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注释、分析

合集下载

【元曲赏析】双调 夜行船 秋思(马致远)

【元曲赏析】双调 夜行船 秋思(马致远)

【元曲赏析】双调夜行船秋思(马致远)百岁光阴如梦蝶⑴,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⑵。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⑶,都做了蓑草牛羊野。

不恁渔樵无话说⑷。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⑸。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⑹,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⑺?【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

无多时好天良夜⑻。

看钱奴硬将心似铁⑼,空辜负锦堂风月⑽。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晓来清镜添白雪⑾,上床与鞋履相别。

莫笑鸠巢计拙⑿,葫芦提一向装呆⒀。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

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

争名利何年是彻⒁。

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⒂,陶令白莲社⒃。

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

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⒄,道东篱醉了也⒅。

⑴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⑵“急罚盏”句:赶快行令罚酒,直到夜深灯熄。

夜阑,夜深,夜残。

⑶秦宫汉阙:秦代的宫殿和汉代的陵阙。

⑷不恁:不如此,不这般。

⑸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

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

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⑹投至:及至,等到。

⑺“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

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魏呢?带是晋呢?⑻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景。

⑼看钱奴:元代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搜神记》,关于一个姓周的贫民在天帝的恩赐下,以极其悭吝、极其刻薄的手段,变为百万富翁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为富不仁,爱财如命的悭吝形象——看钱奴。

⑽锦堂风月:富贵人家的美好景色。

此句嘲守财奴情趣卑下,无福消受荣华。

⑾添白雪:添白发。

⑿鸠巢计拙:指不善于经营生计。

《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双调夜行船秋思全解

双调夜行船秋思全解
双调夜行船秋思全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散曲的相关知识。 2.掌握本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解题:
双调
夜行船
秋思:迟暮(晚年)之思(晚年对人生的思 考);秋日之思。
写作背景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 极其尖锐的朝代。一方面是帝王将相达官巨贾 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城市的繁荣和商业的发 达更使得物欲横流,世风日下;另一方面是广 大民众遭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饱含辛酸,艰 难度日。由于蒙古统治者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对科举取士又缺乏重视,许多汉族知识分子处 于社会底层,对世间的黑暗不公有深切的体会。
译文:蟋蟀停了鸣叫,方能睡得安稳,天还没亮,听
到鸡叫就起床,整天为各种事物奔忙。争名夺利,这 样的情形何年才完?每日争名夺利如见蚂蚁密麻麻排 兵布阵,如群蜂乱哄哄采花酿蜜, 如苍蝇急忙忙争腥 逐膻。我向往的是裴度那样的避世隐居,陶渊明那样 的同高士结社作伴。我爱秋天:采摘带露的菊花,烹 秋蟹,点燃一堆红叶,把美酒煮暖。想人生饮酒的机 会有限,一生遇到的重阳节屈指可算。家僮记着:有 人问起我的话一律回断,就算孔融前来拜访,也回答 他主人醉了,不能出来迎见。
首往日,只能长叹。今天春刚来临,明日花已凋残, 急忙忙饮酒享乐就已经夜深灯灭(到了暮年)
1、这曲子写什么?用了哪些手法?
感慨人生如梦应及时行乐 比喻 用典 对偶
第一支曲:感慨人生当及时行乐,领起全篇 第一部分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 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 译文: 想(那皇帝让人羡慕吧?可)秦汉的宫
译文 等到坟场成为狐兔出没的地盘,有多少豪杰都 没了?(再说说那豪杰,它们的坟墓如今不都成了狐 兔出没 的场所?)当年三国鼎立,虽牢固,到最后 不也中途夭折?如今魏呢?晋呢?(都消失了)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课件(9页)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课件(9页)

重点词语解析
“夜行船”指夜晚航行的船只,这里 比喻人生旅途中的漂泊不定;“秋思 ”则指秋天引发的深沉思考,代表对 人生、社会的感慨。
整体赏析
主题思想
此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社 会冷暖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
实矛盾的无奈。
艺术特色
马致远在此词中展现了高超的艺术 技巧,如语言简练、意象深远、情 感真挚,使得此词成为元曲中的经 典之作。
通过“百岁光阴如梦蝶”等句,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 无常的感慨
“利名竭,是非绝”等句,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 泊和对纷扰世事的厌倦
主题意义
01
反映了元代文人普遍的苦闷 和无奈,揭示了社会动荡对
个体命运的影响
02
通过感叹人生苦短和世事无 常,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
义和价值
03
曲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3
《双调·夜行船·秋思》艺 术特色
语言特色
01
语言质朴自然
02
表达方式独特
马致远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不事雕琢,用词简练,不追求华丽辞藻 。
马致远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时,常常采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马致远在《双调·夜行船·秋思》中 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生与 死、悲与欢等,通过对比来突出 主题,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方面的深深感慨和思考。
03
幽默诙谐
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中也不乏幽 默诙谐的元素,常常以幽默诙 谐的语言表达对世态人情的讽
刺和批评。
02
《双调·夜行船·秋思》主 题思想
主题概述
感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02
背景

