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A卷
2024年山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2024年山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山东省中考语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演讲稿《让古籍焕发青春》中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输入网址、轻点鼠标,飘逸.俊秀的汉隶代表作《曹全碑》书法跃然眼前,经典目录学著作《校雠通义》可逐页在线甲,一批未经整理出版的日记、书札稿抄本首次公之于世……近年来,通过一批又一批中华古籍借助数字技术加速开放共享,让更多人有机会具象化地了解“典籍里的中国”。
古籍历久弥新,靠的是一代代研究者、守护者xīn火相传。
无数人将生命的能量注入薄薄的纸页间,从而让文化乙更有厚度。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深入丙古籍的当代价值,就能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让它们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喜欢,以péng勃的生命力活在当下、走向未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飘逸.() xīn火相传() péng勃()(2)在文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阅览传承挖掘B.鉴赏传承开掘C.阅览传递开掘D.鉴赏传递挖掘(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分)2.下面文字的句序被打乱,以下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当我们在芜杂的信息中流连忘返时,大脑就成了零散信息的跑马场。
②浅阅读容易使我们缺乏缜密细致的思考,导致看似读了很多,实则收获有限。
③数字化阅读虽然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但往往表现为一种“浅阅读”。
④所以,数字化阅读时代,我们依然拥有深阅读的权利。
A.④③②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8分)读古代诗文,就是读人生。
“①,君子好逑”(《诗经·关雎》)读出了青年人的情真意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②”(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读出了中年人的乐观旷达;“③,若出其中;④,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读出了老年人的雄心壮志;“⑤,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读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⑦?曹刘。
浙江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五)及答案

浙江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五)一、班级举办“智慧语文课堂”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30分)1.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别节令,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春àng①▲然,暑zī②▲长,秋静收,冬贮藏。
“二十四节气”文化与自然物hòu③▲现象和中华农业文明相伴而生,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绵延赓续数千年,是可以持续jí④▲取营养的优秀文化遗产。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②③④(2)根据“立”的字源变化,推测其本意为①。
《说文解字》中说:“立,住也。
”引申为“竖起、建树”。
由此可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立”意思是②。
(3)请为下面两副对联选择相应的节气,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①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②报道秋归,朗风未劲;休言春小,阳气先回。
A立春B立夏C立秋D立冬2.下面是学习小组古诗文复习整理成果,请你协助完成。
技法古诗文名句出处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物抒怀,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互文见义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以动衬静,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运用典故,。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应归入上面技法一项。
[拓展阅读]选用上面表格中的一种技法,鉴赏下面这首诗。
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作者简介]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3.毕业意味着面临选择,很多同学因此身陷迷茫,班级就此开展调查,并通过主题班会课堂,帮助大家走出困惑。
2024年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九中学等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九年级5月模拟(五)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12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
这(甲)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乙)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如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cāng sāng)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
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xiǎn hè)的光环,也许会晃了我们的眼。
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
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须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cāng sāng)________ ②(xiǎn hè)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附着________ ②赘生物________(3)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无论都B.如果那么C.虽然但是D.不但而且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中源的云和山,是一幅无需画师捉笔蘸颜料的天然画。
云棉白,山深翠;云柔软,山();云飘逸,山沉稳。
在这里,我也看尽了一天之中不同时段的九岭白云。
清晨﹐云从山后升起,冲破黎明前的暗淡,生机勃勃□正午时分的云,饱满蓬松,洁白胜雪□傍晚,暮云四合,悠缓、凝重,寻找着无风的山谷,躺靠在那里过夜。
灿烂在六月之: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满分150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有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2.怀旧空吟闻笛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4.辛苦遭逢起一经,。
