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林可霉素
林可霉素详细说明书

【特别警示】1.本药能引起致命的大肠炎。
从开始用药至停用本药后数周可出现腹泻、大肠炎及假膜性肠炎等,严重者应补充体液、蛋白质和电解质。
若有临床指征,还应评估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FDA药品说明书-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2.本药不能用于非细菌性感染(如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等)。
(FDA药品说明书-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林可霉素英文通用名称:Lincomycin其他名称:洁霉素、林肯霉素、洛霉素、Albiotic、Cillimicina、Lincolci na、Lincomixzo、Lincomycinum、Mycivin。
【临床应用】CFDA说明书适应症1.用于治疗敏感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及厌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女性生殖道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2.用于治疗对青霉素过敏的或不适于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感染性疾病。
3.本药滴耳液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慢性中耳炎。
4.本药滴眼液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结膜炎、角膜炎。
临床指南风湿热诊断和治疗指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修订版)血液净化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修订版)【用法与用量】成人·常规剂量·一般用法1.口服给药一日1.5-2g(按林可霉素计,以下同),分3-4次给药。
2.肌内注射一日0.6-1.2g,分次注射。
3.静脉滴注一次0.6g,每8或12小时1次,滴注1-2小时。
严重感染时一次0.6-1g,每8-12小时1次。
危及生命时剂量可增加至一日8g。
最大剂量为一日8g。
·急、慢性中耳炎1.经耳给药一次1-2滴,一日3-5次。
·结膜炎、角膜炎1.经眼给药一次1-2滴,一日3-5次。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的适宜剂量为常规剂量的25%-30%。
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

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林可霉素注射液用于敏感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及厌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盆腔感染及腹腔感染等,那么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你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药品名称】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通用名】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林可霉素。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敏感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及厌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盆腔感染及腹腔感染等,后两种病种可根据情况单用本品或与其他抗菌药联合应用.此外有应用青霉素指征的患者,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不宜用青霉素者本品可用作替代药物。
【包装规格】2ml:0.6g(按C18H34N2O6S计)【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成人一日0.6~1.2g,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分次注射.静脉滴注:一般成人一次0.6g,每8小时或12小时1次,每0.6g溶于100~200ml输液中,滴注1~2小时.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需注意静脉滴注时每0.6g溶于不少于100ml的溶液中,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婴儿小于4周者不用。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有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脓血样),伴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假膜性肠炎);腹泻、肠炎和假膜性肠炎可发生在用药初期,也可发生在停药后数周2.血液系统:偶可发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低、中性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罕见3.过敏反应:可见皮疹、瘙痒等,偶见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血清病反应等,罕有表皮脱落、大疱性皮炎、多形红斑和S-J综合征的报道4.偶有应用本品引起黄疸的报道5.快速滴注本品时可能发生低血压、心电图变化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6.静脉给药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禁忌】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英文名称: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Yansuan Linkemeisu Zhusheye【成份】盐酸林可霉素。
