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论证要合理(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

写作:论证要合理学习目标1.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学会在文章中合理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并能写简单的议论文;3.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思辨和创新能力。
一、导入新课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要进行论证。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论证的合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论证要合理”这个问题。
二、师生探究1.明确“论证要合理”的概念。
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
2.“论证合理”体现在什么地方?(1) 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和推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2) 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同时,要通过恰当的分析,使读者明白两者之间的联系,避免出现论据与论点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
(3) 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4) 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3.论证的方法有哪些?各自起什么作用?明确: (1)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事例论证等。
(2) 作用:①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②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③正反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④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⑤引用论证:引用名言或引用一些普通人的说法,使其更具有权威性或大众性,使论证有力。
⑥因果论证:让人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⑦理论论证: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4.文题例文展现文题一例文:学贵有疑学贵有疑。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因此,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质疑。
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无可非议的。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读《禹贡》一书时,对书中“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疑问。
部编版(新人教)语文九年级上教案第5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

部编版(新人教)语文九年级上教课设计写作论证要合理先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者,觉醒之机也”,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想自疑问和诧异始”。
一、情形导入生成问题写谈论文,不论是立论仍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要进行论证。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论证的合理呢?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商讨“论证要合理”这个问题。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一 ) 明确“论证要合理”的看法。
明确:论证,就是环绕看法,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联合,进而推导出令人服气的合理的结论。
( 二) “论证合理”表此刻什么地方?明确: (1) 论证要切合逻辑,看法要一致,看法要一致。
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看法进行证明和推理,一定符合逻辑规律。
(2)使用的资料要能支持论点,同时,要经过适合的剖析,使读者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防止出现论据与论点不相关或论据不足的状况。
(3)要选择适合的论证方法。
(4)要构造合理,思路清楚。
( 三 ) 论证的方法有哪些?各自起什么作用?明确: (1)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照论证、比喻论证、案例论证等。
(2)作用:①举例论证:运用详细案例,真切可信,加强文章说服力、兴趣性、威望性,让文章浅易易懂。
②道理论证:能够加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③正反对照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黑白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④比喻论证:道理讲得平常易懂,语言生动形象,简单被人接受。
⑤引用论证:引用名言或引用一些一般人的说法,使其更拥有威望性或大众性,使论证有力。
⑥因果论证:让人弄清楚事情的前因结果,来龙去脉。
⑦理论论证:目的是要证明论点拥有广泛性和规律性。
( 四 ) 联合例文,指导技法1.明确内容。
环绕“满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谈论文,600 字以上。
2.提出要求。
(1)在标题或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
(2)适合安排论证的构造,注意层次清楚,逻辑严实。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写作 论证要合理》优质课教案_11

《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观点要统一,论证要严密。
(二)引导学生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观点。
(三)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
教学重、难点:(一)明白如何合理论证,并能在写作中合理论证。
(二)采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和结构合理论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议论文这一文体有了一定的认知,那么,同学们还记得议论文的三要素吗?学生: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论据:论述论点的依据。
论证:论据论述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板书、构图)师:在二、三两单元的写作实践中,我们已经明白:写议论文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
除此两点外,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你的观点,也就是要进行论证。
我们都知道,小说就是写人物在环境中发生的事情。
那么,所谓议论文,其实就是用论据论证论点,对吧?我们也可以形象的理解为:论证就是沟通论据和论点之间的桥梁。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如何使“论证更加合理”这个问题,使它发挥桥梁作用。
(同学们,一起来看下这段文字)思考,这段话在论证上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二、新课教授:思考:下面这段话的论证合理吗?为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好奇心是促进人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动力。
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努力探索,可以使梦想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面对这个神奇美妙而又复杂多变的世界,有的人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人充满幻想,鼓足干劲,孜孜进取。
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前者总将一事无成,后者将根植梦想,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明天。
明确:不合理。
这段文字,论题是“好奇心”,但后面的论证,却是阐述两种情况(无论是举反面例子“有的人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还是举正面例子“有的人充满幻想,鼓足干劲,孜孜进取”都强调“进取”),完全脱离了“好奇心”这一中心,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

