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针对疾病取穴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核对医嘱:25床王力男病症:失眠选穴:神门、心、皮质下核对床头卡护:您好,我是您今天的值班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患:王力护:王老师,我可以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吗?患:可以护:25床王力男王老师您这两天是不是失眠了?患:对护:您的主治医师啊给您开立了耳穴压豆的医嘱,请问您以前做过这项治疗吗?患:没有护:那我简单的给您介绍一下好吗?患:好的护:耳穴压豆啊就是将王不留行籽呢,用胶布固定在您耳部的穴位上,通过这种间断的刺激呢,从而达到疏通经脉、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缓解您啊失眠症状的目的,在刺激穴位的时候呢,您的局部啊可能啊,会有这种酸麻胀痛的感觉,这在中医上讲啊叫做得气,是一种啊正常的治疗反应,请您不用担心,如果刺激手法不当呢,可能会造成耳部皮肤的损伤。
一会啊我会告诉您正确的按压手法,也请您放心,王老师,您了解这些之后,您看您能接受这项治疗吗?患:能护:那由我来为您做可以吗?患:可以护:王老师,我想问一下,您平时有没有稍事磕碰,皮肤就有青紫和瘀斑的情况呢?患:没有护:王老师,您对酒精和胶布过敏吗?患:不过敏护:那您对一般的疼痛可以耐受吗?患:可以护:那我能看一下您耳部的皮肤吗?患:可以护:王老师,您耳部的皮肤呀无异常,适于做这项治疗。
那这项治疗呢大约要进行20—30分钟左右的时间,您还用去卫生间吗?患:不用了护:那我去准备用物,马上回来。
评估室内环境,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适合操作。
检查物品,无菌物品均在有效期之内,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携用物置床旁,核对床头卡护:王老师,我再次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好吗?25床王力男病症:失眠选穴:神门、心、皮质下王老师,这项治疗啊去坐位就比较合适,我扶您坐起来好吗?患:好的护:王老师,现在啊我要为您选穴了,取穴的时候啊如果您哪个部位啊,酸、麻、胀、痛明显请您告诉我好吗?患:好的护:首先,先给您选一下神门穴,神门呢位于三角窝后1/3的上方,王老师您这有感觉吗?患:有痛的感觉护:心呢位于耳岬腔正中的凹陷处,王老师,您这有感觉吗?患:有护:皮质下呢位于对耳屏的内侧面,王老师您这有感觉吗?患:有护:现在我要用酒精给您消毒一下耳廓,酒精啊有一点凉,请您千万不要紧张,那王老师先在我们就开始治疗吧患:好的护:王老师您这有什么感觉/痛,这里呢?/也痛,那这里呢?/还痛王老师,您还有其他不舒服吗?/没有护:我老师,耳豆啊已经给您压上了,这个季节啊需要留豆3天,三天后呢我会给您更换到对侧的耳廓上,您平时需要配合的呢就是每天啊要按压2—3次,每次1—2分钟,特别是在临睡前,你就向我这样,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对捏法,老王老师您来感觉一下,对,您做的很好,按压的时候呢,直至耳廓潮红发热为度,您要保持啊压豆部位的干燥,平时呢有压豆部位疼痛、发痒、脱落、潮湿,都请您及时告诉我,我会给您更换的,如果您在不按压的时候呢,也感觉到持续疼痛液请您告诉我,我会给您及时处理的好吗? 患:好的护:来王老师,我扶您躺下休息吧护:王老师,我可以再次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吗?患:可以护:25床王力男病症:失眠选穴:神门、心、皮质下王老师治疗啊已经给您治完了,现在我还有几个促睡眠的小方法和您分享一下好吗?患:好的护:第一,您临睡前啊要用温水啊泡脚20分钟第二,临睡前可以喝一杯热牛奶,但是要避免喝一些浓茶、咖啡啊,这种兴奋性的饮品第三,中医讲啊胃不和则卧不安,请您晚餐不要吃的太饱,七成饱九可以了好吗?患:好的护:王老师,您还有其他的需要吗?患:没有了护:您今天啊配合的很好,谢谢您,祝您今晚睡个好觉,做个好梦患:好的明晨评价压豆效果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洗手,摘口罩,记录签名。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耳穴压豆艾灸法

联合治疗方式
1 2
针灸与耳穴压豆艾灸法结合
在针灸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艾灸法,增强治 疗效果。
中药与耳穴压豆艾灸法结合
在口服中药的同时,配合耳穴压豆艾灸法,提高 疗效。
3
其他疗法与耳穴压豆艾灸法结合
如推拿、拔罐等,通过多种疗法的协同作用,增 强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与评估
01
02
03
症状改善情况
避免烫伤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烫伤皮肤。如感觉温度过高,可适当调整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
