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散文阅读专题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áo)挟.持(xié)炽.热(chì)矫.揉造作(jiāo)B.酝酿.(niàng)豢.养(huàn)哺.育(pǔ)铢两悉称.(chèn)C.狡黠.(xiá)契.合(qì)愧赧.(nǎn)舐.犊之情(shì)D.抽噎.(yē)遒.劲(jìn)拙.劣(zhuō)茅塞.顿开(sè)2.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详云宵入目三分轻歌曼舞B.服侍帐蓬语无伦次眼花潦乱C.震撼喧闹重峦叠嶂持之以恒D.妥帖狡辩惊慌失错神采奕奕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举行交付仪式。
火神山医院从1月23日筹建以来,到2日完工整10天。
10天时间,一座总建筑面积3. 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正式落成。
这是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速度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实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泰山压顶不弯腰,危机来临有定力。
越是在艰难困苦和重大斗争之时,越是能充分理解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的道理。
A. 宣称深刻深切B. 宣布展现深刻C. 宣告展示深刻D. 宣布展示深切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家企业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生产中式服装,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雨,而且百年的传承从未间断。
B.连日来,经各大媒体集中报道,遵义籍扫雷英雄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柔嫩(nèn)劫掠(1üè)附庸风雅(yōng)B. 翅翼(yì)承蜩(tiáo)顿开茅塞(sè)C. 骈进(pián)赞誉(yù)娇揉造作(jiāo)D. 窗棂(líng)强饮(qiáng)民殷国富(y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折腰嘶哑相得益章B. 阔绰聘婷持之以恒C. 秘决褴褛根深蒂固D. 嬉闹弛骋迟疑不决3.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有些标题党为了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故弄玄虚,以致误导舆论。
B. 高大的烟囱如森林般耸立大地,铲去农田毁掉森林后建起的工厂星罗棋布。
C. 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D. 在老师的教诲以及他自己强聒不舍的努力下,他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我市水质的明显提高,全市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 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 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 是否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保障。
5.下面文字摘自李星同学写的一篇日记,下列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扫墓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怀着沉痛的心情去给爷爷扫墓。
A. 在进山的路口,一位戴着红袖章的叔叔拦住我们:“你们好!我是文明祭扫劝导员。
请把你们带的东西给我检查一下好吗?B. 我很不高兴地说:“我们只带了鲜花,你看不见吗?”C. 爸爸说:我们就带了鲜花和一些祭扫用品,都在这里,您需要一一检查吗?D. 叔叔温和地回答:“文明祭祖,好啊,既可寄托哀思,又能保护环境。
”6.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
202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带答案)202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名师精讲解题思路与技巧,值得下载练)基本目标:阅读文本,能找出行文线索,概括中心思想。
提升目标: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阅读文本,能找出行文线索,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本考点常考的题型有:1.归纳内容要点。
2.概括中心思想。
3.找出行文线索。
二、方法总结(一)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的方法。
1.标题目扩展法:对标题扩展充实。
2.要素归纳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并合理组织。
3.XXX合并法:把每段的XXX串联、合并。
4.摘录句段法:引用或整理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警策句、议论抒情句。
5.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概括。
(二)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1.鸟瞰全文:通读全文,明确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通过对人物、事件和景物的阐发,来探求文章的中央思想。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中心思想。
3.分析文章的标题:标题常常能作某些交代或暗示,或揭示文章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图,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
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成分:记叙文特别是散文,作者往往卒章显志,通过议论句或抒情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抓住了这个观点态度,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
5.从反复出现的词句或暗示主题的关键词语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6.从作者对人物、事件或者事物的情感态度入手。
(三)找出行文线索的方法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3)以核苦衷件为线索;(4)以时间为线索;(5)以地点为线索;(6)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2.关注文章的标题:有很多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2020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散文阅读4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20年山东省散文阅读4篇目录泡桐花开不寂寞(2020山东烟台) (2)寂寞林公(2020山东荷泽) (3)大城小树(2020山东青岛) (6)艾溪湖湿地的美(2020山东滨州) (8)泡桐花开不寂寞(2020山东烟台)①好像在一夜之间,春天就来临了。
以往很不在意的那株泡桐开花了,从窗口望去,开得十分张扬十分热闹。
对面花园角落里的这株泡桐树,如撑开了一把白色的大伞,一嘟噜一嘟噜的泡桐花,像一串串用丝线串起的铃铛,像一只只白色的小喇叭,白色中有几许紫色,在迎春花尚未绽放的时候,在杜鹃花刚刚挂蕾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盛开了,好像是用一串串铃铛敲响春天的序曲,好像是用一只只小喇叭吹响春日的欢乐。
②在百花丛中,泡桐的花大概是很不起眼的。
漫步唐诗、宋词文苑,有吟咏牡丹、樱花、郁金香的,有礼赞菊花、海棠、栀子花的,有赋诗腊梅、君子兰、水仙花的,有讴歌荷花、睡莲、茉莉花的,就连草儿也有诗人歌吟——含羞草、薰衣草、金鱼草……就是泡桐花几乎没有诗人问津。
在百花家族中,泡桐花是很不令人瞩目的,她没有牡丹的贵族气,没有君子兰的优雅风,没有郁金香的姹紫嫣红,没有茉莉花的暗香涌动。
泡桐花属于百花中的平民女子,不搔首弄姿,不羽扇纶巾,不摇曳多姿,不环珮叮当,她只是如伫立池塘边一块普通的石头,她只是像绽开在山野间一丛朴素的芦苇,普普通通,朴朴实实,踏青赏春者不会拜会她,花前月下者不会依恋她。
