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脑正常发育的磁共振成像
′脑电图和核磁共振成像在婴幼儿大脑发育中的应用

′脑电图和核磁共振成像在婴幼儿大脑发育中的应用在婴幼儿的早期发育阶段,了解大脑的发育过程对于我们理解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脑电图和核磁共振成像成为研究婴幼儿大脑发育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探讨脑电图(EEG)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在研究婴幼儿大脑发育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脑电图(EEG)是一种记录脑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技术。
通过将电极放置在头皮上,测量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
在婴幼儿大脑发育研究中,脑电图可以帮助观察婴幼儿的觉醒状态、睡眠特征、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响应。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脑电图来研究婴幼儿的觉醒状态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此外,脑电图还可以用于研究婴幼儿大脑中的电活动模式。
随着大脑的发育,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脑电活动模式的演变。
通过分析婴幼儿的脑电图数据,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大脑发育的不同阶段以及对应的电活动模式。
这些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大脑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并且为儿童学习和记忆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与脑电图相比,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更为精确和详细的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关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详尽信息。
在婴幼儿大脑发育研究中,MRI可以用于观察脑结构的变化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发育情况。
通过对婴幼儿进行多次MRI扫描,研究人员可以追踪大脑结构的发展轨迹,并且了解不同发育阶段的脑部组织变化。
此外,MRI还可以用于研究大脑功能的发育。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一种利用血液氧合水平变化来衡量大脑活动的技术。
在婴幼儿大脑发育研究中,fMRI可以帮助观察婴幼儿对刺激的反应以及与认知能力相关的脑功能发育。
通过对婴幼儿进行fMRI扫描,研究人员可以研究婴幼儿大脑在执行认知任务时的激活模式,并且了解大脑功能发展的时间轴。
综上所述,脑电图和核磁共振成像在研究婴幼儿大脑发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脑电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婴幼儿的觉醒状态和电活动模式变化,从而揭示大脑发育的重要里程碑。
儿童脑发育评估影像学方法

CT技术的应用:在儿童脑 发育评估中,CT技术可以 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的结构、
形态和功能
CT技术的优点:无创、无 痛、快速、准确
CT技术的局限性:辐射剂 量相对较高,不适合频繁
使用
超声成像原理:声波遇到物 体反射回来,形成图像
超声波:高频声波,用于医 学诊断和治疗
超声在儿童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 观察脑部结构,评估发育情况
影像学方法:如CT、MRI、 PET等
临床应用:早期发现脑发育 异常,及时干预和治疗
监测频率:根据儿童年龄和发育 情况确定,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
次
影像学方法:CT、MRI、PET等 评估内容:脑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 治疗效果评估: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临床应用: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儿童脑发育异常
