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800字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优秀观后感(精选5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优秀观后感(精选5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优秀观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1我看着这篇电影,就仿佛来到这位男孩身边,与他同生共死。
这篇电影就是讲述了一位名叫约翰·布鲁诺的小男孩是一位德国人,它的爸爸是一位军官。
有一次,他爸爸升职了,被派到乡下去管理犹太人。
于是,布鲁诺只好离开了他心爱的伙伴,跟随爸爸来到乡下,但是在那里没有伙伴,他的妈妈只让他在院子里玩,布鲁诺很喜爱探险,经常院子探险。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一位正在修车的军官,向他要一个轮胎做秋千,他跟着一名穿条纹睡衣的犹太人,来到后花园的储藏室里拿到了一个轮胎,并且发现只用爬出窗户,就可来到一片树林。
这片树林正是布鲁诺探险的好地方。
可仅有八岁的布鲁诺怎么会知道,穿过这片树林就是犹太人的集中营。
他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进了树林,穿过小溪,看到了犹太人的集中营。
正巧一位叫萨廖尔的男孩坐在那。
不久就成了朋友,都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对方。
后来,布鲁诺知道了萨廖尔的爸爸已经失踪三天了,希望布鲁诺帮忙来找。
第二天,布鲁诺也穿着条纹睡衣进了集中营。
布鲁诺与萨廖尔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堪称集中营的地方,竟是一座“杀人工厂”烟囱里的黑烟却是毒气。
后来,布鲁诺的爸爸命令把犹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往里面放毒气,他和犹太人都死在这间屋子里。
八岁的布鲁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凶手竟是自己的爸爸。
这位布鲁诺的爸爸是多么无情、冷酷,布鲁诺的死应该就是对他爸爸的报复。
战争是多么可怕,不仅摧毁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还让那么多的孩子无家可归,甚至失去生命。
请杜绝战争!远离战争!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2一个德国军官的孩子—八岁,叫布鲁诺。
一个生活在如牢笼般集中营的孩子—也是八岁,叫希姆尔。
两个身份迥然不同的人,因缘巧合之下,命运竟奇迹般交集了。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这电影,怎么说呢,看完心里闷闷的,像堵了块棉花。
它讲的是二战时期,一个纳粹军官的儿子布鲁诺和集中营里一个犹太男孩舒穆尔的故事。
布鲁诺,一开始就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少爷,成天想着探险。
搬家到波兰后,他觉得无聊透顶,周围也没什么朋友。
透过房间的窗户,他看到远处有个“农场”,里面的人都穿着“条纹睡衣”。
好奇心爆棚的他,偷偷溜出去,就认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舒穆尔。
舒穆尔,瘦瘦小小的,永远穿着那件蓝白条纹的囚服。
他总是很安静,眼神里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悲伤。
说起来,两个孩子,一个在围墙外,一个在围墙内,却成了朋友。
他们每天都在铁丝网边见面,分享彼此的故事,虽然他们对彼此的世界都一知半解。
这电影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战争的残酷。
布鲁诺不明白为什么舒穆尔总是穿着“睡衣”,也不明白为什么“农场”里的人看起来都那么不开心。
他只是单纯地把舒穆尔当作朋友。
这种天真与残酷的对比,真的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画面处理上,电影用了很多冷色调,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配乐也恰到好处,烘托了剧情的发展。
特别是舒穆尔每次出现,背景音乐总是低沉而悲伤,像是在预示着什么。
电影的节奏有点慢,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闷。
但我觉得这种慢节奏反而更能让人沉浸其中,去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
导演用一些象征性的手法,比如那件条纹睡衣,象征着犹太人的身份和苦难;高高的铁丝网,象征着战争造成的隔阂和不公。
这些细节处理得都很到位,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来,布鲁诺的爸爸,那个纳粹军官,他代表了战争的施暴者。
他冷酷无情,对犹太人充满了偏见。
但他也是一个父亲,他爱自己的儿子。