③泡桐属于繁殖易、生长快的落叶乔木,“三年成林,五年成材”,其材质好、用途多,成为许多地方扩大绿化的首选植物。
泡桐花还可以入药,常被用于祛风散热,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当年焦裕禄带头在兰考栽种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泡桐树,改变了兰考的地貌和生态,也成为兰考经济作物的重要来源。
如今,每年春天,兰考的泡桐花开了,紫莹莹的,绵延不绝。
④以往曾经向往这样的境界:懒懒地坐在沙发上,品一口新茶翻几页闲书……现在这种清净与闲适境界都已实现了。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散文阅读及答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散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0年全国各地100余份中考语文试题,每8个阅读编为一组,是谓一套。
共7套,共104页,均有答案。
每一套均可独立成,用作学生练习用,也可作为老师测试用。
第一套中考散文阅读试题汇编【一】(2020年中考·辽宁省营口)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
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
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
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
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
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
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
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
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
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
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吚吚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
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
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
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
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二)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二)本试卷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周南》)(4)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5)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6)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面对人生中的失败和痛苦,我们应该拥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那样,拥有“,”的心态。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悄.然(qiǎo)箴.言(zhēn) 相形见绌心无旁鹜B.迁徙.(xǐ)瞠.目(tāng)险象迭生苦心孤旨C.邂逅. (hòu)角.逐(jiǎo) 言简意赅惨绝人寰D.饯.别(jiàn) 啮.齿(niè) 冠冕堂皇根深蒂固3.根据语境作答。
(4分)“五一”在即,加之今年的“五一”假期又是近12年来最长的一个,许多人都计划出去转转。
有旅游网站预测,小长假出游人数将接近9000万人次,A(衍生催生)今年首个真正的旅游小高峰。
久违的热闹场景令人期待,但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这个小长假又是一场大考。
一方面,虽然本土疫情防控持续向好,但远没到可以B(高枕无忧一劳永逸)的时候。
国外疫情发展形势还是相当严峻,虽然欧美国家是“震中”,一些曾经防控较好的国家也出现疫情二次暴发的可能。
“五一”假期,随着人员大规模流动,无疑将集聚潜在风险。
(4月29日新华时评崔文佳)(1)为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名和字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B.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叫“谥号”,如陶渊明为“五柳先生”。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散文阅读及答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散文阅读及答案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散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0年全国各地100余份中考语文试题,每8个阅读编为一组,是谓一套。
共7套,共104页,均有答案。
每一套均可独立成,用作学生练习用,也可作为老师测试用。
第一套中考散文阅读试题汇编【一】(2020年中考·辽宁省营口)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
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
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
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
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
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
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
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
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
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
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吚吚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
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
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
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
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2020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很深刻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
⒂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水沟到花
园之路,如果有选择,就有美好的可能。
⒃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
穷的童年,或者有艰苦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中的木瓜树,但
⒐甲、乙两文都是“讲道理”,但方法不同。请完成下列两题。(8 分)
①结合甲文的四段文字,说说其论证的思路。4 分
②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中的故事与道理。4 分
故事:
道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3 分)
木瓜树的选择 林清玄
①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活。
在热带甚至能收获三季。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什么大多数穷国还都在热带地区
呢?