双调。夜行船。秋思解读

双调。夜行船。秋思解读

1.这首曲子写什么?手法?
比较两种人生态度,照应开头重申自己的人生 态度:闲逸、安静的生活。
对偶 排比 比喻 用典鼎足对 对比
第二部分:分写,从不同角度说明人生 应及时享乐。
2.①比喻:将名利之徒比作蚂蚁、蜜蜂、苍蝇,生动地表现了他们庸碌可悲的精神
世界。
②排比(鼎足对):“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
其两首作品《越调 天净沙 秋思》和《双调 夜 行船 秋思》历来被推为元散曲中极品。 尤其《双调夜行船 秋思》是一首套曲,被誉为
【夜行船】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 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译文:人生百年就像一场梦幻(如周公梦蝶),回
急忙忙饮酒享乐就已经夜深灯灭(到了暮年)
首往日,只能长叹。今天春刚来临,明日花已凋残,
血”“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两处排比使诗句一气
呵成,将爱憎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③对偶:“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裴公绿野堂,陶令 白莲社”两处对偶,对仗工整,便于诵读记忆。(将上说排比当作“鼎 足对”分析亦正确。) ④对比(或映衬、反衬):将夜晚安歇与白天忙碌相对比,将名利之徒 的庸碌与高雅之士的闲静相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憎好恶。 5:用典:裴公绿什么?目的? 直接用议论和反问,写英雄功业的无奈消失, 从英雄的角度说明人生应及时行乐。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 夜。富家儿更做道心似铁,争辜负锦堂风月。
译文:
老天让你富,可别太过分(吝
啬)。你也一样没多少良辰美夜。有钱人即使 是铁石心肝(吝啬得要命),怎能辜负了美好 生活? 写什么?目的?手法?
龙蛇:借喻文字。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雄健活泼。
第二支曲写什么?目的呢?手法? 写帝王事业的消失无凭,说明人生应及时行 乐。 比喻

夜行船·秋思原文及翻译

夜行船·秋思原文及翻译

原文《夜行船·秋思》元·马致远【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么渔樵没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

没多时好天良夜。

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

莫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

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

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

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

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

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注释】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罚盏:罚酒。

夜阑:夜深,夜残。

秦宫汉阙:即秦代、汉代的宫殿。

不恁:不如此,不这般。

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

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

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投至:及至,等到。

“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

到如今魏在哪里,晋又在哪里呢?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景。

锦堂风月:富贵人家的美好景色。

添白雪:添白发。

巢鸠计拙:笨得不会筑巢,指不善于经营生计。

葫芦提:糊糊涂涂。

彻:了结,到头。

裴公:唐代的裴度。

他历事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眼见宦官当权,国事日非,便在洛阳修了别墅午桥庄,并在其中筑“绿野堂”,和白居易、刘禹锡在那里饮酒赋诗。

陶令:陶潜。

因为他曾经做过彭泽令,所以被称为陶令。

相传他曾经参加晋代的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组织的白莲社。

《夜行船。秋思》赏析

《夜行船。秋思》赏析

《夜行船·秋思》读后感《夜行船·秋思》是马致远创作的一套散曲,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这套散曲题为秋思而不从秋景入笔。

第一支曲子开篇便写“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这是写人生之秋,作者感慨韶华易逝,叹息自己半世蹉跎。

作者在这里似乎奠定了“悲秋”的感情基调。

但是第七支曲子中“蛩吟”“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这些皆为秋天之美景·美物·美事。

作者将其描写的闲适怡然而富有情趣,明显是在赞美求之美好,感受秋之神韵。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作者在第六支曲子中就已埋下伏笔。

“利名竭,是非绝。

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已过上了退隐山林的隐居生活。

正上因为作者过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所以他才能有此闲情逸致来欣赏这秋之美景感受秋之神韵。

