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

合集下载

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证申请条件

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证申请条件

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证申请条件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是一种自考学位证书,是由福建教育考试院颁发的。

申请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符合福建省自学考试的招生条件,即年满18周岁,具有中学及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力。

2. 通过福建省自学考试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考试科目,取得相应的学分,并且综合成绩达到毕业要求。

3. 按照福建省自学考试的规定完成毕业论文,并且论文答辩合格。

4. 在毕业时间内完成全部学业,符合福建省自学考试的毕业要求。

5. 无违纪违规行为,并且符合福建省自学考试的相关规定。

若以上条件均满足,考生可以向福建教育考试院申请领取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证。

学位证书是考生完成本科学业后的重要证明,也是申请工作、升学、出国留学以及其他方面的必要证明之一。

因此,考生需认真完成学业并按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以顺利领取学位证书。

- 1 -。

自考汉语言本科考试顺序

自考汉语言本科考试顺序

自考汉语言本科的考试顺序建议遵循难易搭配的原则,具体如下:
1. 先考较容易的科目:建议先学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其中,语言学概论是相对其他科目较为容易的科目,优先学习。

2. 穿插报考其他科目:在学完古一和古二之后,可以穿插报考外国文学史、美学、英语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等其他科目。

3. 最后报考较难的科目:最后在选修及加考科目中学3门,如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4. 优先安排考试时间:一些一年只有一次的科目建议优先安排考试,以免错过时间。

请注意,考试科目的选择和顺序应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时间安排和专业要求来决定。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科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科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科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科目有哪些?提醒各位考生,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科目分为自考本科和自考专科,以下是整理的汇总表格,敬请关注: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科目之本科科目: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科目
 序号现行计划课程名称学分原计划课程名称学分必考选考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政治经济学(公共课)63
 美学6美学(原为选考)44
 中国现代文学史6中国现代文学史(含当代)65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7中国古代文学史86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77
 外国文学史6(原计划无)
 8
 语言学概论6语言学概论49
 外语14外语14。

自考汉语言文学学习顺序

自考汉语言文学学习顺序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顺序建议刚开始学汉语言文学的时候,其实并不太清楚到底都要学什么东西,只是一门一门的考,直到现在才理岀一点头绪,专本加起来一共是24门,抛去公共课,各门课程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关于各门之间的关系,我系统的归纳了一下,希望对那些刚开始学习的,像我曾经那样迷茫的新同学有一些帮助,也希望能对大家选择考试的顺序有所帮助。

当然,如有不足这处,也请更专业的高手指证。

专科(13门):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写作、文学概论。

本科(11门):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外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美学、训诂学、汉字学概论。

所谓汉语言文学,其实主要学的就是两方面,语言与文学,下面我将近一步说明。

专本一共24门,我们先抛去公共课的7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英语。

我们来说说文学,《文学概论》里面说“研究文学的科学叫做文艺学”,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我们来看看它们又分别跟哪三个课程相对。

1、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

(共4门)2、文学理论——文学概论、写作。

(2门)3、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美学。

(6门)然后是语言学这方面,建议大家先学语言学概论,本人现在还没有学,但是它应该和专课的文学概论一样是比较系统化的课程,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语言学包括的东西比较多,它既有古今之分,而且涉及的面儿很广,应该是比较枯燥的学课。

2024年4月河南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考试安排

2024年4月河南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考试安排

2024年4月河南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考试安排2024年4月河南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考试安排如下:一、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本次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 笔试时间:2024年4月20日上午9:00-11:30。

2. 口试时间:2024年4月25日上午8:30-12:00。

二、笔试科目及考试内容:本次考试的笔试科目共分为以下几门:1. 语言学:主要考察学生对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音、词汇、语法、句法、语义等方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古代汉语:主要考察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阅读能力。

3. 现代汉语:主要考察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4. 文学理论: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理论基本概念、流派、作品分析等方面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5.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作品分析和批评能力。

6. 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作品分析和批评能力。

三、口试科目及内容:本次考试的口试科目为“口头答辩”。

考生将随机抽取一个题目进行口头回答和阐述。

题目内容可能涉及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化现象等,要求考生能够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四、考试用具和注意事项:1. 考试用具:考生须携带2B铅笔、黑色签字笔、碳素笔、橡皮擦、尺子等考试用具。

2. 注意事项:考生在考前需熟悉考场规则,按时参加考试,并在考场内保持安静,不得交头接耳,不得通信。

五、考试成绩和合格标准:1. 考试成绩:考试结束后,主考院校将统一组织评卷,并在规定时间内公布成绩。

考生可通过院校官网查询自己的成绩。

2. 合格标准:各科目的合格标准根据学校规定的考试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总成绩需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

六、其他注意事项:1. 考生需熟悉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2. 考前可以自主组织复习小组,相互讨论、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考试期间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不要在某一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导致其他题目无法完成。

汉语言文学下半年自考科目

汉语言文学下半年自考科目

汉语言文学下半年自考科目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涉及汉语言和汉族文化的学科,是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

在下半年的自考科目中,汉语言文学是必修科目之一。

本文将从汉语言文学的概述、教学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概述汉语言文学学科是研究汉语言和汉族文化的学科。

