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他的第二任妻子爱尔莎

合集下载

科学家爱因斯坦风流成性:一生至少交往了十个情人

科学家爱因斯坦风流成性:一生至少交往了十个情人

科学家爱因斯坦风流成性:一生至少交往了十个情人爱因斯坦(资料图)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爱因斯坦,还是一个讨女人欢心的男人。

尽管他没有潇洒的外表,甚至衣冠不整、蓬头散发,整天沉迷在物理学研究中,但他一生却有过两个妻子和至少十个情人,可见他是一个多情的人。

前不久,以色列希伯来大学首次公开了爱因斯坦的一批私人信件,向世人展示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

这批信件中,一共提到了爱因斯坦的六位情妇,其中,有金发碧眼的奥地利女郎,有腰缠万贯的犹太寡妇,还有风情万种的花店老板、善解人意的女秘书等。

在爱因斯坦写给第二任妻子艾尔莎及继女玛戈的信件中,他毫不忌讳地坦白了自己的婚外情。

他直言,有些女人对自己展开狂热的追求,实在无法抗拒,其中一位是女儿玛戈的朋友、柏林名媛米哈诺夫斯基,这个女人比爱因斯坦小15岁,还一直跟着他去了英国牛津。

1931年,爱因斯坦写信给女儿玛戈说:“M跟着我,又追着我,简直难以控制。

我会叫她立即消失的。

”他又说:“所有女士中,其实我只属于L女士,她绝无恶意又亲切。

我不会理会人们怎么议论我。

”L女士是指富家女Margarete Lenbach,她经常让司机深夜开车接送爱因斯坦,和自己秘密约会。

爱因斯坦第二次结婚后,又爱上了朋友的外甥女Bette Neumann。

他一度想把这个女孩子带进自己的家庭,后来发现无法被家人所接受。

爱因斯坦写信向Neumann告别时,充满柔情地说:“凡间把我拒诸门外,我唯有在天上的星空寻找。

”爱因斯坦风流成性,对妻子却十分冷漠,对家庭和儿子更是漠不关心。

为了研究科学理论,爱因斯坦每天废寝忘食地工作,冷落了妻子米列娃和两个儿子,后来米列娃独自带着两个儿子移居瑞士苏黎世。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食物匮乏,缺乏家庭照顾的爱因斯坦胃病发作,幸好得到堂姐艾尔莎的悉心照料,两人由此产生恋情。

1915年4月,儿子汉斯·亚伯特写了两封信给父亲,要求他在春假期间前往瑞士探望他们兄弟。

爱因斯坦:两次婚姻及其他

爱因斯坦:两次婚姻及其他

爱因斯坦:两次婚姻及其他中庸前不久,《爱因斯坦全集》(第五卷)的中译本在国内出版了。

由于书中有许多信件涉及到爱因斯坦与他生命中的另一位重要的女性爱尔莎(Elsa Löwenthal)的婚外恋等事件,爱因斯坦在国人心中的形象发生了一些变化。

有许多文章谈到了爱因斯坦的“俗人”的一面。

比如,刘华杰的《俗人爱因斯坦——读<爱因斯坦全集>第五卷》以及刘兵的《信封里的爱因斯坦》等。

尽管认为刘华杰的“俗人”说法也许“色彩过于强了一些”,刘兵基本上持与刘华杰相同的看法。

名人的私生活从来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爱因斯坦的私生活更不例外。

随着《爱因斯坦全集》(英文版)的不断问世,更多的材料被披露出来,爱因斯坦的形象将更加丰满和真实。

目前,有关爱因斯坦的档案已可在网上查寻,结合已出版的《爱因斯坦全集》前八卷,人们大致可以了解爱因斯坦两次婚姻的全貌。

爱因斯坦在谈到自己的两次婚姻时,说是“丢脸的”。

他对婚姻一点儿也不热情。

有人问他,他喜欢用烟斗抽烟是否与清理和再装烟斗有关系,他答道,“我本来想抽烟,但结果烟斗却总是让什么东西给堵住了。

生活中的事情恐怕也是如此,特别是婚姻”。

总的说来,他失败的婚姻让他感到悲哀。

一在爱因斯坦读中学的时候,“外表英俊”的他就很受女孩子们的喜欢,他也喜欢与她们在一起,说说笑笑,有时还写上几行调情的“打油诗”。

1899年夏天,20岁的爱因斯坦在苏黎世州梅特门斯特坦(Mettmenstetten)附近的一个名叫天堂的旅馆度假时,结识了这家旅馆主人的小姨子安娜·施密德(Anna Schmid),应邀在她的照片薄上写道:姑娘你小巧又美貌我为你题点什么好?我会想到好多事也包括一个小亲亲落在你那小秀唇。

