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飞扬的“课后作业”
个性飞扬作文500字

个性飞扬作文500字第一篇水,宁静致远,以柔克刚,这是它的个性;花,倾吐芬芳,奉献自我,这是它的个性;鸟,崇尚自由,搏击天空,这是它的个性。
无论是水,还是花,抑或鸟,它们都以自我的个性展现于大自然中,他们张扬自我的个性,展现自我,活得异彩纷呈。
的确,大千世界因个性的存在充满了勃勃生机。
正是有了个性的装点,才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才有了“梧桐更兼细雨”的阴柔,才有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异彩缤纷。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揭开历史的面纱,古人亦无不以其个性而名垂千古。
陶渊明,作为一代隐士,世俗的污浊,仕途的糟粕,使他毅然弃官还田园。
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采菊东篱下,这就是他的个性。
在举世皆浊的世界里,他独清;在众人皆醉的世界里,他独醒。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
他以自己张扬的个性,诠释着自我,展现着自我!他在官场失意,但他不曾在人生中失败,因为他张扬了个性,拥有了辉煌的人生,活出了自我。
司马迁,忍辱以负重,顽强不屈著《史记》,这是他的个性;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肯领美国的救济粮,这是他的个性;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的个性……他们不受羁绊,张扬个性,终为世人留下了人生的印迹。
明月高悬映古今,面对多元的竞争的社会现实,我们亦应张扬个性,呈现自我。
张扬出自己的个性,不是刻意地炫耀自己,而是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因为今天的社会需要自我的`展现,需要个性的创新,这是我们实现鸿鹄之志的必由之路。
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张扬个性,是判断我们是否是一个有创意的青年,是否为祖国合格接班人的基准。
只有在个性的天空里才能活出本真的我,假如世人都没有个性,那么世界将会是一个机械的世界,浑然一色,黯无生机。
贯古今,串未来,我们都需要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用个性来书写自己的辉煌人生,用个性来描绘自己的宏图伟志。
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泯灭个性的,因为个性是人生的灵魂,只有张扬个性,才能活出自我。
让我们的语文作业个性飞扬

四、 表演课本剧 作业 针对学生乐于表演的特点 , 在学 习了
有权 自主选 择 ; 2 .完成作业 的形式开放 ,
文 习性 、 道德情趣 、 思 想观念 进行持 久 的
《 狐假虎威》 一课后 , 为了加深 同学 们对狐
跳 出原 有的那种 白纸黑 字的 书面作业模 交往和 对话 。这种交往 有许多的形式 , 作 狸和老虎性格 的了解 , 我设计 了这样的作 式; 3 . 作业 结 果和 答案 的开放 , 不再是 单 业 就是 一种 最 为直 接而 频 繁 的通道 , 所 业 , 同学们 以小组 为单位 , 课 后组织 编排
一
的、 刻板 的 ; 4 . 评价作业 的方法开放 , 实
以 ,学生做作 业和教 师批作 业就 是一种
课本剧。 同学们 在排练剧本过程 中对狐狸 和老虎的形象 自然而然地就加深 了了解 。
行 多样化 的评价 。 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 互 动的人文活动 。 在这 里 , 教 师要让学 生 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拓展学 习的空 间 , 性, 从而 为学生 的终身学 习、 终身 发展打 下 良好的基础。
了丰富 的想 象空 间。教育 家 乌申斯基 说 少的属性 。 ” “ 语文课程标准” 也指 出, 应激 发学生展 开想象与幻想 , 鼓励 学生写想象
中 的 故事 。
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 促进学生在 过 : “ 强 烈 活 跃 的想 象 是 伟 大 智 慧 不 可 缺
力、 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 因此 ,
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 ; 通过 教师对
低年级 的孩子 天生都喜欢 画画 , 把美
术 与语 文 相 结 合 ,孩 子 们 是 乐 于 接 受 的 。
语文课堂中个性飞扬

语文课堂中的个性飞扬《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一”这些新的理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搜集了有关威尼斯景色的短片,在导人新课时,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顿时被激起。
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
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人情入境,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把找到的问题答案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
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个性化作业(2)(1)

班级姓名学号
说明:本次个性化作业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是小怀素(请自主找出《小池塘》《梅花山》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练习认真书写汉字。
)
第二部分:搜集两首和春天有关的古诗,抄一抄、读一读。
第三部分:我会仿写(请仿照《小池塘》第二自然段:()倒映在池塘里,像()。
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练习仿写,至少仿写三句啊!)
【小朋友们,如果你愿意的话,就赶快动手吧!你们可以大胆地发挥自己的的想象根据主题进行版面的美化,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次的个性作业设计得生动有趣哦!】。
让语文作业个性飞扬

