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三篇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三篇篇一: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1.1系统目标针对特定条件规划某种农作物适宜的种植区涉及复杂的空间分析,如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分析、空间叠置分析等。
通过开发一个土地利用规划系统有效地解决此类空间选址问题。
采用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包的组件开发模式,可以在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下快速搭建一个实用的GIS系统。
目标系统需要支持多源数据(包括各类矢量数据、遥感影像、DEM数据和其他非空间数据)的显示、编辑、查询、统计,并提供空间分析及地图制图功能:1)显示主要指地图浏览(包括缩放、漫游和鹰眼导航)、属性查看和几何测量;2)查询指利用多种交互方式实现目标定位、属性获取;2)统计指对某类数据中特定属性的统计特征进行概括或总结;3)编辑指对目标对象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更新;4)空间分析指对空间数据进行各种处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空间信息;6)地图制图指利用各种制图要素进行地图整饰,以清晰表达相关空间信息。
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并实现了数据显示和数据查询等基本功能。
其他系统功能将在后期逐步实现,从而建立可用的GIS系统。
1.2功能设计针对具体的应用需求,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被划分为数据显示、查询统计、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和地图制图等几个功能模块,如图2.1所示。
图2.1功能模块结构图 1、数据显示本模块具体功能应包括:1)视图控制,比如图形的缩放、漫游等; 2)几何测量,如距离测量、面积测量;3)图层管理,包括改变图层次序、控制图层可见性、删除图层、打开图层属性表等。
2、查询统计本模块具体功能应包括:1)信息导航,弹框显示选中对象的属性信息;2)空间查询,查找目标图层中与参考对象符合特定空间关系的要素集; 3)属性查询,查找目标图层中包含特定属性信息的要素集; 4)数据统计,获取属性表中特定字段的统计信息。
3、数据编辑本模块具体功能应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系统数据编辑 地图制图查询统计 辅助决策 属性编辑 图形编辑 地图整饰 属性查询 空间查询 数据统计气象分析阳坡分布 适宜区生成数据显示视图控制 空间测量 信息导航图层管理 符号化 打印输出水文分析1)图形编辑,对矢量类型图层添加、删除要素,或修改已有要素的形状信息;2)属性编辑,对矢量图层中要素的属性信息进行修改,或对非空间数据图层增加、删除、修改记录。
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总体设计说明书一、引言1、编写目的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结合校园实际情况,我们计划利用GIS的功能和方法做一个关于校园的高效、易用的导航系统,本系统初步目的是为那些对大学校园还很陌生的人提供就一些服务,让他们通过此系统能快速知道目的地在哪,去目的地怎么走,从而节省他们宝贵的时间;以及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基本的生活信息,学习信息和活动信息等。
2、背景说明软件名称:“理工之窗”导航系统项目提出者:毛超荣项目开发者:毛超荣、王世远、杨克明、彭冠峰、宋红见用户:3、系统设计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GIS已经深入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导航系统的出现使人们的出行变得十分便捷,了解的GIS的强大功能后,为此我们试想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校园实际需求做一GIS导航系统,方便广大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体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在地理信息系统快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系统是介于大公司、大项目的设计,很少是关于一个像大学校园等小小范围的导航系统,在此背景下,本系统的设计为广大师生及所有的系统访问者提供一个实用的平台,为他们带来便利。
同时也是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学校。
4、参考资料二、用户需求分析成果1、系统功能需求“理工之窗”学生服务系统围绕着网站的使用情况在用户、信息、服务、数据等方面进行管理。
从系统运行环境来看,系统建设功能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对外服务网站、内部信息处理系统。
本部分从内部使用者的角度,对系统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1.1、系统总体功能需求业务系统是以GIS系统为基础,反映学生服务特点,是集导航和查询功能于一体的的信息系统,其中包括学习信息服务系统、生活信息服务系统、系统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和人员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各功能模块情况如下图:1.2、功能模块的具体内容和需求明细1.2.1、学习信息服务系统模块描述:该部分主要是为同学们的学习服务的,为同学们提供实时的与学习方面有关的各种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入门说明书

CONTENTSForeword to the second edition vii Foreword to the first edition ix Acknowl dgm nts xiChapter 1: Introducing GIS Analysis 1 What is GIS analysis? 3 Understanding geographic features 5 Understanding geographic attributes 14Chapter 2: Mapping Where Things Are 23 Why map where things are? 24 Deciding what to map 25 Preparing your data 27 Making your map 29 Analyzing geographic patterns 46 Chapter 3: Mapping the Most and Least 51 Why map the most and least? 52 What do you need to map? 53 Understanding quantities 57 Creating classes 63 Making a map 79 Looking for patterns 99 Chapter 4: Mapping Density 105 Why map density? 