你若因此而生气可别立即就哭泣惩罚我的最佳法就是还给我一个吻当然,这不是爱因斯坦第一次向女性表达自己调皮诙谐的一面。

爱因斯坦的母亲很早就发现自己儿子的这一面。

但是,最吸引他的爱好还是在智力方面的。

爱因斯坦写给艾尔莎的信

爱因斯坦写给艾尔莎的信

爱因斯坦写给艾尔莎的信信中透露出爱因斯坦在与艾尔莎的婚姻期间,与六到七位女性有过亲密交往。

有些信件所透露的信息显示他与前妻米列娃和两个儿子的关系比人们之前所知的要好些,其中还有爱因斯坦对米列娃经济支持的信息。

按照离婚协议,他应该把诺贝尔奖金存入瑞士银行,利息归米列娃和儿子,使用本金需要他同意。

后来,爱因斯坦的秘书说诺贝尔奖金全部给了米列娃[3],据称被米列娃用来在苏黎世买了3套房子[8]。

新公开的信件透露爱因斯坦曾接受别人建议把一部分钱放在美国投资,结果在大萧条中损失惨重,一时被米列娃指责,但是他后来对她的经济支持超过了诺贝尔奖的金额。

依萨克森(W. Isaacson)仔细研究了这些信件,弄清了爱因斯坦对米列娃母子经济支持的复杂情况,确实涉及3套房子的买卖。

概括而言,爱因斯坦对他们在经济上一直是很负责任的[9]。

也有信件表达了爱因斯坦对二儿子爱多尔多(Eduad Einstein)患有精神分裂表示难以接受,觉得孩子还不如不要出生。

在1921年写给第二任妻子艾尔莎的信中,爱因斯坦说:“我很快将受够了相对论。

即使是这种事,时间长了兴趣也会减退。

”这或许只是反映了他工作上的一时疲倦。

还有反犹时期的信。

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时的一封信上写道:“一位德国同事告诉我不要靠近德国边境,因为人们对他的愤怒已经失控……人们到处担心被排斥的聪明犹太人的竞争。

我们的力量比弱点更成了我们的负担。

”爱因斯坦专家霍尔顿(G.Holton)说这些信件的内容与爱因斯坦的坦率性格是一致的,还说在当时的欧洲,作为一个有魅力、被热捧的人,他的行为并非多么不同寻常[7]。

这些信件不过体现出爱因斯坦作为凡人的一面,也有凡人的喜怒哀乐。

笔者认为,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第二伟大的物理学家,信件中所反映的这些个人隐私不能改变这一点,正如牛顿的各种轶闻不能抹杀他是第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逝世61周年,关于他的生平你知道多少?

爱因斯坦逝世61周年,关于他的生平你知道多少?

爱因斯坦逝世61周年,关于他的生平你知道多少?61年前,1955年4月18日午夜,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逝世于普林斯顿,享年76岁。

因创立相对论,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今年2月11日,科学家宣布探测到了引力波,他在百年前的预言再次被验证!科技创新里程碑带你回顾这位大科学家的传奇一生!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这是已知爱因斯坦最早的照片,摄于1882年。

1884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5岁)和他的妹妹玛雅。

1893年,爱因斯坦14岁时在影楼拍摄的照片。

1898年的爱因斯坦,当时他就读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1900年,爱因斯坦大学毕业,但却在很长时间没有找到工作,两年后才去了瑞士伯尔尼专利局任职,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

1903年,爱因斯坦与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玛里奇(MilevaMaric)结婚。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接连发表5篇论文,篇篇经典并刊登在国际物理学界声望最高的《物理学杂志》上。

百年之后,联合国通过大会决议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这个“奇迹之年”。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并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图为1921年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时空关系新理论,被称为“狭义相对论”,他颠覆了从牛顿以来形成的时空概念,建立了新的时空观。

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1939年,科学家发现链式反应,进而制造了原子弹,后来又利用核聚变发明了氢弹。