②首先,炎热带来的不适大于寒冷。人类很早就学会了通过生火和狩猎获得动物毛皮取
暖,这使得他们即使在温带寒冷的冬季也能过上相对容易、舒适的生活。
③热则是另一番情景。人体肌肉活动的能量,其中 3/4 以热能体现出来。人体必须释放
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这世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物。”
⑿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命的习惯,颓废已
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
生、宁可流浪于街头的“流浪者”,当他们完全地自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多余的热,才能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脏器和大脑被高温烧坏。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热方式。
最新 文档 欢迎下载
而热带普遍闷热潮湿,降低了出汗的降温效果。 ④所以,在热带地区,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难以保持 长时间 的运动状态,必须不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专题徐州中考模拟预测语文密卷(五)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17分)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林清玄①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天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
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
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 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热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
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
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
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 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
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
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微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中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
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
⑩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
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
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
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
⑫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
⑬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
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
⑭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文章有删改)18.选文采用了的表现手法,以花为线索,按拾花、、爱花、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人,结构严谨。
(3分)19.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及其作用. (o 刀)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
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20.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4 分)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看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21.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深刻含义。
(5 分)(五)、18. 托物言志(或象征、以物喻人) 选花 (或悟花) 变花(或学花)19.“雄辩”本义指有说服力、强有力的辩论,这里有“有力证明或辩护”之意。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花朵平静的心态和洁净的心灵,虽然凋落,依然沉静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从而展现--种难言的美丽。
20.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花喻人、花像眼睛,“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深情的最后一瞥”无不展示了花对土地的呼唤及对人间深情的依恋,落花有情,即使凋落,也依然美丽,同时也怕美丽的失去,“惆怅”一词正是作者复杂心境的体现。
21.文章托物言志,借花寓意了高远的人生志向;作者珍爱人间的每一朵好花,花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和永恒的智慧,所以作者愿把自己变成一朵花。
同时,作者更愿像花那样,即使不被欣赏,依然沉静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深情地注视人间的美好,用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把花的芬芳香给这个世界看。