设计意图
一、导入写作。
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要进行论证。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讨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二、写作形成。
(一)出示文题
(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文题,小组讨论写作思路,教师予以点拨)
(2)要抓住要害。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
(3)要注意分寸。例如:对于敌人的反革命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以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决不可相提并论。
教案序号:课题:写作:论证要合理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论点要正确、鲜明。
2.论据要真实、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3.论证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4.写驳论性质的文章要做到对准靶子、抓住要害、注意分寸。
教学重点:
1.论证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2.写驳论性质的文章要做到对准靶子、抓住要害、注意分寸。
教学难点:写驳论性质的文章要做到对准靶子、抓住要害、注意把子。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怎样树起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下。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
(二)点拨思路
1.(1)能够围绕着“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这一观点选取相关事例或名言作为论据。(2)论述时,叙述事例不要面面倶到,要做到概括、归纳。(3)对列举的事例和名言应具体分析,抓住关键,使其为论点服务。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论证要合理教案(附范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论证要合理教案(附范文)一. 教材分析《论证要合理》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的一篇文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论证的方法和技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论证的类型、论证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合理、有逻辑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论证的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但对于如何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合理、有逻辑性可能还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论证的类型和常用的论证方法。
2.掌握使文章论证更加合理、有逻辑性的方法和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和技巧,使自己的文章更有说服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论证的类型和常用的论证方法。
2.如何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合理、有逻辑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论证要合理》。
2.相关论证的例子和范文。
3.投影仪或白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论证的类型和常用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等。
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种论证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论证方法,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文章,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阅读范文,分析其中的论证方法和技巧,讨论如何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合理、有逻辑性。
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论证的重要性和方法的应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写作 论证要合理 教案

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课堂展示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要进行论证。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论证的合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论证要合理”这个问题。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明确“论证要合理”的概念。
明确: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
(二)“论证合理”体现在什么地方?明确:(1)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和推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2)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同时,要通过恰当的分析,使读者明白两者之间的联系,避免出现论据与论点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
(3)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4)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三)论证的方法有哪些?各自起什么作用?明确:(1)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事例论证等。
(2)作用:①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②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③正反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④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⑤引用论证:引用名言或引用一些普通人的说法,使其更具有权威性或大众性,使论证有力。
⑥因果论证:让人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⑦理论论证: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四)结合例文,指导技法1.明确内容。
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600字以上。
2.提出要求。
(1)在标题或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3.例文导航。
知足就会常乐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不留痕迹。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写作 论证要合理》优质课教案_14

作文审题立意——逆向思维1、明确审题立意的内涵2、把握审题立意的逆向思维3、实践训练,学以致用4、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树立写作自信【教学重点】目标2、3【学习方法】识记——理解——实践【教学课时】1课时讲课前老师想通过一个小小的测试看一下同学们是否具有创新思维。
在桌子上并排放有3张数字卡片组成三位数字216。
如果把这3张卡片的方位变换一下,则组成了另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恰好用43除尽。
是什么数、怎样变换的?(可将“216”中“21”左右交换为“12”,再把“6”的那张卡片上下倒置变为“9”即可变为“129”被43所除尽。
说到变换3张卡片的位置,多数人只想到卡片的左右位置交换,没有想到把卡片倒置。
上下交换是一种新思路。
)同学们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可让学生讲述,活跃课堂气氛。
)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开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开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去达到“制胜”。
作文中,如果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就会产生新的思想和观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天这节课,请同学们跟随我一起来领略一下写作中逆向思维的妙处。
(书题:作文审题立意——逆向思维)二教学内容:1 审题立意:仔细观察阅读题目,思考题目的内涵和外延,也包括审材料、提示语、要求和注意事项,然后界定写作范围,确立写作目的意图,提炼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是写作文最关键的一步。
一篇优秀的作文,决不能步人脚后,人云亦云。
它反对因袭,提倡创新。
它从自信中来,从胆识中来,从求异中来。
(板书:求异思维——反弹琵琶)2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敢于“反其道而思之”,。
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3 教师讲析运用逆向思维的例子,并组织学生实践演练,学以致用。
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五篇材料)

