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东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参考书真题经验

东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准备东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的时候,得到许多学姐学长的帮助,得知被录取后,深知这些帮助对我的重要性,为了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一点点帮助,写下自己的复习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试部分:我是二战,第一年考的也是东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课分考的很低,总分直接没过国家线,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再考一次,因为之前花了很多时间在考研上,还是不想放弃读研。
之后一个月将学习重心放在准备备考专八上,考完专八后,我找了实习,以便完成学校的实习要求。
顺便准备了法语四级考试,三笔考试。
总结了第一年的失败经验,我发现我阅读和词汇比较薄弱,因此四五月份开始阅读英语原著和报刊,都是电子版的,下面是我读过的,我觉得很适合做课外阅读,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读了其他的一些文学名著,百年孤独,追风筝的人,三体等等吧,大家不一定要一口气读完,就是在你复习的比较累或者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时,这些可以作为课外阅读,也就是说不要离开英语环境,保持一种状态。
阅读题的话我做题做了三遍,主要是为了揣摩出题的意图,还有如何做简答题,也精读过一本雅思的阅读题,把里面的词汇,短语总结出来。
接下来是单词复习,单词我不知道背了几遍,就是一遍遍翻,看了英文能迅速反映中文的意思,看中文能够想到对应的英文,包括近义词、反义词,这样在写作时使用的词汇不会显得很单调,也有助于记单词。
翻译:其实做了东大的翻译之后我觉得他出的汉英翻译比较接近一些文化类的,好像和当地的文化特色有关。
这点大家可以提起注意。
我比较重视背诵书里的译文,原文也看得很熟,然后将里面翻译的好的词语句子摘抄记在笔记本上,我记了有两本笔记本,我从暑假开始看,朗读,前后看了有三四遍左右,后来复试的时候又用来作为朗读材料用,当然这是后话了。
暑假到十一月份我一直动笔练习的是星火的考研翻译真题,主要是练习汉译英,感受不同的翻译题材。
学习里面的翻译技巧,如何拆分句子,把里面的课后习题做了一遍。
2021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一本通中国古代文学本人的考研历程一年的考研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很怀念考研那段时间,虽然很枯燥乏味,却异常充实和平静。
于是我决定记下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后来人共享共勉。
说是经验,其实是算不上的。
不如说是过去“一年的路程”吧,每个人的或许都有不同,不一定适合其他人,算是总结,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越美好,越害怕得到”,记得去年这时候,我在考研教室的标记姓名的红色纸片上这样写道,作为座右铭。
一年过去了,我想到的仍然还是这句话。
在初试之前,从未想过自己能够考上,虽然学校距离南师只有几个小时的距离,但我离南师的距离却不是按照天就可以数完的,一直觉得很远很远。
大概是专业课老师听到我要考南师后的一句“不可能”令我担心,亦可能是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题,什么也不会的迷茫,令自己感到南师太过遥远。
那种远,很难想象的那种远。
初试成绩出来后,仍然很担心过不了复试,只要录取比例不是1:1,就可能被刷,担忧一直到拟录取名单出来,其实拟录取名单出来后,还是不太敢相信,万一公示十天内发生什么别的事呢?万一老师分数核算错误呢?万一有很多,每一个带来的都是天翻地覆。
好在结局最终尘埃落定,拿到这一纸通知书对我来说意味着太多东西。
我感谢那段时间不顾一切奋斗的自己。
考研并不是期末考试,不是你熬夜突击几晚就能出成绩的,所以贵在坚持,贵在每天的进步。
如果你下定决心考研,那么你得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一年你不再有周末,不再有寒暑假,你只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学习,因为你玩的那一刻,你的对手可能甩你一大截了。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只要你坚持到最后,你便是英雄。