1911年,爱因斯坦成为位于布拉格的查尔斯-费迪南德大学的一名教授。

他将注意力重新放到引力理论上,希望将自己1905年提出的关于时空关系的狭义相对论推广到更一般化的情况。

1912年,爱因斯坦与他的表姐艾尔莎(Elsa)发生婚外恋情,后来艾尔莎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

爱因斯坦的感情世界_名人故事

爱因斯坦的感情世界_名人故事

爱因斯坦的感情世界少年爱因斯坦情窦初开1895年,爱因斯坦在既没有上学、也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跟着父母在米兰过了一年。

之后,这位16岁的少年从意大利来到苏黎世,准备要考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可是并不知道如何达到目的。

他说:“我是一个固执而自用的年轻人。

我的那点零散知识皆源于自学。

性情是爱了解,不爱背诵;背也背不过来,记又记不大住。

我报名参加工程的入学考试,这次考试显出我所受教育的诸般弱点,我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当然的……但主考官不但有耐心,而且有同情心。

校长赫尔佐格还推荐我到阿劳的中学去上学,补足功课,明年再来。

”“阿劳的学校精神是自由学习、不赖权威、空气纯朴、老师热情,使人难忘。

这与在德国所受的6年教育完全不同。

那里处处权威、事事指导;而这里是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

相差何其远,这里超越得太多了。

”在阿劳,爱因斯坦住在老师温特勒的家。

温特勒一家人温暖而体贴。

他们都喜欢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也爱他们。

在这种自由活泼的新环境里,心灵初解放的16岁少年与温特勒18岁的女儿玛丽恋爱了。

第二年,爱因斯坦考进了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离开阿劳到苏黎世去。

他说:“1896~1900年在理工大学的师范班,我很快就发现,如能成为成绩中等的学生,便心满意足。

因为要做一个好学生,实在不易。

要集中精神做功课,要心甘情愿于作业上,要记笔记……遗憾的是,这些正是我的性情所欠缺的。

我喜欢广泛地自学。

有一位祖籍匈牙利的同班女同学参加了这种广泛的自学,她的名字叫米列娃(Mileva)。

”爱因斯坦欣赏米列娃,继而着迷,而晕眩,而坠入了情网。

米列娃的悲剧1901年底爱因斯坦在瑞士萨弗豪森任教职,写信给米列娃说:“等你成了我亲爱的小妻子,我们会一起勤奋地致力于科学的研究,如此我们才不会变成庸碌之辈。

”米列娃带给他的知性的快乐,使他连玛丽的温柔与美貌都不要了。

二人于1903年登记结婚。

起初,家庭还是和睦的。

爱因斯坦1903年在致老朋友贝索的信中说:“现在我已是个有妇之夫了,与妻子一起过愉快而舒适的生活。

爱因斯坦也难过美人关:曾被女间谍拉下水

爱因斯坦也难过美人关:曾被女间谍拉下水

爱因斯坦也难过美人关:曾被女间谍拉下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爱因斯坦是历史上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他是狭义相对论的重要发现者,他对量子理论的创立具有重大的贡献,而广义相对论,亦即现代引力论的建立,则应全部归功于他。

爱因斯坦不止是理科男神,还是真正的全才:喜欢音乐、哲学,写诗,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男人,所以,他的一生又有极好的女人缘。

1/爱因斯坦的初恋爱因斯坦虽然是名震环宇的世界级科学巨腕,但他上学时并不是学霸,因为爱好广泛,又有些偏科,他的兴趣全在物理和数学和数学上,所以“高考”时并没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不仅如此,爱因斯坦年轻时还是小帅哥,很招女生喜欢,高中时,由于父母远在他乡,他曾寄宿在一个教授家里。

正是在那种无拘无束的岁月里,他恋上了房东教授的女儿。

当然,那段恋情只是昙花一现,最后无疾而终。

后来他考进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学理论物理,那个班非常高大上,班里一共只有5个学生,4男1女,他又追到了唯一的女生,比他大4岁的米列娃。

米列娃·马里克出身塞尔维亚的一个富裕家庭,人长得蛮漂亮,可惜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走起路来有点瘸。

但她能跟爱因斯坦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数学和物理水平高到什么程度?有人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果一部分来自于她。

两人谈恋爱谈得忘了学习,爱因斯坦专业考试成绩只有中等,米列娃没过,正想补考又发现未婚先孕。

米列娃为了不想影响男友的前途,自己回娘家生下女儿,独自品尝早恋的苦果。

孩子生下来就有精神障碍,不久就夭折了。

2/第一次婚姻爱因斯坦这样的毕业成绩,想进大学当教授是没希望了。

靠朋友帮忙,他才在瑞士专利局找了份无足轻重的工作。

话说,米列娃克制着失去女儿的悲痛,收拾行装打算去找他,尽管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女儿。