注意保暖
保持室内温暖,避免患者受凉。
注意事项与安全防范
• 注意过敏:如果患者对中药或艾条过敏,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就医。
注意事项与安全防范
防火措施
在操作过程中,要远离易燃物品,确 保室内通风良好。
急救准备
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未来发展
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耳穴压豆艾灸法有望与其他中医治疗方法结合,形成更完善 的治疗体系。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耳穴压豆艾灸法有望在预防保健领域
发挥更大的作用。
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耳穴压豆艾灸法的作用机制,探索其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结合现代科 技手段,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和舒适度;加强临床研究,积累更多案例和经验,为推广应
毛巾或纸巾:用于清洁和保护操作区域 。
镊子或钳子:用于夹取艾条。
艾条:选用优质艾绒制作,长度适中, 便于手持和操作。
酒精灯、火柴或电子点火器:用于点燃 艾条。
操作步骤
清洁耳部
用毛巾或纸巾轻轻擦拭耳廓表面 ,保持干燥。
选取穴位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相应的耳穴 进行压豆。
操作步骤
• 放置压豆:用镊子或钳子夹取准备好的中药小布 袋,贴在选定的耳穴上,并用手指按压片刻,使 其固定。
【中医护理特色】“小豆子”大作用——耳穴压豆

【中医护理特色】“小豆子”大作用——耳穴压豆中医是一种古老而又深奥的医学体系,其中包含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病症都有着非同一般的疗效。
其中,耳穴压豆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和预防当中。
耳穴压豆是中医中的一种疗法,也称为耳穴穴位贴压疗法。
它是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来调整人体的功能和促进健康。
按照中医理论,耳朵是人体的微缩反射区,耳穴与人体的各个器官和部位有关联。
在耳穴压豆疗法中,会将小豆、小磁铁或者按压粒贴在特定的耳穴上,通过压迫或刺激耳穴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根据个人需要和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耳穴进行贴压。
而本文则将详细介绍一下关于耳穴压豆的原理、穴区、方法、适应症和注意事项等等,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种治疗方法。
耳穴压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各个部位都与耳朵上的不同穴位相连,耳穴压豆主要是根据中医耳穴学说的一种特色疗法,它主要通过在人体耳垂或耳廓上贴上一颗大小适中的豆子,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按压豆子来刺激相应的反射区,以此来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调节身体机能和气血运行,让身体的自愈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达到身体康健的目的。
而具体来说,耳穴压豆的原理也很简单,它主要有反射区原理、神经调节原理和内分泌调节原理等三种。
其中,反射区原理主要是指耳朵上的穴位和身体上的各个部位相连,而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就能够产生相应的反射作用,以此达到调节身体的功能。
而神经调节原理则是指耳朵上的穴位和身体上的神经系统所相连,通过对这些穴位进行刺激,则就能够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映射到身体中的各种生理过程。
最后,内分泌调节原理则是指耳朵上的穴位与身体上的内分泌系统相连,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就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以此来侧面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耳穴的常见部位在耳穴当中有许许多多的部位和区域,不同的部位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映射并连接着人体中的各个部位,也具有着不同的作用。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耳穴压豆、艾灸法).

