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14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人美版(共45张PPT)
合集下载
人美版美术美术鉴赏14百花齐放_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课件(共40张PPT)(2)

14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中国现代美术
• 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 起始的美术。
• 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绘画,其变 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 画发生激烈的演变,二是西方绘画(素描、 油画、和版画)引进并迅猛发展。
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蛙声十里出山泉 中国画 齐白石
胜利渡长江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1952年 刘开渠
收租院之一
雕塑 1964年 四川美术学院集体创作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
崛起(广州市雕塑公园,1990年)黎明
仇娃参军(雕塑,1990年)杨奇瑞
庆丰收
中国农业展览馆藏 1959年
鲁迅美术学院 集体创作
和平
日本长崎 1985年 潘鹤、王克庆、 程允贤
齐白石的传奇人生:
• 1863 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一农民家 庭。8岁随外祖父读村学,一年 后因家贫辍学, 在家放牛砍柴。 因此实际上他只有1年的读书生 涯。
• 15岁拜师学木匠,始为粗木工, 后为细木工,以擅雕花名闻乡里。
• 21岁得《芥子园画谱》, 有空时 便临摹。
• 27岁拜师学画,继而学诗、学篆 刻,苦学钻研精神令人敬佩。
冷军作品欣赏
怒吼吧,中国 (版画 ,1935年)李桦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版画 1943年 彦涵
一湾解冻的湖水 (1980年)(水印木刻) 古元
二、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 “架上雕塑”是指雕塑家个人探索性较强、创作 风格较明显,受公共环境因素制约较少的一类体 量较小的雕塑,多因在轴架上完成而得名。 “城市雕塑”是指为城市美化服务的环境雕塑, 它相对架上雕塑而言,实际上是指公共环境空间 中的雕塑作品。它们成为中国现代雕塑的主流样 式。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中国现代美术
• 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 起始的美术。
• 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绘画,其变 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 画发生激烈的演变,二是西方绘画(素描、 油画、和版画)引进并迅猛发展。
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蛙声十里出山泉 中国画 齐白石
胜利渡长江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1952年 刘开渠
收租院之一
雕塑 1964年 四川美术学院集体创作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
崛起(广州市雕塑公园,1990年)黎明
仇娃参军(雕塑,1990年)杨奇瑞
庆丰收
中国农业展览馆藏 1959年
鲁迅美术学院 集体创作
和平
日本长崎 1985年 潘鹤、王克庆、 程允贤
齐白石的传奇人生:
• 1863 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一农民家 庭。8岁随外祖父读村学,一年 后因家贫辍学, 在家放牛砍柴。 因此实际上他只有1年的读书生 涯。
• 15岁拜师学木匠,始为粗木工, 后为细木工,以擅雕花名闻乡里。
• 21岁得《芥子园画谱》, 有空时 便临摹。
• 27岁拜师学画,继而学诗、学篆 刻,苦学钻研精神令人敬佩。
冷军作品欣赏
怒吼吧,中国 (版画 ,1935年)李桦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版画 1943年 彦涵
一湾解冻的湖水 (1980年)(水印木刻) 古元
二、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 “架上雕塑”是指雕塑家个人探索性较强、创作 风格较明显,受公共环境因素制约较少的一类体 量较小的雕塑,多因在轴架上完成而得名。 “城市雕塑”是指为城市美化服务的环境雕塑, 它相对架上雕塑而言,实际上是指公共环境空间 中的雕塑作品。它们成为中国现代雕塑的主流样 式。
2020—2021学年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C.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D.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观看图片,在所给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恰当的诗句
A.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C.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D.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观看图片,在所给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恰当的诗句
A.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B.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C.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巩固实践——画一画
加油!
诗情画意
Choose a poem you like to create a poetic picture.
选择你喜欢的诗句,创作一幅诗意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sentences in the given options.
