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紧急抢救应急用血工作预案
医院紧急用血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在突发事件、重大疾病救治和患者紧急抢救情况下,能够及时、安全地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2.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3.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紧急用血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临床科室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紧急用血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紧急用血工作。
2. 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申报、储存、发放和血源保障,组织实施紧急用血流程,确保血液供应。
3.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和输血申请,与输血科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4. 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紧急用血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四、预防措施1. 建立健全血液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范临床用血行为。
2. 加强血液储备:根据医院实际用血情况,合理制定血液储备计划,确保储备血液充足。
3. 开展临床用血教育: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用血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血意识。
4. 建立血液预警机制:对血液库存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库存不足,及时启动预警机制。
五、紧急用血流程1. 临床科室申请:临床科室在患者需要输血时,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经科室主任签字后报送输血科。
2. 输血科审核:输血科对申请单进行审核,确认血液类型、血量等,并与临床科室沟通确认。
3. 血液调配:输血科根据血液库存和患者需求,调配血液,并通知临床科室。
4. 血液发放:输血科将血液送至临床科室,并由护士进行输血操作。
5. 输血监测:输血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六、应急措施1. 启动应急预案:当医院发生突发事件、重大疾病救治或患者紧急抢救需要大量用血时,立即启动紧急用血预案。
2. 血液紧急调配:输血科立即调配血液,确保患者用血需求。
紧急抢救用血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紧急抢救患者临床血液能够快速、安全地输注,提高我院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水平,持续优化应急预案,提高实战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临床紧急用血进行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临床用血规范化管理水平。
4.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确保临床用血需求。
四、组织及职责1.成立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负责紧急用血工作的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
2.医务科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执行预案。
3.输血科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包括血液的采集、储存、配血、输血等。
4.临床科室负责患者的救治和用血申请。
5.检验科负责血液的检测和血型鉴定。
五、紧急用血管理流程1.经治医师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采集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病毒筛查试验用的血标本,并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好紧急用血准备。
2.输血科在确认库存血液不足时,立即与采供血机构联系,说明哪种血液不能满足紧急输血的需要并尽快补充库存。
3.输血科接到临床紧急用血通知后,第一时间配发血抢救、联系血站进行补库,并密切与临床保持沟通,做好复核、交叉配血实验、发血及记录工作。
4.临床科室在输血科发出血液后,立即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
六、预防措施1.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
2.输血科在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
3.输血科需专人负责急救用血事宜,优先保证临床急诊用血需要。
4.输血科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听从调配。
5.医院总值班应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积极配合。
七、应急演练1.定期开展紧急抢救用血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医务科、输血科与急诊医学科处理创伤抢救事件的联动能力。
应急用血工作预案流程

一、预案概述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发生紧急抢救情况,需要紧急用血时的情况。
二、预案组织架构1. 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担任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常务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3. 应急小组:由输血科、检验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紧急用血的调配、采集、检验、输注等工作。
三、预案启动条件1. 病人病情危急,需紧急输血救治;2. 库存血液不足,无法满足临床用血需求;3. 发生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等,导致血液供应中断。
四、预案流程1. 临床医生发现病人需要紧急输血时,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汇报,并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2. 科室负责人接到申请后,应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3. 医务科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应急小组。
4. 应急小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联系血站,说明紧急用血需求,请求支援;(2)对库存血液进行核查,确保血液质量;(3)通知检验科,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4)通知护理部,做好输血准备。
5. 检验科在收到血标本后,应立即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6. 输血科在收到检验科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血液调配和输注:(1)根据病人血型和交叉配血结果,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2)核对病人信息,确保血液安全输注;(3)密切观察病人输血反应,做好应急处理。
7. 护理部在输血科输血前,应做好以下工作:(1)建立静脉通路;(2)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如核对病人信息、评估病情等;(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反应,确保输血安全。
8. 输血结束后,应急小组应做好以下工作:(1)记录输血相关信息,包括血液制品、输血量、输血时间等;(2)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3)向上级部门报告输血情况。
五、预案保障措施1. 加强血液储备:医院应定期与血站沟通,确保血液储备充足。
