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荣《设置密码》阅读答案
广出猎见草中石阅读答案

篇一:广出猎见草中石阅读答案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因复更...阅读答案分类:【来自ip:11.128.123.147的热心网友咨询】翻译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8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
【答案】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来是石头。
于是又重射,却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
李广所在的郡,听说有虎,他常自己去射。
他在右北平射虎,虎曾跳起来抓伤过他,李广也终于把虎射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式的能力。
翻译句子时,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
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
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补”,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
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
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
要注意重点词语“以为”:把……当做;“因”:于是;“终”:终究,“竟”:最终。
篇二:广出猎见草中石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解答问题。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新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新高考语文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清风拂面孙春平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
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
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
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
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
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
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
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
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
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
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
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
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
”“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
”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
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
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
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
”他对我说。
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
”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2023上海宝山区(五四学制)中考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第二学期宝山区一模语文练习卷一、文言文(36分)(一)(13分)1.默写(1)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4)班级开展“我是小先生”学习互助活动。
小明在做“小先生”的过程中,不仅帮助了同学,也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他借用《虽有嘉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
(二)(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丙】勾践卧薪尝胆①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汝忘会稽之耻③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注释】①选自《史记》,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
②苦身焦思: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③会稽之耻:指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兵围会稽,勾践屈膝称臣求和之耻辱。
2.【甲】【乙】【丙】三部作品按创作年代先后排序,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乙】【甲】【丙】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身自耕作.()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5.三篇作品中的人物都面临了人生中的“难”:(1)【甲】诗中,诗人最初面对“难”时的行为表现是“__________”;(2)【乙】文中,作者列举的历史人物在经历了“难”之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因为这些“难”对于他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3)【丙】文中,勾践面对“难”的行为表现可以用__________这一成语来概括。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孙道荣选文(word版有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孙道荣选文(word版有答案)2022中考语文阅读系列——孙道荣选文1阅读,回答问题成事与成功(19分)孙道荣①一个小伢儿,连滚带爬,跌跌撞撞,蹒跚学步。
