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路由原理 静态路由配置精

合集下载

静态路由配置原理

静态路由配置原理

静态路由配置原理静态路由配置是一种网络路由技术,用于在网络设备之间传递数据包。

它是通过手动配置路由器上的路由表来实现的,与动态路由协议不同,静态路由不会自动学习网络拓扑变化。

静态路由配置的原理是在每个路由器上手动配置路由表项,将目的网络地址和下一跳地址关联起来。

当一个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查找自己的路由表,根据目的地址查找下一跳地址,并将数据包发送到该下一跳地址。

这个过程是基于预先配置的路由表进行的,而不涉及动态更新。

在静态路由配置中,一条路由表项包含目的网络地址和下一跳地址的映射关系。

目的网络地址指的是数据包要到达的目标网络的范围,下一跳地址是数据包将被发送到的下一个路由器的地址。

通过配置多条路由表项,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路由表,使数据包能够正确地转发到目标网络。

静态路由配置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和可靠。

由于路由表是手动配置的,所以网络管理员可以精确地控制数据包的路径选择。

此外,静态路由不会产生网络协议交换的开销,因为路由器不需要与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

这使得静态路由在小型网络或者对网络拓扑稳定的大型网络中非常适用。

然而,静态路由配置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静态路由不具备动态适应网络拓扑变化的能力。

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如新增或删除一条链路,静态路由无法自动更新路由表,需要管理员手动更新配置。

其次,静态路由配置相对繁琐,特别是在大型网络中,需要手动配置大量的路由表项,维护成本较高。

另外,当网络规模扩大时,静态路由可能无法满足高效转发数据包的需求,因为它只能根据目的网络地址进行路由选择,而不能根据实时网络流量情况来决策最佳路径。

总之,静态路由配置是一种简单可靠的网络路由技术,适用于小型网络或对网络拓扑稳定的大型网络。

但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或需要动态适应网络拓扑变化的情况下,静态路由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静态路由的基本原理

静态路由的基本原理

静态路由的基本原理静态路由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一种路由选择方式。

它是通过手动配置网络管理员指定的路由表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态路由的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一种手动配置的路由选择方式,它不依赖于任何动态路由协议,而是通过手动设置网络管理员指定的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在静态路由中,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动配置每个节点上的路由器,将目标网络与对应的下一跳地址关联起来。

二、静态路由表静态路由表是存储在每个节点上的一个表格,其中包含了目标网络和对应的下一跳地址。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某个节点时,该节点会根据数据包中目标网络地址,在静态路由表中查找匹配项,并将数据包发送到对应的下一跳地址。

静态路由表通常具有如下几个字段:1. 目标网络:表示需要转发到哪个目标网络。

2. 子网掩码:用于和目标网络地址进行按位与操作,以确定子网内部和子网之间的范围。

3. 下一跳地址:表示数据包要发送到哪个节点才能到达目标网络。

4. 出接口:表示数据包从哪个接口发送出去。

静态路由表可以通过命令行界面或者路由器配置界面进行手动配置。

网络管理员需要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逐个节点地设置静态路由表中的目标网络和对应的下一跳地址。

三、静态路由的转发过程当一个数据包到达某个节点时,该节点会根据数据包的目标网络地址,在静态路由表中查找匹配项,并将数据包发送到对应的下一跳地址。

下面是静态路由的转发过程:1. 数据包到达节点A。

2. 节点A检查数据包的目标网络地址。

3. 节点A在静态路由表中查找匹配项。

4. 如果找到匹配项,则将数据包发送到对应的下一跳地址,并更新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

5. 如果未找到匹配项,则丢弃该数据包或者将其发送到默认网关。

四、静态路由的优缺点静态路由具有以下优点:1. 配置简单:相比动态路由协议,静态路由不需要运行任何协议,只需要手动配置每个节点上的路由器即可。

2. 安全性高:静态路由不会向外部发送任何信息,因此不容易受到攻击。

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过程

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过程

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过程静态路由是一种简单且灵活的路由配置方式,它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以指定网络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相比动态路由,静态路由不会自动更新路由表,需要管理员手动更新和维护。

