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指点迷津 PPT课件

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 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 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 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 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 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 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一、 对“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
达的含义”的题, 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
• (一)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
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 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 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 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 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 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 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 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 数。
第四、修辞格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
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
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
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
• 如:2010年全国卷1《波灯火》第4题:文章 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 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 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 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 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 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 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 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一、 对“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
达的含义”的题, 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
• (一)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
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 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 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 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 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 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 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 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 数。
第四、修辞格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
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
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
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
• 如:2010年全国卷1《波灯火》第4题:文章 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 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 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课件

2021/1/19
三、答题原则
(一)如何阅读文章 1.先读文章,再做题。 ⑴符合人的阅读心理规律。 ⑵能较快地进入作品情境,为做题打下良好基础。 2.整体理解,以文解文,词、句、段、篇互释。 3.精读全文至少一遍。在此过程中力求有意识地完成以下任务: ⑴理解句意,体会句间关系,进而把握段落的中心句。 ⑵把握段意; ⑶分析段间关系,进而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⑷注意以下细节:
只在人民掌握政权以后,海南岛才别是一番新天地。兴隆农场 是归国华侨经营的一个大农场。以前这里没有的若干热带作物, 如今都从千万里外来这里安家立业了。正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他 们的祖辈或父辈万里投荒,为人作嫁,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 南海大岛安家立业,却不是“道旁石”,而是真正的补天手了!
15.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4分
2021/1/19
品鉴字词题
2021/1/19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 词典义(09年湖南卷《云南看云》“俨然”一词考 的却恰恰是其字典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的“具体”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指示代词的含义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 中指代的具体内容。 ②能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 ③能够把握词语在本文的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 ④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021/1/19
我翻阅过《道光琼州府志》,在“谪宦”目下,知谪宦始自唐 代,凡十人,宋代亦十人;又在“流寓”目下,知道隋一人,唐 十二人,宋亦十二人。明朝呢,谪宦及流寓共二十二人。这些人, 不都是“补天遗”的“道旁石”么?其中有大名震宇宙的李纲、 赵鼎和胡铨。这些名臣,当宋南渡之际,却无缘“补天”,而被 放逐到这“地陷东南”的海岛作“道旁石”。
三、答题原则
(一)如何阅读文章 1.先读文章,再做题。 ⑴符合人的阅读心理规律。 ⑵能较快地进入作品情境,为做题打下良好基础。 2.整体理解,以文解文,词、句、段、篇互释。 3.精读全文至少一遍。在此过程中力求有意识地完成以下任务: ⑴理解句意,体会句间关系,进而把握段落的中心句。 ⑵把握段意; ⑶分析段间关系,进而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⑷注意以下细节:
只在人民掌握政权以后,海南岛才别是一番新天地。兴隆农场 是归国华侨经营的一个大农场。以前这里没有的若干热带作物, 如今都从千万里外来这里安家立业了。正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他 们的祖辈或父辈万里投荒,为人作嫁,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 南海大岛安家立业,却不是“道旁石”,而是真正的补天手了!
15.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4分
2021/1/19
品鉴字词题
2021/1/19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 词典义(09年湖南卷《云南看云》“俨然”一词考 的却恰恰是其字典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的“具体”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指示代词的含义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 中指代的具体内容。 ②能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 ③能够把握词语在本文的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 ④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021/1/19
我翻阅过《道光琼州府志》,在“谪宦”目下,知谪宦始自唐 代,凡十人,宋代亦十人;又在“流寓”目下,知道隋一人,唐 十二人,宋亦十二人。明朝呢,谪宦及流寓共二十二人。这些人, 不都是“补天遗”的“道旁石”么?其中有大名震宇宙的李纲、 赵鼎和胡铨。这些名臣,当宋南渡之际,却无缘“补天”,而被 放逐到这“地陷东南”的海岛作“道旁石”。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课件

(2)第三人称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 由叙述。
(3)运用第二人称,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 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 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便于感情的交流。
可编辑课件PPT
16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作 用?):
(1)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 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可编辑课件PPT
11
修辞手法: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 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可编辑课件PPT
12
语言特点:
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 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 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 行分析。
可编辑课件PPT
13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 语言表达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 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
2.审题: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 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 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 ◆答题重点是什么; ◆要答几个方 面; ◆以谁为陈述主体; ◆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怎么说
可编辑课件PPT
3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1)题眼(答题重点)是: 短暂而愉快 ; (2)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 (3)设问的角度: 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 ; (4)句式应为: 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3)分点分条作答。
(3)运用第二人称,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 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 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便于感情的交流。
可编辑课件PPT
16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作 用?):
(1)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 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可编辑课件PPT
11
修辞手法: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 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可编辑课件PPT
12
语言特点:
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 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 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 行分析。
可编辑课件PPT
13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 语言表达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 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
2.审题: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 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 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 ◆答题重点是什么; ◆要答几个方 面; ◆以谁为陈述主体; ◆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怎么说
可编辑课件PPT
3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1)题眼(答题重点)是: 短暂而愉快 ; (2)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 (3)设问的角度: 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 ; (4)句式应为: 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3)分点分条作答。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张PPT精品课件