多学科合作:加强多学科 合作,提高影像学检查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汇报人:XXX
联合应用可以提 高评估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联合应用可以降 低单一检查方法 的局限性
联合应用可以促 进儿童脑发育评 估技术的发展和 创新
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影像 学检查的技术水平,提高 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化:建立标准化的影 像学检查流程和标准,提 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 术进行影像学检查,提高 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保持安静,避免 刺激
观察孩子的反应 和情绪变化
及时处理异常情 况,如头痛、呕 吐等
定期复查,确保 评估结果的准确 性
5
人工智能在儿童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在儿童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在儿童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 云计算在儿童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
影像学检查与其 他检查方法的联 合应用可以提供 更全面的儿童脑 发育评估
1、儿童脑正常发育的磁共振成像总结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袁新宇写在课前的话对异常的认识建立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因此了解脑组织的正常发育特点对于诊断儿科断脑部疾病有重要意义。
目前,检查脑组织发育状况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等,通过这些方法观察脑组织在妊娠及出生后的发育顺序和速度,为进一步了解脑发育相关疾病奠定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必将对脑部这一人体最复杂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对于脑组织的正常发育,需注意以下方面:1. 脑沟形成;2. 神经纤维髓鞘化;3. 脑组织化学组成变化;4. 脑组织内水弥散变化;5. 脑血管血流速度变化;6. 特定部位的脑组织活动改变;脑组织的正常发育包括哪些方面?一、脑组织正常发育目前,诊断脑组织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手段包括超声、 CT 和磁共振。
超声可经前囟可显示脑沟、脑回发育,但不能提供髓鞘化信息; CT 可提供脑沟发育和部分髓鞘发育信息;MRI 是评价髓鞘化和脑沟发育的最佳方法,还可判断脑组织化学成分变化。
在磁共振检查中,用于评估脑组织发育的方法有常规自旋回波 T1WI 和 T2WI 、弥散张量成像( DTI )、磁共振波谱分析( MRS )以及以 BOLD 技术为基础的 fMRI 。
T1WI 和T2WI 可用于观察脑沟、脑回发育以及髓鞘化过程。
弥散张量成像可以定量或半定量观察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
磁共振波谱分析可以观察在发育过程中脑组织化学成份变化的过程。
fMRI 可以观察脑在发育过程中特定区域的活动变化。
脑形态变化包括两个方面:1 .原始胚胎在神经管闭合后,头端膨大,形成脑发育基础;2 .脑细胞生成并构建脑组织,脑重量和表面形态发生变化,即脑沟形成,可分为三阶段:①细胞增殖和移行期:胚胎 5 ~ 20 周;②突出发生期:胚胎 20 ~ 40 周;③髓鞘化期:主要在生后至 2 岁左右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
图示脑发育过程,神经管闭合后头端增大,首先出现视杯,然后神经管进一步折叠,出现视神经、颅神经以及脊髓神经。
儿童脑部核磁共振过程

儿童脑部核磁共振过程我家孩子最近身体有点状况,医生建议做个脑部核磁共振。
这一听,可把我吓得不轻,脑子里就像有一团乱麻。
不过呢,为了孩子的健康,这检查是非做不可的。
到了医院,那核磁共振室看起来就有点神秘兮兮的。
我拉着孩子的手,孩子的小眼睛里满是好奇,可我心里却七上八下的。
我们见到了负责检查的医生,是个很和蔼的叔叔。
“小朋友,不要害怕哦。
”医生笑着对孩子说。
“叔叔,这个检查会疼吗?”孩子仰着头问道。
这也是我最担心的呀。