静态路由配置的过程相对简单,本文将详细介绍。

一、静态路由的基本概念在介绍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1.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根据目标IP地址选择最佳的转发路径,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

2. 路由表(Routing Table):用于存储路由器的转发策略,包括目标子网地址、下一跳的IP地址等信息。

3. 目标子网(Destination Subnet):表示要传送数据包的目标网络,通常用子网地址表示。

4. 下一跳(Next Hop):表示将数据包转发到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也可以是直连子网的出接口。

5. 接口(Interface):指路由器连接到子网的物理端口,不同接口之间相互隔离。

二、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静态路由的配置需要在路由器上进行,具体的步骤如下。

1. 登录路由器首先,需要通过终端或者远程登录方式登录到要配置静态路由的路由器,一般使用SSH、Telnet等协议进行登录。

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成功登录后,可以进一步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命令"configure terminal"或"conf t",并按下回车键。

3. 配置路由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可以使用"ip route"命令来配置静态路由。

该命令的基本语法如下:ip route {目标子网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的IP地址或出接口}其中,"目标子网地址"表示要传输的数据包的目标网络,"子网掩码"用于指定目标子网的范围,"下一跳的IP地址或出接口"表示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或直连子网的出接口。

静态路由 原理

静态路由 原理

静态路由原理
静态路由是网络中常用的一种路由方式,它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一组路由规则,用于指定包括目标网络地址和下一跳路由器地址等信息,以决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静态路由的原理是通过将路由规则配置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使其具备根据目标地址选择下一跳路由器的能力。

当一台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时,它会根据数据包的目标地址与路由表中的路由规则进行匹配,从而确定下一跳路由器。

该路由器会将数据包转发给下一跳路由器,直到数据包到达目标网络。

静态路由的配置相对简单,不需要动态路由协议的参与。

管理员只需要手动输入路由规则,并配置好对应的下一跳路由器地址即可。

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需要手动更新路由表,以反映最新的网络情况。

然而,静态路由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需要管理员手动维护路由规则和路由表,对大型网络来说,工作量较大且容易出错。

其次,静态路由不能适应网络拓扑变化的情况,当网络发生改变时,需要手动修改路由配置,这会导致网络中断或数据包传输出现问题。

综上所述,静态路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路由方式,适用于较小、较简单的网络环境。

它可以通过手动配置路由规则和路由表,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网络连通性的维护。

然而,在大型网络中,动态路由协议更常用,因为它可以自动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并确保网络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静态路由的原理

静态路由的原理

静态路由的原理静态路由是一种静态配置的路由方式,即管理员手动配置路由表,将目的IP地址和相应的出接口进行绑定,用于确定数据包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传输路径。

静态路由是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它不受网络拓扑的变化影响,也不会自动发现新的路由器或网络,需要手动修改和更新。

在小型网络中,静态路由的管理相对容易,但对于大型网络来说,由于路由器数量众多,网络拓扑复杂,静态路由的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繁琐。

静态路由的工作原理如下:1. 路由表的构建:在每台路由器上都需要手动添加路由表条目。

一般情况下,路由表会包括目的IP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出接口等信息。

目的IP地址是指数据包要到达的最终目的地的IP地址,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目的IP地址属于哪个网络的,下一跳地址是指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下一跳要到达的地址,出接口是指数据包从路由器出发的接口。

2. 数据包的处理:当数据包离开源主机后,会通过本地网络的默认网关(一般是本地路由器)转发到下一跳路由器。

路由器根据路由表查找下一跳地址,并将数据包传送到相应的出接口,由出接口转发到下一跳路由器。

3. 路由选择:每台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根据目的IP地址来判断下一跳地址和出接口。

静态路由的路由选择策略一般是根据目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匹配,相符的路由表条目就会被选中。

如果没有匹配的路由表条目,可能会选择默认路由,即将数据包发送到默认网关。

4. 更新路由表:由于网络拓扑可能发生变化,管理员需要手动更新路由表以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传输。

