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员工工资计算()
当前最流行的8种基本工资制度

8种常见的基本工资制度1、绩效工资制(Pay for Performance)绩效工资制是根据员工近期绩效决定其工资水平,员工基本工资与绩效直接挂钩,随绩效而浮动。
这是最古老的工资制度,最常见形式有计件工资制、销售提成制。
计件工资制是指预先规定好计件单价,根据员工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来计量工资的数额,其计算公式为:计件工资=记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计件工资制的优点在于计算方式简单,能够从劳动成果上反映劳动的差别,有利于工作方法的改善和工作时间的有效利用,激励性强,公平性强。
计件工资制的缺点在于容易出现追求产量,忽视质量、消耗定额,增加成本,易助长员工短期行为,不利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不适合合作性强的复杂性工作;因管理或计算提高后,要提高定额比较困难;可能导致工人工作过于紧张。
计件工资制的适用范围必须是一些数量和质量主取决于劳动者个人技能、劳动数量程度及个人努力程度的工作,同时必须是那些容易制定劳动定额、产品质量容易检查、产生过程持续与稳定、大批量生产的工种。
销售提成制是针对销售人员的一种激励性的、特殊的计件工资制,它主要是根据销售人员的销售额或销售收入(或销售利润、市场份额)的一定比率提成,以此作为他们的基本工资。
其基本公式为:基本工资=销售额×提成比率。
2、职位工资制(Pay for Job)职位工资制是传统而普遍的工资制度,我国至今主要停留在职位工资制阶段。
职位工资制主要反映员工所承担的职位的价值,“对岗不对人”。
其基本方法是把各种各样的任务被归类为职位,专家们进行职位评价,确定不同职位的相对价值,建立职位结构;再根据市场薪资调研及组织业绩和人事战略,确定组织中全部职位的平均工资水平;最后确定每个职位的绝对工资水平,形成工资结构。
这样,每个职位都会对应某一薪金等级,员工在什么职位就领取什么工资,员工可以从某个职位到另外一个职位进行流动,但各个职位本身及其所对应的基本工资是不变的。
员工工资和假期计算表(详细版)

5
产假
1.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续订书面劳动合同而继续工作,此时可以主张的期间为劳动合同期满的次日,最多12个月。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主张双倍工资的期间最多为12个月。
1、“二倍工资”以按月计算为宜。
2、双倍工资的数额,按未订立劳动合同所对应的时间用人单位应当正常支付的工资为标准计算。
3.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等情形,属于法定情形的延续,即使用人单位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也无须支付双倍工资。
每小时加班费≥小时工资基数的150%
在确定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工资有明确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对工资没明确约定的,按集体合同约定执行。
3
医疗期时长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
1.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医疗期为三个月;
2.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
员工工资和假期计算表
序号
类别
计算公式
备注
1
休息日加班费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年休假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工资计算方法

工资计算方法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反算法:工资=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 + 法定节假日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同样举上面的案例:案例一:某员工月薪2175元,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本月月薪多少?正算法:2175÷21.75×22×(21.75÷23)=2080.4元反算法: 2175—2175÷21.75×1×(21.75÷23)=2080.4元案例二:某员工月薪2175元, 5月份有21个工作日,5.1为法定节假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0天,本月月薪多少?正算法:2175÷21.75×(20+1)×(21.75÷(21+1))=2 076.14元反算法: 2175—2175÷21.75×1×(21.75÷(21+1))=2076.1 4元目前也有一些实行6天工作制之类的民营或私人企业不使用21.75计算月薪的,而是直接用实际出勤天数进行计算。
这也可行。
法律法规并不强制要求企业一定按21.75来计算月薪。
最普遍的算法就是用“工资=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这种算法错就错在没把“带薪法定节假日”天数算进去。
正确的应该为“工资=月薪÷(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完整)员工的产值工资计算公式