抢救紧急用血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临床用血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紧急用血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临床科室在遇到紧急用血情况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确保用血安全及患者救治。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由院长担任。
- 副指挥长:由分管副院长担任。
- 成员:医务部、护理部、输血科、检验科、急诊科、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
2. 应急小组- 医疗救治小组:由输血科、检验科、急诊科、相关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负责患者的救治和用血管理。
- 物资保障小组:由后勤保障部门、供应部门组成,负责应急用血的供应和调配。
- 信息联络小组:由医务部、护理部、输血科组成,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
四、应急响应流程1. 紧急用血报告- 临床科室在遇到紧急用血情况时,立即向输血科报告。
- 输血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启动-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小组成员到位。
3. 医疗救治- 医疗救治小组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用血方案。
- 检验科及时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 输血科负责血液的采集、制备和供应。
4. 物资保障- 物资保障小组根据应急用血需求,及时调配血液和急救物资。
5. 信息联络- 信息联络小组负责收集、汇总和上报应急信息。
6. 应急结束- 当患者病情稳定,用血需求得到满足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五、应急响应措施1. 血液储备- 输血科应根据临床需求,提前储备一定量的血液,包括全血、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
- 定期对血液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血液安全。
2. 应急用血调配- 当临床科室遇到紧急用血情况时,输血科应优先调配血液,确保患者救治。
- 对于稀有血型或特殊用血需求,及时与血液中心联系,确保血液供应。
3. 应急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用血培训,提高应对紧急用血事件的能力。
- 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紧急抢救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1. 《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办法》2.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3. 《医疗机构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 《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工作规范》5. 本院实际情况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院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紧急抢救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紧急抢救输血反应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院长(2)副总指挥:分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3)成员:护理部、检验科、输血科、急诊科、药剂科、相关科室负责人2. 紧急抢救输血反应应急小组(1)组长:分管副院长(2)副组长:医务科主任(3)成员:护理部、检验科、输血科、急诊科、药剂科、相关科室负责人3. 各科室职责(1)检验科:负责血液及输血相关检验工作。
(2)输血科:负责血液供应、输血咨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3)急诊科:负责患者抢救、生命体征监测。
(4)药剂科:负责抢救药品的供应。
(5)相关科室:负责患者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立即停止输血(1)护士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改输生理盐水。
(2)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必要时给予紧急抢救措施。
2. 报告(1)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及科主任。
(2)医生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
3. 救治(1)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2)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护理工作。
4. 采样(1)护士采集患者血样,送检验科进行相关检验。
(2)保留未输完的血袋,送检验科进行相关检验。
5. 上报(1)护士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管理科。
(2)医生将患者病情及抢救情况及时上报医务科、护理部。
6. 转诊(1)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转诊至上级医院。
(2)医师、护士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
五、后期处理1. 分析原因(1)输血科分析血液质量及输血过程。
(2)相关科室分析患者病情及抢救过程。
2. 调查处理(1)医务科、护理部组织调查处理。
(2)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抚。
3. 总结经验(1)医务科、护理部组织总结经验。
(2)各科室加强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紧急用血预案制度_流程

一、目的为确保医疗机构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使用血液,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紧急用血预案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因抢救危重患者而需要紧急用血的情况。
三、组织架构1. 紧急用血领导小组: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紧急用血应急小组:由输血科、检验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四、预案启动条件1. 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输血抢救。
2. 血液库存不足,无法满足临床抢救需求。
3.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紧急用血。
五、紧急用血预案流程1. 报告与审批(1)临床科室发现患者需要紧急用血时,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2)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紧急用血领导小组报告。
(3)紧急用血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紧急用血预案。
(4)经批准后,启动紧急用血预案。
2. 血液调配(1)输血科接到启动紧急用血预案的通知后,立即进行血液调配。
(2)输血科根据患者病情和血型,优先调配O型红细胞和AB型血浆。
(3)如血液库存不足,输血科应立即与采供血机构联系,请求支援。
3. 输血申请与审批(1)临床科室向输血科提出紧急用血申请,并填写《紧急用血申请单》。
(2)输血科对申请单进行审核,如符合紧急用血条件,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审批。
(3)医务科审批通过后,将申请单转输血科执行。
4. 输血准备(1)输血科根据审批通过的申请单,准备输血所需血液制品。
(2)输血科对血液制品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输血要求。
(3)输血科与临床科室沟通,确定输血时间和地点。
5. 输血实施(1)临床科室根据输血科提供的血液制品,为患者进行输血。