当出现网络拓扑变化时,管理员需要添加、删除或修改路由表中的相应条目,以保证数据包能够按照新的路径进行传输。

静态路由的优缺点如下:优点:1. 网络连接稳定:静态路由不会随着网络拓扑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其稳定性较高,适用于网络拓扑变化较少的情况。

2. 计算复杂度低:静态路由不需要进行动态路由计算,因此计算复杂度较低,资源消耗较小。

3. 安全性高:静态路由的配置是由管理员手动进行的,不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或恶意篡改。

静态路由原理与配置

静态路由原理与配置

静态路由原理与配置静态路由原理与配置1、路由(Routing)路由是指分组从源到⽬的地时,决定端到端路径的⽹络范围的进程。

路由⼯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络层的数据包转发设备,是从源主机到⽬标主机的转发过程。

2、路由器(Router)(1)路由器概述路由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络的硬件设备,在⽹络间起⽹关的作⽤,是读取每⼀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智能性的⽹络设备。

主要功能为转发与寻址,能够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的地,并在转发过程中选择最佳路经的设备。

(2)路由器的⼯作原理⽹络中的设备相互通信主要是⽤它们的IP地址,路由器只能根据具体的IP地址来转发数据。

IP地址由⽹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

在Internet中采⽤的是由⼦⽹掩码来确定⽹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掩码与IP地址⼀样都是32位的,并且这两者是⼀⼀对应的,⼦⽹掩码中"1"对应IP地址中的⽹络地址,"0"对应的是主机地址,⽹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就构成了⼀个完整的IP地址。

在同⼀个⽹络中,IP地址的⽹络地址必须是相同的。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只能在具有相同⽹络地址的IP地址之间进⾏,如果想要与其他⽹段的计算机进⾏通信,则必须经过路由器转发出去。

不同⽹络地址的IP地址是不能直接通信的,即便它们距离⾮常近,也不能进⾏通信。

路由器的多个端⼝可以连接多个⽹段,每个端⼝的IP地址的⽹络地址都必须与所连接的⽹段的⽹络地址⼀致。

不同的端⼝它的⽹络地址是不同的,所对应的⽹段也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使各个⽹段中的主机通过⾃⼰⽹段的IP地址把数据发送到路由器上。

(3)路由器的应⽤功能①实现IP、TCP、UDP、ICMP等⽹络的互连②对数据进⾏处理。

收发数据包,具有对数据的分组过滤、复⽤、加密、压缩及防护墙等各项功能③⼀句路由表的信息,对数据包下⼀传输⽬的地进⾏选择④进⾏外部⽹关协议和其他⾃治域之间拓扑信息的交换⑤实现⽹络管理和系统⽀持功能3、路由表(Routing Table)(1)路由表概述路由表是⼀个存储在路由器或者联⽹计算机中的电⼦表格(⽂件)或类数据库。

静态路由的配置简单解释

静态路由的配置简单解释

静态路由的配置:需要配置静态路由的是指想要到达的非直连网段,就是隔着一个网段。

例如:两个路由器,一共4的接口,A----B----C----D。

则,A处于10.10.20.1 B处于10.10.30.1,C和B一根线直连,必须是同一网段,处于10.10.30.3.、D处于10.10.40.1若A要与D通信,这就需要静态路由的配置,因为,AD之间不是直连的.配置如下:ip router 目的IP + 子网掩码+ 途中进过的直接连接的转接IP(不是本路由,与下一个路由器的直连接口所处网段)(下一跳)如A-->D ip router 10.10.40.0 255.255.255.0 10.10.30.3(D的IP + C(转接路由(下一跳))的IP)当有多个路由时,直接与PC机相连的路由的静态路由配置,要涵括想要到达的所有非直连网段(下一跳都是与下一个路由器的直连接口所处网段)如图:PC0(10.10.10.10)要与PC1(10.10.40.10)通信。