106 Deciding what to map 107 Two ways of mapping density 109 Mapping density for defined areas 113 Creating a density surface 118Chapter 5: Finding What’s Inside 133 Why map what’s inside? 134 Defining your analysis 134 Three ways of finding what’s inside 145 Drawing areas and features 148 Selecting features inside an area 153 Overlaying areas and features 160Chapter 6: Finding What’s Nearby 181 Why map what’s nearby? 182 Defining your analysis 182 Three ways of finding what’s nearby 189 Using straight-line distance 192 Measuring distance or cost over a network 217 Calculating cost over a geographic surface 229 Chapter 7: Mapping Change 241 Why map change? 242 Defining your analysis 242 Three ways of mapping change 257 Creating a time series 259 Creating a tracking map 268 Measuring and mapping change 275 Where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289 Data credits 294 Ind x 295。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03月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学时数: 10周学分数: 10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论文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前面基础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的继续、深化和发展。
它能够适当弥补以前学习和训练的某些不足,可是,最主要的任务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用科技语言(文字、图表等)准确表示自己的思想和学术看法的能力。
经过本次设计,使同学对大学几年所学课程有一全貌性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对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有一次切身的体会,学会查找资料,对一个题目进行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实现及完成后撰写有关论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科学作风,使学生对本专业有较完整的、系统的认识,从而达到巩固、扩大、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毕业之前,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一篇毕业论文。
完成论文是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虚心好学、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高调查研究、辨证思维和系统分析能力的过程,包括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绘制图表、编制程序、科学计算、查阅文献(含外文文献)、改进创新、综合写作等。
选题确定后,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要向学生正式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明确完成论文的要求。
毕业论文的篇幅一般应在16000字以上。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与程序(一)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1. 论文方式:由指导老师提出论文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论文题目,并按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
2. 时间安排:第4周——第13周,安排在第8学期。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程序1.毕业论文(设计)动员阶段在毕业实习前,各位教师提出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并上报教学秘书处汇总,秘书处向学生布置并落实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根据学生的初步选题,明确要求,安排确定指导教师。
土地信息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3

《土地信息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一、引言(一)编写目的参见《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编写目的”。
(二)项目背景参见《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项目背景”。
(三)术语说明参见《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术语说明”。
(四)参考资料参见《软件需求分析》中的“术语说明”。
二、任务概述(1)要完成操作界面的设计、制作。
(2)完成后台数据库设计、存储过程的实现。
(3)通过后台数据库的支持,实现用户认证功能管理、数据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图形显示管理。
(一)目标:1、性能要求:(1)建成可自助设计的平台,单位可以根据要求自行定义用户访问的组及权限、增加功能模块。
(2)采用微软最新的Smart Client结构体系,为最终用户提供可交互的软件界面。
应用系统通过OneClick技术部署用户客户端(客户端可以通过系统的安装超链接自动实施客户端的安装与升级)。
系统采用标准的三层结构体系: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系统负载轻,开放性好,系统维护升级方便。
(3)在单位局域网上,基于Web服务调用实现业务数据通讯。
2、安全与保密:用户通过安全子系统的认证授权实现系统相应功能的调用,防止用户越权。
(二)运行环境参见《软件需求分析》中的“运行环境”。