观看图片,在所给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恰当的诗句。
观看图片,在所给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恰当的诗句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融合型新样式绘画代表画家吴冠中代表作品
融合型新样式绘画代表画家吴冠中代表作品
高中美术 第14课百花齐放_推陈出新_中国现代美术_融合型中国画课件

《奔马图》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 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 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 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 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 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 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 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 为中国现代绘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长期以来,他 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 念,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 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 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 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 吴冠中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
苍鹰
树 熊
林风眠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 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 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蒂戒美术学校 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 术学校深造。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 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林风眠 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 (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校长。解放 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凤眠于70 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 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林风眠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波澜,倡导新艺术运 动,积极担负起以美育代提高和完善民众道德,进而促成社会改造与进步的 重任。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 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 全国艺坛为之欢呼。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 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 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也是20世纪实践中西文化融合具有革新 开拓精神的先驱,是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他的作品总有一 种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正是这种哀怨和孤寂使他的后在英国、法国、瑞士举办画展。
高中美术 《美术鉴赏》第14课课件 人美版

中国画经过革新和探索:
• 形成两种类型:传统型和融合型。 • 传统型:继承传统,力求在题材内容、 艺术风格、笔墨技巧等方面有所发展。 • 代表人物是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 欣赏课本P79右图《蛙声十里出山泉》, 及文字说明。
齐白石的传奇人生:
• 1953年,老舍先生请白石老人以诗 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 一时间难住了年逾90高龄的老画家。 老人经过两天两夜的苦思,突然从 “出山泉”三字获得灵感,成就了 这幅名作。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中国现代美术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4课
一个哲人对大家的人生忠告:
• 人一生应该去的几个地方! • 人一生应该知道的几个人!
人一生应该去的几个地方:
• 不仅要去……
• 更应该去……
• 不仅要去……
• 更应该去……
200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12月23日在厦门美术馆开幕。 画展是全国性一年一次的大展,是国内最具影响力、规模最 大的专题展。
• 这幅作品与我们学 过的一篇课文有关。
这幅画的是厦门鼓浪屿 吗?与你印象中的是否一样?
人一生应该知道的几个人:
• 可以不知道林俊杰!
• 但应该知道林风眠!
• 可以不知道张靓颖!
• 但应该知道张大千!
• 可以不知道齐秦!
• 但应该知道齐白石!
• 可以不知道潘玮珀!
• 但应该知道潘天寿!
阅读课本P79-P84:
• 感受“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中国现 代美术! • 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是指1919年五四运 动起始的美术。 • 中国现代美术,一方面有几千年历史的 传统画种——中国画发生激烈的演变, 另一方面西方绘画引进并迅猛发展。
• 潘天寿作品
《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父亲》 罗中立(1980年)
细节和局部 述说 沧桑与苦涩
《父亲》的眼神
你感受到什么?
呆滞 迷茫 期待和悲悯
逼人的灼烧感
谁都无法忘却——
这张饱经风霜、布满皱纹
的脸, 这张被疲劳所摧残,被太 阳所炎晒而变得干瘦黝黑 的脸, 这张刻满劳苦、默然奉献 与承担的脸…… 他是你我精神上共同的父
亲……
画家
罗中立
罗中立,原籍四川璧山县。 1948年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 下学画。 1964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 进入附中学习的第二年,学校组织去大 巴山生活了三个月,他深切体会了农民 的善良与本分。 1968年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又去大 巴山,在达县钢铁厂当工人,这一呆就 是10年。 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 任教。 1983——1986在欧洲考察学习。 1998年始任现任四川美院院长,现任中 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看一幅画——我们学会欣赏! 读一幅画——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要学会用心去“读”,你将会发现更多的
精彩!
If I have seen farther than others, it is because I was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
有一个名字叫 父亲 有一种大爱叫 父爱
父爱有时也很温馨
父爱有时也很细致
父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而父爱更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水。
父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而父爱更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水。
父亲的吻 —— 很 深 情
父亲的肩 —— 我 的 马 鞍
父亲的玩 —— 很 童 趣
父亲的臂弯 —— 很 有 力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中国现代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时间上如何界定中国现代美术?
