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预防医学绪论PPT精选课件

预防医学绪论PPT精选课件

公共 卫生
是以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技能为 基础,针对预防疾病和保 障人群健康而采取的社会 性实践(公共卫生措施)的总 称。没有公共卫生实践, 预防医学将成为空中楼阁
工作内容除了与预防医学相重合的部分 外,主要是以卫生政策、卫生规划、 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卫生法规、卫 生经济、卫生工程等宏观调控为主, 范围比预防医学广泛。公共卫生的实 质是公共政策,不属于医学范畴
主要斗争目标: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 人健康为奋斗目标。
主要措施:树立健康新观念和大卫生观念、加强健康促进和健 康教育、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保护环境、发展自我保健、家 庭保健及社区保健。
(三) 预防医学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预防医学面临的问题:
群体预防(第1次
卫生革命)
个体预防
社区预防
(第3次卫生 革命)
三次卫生革命
第一阶段:大约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
主要社会卫生问题:传染病流行,社会卫生 状况不良,人群健康状况差。
主要斗争目标:各种传染病,这场斗争称第 一次卫生革命(群体预防)
主要措施:预防接种、抗菌药物、杀菌灭虫
第二阶段 大约从20世纪中叶开始
主要社会卫生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多,高新医 疗技术广泛应用,卫生费用剧增,健康不公平性日益突 出。
主要斗争目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场斗争称第 二次卫生革命(社会预防)
主要措施: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第三阶段 约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
主要社会卫生问题:环境破坏,社会条件改变。
类实验
不设对照组、设立对照组
流行病学模型研究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3.提出控制危险因素的策略与措施

《预防医学》课件

《预防医学》课件
公共卫生和卫生系统的关系:公共卫生是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系统为公共 卫生提供支持和保障。
公共卫生和卫生系统的重要性: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和卫生系统的核心,通过预防医 学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预防医学实践技能
流行病学调查和数据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疾病分布、 病因、危险因素等数据
预防医学PPT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添加目录标题
预防医学概述
预防医学基础 知识
预防医学实践 技能
预防医学案例 分析
预防医学未来 发展
添加章节标题
预防医学概述
预防医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
挑战:技术普及、人才短缺、 政策支持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预防医学在疾病预 防、健康促进、健 康管理等方面发挥 重要作用
预防医学可以提 高全民健康水平, 降低医疗费用
预防医学可以促进 健康产业的发展, 推动经济和社会发 展
预防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挑战: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伦理问题等
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 云计算等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发展趋势:个性化医疗、精 准医疗、远程医疗等
预防医学实践中的临床技能
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公众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 健康评估: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健康干预:针对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
健康监测:对干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预防医学实践中的实验室技能
实验室操作:熟悉实验室设备、试剂和操作流程 样本采集:掌握样本采集方法,如血液、尿液、粪便等 检测技术:了解各种检测技术,如PCR、ELISA、免疫荧光等 数据分析: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

(2024年)《预防医学》PPT课件

(2024年)《预防医学》PPT课件

05
04
生物因素
病原体、媒介生物等。
2024/3/26
20
职业卫生概述及职业病防治策略
职业卫生定义
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 影响,提出改善劳动条件、预
防职业病发生的科学。
2024/3/26
一级预防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毒 或低毒物质替代有毒物质等措 施,从根本上消除职业病危害 因素。
二级预防
通过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等方式,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 或疑似病人,及时采取治疗措 施。
反映个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 程度。
反映健康教育后人群健康状况的 改善程度。
2024/3/26
10
03
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控制
Chapter
2024/3/26
11
公共卫生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2024/3/26
监测内容
人口学资料、疾病发病和死亡、 危险因素、卫生服务利用、卫生 资源和卫生政策等。
监测方法
公共卫生应急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 自然灾害等)中,预防医学发挥 着重要的应急响应和处置作用。
2024/3/26
01 02 03 04
健康促进
通过营养指导、体育锻炼、心理 调适等手段,提高人群的健康水 平和生活质量。
医疗卫生资源优化
通过预防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合 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卫生 系统的整体效能。
被动监测(如报告制度)、主动 监测(如调查、筛查)和哨点监 测等。
12
疾病控制的原则与策略
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防治、依 法防治。
策略
健康教育、免疫接种、早期发现和治 疗、疫情报告和处置、环境卫生改善 等。
2024/3/26