这种矛盾的性格,也让这个角色更加复杂和立体。
影片的结尾,可以说是相当震撼了。
我就不剧透了,只能说,看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
它让我思考,战争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人性在战争面前,又会展现出怎样的一面?如果你想看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我强烈推荐《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它不像其他战争片那样血腥暴力,却更能触动人心,让你在看完之后,还能留下长久的思考。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说起来,这部电影看完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
它讲的是二战时期,一个纳粹军官的儿子布鲁诺,和集中营里的犹太男孩什穆埃尔的故事。
整部电影色调灰蒙蒙的,就像笼罩在战争阴霾下的人们的心情。
布鲁诺一家从柏林搬到了乡下,他超级无聊,因为新家附近啥也没有,连个能一起玩的小伙伴都找不到。
他偶然发现远处有个“农场”,里面的人都穿着“条纹睡衣”。
好奇心爆棚的布鲁诺偷偷溜了过去,认识了穿着“条纹睡衣”的什穆埃尔。
他们隔着一道铁丝网成了朋友。
布鲁诺完全不知道什穆埃尔是个犹太囚犯,“农场”其实是集中营。
他天真地以为,大家只是穿着一样的衣服玩游戏。
他经常给什穆埃尔带吃的,和他聊天,就像对待任何一个普通朋友一样。
两个小男孩的友谊,纯真又脆弱,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显得格外让人心疼。
布鲁诺的妈妈一直试图掩盖集中营的真相,她告诉布鲁诺那些人是“坏人”。
布鲁诺根本不理解这些,他只知道什穆埃尔是他的朋友。
什穆埃尔的爸爸失踪了,布鲁诺决定帮他寻找。
他换上“条纹睡衣”,钻进了集中营……电影的结局,怎么说呢,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又让人无比悲伤。
我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看吧。
反正看完之后,我半天缓不过神来。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用孩子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布鲁诺和什穆埃尔,他们都只是孩子,对战争、对种族仇恨一无所知。
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像黑暗中的一点微光,却又如此轻易地被战争的巨轮碾碎。
电影的画面很美,虽然大部分场景都是灰暗的,但一些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比如布鲁诺透过窗户看到的集中营,就像一个巨大的牢笼。
音效也很棒,压抑的配乐让人感到窒息。
电影的节奏有点慢,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闷。
而且,有些情节的设计也略显刻意。
但瑕不掩瑜,这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善与恶。
它让我们思考,战争究竟带给人们什么?是仇恨,还是毁灭?我们又该如何守护人性的光辉,不让悲剧重演?如果你想看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我强烈推荐《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20120915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1、刘夏宇纳粹,犹太,人性,生命——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感犹太人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民族不同罢了,就像汉族人和回族人的区别一样。
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大家都有终其天年的权利,只要你的良心不坏。
二战时期,德国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有600万犹太人遭到屠杀,被结束了生命。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讲的就是这件事情。
一个叫布鲁诺的小男孩的父亲升官了,他们全家都搬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旁住下。
布鲁诺由于孤独,无意间发现了一条通往后面的通道。
他来到了一巨大的电网前,电网后面有一个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名叫希姆尔,他们成了好朋友,布鲁诺经常来这儿送东西给希姆尔吃。
布鲁诺的妈妈有一天无意中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秘密,于是大骂他爸爸没人性,残忍。
他们决定搬离这个地方。