它涉及到汉字、汉语音韵、汉语语法、汉语修辞、汉语文学、汉字文化、汉代史学、汉代哲学等多个方面。

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特点,同时也能加深我们对语言和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下半年自考科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汉语音韵学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音韵的学科。

它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汉语音韵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音和理解汉语的声音规律。

2.汉语文法汉语文法是研究汉语语法的学科。

它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结构、语法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汉语文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规则,从而提高汉语的表达能力。

3.汉语修辞学汉语修辞学是研究汉语修辞的学科。

它包括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汉语修辞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汉语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4.汉语文学汉语文学是研究汉语文学作品的学科。

它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汉语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汉语文学作品,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5.汉字文化汉字文化是研究汉字的学科。

它包括汉字的构成、演变、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汉字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深层含义,了解汉字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三、考试形式汉语言文学下半年自考科目的考试形式主要为笔试。

考试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汉语言文学下半年自考科目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不仅有助于提高汉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识。

自考本汉语言文学考试科目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近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美学、中学语文教学法、外国文学史、毕业论文、英语(二)、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文体写作、唐诗宋词研究、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唐宋词研究、民间文学概论、心理学、古代汉语等。

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列表

课程设置:必考课11门52学分;选考课4门26学分;加考课4门24学分。

说明:
1.港澳考生可不考001、002两门课程,但须加考231课程。

2.选考课程不考英语(二)者须选考102至104课程。

3.中文、中文秘书、新闻、小学综合教育(中文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其他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1至203课程,已取得相同名称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免考。

4.本专业仅接受国民教育序列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考生以《广东省自学考试报考必读》公布的为准。

)。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资料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资料中国的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汉语言文学更是独具特色,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汉语言文学本科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批评意识和创作能力。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汉语言文学本科的相关内容。

汉语言文学本科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批评和创作等多个方面。

其中,学生需要熟悉文学的概念,理解文学的本质和特征,掌握各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

同时,还需要熟悉古代文学,如诗、词、曲和小说等,了解中国文学的源流和历史演变。

此外,还需要熟悉现代文学,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掌握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特征,了解各种文学流派和作者。

学生还需要具备文学批评的能力,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文学创作的能力,能够自主完成一定量的文学作品。

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面授、自学和网上课程等多种方式。

学生可以参加各种文学研讨会和国内外的文学讲座,了解最新的文学动态和思潮。

同时,还可以参与文学交流和创作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学实践能力。

此外,还可以参考国内外著名作家的经验和创作方法,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水平。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从事文化、出版、广告、媒体等多个行业。

有些学生还可以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继续从事文学研究或文学创作。

此外,还可以从事文学教育工作,从事高校或中小学的文学教学工作,传承、弘扬中国的文化。

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本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批评意识和创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多加学习和实践,成为具有文学素养和才华的人才。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涵盖了汉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基础和深厚的文学素养的人才。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理解能力和文化综合素养,能够为文化传承和文学研究做出贡献。

一、专业课程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语言学、文学理论、文学欣赏、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方面。

其中,语言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主要介绍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的知识。

文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主要介绍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批评方法和文学流派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文学欣赏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它主要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课程,它们分别介绍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和用法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语言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二、专业特色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色:1. 语言与文学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既注重语言学的学习,也注重文学理论的研究,将语言学和文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语言和文学两个方面都有所涉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言和文学的本质。

2. 古代与现代的并重汉语言文学专业既学习古代汉语,也学习现代汉语,将古代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古代和现代两个时期都有所涉猎,从而更好地理解汉语言的演变和发展。

3. 文化综合素养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注重语言和文学的学习,也注重文化综合素养的培养,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精神。

三、就业前景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文化传媒行业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新闻、出版、广告等文化传媒行业的工作,包括新闻编辑、出版策划、广告文案等。

2. 教育行业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包括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1 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2.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3 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似瘦”中的“奇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1.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劲刚健为特征,。

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2.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

,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是:“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一.“辞达”、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

如《前赤壁赋》三.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以.“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

1 文为诗”实际上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

,如《百步洪》。

2.丰富的比喻,也称“博喻”.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平凡事物,一经其手写出,给人以触处生春之3 感,如《汲江煎茶》。

.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

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4 ”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

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5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刚健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高风绝尘才是6 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苏轼词的风格风格是多但也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苏词的风格是豪放,苏轼乃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样化的。

”1.豪放,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此词为悼亡之作,对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婉约,如《江城子》思念之情,置于生死两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叹喟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清旷,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何地位?答:苏轼对词最大的创造,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诗为词。

具体表现在:第一,内容上,打破了过去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的传统,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报国雄心、人生奥秘等,无不可以入词。

第二,风格上,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既有婉约,又有豪放、清旷、幽美等。

.第三,在词与音乐的关系上,打破了以词附属于音乐的传统,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工具。

第四,艺术手法上,变化多样。

传统词往往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情从景出,情景交融,苏词打破传统程式,既有借景抒情之作,更多的则是随机应变,变化莫测,无一定之规,真正做到了融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于一体。