孩子死后,她的家人开始强烈反对她和他交往,理由是他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

陷进感情漩涡的她,完全失去了理智,不顾家人反对,来到了他的身边。

爱因斯坦的混乱情史

爱因斯坦的混乱情史

爱因斯坦的混乱情史展开全文提起爱因斯坦,你会想到相对论、质能方程,还有诺贝尔奖,对他的第一印象更是智慧超群的思想巨人。

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当时才26岁的他在这一年里发表了5篇划时代的论文,颠覆了当时有关空间、时间、质量和能量的所有观点,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9年,同样是属于爱因斯坦的一年,因为他终于因为自己的物理成就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人物。

不仅如此,他在这一年里还经历了出轨、离婚和再婚,堪称“爱因斯坦渣男年”。

这个物理学巨星,到底有着怎样不堪的情史呢?01有一个几乎人人皆知的传闻,说爱因斯坦学习很差,成绩更是惨不忍睹。

这个传闻是一个假传闻,爱因斯坦智商极高,学习成绩也没有那么糟糕,只是在上高中时,偏科稍微严重了一些,他的数学和物理成绩都很好。

可是其他科目不及格也不行,因为达不到分数要求不能上大学。

于是,他给自己找了一位老师补课。

1895年的某一天,当他敲开补课老师的家门时,开门迎接他的是一个18岁的少女,玛丽,也就是爱因斯坦的初恋。

那时的他们只是一个眼神相交,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对方。

爱因斯坦什么事都会对玛丽说,包括他偏科的原因,他的所有奇思妙想。

但是玛丽一直都在充当一个聆听者,对于爱因斯坦的话,她永远只是默默地听着,给不了什么有意义的回应。

也许是因为这样,爱因斯坦才会彻底和玛丽分手,因为两个人的思想,根本不在一个高度上。

爱因斯坦考上了瑞士理工学院,他要离开德国到瑞士苏黎世求学。

离开时两人都十分不舍,但当时两人并没有分手,爱因斯坦甚至承诺玛丽会回来娶她,而玛丽也非常坚定地告诉爱因斯坦,自己会等他。

然而进入大学后的爱因斯坦,很快就将自己和玛丽的海誓山盟忘在脑后,他爱上了自己同专业的一个女生,米列娃。

米列娃比爱因斯坦大三岁,两人是在爱因斯坦大二时正式确定关系。

爱因斯坦的颜值和才华吸引了米列娃,而米列娃的智慧也吸引着爱因斯坦。

两人经常讨论数学物理问题,渐渐地萌生爱意。

可是当时爱因斯坦并没有和玛丽分手,于是他就化身“海王”,开始一南一北互不干涉的后宫生活。

597623_爱因斯坦的间谍情人

597623_爱因斯坦的间谍情人

89旅游Oct16 - Oct31,2015WORLD VISION 2015.NO.20也许正是混乱的个人生活,驱使爱因斯坦去追求自然中的简单和真相。

文|唐离爱因斯坦一生都是个名人。

使他名震四海的除了他的科学研究,还有他的才智和那一头浓密的白发。

在我们的记忆里,爱因斯坦总是一位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人物,但是,如果你按照传统思维将他视为一名生活随性的怪人的话,那你就忽视了他那激进的政治观念和偶起波澜的私人生活。

他爱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马里奇,在结婚之前写给她的信中说“除了你,和别人在一起,我都感到孤独。

”然而,这段爱情最终恶化。

最后,爱因斯坦恳求离婚,但马里奇拒绝了。

结果爱因斯坦发出了令人震惊的最后通牒:如果她答应打扫房间,给他洗衣服,把他的一日三餐送到他的房间里,没有身体的亲密接触,如果他不愿意,就不要跟他说话,那他就同意和她一起住,马里奇同意了。