这时希姆尔的爸爸已失踪三天了,布鲁诺决定穿上睡衣,化装成犹太人进去帮他找爸爸。
可是,无情的命运跟这个九岁的小男孩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的生命也从此画上句号。
正巧在这一天,希姆尔所在的这个宿舍的人遭到屠杀,布鲁诺也不能幸免。
当黑色毒气齐克隆B从天上喷洒下来后,两个好朋友的手紧紧地握到了一起……妈妈跪在电网前,抱着布鲁诺换下的衣服放声大哭。
爸爸和姐姐噙着眼泪,站在凄风苦雨中,……讽刺,这就是讽刺。
希特勒认为,犹太人使这个世界不得安宁。
所以,犹太人一定要杀。
那位军官,当你的儿子被当做犹太人处死时,你醒了吗?你体会到亲友儿女的痛苦了吗?你看见了自己的残忍狠毒了吗?当你以那种表情站在天地之间时,我知道你领悟了。
任何人都不应该遭到屠杀。
即使他们是十恶不赦的犹大的后代,也不应该受到如此对待。
人性是不会遗传的,生命是不会重来的。
法西斯永远是法西斯,纳粹永远是纳粹,屠杀者永远也看不到被屠杀者的内心,但被屠杀者时时刻刻都能看到屠杀者的内心。
布鲁诺的经历告诉我们,屠杀者的人性实际上已经被被屠杀者杀死了。
当纳粹的人性活过来,犹太人的生命也就活过来。
2、蒋逸兴《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这个周末看了一部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部电影讲了主人公布鲁诺一家搬到了纳粹集中营的地居住,因为是孩子只有9岁,许多人间的事情他并不懂,孩子非常天真,将许多事情想得非常简单。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3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3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1影片中还是有点杂了。
反而让我觉得孩子的视角不够突出。
其他角色没有真正进入到布鲁诺的主线里,只是零碎的影响,就显得剧情很松散了甚至有点多余。
集中营的画面也没有很大的冲击,还不如开头布鲁诺在接到游玩的时候各种长镜头所展示的柏林街头令人印象深刻。
那个犹太小孩也很不对劲,他都体验了集中营的可怕了还叫布鲁诺进来和他找爸爸?就算这是童真,那也是可怕的童真。
布鲁诺童真无知还可以说是大人的隐瞒和欺骗,这犹太小孩也这样那算什么?联想到犹太小孩被布鲁诺背叛过,结局确实能感到犹太小孩恶意,能让人哪怕联想到丁点这恶意,那么这个结局这个电影就是极大的失败了。
这样的一个悲剧倒是还会让我沉闷感叹一下的。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2【作为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没有比这部小说更适合改编成电影的了,在众多反应二战的题材中,或激烈,或偏执,视角各异,有的以宏大著称,有的以奇诡出位,但如论及故事的浑然天成,对人性冲击的独辟蹊径,以及无法释怀的过失,这部围绕奥斯维辛犹太人集中营但并无任何超凡申要却足以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当之无愧,原作以绝妙的机巧在08年脱颖而出,不足五万(译文)字白描却引发了极为深刻的思考,本片作为改编电影完美再现了那种阴差阳错与极端平和,不动声色,触动每个人的心弦。
本片在改编的时候增加了几场戏,主人公布鲁诺这样的儿童角色在尊重原著的同时更显张皇与世故,但很遗憾,影像没有能够如文字般营造更多无因的想象,所以如果仅限于小说中的情节,纵使长达80分钟的铺垫也略显平淡,并不能让观众完全认同布鲁诺在片尾进而想要同铁丝网内犹太朋友的转变,为了令故事更加合理,编剧添设了一场关于布鲁诺的军官父亲捏造集中营纪录片的戏,纪录片中饶有生活情趣的假象给了布鲁诺接下来令观众无比绝望与揪心的冒险以充分动因,布鲁诺也因自己在之前关键时刻的背叛而心存愧疚,但这一切在他隐约察觉到自己可能走进一个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陌生世界时灰飞烟灭,他开始慌乱、惊惧、惶然不知所措,并试图搪塞离开,但承诺终于令他走向毁灭。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电影观后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电影观后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一部改编自爱尔兰小说的电影,以奥斯维辛犹太人集中营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战争、谎言与人性的故事。
影片围绕主人公布鲁诺的视角展开,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巧妙地增加了几场戏,使得故事更加合理和丰满。
影片在改编时增加了一场关于布鲁诺父亲捏造集中营纪录片的戏,这一情节为布鲁诺接下来的冒险提供了充分的动因,也使他在意识到自己可能走进一个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陌生世界时,内心的挣扎和愧疚更加真实可信。
然而,影像并没有如文字般能够营造更多无因的想象,这使得长达 80 分钟的铺垫略显平淡,观众可能难以完全认同布鲁诺在片尾的转变。