医生蹲下身子,眼睛平视着孩子说:“不会疼的,就像你坐小火车进一个小山洞一样。
”嘿,这个比喻还真不错呢。
然后护士姐姐过来了,她开始给孩子做一些准备工作。
她很温柔地对孩子说:“宝贝呀,我们要把身上的金属东西都拿下来哦,就像我们要轻装上阵去旅行一样。
”孩子听话地把小发卡、小手表之类的都取了下来。
接着就到了进入核磁共振机器的房间啦。
那机器可真大呀,像一个巨大的白色怪物静静地躺在那里。
孩子有点害怕了,小身子往我身后躲。
我心里也有点打鼓,可还是强装镇定地说:“宝宝,你看这个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玩具,咱们进去玩一玩呀。
”孩子半信半疑地被护士姐姐带到了检查台上。
护士姐姐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戴上耳塞,还说:“这个耳塞就像小耳朵的保护罩,戴上它,里面的声音就不会吵到我们啦。
”然后让孩子躺好,还在孩子的脑袋周围放了一些软软的东西固定住。
这时候我想,这多像给孩子的小脑袋打造一个安全的小窝呀。
医生在旁边的操作间开始操作机器了。
机器发出了一些嗡嗡的声音,孩子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
我赶紧握住孩子的小手说:“宝宝,这就是小火车发动的声音呢。
”孩子紧张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点。
随着机器的运转,声音开始变得有点奇怪,像是有人在敲小鼓,又像是风吹过山洞的呼啸声。
孩子的小手紧紧地抓着我,我能感觉到他的害怕。
我轻声在他耳边说:“宝宝,这是小火车在过有趣的关卡呢,就像你玩游戏一样。
”医生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来:“小朋友,要保持不动哦,做得很棒呢。
磁共振功能成像DTI(2)

磁共振功能成像DTI(2)介绍又一个磁共振功能成像,DTI,是当前唯一能有效观察和追踪脑白质纤维束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已成熟应用。
作者:薛伟来源:1影1世界编辑:stari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临床应用)11、大脑发育中的应用我们知道,出生后大脑仍继续发育、髓鞘化,2岁左右基本完成,遵循从下到上,从后到前,从中央到周围的规律进行髓鞘化。
利用DTI技术,可以定量分析不同部位脑组织的各向异性程度,显示大脑的发育过程。
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大脑白质ADC值比成人大而空间各向异性比成人小,随着大脑发育成熟,由于整体水份的减少和髓鞘化的进程,许多区域的ADC值降低、而FA值增加,并且一些区域的改变要明显早于传统MRI的T1WI和T2WI的信号改变,被认为是前髓鞘化的表现。
DTI显示不同年龄儿童胼胝体的纤维束发育情况许多发育迟缓的儿童,尽管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但在DTI图像上存在多处白质纤维通路FA值下降而平均ADC增加的区域,为这一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1脑肿瘤应用DTI可以定量分析肿瘤组织特点以鉴别肿瘤的级别,鉴别正常的白质纤维、水肿及肿瘤区域;显示神经纤维束与脑肿瘤的关系,使临床外科医生可以在术前、术中更清楚掌握肿瘤和白质纤维的情况,使手术方案更加可靠安全,并评估预后,这是DTI技术最有临床价值和应用的前景。
有学者利用FA图和彩色张量图将肿瘤和白质纤维的关系分为4种模式。
模式I:患侧纤维的FA值相对于对侧正常或轻微降低(降低<25%)同时纤维的位置或/和方向发生改变。
模式I,为肿瘤挤压周围纤维移位,提示肿瘤为良性或侵袭性不强的恶性肿瘤模式II:患侧纤维FA值相对于对侧明显降低(>25%),同时纤维位置和方向正常。
模式II提示瘤周发生水肿,但不排除有肿瘤侵入。
模式III:患侧纤维FA值相对于对侧明显减低,同时纤维的走向发生改变。
模式III提示瘤周纤维被肿瘤侵入模式IV:患侧纤维显示各向同性或近似同性,无法看出走行方向。
2015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1)

2015年各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标的最新标准如下:专业类别职称Ⅰ类Ⅱ类总分医、技、药、预防、保健高级、中级15分10分25分初级10分15分25分护理高、中、初级10分15分25分注:Ⅰ类学分含国家Ⅰ类和市Ⅰ类;Ⅰ类、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CT和MRI检查技术基础知识项目负责人:唐光健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I类 