知识文库 第18期156 让语文作业个性飞扬冀红艳作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师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一条渠道。
《语文课程标准》这本书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
为此,我从作业形式、内容着手进行改革,积极引入新课程理念,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的作业设计。
让学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脑去思索,用心去体会,愉快地完成各项作业。
一、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
而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要有较大的不同,他们对所需知识的程度也都不同。
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
我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后进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
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
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而且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二、设计开放性作业,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类型的开放性作业。
(1)乐绘画。
如学完《五彩池》一文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叙述和自己的理解,画一幅五彩池的插图。
做这种课外作业,孩子们兴致高昂,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让我们课外作业个性飞扬

让我们课外课外作业个性飞扬内容提要: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如果仅限于书面抄写和背诵课文、单词,则失去了英语作为交际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设计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形式,让学生不会感受到单一乏味,而是不同形式的充满乐趣的活动、任务。
同样的,不同形式的课外作业能提高学生英语不同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单一的应试技能。
关键字:自主化多元化创造性平时老师布置的英语课外课外作业都是抄单词、朗读、听录音等,它缺乏创造性,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怎样有效地布置出学生感兴趣的英语课外课外作业,让学生从中感到课外作业的乐趣,保持其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和爱好呢?在小学阶段设置英语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如果在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一味死记死读,那就不能使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使小学英语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那么该如何设计小学英语课外课外作业使之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呢?有几点思考。
一、课外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如果仅限于书面抄写和背诵课文、单词,则失去了英语作为交际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设计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形式,让学生不会感受到单一乏味,而是不同形式的充满乐趣的活动、任务。
同样的,不同形式的课外作业能提高学生英语不同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单一的应试技能。
课外作业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设置:1、个性化课外作业传统的课外作业大多围饶教学大纲设计,很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或兴趣特长的差异。
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比如:让爱好表演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英语短剧,在练习英语口语的同时发挥其表演能力;让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英语单词卡片的制作,或根据英文意思展开想象进行思考创作;让喜欢音乐的学生对所学的英文歌曲进行简单的创作和套用,利用音乐的特质和自己的音乐特长巩固和促进英语的学习。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青春飞扬》练习题(带答案)

3.1青春飞扬一、比较与选择▲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在开封市某高中校园内举行的学生成人仪式上,同学们在气球上写上自己的理想大学,伴随着18声礼炮,在主持人的号令下一同放飞气球。
这体现了青春的我们()A.拥有健美的身躯B.获得真正的友谊C.接受理想的教育D.放飞青春的梦想2.小菊同学参加市级读书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后说:“第一次参加这种大赛非常紧张,之前的学校训练对我非常重要,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强大的信心,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去拼,跟高手去对决。
”这一事例启示我们()A.只要规划好青春路径,就一定能成功B.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C.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助推我们成功D.自信的人一定能激发潜能,有所创造3.电影《摔跤吧!爸爸》励志且感人,讲述了印度女摔跤运动员在父亲的指导下,不断拼搏,最终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
下列诗句与电影主题相一致的是()A.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B.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4.主持人白岩松说:“不管哪个年代,奋斗都需要长跑精神,没有什么事情会夕夜之间产生你所期待的结果。
奋斗,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启示我们要具有()A.激荡的青春活力B.自信的青春热情C.自强的生活态度D.远大的人生目标▲多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5.小明的班级举办了以“写一句青春寄语”为主题的班会,下列符合该班会活动主题的是()A.青春意味着有向上的活力B.学会规划自己的青春路径C.青春的探索需要树立自信D.消除同学间的苦恼和烦闷6.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这首诗中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赞扬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自信、乐观、坚强。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信能够展现我们的优势与才华B.自信的人决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C.自信的人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D.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7.人生需要自信,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课时作业3:第一节 写出自己的个性