第五,语言上,高度诗化。

总之,词发展到苏轼时,它的娱乐功能减弱了,而抒情的功能大大加强了,实际上已经成了诗的另一种形式。

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将黄庭坚的严羽在《沧浪诗话》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诗列为“山谷体”,其主要艺术特点有:,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1.喜欢用拗句,所谓“拗句”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

这种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

“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具体的诗.2,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是一种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语产生质歌创作。

所谓“夺胎换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的语言炼金术,对前人用典法的一个发展,目的在于“以故为新”—“青眼“一联,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

如,《登快阁》“朱弦”的历史典故。

黄庭坚“山谷体”的风格特征“生新瘦硬”李清照的词分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特点是什么?答:李清照的词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生活与情怀。

在她的笔下,少女生活是充满欢乐的。

早期少妇之词的主旋律则是抒发离别相思的感受,与少女之作相比,明显多了一分沉重。

的作品则主要表现她作为寡妇的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后期凄苦悲凉。

.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9,除此之外,他有的作豪放是辛词的主要风格答:首先,辛词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

无疑,有的缠绵有的婉丽清畅,品秾纤华丽似花间体,有的明白通俗如白乐天体,有的轻巧尖新,表现了辛弃疾兼收并蓄的多样的风格婉约,更有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的作品。

才情与胸怀。

久远的。

这主要表现在豪放的情感、阔大的空间、其次,辛词的艺术境界阔大而充满流动感时间、富有力量和阳刚之气的意象等方面。

、、《史记》再次,辛词在语言上融会贯通,既从古代各种文体的不同作家作品,如《诗经》、陶诗、杜诗、韩柳散文中广泛地撷取精华,使词具有典雅《世说新语》《庄子》、《楚辞》、之气,同时,又大胆地吸取民间口语,使词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另外,辛词已表现出了浓。

厚的以文为词、以议论为词的特点.姜夔词的主要特色是什么?怎样理解姜词“清空”的特点?所表现的情感也多为身世飘零和情场失意的感答:姜夔的词内容上大多为记游及咏物之作,叹,虽然在内容上并无特别之处,但艺术上颇为精致。

他的词一个突出的特色是音节谐婉。

同时,也讲究用字,善于渲染气氛。

当然,最能代表姜夔词特色的是前人所说的“清空”。

所谓“清空”,指的是在情感上主要抒发高洁的士大夫情怀,艺术表现上避实就虚,侧重于空灵的境界,色彩上偏于素净。

12.简述柳永词的俚俗色彩柳永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

.构成一种很平他能够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一.俚俗色彩首先表现在语言的浅近易懂上,。

言情道爱也很浅近,如《小镇西》“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民化的表述风格。

如《佳人》”柳词在当时成为最通俗的大众歌曲。

“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

二.柳词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方面:.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1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思想为主。

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歌妓词,写与歌妓来往,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带有2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才子佳人恋爱的情调而求灵与肉的统一。

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13.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周邦彦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可从三方面来看: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

1.就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 2 妥帖工稳。

从创作风格方面说,周邦彦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如《苏幕遮》3.”体物工巧细致,用笔之缜密典丽,开南宋雅派词的先河。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14.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北宋中叶的秦观善于抒情的哀婉词作,是婉约词的代表。

他的婉约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1.灵心善感而寄情深微,如《浣溪沙》以寻常之语,状寻常之事,寄情幽远。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有句皆隽、无字不雅,如《鹊桥仙》.景中寓情,情中有景。

3 15.简述秦观词的情致的表现秦观词以抒情为主,能化景物为情思,秦词中的情致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专主情致”故有秦词《淮海词》中写“儿女柔情”之作占绝大多数,1.描写男女之情:如深秦词善于情景交融来表达感伤的情绪,之说。

秦词便于女声演唱的那种柔婉缠绵的口吻。

常在关键的地方插入含蓄优美秦观的慢词也以铺叙为主展开词情,具一种袅袅婷婷的情致。

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

的景色,使那本欲畅达的感情有所收敛,极富情致和韵味,“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悲苦凄怆之情,描写身世之感:如《踏莎行》.2深沉哀婉,感人至深。

在写滥了的选择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运用提炼加工的口语来表达,题材中创出新意,以情韵取胜。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6、江西诗派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非地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7、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号徐玑永嘉四灵。

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8永嘉四灵: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

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江湖诗派9、而得名。

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

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

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宋诗与唐诗有何不同?1、;宋诗与唐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唐诗重“象”,宋诗重“意”唐诗是诗人之诗,宋诗是学者之诗。

这就是说,唐诗重在描绘形象、意象,通过形象、意象的描绘来表现情感思想,与此特点相联系,唐诗意境鲜明、情寓于象,语言简洁,表现含蓄“象”的描绘是次要的。

因此,宋诗往往而耐人寻味。

宋诗则侧重于直接表现情感、思想,唐诗基本上能做到用诗人自己自表现也不太含蓄。

多议论,语言也不像唐诗那样简洁凝炼,然平易的语言来表达,宋诗则往往用典故和前人的话来表现,因而宋代的诗人首先是学者。

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

一.元好问的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不仅在金代诗人里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