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练习

合集下载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主要有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

汉语中常用‘……的’表示。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

在汉语中,中心语与定语二者之间有的需要用结构助词“的”,有的不需要,有的可要可不要。

“的”是定语的标志。

1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分类与举例说明:一、“中心词+之+定语+者”这可以看作古汉语定语后置句式的标准格式。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为学》)(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二、“中心词+定语+者”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这是挑选狭长形的桃核来雕刻的)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活板》)(有些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当即就把它刻出来)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④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况且将军您的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⑤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

从中学语文教材来看,这类定语后置句最多,且基本上是由动词结构(包括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担任定语。

反过来说,由动词结构担任的定语经常后置。

这里还有一条规律:当一个中心词不止一个定语,则名词担任的领属性定语不后置,动词结构担任的修饰性定语后置。

如例③④就是这样。

在例④中,“将军”是领属性定语,不后置,“可以拒操”是动词结构组成的修饰性定语,则置于中心词之后。

文言文复习之特殊句式

文言文复习之特殊句式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 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一)于 受……于…… (二)为 为……所…… ……为所…… (三)见 见……于…… (四)用介词“被”表被动。 (五)动词本身表被动,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同步练习
(一)于 受……于…… 1. 不拘于时,学于余。 2.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同步练习
(一)中心语+定语+者 1.客有吹洞箫者 2.求人可使报秦者 3.楚人涉江者 4.人马溺死者甚众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二)中心语+之+定语+者 1.马之千里者 2.石之铿然有声者
同步练习
(三)中心语+之+定语(形容词)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凌万顷之茫然
1.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它们之后: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介词的宾语提前) (三)宾语提前加“之”“是”提宾
同步练习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 忌不自信。 2.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 古之人不余欺也! 4.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 臣未之闻也。 7.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8.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四)中心语+定语(数量词) 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3.状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 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面。 (一)谓语动词+于:青,取 之 于 蓝,而 青 于 蓝 (二)谓语动词+以:道 之 以 德,齐 之 以 礼 (三)谓语动词+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四)无标志:沛公军(于)霸上 意得甚

文言文句式练习题

文言文句式练习题

文言文句式专项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文言特殊句式。

A、宾语前置B、判断句C、被动句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E定语后置、F、省略句示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宾语前置)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6.輮以为轮()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不拘于时。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1.客何为者?()12.大王来何操?()13.沛公安在?()14.籍何以至此?()15.具告以事()16.贪于财货()17.此天子气也。

()18.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1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0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2.欲呼张良与俱去。

()23.毋从俱死也。

()24.奉厄酒为寿。

()2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6.加彘肩上。

()27.置之坐。

()28.若属皆且为所虏()29.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30.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二.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D.石之铿然有声者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不吾知也 B.毋吾以也C.浴乎沂D.古之人不余欺也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古之人不余欺也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而今安在哉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君何以知燕王而又何羡乎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余是以记之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求人可使报秦者5.不同于其他三句的句子的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古之人不余欺也C.点,尔何如?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6.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D.不拘于时,学于余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而君幸于赵王D.虽万被戮,岂有悔哉8.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大王见臣列观 B.使快弹数曲C.臣窃以为其人勇士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9.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为(他)击破沛公军B.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吾从(之)而师之10.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B.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C.还军霸上D.竖子不足与谋11.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B.我为赵将C.若属皆且为所虏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12.下列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句是( )A.欲呼张良与俱去 B.断头置城上C.还军霸上D.大王来何操1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A.良曰:“长于臣。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1、下列各句的句式特别的一项是()A、予一以贯之。

(出自《孔子世家》,以下出处相同)B、人之不我信也。

C、不容何病D、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答案】D [解析]D 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2、与“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一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B、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C、富者曰:“子何恃而往?”(《为学》)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答案】B [解析]例句和B 句皆为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A 句是主谓倒置句,C 句是宾语前置句,D 句是状语定语后置句后置句。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B )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析:ACD都是定语后置句;B是状语后置句。

:ACD都是定语后置句;是状语后置句。

都是定语后置句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D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析:ABC都是定语后置句;D是状语后置句。

ABC都是定语后置句;是状语后置句。

都是定语后置句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属于定语后置的一项(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属于定语后置的一项(属于定语后置的一项A.僧之富者不能至A.僧之富者不能至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D.荆州之民附操者析:ABD都是定语后置句;C是宾语前置句。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温馨提示】并不是所有的“乃” “则” “ 即” 都表示判断!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 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 下几种形式:
(三)根据下面句子,尝试归类被动句的常见类型。
1.君幸于赵王。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类型一: 用“于”、“受……于”表被动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类型二: 用“见”、“见……于”表 5.身死人被手动,为天下笑者,何也? 6.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类型三: 用“为”、“为…所 …”、“…为所…”表被
新知探究
明确概念: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 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 定判断的句子。常常翻译为“…… (不)是……”。
(一)根据下面句子,尝试归类判断句的常见类型。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类型一: ……者,……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类型二: ……,……也
3.莲,花之君子者也。 类型三: ……,……者也。
五、省略句 (一)省主语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公)度我至 军中,公乃入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人)爱其 子,择师而教之。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郦元以为(其) 下临深潭
(二)省谓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 臣(为)秀才
(三)省宾语 竖子不足与(之)谋
1.下列句式中哪些是判断句?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故木受绳则直。 E.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人骑。 F.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CF
2.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句的是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练习题(含答案)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概念: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