(三)需求概述本软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1)用户登录验证功能进入系统时,对用户身份进行检查,只允许合法用户登录。
(2)权限控制给用户授权分配用户相应的权限。
(3)业务数据录入用户通过界面输入信息,系统校验数据输入的正确性,通过调用web服务执行相关数据的录入。
(4)业务数据删除用户通过界面操作删除用户选中的记录。
(5)数据修改用户通过界面操作,修改满足条件的记录。
(6)数据查询系统根据查询条件输出记录(7)业务数据的图形显示根据参数“NianDu”显示该年度的统计信息(8)用户帐号创建新建用户名与密码(9)修改用户资料修改用户资料(10)删除用户帐号删除用户记录三、总体设计(一)处理流程处理流程如图:1、系统运行时首先激活身份认证模块。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测绘工程专业用)马文波编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学院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2)二、课程设计内容 (2)三、课程设计步骤 (2)四、课程设计要求 (3)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实践环节,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的有效手段。
通过集中实习,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的理论与方法的认识,能够熟练使用GIS软件,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二、课程设计内容为一个垃圾掩埋场选址。
在本课程设计中只考虑地形、土地覆盖、水文和土壤等特征,使用的是Grid数据。
注意:Grid 是一些文件的集合。
最好不要在Windows 资源管理器里进行移动、更名、拷贝、删除或其它的修改操作,要使用ArcCatalog。
Grid 的名称不能超过11 个字符,名称只能包含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三、课程设计步骤1)设置工作环境1.创建d:\landfill文件夹,把数据拷贝到此文件夹下。
2.打开ArcMap,激活空间分析扩展模块。
选择Tools>Extensions,选中Spatial Analyst。
3.从View>Toolbars 选中Spatial Analyst,显示工具条。
4.打开landfill\If_analysis\下的landfill_analysis.mxd。
5.从空间分析工具条,选择Options。
在Options 对话框,点击General 标签,将工作空间设置为landfill\If_annlysis。
6.分析环境是为所有grid 操作设置x,y 坐标范围。
分析范围默认是一个矩形。
边界多边形(Mask)可以用图层的形状来替代矩形范围。
在General 标签,从下拉列表中选择county_bnd 作为边界多边形。
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报告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报告1.引言1.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本软件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总体设计报告的目的是从整体上把握系统设计框架,包括了需求分析成果、软件架构、功能模块、接口说明和空间数据库设计。
该报告对上述内容做总体描述,展示了用户需求与应用系统实现之间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祈祷提纲挈领的作用。
本文档供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参考。
1.2项目背景项目名称:超市导航系统项目委托单位:项目开发单位:软件产品用户:购物者1.3定义数据流图:表示求解某一问题的数据通道,同时也规定了处理的主要阶段和所用的各种数据媒体。
数据字典:指定义和管理数据库文件(库表)的组织的系统,其目的是方便数据库的存取和控制,加强系统的数据管理。
静态数据:指那些不随时间或其它数据变化而变化的数据。
动态数据:指在系统应用中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数据,如库存数据等。
硬件接口:接入设备的接口,如内存和显卡接槽以及与外部设备耳机、网线、USB等相连接的接口。
1.4参考资料《原创android界面效果全汇总》《ArcGIS API for Android 案例教程》《ArcGIS for Android 2.0开发教程基础版》文档编号:PTM01_Dt 12.用户需求分析成果2.1系统功能需求基本GIS功能:对地图的基本操作1)包括地图的放大、缩小、全图、漫游、属性查询等;用户个人购物单:用户可以在个人移动端上添加自己需要采购的物品,方便记忆,防止采购时缺漏的现象发生。
1)基本功能:添加、删除与修改商品的功能,并且计算总价,并且在购物过程中,若该商品已采购,则用其它颜色标记该商品,区别待购商品;2)“找便宜”:比较各超市的的商品价格信息,找出待查找商品最便宜的超市,显示信息,并在底图上高亮显示;3)“小票deadline”:即针对优惠的小票,在拿到时输入有效日期及商品名和所属超市,到当天某时提醒用户小票即将到期,并显示商品及所在超市;超市查询及导航:即对图中的超市进行信息了解1)显示与浏览:显示整个南京市的交通路线地图数据,并显示市内大中型超市的位置,方便浏览2)查询:点击图中超市的点,显示超市信息,如地址、规模,方便用户了解;3)定位:利用手机进行GPS定位,显示自己在图中的位置4)超市查找:根据定位信息,结合路网数据,计算出周围离自己最近的超市是哪个,并高亮显示其的位置,显示信息;5)超市导航:利用GPS定位和数字化后的路网信息,查询自身位置到达超市的最短路径。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21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二是在学完GIS原理后,按照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
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在教师指导下,按照GIS的原理完成实习内容。
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对GIS基本原理的掌握,锻炼对GIS基本技能的运用,培养学生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 熟练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编辑处理,结合数据的类型、数量与质量,建立空间数据库。
2. 掌握GIS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的方法,运用GIS软件针对具体问题设计解决方案与操作步骤,并运用GIS软件输出设计成果。
3. 掌握GIS统计分析的方法与专题图制作方法,运用GIS软件设计一幅专题地图,并进行排版输出。
4. 掌握地理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方法,运用GIS软件实现三维景观图的制作。