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1.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段,分析其个性特点。
沙漠不拒绝每一粒沙子,故能成其无垠之美;高山不拒绝每一颗碎石,故能成其高耸之美;大海不拒绝每一朵浪花,故能成其广博之美。
胸怀宽广,是铸就辉煌的熊熊烈焰,是导向成功的进步阶梯。
胸怀宽广,楚庄王能容宴会上醉后轻薄妃子的臣子,终赢得沙场上危急关头壮士“提携玉龙为君死”;胸怀宽广,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拥有安邦定国之才、经天纬地之略的管仲,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胸怀宽广,秦穆公虽失良马仍赠以美酒,交得三百良友,大难临头方得救;胸怀宽广,落难皇族刘备求贤若渴,善纳雅言,借得子龙之勇武,顾得卧龙之智谋,终成为蜀中霸主,鼎足一国。
胸怀宽广者,待人以善,施人以恩,能化干戈为玉帛,化劲敌为益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成就人生之辉煌。
答案这个作文片段最大的个性特点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多用排比句式,使得文章气势充沛,如江水滔滔,雄浑激越。
再加上分析精辟,尽显雄辩的力量。
2.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段,分析其最大的特点。
安于平凡,是低调中的进取,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宁守茅屋八九间,采菊植桑;安于平凡,又有王维不喜官场黑暗,只求空山鸟语,日冷青松;安于平凡,更有苏子足踏芒鞋,杖策山中。
他们安于平凡,不是避世,也不是甘于平庸,是另一种意义的伟大,是另一番人生的精彩。
答案最大的特点是立意新,也就是见解独到,能发常人之所未发,提出和众人不一样的看法和主张。
从而使文章个性鲜明,妙趣横生。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只小狗,问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幸福嘛,就在你的尾巴上啊!”于是,小狗就转着圈儿地想咬住自己的尾巴,转啊转,终于晕倒了。
待它醒来,满怀悲伤地以为永远也抓不住幸福时,妈妈慈爱地说:“孩子,其实你不用费力地想去抓它,只要你抬起头向前走,幸福就会永远地跟在你身后。
”每个人对于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
你对幸福是怎样理解的?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飞扬的“课后作业”
发表时间:2015-06-19T15:36:24.5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4期供稿作者:於慧敏
[导读] 数学作业如果总是以计算强化或者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
於慧敏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胡集小学226600
历经多年的课改探索,我们看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了主体,多样的学习方式被带入了课堂,教学的着重点落脚到了“四基”上……但是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很多时候我们花的心思还不够,许多教师习惯于运用现成的习题册,习惯于布置一些机械固定的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调动学生的兴趣
数学作业如果总是以计算强化或者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那么学生难免出现敷衍了事的状况。
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作业形式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新奇、感到有趣,那么学生的作业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作业质量也能水涨船高。
例如“表内乘法”的口算练习,作为今后计算发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不得不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的记忆根深蒂固。
但是如果我们总是用大量的口算题来机械训练,效果不见得有多好。
设计作业时,我们可以适当变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新奇有趣,让他们喜闻乐见。
我要求学生自制一个口算“生成器”,将两个开孔的盒子中间用乘法连接起来,再准备两个卡片条,在卡片条上按照自己的喜好打乱从1到9这几个数字,然后将卡片条穿入盒子中的开孔,拉动卡片后,一个个乘法口算题就出现了。
学生可以口算自己的“生成器”上的题目,也可以相互交换卡片条,计算不同顺序的算式。
这样的做法打乱了乘法口诀出现的顺序,增强了随机性,让学生在大脑中对这些口算进行“无序编排”,学生的计算会更灵动,掌握得也更牢靠。
同时还避免了机械重复,学生可以用口答来代替手写,用相互判断来代替教师批改,不一样的设计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的作业感受。
再如“认识人民币”的作业设计,我请学生仿照练习中的问题来给自己喜欢的玩具定价,提供一定面额的人民币供选择,先自己预设几种不同的付款方案,然后在第二天将自己的玩具“卖”出去,判断同学的付款方案是够正确。
这样的作业富有童真童趣,也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学生在作业中既作“选手”又当“裁判”,如果自己没有相当的能力和知识作为基础是无法完成的。
这样的形式多样的作业降低了学生的情绪抵触,增强了学生完成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帮助显而易见。
二、设计贴近生活的作业,作为课堂的延续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在作业中锻炼学生必要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从认知规律上考虑,课后作业与当天学习的内容有强相关性,应看作课堂的延续。
同时,如果能将课后练习融入生活,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那么这样的作业无疑更有实效,能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例如“利息问题”的课后作业,我没有“纸上谈兵”,而是要学生带着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到周围的银行去走一走,调查一下各银行存贷款的利率。
然后给定学生一个情境:假设你现有一万元钱,明年暑假买钢琴要动用这笔钱。
解决两个问题:1.可以怎样存款?2.银行用这笔钱可以赚得多少元?让学生集合自己的实际调查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收集了必要的数据后,一定要计算一下这笔钱可以存入银行的时间,然后找到利率最高的银行,计算所得利息。
同时,学生根据贷款利息可以计算出银行贷出这笔钱获得的利息,经历这个计算过程了解到银行的生存之道。
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经历,在第二天的作业交流中,学生都有切身体会,交流就不乏内容。
如果在计算的时候有考虑不充分的地方,学生也能深刻体会到失误在哪里。
三、设计动手实践的作业,发展学生的能力
数学作业的功能不止是单纯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还要在作业中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那么在课后作业设计中加入一些动手实践的内容就很有必要,学生经历了这些实践过程,对问题的感悟就会更深,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更强。
例如在“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课后,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更立体化,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践性作业:用橡皮泥做成一个大正方体,将表面涂色,然后请家长将大正方体切成若干小正方体,由学生来还原。
这样,学生在还原大正方体的过程中就能将所学知识做一个彻底的运用:有的同学先数出所有小正方体的个数,再推断出大正方体的棱长;也有的学生先将涂色不同的小正方体分类,将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安排在各个顶点,根据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除以12算出一条棱上的小正方体,在两条棱间填入一面涂色的正方体,这样由点到面、由面到体,一步一步拼凑成完整的物体。
这个逆向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所学规律,得出纸面上无法实现的强化,让原来认识比较肤浅的学生也牢靠地掌握了这些规律。
总之,课后练习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想方设法用多样化的个性化的作业来将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沉下心来,认识到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再学习、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