作者是何时参透一切而退隐山林你呢?第五支曲子中“红日又西斜”“下坡车”“添白雪”都是暗指作者此时年近晚年。

而且根据考证马致远“少时亦颇迷恋功名事业,然所遇不遂,颇自抑郁。

后乃退居山林”。

这说明马致远确实是少年时追逐功名不遂后才退隐山林的。

由此又可以断定第七支曲子中“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当是说的作者自己。

正是因为作者少年时名利之争所以才能将把为名利而争的人们刻画的入木三分,也流露出作者对名利的否定和厌恶之情。

那么何以会否定和厌恶功名利禄呢?在第二和第三支曲中作者纵观历史,发现没有任何朝代任何人物能够长久的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作者以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历史,因而否定了追逐功名的意义。

所以作者在第四支曲中诚恳的劝慰世人不要过分的追逐名利,不要把大好时光浪费在虚无缥缈的功名事业上,劝告世人要珍惜时光享受美好人生。

统观全文再结合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本曲应是作者晚年退隐山林后感慨自己年轻时侯蹉跎岁月,然后以自己为例结合历史规律来否定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追名逐利的意义,劝世人要珍惜时光,享受美好人生。

马致远《夜行船·秋思》阅读及赏析

马致远《夜行船·秋思》阅读及赏析

马致远《夜行船·秋思》阅读及赏析马致远《夜行船·秋思》阅读及赏析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

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

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注①裴公,即中唐政治家、文学家裴度,晚年淡出政坛,于京郊筑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唱和。

②陶令,即陶渊明。

1.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从否定与肯定两方面加以概括。

(4分)2.简析这首曲子两个最突出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4分)参考答案:1.否定(或批判、讽刺)追名逐利之徒庸庸碌碌、你争我夺的丑态,(2分)肯定(或赞扬、歌颂)文人雅士们亲近自然、纵情诗酒的快意人生。

2.①比喻:将名利之徒比作蚂蚁、蜜蜂、苍蝇,生动地表现了他们庸碌可悲的精神世界。

②排比:“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两处排比使诗句一气呵成,将爱憎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③对偶:“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两处对偶,对仗工整,便于诵读记忆。

(将上说排比当作“鼎足对”分析亦正确。

)④对比(或映衬、反衬):将夜晚安歇与白天忙碌相对比,将名利之徒的庸碌与高雅之士的闲静相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憎好恶。

以上四点,任意答出两点给满分。

(每点两分,举对例句1分,分析正确1分,只说修辞格不给分。

)除此之外,答“叠词”“反问”给1分,因其并非主要修辞手法。

赏析:正面点题:可叹人生在世,只有睡觉时才得安宁,天一亮便有万事干扰不休。

蛩吟即蟋蟀叫,至此才扣住秋景。

人间万事归结到一点,无非是争名夺利,所以下面用一组鼎足对,将古往今来世上的一切纷争都比喻为“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

“蚁阵蜂衙”、“浮生如争穴聚蚁”的说法虽在元曲中常见,这三句却因连用确切精当的叠字排比对仗,把蚁穴、蜂窝、蝇群的形状写得特别麻人。

《夜行船·秋思》赏析

《夜行船·秋思》赏析

《夜行船·秋思》赏析《夜行船·秋思》赏析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

下文是《夜行船·秋思》赏析。

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

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

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在《陈抟高卧》、《黄粱梦》等剧目和散曲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蹉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

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可说是文人咏怀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从先秦到两宋,凡是进步的文人,即使处在最黑暗的时代和最坎坷的境遇中,无论昏酣遗世,在内心深处总还多少保留着一点立功立德的理想。

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像元代这样善恶颠倒、是非不分;这样把文人打入社会的最底层。

因而元代文人对现实大多是彻底绝望的:“青史内不标名”、“把功名富贵都参破”(张养浩《辞官》),“无是无非快活煞”(孛罗御史《辞官》),仕途顺利的文人尚且作如是之想,压在社会下层的文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马致远的《秋思》正是将这种看穿一切的普遍情绪提到历史的高度来认识,更集中更凝炼地反映了元代愤世疾俗者的共同心理状态。

马致远的《秋思》从思想内容上扩大了散曲的表现范围;并充分利用元曲语言俚俗明快、句式节奏自由的特点,从表现艺术上提高了散曲的境界。

这一套曲由七支曲子组成,第一支曲以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感慨领起全篇。

题为秋思,不写秋景,但迟暮之悲、忆旧之情处处关合“秋”字,实是从人生的晚景虚写自然的秋意。

反过来,“今日春来,明朝花谢”写韶华过隙之感,则是以自然之春倒映人生之秋,“今日”、“明朝”的夸张更加强了光阴流逝的急速感,春花又与“梦蝶”在字面上相照应。

“梦蝶”用《庄子·齐物论》的典故,既烘托了百年犹如一梦的迷惘之感,又以词藻的装饰美点缀了春意。

人生如梦已成滥调,庄周梦蝶也是熟典,但用惜春之情反写悲秋之思,尚不落俗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②,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③。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④,都做了蓑草牛羊野。