(《过零丁洋》)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6.,有龙则灵。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文中“竹喧”是因为。
(2分)8.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出了山居秋日雨后的薄暮之景。
B.颔联写出了山居宁静安谧的自然景致。
C.颈联写浣女和渔翁的活动,以动衬静。
D.尾联点明山居是王孙们洁身自好的所在。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e)?”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课文选自由南朝时(人名)所编撰的《》。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义兴乡人“更相庆”主要因为他们以为周处和蛟龙都已死了。
B.周处杀虎斩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骨子里所具有的英雄侠气。
C.本文通过“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件事表现人物个性。
2023年中考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五

2023年中考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五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诗歌如一壶香茗,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
新燕啄春泥,我们同白居易感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夏意醉琅琊,我们随欧阳修感受“佳木秀而繁阴”的清凉;秋韵满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 , ”的闲适;冬雪飘边塞,我们和岑参共赏春意般的“ , ”的雪景。
(2)文言文中常有精彩的景物描写。
《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光线明暗变化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 , ”。
《小石潭记》中“ ”两句话描写了小石潭源头悠远、溪岸参差不齐的情状。
《岳阳楼记》中“ , ”两句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表现了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3分)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
如此xún环下去,你对一个作家当然无从深入。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xié,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
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
而且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节选自《傅雷家书》)(1)请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xún( )环 脉.( )搏 纯洁无xié( ) 庸.( )俗(2)“如火如荼”中“荼”的意思是( )(3分)A.茅、苇之类的白花。
B.古书上指一种苦菜。
C.古同“涂”,烂泥。
比喻苦难。
D.代指茶。
(3)画线句“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的主干是。
辽宁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含答案

辽宁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魅.力 mèi 琐.事 suǒ滑稽. jī荒谬. mùiB.头颅. lú轮廓. kuò钦.佩 qī n 白皙. xīC.晦.暗 huì羁.绊 jī蓦.然 mù怠.慢 dàiD.忧郁. yù恬.静 tiǎn 磅.礴 pāng 狩.猎sh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惊天憾地梦寐以求芳草萋萋鲜为人知B.可歌可泣义愤填鹰刮目相待一拍既合C.浑身解数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潜心贯注D.锲而不舍微不足道大廷广众锐不可当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A. 朝鲜不顾世界各方的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B. 危难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 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D.如今团购市场方兴未艾,各家团购网竞争激烈....。
4.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
”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B.“人们,请记住,防止地质灾害是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抒情。
C.“木头桌子”“积极劳动”“分析研究”“新的鞋子”都是偏正短语。
D.“他不但是校三好学生,而且是市三好学生。
”是转折关系复句。
5.选出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推动无论固然但B.触动只要所以因为C.推动即使只有才D.触动不管虽然但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___ ①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②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③缕缕白色的炊烟④弥漫在山野的四周⑤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A.③⑤②①④ B. ③④②①⑤ C. ②③⑤①④ D. ②①⑤③7.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
中考模拟卷(五)-2022年中考一轮语文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原卷版)

2022年中考模拟卷(五)(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3分)A.贮.蓄(zhù)炽.热(chì)遒劲.(jìng)屏.息敛声(píng)B.脊.梁(jí)翘.首(qiáo)袅.娜(niǎo)殚.精竭虑(dān)C.蓦.然(mò)亘.古(gèn)汲.取(jí)名副.其实(fù)D.冠.冕(guàn)信笺.(jiān)倔.强(jué)咬文嚼.字(ji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蔓延附丽心无旁鹜无精打彩B.盘桓宽宥言不及意腐草为萤C.蛾眉山缔造莫明其妙鸠占雀巢D.话茬博弈神色张皇人情世故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绘声绘色....。
C.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D.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在“不凡”前面加上“在”)B.《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删去“因为”)C.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1”初步定价大约5万元左右。
(去掉“大约)D.服装得体与否,能体现人的线条美、气质美,显示出青春活力。