5.0学分CT的概念及CT成像的基本步骤1、以下对像体和像素的认识,错误的是()A、像素是三维的,像体是二维的2、骨样密度的CT值范围在()A、300~10003、脂肪密度的CT值范围在()4、气体密度的CT值范围在()A、-300~-10005、CT值是相对于()的衰减值的比值A、水三种新型CT的临床应用1、高密度和低密度是相对于()的病变密度而言A、载病器官或组织2、肺动脉栓塞的病人,做CT增强,肺动脉里有血栓,对比剂进不去,所以显示为()A、低密度3、CT冠脉成像检查的优点是()D、以上均是4、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CT成像的狭窄诊断正确率可以达到()B、85%-92%5、脑内出血的血肿在疾病期显示为()C、高密度核磁共振的基本概念1、肝脏正常组织的T1值为()ms2、以下哪种组织的T2值最大()B、脑脊液3、磁旋比是个常数,它只与()有关系A、温度4、下列对于磁共振与CT区别的认识,错误的是()D、CT成像没有骨伪影5、磁旋比在正常体温下的数值为()MHz/tA、42.58磁共振的优缺点、DSA的应用及CR、DR的成像1、数字影像的优点不包括以下哪项()B、减低清晰度2、X线照相,是以涂了()的图层的X线胶片作为接收X线的介质B、溴化银3、以下哪种减影方式临床最常用()C、时间减影4、目前血管造影最主要是用于()D、介入治疗5、以下对血管造影的认识,错误的是()A、可以显示血管外的病变改善医患关系,防止医患冲突的发生项目负责人:吴任钢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国家I类5.0学分如何搞好医患关系—防止医患冲突的发生1、以下哪项不是目前医患关系现状的真实反映()A、医生和患者家属握手言和2、患者的不良情绪被积蓄的原因不包括()C、受到歧视3、4月30日,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出《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明确警方将依据(),对扰乱医院正常秩序的行为予以处罚,乃至追究刑责D、《治安管理处罚法》4、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曾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了专项调查,全国有()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纳住院费用D、76.67%5、医疗纠纷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对其处理转变为以()为主体B、法院改善医患关系对促进医疗服务的重大推进作用1、最容易出现医患纠纷的科室是()B、急诊室2、以下哪项属于医患纠纷中的医务人员因素()D、医务人员的冷漠3、以下哪项属于医患纠纷中的医院管理因素()B、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4、衡阳第三人民医院杀害女医生事件,说明的主要问题是()C、临床中存在少数危险的患者5、导致医患纠纷的医院管理因素不包括()d“医生的医学”和“患者的医学”1、以下哪项属于搞好医患关系的“五多”措施()A、多介绍病情2、以下哪项属于搞好医患关系的“五避免”措施()C、避免压抑病人情绪3、以下哪项属于导致医患纠纷增加的政府因素()A、医务人员的待遇很低4、搞好医患关系的“五多”措施,不包括()D、多收费5、重塑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和谐,最关键的两个词是()B、医者仁心、仁者医心感受性医疗服务的理念1、以下哪项属于门诊正确沟通语言()D、我给你开了检查,请按要求去做,有不清楚的尽可以问2、换位思考不包括以下哪项()A、拍拍病人的肩膀3、给患者一个表达的机会,以下哪种询问方式是错误的()D、快讲,哪里不好4、以下哪项属于门诊常见“忌语”()A、怎么连自己的病都讲不清楚5、以下哪项属于安慰支持性行为()C、拍拍病人的肩膀,握握病人的手医院医患冲突应急处理系统1、医务人员的热情度和合适的着装,体现的是()质量线索D、人性线索2、梅奥诊所医院展示的三种类型的质量线索中,哪项属于功能性线索()D、指展示给患者的医疗内容有哪些3、以下哪项属于躯体性感受()A、治疗性症状降到最低4、患者的医疗性感受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D、心理性感受、躯体性感受5、向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不包括()A、患者对医疗的满意程度儿科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项目负责人:钱渊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市II类5学分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1、实时PCR ( Real-time PCR ) 技术是()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技术。