但即使这样,也没能让两人的关系有所缓和,两人最终于1919年离婚。

当时爱因斯坦与他离婚的堂姐艾尔莎·爱因斯坦的外遇已经持续了大约七年。

然而,当他终于离婚(这是他和艾尔莎多年来一直渴望的),爱因斯坦却考虑与艾尔莎的女儿伊尔莎结婚。

不过最终并没成为现实。

爱因斯坦在他离婚4个月后和艾尔莎结婚。

这场婚姻肯定比他的第一次成功,但是他有时仍对妻子不忠。

与女人的关系说明了爱因斯坦有多混乱,天真和迟钝,换句话说,他有多像一个普通男人。

1998年,爱因斯坦的一块手表、多幅绘画、若干张珍贵照片和信件出现在了索斯比的拍卖会上。

一段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玛加丽塔·科涅库娃的秘密恋情浮出了水面。

在1945年11月27日的信中,爱因斯坦,这个敏感的男人用幽默,热情和坦诚吐露了他的爱情:最近我给自己洗了一次头发,但不是很成功;我没有你那么细爱因斯坦的间谍情人唐离,隐居在象牙塔和网络世界里的艺术史博士。

嗜好阅读和美食。

现作为访问学者客居美国纽约。

出版有《西方绘画中的食物》《光影之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与他的第二任妻子爱尔莎
爱因斯坦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也许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天才还是一个花花公子。

据英国《独立报》7月11日报道,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10日公开了爱因斯坦生前写的1300多封信。

其内容显示爱因斯坦不仅情人众多,而且还毫不保留地把这些风流韵事告诉自己的妻子。

为公开信件内容等待20年
此次公开的信件写于1912年至1955年,原本由爱因斯坦的继女玛格特保管。

1986年7月,玛格特逝世。

临终前,她把这些信件赠送给希伯来大学,同时提出要求:在她死后20年才能将信件内容公开。

除了这1300多封,希伯来大学还有2200多封信没有公开。

爱因斯坦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是和塞尔维亚一个农民的女儿米列娃,从1903年到1919年;第二次是和表姐爱尔莎,从1919年直到1936年爱尔莎逝世。

以前公开的信件显示,爱因斯坦的第一次婚姻非常糟糕,而在与第二任妻子爱尔莎在一起时,他曾和自己的秘书贝蒂·纽曼有私情。

而此次公开的信件表明,除纽曼外,爱因斯坦与爱尔莎结婚期间,还与另外6个女人有染:苏联间谍玛加丽塔、富有的花店主埃斯戴拉、社交名流埃特尔,犹太寡妇多妮,其他两人则在信件中被简写为M夫人和L夫人。

他和她们共度假日,带她们去听音乐会,还在床边读书给她们听。

对妻子毫不隐瞒
令人惊奇的是,爱因斯坦丝毫没有对妻子隐藏自己的婚外情。

在一封写给爱尔莎的信中,他提到了M夫人陪自己去海外旅行:“M夫人完全是按犹太—基督教的道德行事的:第一,人们应该享受快乐,同时不伤害他人;第二,人们不该做自己不喜欢而且也令别人讨厌的事情。

她就是这样的人,她陪我旅行,符合第一点。

她没有把这事告诉你,这符合第二点。

难道她不是无可指责的吗?”在另一封给爱尔莎的信中,爱因斯坦写道:“有一点我很敬佩你父亲,他一生中始终和一个女人在一起。

而我却失败了,而且失败了两次。

”当然,从后来的信中看,爱因斯坦失败了不仅两次。

但他始终和爱尔莎保持通信,几乎无话不谈。

在给继女玛格特的信中,爱因斯坦让她给情人玛加丽塔捎信,并告诫她要小心行事,以免让小报知道了。

爱因斯坦也爱恋玛格特。

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爱她就像爱我的
亲生女儿,甚至还要多。

如果不是我,谁知道她会成为什么样的混世魔王。


对儿子存有温情
这些信件将改变人们对爱因斯坦的一些看法。

以前人们知道,爱因斯坦对第一个妻子米列娃非常绝情。

他曾
说,如果米列娃不同意离婚,即使她每天3次把饭送到他的屋里,他也不会看她一眼。

但新的信件显示,爱因斯坦并没有那么冷酷,他还把诺贝尔奖金中的一部分给了米列娃。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儿子也没有人们说得那样冷漠。

相反,他谈起儿子时不乏温情,特别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子埃多德。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他是我这些儿子中举止最优雅的一个,继承了我的品性,可是却患上了不可治愈的精神疾病……”
让人意外的是,爱因斯坦曾对让他成名的相对论感到厌倦。

在给爱尔莎的信中,他曾这样写道:“爱尔莎,很快我就会厌倦相对论的。

如果一个人太过专注,连这样的东西都会令你失去兴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