《预防医学》 ppt课件

《预防医学》  ppt课件

(3)少吃含反式FA的食物:
(4)日常饮食中应注意:
医学
17
AS的膳食调控原则
3.提高植物性蛋白摄入,少吃甜食:
蛋白质占总热15%,↑大豆蛋白
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当,占总热60%左右, 控制单、双糖
4. 保证充足的DF摄入:燕麦、玉米、蔬菜
DF→25~30g/d
医学
18
AS的膳食调控原则
5.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
板凝集 ➢ n-3系列:降血胆固醇、降TG,抗血小板凝集,降血压
医学
9
营养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4)反式FA:使血LDL-C增加,同时降HDL-C (5)胆固醇:使血LDL-C增加(作用<SFA) (6)磷脂:降血胆固醇 (7)植物固醇:降血胆固醇
医学
10
营养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2. 热能和碳水化合物与AS
➢ DM day :
ppt课件
22
医学
23
医学
24
医学
25
DM分型(ADA/WHO)
•1型(T1DM ): 多见于儿童、青少年
•2型(T2DM ):占我国患者 95%,
医学
6
动脉粥样硬化-AS
Atherosclerosis
The hyperlipidemias may occur from increased levels of cholesterol and/or triglycerides in a variety of lipoproteins. These disorders may be inherited or of dietary origin.
<10和> 18个C原子的SFA:对血胆固醇影响小

预防医学()60页PPT

预防医学()60页PPT

14
在西方,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 460~公元前377)也曾提出医生不仅要治疗疾病, 还应注意研究气候、空气、土壤,水质及居住条 件等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6.01.2020
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
15
古罗马医学家盖伦指出:“因为在重要性和 时间上,保证健康优先于治疗疾病,所以,我们 应该首先考虑如何能够维持健康,然后才是如何 能够很好地治疗疾病。”
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
24
医学模式的转变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6.01.2020
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
25
五、健康的概念和疾病的三级预防
最早的认识是“躯体无病就是健康”,这一 概念到20世纪30年代被否定,代之以“结实的体 格和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 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 力”。
8
《黄帝内经》对内外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也有 相应的论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 也”;“夫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 雨、喜怒、饮食、居处。”
16.01.2020
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
9
16.01.2020
土厚水, 居之不疾, 土薄水浅, 其恶易觏.
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
10
晋代张华(公元232~300年)所著《博物志》 中有“居勿近绝溪、群冢、狐蛊之所,近此,则 死气阴匿之地也”的记述,说明了居住环境与健 康的关系。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预防医学PPT课件

预防医学PPT课件

.
8
一级预防
社会措施 预防战略 如控烟
环境 保护环境
机体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改善行为与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针对病因明确的疾病如职业病、医源
性疾病、传染病等的预防策略。
.
9
二级预防
普查 筛检 定期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监护 自我检查
针对一级预防效果难以肯定的疾病如 肿瘤的重点预防策略。
• 简单的行为方式改变就能够有效地预防慢性疾病, 并促进健康。
• 其中有些行为可迅速发生改变,在晚年也可发生改 变。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7
四、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消除和控制危害健 康的因素。
二级预防 临床前期预防,做好“三早”。
三级预防 临床期预防,预防病情恶化, 防止并发症、病残和死亡、促进健康,恢 复劳动和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 寿命。
预防医学
.
1
一、什么是预防医学
通过研究环境中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 和行为诸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应用卫生 实验技术、医学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探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对策的科学。 对象 人群健康、疾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任务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三间分 布、控制疾病措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
18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形势
人类健康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
全球化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
把伤害纳入疾病控制刻不容缓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生物恐怖及其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对
新世纪青春期卫生面临的挑战
老龄化
艾滋病与结核病
.