记得高中时老师给我们念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差生逆袭北大之路,虽说是属于心灵鸡汤类,但她说的有一句话,却是鼓励我坚持到最后,即“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
考研期间真的会遇到各种诱惑和问题,我们是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自然是无可避免的。
例如闺蜜过生日,一起逛街,还有论文相关事情,你要想获得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真是难之又难。
2021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参考书真题经验

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是一个自我摸索和不断纠正的过程,对于没有经历过考研的我们一切都是靠自己慢慢探索的,不要指望别人会帮助你太多,但是考研经验里对经常会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还是可以参考借鉴的!我整理了关于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复试考研的一些经验希望备考的学子以此借鉴!一、学校选择:谈到选学校的问题,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一定要选择一个和你实力比较均衡的学校,这样才有比较有把握,报的太高了,可能会让你在复习过程中慢慢失去信心,报的太低了则可能会让你没有动力和冲劲。
二、专业选择:如果你选择了考研的话,那你就意味着还想为你将要报的专业卖命,而且有可能是一辈子,所以选择专业你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选择你真正喜欢、感兴趣的专业,这样为你将来深造和研究有大的利处和发展空间,也对你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提醒准备考研的朋友一定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
三、复习问题:我自己是从大三第二个学期开始复习的,在这个学期我就是背背单词,稍微先看看专业,政治没有必要看那么早,可以先看李凡政治新时器(看得早到时也忘的差不多),要考数学的朋友在这个学期也要慢慢把数学看看,最好这学期可以把书过一遍(如果底子好的同学也可以直接跟着复习全书看)真正要加大力度复习的时期就应该是大四上学期,其实我认为,只要你在大四上个学期抓紧复习,也是来得及的,也没有必要从大二就开始复习,有时候复习战线太长到最后可能会感到疲倦,效率可能不是很高,不过这个也因人而异。
下面我就各门课谈谈我的复习心得吧。
1、英语方面考研英语和四六级(课程)英语是不同的,所以没有过四六级的同学是完全要有信心去考研,因为考研不用考听力,这就和英语听力占大部分比重的四六级很不一样了,而且考研的英语考的是难度深度而不是速度,这和四六级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有三个钟的时间做英语。
另一方面四六级考的好的同学也不要掉以轻心。
考研英语分数中占百分之七十的是作文和阅读,所以复习时的重点是在这两部分。
2021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验经验不知不觉,马上就要开学了,回想起过去一年自己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点点滴滴,心酸泪水一下子涌上心头,在此,我也想把自己的考研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关于学校、专业的选择我本科学习的是汉语专业,自己对这个专业也比较喜欢,所以考研的时候我还是考的本专业。
对于这个问题不多说,自己喜欢哪个专业并觉得有兴趣可以坚持的复习下去,那就选那个专业。
再就是学校的选择。
我喜欢南京那所城市,这样以后的发展机会相对多一些。
我的考虑是自己本科学校一般、自己学的更一般、大学前三年自己对学习特别不上心,所以太好的学校我觉得自己没有很大把握,所以我选择了第二档的中传。
再看中传的真题和每年的复试线以及每年招的人数,可以看出中传题目比较基础、复试线一般是A区的国家线(当然08年和今年除外),招的也比较多,有十几个。
我记得自己是五一把学校定下来的,之后便是按部就班的复习了。
►政治:从始至终我就是跟着肖秀荣老师,资料也是买的他的全套,而且一直关注着他的微博实事更新,还有李凡政治新时器至关重要,政治不要贪多。
►英语一:英语一是一门很难拿高分的专业课,英语题型很常规,就是词汇选择,阅读理解,英汉互译和写作。