耳穴在耳廓的分部有一定
(二)耳穴的临床应用
1、耳穴的适应证 耳穴治病有广、廉、简、验、无副作用等特 点,适应证如下: (1)疼痛性疾病 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 经性疼痛等。
(2)炎性疾病及传染病 如急慢性结肠炎、 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 日咳、菌痢、腮腺炎等。
(3)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眩 晕综合征、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 荨麻疹、哮喘、鼻炎、紫癜等。
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 其深入到耳腔内的横形突起部 分叫耳轮脚
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
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
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
对耳轮上方有两个分交,向上分 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 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与下之
间的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
(八)疗程
每贴压一次,贴压物可在耳穴上放置
3-5天,急性病可短一些。每5次为1个疗
程,疗程间休息3-5天。
(九)禁忌证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
产史的孕妇禁用。
(十)注意事项
1、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避免贴压物贴段张力太低和 皮肤感染,对氧化锌胶布过敏者,可改用其他膏药贴压,同 时可贴压肾上腺过敏 区等耳穴。 2、夏季贴压时,由于多汗,故贴压时间不能过长。 3、耳廓有冻伤,炎症时不宜贴压。 4、贴压后疼痛较甚时,一般只要局部稍放松一下胶布 或移动位置即可。 5、孕妇做耳穴压豆时,宜用轻刺激手法。对习惯性流 产者,手法更宜轻,并避免应用子宫、盆腔等穴位。 6、一次贴压的耳穴不宜过多,一般以3-8个为宜。 7、贴压后患者自行按压时,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 造成感染。
灸 法
耳穴压豆PPT课件

+ 耳穴压豆的操作流程.doc
27
+ 耳穴定位不清晰,压籽位置偏移 + 无针对疾病进行健康宣教 + 评估不完善 + 无告知治疗的功效
28
+ 如何能够清晰掌握耳穴 的部位呢?
#对照耳朵模型× #一边对照耳朵模型,一边认识耳廓解
剖并熟记耳穴定位理论√
5
+ 4、耳穴压籽
+ 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 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 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 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6
+ (一)中医学机理
+ 1、耳与脏腑的关系密切
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2、耳与经络的关系
“《灵枢•口问篇》:耳为宗脉之所聚”。
31
(二)痛经
子宫:在三角窝前1/3的凹陷处。 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0.5厘米处 卵巢:屏间切迹外缘与对耳屏内侧缘之间
32
缘中(脑点):对耳屏外上方上缘中点 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 肝:耳甲艇外下方 神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33
+ 压籽后,患者一般留籽多少天,如 何定期刺激?
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1
+ 一、概述 + 二、耳穴压豆的作用原理 + 三、选穴的原则 + 四、适应症 + 五、禁忌症 + 六、影响耳穴压豆效果的因素 + 七、常见病症应用 + 八、操作规范 + 九、操作注意事项
耳穴压豆(薛彦2015.07)

耳穴压豆1、核对医嘱:洗手,核对医嘱:患者XX ,症状—失眠,开医嘱予耳穴压豆治疗(取穴:神门、心、皮质下)2、评估患者:(一)核对患者:携医嘱至床边,核对床头卡,你好,我是你的床位护士XX,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我看一下您的手腕带好吗?(二)介绍耳穴压豆:XX你好,请问您最近是不是睡眠不太好?医生根据您的情况给您开了一项中医技术治疗—耳穴压豆。