化学名称: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一水合物。
【适应症】:用于猪、牛等母畜产前、产后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乳腺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临床具体表现如下:1、产后败血病(产褥热):体温急速升高,达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两耳、四肢发凉,行动迟缓或卧地不起,从阴道流恶臭的褐色液体,常发下痢。
2、母畜产后恶露不净、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缺乳)、阴道炎、体质虚弱、长期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等产科疾病,以及受邪风导致的感冒、发热症。
3、通过母猪注射用药过奶或仔猪直接用药防治:仔猪黄白痢,水肿病、断奶仔猪肠道综合症及风寒感冒。
4、传染性胸膜炎、败血性链球菌病、重症恶性呼吸道感染。
5、特别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庆大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磺胺药、氟苯尼考已经耐药的菌株使用本品依然有显著疗效。
【用法用量】: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0.15ml,一日一次,重症头天使用2次,连用2—3日,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注射。
子宫灌注:用本品10ml溶于50—100ml生理盐水中灌注,一日1一次,连用3日。
【通用名】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主要成份】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沙星、牛磺酸、蜂胶内脂、胃蛋白肽等。
【适应症】用于猪、牛、母畜产前、产后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乳腺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对已经耐药的菌株依然有显著疗效。
林可霉素VB6软膏的说明书

林可霉素VB6软膏的说明书皮肤病作为当今常见的疾病之一,有着很强的传染性,尤其是家人和朋友是最容易被传染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患者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治疗皮肤病的大多数患者采用药物治疗,那么您不妨试下林可霉素VB6软膏,治疗效果非常棒!【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林可霉素VB6软膏商品名称:林可霉素VB6软膏英文名称: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and Vitamin B6 Cream 拼音全码:LinKeMeiSuVB6RuanGao(TianLong)【主要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盐酸林可霉素、维生素B6、亲水性基质等。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乳膏。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痤疮(粉刺),脂溢性皮炎。
【规格型号】20g【用法用量】外用。
一日2-3次。
涂于患处。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过敏,如皮疹、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等。
【禁忌】1.对本品成分过敏者禁用。
2.1个月以内婴儿禁用。
【注意事项】长期用药可能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与克林霉素间有交叉耐药。
【儿童用药】1个月以内婴儿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本类药物与红霉素类有拮抗作用,不可联合用药。
【药理毒理】盐酸林可霉素对需氧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属(包括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感染有良好疗效,对大多数厌氧菌亦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厌氧菌也有良好抗菌活性。
其抗菌机制为能与菌体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阻止肽链延伸,从而抑制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一般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时,也有杀菌作用。
维生素B6在红细胞内转化为磷酸吡多醛,作为辅酶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的各种代谢功能起作用,维生素B6还参与色氨酸转化成烟酸或5-羟色胺。
因此,它能抑制皮脂分泌并有收缩血管的作用。
【贮藏】密封保存。
【有效期】18 月【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543【生产企业】黑龙江天龙药业有限公司综上所述,就是医生针对林可霉素VB6软膏的功效和用药原则做出的详细介绍,现在广大皮肤病患者是否都清晰了解了呢?皮肤病很容易受到感染而导致恶化,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时服药,不能拖延治疗,最后也希望您尽快康复!。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一、药品名称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二、成分及含量每支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含有林可霉素盐酸盐XX毫克(主要成分),辅料包括X毫克乳糖、X毫克松龙、X毫克谷胱甘肽。