词汇选择十个题的40个单词可以说也许只见过4个,基本靠蒙,所以说对于单词题我只能说顺其自然,完完整整做下来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阅读理解一共五篇25题,难度从六级开始逐步上升到专四专八雅思的难度,可以这么说,至少有一篇是靠蒙的(我今年蒙了两篇),因为时间真的不够了。
翻译是大家丢分可能最多的一道题,因为时间关系,篇幅很长,好多人就没有写完,英译汉是散文哲理性的,汉译英是文学作品,翻译出彩很不简单。
最后作文400字,40分,编下去能把自己编哭,因为看完题目真不知道写啥,反正总而言之,这门课就是考察你的基础,你的准确率和你的速度,平时在练习的时候就一定要把握好时间,难度层层递进。
接下来我会在正文里来介绍我的专业课复习,和专业科目、报录比的详细解析。
2021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应学妹要求,分享一些自己总结的经验。
之前因为复试结果没出就没有静下心来去写。
现在分享给大家。
前期准备:自己应该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些了解,具体分数线呀,专业课的参考书目呀这些内容研究生招生网上都有,自己勤快点,考研必须学会自己搜集信息,这也是一场悄无声息信息战。
一旦下定决心确立目标就要静下心来去备战!有人担心学校的问题,会不会介意本科学校什么的,这些大可不必担心,老师都很和蔼,整个考试也是很公平的。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努力。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这一门我考的不是太好,由于自己没有重视,也没有好好做准备,所以拉低了整体的分数。
大家可参考其他学姐的经验。
文学这方面我看的是世界文学史纲,对各个流派的作家及其作品都有分时期的总结。
期间也借鉴了学姐的笔记,主要是学习人家是怎样整理知识框架的。
整理了日本作家,后来真的考了村上春树。
听说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及作品也要看,这个我倒是没细看。
整体感觉这一门出题考的是知识储备量,同学们可以多多了解一些作家及其文学作品。
但所占分值不大,可以不作为重点。
关于语言学主要是戴炜栋,今年出了我没太重视的知识点,考前我看了一眼没当回事,结果竟然考了,那个悔啊。
所以大家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作文我准备的晚,买了一本作文素材书,闲暇时看素材也就当作放松了。
按照高考作文的套路来写就可以了。
语言学是很重要的。
刚开始看第一遍的时候,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之后自己开始写笔记并整理知识框架,也有利于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开始背第一遍。
一个月之后背完第一遍。
本来想着考前背个7--8遍,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图书馆走廊不许背书,我比较介意这一点,背书速度也受到影响,考前只背了五遍。
第一遍背是边看书边看自己的笔记,后来就直接拿着书开始背。
第一遍结束并没有记下什么,随着遍数慢慢增加就好了。
考前那段时间对照真题默写了容易出题的知识点。
上考场之前还在背书,可以说是很着急了。
成绩出来后自己也很意外,可以说老天很眷顾我了。
英语语言学考研备战参考书推荐

一、现在各个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的参考书目有三本: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大版2、戴伟栋《新编语言学教程》上外版3、G.Yule The Study of Language 外研社(剑桥影印版)其余还有一些通论、专著之类这里不提及,上述三本是属于通论,虽然都是通论,但是三本侧重点不一样:胡的书偏重理论,较为全面,但对于新手比较难读懂;戴的书比较浅显易懂,但是属于入门级别,一些理论没有提及,需要额外补充;Yule的书是国外语言学入门书籍,读起来不难,但是不太适合“喜欢找定义、划重点的中国学生”,这本书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平台,一些理论和例子较为新颖。
个人建议是先从戴的书看起,对语言学基本理论框架(微观和宏观)有个了解(即入门),再去看胡的书,这样更符合认知学习的规律,Y ule的书主要是开阔视野,对国内外研究的语言学领域有个对比了解。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可以根据报考学校开出的书目进行自我调整。