不恁么渔樵无话说⑤。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⑥。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⑦,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折⑧,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

无多时好天良夜⑨。

看钱儿硬将心似铁⑩,空辜负锦堂风月⑪。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晓来清镜添白雪⑫,上床与鞋履相别。

休笑鸠巢计拙⑬,葫芦提一向装呆⑭。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

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⑮,鸡鸣时万事无休歇。

争名利何年是彻⑯?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⑰,陶令白莲社⑱。

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⑲,道东篱醉了也⑳。

【作品注释】
①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夜行船:曲牌名。

这是套数,有多个曲牌,下面的“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等都是曲牌名。

②如梦蝶:一作“一梦蝶”。

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2]
③“急罚盏”句:赶快行令罚酒,直到夜深灯熄。

夜阑,夜深,夜残。

④秦宫汉阙:秦代的宫殿和汉代的陵阙。

⑤恁(nèn):如此,这般。

⑥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

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

唐代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⑦投至:及至,等到。

⑧“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魏呢,还是晋呢?
⑨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景。

⑩看钱儿:元代郑廷玉在杂剧《看钱奴》中塑造的一个从贫民变成富翁而为富不仁、爱财如命、悭吝刻薄的人物形象。

一作“富家儿”。

⑪锦堂风月:富贵人家的美好景色。

此句嘲守财奴情趣卑下,无福消受荣华。

锦堂,用宋代韩琦在相州故乡筑昼锦堂的故事,泛指富贵人家的宅第。

⑫白雪:喻白发。

⑬鸠巢计拙:指不善于经营生计。

《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朱熹注:“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⑭葫芦提:糊糊涂涂。

⑮蛩(qióng)吟:蟋蟀叫。

蛩,蟋蟀。

宁贴:平静,安静。

⑯彻:了结,到头。

⑰裴公:唐代的裴度。

他历事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以一身系天下安危
者二十年,眼见宦官当权,国事日非,便在洛阳修了别墅“绿野堂”,和白居易、刘禹锡在那里饮酒赋诗。

⑱陶令:东晋的陶潜。

因为他曾经做过彭泽令,所以被称为陶令。

相传他曾经参加晋代的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组织的白莲社。

⑲北海:东汉的孔融。

他曾出任过北海相,所以后世称为孔北海。

他尝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⑳东篱:指马致远自己。

他慕陶潜的隐逸生活,因陶潜《饮酒》诗有“采多数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乃自号为“东篱”。

【作品分析】
《夜行船·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套数作品,由七支曲子组成。

第一支曲《夜行船》写人命如朝露、寿无金石固的怅惘,以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感慨领起全篇;第二支曲《乔木查》写帝王的尊贵,结果宫阙成了荒野;第三支曲《庆宣和》写豪杰的煊赫,而其墓地也布满狐踪兔穴;第四支曲《落梅风》把视角从历史拉回现实社会,说明富贵财货不值一提;第五支曲《风入松》再次感叹人命的短暂和无常,直写自己的人生感受;第六支曲《拨不断》转而陈述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最后一支《离亭宴煞》铺排作者所痛恨的功利人生,表明陶然自得才是大彻大悟的人生。

这套曲子对封建社会的名和利作了彻底的否定,表现了及时行乐、消极厌世的虚无主义思想,将一个生活在乱世的文人内心的矛盾状态表露无遗,并成为一段流传千古、荡气回肠的灵魂剖白。

全曲风格豪放,旷逸超脱,行文流畅,曲折有致。

【思考与练习】
1.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从否定与肯定两方面加以概括。

2.简析这首曲子两个最突出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链接】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
此方是乐府,不重韵,无衬字,韵险,语俊。

谚曰“百中无一”,余曰“万中无一”。

看他用蝶、穴、杰、别、竭、绝字,是入声作平声,阙、说、铁、雪、拙、缺、贴、歇、彻、血、节字是入声作上声;灭、月、叶是入声作去声,无一字不妥。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明·王世贞《曲藻》
马致远“百岁光阴”,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押韵尤妙。

长句如“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又如“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俱入妙境。

小语如“上床与鞋履相别”,大是名言。

结尤疏浚可咏。

元人称为第一,真不虚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