请问您之前接触过这项治疗吗?耳穴压豆就是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在耳朵相应的穴位上,通过间断的刺激,从而达到疏通静脉,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以达到缓解失眠症状的目的。
在刺激的同时,耳朵局部可能会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这在中医上叫做“得气”,是正常的治疗反应,请您不用紧张,当然也会因为刺激不当造成的局部皮肤破损,一会我会教您正确的按压手法,也请您不用担心。
请问您了解了这些之后,还有什么疑问吗?能接受这项治疗吗?(三)患者评估:请问您平时会不会出现稍事磕碰一下局部皮肤就会出现青紫和瘀斑等现象?您对一般的痛疼能耐受吗?您对酒精、胶布过敏吗?您之前有流产史吗?您现在在妊娠期吗?我可以看看您耳部的皮肤情况吗?皮肤完好无损、清洁、无炎症,适合做此项操作。
这项操作大概需要20-30分钟,请问您需要去趟洗手间吗?那我去准备用物,马上过来,您休息一下(四)环境评估:病室光线充足,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适合操作。
3、检查准备用物: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耳朵模型、王不留行籽、酒精棉签、碗盘、治疗盘、镊子、探针)用物均在有效期内,完好无破损。
4、耳穴压豆治疗:(一)再次核对患者:您好,XX,我能再次核对一下您的手腕带吗?(二)操作流程:①体位:这项操作呢取坐位比较合适,我扶您坐起来好吗?②选穴位:现在我开始为您选穴位了,选穴的时候呢,您哪个部位酸麻胀痛感觉明显的请告诉我好吗?(取穴顺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方),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皮质下:(对耳屏的内侧缘)。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风溪
[部位]在耳轮结节 前方, 指区与腕区 之间, 即耳舟1区2 区交界处
[主治] 风证(皮肤 病、外感、眩晕等 。)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交感
• [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末端 与耳轮内缘相交处
• [主治]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引起的诸种病症(失眠、 多汗、内脏器官神经官能 症及性功能障碍等);内 脏绞痛症(心绞痛、肾绞 痛、胆绞痛等);无脉症、 脉管炎、肢端动脉痉挛 等。。
5.按临床经验选穴
如“神门”穴有较明显的止痛镇静作 用,“耳尖”穴对外感发热血压偏高 有较好的退热降压效果。
6.按脏腑辨证取穴:
如肝藏血,主筋耳穴压,豆法中开医护理窍于目,肝脉上
对疾病的耳穴治疗, 应根据不同病症的需要, 经全 面考虑后, 合理组合配穴, 先选定主穴, 然后再定配 穴。要提倡少而精, 一般以2~5个穴位为宜,主穴选 2~3个, 配穴1~2个。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耳穴贴压疗法的操作规则:
二、准备 (1)护士自身准备: 衣、帽、鞋口罩穿戴整洁。
修剪指甲,洗手。 (2)用物准备: 治疗盘、敷料缸(内装药籽或菜
籽等),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 弯盘、小剪刀等。 (3)患者准备: 缓解紧张情绪。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耳穴贴压疗法的操作规则: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神门
[部位] 在三角窝后1/ 3的上部
[主治] 神志病、痛症、 炎症、神经痛、高血压 、过敏性疾病及戒断综 合征。
(镇静安神要穴)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肾上腺
[部位]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主治: 不明原因引起的高热、
低热,风湿性关节炎,腮腺 炎,咳嗽,哮喘;过敏性皮 肤病;高血压、无脉症、昏 厥、脉管炎 。 “三抗一退”作用,即抗过敏 、 抗风湿、抗感染、退热
耳穴压豆在临床中的应用

二、随证取穴
• 随证取穴,既包括证,即中医按证取穴, 又包括随症状取穴。 • 例如:肺主皮毛,所以皮肤病可以取耳穴 的肺来治疗,按中医的证取穴。
• 另外随症取穴:如咳嗽可以取耳穴肺来治 疗。 • 在临床按证取穴与按症状取穴不能截然分 开的。
三、经验取穴
• 经验取穴----临床遇到某病时,取前 人验证有效的耳穴及自己在临床中 行之有效的耳穴治疗疾病。 • 例如:高血压点、渴点、饥点、感 冒点、喘点、便秘点、腰痛点、牙 痛点、神经衰弱点、荨麻疹区、睡 眠区等等。
• • • • •