举行了龙舟竞赛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 表队参加。 ⑤ 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
这是用箸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参考答案:
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 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 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 统节日。
用一句话表述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 (不超过25个字)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 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 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绵那么 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 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 理由”等。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注 意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扣紧观点 进行分析。
• ②事例+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 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等。 此类题目,分析时要注意事例的叙述简洁,分 析到位,材料与观点要相互融合。
• ③文本+现实+观点。“联系文本(文章内容) 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理由)”等。此类题目, 要求首先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然后 结合现实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2017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题答题 技巧 课件(共29张)
2017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题答题 技巧 课件(共29张)
忠实于语言规则
(1)要显:不能含蓄、笼统
(2)要简:不要罗嗦、繁琐;要概括、简洁 (3)要通:不要有语病
(4)要选好句式:用判断句、陈述句,不用 省略句和问句
2017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题答题 技巧 课件(共29张)
主干摘取法:摘取句子主干, 按题干要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连缀。
压缩语段解题步骤
①审查题干、明确要求; 审清:语言表述形式、压缩内容(对
象)、多少字数 ②分析句段,抓住关键词,把握中心; ③标出句子,理清层次,比较句意,辨 析主次,留主舍次;
这是用箸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参考答案:
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 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 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 统节日。
用一句话表述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 (不超过25个字)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 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 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绵那么 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 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 理由”等。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注 意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扣紧观点 进行分析。
• ②事例+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 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等。 此类题目,分析时要注意事例的叙述简洁,分 析到位,材料与观点要相互融合。
• ③文本+现实+观点。“联系文本(文章内容) 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理由)”等。此类题目, 要求首先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然后 结合现实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2017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题答题 技巧 课件(共29张)
2017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题答题 技巧 课件(共29张)
忠实于语言规则
(1)要显:不能含蓄、笼统
(2)要简:不要罗嗦、繁琐;要概括、简洁 (3)要通:不要有语病
(4)要选好句式:用判断句、陈述句,不用 省略句和问句
2017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题答题 技巧 课件(共29张)
主干摘取法:摘取句子主干, 按题干要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连缀。
压缩语段解题步骤
①审查题干、明确要求; 审清:语言表述形式、压缩内容(对
象)、多少字数 ②分析句段,抓住关键词,把握中心; ③标出句子,理清层次,比较句意,辨 析主次,留主舍次;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ppt课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2)说明文顺序:
❖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现象——本质、原因——结果、 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 点——用途、主——次、总——分)
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 达到上面的目的:
❖ 一、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 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 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 不但……而且…… 因为 何况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 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 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注意文 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 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 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3、问文章的详略。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 有详有略。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我们写文章,在 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围绕题目确定的中心思想去选择作文材 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详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 材。文章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处理安排得好不 好。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 轻,篇幅上有详有略。 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 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 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阅读 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 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完美版 PPT课件 图文

【答题公式】①人物 + 原因 + 事件 ②起因 + 经过 + 结果
【答题格式】1.××人在××时间××地点做××事,有××结果 (××人做××事)
2.文章通过写××内容,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性格或精神),抒发了人物(作者) ××的情感。
理情文章的脉络
• 3、关于“找线索”的题目。 • (1)标题; • (2)开头; • (3)文章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 • (4)或以时间为线;或以人物活动为线;
• 答案示例: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在同伴遇 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 人。(2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2分)
• 1.简要概括文中围绕“怀念火柴”写的两个场景。
,使文章有
•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感),使文章有起伏。
(的情
• 模式: (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 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 达了怎样的感情?
• 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
四、表品达味方词语式
【常见考题】判断选文属于哪种描写方式, 并分析其作用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 明 1、抒情: 【答题公式】情感 + 感染力 + 共鸣 【答题格式】抒发人物的××情感,使文章 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
• 【具体方法】 • 1、没有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字词 • 例《刀爱》:说说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好在哪里? • 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 ①[答题公式]文中意思 + 写作对象特点 + 强调突出内容 • 【答题格式】××词在文中是××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表
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课件

