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人因可靠性分析模型

合集下载

应用人因可靠性模型分析一个人因事件解读

应用人因可靠性模型分析一个人因事件解读

建模与计算
a1 A1 a2 b1 B1 b2 S B2 b3 B3 F2 图1 操纵员启动低压安注和开启GCTa 阀HRA 事件树 F1 A2 a3 A3
• 其中:a1—操纵员成功完成安注; A1—操纵员未成功完成安注; b1—操纵员成功完成GCTa 打开; B1—操纵员未成功完成GCTa 打开;
-0.22 0.00 0.44 0.78 0.92
建模与计算
行为类型
技术型
0.407
1.2
0.7
规则型
0.601
0.9
0.6
知识型
0.791
0.8
0.5
建模与计算
• T1/2=T1/2,n× (1+K1) × (1+K2) × (1+K3)=5.12 min • α=0.601,β=0.9,γ=0.6 (规则型) • 将上述数据代入P2计算式,得P2=3.66×10-4
建模与计算
操作员经验(K1) 1.专家,受过很好训练 2.平均训练水平 3.新手,最小训练水平 心理压力(K2) 1.严重应激情景 2.潜在应激情景/高工作负荷 3.最佳应激情况/正常 4.低度应激/放松情况
人机界面(K3)
-0.22 0.00 0.44 0.44 0.28 0.00 0.28
1.优秀 2.良好 3.中等(一般) 4.较差 5.极差
应用人因可靠性模型分析一个 人因事件
——核电站系统回路的小破口
事件名称及成功准则:
• C工况下回路产生一小破口,操作员未及时启动 低压安注且打开所有GCTa阀。 • 在事故发生后41 分钟内启动两列低压安注且成功 打开三个控制器GCT131,132,133VV 中的至 少两个。

数字化核电厂紧急事件的人因可靠性

数字化核电厂紧急事件的人因可靠性

价值工程0引言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大部分高风险和复杂系统都采用了数字化系统。

(据统计)在核电事故中,由人失误造成的比例已经占到50%-70%[4]。

出现这些事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本身的可靠性。

随着人因事件不断上升,人因失误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失误人员行为的评价、观察转变为认知过程中认知失误事件的分析[5]。

在核电厂的紧急事件状况下,操作人员监视着工厂的异常状态,运用经验、策略对信息进行评估,最后执行一些相关的行为动作。

为减少人误事件,提高操作性能,对操作员的认知失误分析及失误状况评价是一件必要的工作。

因为认知失误逐步受到人们关注,相关研究人员在原有可靠性分析基础上,对认知失误又提出几种新的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简化的认知模型及PIFS ,该方法强调了操作人员决策过程,考虑了不同的失误原因、影响因子和失误模型。

本文的框架可概括为:①在认知功能中对失误原因因子,失误状态,影响因子考虑了认知失误机理;②提出失误分析因子可帮助分析人员进行详细的失误分析;③对失误原因因子之间建立关联;④以失误分析为基础,对核电厂紧急事件提出了一个系统化的分析流程。

1紧急事件定性化分析模型针对核电厂操作员的认知过程已有一些研究:Rasmussen [7]提出的SRK 模型解决了不同行为类型所对应的认知过程模式。

Reason [8]根据SRK 分类提出了概率失误类型和机理是不相同的。

本文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将主控室操纵员的认知行为划分为提出了五个阶段,即:监视与激发、信息收集、任务定义及状态分析、决策与任务执行。

监视与激发是指操作员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状态定义或对一个特定的任务初始化;信息收集是指收集有关给定任务的有关信息;任务定义及状态分析是指对任务的规划,评价工厂状态的相关信息;决策是指操作员设定一系列行为或对给定事件选择一个合适的动作。

在紧急事件认知模型中,本文从机界面的适应度、安全文化、组织因素、训练和经验、程序的导向、可用性及性能、模拟任务及目标、任务类型、属性及复杂性、信息的可用性和质量、重要参数状态、安全系统/元件的状态、时间压力、工作环境、团体协作与交流、操作人员重要行为、工厂制度方面考虑PIFS 因子。

数字化核电厂紧急事件的人因可靠性

数字化核电厂紧急事件的人因可靠性

价值工程0引言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大部分高风险和复杂系统都采用了数字化系统。

(据统计)在核电事故中,由人失误造成的比例已经占到50%-70%[4]。

出现这些事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本身的可靠性。

随着人因事件不断上升,人因失误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失误人员行为的评价、观察转变为认知过程中认知失误事件的分析[5]。