这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话"我先走"一样,没有修辞或强调的意义。

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宾语前置

在安
为何
结论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C )
A、豫州今欲何至? B、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3、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4、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5、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6、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 武退秦师》 7、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8、善哉,祁黄羊之论!
9、頒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状语后置 10、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被动句
知识迁移
6.下列成语都有宾语前置,根据其前置的特点 加以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何去何从 ②人莫予毒 ③时不我待 ④惟 命是从 ⑤马首是瞻 ⑥文以载道 ⑦夜以 继日 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⑨惟利是 图 A、⑩①⑧/②③⑩/④⑨/⑤⑥⑦ B、①⑧/ ②③/ ④⑤⑨/⑥⑦
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 论为此感到惋惜。
3、宾语前置句。 例1、(2012年四川卷考13题第1小题)
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3分)
译文: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
4、状语后置句。 例2、(2011年山东卷考题) 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译文:(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 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C. ①⑧/②③/④⑤⑨⑩/⑥⑦
D. ①⑧⑩/②③⑤/④⑨/⑥⑦
课外文段翻译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 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 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 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 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 也。” (《明史-宋濂传》)

特殊句式习题2 (2)

特殊句式习题2 (2)

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D、斯固百世之遇也2、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B、洎牧以谗诛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智勇多困于所溺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D、何由知吾可也4、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5、选出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A、洞庭君安在哉B、以勇气闻于诸候C、青,取之于蓝D、虽董之以严刑6、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A、今以钟磬置水中B、吾从而师之C、沛公居山东时D、百姓之不见保7、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A、何以能鼓乐也B、不然,籍何以至此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8、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此世所以不传也C、夫水,智者乐也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10、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A、而诸侯敢救赵者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D、客有吹洞箫者11、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A、既而得其尸于井B、句读之不知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D、会于西河外渑池12、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A、王语暴以好乐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13、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①为大梁夷门监者②至于激于义理者不然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④忌不自信⑤见羽旄之美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⑦未可以为信也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赵氏求救于齐⑩南冥者,天池也A、①⑩/②⑤/③④/⑥⑧⑨/⑦B、①⑦/②⑩/③④/⑤⑥/⑧⑨C、①⑩/②⑧/③④/⑤/⑥⑨/⑦C、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⑩14、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③惟兄嫂是依④得双石于潭上⑤居则曰:不吾知也⑥竖子不足与谋⑦数十年,竟为秦所灭⑧予购三百盆,皆病者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⑩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 • •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子卿尚复谁为乎?
8、下列各组句子全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组
• A.乃人见,曰:“何以战?” • • •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 • 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 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3、下列句子中,不同于其余三项的是()
• A.余是以记之 •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C.大王来何操?
• D.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4、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B.秦人不暇自哀
•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D.王见之曰:“牛何之?”
5、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 • 惟命是从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B.夫晋,何厌之有 •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D.非谢家之宝树
11、下列句子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组是( ) •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 B.甚矣,汝之不惠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C.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 大,有几人欤 •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12、下列各句中是定语后置现象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B.子何恃而往?
• C.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D.刘备,天下枭雄
1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A.以勇气闻于诸侯 • B.求人可使报秦者
•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②虽董之以严刑
• B.①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 C.①唯弈秋之为听 • ②忌不自信 • D.①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 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6、找出句式不同的一项()
• A.①请其矢,盛以锦囊 • ②何陋之有? • B.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 C.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 ②能谤讥于市朝 • D.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9、选出对并于前置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 • • • • • • • • • •
①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②缚者曷为者也 ③豫州今欲何往 ④宋何罪之有 ⑤君何以知燕王 ⑥某一人专心致至,唯弈秋之为听 ⑦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⑧子何恃而往 ⑨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⑩唯才是举 A.①⑦/②③⑤⑧/④⑥⑨⑩ B.①⑦/②③④⑤⑧⑨/⑥⑩ C.①②⑦/③④⑤⑧/⑥⑨⑩ D.①②⑦/③④⑤⑧⑨/⑥⑩
宾语前置句
张冉
定语后置句
段森元
1、下列句子中,没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C.古之人不余欺也 • D.夫晋,何厌之有?
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B.君何以知燕王? • C.重为乡党所笑方正之不容也
• D.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C.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 D.微斯人,吾谁与归 • 客有吹洞箫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