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至今的 美术,主要是20世纪的中国美术。
10
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这时期的中国美术的变革与发展主要 表现在两方面:
1、中国画发生激烈演变 2、西方绘画(素描、油画和版画)的
引进并迅猛发展。
结果?
11
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
1、 传统型中国画 2、融合型中国画
25
滋用黄 ,墨宾 黑层虹 而层山 层积水 次染用 丰,笔 富浑凝
厚重 华,
26
27
28
29
色黄 画宾 出虹 显的 得花 雅鸟 致则
少 勾 线 , 直 接 用 墨
30
究花特潘 雄卉形天 强多式寿 、用,创 豪双黑造 壮勾白花 、法、卉 气;刚与 势构柔山 之图对水 美、比结
用强合 笔烈的 讲;独
格明显。
41
42
43
作融画李 品化中可 意在的染 境传明的 开统暗创 阔笔处作 、墨理融 笔和引合 墨造进中 深型中西 厚之国, 。中画把
,,西
44
45
46
47
国效林 画果风 。、眠 多节将 采奏西 用强方 方烈现 构的代 图审流 。美派
观中 引的 入视 中觉
48
49
象线江西吴 意交南的冠 味错的主中 浓迷白张继 重离墙,承 ,,黑他了 影色瓦的老 响墨、山师 很飞绿水林 大舞树画风 。辉红多眠
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39
精动笔中的徐 神而下国愿悲 。有所的望鸿
富刻笔,以 有画墨他自 笔的融把己 墨形为西的 情象一方实 趣无体写践 。不,实实 他造创主现 的型造义了 马准了的其 体确新表改 现、风现良 出真格方中 民实;法国 族生他与画
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4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说课稿

三、联系实际,拓展课题进行练习,巩固学习目标。
1、以作品为例,谈谈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分析它们的特点,你认为这种融合有意义吗?
2、参观你周围的环境雕塑或雕塑家工作室,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写下来。
四、 课堂小结。
1、 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2、 讲座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交流、引入谈话导入(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二、新知探究:
环节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投放出《蛙声十里出山泉》、《溪山行旅图》。介绍中国画发生的激烈转变。
1、引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让学生独自欣赏,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1、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
教学重点:①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②中国现代雕塑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3、 教学难点:①佬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等名词。②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方法:
教师活动:投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开《开国大典》、《一湾解冻的湖水》等,介绍西方绘画的引进并迅速发展。
环节二、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教师活动:投放图片,介绍中国现代雕塑的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讨论中国现代雕塑的成就。
2、 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五、 板书设计。(略)
1、以作品为例,谈谈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分析它们的特点,你认为这种融合有意义吗?
2、参观你周围的环境雕塑或雕塑家工作室,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写下来。
四、 课堂小结。
1、 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2、 讲座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交流、引入谈话导入(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二、新知探究:
环节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投放出《蛙声十里出山泉》、《溪山行旅图》。介绍中国画发生的激烈转变。
1、引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让学生独自欣赏,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1、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
教学重点:①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②中国现代雕塑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3、 教学难点:①佬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等名词。②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方法:
教师活动:投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开《开国大典》、《一湾解冻的湖水》等,介绍西方绘画的引进并迅速发展。
环节二、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教师活动:投放图片,介绍中国现代雕塑的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讨论中国现代雕塑的成就。