《预防医学》PPT课件

《预防医学》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卫生法规与标准
概述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体系,包括《食品 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标准。
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实践应用
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
01
讲解营养配餐的原则和方法,以及食谱编制的步骤和技巧,提
供实际操作指导。
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
02
探讨营养教育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和意义,介绍针对不同人群
的营养教育策略和方法。
《预防医学》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预防医学概述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控制 • 营养与食品卫生 • 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 •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01
CATALOGUE
预防医学概述
预防医学的定义与特点
01
定义: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 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 的科学。
02
特点
03
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04
以预防为主要思想。
05
运用宏观与微观的研究方法。
06
着眼于环境与人群健康的联系。
预防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预防医学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提出“饮食有节,起
居有序”等养生原则。
02
近代预防医学
随着微生物学、免疫学、营养学等学科的发展,预防医学逐渐从经验走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描述健康问题的分布和趋势,评价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预测未来健康问题的发展趋 势,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据。
疾病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疾病控制的方法
疾病控制的挑战
主要包括预防接种、疫情监测与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治疗、消毒杀 虫等措施。

《预防医学》PPT课件

《预防医学》PPT课件

03
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一个过渡阶段,即亚健康状态。
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
1 2
危险因素 指增加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的因素,包括遗 传、环境、行为等。
保护因素 指能够降低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的因素,如 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等。
3
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 多个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可能同时存在,它们之 间的交互作用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近代预防医学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预防医学逐渐 从临床医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 学科体系。
02
预防医学的核心概念
健康与疾病
健康定义
01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
完好状态。
疾病谱与病因
02
疾病包括传染病、慢性病、伤害等,病因疾病的连续谱
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管
政府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的贯彻执行,保障公众的健康 权益。
04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与技 术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 据,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分布特征,提供病因线 索。
分析性研究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流行 病学资料,探讨疾病的影 响因素和危险因素。
针对个体健康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 力。
健康体检
通过全面的身体检查,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和疾病迹象。
健康干预
针对体检结果和个体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计划,如饮食、 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
公共卫生信息技术
健康监测技术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人群健康进行实时监测和 预警。
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的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和消化道黏膜变薄﹐抗体减少﹐增加病原体入 侵成功的机率
• 营养不均衡的人不但容易感冒﹐也容易腹泻(这 更加重了营养不良的情形)﹐甚至于更严重的感 染(如败血症等)
蛋白质可以说是维持免疫机能的主 角﹐它是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
成份。 蛋白质严重缺乏的人无法生成足够 的白血球和抗体﹐最后造成免疫机
能的下降。
“亚健康”常见的症状有
------躯体方面:
失眠、头昏、乏力、 困倦、懒惰、气短、虚汗、心悸、 肌肉酸痛、关节疼痛、 性机能减退等
1、
率等
------心理方面: 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精神委靡、 记忆减退、心烦意乱、恐惧不安、 焦虑烦躁和神经质等
------情感方面: 冷漠、无望、无助、孤独、空虚和轻
由于工作负荷过重,引起慢性疲劳、情绪不稳定和代 谢异常的情况比较突出。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慢 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世界上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这些疾病的 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是经过了“亚健康”状态 。
警 钟!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近十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 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
(2)必需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目前,国内外报道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数据不一, 从40~75%不等,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因如下: • “亚健康”的诊断仍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人
们很难找出一个公认的判别尺度,诊断上无法 取得一致的意见。 • 常见的“亚健康”主诉之一“头昏”是一个较 为模糊的概念,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它虽然 是“亚健康”的常见症状,但却不是特征性的 症状,如高血压、贫血等疾病也常有头昏。
亚健康与营养
• 福建医科大学营养与保健医学系 •
什么是“亚健康”?
人人都希望健康,就像希望阳光、 空气、自由一样,特别是在“不健康”的时候。
身体健康是你最值得拥有的财富, 它胜过银行里的存款。
但是,许多时候,我们常常处于一 种既健康,又不健康的状态,无论是精神的还 是肉体的,对于这种状态,现在有了一种说法 ------“亚健康”
• 维生素C究竟在免疫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 它能保护细胞﹐增强白血球及抗体的活性﹐更能刺激 身体制造干扰素(一种与免疫机能有关的活性物质) ﹐用来破坏病毒﹐减少白血球的损失。
等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场所,在正常情