小儿MRI磁共振正常表现

解剖
神经元的分类(Types of Neurons)
Bipolar neurons Multpolar neurons
Unipolar neurons
Anaxonic neurons
蛋白质
细 胞 的
细胞膜 细胞
脂质 有机物
结 构
胞质 水为主
无机物
髓鞘
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膜沿轴突缠绕而成的一
髓鞘形成的时序
脑部髓鞘形成的时间顺序是从颅后窝的脑干和小 脑开始,向丘脑和大脑发展。
大脑的髓鞘形成为枕、顶叶先于颞、额叶。感觉 神经束的髓鞘形成一般早于运动神经束。
背侧脑干内的内侧丘束和传递前庭、听觉、触觉 和本体感觉的内侧纵长束在出身时髓鞘形成过程 已经完成。
位于禽距的视觉神经束,位于中央后回的躯体感 觉区和位于中央后回的本体运动区,也于出生时 或生后不久完成髓鞘形成的过程。
另外,额叶白质与内囊后肢及额叶白质与小脑中脚 的ADC值之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差异一直持 续至6岁左右。
白质ADC值的降低明显快于灰质。额叶白质A DC值在1岁前高于额叶灰质,但随年龄增长快速 降低,至1岁以后则低于额叶灰质。
DWI
儿童各部位脑实质ADC值均随年龄的增加 而降低,且均与年龄呈对数负相关
2岁时可见颞叶和额叶前部有髓鞘形成,3 岁时成熟。
一 岁
一 岁
一 岁
16
个 月
16
个 月
16
个 月
30
个 月
30
个 月
30
个 月
30
个 月
3
岁
3
岁
3
岁
总结
由于MRI髓鞘形成时间表较繁琐和复杂, 只能作为粗略的参考。
儿童头颅核磁检查方法

儿童头颅核磁检查方法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s a non-invasive imaging technique that uses powerful magnets and radio waves to create detailed images of the body's organs and tissues. 儿童头颅核磁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创建身体器官和组织的详细图像。
It is commonly used to diagnose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in children, including brain tumors,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and traumatic brain injuries. MRI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多种儿童疾病,包括脑瘤、发育异常和创伤性脑损伤。
However, undergoing an MRI scan can be stressful for children, as the procedure involves lying still inside a noisy machine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但是,对于儿童来说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可能会带来压力,因为这个过程需要他们在一个嘈杂的机器内静静地躺着较长时间。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preparing a child for an MRI scan is to explain the procedure in a way that is age-appropriate and easy for them to understand. 为儿童做好一次MRI检查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以与其年龄相适应且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检查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1、儿童脑正常发育的磁共振成像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袁新宇写在课前的话对异常的认识建立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因此了解脑组织的正常发育特点对于诊断儿科断脑部疾病有重要意义。