2.治疗 (1)主穴:直肠、大肠、便秘点、皮质下。 (2)配穴:实秘:肺、胃、三焦、腹。 虚秘:肺、脾、肾 (3)方义:直肠为相应部位取穴,与便秘点合用, 具有促进大肠蠕动、润肠通便的作用。大肠与肺 相表里,两穴相配,可调整肺的宣肃功能,以升 清降浊,起到通便作用。皮质下、交感具有调节 大脑皮层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肠胃蠕动。 胃、腹为相应部位取穴,配以三焦具有通腹泻热 作用。脾、肾两穴健脾益气、补肾壮阳,以达益 气通便之目的。属情志不遂者,加肝、胆、肝阳1、 肝阳2。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已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子时
23-1 时
1-3 时
3-5 时
5-7 时
7-9时
9-11 时
1113时
1315时
1517时
1719时
1921时
2123时
胆
肝
肺
大 肠
胃
脾
心
小 肠
膀 胱
肾
心 包
三 焦
• 一、瞧一瞧
观耳辨病法
• 耳廓的大小、厚薄 反映先天肾气的强 弱。 • 健康人的耳廓颜色 微黄而红润,不健 康人的耳廓则枯燥 而不润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感冒(1)主穴◊肺在耳甲腔,心穴的上下方和后方,呈马蹄形区域◊肾上腺耳屏外侧下1/2隆起平面的中点(2)配穴◊发热者加耳尖(耳轮顶端,将耳廓从中耳背向前反折,耳轮最高点)放血◊伴有流鼻涕、流眼泪者加风溪(指、腕两穴内缘区域)◊咽喉痛者加咽喉(耳屏内侧面上 1/2 的中点)◊头痛者加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枕(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下缘中点)2.咳嗽(1)主穴◊肺◊气管在耳甲腔内,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肾上腺◊屏尖对耳屏外侧上1/2隆起平面的终点◊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心、胸椎◊发热者加耳尖(耳轮顶端,将耳廓从中耳背向前反折,耳轮最高点)放血3.哮喘(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神门、胸(对而轮上1/5)◊发热者加耳尖放血。
4. 肺气肿(1)主穴◊肺◊气管◊脾◊肾(2)配穴◊胸闷者加心、胸椎5. 慢性支气管炎(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屏尖◊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肾◊胸闷者加心、胸椎◊发热者加耳尖放血6. 肺炎(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神门、胸◊发热者加耳尖放血7. 心律失常(1)主穴◊心◊交感◊皮质下◊神门配穴◊心悸者加肾上腺◊失眠者加脾、肾◊眩晕者加枕、肝8. 失眠(1)主穴◊心耳甲腔中央凹陷处◊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神门降压点与盆腔连线中下 1/3交接处◊枕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下缘中点(2)配穴◊心烦易怒者加肝(耳甲艇的后下方)◊体质虚弱者加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穴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腰膝酸软,夜尿多着加肝◊食欲不振者加胃(耳轮脚消失处周围)9.嗜睡(1)主穴◊心◊肝◊脾◊胃◊皮质下◊兴奋点对耳屏内侧底部,与枕穴相对。
(2)配穴◊腰膝酸软、面色暗者加肾10.胃痛(1)主穴◊胃◊脾◊肝◊交感(2)配穴◊疼痛剧烈者加皮质下、神门◊伴有呕吐者加贲门(耳轮脚下方外1/3 处)11. 胃下垂(1)主穴◊胃◊脾(2)配穴◊便秘者加三焦、直肠(耳轮末端,大肠穴前方的耳轮处)◊腹泻者加大肠(耳轮脚上方内 1/3)◊眩晕心悸者加神门12. 呕吐(1)主穴◊贲门◊食道耳轮脚下方中1/3处◊胃(2)配穴◊胸部胀痛者加肝◊饮食不节者加脾、小肠13.泄泻(大肠◊小肠◊脾◊胃(2)配穴◊呕吐者加食道14. 便秘(1)主穴◊直肠耳轮末端,大肠穴前方的耳轮处◊大肠耳轮脚上方内 1/3处◊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2)配穴◊口渴心烦者加肺(在耳甲腔,心穴的上下方和后方,呈马蹄形区域)◊体质虚弱者加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穴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15. 眩晕(1)主穴◊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脾◊肾(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神门◊体质虚弱者加胃16. 