怎样的艰难之中,总能保持一份乐观向上的精神。
1.若给短文补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乐观向上B.特殊的树叶
C.老人 D.老人和树叶
E.一片珍贵的树叶F.我和老人
2.这篇文章通过记叙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
3.第二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语,正确的是[ ]
A.坎坷多种界线相依为命
B.坎坷各种界限相依为命
C.曲折很多界限朝夕相处
D.悲惨多种界限朝夕相处
4.根据语境,写出第三段加粗词语的含义。
矍烁______ __
冒昧______ __
5.文中画“~~”句把树叶比作心的用意是什么?____ ____ 6.文中标序号的①—⑤问句中,________是设问,________是反问。
(只填序号)
实用文档
7.从《故乡》一文中闰土的生活态度入手,结合本文中老人的人生态度,谈一谈你对人生的看法(不少于150字)。
____
___
参考答案
【知识掌握】
1.《呐喊》鲁迅周树人绍兴文学思想革命《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
2.“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辛亥革命后十年
实用文档
3.①是一位勤劳朴素、善良但又迷信、愚昧麻木不仁的旧中国尚未觉醒的贫苦农民的典型。
②是一位自私刻薄、泼悍、放肆而又受到侮辱与损害的城镇小市民的典型。
③是一位进步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能力提高】
1.还含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包含着鄙视,杨二嫂是卖豆腐营生的,这个职业是被人瞧不起的,把“豆腐”放进绰号,就包含着鄙视了。
其二是包含着戏弄,将西施与豆腐放在一起,就有此味道,三是侮辱,杨二嫂已成了招徕生意的广告。
2.“辛苦”的含义是不同的,第一辛苦指奔波,劳碌;第二辛苦是指辛勤劳苦;第三辛苦指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3.闰土“拣香炉”与“叫老爷”的做法一样,思想上受封建观念的影响,不同的“叫老爷”反映了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束缚;“拣香炉”则说明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
两者都说明闰土迟钝麻木。
【延伸拓展】
1.D
2.我与老人和树叶的故事直面人生,乐观向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3.A
4.矍铄:形容老年人有精神的样子。
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作谦辞)。
5.树叶的千孔百疮与老人一生的坎坷不幸,树叶的享尽天年与老人精神的矍铄、爽朗何其相似,既是以物喻人,又为后面写人作铺垫。
实用文档
6.②④,①③⑤
7.可从闰土的不觉醒、麻木愚昧的消极人生态度和老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比照入手展开,合理即可。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