经过三个路由器,Router1的两个接口:A:10.10.10.1/24 B:10.10.20.1/24Router2的两个接口:C:10.10.20.3/24 D:10.10.30.1/24Router3的两个接口:E:10.10.30.3/24 F:10.10.40.1/24所以,在router1中要配的静态路由如下Ip router 10.10.40.0 255.255.255.0 10.10.20.3Ip router 10.10.30.0 255.255.255.0 10.10.20.3在router2中Ip router 10.10.40.0 255.255.255.0 10.10.30.3Ip router 10.10.10.0 255.255.255.0 10.10.20.1 在router3中Ip router 10.10.10.0 255.255.255.0 10.10.30.1 Ip router 10.10.20.0 255.255.255.0 10.10.30.1。

静态路由的配置原理

静态路由的配置原理

静态路由的配置原理静态路由是一种基于手动配置的路由方式,与动态路由相比,它不会自动学习网络中的路由信息,需要手动配置路由表,因此相对来说简单易懂,且网络性能较好。

本文将介绍静态路由的配置原理。

一、静态路由的概念静态路由是指网络管理员手动在路由器上配置的路由信息,这些路由信息包括目的地址、下一跳地址等。

当路由器收到数据包时,会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最佳路径进行转发。

二、静态路由的配置方式静态路由的配置需要管理员手动在路由器上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首先需要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网络中的路由器、交换机、主机等设备,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2. 配置路由器: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配置各个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基本信息。

然后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配置各个路由器的路由表,包括目的地址、下一跳地址等信息。

3. 测试网络连通性:完成路由器的配置后,需要测试网络的连通性,以确保各个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三、静态路由的优缺点静态路由有以下优点:1. 简单易懂:静态路由的配置比较简单,管理员只需要手动配置路由表即可。

2. 网络性能好:由于静态路由不需要学习网络中的路由信息,因此网络性能较好。

3. 安全性高:由于静态路由不会自动更新路由表,因此攻击者无法通过发送虚假路由信息来破坏网络。

静态路由也有以下缺点:1. 无法应对网络拓扑变化:由于静态路由的路由表需要手动配置,因此无法应对网络拓扑变化,需要管理员手动更新路由表。

2. 配置繁琐:在大型复杂的网络中,手动配置静态路由的工作量比较大,容易出现错误。

3. 不适合动态网络:静态路由不适合应对动态网络,因为它无法自动学习网络中的路由信息。

四、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比较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是两种不同的路由方式,它们各自具有优缺点。

