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高血糖症状

合集下载

血糖高的症状及治疗措施

血糖高的症状及治疗措施

血糖高的症状及治疗措施高血糖人血糖值高,并非是摄入糖分过多,而是人体代谢功能出现了紊乱,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进入人体细胞,不能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

血液中大量的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被吸收利用,就会造成血液粘稠,并逐渐沉积于大、小血管中,使血管发生病变,导致各种并发问题的出现。

高血糖早期的的征兆:口渴,血浆中的血糖浓度高会引起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产生口渴反应。

厌食,食欲减低,不喜欢吃饭,因为血糖浓度高,会导致血液流通速度降低,身体会感觉到乏累感,不喜欢吃饭,干什么都累。

在生活中不断恶心,干呕,肠胃消化不良等症状,肠胃出现问题会导致便秘、干燥、便血等问题。

尿频尿多,血糖高会让肾脏长时间负载工作,导致排尿量增加,从而导致尿频和口渴。

血糖高的症状及治疗措施:一、血糖高的症状1、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

在未经过激烈运动时也会感到心跳速度明显比以前快速,呼吸困难。

2、极度口渴。

尿多之后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至2%时,即可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而思饮,产生极度口渴的生理现象。

3、尿糖测试呈阳性反应。

这也是血糖高的一个重要的症状。

4、尿多,皮肤干燥,脱水。

尿多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24小时可达20多次,有些高血糖尿量可达2-3升以致10升之多。

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渍发白、发粘。

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8.9至10mmol/L),排入尿中的糖多,于是尿次数与尿量增多。

5、血糖测试值升高,这是血糖高最具有特征的症状。

6、在生活中经常恶心,干呕,身体不适,呕吐不断,腹部偶有胀痛,不消化等症状。

二、治疗1、血糖监测非常重要。

因为血糖监测有利于糖尿病控制,尤其餐后两个小时,测试更准确一些。

认真记录下日常的血糖值的变化情况,能够更便捷的防止血糖过高过低,有助于制定最好的医治指标。

2、适当运动,合理饮食。

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坚持下来的人却不多。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不能准确的掌握自己的运动量和饮食热量,这是需要去改变的不良习惯。

高血压病症状和分型

高血压病症状和分型

一、高血压典型症状1.无任何症状表现高血压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头昏、头胀等,严重者可表现为气喘、呼吸困难、浮肿、视力障碍、恶心、呕吐、偏瘫、少尿、胸痛等并发症症状。

但有典型症状者不多,很多高血压均无症状,甚至收缩压高达200mmHg以上,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也不少见。

2.头晕头晕为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

有些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

头晕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严重的妨碍思考、影响工作,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当出现高血压危象或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出现与内耳眩晕症相类似症状。

3.头痛头痛亦是高血压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

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起床活动及饭后逐渐减轻。

疼痛部位多在额部两旁的太阳穴和后脑勺。

4.烦躁、心悸、失眠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

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恶梦纷纭、易惊醒。

这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早期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

因颇令人苦恼,故常成为促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酸痛。

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

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中风发生。

7.出血较少见。

由于高血压可致动脉脑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

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据统计,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约80%患高血压。

二、高血压症状分型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1.缓进型高血压(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

夜间低血糖症状

夜间低血糖症状

夜间低血糖症状
血糖过低是噩梦产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典型的低血糖表现为出汗、心慌、饥饿感,另外还有虚弱、头昏、烦躁、皮肤苍白,肌肉颤抖、视物模糊、思维异常、焦虑、行为异常、精神障碍、高血压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癫痫样发作等。

但是夜间的低血糖,往往是在睡梦中,不会像白天那样感到出汗、肚子饿,而是表现为多梦、做噩梦,大声惊叫。

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由于正常睡眠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个时相,快波睡眠时,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人的神经兴奋性增高,脑蛋白质合成加快。

当血糖过低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蛋白质合成受阻,致使快波睡眠时间延长,导致神经兴奋更为增高,可能发生多梦、做噩梦的情况。

二、造成夜间低血糖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1、吃得太少
天气渐渐转凉,人体消耗能量较多,由于天黑得早,晚饭时间可能提前,又由于夜长昼短,早饭时间可能推后,因此晚饭后和早饭前这一段时间间隔会较夏季长一些,如果进食量和运动量还是和平常一样,就可能发生夜间低血糖。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秋冬季的低血糖发生率可能比夏天为高。

2、运动太多
晚餐后到第二天早餐这一段时间较长,如果晚餐进食较少,晚饭后活动过多又未补充食物,或者胃肠功能不好,大便次数多,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或丢失较多,就会造成体内储备能量不足。