影片的场景处理手法极其常规,很多情况下只是照常理拍摄、剪辑,在该出现空境的时候安排一段空境,在需要慎独的时候安排一段慎独,丝毫不做展开与赘余。
这种点到即止的处理方式,与原作的风格相得益彰,也使得影片更加真实而动人。
影片的故事结构和角色设置也十分巧妙。
主人公布鲁诺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却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和欺骗的环境中。
他的父亲是一名纳粹军官,母亲则对他的问题避而不谈。
这种家庭环境使得布鲁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困惑,也为他后来的冒险埋下了伏笔。
影片中的其他角色也都性格鲜明,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影片的主题是关于战争、谎言与人性的思考。
战争是残酷的,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伤。
影片通过布鲁诺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荒谬,也让人们反思了战争的根源和意义。
谎言是本片的另一个主题,影片中的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撒了谎,这些谎言不仅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
影片通过布鲁诺的经历,让人们反思了谎言的危害和后果。
人性是本片的核心主题,影片中的人物在面对战争和谎言时,都展现出了不同的人性。
布鲁诺的善良和勇敢,父亲的无奈和痛苦,母亲的矛盾和挣扎,都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优秀6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优秀6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精选篇1我们无法躲避黑暗的降临,在尤为艰难的岁月里,只有纯真的童年,教会了你什么是最纯的爱。
尽管害怕胆小尾随而来,但我们分辨世界的好坏是靠着我们最纯最的感情。
剧中小男孩儿布鲁克由于父亲的工作搬迁到了关押犹太人营地的附近公寓中,父亲的纳粹党角色在剧中出演是较为成功的,他把纳粹党的心狠手辣演出来了,加之在他的中尉身上他也没有放过,而男孩儿对于这样的父亲全然不知,只知父亲是他心目中伟大的士兵,是为着祖国而存在的士兵。
不过无论他怎样的心狠手辣,他的父爱还是存在的甚至是伟大的。
布鲁克由于乔迁新居,又由于父亲的工作特殊,所以他不可以出去玩不可以出去上学,甚至不能出大门一步,对于一个童年时代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痛苦了。
但是他透过房间的窗户看到了一群穿条纹睡衣的人,布鲁克的梦想一直都是当一名探险家,这无疑使他全身上下都充满了求知欲,于是机缘巧合的他发现了后门可以通往那里,他偷偷的跑了出去,一直跑着跑着,就像一名探险家一样,终于跑到了那里,那是一个被铁栅栏禁锢的地方,那里的人们都穿着条纹睡衣,布鲁克看到了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孩儿希姆尔,他非常惊喜,他们透过栅栏每天交流玩耍,但是每次警报声一响,希姆尔就不得不推着小车回去,希姆尔的条纹睡衣上还有一串号码,布鲁克则认为这是他玩游戏的号码,但希姆尔说这不是游戏,这里的每个人都有。
两个单纯的小男孩儿成为了好朋友,但这里发生的一切他们却全然不知。
布鲁克的父亲请来了家庭教师来教布鲁克和姐姐上课,老师教的是历史,而布鲁克只对冒险感兴趣,在这里他就不如姐姐说的津津有味了。
有一次布鲁克找姐姐,说着条纹睡衣的神奇故事,姐姐告诉布鲁克说,他们是犹太人,他们是最坏的人,布鲁克却不愿意相信这些,希姆尔不是,他家的佣人帮他包扎伤口也不是,但是老师却和姐姐的说辞一样,他不知道该相信谁,可是他看到的绝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
布鲁克带着疑问来找希姆尔了,希姆尔说他不喜欢士兵,而布鲁克说他觉得士兵很伟大,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士兵,希姆尔说父亲都是伟大的。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一部由马克·赫尔曼执导的电影,改编自约翰·博伊恩的同名小说。
这部电影以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纯真无邪的九岁男孩布鲁诺的故事。
通过布鲁诺的视角,观众们得以一窥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
电影以一个普通家庭的视角展开,布鲁诺的父亲是纳粹集中营的指挥官,为了工作需要,全家被迫搬到了集中营旁边的农舍居住。
布鲁诺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结识了年龄相仿的犹太男孩沙穆尔。
尽管他们之间有着明显的身份差异,但他们的友谊却越来越深。
影片通过布鲁诺的视角,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和童真的世界。
