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的家庭护理

合集下载

药物性低血压个案护理

药物性低血压个案护理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 者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鼓励 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信心,克服恐惧和焦虑
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和深呼 吸练习,减轻心理压力和紧张 情绪
03
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宣教
药物性低血压的 定义和症状
药物性低血压的 原因和危险因素
病史及用药情况
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基 本信息
药物副作用:头晕、乏力、心悸等药 物副作用的表现
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 性病史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影响
药物治疗:降压药、降糖药、抗凝血药 等药物的使用情况
药物剂量调整:根据病情和药物反应 调整药物剂量
护理评估
病史:既往病史、家族史、 药为改进护理工作提供
依据
护理效果总结
药物性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 况
护理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THANK YOU
汇报人:刀客特万
运动与休息指导
运动类型:根据 患者病情和体质 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 慢跑、瑜伽等。
运动时间:每天 至少进行30分钟 的有氧运动,避 免过度疲劳。
运动强度:根据 患者病情和体质 调整运动强度, 避免过度刺激。
休息指导:保证 充足的睡眠,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 累。
04
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效果评估
药物性低血压个案 护理
汇报人:刀客特万
目录
01 患者情况 02 护理措施 03 健康指导 04 护理效果评价

低血压的护理措施ppt

低血压的护理措施ppt

相信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低血压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避免过度焦虑和担忧,保持情绪稳定。
03
学会自我放松
1
采取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缓解紧张情绪 。
2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 活动身体。
3
学会放松肌肉,尤其是颈部和背部肌肉,避免 因紧张而引起的头晕、乏力等症状。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01
合理用药
遵医嘱
遵循医生开出的药物治疗方案,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药物副作用观察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副作用应立即就医。
医学治疗手段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低血压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纠正贫血、补充血容量等。
手术治疗
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主动脉缩窄矫治等。
05
低血压的特别护理
老年低血压的护理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02
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较
为适宜,可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和血压水平。
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
03
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晕厥。建议每次运动
时间不超过1小时,并注意适当休息。
生活习惯护理
保持正常作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调节血压,建议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尽量避免熬夜。
避免长时间站立
长时间站立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建议平时多采取坐姿或卧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
关注身体状况
低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应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03
低血压的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的心态
01
认识到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生理现象,很多情况下并不会对身体 产生严重危害。

低血压的家庭护理

低血压的家庭护理
[ 3 ]

1 低血压发生机 理
1 . 1生理 性低血 压
体 位 性 低 血 压 与 多种 疾 病 有 关 , 如 多 系 _ 5 】 ; 心气虚者 : 心悸 , 气短 、 胸 闷 表 现 特 别 明
统萎缩 、 糖 尿病 、 帕金 森 氏病 、 多 发 性 硬 化 显 , 方 可选 独 参 汤 加减 。 经验 方 : 人参 ‘ 莲 子
除血 压 偏 低 外 , 人 体 各 系 统 器 官无 缺 血 和 缺氧等 异常。 1 。 2 病理 性低血 压病 病 理 性 低 血 压 病 又 可 分 为 原 发 性 低 血
醉、 降压药、 利 尿药 、 催眼药、 抗 精 神 抑 郁 药 虚 或 中 气 下 焰 , 兼有纳 少 , 腹胀 , 便溏 , 气 等, 或其 他如 : 久病 卧床 , 体 质 虚 弱 的 老 年 短 , 乏 力者 , 方可选择补 中益气 汤 ; 心 气 阴
物和调料 品, 如醋 , 糖、 柠檬 汁 、 胡椒 。 适当 低血 压是 指收 缩压 低 于9 0 mmH g, 舒 张 2 低血压 的危害 压 低于6 0 ml n H g , 并 出现 眩晕及 虚弱症者 … 。 有 助 于 提 高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的 兴 慢性 低血 压据统计发病率 为4 %左 右 , 饮用浓 茶 , 0 %。 严重 的 低 血 压 常 较 奋 性 , 改 善血 管 舒 缩 中 枢 功 能 , 有 利 于提 升 老 年人 由于 动 脉 硬化 , 血管 弹 性 减 低 , 只 有 老 年 人群 中可 高 达 1 维 持较 高 的收 缩 压 才 能 保 证 机 体 的 正 常 血 慢 性 无 症 状 性 低 血 压 病 人 更低 。 可有头晕 , ( 1 3 . 3 k P a ) 时 即为 低血 压 了口 】 。 本文 主要 从低 还 伴 有 各 种 不 同 病 因 的多 种l 临床表 现 [ 3 】 。 特 血压 和改善临床症状 。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导读:每个家庭几乎都有老年人,而老年人最容易得直立性低血压。