(六)题目的作用 (1)把握象征意义; (2)语带双关;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 心;(7)吸引读者、新颖; (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 义后再分析作用。
(五)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 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 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强调了 +对象+特性 4.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说明文答题技巧: 1、请简要说说本文的主 要内容。 说明对象+说明特征。 (划分层次,搞清说明对 象的特征,分点答题。)
2、文章是按什么说明顺序写的?
• 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3、本段(或划线句)运用什 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1)举例子:具体、真切、 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 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 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 说明对象的什么。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二)整体感知能力 1.整体感知选文内容,并 能进行概括。 2.把握选文的中心,作者 的写作意图及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 3.看出选文各部分间的关 系,理解结构。
(三)理解能力。 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 意,句意,段意,能准确概 括。 2.理解选文中一些句子的 深层含义 。 3.能根据需要,筛选文中 的主要信息和材料。
(二)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
考题形式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ppt课件

ppt课件 26
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插叙: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使文章情节 更完整,突出中心。
ppt课件
27
记叙文的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使读者感到 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叙述 更为自由。 第二人称:作者同读者对话、作者在同 作品中的人物或事物对话。
ppt课件 28
ppt课件
44
5、“这、这样 、此”指代什么? 一般说来,所指代的对象就是该词前面 的那句话或那几句话。
ppt课件
45
6、概括某一段的论点: 找本段的中心句,一般在段首,也有在 段末的。
ppt课件
46
7、考查句、段的作用: 在开头:引出论题、论点,总领全文, 如有举例或引用,则加上:充 当事实论据,证明了论点,激 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ppt课件 41
3、某段、某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 什么作用? 点拨:掌握四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ppt课件
42
4、论据: 论据的作用: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 论据,都是证明作者的观 点的。
ppt课件
43
下列材料放在哪一段最合适?简述理由: 明确分论点,对号入座。
请给什么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要选 择典型事例,表述要完整
ppt课件
21
4、从用语、遣词上分析(准确、生动、 传神、巧妙) 5、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听觉、视觉、嗅 觉、味觉、触觉,色彩搭配,动静结 合等) 6、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方面进行 分析。
ppt课件 22
7、从化用古诗词、成语、引用古诗词进 行分析(突出特点、增强文章趣味性 和生动性、使文章富有文学色彩) 8、从表现手法上进行分析:对比或衬托, 突出事物的特点。
ppt课件 7
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插叙: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使文章情节 更完整,突出中心。
ppt课件
27
记叙文的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使读者感到 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叙述 更为自由。 第二人称:作者同读者对话、作者在同 作品中的人物或事物对话。
ppt课件 28
ppt课件
44
5、“这、这样 、此”指代什么? 一般说来,所指代的对象就是该词前面 的那句话或那几句话。
ppt课件
45
6、概括某一段的论点: 找本段的中心句,一般在段首,也有在 段末的。
ppt课件
46
7、考查句、段的作用: 在开头:引出论题、论点,总领全文, 如有举例或引用,则加上:充 当事实论据,证明了论点,激 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ppt课件 41
3、某段、某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 什么作用? 点拨:掌握四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ppt课件
42
4、论据: 论据的作用: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 论据,都是证明作者的观 点的。
ppt课件
43
下列材料放在哪一段最合适?简述理由: 明确分论点,对号入座。
请给什么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要选 择典型事例,表述要完整
ppt课件
21
4、从用语、遣词上分析(准确、生动、 传神、巧妙) 5、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听觉、视觉、嗅 觉、味觉、触觉,色彩搭配,动静结 合等) 6、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方面进行 分析。
ppt课件 22
7、从化用古诗词、成语、引用古诗词进 行分析(突出特点、增强文章趣味性 和生动性、使文章富有文学色彩) 8、从表现手法上进行分析:对比或衬托, 突出事物的特点。
ppt课件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7.提炼说明顺序、说
明方法。8.提炼或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
9.提炼论证的过程及论证的方法。10.概括
文、段的中心或内容的大意。11.提炼段、句
的写作模式并进行仿写。12.通过划分文、段
的结构,提炼文、段的思路。13.把材料改写
成一句话新闻。14.将材料进行归类。15.提
炼概括文、段的表达特点。
13
(六)、语言品味能力训练
• 考点主要有: • 1.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义,体会句义。2.比