在核电厂的紧急事件状况下,操作人员监视着工厂的异常状态,运用经验、策略对信息进行评估,最后执行一些相关的行为动作。

为减少人误事件,提高操作性能,对操作员的认知失误分析及失误状况评价是一件必要的工作。

因为认知失误逐步受到人们关注,相关研究人员在原有可靠性分析基础上,对认知失误又提出几种新的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简化的认知模型及PIFS ,该方法强调了操作人员决策过程,考虑了不同的失误原因、影响因子和失误模型。

本文的框架可概括为:①在认知功能中对失误原因因子,失误状态,影响因子考虑了认知失误机理;②提出失误分析因子可帮助分析人员进行详细的失误分析;③对失误原因因子之间建立关联;④以失误分析为基础,对核电厂紧急事件提出了一个系统化的分析流程。

1紧急事件定性化分析模型针对核电厂操作员的认知过程已有一些研究:Rasmussen [7]提出的SRK 模型解决了不同行为类型所对应的认知过程模式。

Reason [8]根据SRK 分类提出了概率失误类型和机理是不相同的。

本文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将主控室操纵员的认知行为划分为提出了五个阶段,即:监视与激发、信息收集、任务定义及状态分析、决策与任务执行。

监视与激发是指操作员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状态定义或对一个特定的任务初始化;信息收集是指收集有关给定任务的有关信息;任务定义及状态分析是指对任务的规划,评价工厂状态的相关信息;决策是指操作员设定一系列行为或对给定事件选择一个合适的动作。

在紧急事件认知模型中,本文从机界面的适应度、安全文化、组织因素、训练和经验、程序的导向、可用性及性能、模拟任务及目标、任务类型、属性及复杂性、信息的可用性和质量、重要参数状态、安全系统/元件的状态、时间压力、工作环境、团体协作与交流、操作人员重要行为、工厂制度方面考虑PIFS 因子。

核电领域人因可靠性研究的进展

核电领域人因可靠性研究的进展

核电领域人因可靠性研究的进展发布时间:2022-01-05T05:26:26.06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3期作者:方向[导读] 在此基础上,对核电领域人因可靠性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分析与展望。

本文的相关方法对复杂人因可靠性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清湖光旭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84摘要随着我国核能的发展,人因可靠性研究越来越重要. 本文通过对过去几十年中国核电厂人因可靠性研究方法的回顾,说明了人因可靠性研究的复杂性、重要性和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对核电领域人因可靠性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分析与展望。

本文的相关方法对复杂人因可靠性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因;可靠性;核电厂1引言在核电领域,人的失误造成系统失效的贡献的份额占满功率运行的核电厂事件的50%以上,占低功率运行或停堆期间事件总贡献的70%;近海石油钻探中人误导致的事故占70%;由于飞行员判断失误造成商业航班空难的至少占50%。

[1]因此,在概率风险评价(PRA)中正确地考虑人的失误和其概率的定量化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完成这一要求,必须正确选择和验证人的可靠性分析(HRA)方法和恰当计算出人的失误概率。

2核电领域的人因可靠性研究自1991年开始,NNSA组织HRA的中国专家组投入精力对中国核电厂中操纵员的可靠性开展研究:集中在有关HRA的可接受模型及方法研究,调研国际上现有的操纵员认知过程模型,利用模拟机收集操纵员的可靠性数据,,建立相应的人的可靠性数据库并开发计算机软件用于人的可靠性分析,提出改进人机界面质量、培训水平、操作规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并初步探讨了改善人的可靠性方面的心理研究,它将有利于提高核电厂人员的心理素质。

[2]2.1核电厂操纵员认知可靠性模型研究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HCR是定量进行人的可靠性分析(HRA)模型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HCR模型提出了人的行为类型的三种类型假定,即技能型、规则型、知识型。

根据核电厂模拟器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到相应的三条时间-人员不响应概率曲线,其中时间是实际反应时间与完成操作的中值时间T0.5之比所得到的归一化时间。

核电厂运行人员可靠性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

核电厂运行人员可靠性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

核电厂运行人员可靠性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摘要:核电厂是我国重要的供电基地,保障其安全是整个核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

而核电厂运行人员的可靠性,无疑直接影响着核电厂的安全运行。

否则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到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

因此,相关的研究部门应积极地研究与分析,关于运行人员可靠性中的若干问题,制定有效的研究解决办法,以保障其可靠性。

关键词:核电厂;运行人员;可靠性分析;问题在核电厂中运行人员的可靠性,就是指核电运行人员能在核电厂中成功地按照核电要求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不呈现任何的失误和差错问题。

因为在核电厂中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会影响到工作安全,只有当核电运行人员能可靠地做好各项工作,才能从根源上避免核电厂发生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安全事故问题。