目前,检查脑组织发育状况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 和 MRI 等,通过这些方法观察脑组织在妊娠及出生后的发育顺序和速度,为进一步了解脑发育相关疾病奠定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必将对脑部这一人体最复杂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对于脑组织的正常发育,需注意以下方面:1. 脑沟形成;2. 神经纤维髓鞘化;3. 脑组织化学组成变化;4. 脑组织内水弥散变化;5. 脑血管血流速度变化;6. 特定部位的脑组织活动改变;脑组织的正常发育包括哪些方面?一、脑组织正常发育目前,诊断脑组织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手段包括超声、 CT 和磁共振。
超声可经前囟可显示脑沟、脑回发育,但不能提供髓鞘化信息; CT 可提供脑沟发育和部分髓鞘发育信息; MRI 是评价髓鞘化和脑沟发育的最佳方法,还可判断脑组织化学成分变化。
在磁共振检查中,用于评估脑组织发育的方法有常规自旋回波T1WI 和 T2WI 、弥散张量成像( DTI )、磁共振波谱分析( MRS )以及以 BOLD 技术为基础的 fMRI 。
1 / 13T1WI 和 T2WI 可用于观察脑沟、脑回发育以及髓鞘化过程。
弥散张量成像可以定量或半定量观察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
磁共振波谱分析可以观察在发育过程中脑组织化学成份变化的过程。
fMRI 可以观察脑在发育过程中特定区域的活动变化。
脑形态变化包括两个方面:1 .原始胚胎在神经管闭合后,头端膨大,形成脑发育基础;2 .脑细胞生成并构建脑组织,脑重量和表面形态发生变化,即脑沟形成,可分为三阶段:①细胞增殖和移行期:胚胎 5 ~ 20 周;②突出发生期:胚胎 20 ~ 40 周;③髓鞘化期:主要在生后至 2 岁左右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
图示脑发育过程,神经管闭合后头端增大,首先出现视杯,然后神经管进一步折叠,出现视神经、颅神经以及脊髓神经。
进一步发育后,出现端脑和小脑,发生褶皱后出现桥脑、延髓以及大脑半球。
从神经管开始发生膨大、折叠、变化,分出前脑、中脑、菱脑和脊髓。
前脑进一步分化形成端脑和间脑,端脑构成大脑新皮层、古皮层和胼胝体;间脑构成丘脑、下丘脑、漏斗和松果体。
中脑将发育成四叠体、被盖和大脑脚。
---------------------------------------------------------------最新资料推荐------------------------------------------------------ 菱脑又分为后脑和末脑,后脑发育成小脑和桥脑,末脑发育成延髓与脊髓相连。
(一)神经组织的构建在胚胎第 7-20 周,神经上皮细胞从生发中心内的神经上皮分化成室管膜系膜、神经母细胞和胶质母细胞。
神经母细胞经过移行分化进一步发展为神经元,神经元在边缘层伸出轴突形成神经纤维。
胶质母细胞发展为星形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系统的支持部分;另外,还可以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伸出树突包绕神经元轴突,完成髓鞘化过程。
(二)脑组织的构建从脑室带(神经的生发基质,位于脑室壁)分化的神经母细胞向外移行,将来形成神经元。
在胚胎第 31-32 天出现前板,前板在第 45 天进一步分化,在前板和脑室带中间形成脑室下带,脑室下带主要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即胶质母细胞。
少部分神经元先移行到脑室带,然后再向外移行至皮层板。
在胚胎第 55 天可见脑室带、脑室下带、中间带和皮层板。
在胚胎第 14 周时已出现各层脑组织,此时脑室带分化出的神经元细胞将沿着神经纤维的放射状神经纤维轴索,向外移行构成大脑皮层。
脑室下带分化出的胶质母细胞一部分形成星形细胞支持神经元组织,另外一部分形成少突胶质细胞,供神经纤维髓鞘化。
3 / 13在中央带即所谓的白质区里主要是神经纤维和少突胶质细胞,将来会包绕神经纤维形成髓鞘化。
(三)大脑皮层的发生在胚胎第 6 个月时,神经元完成了移行过程。
此时, 30% ~ 50% 神经元发生凋亡,而绝大多数神经胶质细胞于生后发生,主要来源于脑室下层。
从胚胎期到 18 岁,脑组织不断生长,其重量也不断增加。
在高级哺乳类动物中,脑组织增长主要是脑皮层增长。
年龄脑组织重量 20W 80g 40W 350g 1Y 1000g 18Y 1400g (四)大脑沟回形成除神经元发生、移行,脑组织各层形成外,脑组织发育还表现为脑沟形成。
侧裂池是最早形成的原始脑沟,以后逐渐出现中央沟、顶枕沟等,但脑沟的出现在宫内较宫外早,换言之,胎儿在宫内可见脑沟的时间早于早产出生的校正胎龄相同的婴儿。
部位时间脑内侧表面胼胝体沟 14 周顶 - 枕沟 16 周矩状沟 16 周扣带沟 18-24 周继发扣带沟 32-33 周继发枕沟34 周腹侧表面侧副沟 23-26 周枕颞沟 30-33 周外侧表面额上沟 25-29 周额下沟28-29 周颞上沟 23-27 周颞下沟30-33 周顶间沟 26-28 周中央沟 20-26 周中央前沟 24-27 周中央后沟 25-28 周(五)神经纤维髓鞘化在出生后,脑发育主要体现于髓鞘化。