2、 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五、 板书设计。(略)
人美版《美术鉴赏》第14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共31张PPT)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标准教科书 人美版《美术鉴赏》
继承传统
齐
说一说你所了解的齐白石先生
白 石
1863—1957,湖南湘潭人,中 国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 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院名誉教授、
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协主席等 职。
齐白石先生作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雅俗结合、刚健鲜活、诙谐幽默;用笔雄浑健拔, 用墨滋润淋漓,用色浓艳泼辣,简括大气。
是指融合中西绘画之长的 中国画。五四运动以来,大批 青年美术家留学日本与欧美, 他们借鉴西方美术,以改革和 发展中国画为己任,倡导西方 古典写实或近代美术与传统绘 画的融和。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标准教科书 人美版《美术鉴赏》
其他融合型中国画家
刘海粟:1896—1994,中国杰出的美术家、教育家、
美术史论家,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被海外学者 誉为“中国文艺复兴大师”。主张“融合中西以创新”
·
《藏 父 亲 》组画进城
重庆人,1980年在 四川美院学习,以一副超 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 而一举成名,获“第二届
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82 油》 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
年移居纽约,2000年回
画油 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院
国后任清华院教授、博士 生导师。04年提交辞职报 告。
罗画 中陈 立丹 青
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 协会理事、四川美院院长。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标准教科书 人美版《美术鉴赏》
鲁迅先生倡导的创作版画
《悼念和战斗的诗篇》
古元 1976年作
中国传统版画是由画家 写稿、刻工刻版、印工印刷 的“复制版画”,上世纪20 年代未鲁迅先生将西方版画 引入中国,并倡导艺术家自 画、自刻、自印的“创作版 画”,出现的一大批知名版 画家,如古元、李桦、彦涵、 力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版画
● 一湾解冻的湖水 古元
创作版画
创作版画
新品种 新样式的中国绘画
●采用油画技法的 国画
●采用国画技法的 油画
●采用新型颜料 混 合颜料的绘画
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 1942年,毕业于杭 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
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 等美术学校。
年的鲁迅先生以不少的精力放在对创作版画的介绍、倡导和扶植上,成为我国新兴版画的 奠基人和导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鲁迅的旗帜下发展起来的新兴版画运动,具备 了鲜明而又独特的中国品格。聚集在这面旗帜下从事版画创作的人,思想倾向革命,作品 内容大多反映人民群众的苦难、呼号和奋起战斗的事迹。因此,中国新兴木刻被国内外看 作是战斗的版画,是革命的艺术。
• 主持了三次西化艺术运动,三次失败。
• 林风眠和徐悲鸿都认为中国艺术必须改革,必须从西方借取一些东西, 来改变中国的艺术,改变人们对艺术的看法,改变中国人的民心。这是 他们那代人的伟大之处。但是他们给出的药方不同。徐悲鸿认为,中国 艺术之所以在那个时代式微,就是因为和生活、现实疏远,所以他提倡 现实主义精神,他从西方引来现实主义的内涵充实中国艺术。徐悲鸿的 做法是很有远见的,认清了“美术潮流”,取得了很大的改良中国画的 作用,尤其到了1949年后,他和社会主张的革命现实主义一道,形成了当 时中国社会主流,一再受到当局政府高度重视。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 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 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 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 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根据《吴冠中年表》,1939年,吴冠中20岁,吴冠中于国立艺专期间 ,酷爱梵高、高更,在画面中喜用大红大紫强烈的色彩,给自己取名 “吴荼茶”的笔名,后改为“荼”,专做画面签名。吴冠中在美术创 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 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 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 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 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 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的引进并迅猛发展
一、兼容并蓄的中国 现代绘画
传统型 融合型
传统型中国画
●
蛙 声 十 里 齐出 白山 石泉
传统型中国画
黄宾虹 山水册页
黄宾虹有“千古以来第一用墨大师”之称,他的山水画在中国画的发展中起着承 前继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他的作品特点大气磅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黑中 留白等技巧。可谓“黑、密、厚,然虚实有致”。