下面对它们进行比较。

1. 配置方式:静态路由需要手动配置路由表,而动态路由可以自动学习网络中的路由信息。

2. 网络性能:由于静态路由不需要学习网络中的路由信息,因此网络性能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b Network- 末节网络
Network
192.168.1.0
S0
A
BB
192.168.2.2 192.168.2.1
不论去往哪里的非本网段的数据包都转 发给路由器A的192.168.2.2接口
静态与默认路由适用的环境
? 静态路由
特点 路由表是手工设置的 除非网络管理员干预,否则静态路由不会发生变化 路由表的形成不需要占用网络资源
接口 f0/0
f0/1
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手工配置的,是单向的。
Network
192.168.1.0
S0
A
B
192.168.2.2 192.168.2.1
到达192.168.1.0网段,需要将数据包转 发给路由器B的192.168.2.1的接口
默认路由
?当路由器在路由表中找不到目标网络的路由条目时,路 由器把请求转发到默认路由接口
192.168.1.10 192.168.1.11
静态路由的配置 2-2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 A>enable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 A#config terminal Router A(config) #interface f0/0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配置接口IP地址
Router A(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
适用环境 一般用于网络规模很小、拓扑结构固定的网络中
? 默认路由
特点 在所有路由类型中,默认路由的优先级最低
适用环境 一般应用在只有一个出口的末端网络中 或作为其他路由的补充
路由器转发数据包时的封装过程
Host A
以太网帧
192.168.1.2/24
IP包
00-11-12-21-11-11
P R E
P R E
0DA0-11AS-12-2T1y-p4e4-44 Header
C
Data
R
C
00-11-12-21-66-66
DA:192.168.2.2/24
Host B
SA:192.168.1.2/24 00-11-12-21-55-55
00-11-12-21-66-66
路由和交换对比
?路由工作在网络层
E0 S0 S0
直连路由
?当在路由器上配置了接口的IP地址,并且接口状态为up的时 候,路由表中就出现直连路由项
20.0.0.0/8
路由表
网段
对于不直连1的92网.1段68,.1需.0要/24
静态路由或动10态.0路.0由.0/,8 将
f0/1
网段添加到路由表中
f0/0
10.1.1.1/8
192.168.1.1/24
Router A(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 A(config-if)#exit 目标网段
目标网段的掩码 激活端口
根据“路由表”转发数据 路由选择 路由转发
?交换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 硬件转发
静态路由的配置 2-1
?如果路由器A连接的网络需要访问192.168.1.0网段的主 机,需要做什么设置?
Network
192.168.1.0
fa0/0
fa0/1
fa0/0
A
B
192.168.2.2 192.168.2.1
S0
Router2
2.2
4.3
4.2
S0 Data
E0
路由表
网段
接口
1.0
E0
2.0
S0
4.0
S0
路由表
网段主机4.2接接收口到数据包
1.0
S0
2.0
S0
4.0
E0
路由表
?路由表:在路由器中维护的路由条目,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做路
径选择。
那么这张表 是怎么形成
的呢?
网段
1.0 2.0 4.0
路由表
接口
1.1 1.0
路由器接收到数据,查 看数据包中的目标地址
为4.2,查找路由表
4.0 4.1
1.2Data
Router1 2.1
1.3
E0
S0
Router2
2.2
4.3
S0
4.2 E0
路由表
网段
接口
1.0
E0
2.0
S0
4.0
S0
路由表
网段
接口
1.0
S0
2.0
S0
4.0
E0
路由器工作原理 5-3
1路.1 由发器1数1.0根据据到路S0由口表转
Router1 2.1
1.3
1.2
EDa0ta
S0
路由表
网段
接口
1.0
E0
2.0
S0
4.0
S0
4.0 4.1
Router2
2.2
4.3
S0
4.2 E0
路由表
网段
பைடு நூலகம்
接口
1.0
S0
2.0
S0
4.0
E0
路由器工作原理 5-4
1.1 1.0
路由器2接收到数据包, 查看数据包的目标地址,
并查找路由表
4.0 4.1
Router1 2.1
1.3
1.2
E0
DaSta0
Router2
2.2
4.3
S0
4.2 E0
路由表
网段
接口
1.0
E0
2.0
S0
4.0
S0
路由表
网段
接口
1.0
S0
2.0
S0
4.0
E0
路由器工作原理 5-5
1.1 1.0
路由器2根据路由表转
4.0 4.1
发数据到E0口
Router1
2.1
1.2
1.3 E0
CCNA (640-802)
---路由原理、静态路由的配置
ITE PC v4.0 Chapter 1
Cisco Public
1
什么是路由?
?路由
跨越从源主机到目标主能机够的将数一据个包互转联发网到络正来确转的发目数据包的过程
的地,并在转发过程中选择最 佳路径的设备-路由器
10.120.2.0 E0 S0
主机 A
172.16.1.0 主机B
路由器工作原理 5-1
主机1.1要发送数据到
1.1 1.0
4.2
1.2Data
Router1 2.1
1.3
E0
S0
4.0 4.1
2.2
Router2 4.3
S0
4.2 E0
路由表
网段
接口
1.0
E0
2.0
S0
4.0
S0
路由表
网段
接口
1.0
S0
2.0
S0
4.0
E0
路由器工作原理 5-2
P R E
DA00-11AS-12-2Ty1p-2e 2-22Header
C
Data
R
C
10.1.1.2/8
DA:192.168.2.2/24
00-11-12-21-44-44
B e0
以太网帧 SA:192.168.1.2/24
00-11-12-21-33-33 IP包
192.168.2.2/24
192.168.2.1/24 00-11-12-21-55-55
D A
S A
Type
Header
Data
C R C
192.168.1.1/24
00-11-12-21-22-22
DA:192.168.2.2/24
10.1.1.1/8
e0
以太S网A帧:192.168.1.2/24
00-11-12-21-33-33
A e1 e1
00-11-12-21-11-11 IP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