很多老年人为控制疾病长期服用降压药,用量过大时就会使血压骤降,诱发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个人健康,了解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具体如下:……每个家庭几乎都有老年人,而老年人最容易得直立性低血压。

很多老年人为控制疾病长期服用降压药,用量过大时就会使血压骤降,诱发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个人健康,了解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具体如下:*一、饮食保健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不要饥饱无常,不要偏食挑食。

合理的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2.注意饮食搭配,多吃补气血的食物,比如大枣、桂圆等,多吃养心益血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多吃健脾补脑的食物,比如各种肉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肥腻食物。

田七炖鸡营养丰富,对低血压患者有益;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也对低血压患者有益。

3.注意补充营养,若为食欲不振者,宜适当适用一些能提高食欲的调味品,比如辣椒、葱、醋、酱等。

胡椒也能刺激食欲,但长期食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4.高钠、高胆固醇饮食对低血压者有益。

奶油、鱼、猪骨都含有丰富的胆固醇,食盐含有充足的钠,患者可多食用。

5.不要食用具有降压效果的食品,比如冬瓜、芹菜、苦瓜、海带、洋葱等。

*二、日常护理1.直立性低血压者应注意日常护理,睡时可将枕头垫高,洗头时水要适宜,举起重物要慢些,起立时不要过急,可适当淋浴,穿弹性袜子、紧身裤。

2.直立性低血压者日常要多锻炼身体,可以在清晨到公园内打太极或者夜间在户外跳广场舞。

运动时需注意运动量要适宜,不要过大。

运动强烈会诱发低血压。

3.直立性低血压者不要在闷热的室内呆太久,要经常到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

若伴有明显临床症状,应及早治疗,同时应保持乐观的心态。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

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
【 关键 词】 老 年 ; 血液透析 ; 低血压 ; 护 理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0 9 . 0 7 4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0 9 — 1 1 7 9 一 O 2
血液 透 析 患者 的护 理 经 验 进 行 回 顾 总 结 。 结 果 对 老 年 低 血 压 患者 采 取 护 理 措 施 后 自行 缓 解持 续 治 疗 4 5次 , 输 入
生理 盐 水后 再 次 治 疗 1 0次 , 终 止 透 析 3次 , 血 液 透 析 患者 在 治 疗 后 的 成 功 完成 率 高 。结 论 加 强 对 老 年 透 析 患 者 低 血 压 的预 防及 护 理 措 施 , 可 大 大提 高 老年 患者 的 生存 质 量 , 降低 并 发 症 的发 生 。
[ 1 ] 李欣欣 , 刘钟梅 , 张全英 , 等. 静 脉 输 液 治 疗 中 的 护 理 风 险
管理[ J ] . 吉林医学 , 2 0 0 6 , 2 7 ( 2 ) : 1 7 0 — 1 7 1 . [ 2 ] 李玉梅 , 覃海慧. 物 质 奖励 在 静 脉 输 注 患 儿 中 的 应 用 [ J ] .
家庭护士 , 2 0 0 8, 6 ( 6 ) : 1 6 2 5 .பைடு நூலகம்
[ 7 ] 周 海 燕 . 静脉输液外渗 的防治[ J ] . 工企 医刊 , 2 0 0 8 , 1 ( 3 ) :
67 .
[ 3 ] 将冬梅. 病 人健康 教育 指导[ M] . 长沙 : 湖南 科学 技术 出
20 11, 1 6( 5): 309 — 31 0 .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解析PPT40页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解析PPT40页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解析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你的阅读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28条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28条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28条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体温过高护理措施: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或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