(去掉“与否”)5.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五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五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投票结果一出来,众人都傻眼了,面面相觑....,谁也没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
B.这种漂亮的衣服有个特性,只有不称职的或蠢得不可救药....的人,才看不见这衣服。
C.他博学多闻,口才绝佳,他在朋友中经常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敬佩!D.清香扑鼻的新茶配上甘醇清洌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答案】C【解析】【详解】C项的成语使用有误,“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与此处的语境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娱乐圈的“阴阳合同”事件遭到曝光,某些明星偷逃税款的手段让人叹为观止....。
B.纯净的自然山水、古朴的建筑、青石的街道,小镇上沿途风景络绎不绝....。
C.如何在鳞次栉比....的书架上选择优秀的读物,这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D.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取得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褒义词。
B络绎不绝:形容人流或者车马船等来来去去,源源不断。
不能形容“风景”。
C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不能用来形容“书架”。
【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A卷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7分)1. (5分)填空。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李白《行路难》)②________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③________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④夏完淳《别云间>一诗中,“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中的“泉路”意指________ ,这一诗句抒发了诗人________之情。
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遇着jiāo shē________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
(2)他会听见黄莺qīng yín________,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3)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yìn bì________树下的幽花芳草。
(4)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fāng xīn________。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仓颉造字_______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惊涛骇浪;《诗经》_______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先河;《论语》《孟子》_______了影响中国文化已达上千年的儒家思想体系;唐诗、宋词和元曲_______了中国文学不计其数的瑰宝;《史记》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辉煌……学习语文,就是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这是语文学习的最主要目的之一。
A . 开启掀起创造构建B . 掀起开启构建创造C . 掀起开创创造造就D . 开创掀起构建造就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C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D . 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5. (4分)仿照下列句子,在横线上补充恰当内容,使之与前面构成排比。
星星对天空说:你是我温暖的眠床。
浪花对大海说:你是我快乐的摇篮。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88分)6. (19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
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①?”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多能②,岂有不通世务者耶?”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
若知之,吾当妄言③之罪。
”父呼其子而问之。
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④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节选自苏东坡《艾子杂说》)注释:①曷:何,怎能。
②多能:多种本领。
③妄言:乱说,造谣。
④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
改容,改变面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齐有富人,家累千金________②其二子甚愚________③吾当妄言之罪________④但问君之子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3)你觉得富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都有哪些错误?(4)艾子说:“非其父不生其子。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梁鸿①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
学毕乃牧豕上林苑②中尝误遗火延及他舍。
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以豕偿之。
其主犹以为少。
鸿日:“无他财,愿以身居作。
”主人许之。
因为执勤,不懈朝夕。
邻家耆老③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于是始敬鴻,还其豕,鸿不受。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注释】①梁鴻:东汉人。
②上林苑:古宫名园,在河南洛阳市东。
③耆老:老人;耆,老。
(1)下列各组可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问的一项是()A . 乃寻访烧者/寻病终B . 主人许之/潭中鱼可百许头C . 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人恒过然后能改D . 悉以豕偿之/悉如外人(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学毕乃牧系上林苑中尝误遗火延及他舍(3)结合选文,说说梁鸿是一个怎样的人。
8.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①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围墙。
迈出国门,浏览包括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像中国一样的围墙。
在国外,一些城市所谓的“围墙”更多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
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②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