3、治得不太好。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医调理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医调理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的七大预报信号1、头痛: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感。

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转化的信号。

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或突然的失去知觉倒地。

4、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有时为暂时性的,有时表现为持续数分钟、尖锐的耳鸣音。

5、心悸气短: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因素。

6、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

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7、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

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三高”的自检对照表1、高血压的症状——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常为一过性的,多在做蹲起动作时出现;头痛也是高血压患者常出现的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躲在在晨起出现。

如果高血压持续存在,还会引发肢体乏力、抽筋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眼底出血、脑出血等。

2、高血脂的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头晕、体型肥胖、食欲不振、胸闷、甚至四肢麻木等。

3、高血糖的症状——早期高血糖是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的,发展到糖尿病时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

易患人群1、肥胖超重者体重越重,患“三高”的危险性就越大。

肥胖者中50%患有“三高”。

这类人血管和脏器脂肪堆积,易加重心脏负担,影响人体分泌和代谢功能,使血管堵塞,诱发“三高”。

2、职场压力大者职场人士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缺乏规律,睡眠时间不足,这些都会导致各种代谢异常的发生。

3、应酬喝酒者应酬导致喝酒、抽烟增多,是血压增高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可见,一些“酒文化”较重地区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

4、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动脉血管弹性变差,因而收缩压随之增高,二高血压又会使动脉壁损伤,加重动脉硬化,形成恶性循环。

高血糖临床症状

高血糖临床症状

高血糖临床症状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而可怕之处是在于它的并发症,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死在其并发症下的,所以要小心它的一切症状。

下面给大家介绍血糖高的征兆,希望能帮到大家。

经常感冒。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病,对免疫功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肥胖者免疫力下降,经常感冒,而且恢复得比别人慢,很可能提示内分泌代谢系统已经无法正常运转。

每天打鼾。

这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标志性症状。

从整体上看,成年人的患病率约为4%。

在糖尿病患者中,可达到23%以上。

而在OSA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超过40%。

有打鼾习惯的胖人绝对是糖尿病高发人群。

餐前低血糖。

不吃早饭时,没到11点就饿,吃了早饭饿得更厉害。

肥胖者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不听使唤”了。

最好去做个口服葡萄糖耐量延长试验,检测胰岛素水平。

手指麻木。

周围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如果你时不时觉得手指尖、脚趾头刺痛、麻木,很可能是高血糖的“杰作”。

突然更胖。

有研究证实,对肥胖者而言,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风险至少增加5%。

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重变化。

如果突然发福,如1个月内体重增加2—3公斤,或腰围增长3厘米左右,最好去测测血糖。

1、尽量少喝或不喝含糖的饮料。

2、水果可以适量吃一些,但最好吃新鲜的水果,而不是果汁。

3、零食尽量少吃,就算要吃也建议餐后或餐前两小时吃。

4、烹饪食物时,尽量选择植物油。

5、吃鱼对血糖的控制是比较好的,建议每周至少吃两次鱼,类似多脂鱼类、三文鱼再好不过。

1、患者血糖控制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可进行日常活动和工作,避免过度疲劳。

如果出现任何症状加重或感觉不适,应适当休息。

2、严格饮食管理,给予高血糖患者饮食。

3、遵医嘱高血糖治疗,观察降糖药的副作用,及时处理低血糖。

如出现心慌、脉速、出汗、饥饿感,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应时,及时报告医师并抢救处理。

其处理:一旦确诊低血糖发生,立即口服能快速升高血糖的物品,如一杯饮料雪碧、可乐、果汁等、果糖水果糖、奶糖、巧克力糖、糖水温开水冲白糖或葡萄糖25~50g、口服葡萄糖片、一勺蜂蜜或果酱等,如果5分钟内症状仍无改善,应再服糖1次,若10分钟仍无改善,考虑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

晕倒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引起

晕倒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引起

晕倒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引起晕倒是指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通常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

引起晕倒的原因有很多种,如下所述。

1.低血压:低血压是指血压过低,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低血压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药物副作用、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等。

常见的低血压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晕倒等。

2.高血压:高血压是指血压过高,容易引起脑血管病变。

当血管破裂或阻塞时,会导致大量血液无法供应到大脑,从而引起晕倒。

3.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是指大脑血液供应不足,通常由于脑血管的阻塞或狭窄引起。

当大脑部分区域的血液供应中断时,会导致短暂或长时间的意识丧失,进而引起晕倒。

4.心脏病:心脏病是指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液供应不足。

当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大脑时,会引起晕倒。

5.血糖异常:低血糖或高血糖都可能导致晕倒。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过低,通常由于胰岛素过多或饮食不当引起。