(2)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输血安全。
(3)输血完毕后,输血科与临床科室进行确认,并做好记录。
6. 预案终止(1)患者病情稳定,无需继续输血时,由临床科室提出终止紧急用血预案。
紧急抢救用血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为确保医院在紧急抢救患者过程中,能够迅速、高效、安全地调配和使用血液资源,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我院特制定本紧急抢救用血预案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紧急抢救用血流程的熟悉程度,确保抢救过程中用血及时、安全。
2. 加强输血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 检验和完善医院紧急抢救用血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增强医护人员对紧急抢救用血注意事项的认识,提高医疗质量。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检验科、临床用血科室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
2. 演练指挥小组:由医务科主任担任组长,输血科、检验科、临床用血科室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
3. 演练实施小组:由输血科、检验科、临床用血科室等相关医护人员组成。
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模拟一位急诊患者因外伤导致失血性休克,需要紧急输血抢救。
2. 演练流程:(1)急诊科接诊患者,立即评估病情,判断患者需要紧急输血。
(2)急诊科医生电话告知输血科紧急用血需求,输血科接到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输血科接到电话后,立即采集患者血型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4)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相符后,输血科将血液配发至急诊科。
(5)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床旁输血,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6)输血完毕后,输血科与急诊科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五、演练步骤1. 演练前准备:(1)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流程、时间等。
(2)组织参演人员学习演练方案,熟悉演练流程和注意事项。
(3)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如血液、急救药品、设备等。
2. 演练实施:(1)急诊科接诊患者,立即评估病情,判断患者需要紧急输血。
(2)急诊科医生电话告知输血科紧急用血需求,输血科接到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输血科接到电话后,立即采集患者血型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应急用血预案

应急用血预案
标题:应急用血预案
引言概述:
应急用血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为了及时救治伤员,准备好充足的血液资源并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理的预先制定的计划。
应急用血预案的建立对于保障伤员及时得到血液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应急用血预案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建立应急用血预案的必要性
1.1 提高应急救治效率
1.2 保障伤员生命安全
1.3 避免血液资源浪费
二、应急用血预案的制定
2.1 确定应急用血预案的范围和目标
2.2 制定应急用血预案的流程和标准
2.3 确保应急用血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三、应急用血预案的实施步骤
3.1 建立应急用血资源库
3.2 制定应急用血调配计划
3.3 做好应急用血设备和人员的培训
四、应急用血预案的应急处理
4.1 确保应急用血资源的及时调配
4.2 提高应急用血的利用效率
4.3 加强应急用血的监测和评估
五、应急用血预案的持续改进
5.1 定期检查和评估应急用血预案的执行情况
5.2 不断优化应急用血预案的流程和机制
5.3 加强应急用血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结语:
应急用血预案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应急救治效率、保障伤员生命安全具有重
要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应急用血预案,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紧急抢救应急用血工作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重危病人紧急输血之需,确保抢救治疗及时性,对疑难血型患者紧急输血者,采取“配合性输注通用血”的方案处理。
第二条本预案的主要对象是临床医师、临床护理人员和输血科工作人员。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三条本预案的组织领导机构是紧急抢救应急用血管理领导小组。
执行行为代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组长:曾晓奇
成员:姜晓燕吴健斌张新高李华叶秋棠
任晓勇马盛余温晓萍
第四条启动本预案必须是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处。
第三章临床适应症
第五条本预案的临床指征急性大失血血型未明确者;新生儿溶血病需换血治疗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Rh血型D阴性紧急输血者;紧急情况下,异型血相容性输注者。
第四章输血原则
第六条Rh血型D阳性患者:需输注红细胞者,选用相容血型
悬浮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需输血浆者,选用相容血型血浆;
第七条Rh血型D阴性患者输注Rh血型D阳性红细胞时,根据需要输注的血量,一次性足量输注ABO同型红细胞悬液。
第八条输注剂量:维持血红蛋白水平至80-100 g/L即可(新生儿溶血病需换血治疗者例外)。
第五章操作程序
第九条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下输血医嘱,同时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签定“患者输血治疗同意书”(此点同常规输血程序)。
护士采集合血标本后及时送输血科配血。
第十条当输血科发现符合第五条规定的病人时,即按“疑难血型配血操作处理程序”执行,同时,电话告知临床科室主管医师:“患者为疑难血型病人,输血请按医院‘紧急抢救应急用血工作预案’执行”,此时,临床医师电话告知医务处,启动本预案。
第十一条临床医师接电话后,再次签定“患者输血治疗同意书”,同时,在同意书上注明“疑难血型患者紧急用血,配合性输注通用血”。
如果患者为Rh血型D阴性,输注Rh血型D阳性红细胞时,还要加注此预案“注意事项”中的第十七条、第十八条。
第十二条输血科工作人员先为病人做紧急配血,配血毕,及时电话告知临床科室取血。
紧急处理完成后,如为血型鉴定疑难(不明确者),再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
第六章审批程序
第十三条启动本预案需医务处批准,由临床医师报告。
所有疑
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输血,均需临床科室主任批准。
第十四条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输血,输血科工作人员均需及时报告输血科主任。
第十五条所有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输血,月底须报医务处备案。
由输血科汇总执行。
第十六条Rh血型D阴性患者输注Rh血型D阳性红细胞时,必须邀请输血科会诊。
第七章注意事项(必须书面与病人沟通)
第十七条Rh血型D阴性患者输注Rh血型D阳性红细胞,此生只此一次,如再次输注Rh血型D阳性红细胞,有可能发生溶血反应,危及生命。
第十八条如为生育期女性Rh血型D阴性患者,输注Rh血型D 阳性红细胞后,不可孕Rh血型D阳性胎儿。
因此,可能失去生育能力。
第八章附则
第十九条此预案为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所定,仅限于本院医疗业务范围内适用,解释权归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