二、有些同学反映语言学的术语枯燥难以理解,这在我当时学习中也遇到过,解决这一问题办法有两个:一、先参阅一本中文版的语言学理论介绍(注意不是上述三本通论的中文翻译版本),如王德春教授编著的《现代语言学研究》等,另外英语专业或中文专业自考书籍《现代语言学》也可参考;二、购买相关词典,比较用处的2本语言学专用词典是:1、劳允栋《英汉语言学词典》商务印书馆这本词典不单单给出英语术语的中文名称,更重要的是有很多解释和例子,堪称语言学词典的“红宝书”,但唯一不足就是词典编辑时间较早;2、(新西兰)里查兹、(美)史密特《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第3版英汉双解]》外研社这本词典弥补了前一本的不足之处,另外它的特色是英英解释一些术语,我当年一些语言学术语的英语定义就是从这本书摘录下来记忆的,后来发现大多数高校命题的英语语言学单考试卷的术语定义也是从这本书摘录的。
三、一些同学问到了关于考试试题或模拟题以及上述三本通论书籍的辅导书书,据我所知:现在市场上有以下几本书可供参考:1、邵春燕、宋长来、周红红等《最新英语专业考研名校真题集: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1版(2009年10月1日) ;2、黄任《2011英语专业考研考点精梳与精练:语言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10年2月1日) ;3、高文成《语言学精要与学习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这本书是把上述通论三本书内容的结合讲解,十分精细,且有术语小结和参考习题,推荐购买)4、赵华威《语言研究》学习指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这本书是对Y ule书的学习指南,据说十分实用)四、语言学学习的一些方法,首先理解内容、反复揣摩、做好笔记、适当做题、考前记忆。
2021南京师范大学考研资料与专业综合解析

2021南京师范大学考研资料与专业综合解析专业名称、代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专业所属门类、代码:文学(05)一级学科名称、代码:中国语言文学[0501]所属院系: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专业。
除了语言学本体理论研究之外,更关注语言的应用研究。
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研究语言在各个范畴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
它着重解决现实傍边的实际问题,一般不接触语言的历史状态,也不大介入一般理论上的争辩。
可以说,它是鉴定各种理论的实验场。
研究标的目的:01、02标的目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现代汉语基础④802语言学概论03标的目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2计算机应用基础④802语言学概论04标的目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2计算机应用基01、02标的目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现代汉语基础④802语言学概论03标的目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2计算机应用基础④802语言学概论04标的目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2计算机应用基复试科目:01、02标的目的:⑤F002语言学简史03标的目的:⑤F003中文信息处理基础04标的目的:⑤F004语音学概论01 理论语言学02 儿童语言习得与发展03 语言信息处理04 语音学与言语工程202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课考研参考书目:611 现代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版;《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档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12 计算机应用基础: 《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刁树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南京师范大学050103汉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及参考书目