高血糖是指血糖浓度过高,通常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

血糖异常会导致脑细胞供能不足,导致晕倒的发生。

6.脑部疾病:脑部疾病如脑肿瘤、中风、脑震荡等,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引起晕倒。

7.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由于体位改变(如站起时)引起的血压下降。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血液无法迅速供应到脑部引起的。

8.缺氧:缺氧是指身体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

缺氧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高原反应等。

当大脑组织无法获得足够氧气时,会出现晕倒的症状。

除上述原因外,其他因素如药物副作用、体力活动过度、焦虑、紧张等也可能引起晕倒。

晕倒是一个临床症状,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如果您或他人出现晕倒的症状,请及时就医。

健康也要防“三低”

健康也要防“三低”

健康也要防“三低”作者:时仲省来源:《家庭医学》2014年第06期“三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能引起脑出血和脑血管破裂,高血糖能引起糖尿病,高血脂能引起血管栓塞等。

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因此人们谈“高”色变,高度警惕,是有充分理由的。

但是,因为“恐高”而转为“求低”则不可取,原因是“三低”同样会危害健康。

低血压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

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即为低血压。

如果属于生理性低血压,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对健康尚无不利影响,可顺其自然。

但如果属于病理性低血压,就要引起重视了。

其中有因体质瘦弱而出现的原发性低血压,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由于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低血压,如因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导致血压急剧降低,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切莫麻痹大意。

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于2.8毫摩尔/升的现象。

有的是药物诱导的低血糖症,如胰岛素、乙醇、磺脲类药引起的低血糖,其中酒精性低血糖(乙醇)多发生在严重饥饿时饮酒者,其特征是意识障碍、木僵、昏迷等;快速静脉推注葡萄糖后,意识会很快清醒。

另一种是非药物诱导低血糖症,包括饥饿性低血糖,往往在禁食或锻炼时发作,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反应性低血糖,其特点是进食引起,以肾上腺素能神经亢奋症状为主。

低血糖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广泛性肝病可引起饥饿性低血糖,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有时也会出现饥饿性低血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性肾病病人,由于胰岛素降解减少及对胰岛素需求减少,可出现低血糖症;还有一种饮食性低血糖症,常发生在有胃肠道手术史病人,因为食物进入肠道和肠道对食物吸收加快,进餐诱发胰岛素分泌反应增强,出现低血糖症状。

因此,出现低血糖应及时检查,辨明原因,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低血脂高血脂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其最常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对健康构成威胁。

高血糖危象的诊断标准

高血糖危象的诊断标准

高血糖危象的诊断标准
高血糖危象的诊断标准包括血糖值超过33.3mmol/L、脱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疲乏无力等。

1. 血糖值超过33.3mmol/L: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在3.9mmol/L~6.1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要小于7.8mmol/L。

如果血糖值超过33.3mmol/L,说明出现了高血糖危象。

2. 脱水:高血糖危象会导致体内的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使患者出现脱水的情况,通常会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

3. 酮症酸中毒: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使体内的酮体含量升高,从而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情况,通常会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4. 高渗性昏迷: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使体内的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使患者出现高渗性昏迷的情况,通常会表现为嗜睡、昏迷等。

5. 疲乏无力:高血糖危象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能量大量消耗,容易出现疲乏无力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血压高血糖症状
一、低血压高血糖症状1. 低血压的症状2. 高血糖的症状3. 低血压高血糖是什么原因二、低血压高血糖的饮食注意事项三、低血压高血糖怎么治疗
低血压高血糖症状
1、低血压的症状1.1、疲乏、无力: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软无力,经午睡或休息后可好转,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这种倦怠感与患者实际工作或活动所消耗的体力不相称,即这种乏力并非都是因过度所致。

1.2、头晕:在低血压病的患者中,头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诉,其头痛往往在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后较为明显,头痛性质和程度不一,多表现为颞顶区或枕下区隐痛,也可呈剧烈的搏动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

1.3、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等。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表现为多汗、皮肤苍白或轻度发绀,浑身忽冷忽热,时有蚁爬感,手脚麻木等。

1.4、内分泌功能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一类物质不足,部分低血压患者降低和衰退。

2、高血糖的症状
2.1、尿多、皮肤乾燥、脱水,尿多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24小时可达20多次,尿量可达2-3升以至10升之多。

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渍发白,发粘。

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8.9~10mmol/l),排入尿中的糖多,于是尿次数与尿量增多。

2.2、极度口渴。

尿多之后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即可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而思饮,会产生极度口渴的生理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