较、品味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 3.品析词语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4.品析
成语、俗语等的精练准确及表达作用。 • 5.品析句式的变化及表达作用。 • 6.品析修辞手法的精妙及其表达作用。 • 7.品析段落及全篇的语言特色。
• (4)提供适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 练。
2020/12/10
2
二、针对考点进行阅读能力训练及 答题技巧点拨
2020/12/10
3
(一)、基础辨识能力训练
• 考点主要有: • 1.指出记叙文中记叙的人称、顺序、线索和要素等。 • 2.辨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 • 3.判别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 4.分辨小说的主要人物、情节和环境等。 • 5.识别特殊体裁(如新闻)的结构。 • 6.辨别文中的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
• 4、 要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 以及表示层进、并列、转折、总结的关键 词语来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2020/12/10
9
(四)、概括提炼能力训练
• 考点主要有:
• 1.提炼记叙的要素。2.概括文章的情节。
3.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4.提炼刻画人
物的方法。5.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6.概括
2020/12/10
12
(五)、阐释解说能力训练
• 【答题技巧点拨】 • 1、 联系语言环境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 。 • 2、注重整体感知,把握文段、文章的内容,
进行准确表述。 • 3、提炼信息及要点,在理解把握文章内容
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隐含信息,善于从不 同角度进行揣摩,选取最佳思维角度 。
2020/12/10
2020/12/10
14
(六)、语言品味能力训练
• 【答题技巧点拨】
• 1.要紧密联系语境。答题时强化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意识
• 2.要准确把握角度理解品析文段的表达方 式和写作技巧 。
• 3.要精练准确地表述。答题时注意从各种 语言现象中发现带共性的语言特征 。
• 4、对某种表达方式作用的理解必须从文段 的体裁、内容、主题等角度考虑。
谈谈现代文阅读后期复习的 策略和答题技巧
重庆29中 吴莲子
2020/12/10
1
一、阅读训练的策略。
• (1)了解阅读的能级和层次。 • (2)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 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
• (3)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 “准确 ”。
2020/12/10
6
(二)、整体把握能力训练
• 【答题技巧点拨】
有整体意识,反复的精读文章,做到 胸中有文。
• 1、首先要辨其文体,从总体入手进行宏观 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 到理性,要善于联系文章主旨来进行高度 概括。
• 2、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或标题来迅 速感知文本内容。
2020/12/10
7
(三)、基本分析能力训练
• 主要考点有:
• 1.分析文章的基本结构。
• 2.划分文章或段落的结构层次。
• 3.解说层次划分的理由。
• 4.编写文、段的结构提纲。
• 5.找出能显示文章结构层次的词语或句子。 6.找出表示过渡、照应的词语、句子、语段。 7.分析句与句、段与段、部分与整体间的结构关 系。
句、文段归位。
202•0/121/100 .分析并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8
(三)、基本分析能力训练
• 【答题技巧点拨】
• 1、必须通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辨别文 章体裁。
• 2、要重视标题的提示作用。
• 3、注意人称的转换和表达方式的变化。
5
(二)、整体把握能力训练
• 考点主要有: • 1.概括文本内容。 • 2.领会文章主旨或寓意。 • 3.把握全文结构。 • 4.概括人物形象。 • 5.概括文中表现对象的主要特点。 • 6.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 • 7.评价作品的基本写法与表达技巧。 • 8.提取全文关键信息,如总说句、中心句等。
2020/12/10
15
(七)、手法欣赏能力训练
• 考点主要有: • 1.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
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2.说明文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诠释、拟人式写法、 答问式结构等。3.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 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4.散文的表现手法如托物寓意、咏物抒情、人称 变化、抑扬结合、联想想像、比喻象征及语言的 骈散结合等。5.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 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6、语言 运用方面的特色、表达方式的运用、文章美点的 欣赏
2020/12/10
10
(四)、概括提炼能力训练
• 【答题技巧点拨】 • 做概括提炼题时,可以采用标题诠释法 、
中心句法、摘要法 、联合法 、词句整合法 、 概述法
2020/12/10
11
(五)、阐释解说能力训练
• 考点主要有:
• l.结合具体的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2.依据
文章的内容,对词语、语句所指代的内容进行具 体描述。3.对文章的重点句子(哲理句、中心句 等)的含义进行解说。4.给描述的对象下定义。 5.根据具体的描述,给描述的对象画出直观图形 并进行解说。6.根据文段所表达的内容,对其含 义进行阐释。7.对文章标题的含义进行解说。 8.对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进行阐释。9.对答题的 理由进行说明。10.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文 章所叙写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阐释
方式。
• 7.判断文中的各种修辞手法。
2020/12/10
4
(一)、基础辨识能力训练
• 【答题技巧点拨】 • 首先要夯实基础,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基
本知识。 • 然后在阅读训练中掌握答题的技巧。
如:辨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看说明的内容。 2.看说明的对象。 3.看标志词、过渡词。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