南京师范大学汉050103语言文学考研大纲参考书及考研经验考研大纲及参考书目:考研经验:一、写在开头(没时间的大家可以直接跳到下一节):考上研究生到现在一年多了,一年之前我曾经写过关于考研的经验分享贴,然后又做了一年多的文院考研方面的答疑,和我聊过的学弟学妹大约有1000个,所以比起一年多以前我应该了解了更多,也基本了解大家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下面的经验分享主要基于我自己考研过程中的经历,也会说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还有一点大家肯定看过特别多的经验贴,每个人的经验都不一样,大家一定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要盲目相信学长学姐,我的也一样。
比如我英语比较差,考研过程中我把05年以后的真题全都抄了一遍,那是因为我专业课报了班比较省时间能够花费大量精力在英语上的原因。
但是抄真题这种蠢方法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尤其是你专业课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然后来个自我介绍。
本科常州普通二本,国贸专业,跨考古代文学,现在是南师大古代文学专业研一的一名普通学生。
二、经验之专业课(干货,适合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和比较文学)专业课分为两门。
专业一是文学基础,这门课最重要,因为专业二大家分数差距不大,而且提高起来也比较难,所以重点是文学基础。
文学基础是所有文学专业用一张卷子,所以无论你是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还是文艺学,这一门考的都一样,侧重点也都一样。
文学基础考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和外国文学的内容,这几门的重要程度大约是古代文学>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然后自己本专业的可以侧重一点,来准备专业二1.古代文学南师推荐了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推荐大家再看一下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
这两本书各有优缺点,大家可以参照着看。
游国恩的框架比较清晰,立论十分扎实,但是意识形态色彩比较严重,讲的又比较简略,所以不够答题。
袁行霈的书对知识点讲的详尽又细致,但是这本书框架比较混乱,编者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每章下面列了关键字,但是依旧不能改变袁行霈的书混乱的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路漫漫,我与你齐索。
去年的考研结束了,今年考研的战斗也已经敲响了。
回想自己这一年的考研历程,感觉特别的不容易。
庆幸的是,终于成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辛苦付出没有白费。
今天借着机会,把自己这一年的南师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政治看了很多政治贴,都建议不要太早复习,从9月或10月开始就好,不然复习太早以后知识会忘光光的。
但以为早起的鸟一定有虫子吃,我在5月份开始零零散散地看政治,每天一个小时,直到9月份政治大纲下来开始进入政治学习阶段。
在真正学习阶段中,才发现之前看的都白看了,知识点、做练习依旧处于基础水平,没有任何成效。
并且我报了个考研政治辅导班,效果非常好的,也正因为如此政治我考了85分。
参考书:1.政治大纲。
建议买一本,虽然里面的字很小、书也很厚,但毕竟是权威,是出题的基础,第一遍复习必备,每天30、40页。
另外,看的时候必须集中注意力,只有精力集中了,看得才会又快又有效率。
2.肖秀荣1000题。
我做了大概三遍,从暑假7月底到临考前一周。
第一遍打基础,标记错题,并在答案分析上标注重点;第二遍再重新做一遍,同样标记错题,着重记忆;第三遍做两次的错题。
这样反复练习,针对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能够记牢。
如果一些大会、意义或者第一次什么的你实在分不清,建议自己总结,写在一张纸上,每天早上晨读的时候念一念、记一记,加深印象,因为考的都是选择题,第一反应就是你最熟悉的那个吧。
3.李凡政治新时器。
我认为前面几页的知识点大纲比较好,用大括号、小括号的形式总结四本书,可以借同学的复印或网上下载。
我就是偶然看到了在一个楼层复习的同学的资料,虽然不认识,但还是厚脸皮地借来复印了。