(言之有理即可)徐州市中考精品密卷(五)阅读散文,回答17-21题。
(18 分)野芦荟贾京云①《苔》这首小诗,让我想到了原来长在院子里的三株野芦荟。
②夏日暮雨之后,三五天内就能看出来父亲种的茄子、辣椒都在可劲疯长,迅速地开花、结果、膨大;爬山虎也还贴在壁画上,逐步将壁画中的长城图案慢慢遮掩,直到一阵风吹来,才能看到绿色掩映中的斑驳壁画;黄瓜是最能看出来这种“疯”的,开花之后的第5天左右,基本已经到了餐桌上。
植物生长伴随着代谢,拨开亭台轩榭角落里的杂草,才能看见布满烂叶的泥池,再细细一看,我吃了一惊,发现那污浊的泥池中有三株野生的芦荟。
③为什么说是野生的芦荟呢?翻看到的那三株芦荟,虽然叶子还算粗壮,但看起来病恹恹、灰蒙蒙的,叶子上的那层灰,像刻在骨子里的;部分叶子上还有一些斑驳的黑点,不知道是光照不足,还是虫子撕咬的,也许是由于没人管它的缘故吧:叶子与叶子中间的芯里面积累了一些黑黑的泥土,泥土里星星点点的能看到一些水珠。
也许是走廊将阳光全部挡了去,它的四周连一颗像样的植物也没有,它独自在烂叶的泥池里掩饰着自己的狼狈,我竟有些不忍看了。
④野芦荟所在的这个院子就是小区的后院。
每天来往这儿的人很多,估计是烂叶和偏僻角落的关系,应该没人注意到它们。
也是由于位置的关系,阳光照不到它们,月亮亦看不见它们,只有这些烂叶和烂叶下的泥土拥着它们。
它们也只能每日静静地望着人们在其身边聊天散步,听他们赞扬那些开得美的盆栽,看周边的小伙伴们疯长。
爬山虎也是一样,不过它能解脱。
偶尔来几个园艺工人,三刀五刀挥过来,它就断了,装上车,拉上它就走了……下面的枝叶又有了生长的空间,它们铆足了劲纷纷往上追赶——一方面是追逐壁画上的空间,一方面也是在追逐太阳。
但是芦荟走不了,上面的空间又太大了,它无论如何都追不上太阳的,真的有点闲得发慌,别说铲他了,甚至都没人理它。
⑤我心生怜惜,于是常去看看它,它不就是《苔》中的苔花么,它不就是逆境中的我么?我们都迫切的需要机遇,需要阳光,但是在如今的困境中,又怎么能有机遇和阳光呢?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苔》一样,利用可以利用的空间和环境,磨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积累自己的知识。
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了,准备得足够好了,上帝之手才能眷顾,别人才会给予很好的机会。
野芦荟也是这样的,它什么都不想了,借着雨水与烂泥使劲长、可劲长。
只有自己长得足够强大,才能吸引智者的眼光,才能引来伯乐,才能会有更好的生长环境。
⑥果然如此。
某天,一位老奶奶找父亲要花种,环顾小区的后院一周后,瞧见了那三株野芦荟。
她面带发现了新大陆时的惊奇,找一个漂亮的花盆,连土带枝把它轻轻地移走了。
我竟有些佩服,正因为它的野蛮生长为它争取到了更好的“待遇”,老奶奶让它们去了阳台,独自接受太阳的洗礼。
慢慢的,芦荟们长的色泽艳丽了,叶子的绿色也越来越浓郁——竟成为一株美极了、无与伦比的芦荟,那抹饱含生机的绿惊艳了时光,也惊艳了我。
受到老奶奶的眷顾,这三株野芦荟抓住了机遇,跟芦荟有关的特性它都发挥到了极致,看它大、丰满、依旧是没心没肺地长着,唯一不同的是现在有了阳光,有了露水,也有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⑦忽而想起南方那受阳光灿烂,受雨露滋润的,长的饱满的、色泽亮丽的芦荟,它们可经不住竞争,就好比温室的花朵,受到温室的庇护,什么都和它没关系,它只需要开开心心的生长,展现自己的娇贵一它们不像那三株在北方贫瘠的土壤上,在没有阳光的照耀下,忍着别人的忽视和卑微,长出来带土色的、被虫咬过的叶子。
也许,那野芦荟是三株真正的芦荟;而在苔花的心里,它又何尝不是一株真正的牡丹花?(选自《北方文学》2019年第32期,有改动)17.文中“野芦荟”的“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分)18.结合全文,写出“我”对三株野芦荟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
(3 分)吃了一惊→→→→觉得惊艳19.品析语言。
(6分)(1)也许是走廊将阳光全部挡了去,它的四周连一颗像样的植物也没有,它独自在烂叶的泥池里掩饰..。
(品析加点的词语)..着自己的狼狈(2)也许,那野芦荟是三株真正的芦荟;而在苔花的心里,它又何尝不是一株真正的牡丹花?(从句式的角度)20.联系全文,分析第④节写爬山虎有何作用。
(3分)21.请你对文章第②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4 分)17. (2 分)“野”在文中,一是指“野生”的芦荟生长在布满烂叶的泥池之中,无人问津;二是指芦荟的“野蛮生长”。
(要指出“野生”“野蛮生长”两个方面,每点1分)18. (3分)不忍看心生怜惜有些佩服(每处1分)19. (6分,每小题3分)(1)①“掩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野芦荟内心的不甘但又无可奈何(2分);②“狼狈”准确地写出了三株野芦荟因生长环境而看起来病恹恹、灰蒙蒙、甚至还有斑驳的黑点的样子(1 分)。
(2)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1 分),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强调了野芦荟和苔花虽然不是珍贵的花种,但是它们也能通过野蛮生长为自己贏得更好的生长环境,也能在世间绽放自己最美的样子(1 分)。
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野芦荟和苔花的喜爱与敬佩(1 分)。
20. (3分)①写了同样不被重视的爬山虎的解脱方式。
②与野芦荟形成对比,尽显野芦荟的卑微与弱小。
③也与下文野芦荟给人带来的惊奇做对比,突显其生命的张力。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1. (4分)内容上,写了茄子、辣椒、黄瓜、爬山虎在夏日暮雨之后疯长的情形,也写了野;芦荟的生长环境(1分);结构上,巧妙地引出了下文对野芦荟的描写,为进一步的叙写做铺垫,增强了文章的曲折性,避免行文的平淡(1分)。
写法上,将野芦荟和其他疯长的植物对比,衬托出了三株野芦荟生长环境的恶劣(1 分);语言上,抓住植物疯长的细节描写, .使用了“迅速”“直到”“才”“基本已经”等词语,使其疯长的状态具体形象可感(1 分)。
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三模(五)阅读散文,完成17~21题。
(18分)蓼花锦罗张琴①前段时间,喜欢上了看画,中国画多山水,空间感很强烈,哪怕是画花鸟虫鱼等物,也着重“弦外之响”,尽得留白之风流。
②视觉的饱和使得灵魂饥饿起来,便上网淘了几幅小画。
买回家,才发现许是自己真中了鄱阳湖那场盛大花事的蛊,喜好近乎有些偏执了。
看看,好几张都有蓼,比如仿花鸟画名作《红蓼水禽图》,仿宋徽宗赵佶的《红蓼白鹅图》及仿齐白石的《红蓼群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