• 而林风眠也认为,要引进西方优秀的东西改变中国,但他不认为应简单 引进西方写实主义,而应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的精神,西方自由创作的主 张,这些在很多岁月中都受到误解,被视为洪水猛兽。1949年后, 因被视 为新派画不合艺术审美,不受到重视, 他凄然被解职而无奈离开学校 。所以我们今天重新讨论林风眠的时候尤其要关注林风眠这一系列的 主张,真正重新去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对我们的民族艺术振兴有新的一 种认识。
林 风 眠
金 秋
林 风 眠
荷 塘 过 雁 图
林风眠 花枝群鸟图
林风眠 枫林
• 赵无极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平,成长于南通,学画于杭 州,从艺于重庆和上海; 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 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
• 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 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
和平 潘鹤 王克庆 郭其祥 程允贤
黄河母亲 何鄂
五月的风 黄震
解放区的木刻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获得了更大发展。为了让人民群众
喜闻乐见,逐步进行木刻的民族化改造。从民族民间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作品的数量 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的新兴木刻版画脱离了初期摹仿西方的痕迹,初 步解决了民族化的问题,这也是它成长的重要标志。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兴版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全国重点美 术院校开设了版画课。每年培养一批新的版画专业人才。同时,各个时期也不乏自学成才 的版画家涌现。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版画题材大大扩展,除 去反映革命历史风云外,反映和平建设事业、人民美好生活、祖国壮丽河山和赏心悦目的 花鸟鱼虫等都成为版画家自由选择的题材。为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也为画家更 高的艺术追求,套色版画猛增,套色除油印外,又吸收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木刻中的水印技 法。在版种方面,过去只是木刻一种,后来逐渐发展到铜版、石版、丝网版、纸版、塑料 版、综合版等;过去只有单幅画,后来出现了组画、连环画、插图、藏书票、贺年片、月 历卡等。由于版画是复数艺术,所以有较多的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争相收藏,上世纪90 年代初成都建立了神州版画博物馆,2006年哈尔滨也建立了一座专门收藏版画的博物馆, 以版画家个人名义建立的艺术馆已有数家。
中国现代油画
○ 狼牙山五壮士 詹建军
中国传统版画是画家作稿、刻工刻板、 印工印刷的“复制版画”。
20世纪20年代末鲁迅先生将西方版画引 入中国,并倡导画家自画、自刻、自印 的“创作版画”。
中国版画的历史是悠久的,也是年轻的。说其悠久是指传统版画、复制版画;说其年 轻是指新兴版画、创作版画。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大旗手,其功绩不仅表现在文学上,也表现在版画上。晚
• 1959年后,他的作品进一步摆脱具像性、描写性和情节性,更直率地表 现精神和情感。他喜将大幅画布铺于地面作画,在无拘无束中尽情挥洒 。赵无极深受中国文化熏陶,作品始终洋溢着东方气息,讲究气韵。
二、再塑名族精神的中国 现代雕塑
● 胜利渡长江 刘开渠
全民皆兵
庆丰收 鲁迅美术学院
歌乐山烈士纪念碑 江碧波 叶毓
吴冠中 波洛克
• 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 艺术学院(现更名为 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 自幼喜爱绘画。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历任国 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 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 海分会副主席。
● 群马图 徐悲鸿 1940年
中国传统的笔墨技巧 与西方绘画素描写实画法 结合起来,把生动有力的 造型与画家忧国忧民的思 想情感结合在一起,创造 了中国画新的艺术境界。
融合型中国画
●
春
李 可 染
雨 江 南 图
中国现代油画
开国大典 董希文
中国现代油画
齐白石像 吴作人
中国现代油画
西藏组画之进城 陈丹青
传统型中国画
黄宾虹 山水册页
传统型中国画
● 记写雁荡山花 潘天寿
潘天寿创造花卉与山水结合的的独特形式,粗细、黑白、刚柔和虚实对比强烈。花 卉多用双勾重彩画法,使山花表现更鲜明突出。构图、用笔讲究雄强、豪壮、气势之美。
他从深入雁荡山写生得来的这些山花幽草的细微题材,却被他化为气势磅礴的巨制。
融合型中国画
14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中国现代美术
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是指 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的美术, 主要是20世纪的美术。这一 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特点, 奠定了该时期美术的发展历 程和基本特点。
中国现代美术中绘画领 域发生的变革的表现:
1、中国画发生激烈的演变: 传统型和融合型
2、西方绘画(素描、油画、版画)
。 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 1948年定居巴黎,1964年入籍法国。创作以人物和风景为主的具象油画 。
• 50年代后其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 。作品多以黑、褐等暗色为基调,笔触激烈,充满力度,画面极富运动 感,七十年代中期以后,赵无极绘画进入另一阶段,其油画技巧日臻娴 熟,色彩变得艳水 火等种种大自然的要素,更具有风景的意味,气氛越来越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