员工的产值工资计算公式=(本月产值总数一3000元基本任务数)x6%,员工的产值积分计算公式=本月产值总数x2%。
(一)、员工月工资分配方案正式员工的月工资分为:基本工资、技术工资、职务工资、综合管理工资、人股分红、产值工资、部门效益工资、计件工资、电话费补助、营销工资、加班工资、奖励工资.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至500元不等.试用员工转为正式员工后,基本工资为每月300元,连续3个月月产值超过10000元者,月基本工资可增加到每月350元,连续12个月月产值超过15000元者,月工资可增加到450元,B分累计达到10000分者,基本工资不足500元的可上调一级工资。
连续六个月产值下降,工资按下降比例递减。
员工休息、休假、请假超过两天部分,按平均数扣除工资。
对公司有突出贡献者,基本工资标准可适当提高.2.技术工资:公司鼓励员工一专多能,凡员工有技术专长或是掌握多项技术者,即可享有领取技术工资资格。
技术工资以每级50元标准递增,一般技术人员最高为300元,特殊技术人员最高为500元,上调间隔不得少于一年.技术工资按出勤天发放,员工休息、请假、病假参照基本工资办法执行。
3.职务工资:班组长以上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均有职务工资标准,其标准因其职务高低和管理任务轻重而定,每级50元,普通干部最高为300元,经理以上干部最高为800元,按月发放.职务工资与领取者个人的管理任务完成情况挂钩,一般每100元须当月完成管理任务50分(指管理扣分),完不成管理任务按每分1元从本人职务工资中扣除,如管理水平欠佳和未完成管理职能,可随时停止发放,同时职务工资还要与出勤天数挂钩发放.公司对干部实行竟聘上岗后,可提高职务工资标准。
4.综合管理工资:指员工接受的个性化的工作任务所发放的工资,干部每月在300元以内,员工可改用产值发放方式.5.入股分红:指员工与公司共同投资购买的设备,根据利润,按照入股金额的比例,当月从工资中兑现.利多多分,利少少分,无利不分。
员工平均工资怎么算合理

员工平均工资计算方法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
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解释: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
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员工平均工资的衡量标准在工资问题上,老百姓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平均”二字。
从纯理论的角度考虑,用“平均数”来表达居民财富水平的变化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
但是,如果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现状相结合,那么,“平均数”很有可能难以客观反映社会现状、反映群众的真实生活水平。
在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度里,衡量这个国家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低、财富增长快慢的立足点,应放在社会的“工资短板”方面,即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及社会贫困线以下两个层面。
首先,要看这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
分析一下,这两个层面聚集的人群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果增加了,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在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也有可能在进一步积累,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这种现象的恶化。
如果减少了,说明现状在得到改善,可以继续按照这样的目标发展。
第二,这两个层面群众收入的增减变化。
在“平均数”之外,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长了多少?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又增长了多少?如果这两个层面人群的收入增长水平低于或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那么,说明社会贫富差距在继续加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没有效果或效果有限,必须调整政策策略。
出勤工资计算公式(一)