神经衰弱(1)主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心◊脾◊肾(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17. 健忘( 1 )主穴◊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脾◊肾(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18. 腹痛(1)主穴◊内分泌◊脾◊胃◊神门(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呕吐者加食道、贲门19.肋痛(1)主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肝(2)配穴◊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耳尖20.腰痛(1)主穴◊神门◊交感◊腰椎对耳轮上2/5处,胸椎穴与骶椎穴之间◊肾(2)配穴◊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肝◊妇科病引起者加内分泌、宫颈(子宫穴与盆腔穴连线的中、前1/3 交接处)21.心绞痛(1)主穴◊心◊小肠◊皮质下◊交感◊肾(2)配穴◊心悸者加神门◊疼痛剧烈者加胸(对耳轮上1/5)◊体质虚弱者加脾◊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肝22.水肿(1)主穴◊皮质下◊肺◊脾◊肾◊膀胱(2)配穴◊阳水(脸部和眼皮水肿,继则遍及全身,腰以上肿得厉害,皮肤光亮,胸闷呼吸急促)者加大肠◊阴水(发病较缓慢,脚踝最先肿,渐即周身,腰一下肿的厉害,按之凹陷,皮肤颜色暗,小便短少)者加心、肾上腺23. 头痛(1)主穴◊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枕◊神门◊皮质下(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肝、肾◊体质虚弱者加脾24. 偏头痛(1)主穴◊额◊颞对耳屏外侧面外缘中点,在枕、额之间◊肾上腺(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肝、肾◊体质虚弱者加脾25. 高血压(1)主穴◊肝◊心◊降压点三角窝前上角,对耳轮上脚末端下缘◊枕◊肾上腺(2)配穴◊眩晕者加神门、脾◊头痛者加额◊耳鸣者加肾26. 低血压(1)主穴◊皮质下◊神门◊交感◊心◊肾上腺(2)配穴◊眩晕者加枕、脾27. 糖尿病(1)主穴◊肺◊脾◊肾◊内分泌(2)配穴◊饮水多者加渴点(屏间与外鼻两穴连线的中点)◊食量大者加饥点◊尿多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 1/3 交接处)28.面瘫(1)主穴◊面颊区5区、6区交接线周围◊肝◊眼5区中点◊口外耳道口后上1/3与耳轮脚起始连线的中点◊丘脑内侧面中线下端对耳屏(2)配穴◊头晕头痛者加屏尖(耳屏外侧上 1/2 隆起平面的中点)◊意识障碍者加额29.癫痫(1)主穴◊神门◊心◊肾◊皮质下◊缘中◊枕◊胃(2)配穴◊痰多者加脾、大肠◊抽搐剧烈者加肝30.痴呆症(1)主穴◊神门◊心◊皮质下◊肾◊额(2)配穴◊痰多者加脾、大肠◊烦躁者加肝31. 脂肪肝(1)主穴◊肝◊交感(2)配穴◊烦躁着加内分泌◊食欲不振者加饥点32. 贫血(1)主穴◊脾◊肾◊肾上腺(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肺、三焦◊食欲不振者加胃、大肠33. 中风(1)主穴◊皮质下◊丘脑对耳屏内侧面中线下端◊心◊肝◊肾◊神门(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肺、三焦◊食欲不振者加胃、大肠34. 中暑(1)主穴◊耳尖◊肾上腺◊心◊神门(2)配穴◊昏迷者加皮质下、脑干35. 类风湿性关节炎(1)主穴◊肝◊脾◊神门◊内分泌◊耳尖(2)配穴◊关节不痛不肿,局部怕冷,遇寒加剧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1/3 交接处)◊关节红肿疼痛,局部热者加肾上腺36. 肩酸痛(1)主穴◊肩自上而下第四等分上方中点◊神门◊锁骨与轮屏切迹,心穴水平◊肾上腺◊皮质下◊肝◊脾(2)配穴◊肩部活动受限,局部怕冷,遇寒加剧,得热减轻者加膀胱37.腰椎间盘突出症(1)主穴◊神门◊肾上腺◊腰椎对耳轮上2/5处,胸椎穴与骶椎穴之间◊骶椎对耳轮上1/5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 (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三焦◊食欲不振者加大肠◊易生气着急者加肝38 落枕(1)主穴◊颈◊颈椎◊神门◊皮质下◊肝(2)配穴◊颈后部疼痛为主,颈椎前屈后仰受限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 1 /3交换处)、小肠39. 骨质增生(1)主穴◊内分泌◊皮质下◊肝◊肾◊脾◊胃(2)配穴◊食欲不振者加大肠40. 脱肛(1)主穴◊脾◊胃◊大肠◊直肠◊肾上腺(2)配穴◊腰酸腰痛者加肾◊身体无力者加膀胱41. 下肢静脉曲张(1)主穴◊脾◊肝◊肾(2)配穴◊下肢疼痛者加膝关节(对耳轮上脚的中点)、膝(对耳轮上脚起始部外缘)◊急躁易怒者加内分泌4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主穴◊脾◊肝◊肾(2)配穴◊下肢疼痛者加腓肠肌(膝穴与趾穴之间)、膝、髋关节(对耳轮上脚起始部的中点)。