最后,他终于学会走路了。
②一个半身不遂的人,装了假肢,咬着牙,忍着剧痛,克服种种艰难,最终重新站立了起来,再次学会了走路。
③前者叫成事,后者为成功。
④成事与成功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大凡迟早能做成的事,虽然途中也有困难,亦靠努力,那都是成事,事情终于做成了。
而需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甚而耗尽毕生心血的,才敢叫成功。
⑤很多时候,我们说的成功,只是成事。
⑥一个孩子,考了所好学校,固然不易。
但他成功了吗?我看未必,他前面的路还长着呢,他最终能不能成材还两说着呢,怎么现在就能叫成功?这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小步,只是圆了一个愿望,只是做成了一件事而已,虽然这件事可能有很多孩子未能做成。
⑦一个职员,加班熬点,终于将手头一堆杂乱无章的工作做完了。
这当然也不能叫成功,它只说明,他付出了,他努力了,他最终也做成了。
如果换做别人,也许要花更多的时间,费更多的精力,但总归是可以完成的,达到的。
⑧一个生意人,费尽口舌,想尽办法,几经蹉跎,终于谈成了一笔大买卖,可预见的利润相当可观。
这算不算成功?当然不是,他只是做成了一笔买卖,做成了一件事,无论这买卖有多大。
⑨我们经常沾沾自喜“成功”的,往往都只是做成了类似的一件件事。
⑩当然,成事并不容易。
不是什么事你想做就能做,也不是什么事你想做就能做得了,更不是什么事你做了就一定能做成。
我们的一生中,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你做了,而且是很努力地去做了,却没有做成。
⑫一件事的成与不成,甚而很多件事的成与不成,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
任何一个人,一辈子都能做成很多很多事,有小事,也有大事,但他未必就是成功的。
反之,一个人一辈子也会做不成很多很多事,跌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跟头,但他执着于自己的信念,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锲而不舍地努力,纵令最终他也未能如愿以偿地达到自己的顶峰,他的人生也未必就是失败的。
孙道荣阅读答案

孙道荣阅读答案孙道荣阅读答案孙道荣①工头指指身后的中年人,对他说,经理,这是我们最好的水电师傅了,姓黄。
他一定能帮你修好。
②他看了一眼,没见过,见过也记不得,工地上成百上千的工人,他哪能都记得啊。
再说,工地上的工人个个都是灰头土脸的,连工头有时候都分不清谁是谁。
他说,那好,黄师傅,我们走吧。
③岳父家的下水道又堵了,弄得家里水漫金山,臭气熏天。
接到电话后,他赶紧让工头找个水电工,去帮他处理下。
④他打开了车门。
黄师傅拎着一个皱巴巴的工具包,跟在他身后,犹疑地说,经理,我身上太脏,你告诉我地址,我还是自己骑车过去吧。
⑤没事,快上车,家里水管还在往外冒水呢,来不及了。
他说。
⑥黄师傅扭扭捏捏地上了车,欠着身坐下,两只腿,紧紧地蜷缩在一(本文来自: 东星资源网:孙道荣阅读答案)起。
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紧张的,黄师傅的脸上,全是汗水,黄师傅用手背一抹,本来又黑又灰的脸,变得更花了。
⑦他从后视镜上瞄了黄师傅一眼,一踩油门,向岳父家开去。
真是越急越乱,半路上,小车的后胎爆了。
他无奈地将车停靠在路边。
⑧只能打的了。
可是,这条路上几乎没什么出租车,偶尔经过一辆,还是有人的。
他焦急地四处张望,不远处有个公交站,他走过去一看,线路经过岳父家附近。
正在这时,一辆公交车,缓缓驶了过来。
⑨他和黄师傅,一起跳上了公交车。
乘客不多,还有几个空座位。
他找了一个双排的空位子坐下,正犹豫着要不要喊黄师傅过来坐,黄师傅已经在他前面的一个空位子上,坐了下来。
他松了一口气。
刚才在小车里,他就闻到了黄师傅身上很重的汗馊味。
⑩随着车子的颠簸,他微微打起了盹。
虽然不必像黄师傅们那样日晒雨淋,但他这个项目经理,其实也是蛮辛苦的。
车子里忽然嘈杂起来。
是一个大站,上车的乘客很多。
车厢里骤然挤了起来。
妈妈,好挤啊。
一个小女孩的声音。
⑾他寻声看过去,在他前方,是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被人群挤压到座椅边,一只手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倾斜的身子似乎随时会摔倒的样子。
2020届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试题(五)(解析版)

2020年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五)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
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
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
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
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
苏州新区一中2025届语文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苏州新区一中2025届语文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乞丐契诃夫“仁慈的老爷!行行好,请顾念一下我这个不幸的挨饿的人,我三天没吃东西了……我当了八年的乡村教师,现在失业了。
请帮帮忙,行行好!”律师斯克沃尔佐夫打量着他,瞧瞧他那件灰蓝色的破大衣,混浊的醉眼和脸上的红斑。
他觉得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
“听着,在前天,我好像在花园街遇见过您,”他说,“不过那时您说您是被开除的大学生,还记得吗?这很下流,这是诈骗!”斯克沃尔佐夫大发脾气,毫不留情地痛斥这个求告的人。
这家伙一味说谎,利用别人的仁慈,恰恰亵渎了他出于纯洁的心灵喜欢周济穷人的一片好意。
破衣人起先一再辩解,后来不作声了,羞愧得低下了头。