出勤工资计算公式(一)出勤工资计算公式1.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根据一般的劳动合同,基本工资是根据月度出勤天数来计算的。
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工资 = 月度出勤天数 × 每日工资例如,某员工的每日工资为100元,月度出勤天数为20天,那么该员工的基本工资为2000元。
2.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当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内工作时,需要根据加班时间计算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通常根据加班小时数和每小时加班费率来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加班工资 = 加班小时数 × 每小时加班费率例如,某员工的每小时加班费率为50元,他本月共加班了10小时,那么该员工的加班工资为500元。
3. 缺勤工资扣除公式当员工缺勤时,应根据缺勤天数扣除相应的工资。
缺勤工资通常根据缺勤天数和每日工资来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缺勤工资 = 缺勤天数 × 每日工资例如,某员工的每日工资为100元,他本月共缺勤了3天,那么该员工的缺勤工资为300元。
4. 实际出勤工资计算公式实际出勤工资是基本工资加上加班工资,并扣除缺勤工资后的金额。
计算公式如下:实际出勤工资 = 基本工资 + 加班工资 - 缺勤工资例如,某员工的基本工资为2000元,加班工资为500元,缺勤工资为300元,那么该员工的实际出勤工资为2200元。
5. 具体案例某员工本月的月度出勤天数为22天,每日工资为120元,加班小时数为15小时,每小时加班费率为60元,缺勤天数为1天。
根据以上的公式计算,该员工的工资计算如下:基本工资:基本工资 = 22天 × 120元 = 2640元加班工资:加班工资 = 15小时 × 60元 = 900元缺勤工资:缺勤工资 = 1天 × 120元 = 120元实际出勤工资:实际出勤工资 = 2640元 + 900元 - 120元 = 3420元因此,该员工本月的实际出勤工资为3420元。
以上是关于出勤工资计算公式的相关说明和例子。
21.75天的正确算法[精品文档]
![21.75天的正确算法[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7f77b58783e0912a3162a1f.png)
21.75天——企业员工工资计算之痛(律师)企业员工月工资的计算,各种方法都有,乱象丛生。
即便是资深人力资源管理者, 都经常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曾经和很多管理者就此问题交流过,普遍对月工资的计算存在误区。
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或财务人员工作了N年,错了N年。
为什么会出现案例中的问题呢?前些天,还看到一专些劳动法律师在微博上“卖关子”,痛下决心理出来供大家分享:一、“20.83”与“21.75”的由来说到月工资的计算,必须先简单介绍一下“20.83”与“21.75”的由来。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644号)的规定,一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
“20.83”的用途是什么?只是表明月平均工作时间是20.83天这一事实,无其他作用。
“21.75”的用途是什么?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21.75”只是在计算日工资标准、小时工资标准时使用(计算加班工资的基础)。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折算办法是以一整年为单位来考虑的,一年365天中减去104个休息日,剩下的261天用人单位都是要支付工资的,包括了一年中的11个带薪法定假日。
所以,一个年度中,月平均计薪天数就是261÷12月=21.75天。
但是实际上,我们员工每月的实际计薪天数并不是21.75天。
21.75仅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二、所谓正算与反算的究竟是否合理?现实的一些企业管理者,有依据出勤天数计算工资的“正算法”,与依据缺勤天数计算的“反算法”之争。
薪酬形式基本知识

料废品的生产,员工付出了合格劳动
加工料废品的计件工资=150*2=300元
加工工废品应赔偿的金额=50*4=200元
计件工资=1600+300-200=1700元
李某2006年共加工某产品1000件,经检验,其 中合格品为800件,料废品(因加工材料的缺 陷而导致的废品)150件,工废品为50件。合 格品的计件单价为2元/件,工废品单位赔偿金 额为4元/件。则该月李某计件工资是多少?
薪酬形式
薪酬形式;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资历工资制;职位工资制; 知识工资制;结构工资制。
薪酬形式
所谓薪酬形式,就是指计量劳动和支付薪酬的 方式。
目前企业普遍运用的主要薪酬形式包括计时工 资制、计件工资制,它们是基本薪酬的计量形 式。
(一)计时工资制
计时工资是一种按照单位时间工资标准和实际 工作时间计算和支付工资的形式。在实际工作 中,一般是按特定的薪酬体系为员工个人或岗 位(职务)确定工资级别和相应的单位时间的工 资标准,然后再按实际工作时间计付工资。
某生产辅助员工为生产员工提供辅助服务,辅 助员工的日标准工资为30元,其被服务员工日 标准产量为50件,被服务员工实际产量为80件, 则辅助员工的计件工资为:
辅助员工的计件工资=30÷50×80=48元
(8)综合计件工资制
即计件单价不仅以产量定额来计算,而且还把 质量、原材料消耗以及产品成本综合考虑进去。
(5)包工工资制
即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或工作任务包给工 人(班组或工程队),预先规定完成工作的期 限和工资总额,在工人按期按质完成任务后, 就领取全部包工工资。
(6)提成工资制
即员工的工资按照团队的营业额、毛利等一定 比例提取,然后再在员工内部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