三、性状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为无色或略带微黄色的清澈液体。
四、适应症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适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
五、用法与用量本品仅供医院使用,必须由具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根据病情和体重决定剂量,通常情况下成人剂量为每日X-X毫克,分X次给药。
六、禁忌症以下情况患者禁用本品:1.对林可霉素或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者;2.肝功能或肾功能严重损害者;3.婴幼儿、儿童及孕妇禁用。
七、注意事项1.使用本品需谨慎,严格根据医嘱使用,遵循规定的剂量和频次,避免出现过量使用或漏服的情况;2.使用本品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3.对患有肾脏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进行剂量的调整,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4.对使用本品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据实慎重评估药物的风险和益处;5.本品可能会干扰某些实验室检测的结果,所以在进行检查前告知医生关于本品的使用;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止误服。
八、不良反应使用本品可能会引起以下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荨麻疹等;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3.肝功能异常,如黄疸、肝酶升高等;4.肾功能异常,如尿频、尿少等。
九、药物相互作用1.如与抗生素类药物合用,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2.如与心电图监护药物合用,可能会干扰心电图结果;3.使用本品期间,应尽量避免与醋酸、硼酸、咖啡因等药物合用,以免影响本品的疗效。
十、药物储存1.本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止误服;3.使用本品的有效期为X年,过期禁止使用。
十一、包装规格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的包装规格为X支/盒。
009.盐酸林可霉素片工艺规程

江西捷众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盐酸林可霉素片工艺规程第一章产品名称、剂型、规格1.1产品名称:1.1.1通用名:盐酸林可霉素片1.1.2汉语拼音:Yansuan Linkemeisu Pian1.1.3曾用名:洁霉素片1.1.4英文名: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Tablets1.2剂型:片剂1.3规格:0.25g (250mg)第二章处方和依据2.1盐酸林可霉素片处方Rp:盐酸林可霉素250g 75,000g ( 75 kg )淀粉15g 4,500g ( 4.5kg )糊精12.5g 3,750g (3.75kg )20%乙醇适量适量硬酯酸镁适量适量制成1000片30,0000片2.2依据:2.2.1《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2.2.2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6021681。
第三章工艺流程3.1片剂车间工艺流程图及区域图第四章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4.1原辅料处理4.1.1操作过程4.1.1.1物料脱外包装经缓冲间,发现内包装有污物时用75%乙醇擦试,并贴上物料状态标示卡,方能进原辅料物暂存间。
4.1.1.2需粉碎的原辅料应进行粉碎、过筛。
4.1.1.3不需粉碎的原辅料用100~120目过筛。
4.1.2工艺条件4.1.2.1粉碎和过筛前核对品名、物料编号、批号、规格、重量、日期和操作者。
4.1.2.2粉碎和过筛应先开启除尘装置。
4.1.2.3料袋、筛网在每次使用前后,检查磨损和破裂情况,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并及时更换。
4.1.2.4粉碎和过筛后原辅料细粉应在100~120目。
4.2称量4.2.1操作过程4.2.1.1按生产指令和要求分别核对原辅料品名、物料编号、规格、批号、生产厂家。
4.2.1.2按生产指令(配制指令)分别称取原辅料。
4.2.2工艺条件4.2.2.1处方(投料)量计算,称量及投料必须双人复核,操作者及复核者均应在记录上签名。
4.2.2.2称好的物料及时送配制间进行配制。
盐酸林可霉素

8、V型混合器:2000L600kg/0.5小时/台
9、粉碎机:120kg/1小时/10、纯化水系统:2T/小时
原材料、动力消耗和技术经济指标(略)
物料平衡(略)
附:
考核指标及计算:
预计体积=碱洗丁浓液体积(L)×碱洗丁浓液单位(u/ml)/300000(u/ml)
打开蒸出丁醇接收罐真空阀门,蒸发塔阀门,冷却系统阀门,检查罐底阀是否关闭,真空度达标,开启蒸汽阀门,控制蒸汽压力,蒸发温度,用9℃水或冰盐水对蒸出丁醇进行冷却。在浓缩液接近预计体积时,取样测单位,以控制浓缩液单位在28~35万u/ml之间。每小时记录一次浓缩温度和真空度。
比旋度
----
+135°~+150°
+135°~+150°
硫酸灰分
----
----
≤0.5%
重金属
----
----
≤5PPM
细菌内毒素
≤0.5EU/mg
≤0.5EU/mg
----
仅用于注射成品
残留丁醇*
≤100PPM
≤100PPM
≤100PPM
残留丙酮*
≤1000PPM
≤100PPM
≤100PPM
残留辛醇*
工艺过程
一、发酵液纯化和过滤:
发酵液用草酸调PH至2.5-3.5,草酸用量以2.5±0.5kg/十亿发酵液的比例加入,然后用蒸汽直接加热至60-70℃,凝固蛋白质。经纯化后的发酵液用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再用自来水将滤饼中的林可霉素顶洗出来,顶水结束后用空气吹干板框,顶洗液与滤液合并。滤液应澄清,不得带絮状物和固体杂质。
盐酸林可霉素粗粉在中转桶内存放时间不超过48小时。
盐酸林可霉素