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五篇材料)第一篇: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论证要合理【目标导航】1.论点要正确、鲜明。
2.论据要真实、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3.论证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
4.写驳论性质的文章要做到对准靶子、抓住要害、注意分寸。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
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一观点。
200字左右。
二、俗话说:“知足常乐。
”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
”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三、中国有句古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
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写作议论文,不论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要进行论证。
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讨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写作要求】1.在标题或者文章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技法点拨】1.例证法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
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
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
2.因果法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一种论证方法。
也称为因果分析法。
事物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结果,从结果中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这就起到了证明论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论证要合理
【目标导航】
1.论点要正确、鲜明。
2.论据要真实、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3.论证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
4.写驳论性质的文章要做到对准靶子、抓住要害、注意分寸。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
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一观点。
200字左右。
二、俗话说:“知足常乐。
”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
”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三、中国有句古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
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
写作议论文,不论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要进行论证。
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讨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写作要求】
1.在标题或者文章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技法点拨】
1.例证法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
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
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
2.因果法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一种论证方法。
也称为因果分析法。
事物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结果,从结果中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这就起到了证明论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作用。
3.引证法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人尽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4.对比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
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也称比较法。
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5.比喻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
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因而又常借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范文引路】
放弃是一种美德
人必须随时准备好放下些什么,比如爱情,比如成功,这样,生活才会更主动些。
——题记这段话,是博尔赫斯《沙之书》中的一个片断,也许大师说得更深奥些。
可大意如此,不会错。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放弃也是一种美,那时的我看到这样的话,也许只会嗤之以鼻。
而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也一直告诉我们,要持之以恒,要坚持不懈,绝不能半途而废。
可随着时光流逝,我越来越发现放弃的真谛,它不仅仅是逃避、退缩的象征,有时,它远比坚守更需要勇气,更具光辉。
一位清洁工去微软应聘,因不懂电脑遭淘汰,主考官暗示他只要肯接受学习,就可以上岗,可他放弃了,转而去搞推销。
许多年后,他成了销售业的大鳄、知名企业家,记者采访时问他:“如果那时你没有放弃微软的工作而去苦学电脑,你今天会怎样?”他报以一笑:“那我只会是一名清洁工。
”
一次放弃,成就了一生,他想必也为自己当初的抉择庆幸了。
是啊,坚持,有毅力的人都会;而明智的放弃,恐怕只有睿智的人才能把握。
多少英烈,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来谋取人民的解脱!
多少杰出的科技工作者,毅然放弃了外国优越的条件,回来谋求祖国的繁荣!
当上苍关上门时,它必然在别处为你开一扇窗,同样,当你放弃一条路时,另一条更宽广、更光明的路也会出现在眼前。
亚里士多德放弃了老师柏拉图的精神学说,才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苏轼放弃了前辈同仁们的无病呻吟、风花雪月式的婉约文体,才挥洒下了豪迈豁达、流传千古的佳篇;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们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以自杀的方式来探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三岛剖腹前自己所言)。
大舍方能大取。
有所弃,方能有所得。
而若是希特勒当年能放弃他的所谓优良种族论,东条英机能放弃“大东亚共荣”的狂想……我已无法想象。
现代愚公们,睁睁眼吧!你们所负的大山只不过是一些顽固的思想罢了,别再钻牛角尖了!要知道君子有所弃,有所不弃!
全文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旁征博引,从不同的角度证明“放弃是一种美德”的观点。
尤其在议论文的结尾处作者发出呼吁——要学会放弃和有所不弃。
知足者常乐
平生修得随缘性,粗茶淡饭也知足。
——题记
桌上放着半杯水,悲观的人会抱怨它的不足;乐观的人则会庆幸还有半杯水,因而后者得到了满足。
同样的半杯水,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慨。
这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抱定一颗平常心,学会用感恩的心来感谢生活,感谢命运。
等我们懂得了知足,生活便少了几分抱怨,多了一些光明。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发人深省的。
一个人如果痴心妄想,那他贪婪的心就永远不会满足,甚至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嫦娥抛弃夫君,偷食仙丹,妄图成仙,换来的却是广寒宫的无限冷清与寂寥;和珅位高权重,仍不知满足,留下了千古骂名。
而庄子、陶潜等隐士淡泊名利,逍遥世外,却成就了千古流芳的美谈。
世事就是这样的辨证,上天让坏人享尽安乐,但最终以严厉的惩罚为代价;上天给予好人平安与幸福,却让好人历经磨难。
这是公平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
人生就是这样,没有绝对令你满意的事,关键在于你是否得到满足,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
不过知足并非一味地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而是一种适可而止的生活态度。
如错把知足当作安于现状,裹足不前,那你只会成为井底之蛙。
知足就是父母买给你玩具模片而你能自己拼好;知足就是朋友送你卡片而你不挑三拣四;知足就是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东西,包括生命;知足了菜根嚼着也香。
知足了心里永远有着温暖的阳光。
知足就要避免心理失衡。
人们在给予的同时往往期待着、索要着,他们付出了就一定要求有回报,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那是因为他们把得失看得太重、不易满足,当然也往往会大失所望了。
请记住:学会知足,才能心底敞亮,少却烦恼;学会知足,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风雨兼程的艰辛和幸福;也只有人人懂得知足,我们的社会大家庭才能和谐、平静、适意而真诚。
因为知足常乐啊!
这节作文指导课,从方法引领到范文引路,一步一环地引导学生掌握论证的方法,学会使用合理的论证方法组织素材,写作议论文。
课堂上有实际例子,有小组讨论,有组员的交流,有教师的点拨,一气呵成,学生收获颇丰,既收获了
合理使用论证方法的技巧,又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学会写作一般议论文提纲的方法。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
(2)教师点评。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本次的写作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也都理解了议论文论证方法的相关知识,在上课过程中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较高,写成的习作基本都能符合要求。
但也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
同学们在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缺乏适当的引导,这在以后的教学当中需要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