当然自己总结更好,这要在有充足时间的基础上。
这几个图可以用来构建知识框架,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让所有的知识点在你脑子里有一个位置去放它,并且可以通过这个知识点联系到其他知识点,这样就可以答政治大题了。
4.肖秀荣真题、最后八套、最后四套。
就六个字,做做做,背背背。
最后四套中15年是出了原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总结大题回答的思路,他们是如何总结材料、利用时事政治、展开论述的。
5.另外还有时事政治、肖老的公开课视频、风中劲草等其他资料,可以辅佐加以复习,适个人情况而定。
经验:1.参加政治辅导班,肖秀荣老师是比较官方的,讲课好是自然的,就是南方口音,你可以事先听听肖老的公开课,如果他说话你应付得了那就OK。
辅导班的作用就是辅导复习,一定要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清楚哪些出选择题、哪些是大题的,然后侧重复习,选择题混眼熟就好了,不要求死记硬背(总是记不住的点除外),大题就重点记忆,但也不需要背很全,批改都是按点给分的对吧。
2.有一个大致的计划,比如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起止时间、主要任务等,都是需要自己清楚的。
而且那种划掉你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的感觉真的很爽啊,很有成就感~不然像我一样缺少计划,临近考试乱了阵脚,病急乱投医,得不偿失。
二、英语虽然很喜欢英语,但是上了大学以后除了考四六级就没怎么学过英语,所以单词量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问题。
我从大三上学期开始背单词,每天六点多起床,七点到教室,八点上课,这样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再加上课间、晚上临睡前,按照网上说的背单词的顺序,从9月到12月,背完单词。
这期间也有做过真题和黄皮书,但效果很差,文章看不懂,做题完全是我觉得这个对来的。
所以建议在有一定基础之后再上手,先学会走才能学会跑。
参考书:1.单词书。
没有具体的书目,市面上有很多,挑一个适合你背单词方法的就好了。
这里我说一下我的记忆方法。
边写边背,背拼写、记读音,总之一定要动笔,拿一支铅笔、一张纸,就可以安静地背单词了。
不能背完一遍就算了,背完一遍之后接着背,开始做真题后再加上真题里面的单词,读读读、记记记。
单词也是混个脸熟,早上背、中午背、晚上背。
2.黄皮书阅读理解。
每天一篇或者两篇,我对自己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做完的,这个适个人情况而定吧。
不过做完之后分析时一定要分析透彻,长短句不好就重点分析长难句,词汇量少就总结单词,理解不到位就掌握答题的度,一定要找到自己阅读理解出错的原因。
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的大拿,前期的学习都是针对阅读理解来的,哪个环节落后、有问题就重点针对哪个环节复习、学习。
也可以利用早上晨读的时间,读一篇,既锻炼语感,利用完形填空,又记忆单词,一举两得。
3.真题解析。
建议在做完真题后先不看书上的分析,自己分析一遍,翻译全文,并总结这段话的大概意义和作用,然后把题目和原文具体句子对应起来,想想自己为什么选这一个,然后逐个分析选项,说出不选其他选项的理由,然后再继续分析。
真题分析得越透彻越好,慢慢的你会掌握他出题及解题的思路,最后自然而然引到正确答案上去。
4.作文书。
从10月份开始,每天早上背一篇大作文或是小作文,大作文一天背不完就两天,最多两天,然后挑时间默写;下午按照背诵的运用好句、好表达再写一篇作文,把写作书上的比较好的表述标记出来,每一类的表达或高级表达多总结几个,这样在最后写作练习的时候也有的准备。
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以不写、不背,但一定要保证每天作文的朗读,学习别人的表达,锻炼自己的语感。
我认为英语作文也是需要语感的,我练了一个月后写小作文就基本不用打草稿,想想思路一篇文章就出来了,所以熟悉度是要有的。
另外,关于作文练多少的问题,有的说多练就好,有的说练多不如练精,我同意后者,因为每练一次要有一次的收获,虽然我会每天写,但一定会用刚学到的表达,这样把好的表达多用几次,就成你的了,当然,最好自己总结下来,多叨叨几遍。
经验:1.真题为本,不做模拟题。
真题不怕次数多,我做了有两三遍,也背过真题里的阅读理解,每天早上会有一小时的时间给英语,背作文、新概念、真题、长难句,都成,但是千万不要落下。
记得考前出了英语的最后几套,因为想看作文题目,就买来练习作文了,但阅读理解不敢碰,如果有时间我会做真题,而不是扣模拟,总觉得不正宗,而且考前看一两个新题,收获应该不是很大吧。
2.英语要拉长线,备考期间英语不能落下,每天的英语也不能落下。