与专题图的制作GIS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的基本方法;5. 任选任务进行GIS设计,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并提交电子版成果资料。
二、课程设计任务(一).专题图制作1. 总体设计:明确制图目标,搜集专题图制作相关资料与数据,制定专题图技术路线与流程,要求技术路线完整,实施性强;2. 详细设计:1)专题图制作所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数据的现势性好,精度高;2)地理地图的制作,要求符合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内容完整、符合制图规范;3)专题属性信息的整理与编辑,要求信息丰富,现势性好,数据完整准确;4)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要求制图设计方案合理,颜色协调、符号分级明确;5)专题图的布局与整饰,要求布局合理,要素完善,配置协调。
3. 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完整,图表清晰、编号一致,心得体会较深。
(二).空间分析的应用1. 分析问题,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设计解决方案;2. 收集必要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编辑与重分类;3. 依据空间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各项空间分析,包括数据查询与分类、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统计分析、分级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环保厅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Shanghai Digital Intelligence Systems Technology Co., Ltd.文件修改记录(发布到外部的文档请将此部分删除)版本号版本说明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审批日期1.0 第一次提交评审苏君毅TMO 2010年6月1日请保护环境,注意纸张的回收利用版权信息本文件涉及之信息,属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允许,文件中的任何部分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散发。
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完全拥有知识产权,并受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目录第1章.引言 (5)1.1.目的 (5)1.2.文档概述 (5)1.3.术语定义 (5)1.4.参考资料 (7)第2章.系统概述 (7)2.1.系统开发背景 (8)2.2.建设目标 (8)2.3.约束条件与非功能需求 (9)2.3.1.开发环境要求 (9)2.3.2.软件系统架构要求 (9)2.3.3.性能要求 (10)2.3.4.质量需求 (10)2.4.用户 (10)2.4.1.组织机构 (10)2.4.2.用户分类 (11)第3章.概念架构设计 (11)3.1.系统划分 (11)3.2.系统架构 (12)3.3.概念架构 (14)3.3.1.B/S系统概念架构 (14)3.3.2.C/S系统概念架构 (15)第4章.细化架构设计 (16)4.1.逻辑架构 (17)4.1.1.B/S架构 (18)4.1.2.C/S架构模式 (23)4.2.开发架构 (24)4.2.1.技术路线 (25)4.2.2.B/S浏览器端开发视图 (26)4.2.3.B/S服务端开发视图 (28)4.2.4.C/S架构开发视图 (28)4.3.运行架构 (32)4.3.1.系统启动时序图 (32)4.3.2.河流污染扩散模型时序图 (33)4.4.数据架构 (35)4.5.部署架构 (37)4.5.1.系统部署架构 (37)4.5.2.部署设计 (38)4.5.3.网络和硬件配置 (39)4.5.4.软件配置 (40)第5章.系统对外接口 (42)5.1.客户端地图组件接口 (42)5.1.1.组件嵌入方法 (43)5.1.2.已有接口方法 (45)5.2.业务逻辑层W EB S ERIVCES服务接口 (51)5.2.1.地图查询接口 (52)5.2.2.点位编辑接口 (53)第1章.引言1.1.目的编写目的:本说明书是在《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投标方案》、《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地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的基础之上,经过分析和系统设计编写而成。
用于将软件系统需求转换为未来系统的设计,逐步开发强壮的系统构架,使设计适合于实施环境,为提高性能而进行的设计工作,对后面的概要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部署实施、运行维护工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适用读者:河南省环境保护厅项目组成员数慧公司项目组成员1.2.文档概述本说明书包括引言、系统概述、总体设计、功能设计、接口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出错处理设计、系统部署设计等,以提供关于程序系统的逻辑和数据功能实现方式的总体描述。
1.3.术语定义➢OGC: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penGISConsortium,OGC),OpenGIS 规范致力于为地理信息系统间的数据和服务互操作提供统一。
➢W3C:是对网络标准制定的一个非赢利组织,像HTML、XHTML、CSS、XML的标准就是由W3C来定制。
W3C会员(大约500名会员)包括生产技术产品及服务的厂商、内容供应商、团体用户、研究实验室、标准制定机构和政府部门,一起协同工作,致力在万维网发展方向上达成共识。
➢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Web service:是创建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
Web service 的主要目标是跨平台的可互操作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Web service 是完全基于XML、XSD等独立于平台、独立于软件供应商的标准的。
➢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一种轻量级的Web Service架构风格,其实现和操作明显比SOAP和XML-RPC更为简洁,可以完全通过HTTP协议实现,还可以利用缓存Cache来提高响应速度,性能、效率和易用性上都优于SOAP协议。
➢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它是一种标准消息传递协议,通常是Web Service的事实标准。
SOAP是以XML为基础,SOAP 消息格式是由XML Schema模式定义,通过XML命名空间使SOAP具有很强的扩展性。
➢WMS:Web地图服务(WMS)利用具有地理空间位置信息的数据制作地图。
其中将地图定义为地理数据可视的表现。