7、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8、遵医嘱给与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9、遵医嘱静脉补液。

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二、气体交换受损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每天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2、保持室内温度20-22摄氏度。

湿度50%-70%。

3、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

4、改变病人体位〃q2h〃有利于痰液的移动和清除。

5、遵医嘱吸氧。

6、随时观察鼻导管是否通畅。

7、如病情允许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8、活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9、必要时吸痰。

10、如果病人不能保持适当的气体交换〃预测是否需要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11、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清理呼吸道无效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每天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2、保持室内温度18-22摄氏度。

湿度50%-70%。

3、经常检查并协助病人摆好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应注意避免身体滑向床尾。

4、如果有痰鸣音〃帮助病人咳嗽。

(1)指导病人有效咳嗽。

(2)利用恰当的咳嗽技巧〃如拍背、有效的咳嗽。

(3)在病人咳嗽全程中进行指导。

5、排痰前可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拍背时要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6、如果咳嗽无效〃必要时吸痰。

7、遵医嘱给予床旁雾化吸入和湿化吸氧〃预防痰液干燥。

8、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药物副作用。

低血压病症PPT演示课件

低血压病症PPT演示课件

血压测量
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包括收 缩压和舒张压。低血压的定义通常为 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 60mmHg。
体格检查
病史询问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 状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伴随症状 等,以了解低血压的可能原因。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甲床 等,检查是否有苍白、冷汗、心率增 快等低血压的典型表现。
取更多帮助。
寻求社会援助
如病情严重影响到工作 和生活能力,可寻求社 会援助或慈善机构的帮
助。
THANKS
感谢观看
寻求心理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获得情 感支持和建议。
家庭护理要点
定期监测血压
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及时了解病情 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合理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适当增加盐分 摄入,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适当运动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 致血压进一步下降。
分类
低血压可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两大类。生理性低血压多无症状, 病理性低血压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低血压的发病原因多样,包括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等。其中,病理 因素包括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致血压急剧降 低。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为缓慢发生,可逐渐加重。
特殊检查项目
直立倾斜试验
通过模拟人体从平卧位到直立位的变化,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用于诊断直立性低血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使用便携式血压监测仪连续监测患者24小时内的血压变化,以发 现可能存在的低血压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血压的家庭护理
摘要:本文从低血压的机理、原因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阐述了低血压的发生机理,旨在教育人们平时不要忽视血压偏低的症状,从而通过生活习惯与方式、饮食运动及中医调理等方法改善和调整血压偏低的状况。

关键词:低血压护理预防保健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226-01
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低于60 mmhg,并出现眩晕及虚弱症者[1]。

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低,只有维持较高的收缩压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血液供应,故其收缩压小于等于100 mmhg(13.3 kpa)时即为低血压了[2]。

本文主要从低血压的机理,原因,临床表现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低血压的发生机理,旨在教育人们平时不要忽视血压偏低的症状,从而通过生活习惯与方式、饮食运动及中医调理等方法改善和调整血压偏低的状况。

1 低血压发生机理
1.1 生理性低血压
生理性低血压状态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由于个体差异,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

1.2 病理性低血压病
病理性低血压病又可分为原发性低血压病和继发性低血压病,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

原发性低血压是指人体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压降低,这种低血压可在短期内迅速发生,以致出现虚脱和休克的征象,称为急性低血压。