布鲁诺对于集中营的真相一无所知,他只是单纯地认为那是一个冒险的地方,因此常常趁父母不注意溜进集中营与沙穆尔玩耍。
他们一起探索着集中营的各个角落,一起玩耍、交谈,他们的友谊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中变得尤为珍贵。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逐渐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
布鲁诺并不了解纳粹的意识形态和种族歧视,他只是看到了一个个被囚禁的人们。
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人被关在集中营里,为什么他们看起来如此憔悴和绝望。
他的好奇心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他为了帮助沙穆尔寻找他的父亲,冒险潜入了集中营,最终被毒气室带走。
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和思考。
通过一个九岁男孩的视角,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布鲁诺的纯真和善良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中显得如此脆弱。
他无法理解战争的意义和人们的仇恨,他只是想和沙穆尔一起玩耍,一起寻找快乐。
然而,这个世界并不公平,即使是一个无辜的孩子也无法幸免于难。
影片的导演马克·赫尔曼在呈现战争的残酷同时,也通过布鲁诺的母亲的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温暖。
布鲁诺的母亲对待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并没有歧视和仇恨,她对待他们的态度是平等和友善的。
她的形象给观众们带来了一丝希望,她代表着人性中的善良和宽容,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的对比。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它通过一个纯真的孩子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800字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一部由英国和美国共同制作的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在二战期间,集中营德国司令官的儿子布鲁诺和集中营里面的犹太小男孩之间的友情以及最后的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周末看了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豆瓣评分还挺高,有分。
电影看完内心其实起了不小波澜,久久不能释怀。
看电影名字我一点也没看出来其实这是一个通过文艺的手法来描写战争残忍的影片。
通过孩子的天真善良纯粹友谊的刻画,反讽了成年人世界的复杂,战争的残酷。
电影讲述了8岁的主人公布鲁诺跟随自己的爸爸-德国高级军官,搬家到集中营附近的新家后的故事。
小布鲁诺是一个爱探险的小男孩,不知道集中营和战争为何,在父亲的谎言中,甚至认为集中营是个很让他向往的农场。
过程中和集中营同岁的小男孩成为好朋友,最后换上他理解的睡衣进入集中营,手牵手一同被推搡着推进了集中营最恐怖的地方……整部影片前面部分其实还比较平淡,最后那几分钟才进入高潮部分。
最后那一刻在内心还蛮希望主人公被父母找到可以免于噩运,但其实其他一同被推进貌似焚烧室的那么多犹太人,又何尝是应该死的呢?他们也都是无辜的,只不过因为是犹
太民族而已。
两个善良的小男孩,在那样的战争背景下,最终都没能没什么好的结果或下场。
看起来其实挺悲哀的一件事情,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到最后死亡两个小男孩也并不知道战争和真相的丑陋。
手牵着手一同面对未知的恐惧,那一刻他们的内心也还是单纯而美好的。
我们亦常常会怀念童年,其实也是怀念童年的单纯美好。
成年人的世界,在谎言和利益的影响下,往往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我们都能始终保持善良,不要变成最后连自己都会讨厌的那种人。
这个故事最后主人公布鲁诺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声在我的心里亦久久挥之不去。
妈妈其实也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并不知道丈夫是在做这样的工作。
但是丈夫的所作所为最终惩罚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某种意义上感觉其实也是有一些因果循环的意思。
当然小男孩的死谁都不愿意看到,但真是德国纳粹对犹太民族的这种屠杀,主人公父亲担任集中营管理者的这些因,得到了最后这令人无法接受的果。
正如佛教中所说,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报,皆从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