在巴西,绿色围墙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砖上附有树胶和肥料,再种上草籽,小草便从里面长出来,绿满墙面。
这种植物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
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
巴西利亚是1960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几乎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这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
③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时,明确规定公私建筑都不许构筑非植物墙。
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外,整座城市不见第二道围墙。
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便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筑起一道道绿色围墙。
各国使馆都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如在游览各国植物园。
④走进新加坡,只见树木葱茏、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围墙样的建筑。
这个641平方千米的袖珍国家,300万国民就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花园中。
新加坡法律规定,有花园的住宅不允许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可予减缴房地产税;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上,绿地应占65%,建筑面积占35%。
为此,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从1971年开始大种其树,大铺草坪,连天桥、候车棚、电线杆都攀上藤蔓,使城市环抱在绿色之中。
⑤非洲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因人口爆满,1979年决定迁都到内陆的阿布贾,迁都伊始,政府就颁布取缔围墙令。
今日的阿布贾砖石围墙绝迹,绿树成阴,视野开阔,到处是万紫千红的花草、树墙、藤萝墙。
⑥中国筑围墙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围墙更在于它安全、分界的功能。
今天,面对开放的世界,我们只有冲破围墙重地,以绿墙代替砖墙,才能与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主流趋势相符合。
(1)从全文看,我国的围墙和国外的“绿色围墙”在功能上有何不同?(2)概括巴西利亚能够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原因有哪些。
(3)文章第③段划线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本段有什么作用?(4)文章第④段“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一句中的“只”具有怎样的说明效果?(5)结合选文,谈谈我县在绿化建设方面可以借鉴哪些好的经验?9. (3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榕树下的瘦女人沈祖连长长的新兴路,延伸到桥头,形成个“丁”字。
丁字路口处,有棵大榕树,说不清它有多大的年纪,只知道在父亲乃至祖父他们小时侯就有了。
逢着夏天,这里是人们纳凉、娱乐的天地。
现在秋凉了,一天比一天冷,人们便都转入屋里去了,这里便现出了它的荒凉,阵阵秋风吹得人们的心都发了毛,谁还会到这里来呢?不过也有。
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终日拄着一根枯藤或是一截竹棍在这里,有时坐着,有时站着。
秋风拂起那发黄的发丝,飘飘悠悠的,一双呆滞的眼睛犹如两眼枯井,时而看着桥头,时而看着路,时而看着行人,有时什么也不看。
我早上去上班,路过桥头便看见了她,她的瘦以及她的黄发丝,都让人无缘无故地产生一种怜悯。
我便走近了她。
“阿姨,你在等什么?”她慢慢地反应过来:“先生,是问我吗?这么说,你看见过一个后生仔么?”她没有正面看我,我用左手在她面前比划了一下,她的眼睛动了动,便又停下了。
我猜她是眼睛不好,至少是看不清面前的人和物。
“阿姨,你要等的后生是什么样子,告诉我,我可以帮你找。
”“那太好了,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刚才有个姑娘也说要帮我找。
后生高高的,说话声音不大,跟你差不多,说话很好听。
”“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等他做什么呢,他是你的什么人?”“不,他不是我的什么人,只是欠我的钱,那天他买我的手镯,说等会儿给我钱,便走了。
”“阿姨,我想你是上当了,怎么不给钱就让他走了?现在可不同以前了,不抢你就好了,你能告诉我多少钱吗?”“我们说好了的,他回头给我三百元,那可是真玉的啊。
是我母亲给我的嫁妆,他见了直说是好玉。
我见他识货,便解下给他看,他说我的手太瘦太小,不适合戴,便缠住要我卖的。
”又是一起诈骗案。
中午我回来,经过桥头,她还在等。
第二天,她还在等。
看着直让人心疼。
我在心里一百次地骂,是哪个没良心的小子,有本事不去诈骗大亨,却来骗这些可怜的老百姓,该是断子绝孙的。
第三天,她还在等,不知怎么,看到她那黄黄的发丝和深似枯井的双眼,便有一种要帮助她的本能涌上了心头。
于是我又走近了她:“阿姨,对不起,我这两天有急事,我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让您久等了。
”她慢慢地转过身来,捉住我的双手,她的瘦手在哆嗦着,那枯井似的双眼分明渗出泪来:“你可回来了啊,你可知道我要钱干什么吗?”“知道,阿姨,是我耽误了您,您打我骂我吧。
”我把三百元钱塞到她的手上,并做好了挨骂或挨打的准备。
“好了,你回来就好,阿姨怎么舍得打你骂你?到底这个世界还有好人,前天那先生还说你是个骗子呢。
”瘦女人心满意足地走了。
又是一阵秋风掠过,榕树叶子簌簌的落了下来,我的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戚……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7期(1)开头和结尾画线句子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开头和结尾画线句子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没有直接点明瘦女人是个盲人,而是通过多处描写进行暗示,请找出三处写在下面横线上。
(4)小说没有直接点明瘦女人是个盲人,而是通过多处描写进行暗示,请找出三处写在下面横线上。
(5)根据小说内容概括,文中的瘦女人是一个________的人。
(6)根据小说内容概括,文中的瘦女人是一个________的人。
(7)结尾说“我的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戚……”,“我”为什么感到“悲戚”?(8)结尾说“我的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戚……”,“我”为什么感到“悲戚”?三、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某些东西:登泰山看黄河,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名山大川的雄奇与秀美;读唐诗学宋词,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上电脑玩手机,我们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方便与精彩……请以“我感受到了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山川”“文学”“网络”等;②自选文体;③500字以上;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
四、附加题 (共1题;共45分)11. (4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
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
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