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致血压急剧降低,而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为缓慢发生,可逐渐加重,如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所致低血压,其防治主要是针对原发病。

继发性低血压病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属于中枢神经细胞张力障碍有关的疾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血管舒缩中枢的抑制过程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动态平衡发生障碍,血管舒张占优势,最终导致动脉血压降低。

此外,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体内某些调节血压的物质排泌失衡,如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系统、儿茶酚胺类等升压物质分泌降低,而缓激肽、组胺、5-羟色胺等舒血管物质增多,也可能参与低血压病的形成。

至于遗传因素、年轻时患过某些传染病,慢性扁桃体炎、咽峡炎、营养失调如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缺乏,以及气候、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职业等等对低血压病的产生也都可能有关。

2 低血压的危害
慢性低血压据统计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

严重的低血压常较慢性无症状性低血压病人更低。

可有头晕,头痛,
虚弱,嗜睡,视力模糊,甚至晕,此型还伴有各种不同病因的多种临床表现[3]。

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 mmhg~40 mmhg(2.6~5.3 kpa)或更多些,心率无改变,并伴有明显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3]。

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碍、血液透析、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或其他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3 家庭护理指导
低血压虽然像高血压一样无法根治,不过通过对患者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用药等方面给予指导和监督,可以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低血压的发生。

3.1 掌握关于低血压的相关知识
护理人员,医务工作者应该及时提供些相应的低血压健康保健知识,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目前的身体状况,有利于低血压的控制和治疗。

定期地监测血压,教会病人测血压的简单操作。

3.2 学会控制情绪
平时应该多参加些陶冶情操的活动,听些优美的音乐,看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电视,杂志等,保持情志舒畅。

3.3 合理的饮食
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者,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如大豆、豆腐、红糖,有利于增加心排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从而提高血压和消除低血压的不良危险症状。

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烟酰胺(维生素pp)等。

以荤为主,增加营养,平时宜多吃猪肉,牛奶,猪肝,鸡肉,鸭肉,蛋类,鱼虾,大枣,桂圆肉及绿色蔬菜等营养丰富[4],常食用养心益血、健脾补脑的食物,如莲子、桂圆、桑葚等果品。

对于那些食欲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料品,如醋,糖、柠檬汁、胡椒。

适当饮用浓茶,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有利于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3.4 中医调理
气血亏虚型头晕头痛健忘乏力伴心悸者,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语,神疲乏力,甚至晕厥,治宜补益气血。

选用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养血当归精、人参补膏等;肾精不足头晕、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失眠健忘、体形消瘦、怕冷者治宜补益肾精,充养脑髓,可选用河车大造丸人参首乌精[5];心气虚者:心悸,气短、胸闷表现特别明显,方可选独参汤加减。

经验方:人参‘莲子各3钱,冰糖一两隔水炖熟,吃莲肉喝汤。

脾虚或中气下焰,兼有纳少,腹胀,便溏,气短,乏力者,方可选择补中益气汤;心气阴两虚可见心悸,气短,胸闷等,常用生脉饮,炙甘草汤。

除了药物治疗外,
可以多食用一些补血补气的食物,如猪肝、阿胶、枸杞、龙眼、红枣等,有条件者也可以服用灵芝。

灵芝不但能使血压高的下降,也能使血压低的升高。

3.5 医疗体育
如:医疗体操、保健操、太极拳;等。

平时注意保证足够的睡眠,对于体位性体位性低血压者要稍高枕头,醒后应稍停片刻再下床活动从座椅站立起来时也应慢慢而起立。

按摩以及理疗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压。

对于上述治疗无效:且临床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刘珍才.常见多发病实用指南[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12.
[2] 张继东,高洪春,李长华.心血管病当代中医治疗[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6,8.
[3] 王全珍,徐晓璐.现代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5.
[4] 刘婷英.老年常见病自疗手册[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3,11.
[5] 王河.常见病自诊自疗完全手册[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