早上晨读,晚上临睡前,期间零碎时间见缝插针。
不过我在临考前一周,英语复习的时间明显减少了,感觉提升空间不是很大,只要保证目前的水平不下滑就好了。
三、专业课我知道自己不是那种很有天分的学生,学中文也是因为调剂,所以对待初试,我只有多下功夫、多背、比别人多付出些。
如果你对语言比较开窍,可能我的方法不适合你,只是建议吧。
从4月份到考试,课本不知翻了多少遍,但大体就三个阶段:开始备考到9月,熟悉课本,做笔记或者看课本,标出不懂的地方,一个知识点、一个课后题也不落下地看;9月到11月份,背课本,基本上现代汉语可以一个月,语言理论也一个月,小的知识点要注意,重要人物、重要流派、重要方法都是很容易考的,大的知识点先自己总结,尽可能多地全面,今年考到了存现句,我就没有复习到它的特点,只知道定义和例子,很可惜,另外,这时可以拿出真题,把考到的知识点在课本或笔记上标出,重点显而易见;11到12月份,再背一轮,要把知识点掌握到很熟练的程度;12月份到考试,冲刺了,查缺补漏,抓重点,做真题。
汉语综合参考书:1.课本及课后练习,邵敬敏版和黄伯荣版。
二者各占百分比不清楚,但主要是以邵本为主,加上黄本中邵本没有涉及的知识点,如果二者有冲突(像音位什么的)要按邵本的论述。
整理笔记或者看课本中,不能简单地划线或者抄课本,一定要把知识点和例子联系起来,想想例子的合理性,真正明白课本讲了什么,否则死记硬背也不懂。
邵本的课后习题答案网上有卖、也有pdf版,黄本的答案我是在图书馆借的。
邵本的课后练习要重点看,考过原题,而且题目都非常经典。
2.图书馆借书(同样适用于语言理论)。
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某个知识点掌握的不足或者重要的知识点,像我我就是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语言学流派掌握不好,就借书或者在网上找资料,多加练习,看关于语言学流派的介绍,这样集中学习、各个击破。
考研不只是备考的过程,更是学习的过程,我认为这一年我过得是很值得的,发现了语言的兴趣、也明白了我们说话的道理、更找到了学习研究的方法,所以把知识点弄透是必须的,万一考到了呢。
不过要有目的、有重点地扩展学习。
语言学基础参考书:课本及课后练习,彭泽润、李葆嘉版和叶蜚声版。
主要以彭泽润的为主,不过备考时我问了一个在南师上本科的朋友,他们的重点是叶版,二者在同一知识点的论述不太一样,所以你可以选择自己理解起来容易的那一个,这两本书都很重要。
彭版的课后练习就在课本里,课本是包括上下两册的,上册是课本下册是习题。
叶版的课后练习也有卖,里面有很多知识点,总结的不错。
经验:1.考试时,不要紧张,慢慢来。
说实话,我考试时有些紧张、晕场,尤其是上午的专业课一,我连音素都记不得了。
考研不像我们高考,有很多模拟,它是一次就过的,所以千万不要紧张,遇到不会的可以先看自己会的,把心情稳定下来,找到感觉,再一步一步把题目拾起来。
考题的题量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条理清楚,基本的卷面是要有的,写清重点,适当举例子,不要啰嗦。
两门专业课我都是写到最后一分钟,有11页,同一考场的我的朋友因为是考其他科目时间绰绰有余,他说每次抬头看我我都在写啊写,所以一定要有时间感,写之前看看题量,规定自己多长时间一道题,这样安排好,最后才不会慌乱。
2.真题。
一定要认真做真题,今年现代汉语的真题就在去年的语言理论上出现过,遇到不会的可以跟同学讨论或者问老师,我从10月开始看真题,看到最后还觉得时间有些紧张。
准备真题答案时要尽量全面,虽然到时答题可能不会写那么多,但是考点是可大可小的。
对于现汉的短语、句子分析或者选择、填空错的地方,可以总结集中复习,一定要把自己经常答错或者根本不清楚的点总结下来,每年翻一翻、做一做,熟能生巧。
3.学习的自主性。
之前在群里,有几个师弟师妹问我需要什么课本,我想说,这些在南师的招生目录里都是有的,包括几几年版,大体方向,很详细。
如果从课本版本问起,要问到什么时候。
其实我也有懒的毛病,问过师姐重点是什么,就想让别人给我指明一条路,我只管走就是了。
但是我们只能给你提供大致的方向,重点这个东西么,你说你的,他说他的,都是重点,都是个人认为,没有官方答案。
所以希望大家,包括我在内,学习能够主动一点,遇到不会的先自己思考,再不懂就自主查资料,然后再跟别人讨论。
不过,有一个能够探讨的朋友或者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哦,我备考时有一个一起考试的同学,我们经常一起讨论题,而且她水平比我高,学到了不少。
或者加一些群,这样也能相互促进些。
四、付出考研路漫漫嘛,需要学的有很多,比如还没有涉及的知识点,需要放弃的也有很多,比如休息的时间。
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牛奶啊水果啊都是必须的,一周也休息半天一晚上的,给自己养精蓄锐的时间,缓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