“先生!”他说,一手按住胸口,“确实,我……说了谎!我原来在俄罗斯合唱团里任职,由于酗酒,我被赶了出来。
不说谎又有什么办法呢?”“什么办法?”斯克沃尔佐夫大喝一声,逼近他,“工作呀,这就是办法!您应该工作!”“这个我自己也明白,可是上哪儿去找工作呀?去当看门人吧,谁也不会要我,工厂也不会要我,工人要有手艺,我却什么也不会。
”“胡说!您总能找到借口!那么,您愿意去劈柴吗?在我家里劈柴您愿意吗?”“好吧,我可以劈……”斯克沃尔佐夫高兴地搓着手,把厨娘叫了出来。
对她说;“奥莉加,把这位先生领到板棚里去,让他劈木柴。
”破衣人耸了耸肩,似乎感到纳闷。
话已出口的他犹豫不决地跟着厨娘走了。
斯克沃尔佐夫赶快走进餐室,那里的窗子正对着院子,斯克沃尔佐夫看到他们进了院子。
奥莉加气呼呼地打量她的同伴,打开锁着的板棚,“砰”地一声恶狠狠地推开了门。
【初中记叙文阅读】初二初中记叙文阅读练习:《敲门 孙道荣》阅读答案

【初中记叙文阅读】初二初中记叙文阅读练习:《敲门孙道荣》阅读答案【初中记叙文阅读】初二初中记叙文阅读练习:《敲门孙道荣》阅读答案怎样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大家所烦恼的一个问题,只有不断练习才会有进步。
为大家整理了初二初中记叙文阅读练习,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初二初中记叙文写作练:《呼救孙道荣》阅读答案呼救孙道荣“咚,咚咚,咚——”,走进楼梯口,他习惯性地走到101室的门前,敲门。
敲门的节奏,也是他和她早就约好了的,“咚,咚咚,咚——”,永远固定的节拍。
只要听见这个节奏的敲门声,她就知道是他,这样她就不用急着来开门,以免有闪失。
过一会儿,门轻轻打开了,露出一张写满沧桑的脸来,隔着门,他对她笑笑:“今天好吗?”她也笑笑,张开没了门牙的嘴巴:“好,好着呢,上班累吧?我没事,赶紧早点回家去吧。
”看到她精神很好,确实没事,他才放心地上楼,回家。
他的家在四楼。
这就是他每天的功课。
他和她,不是母子,也不是亲戚,只是普通的邻居。
考虑到她年龄大了,又是一个独居的老人,社区于是就近安排个邻居帮忙照应照应她。
也没有太多的事,就是每天记得去敲敲老人的门,看看她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万一有个什么意外,也好及时处理。
之所以选择了他,除了他是个热心肠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能够准时回家,从来不在外面有什么应酬,这样才便于每天都能准时去敲敲老人的门。
老人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照顾。
社区找出他时,他欣然接受了。
于是,每天上班回去的时候,他都会先回去小剧场101室的门,把老人喊应了,才回去自己的家。
有时候,路上遇见放学的儿子,他就可以和儿子一起回去敲打老奶奶的门,这时候他可以使儿子敲打,儿子已经学会了他呼救的方法,“咚,咚咚,咚——”对答毫无例外,不轻不重。
门关上了,她看见他们父子,高兴地苦笑了,轻拍儿子的脑袋,经常还可以变戏法一样,变小出来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去。
这些糖果,都就是老人远在海外的儿子寄送回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置密码
孙道荣
为了防范儿子擅自使用电脑,我们可谓动足了脑筋。
将房门锁起来,他总是能想办法找到钥匙;将房门钥匙带走,他竟然冒险从阳台爬进我们的卧室。
即使我们都在家,他也会乘你洗澡或者上厕所时,钻个空子,溜进卧室过把电脑瘾。
无奈,我们将电脑设置了密码。
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家的存折密码都是儿子的生日。
电脑密码于是也设置为儿子的生日。
给电脑上把锁,看他还有什么辙。
星期天,我们有事出门,留下儿子一个人在家。
卧室门开着,省得他又干出什么冒险的事情来,反正电脑有密码保护。
我们失算了。
下午回到家,小东西正埋头电脑前,眼睛玩得发直,连我们开门进屋,也浑然未觉。
密码被他破解了。
我们赶紧修改密码。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必须弄点又好记又让他难以破解的密码。
我们决定换成他妈妈的生日来做密码。
这小子,我和他妈妈的生日,告诉他无数遍,可他就是记不住,这让我们很失落。
又一次出门,我告诫儿子,不准碰电脑。
儿子很乖巧地说,我知道你们换了密码,想上也打不开电脑了啊。
我暗自好笑,谅你也解不了,没心没肝的东西,谁让你连爸爸妈妈的生日都记不住?
晚上回家,儿子果然安静地在做作业,呵呵,密码有效。
可是,走进书房,我却大吃一惊,几只抽屉被翻得乱七八糟,就像被贼洗劫过一样,赭红色的户口薄,摊放在显眼的地方,我立即明白了。
看来儿子为了破解我们的密码,真是煞费苦心啊。
我相信他现在一定已经记住了我和他妈妈的生日,可惜不是因为亲情,而仅仅因为它们可能成为密码。
伤感,无奈,愤怒。
又得改密码了。
简单的,对付不了儿子;弄个复杂点的吧,一不留神,连我们自己也会忘记。
思来想去,颇伤脑筋。
妻子忽然一拍脑袋,有了,用他奶奶名字的全拼,儿子不知道奶奶的名字,更不会想到我们会用他奶奶的名字来设置密码。
这其实仍然是一个简单的密码,母亲的名字只有九个拼音字母,但是,对儿子来说,这恐怕确实是一个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密码。
这次密码修改后,儿子果然一直未能破解。
电脑安全了。
我却高兴不起来。
儿子不能解开我们的密码,无法擅自打开电脑,这固然是我的初衷,可是,他不能破解,也让我很矛盾,很失望。
其实儿子只要对我们这个家,对自己的亲人多关注一点点,我们设置的密码,就都很容易破解的啊。
孩子,你很聪明,但你缺少的,是对自己亲人的了解和关爱啊。
1.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将房门钥匙带走,他竟然冒险从阳台爬进我们的卧室。
(加点词语:竟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脑安全了,我却高兴不起来。
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爸爸妈妈设置了几次密码?选文以设置密码为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向我们发出了怎样的号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明天是父亲节,你会用哪些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远在他乡工作的父亲的祝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意回答
1 体现了作者的惊讶,为下文做铺垫。
2 儿子只要对我们这个家,对自己的亲人多关注一点点,我们设置的密码,都是很容易破解的啊。
3 三次,升华主题,吸引读者。
4 号召我们多关注自己的亲人,学会感激和孝敬父母。
5 写信发邮件送一张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