➢WFS:Web地图服务返回的是图层级的地图影像,Web要素服务(WFS)返回的是要素级的GML编码,并提供对要素的增加、修改、删除等事务操作,是对Web地图服务的进一步深入。
➢WCS:Web覆盖服务(WCS)面向空间影像数据,它将包含地理位置值的地理空间数据作为“覆盖(Coverage)”在网上相互交换。
➢ESB: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传统中间件技术与XML、Web服务等技术结合的产物。
ESB提供了网络中最基本的连接中枢,是构筑企业神经系统的必要元素。
基本功能为动态查找与路由、消息聚合与分发、消息转换、数据绑定转换。
1.4.参考资料➢《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投标方案》➢《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地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软件架构设计》➢《SOA 原理.方法.实践》➢《SOA整合之道》➢《企业应用架构模式》➢《WEB 服务架构与开放互操作技术》第2章.系统概述2.1.系统开发背景河南省近年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污染防治为重点,以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环境质量为主线,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到2009年底河南省将建成覆盖全省的多个环境环境自动监控系统。
此大规模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建设规范和标准,约束改造和代建的新系统。
因此,有必要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环境自动监控数据的空间表达,充分发挥最新通讯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空间技术的优势,为河南省环境保护的管理、评价、决策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2.2.建设目标河南省建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以充分发挥全省的环境质量、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作用,形象展示环境自动监控数据,为河南省的环境信息化坚实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管理、决策服务。
具体目标如下:➢建设满足省环保厅业务应用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数字影像数据库,环保专业专题数据库。
➢建设面向省环保厅业务应用的地理信息平台,满足环保业务对空间信息辅助决策支持应用的需求。
➢以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为依托,GIS能够为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环境质量管理系统、移动监察与执法系统、环境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中心和综合分析系统等提供基本的电子地图和专题地图,实现空间信息、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以及空间分析服务。
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实现GIS WebService与其它子系统的集成,并通过GIS发布功能为决策提供支持服务。
➢提供C/S方式的环境地理信息编辑管理发布系统,基于WEB方式的环境地理信息查询分析系统,可进行环境专题图制作与输出、查询统计汇总。
实现空气污染扩散、水污染扩散模拟展示。
实现重点监控目标三维展示。
➢基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在大屏幕上实时、近实时展现环境、企业、污染物变化等信息。
2.3.约束条件与非功能需求根据需求调研阶段的成果,本系统的约束条件包括软件开发环境要求,系统架构需求和性能需求几部分2.3.1.开发环境要求系统需要在Oracle 11g数据库管理软件,ArcGIS Server 9.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基础环境下进行开发建设。
2.3.2.软件系统架构要求系统采用组件式开发方式,针对普通用户(包括公众用户)的功能采用B/S 模式开发,针对管理用户的功能采用C/S模式开发,系统应采用分布式B/S三层架构的方式进行开发。
要求功能菜单、发布内容可用户定制,可根据数据情况进行动态关联,特别是针对新增表及表字段,可发布、可计算、可加工、可制作等。
本系统要求采用SOA系统架构,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采用Web Service技术。
本系统的客户展现端要求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2.3.3.性能要求➢一般操作响应时间应不超过1秒➢按图上信息检索调图时,每次调图时间不大于5秒;➢其他复杂操作最多不超过10秒;➢本项目面向的用户包括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及各省辖市相关业务用户。
系统应当支持的用户数规模为500个。
➢允许并发操作用户数大于50;2.3.4.质量需求➢以系统连续运行120小时以上系统无错误发生进行衡量;2.4.用户2.4.1.组织机构本系统服务的机构从里到外分别是环保厅内部各职能部门、下属各市环保局、其它委办局,现阶段主要考虑的用户主要是环保厅内部各职能部门。
2.4.2.用户分类专题业务用户:包括环保厅内部相关业务部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模块的其他系统。
可以进入专题应用系统,使用专题功能。
数据管理员:空间数据入库、更新、编辑、地图文件管理。
系统管理员:服务注册、发布、地图服务管理、目录管理、权限分配,地图管理,日常维护。
第3章.概念架构设计3.1.系统划分根据项目合同,招标文件和需求分析说明书,本系统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地理数据处理、数据质检、空间数据库管理➢ 环境地理信息数据展示、业务应用功能、对外服务➢ 地图服务注册、管理,系统服务管理➢ 系统用户、角色、权限、日志等日常管理根据系统功能和职责划分的原则,把系统分为如下子系统:数据规整与建库、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子系统;环境空间信息综合展示系统子系统和综合应用子系统;服务调度管理子系统和运行维护管理子系统,如图3-1所示。
cmp 系统划分数据入库管理子系统服务调度管理子系统环境空间信息综合展示子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子系统图3-1系统划分图3.2. 系统架构系统的技术路线和架构模式,需要根据项目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质量属性等非功能的需求、约束条件,综合考虑,因事制宜,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