◊足部疼痛者加踝(膝穴与跟穴之间)、足心(跟穴与趾穴连线的中点)43.痛风(1)主穴◊神门◊肾上腺◊皮质下◊枕(2)配穴◊膝关节疼痛者加膝◊踝关节疼痛者加踝(膝穴与踝穴之间)◊趾关节疼痛者加趾(对耳轮上脚的外上方)◊腕关节疼痛者加腕(自上而下第二等分上方中点)◊肘关节疼痛者加肘(自上而下第三等分上方中点)44.月经不调(1)主穴◊内生殖器三角窝凹陷边缘◊卵巢◊肝◊肾◊内分泌◊缘中对耳屏外上方上缘中点(2)配穴◊月经过少者加交感◊经期紊乱者加盆腔(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的内缘)45.痛经(1)主穴◊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神门(2)配穴◊气血虚弱者加心、肺、脾◊胸肋胀闷者加交感、皮质下◊恶心呕吐,腿软无力者加肺、胃46.闭经(1)主穴◊内生殖器三角窝凹陷前缘◊卵巢屏间切迹外缘与对耳屏内侧缘之间◊缘中对耳屏外上方上缘中点◊肾(2)配穴◊因环境改变或精神因素引起者加肝◊因为其他的病变而引起气血衰弱者加心、脾、肝◊更年期者加心、皮质下47 带下病(1)主穴◊内生殖器◊盆腔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的内缘◊脾◊肾(2)配穴◊白带脓性恶臭,伴外阴瘙痒,小便短赤者加肝、三焦◊白带粘稠,精神疲倦者加肝◊白带清稀而量多者加内分泌48. 乳腺增生(1)主穴◊内分泌◊肝◊脾◊缘中◊神门◊胸对耳轮上1/5处(2)配穴◊精神疲倦,腰膝酸软者加肾◊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者加心、三焦49. 盆腔炎(1)主穴◊盆腔◊肾上腺◊神门◊内生殖器(2)配穴◊恶心呕吐者加胃耳轮脚消失处◊月经不调者加内分泌、肾◊腰骶疼痛者加腰椎(对耳轮上2/5处,胸椎穴与骶椎穴之间)、骶椎(对耳轮上 1/5 处)50. 子宫脱垂◊内生殖器◊肝◊脾◊肾◊交感(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心、、肺◊小腹坠胀者加三焦51.缺乳(1)主穴◊内分泌◊皮质下◊脾◊胃◊肝◊肾(2)配穴◊胸肋胀痛者加胸椎(对耳轮下 2/5 处)52. 更年期综合症(1)主穴◊内分泌◊皮质下◊脾◊胃◊肝◊肾(2)配穴◊心慌者加心◊腿肿身肿者加三焦◊大便干者加大肠、小肠53. 小儿呕吐(1)主穴◊交感◊内分泌◊皮质下◊脾◊胃(2)配穴◊惊恐呕吐者加神门、肝(3)同上(4)特别提示◊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尤其是油腻的食物◊吃饭后要让孩子多运动,但不要太剧烈◊在吃饭后给孩子轻揉肚子,可以减少呕吐54. 小儿腹泻(1)主穴◊口外耳道口后上1/3与耳轮脚起始连线的中点◊脾◊肺◊肾上腺◊舌2区中点(2)配穴◊身体肿者加三焦◊吃饭不好者加胃、贲门◊流鼻涕者加外鼻(耳屏外侧面与屏尖、肾上腺呈等边三角形)(3)同上(4)特别提示◊经常擦流出的口水,注意力量要轻,别擦破皮肤◊伴有流鼻涕的要注意是否是鼻部疾病◊严重者可配额和捏脊治疗56.小儿厌食(1)主穴◊内分泌◊皮质下◊脾◊胃◊肝(2)配穴◊大便干结者加大肠、小肠◊恶心呕吐者加贲门(3)同上(4)特别提示◊加强营养,防止脾胃受伤◊想办法诱导孩子吃饭◊可以采取多食、品种多样的形式,增加孩子的食欲57.小儿遗尿(1)主穴◊兴奋点◊脾◊肾◊尿道(2)配穴◊平时小便少者加膀胱◊怕冷体弱者加皮质下(3)同上(4)特别提示◊患儿每日晚餐应尽量少量饮水,少吃水果等,以减少膀胱贮尿量◊患儿家长应鼓励、培养小儿自觉起床,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58.小儿夜啼(1)主穴◊心◊神门◊丘脑◊交感(2)配穴◊平时容易受惊吓者加肝◊饮食不好者加脾、胃(3)同上(4)特别提示◊小儿啼哭应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啼哭相鉴别,本病白天多安静,只是入夜啼哭◊应注意防寒保暖,饮食适量◊小儿啼哭要注意检查尿布是否浸湿,包被松紧是否适合◊患儿尤其要注意皮肤护理(其皮肤细嫩,瘙痒、湿疹易损伤皮肤),以防感染59.鹅口疮(1)主穴◊心◊口◊舌◊脾◊胃◊神门(2)配穴◊脸红口周糜烂者加肝、三焦◊大便干燥者加大肠、小肠(3)同上(4)特别提示◊注意口腔卫生,多漱口◊少吃辛辣的食物◊不要随便刮最里面的白屑60.小儿惊风(1)主穴◊心◊肝◊丘脑对耳屏内侧面中线下端◊交感◊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神门(2)配穴◊食欲不振者加胃◊体弱者加皮质下(3)同上(4)特别提示◊本病发作,应首先止抽筋,抽筋止后,必须查明病因◊患儿抽筋发作时,切勿强制牵住,以免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