所以,核电厂应积极地开展关于运行人员可靠性的研究,以通过研究影响运行人员的因素,以及存在于研究中的研究问题,制定出有效的保证核电厂运行人员可靠的对策,为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核电厂运行人员可靠性研究的必要性核电厂运行人员的可靠性也是整个核电厂中概率安全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即使核电厂采取自动化的仪器设备,也是需要运行人员管理运行的,而且从近年来核电厂所出现的事故分析,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事故占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足以凸显出保障运行人员可靠性的重要性。

实际上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会直接影响到行为。

所以,开展核电厂运行人员可靠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当研究部门能对核电厂内部的运行人员可靠性进行研究,才能真实地发现核电事故原因、运行人员的工作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核电设备工作受到了何种影响,根据运行人员可靠性分析结果,进行对运行人员的有效教育培训预防管理,尽可能地消除运行人员不可靠,产生的影响核电厂安全运行的问题。

二、核动力装置运行人员操作行为影响因素的确定在开展核电厂运行人员可靠性研究之前,研究人员应认识到分类因素,对于核动力装置运行人员操作行为的影响。

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

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第一节人因可靠性研究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研究背景随着科技发展,系统及设备自身的安全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愈来愈取决于人的可靠性。

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研究是“核电厂人因工程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核电厂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故中,由人因引起的已占到一半以上,震惊世界的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清楚地表明,人因是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90)%的系统失效与人有关,其中直接或间接引发事故的比率为(70~90)%,这其中包括许多重大灾难事故,如:l印度Bhopal化工厂毒气泄漏l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l三里岛核电站事故l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因此,如何把人的失误对于风险的后果考虑进去,以及如何揭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加以防范,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这些都以详尽和准确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ReliabilityAnalysis,HRA)为基础。

对人因加以研究,在核电厂各个阶段应用人因工程的原则来防止和减少人的失误,已成为国际上核电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核电厂操纵员的可靠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理论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利用国外较成熟的理论模型阶段,对理论模型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在实际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未能与我国的核电厂实际运行紧密配合。

因此,对我国核电厂操纵员进行可靠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填补在高风险情况下人对事故响应的可靠性数据的空白;第二,了解操纵员或其他电厂人员如何对事故进行响应,改进核电厂的操作规程;第三,为改善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建议;第四,为提高操纵员的技术与素质培训提供条件。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结论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作为研究人在系统中可能引起的误差和故障的重要工具, 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实施人因可靠性分析,可以帮助组织识别 和解决潜在的人员误差和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它也强调了人在 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促进了现代管理与品质保证的发展。
参考内容
引言
在复杂系统和工程项目中,人为因素和认知因素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越来越 受到。由于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涉及人类行为、认知和组织因素等多个方面, 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来理解和改善人的行为和决策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认知模型支持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旨在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认知模型 应用于HRA,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实践建议包括:深入探讨组织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 核电厂人因可靠性的综合影响;研究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核 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核电厂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 性的组织因素改进方案;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提高全球核电厂的可靠性水 平。
总之,组织因素是影响核电厂人因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组织因素 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改进,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全球 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管理因素:包括核电厂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等。这些因素直 接影响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事故应对等方面,从而影响核电厂的可靠性。
2、技术因素:主要涉及核电厂设备设计、制造、维护等方面。设备可靠性、 技术更新及技术援助等都会对核电厂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3、人员因素:包括人员的选拔、培训、评价等方面。人员技能水平、经验、 责任心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核电厂的运行安全。
结论
认知模型支持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HRA 方法相比,它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人的认知和行为过程,从而提高HRA的准 确性和有效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开发更精细的认知模型,将社会和组织 因素纳入HRA,以及研究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应用认知模型支持下的HRA方法。

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

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第一节人因可靠性研究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研究背景随着科技发展,系统及设备自身的安全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愈来愈取决于人的可靠性。

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研究是“核电厂人因工程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核电厂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故中,由人因引起的已占到一半以上,震惊世界的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清楚地表明,人因是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90)%的系统失效与人有关,其中直接或间接引发事故的比率为(70~90)%,这其中包括许多重大灾难事故,如:l印度Bhopal化工厂毒气泄漏l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l三里岛核电站事故l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因此,如何把人的失误对于风险的后果考虑进去,以及如何揭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加以防范,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这些都以详尽和准确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ReliabilityAnalysis,HRA)为基础。

对人因加以研究,在核电厂各个阶段应用人因工程的原则来防止和减少人的失误,已成为国际上核电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核电厂操纵员的可靠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理论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利用国外较成熟的理论模型阶段,对理论模型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在实际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未能与我国的核电厂实际运行紧密配合。

因此,对我国核电厂操纵员进行可靠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填补在高风险情况下人对事故响应的可靠性数据的空白;第二,了解操纵员或其他电厂人员如何对事故进行响应,改进核电厂的操作规程;第三,为改善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建议;第四,为提高操纵员的技术与素质培训提供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