髓鞘化是指神经轴突外包裹髓磷脂构成的包鞘。
---------------------------------------------------------------最新资料推荐------------------------------------------------------ 1 .髓鞘化特点( 1 )髓鞘化最早发生于妊娠第 4 ~ 5 个月,首先出现颅神经髓鞘化,并持续终生。
( 2 )髓鞘化过程遵循从尾到头、从背侧到腹侧的规律,例如脑干髓鞘化早于小脑和基底节,小脑和基底节髓鞘化早于大脑半球。
( 3 )在脑的任何部位,总是后部髓鞘化先开始,包含内侧丘系和内侧纵束的背侧脑干髓鞘化早于包含皮质脊髓束的腹侧脑干。
大脑半球的枕叶髓鞘化较早,额叶髓鞘化晚。
2 .髓鞘化的作用( 1 )增粗局部神经轴突的直径,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2 )与神经轴突有共生关,对神经轴突的生存和营养有支持作用。
3 .髓鞘结构髓磷脂鞘结构是由双层糖脂蛋白构成,一侧是疏水,另一侧亲水,可以和水分子相结合,中间还嵌有大分子糖蛋白,对于髓鞘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
4. 影响磁共振 T1/T2 时间的可能原因( 1 )同时缩短 T1/T2 时间:髓磷脂内水分子;( 2 )同时延长 T1/T2 时间:轴突和细胞外自由水分子;( 3 )主要缩短 T1 时间:髓磷脂双层膜上的胆固醇和糖脂(半乳糖脑苷酯);( 4 )主要缩短 T2 时间:髓鞘的化学成熟度,即髓鞘包绕轴突的紧密性以及多重不饱和脂肪酸在髓磷脂中的饱和状态。
5 / 13在不同发育时期,脑的影像学特点分别是什么?在神经纤维髓鞘化的 MRI 中,主要缩短 T2 时间的因素是() A. 轴突和细胞外自由水分子 B. 髓磷脂内水分子 C. 髓鞘的化学成熟度 D. 髓磷脂双层膜上的胆固醇正确答案:C 解析:髓磷脂内水分子可同时缩短 T1/T2 时间,轴突和细胞外自由水分子同时延长T1/T2 时间,髓磷脂双层膜上的胆固醇和糖脂主要缩短T1 时间,髓鞘的化学成熟度主要缩短 T2 时间。
二、脑组织正常发育的影像学特点 1 .在孕 24 周以前:( 1 )仅见外侧裂雏形;( 2 ) T1WI :皮质>白质; T2WI :皮质<白质;( 3 )生发基质层与皮层灰质等信号;孕 24 周的胎儿:在 T2WI 上脑外层皮层呈相对低信号,中间的白质层呈相对高信号,仅见一个裂。
在 T1WI 上外层皮质层呈高信号而中间白质呈相对低信号。
孕 20 周的胎儿:脑表面非常光滑,仅在中间可见一浅小凹陷,代表原始侧裂池形成。
最外层低信号是大脑皮层,最内层脑室旁低信号是生发基质,在两层之间的灰信号是中间层。
灰信号外的白信号是板下层。
---------------------------------------------------------------最新资料推荐------------------------------------------------------ 孕 23 周的胎儿:皮层仍是低信号,脑室外的生发层明显变薄,脑干背侧和丘脑背外侧出现低信号,是髓鞘化。
在外侧裂池之外还可见到中央沟和矩状沟形成。
孕 23-25 周的胎儿:在矢状位可见小体积的小脑小,脑干背侧出现低信号;在冠状位可见矩状沟形成;在横断位可见中央沟形成,表现为浅小凹陷。
2 . 24 ~ 28 周:( 1 )发育较浅的脑沟(中央沟、矩状沟);( 2 )脑干部分结构髓鞘化(内外侧丘系);( 3 )丘脑和基底节髓鞘化;孕 24 周:皮层仍是低信号,有侧裂池,孕 26 周:在 T1 像可见顶枕沟和中央沟出现,在孕 28 周:在横断位 T2 像可见中央沟形成,丘脑出出现早期的矩状沟。
在脑干背侧、丘脑背侧可见低信号,代表髓鞘化发生。
横断位可见矩状沟出现。
在丘脑、颞叶深部和大脑脚背侧可见低信号区,代表髓鞘化早期。
现线状低信号,在 T1 像可见丘脑和基底结的高信号,表现髓鞘化形成。
在矢状位T2 像可见桥脑背侧低信号以及小脑部分低信号。
3 . 30 ~ 33 周:7 / 13( 1 )脑沟回数目进一步增多;( 2 )部分岛盖发育;( 3 )小脑蚓部和小脑脚出现髓鞘化;( 4 )背侧桥脑和腹侧桥脑出现髓鞘化;( 5 )丘脑、苍白球和内囊开始髓鞘化;( 6 )生发基质大部分消失;( 7 )大脑白质未髓鞘化;孕 30 周的胎儿:在双侧脑室额角尖端出现灰质信号强度的点状影,是残存的生发基质。
在脑干、小脑蚓部、丘脑和苍白球有短 T1 、短 T2 信号,代表髓鞘化过程的开始。
此外,大脑沟回进一步增多,在靠近顶部可见中央前沟和中央后沟。
孕 32 周的胎儿:苍白球髓鞘化,脑沟增多,导盖开始发育,出现岛叶脑沟,桥脑背侧可以髓鞘化。
4 . 34 ~ 37 周:( 1 )大脑皮层进一步增厚,并形成更多脑沟;( 2 )内囊后肢与豆状核相比仍为 T1 低信号 /T2 高信号;( 3 )侧裂池稍变窄;孕 34 ~ 35 周的胎儿:桥脑背侧、小脑、小脑脚、苍白球、丘脑都出现髓鞘化表现。
大脑表面沟回进一步孕 37 周的患儿:大脑表面沟回基本形成,但是仍较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