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经
常随着细胞代谢水平的高低和外环境的影响而
处于波动之中,但是由于在神经、体液调节下
各器官、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使其变动幅度
很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机体内环境不平 衡,即破坏了内环境的稳定性又不能很好地调 节和修复时,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降低, 各组织器官的机能受到影响,人体就表现出 “亚健康”状态,可是此时又很难检查出器质 性病变,即临床上的“有症状、无依据”。
如果能够及早识别和控制“亚健康”状态,就能达到防治疾病,降 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目的。
“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 间的一种状态
即在心理上、躯体上出现种种症状, 但仍未检查出器质性疾病,从而表现出机体活力 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健康”也是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 表现,如已有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内分泌系 统的各种症状,但还未形成确切的器质性疾病,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往往难以确诊。
容易生病
• 维生素A(及β-胡萝卜素)与维持上皮及黏 膜细胞(它们是阻绝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的健全习习相关﹐并参与捕捉破坏细胞的自由 基;
• 维生素B群与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与生长分裂 有关﹐缺乏维生素B群家族的任何一员﹐都会 使细胞的活力下降;
• 维生素E 则是努力捕捉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的 完整﹐并增加抗体的数量。
一些商家的炒作,打着“亚健康”的旗 号推销商品
“亚健康”发生的原因:
实质性原因是人体内外环境的不 平衡(营养、激素、酸碱、代谢、阴 阳、心理和动静)所致。
大家都知道,人体可见到左右对称的平 衡器官

双眼、双耳、左右肢体、双侧乳房、睾丸
或卵巢,这是解剖结构的平衡。

人体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如组织液、血浆

如果此时机体能消除各种损害因素,经过良好的自我调节或人
为地干预,使其综合平衡、动态平衡重新形成平衡统一时,内环境将重
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则人体可从“亚健康”走向健康状态。
• 良好的免疫能力﹐是决定个人健康与否的关键 • 营养摄取的均衡完整性﹐是维持免疫力的重点 • 营养不良及不均衡时机体整个免疫系统会衰弱﹐
• 但是,只有蛋白质在唱独角戏是不够的的﹐还 有许许多多的营养素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是那些营养素呢? • 维生素:维生素A(及β-胡萝卜素)﹐维生
素B群﹐维生素C﹐维生素E • 矿物质:钙、铁﹐锌﹐硒﹐碘,铜﹐锰…等 • 这些都是维护免疫机能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 缺乏任一营养素﹐都会影响到免疫机能﹐也就
上述这些表现显然已经不属于健康的范 畴,但是又没有达到一定的疾病诊断标准,
这就是我们所称的“亚健康”状态。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都会出现以上 症状,但是否有以上症状就是“亚健康”状态呢?
不是的! 有症状还应符合以下条件的才能诊断
为“亚健康”状态
(1)以上症状经休息后不能很快地恢 复,症状存在是一个慢性过程;
“亚健康”是国际医学界提出的一 个新概念
它标志着对疾病的策略从治病向预防 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它的提出被誉为是上世纪80 年代后期的医学新思维。
“亚健康”现象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目前大约有70%的人不同 程度的生活在“亚健康”状态,或有着“亚健康” 的体验。
在40岁以上的白领阶层中
人们对亚健康的概念仍比较模糊 包括一些医生

由于医院所分专科越来越细,医生们常
常因本科内的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就按“亚健
康”简单地诊断和处理或转到其他科室,造成
对疾病的漏诊和误诊。

如此反复多次,老百姓也懒的上医院,
只能把自身出现的这些症状统统归结为“亚健
康”,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心身疾病,甚至于早
期阶段的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