武汉贝尔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产品简介盐酸林可霉素盐酸林可霉素(洁霉素),一种药品,可治疗各种感染中文名:盐酸林可霉素CAS: 859-18-7化学名: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水合物结构式:化学式:C18H35ClN2O6S分子量:442.99规格:按C18H34N2O6S 计算(1)2ml:0.6g(2)1ml:0.2g物化性质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或特殊臭;味苦。
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
沸点:646.8°C at 760 mmHg闪点:345°C蒸汽压:1.85E-19mmHg at 25°CInChI:InChI=1/C18H34N2O6S.ClH/c1-5-6-10-7-11(20(3)8-10)17(25)19-12(9(2)21)16-14(23)13( 22)15(24)18(26-16)27-4;/h9-16,18,21-24H,5-8H2,1-4H3,(H,19,25);1H/t9-,10-,11+,12-,13 +,14+,15-,16-,18-;/m1./s1作用与用途本品为窄谱抗生素,作用与红霉素相似,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作用,特别对厌气菌、金葡菌及肺炎球菌有高效。
其作用机制和红霉素相似,属抑菌剂。
主要抑制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蜂窝织炎、扁桃体炎、丹毒,疖及泌尿系统感染等。
由于本品可进入骨组织中,和骨有特殊亲和力,故特别适用于厌气菌引起的感染及金葡菌性骨髓炎。
剂量与用法口服,成人0.5g/次,3~4次/日;儿童每日30mg~60mg/kg,分3~4次,饭前或饭后2小时服用。
肌内注射或静滴,成人0.6g/次,2~3次/日;儿童每日10mg~20mg/kg,分2次。
副作用1 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舌炎、胃部不适及腹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名】林可霉素
【英文名】Lincomycin
【别名】洁霉素;丽可胜;林肯霉素;Albiotic;Cillimicina;Lincocin;Lincolcina;Lincomixzo;Lincomycinum
【剂型】1.片剂:0.25g,0.5g;2.胶囊:0.25g,0.5g;3.注射剂:0.3g(1ml),0.6g(2ml),3g(10ml)。
4.滴眼剂:3%。
【药理作用】林可霉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林可胺类(lincosamides)碱性抗
生素。
林可霉素为抑菌药,但在高浓度下,对高度敏感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
其作用机制为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抑制细菌细
胞的蛋白质合成从而起抗菌作用。
林可霉素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
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拟杆菌属、梭杆菌、丙
酸杆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多数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
等厌氧菌以及某些放线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本药对粪链球菌、某些梭状芽
胞杆菌、奴卡菌、酵母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支原体、
真菌和病毒无效。
葡萄球菌对本品可缓慢产生耐药性。
对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
菌对本品显示交叉耐药性。
【药动学】林可霉素口服可从胃肠道吸收,不被胃酸灭活。
空腹口服后约
20%~30%被吸收。
口服后2~4h,血药浓度达峰值。
肌注后0.5h,血药浓度达
峰值。
药物吸收后除脑脊液外,可广泛而迅速分布于各体液和组织(包括骨组织)中,尤以肾、胆汁和尿液中浓度较高,乳汁中也有一定浓度。
本药可迅速经胎
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在胎儿血中的浓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25%;注射给药后
在眼中也可达有效抑菌浓度。
本药蛋白结合率为77%~82%。
半衰期为4~6h,
肝功能减退时,半衰期延长至9h;肾功能减退时,半衰期延长至10~20h。
药
物主要在肝脏中代谢,某些代谢物具有抗菌活性,儿童的代谢率较成人高。
注
射给药后药物可经肾、胆道和肠道排泄。
口服后40%以原形随粪便排出,9%~13%以原形经尿液排泄。
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不能有效清除药物。
【适应症】1.口服制剂适用于治疗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及厌氧
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女性生殖道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
染等。
2.注射制剂除适用于上述感染外,尚可用于治疗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所致
的败血症、骨和关节感染、慢性骨和关节感染的外科辅助治疗、葡萄球菌所致
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等。
3.本药对慢性骨髓炎尤其是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引起
的慢性骨髓炎有独特疗效。
4.对一些厌氧菌感染也可应用。
5.外用治疗革兰阳
性菌化脓性感染。
【禁忌症】1.对本药或其他林可胺类药过敏者。
2.1个月以内婴儿。
3.深部真
菌感染者。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对一种林可胺类药过敏时;有可能对其他林可胺类药也过敏。
2.慎用:(1)胃肠疾病患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
素相关性肠炎(假膜性肠炎)患者;(2)肝功能不全者;(3)严重肾功能不全者;(4)未完全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和恶性肿瘤患者;(5)白色念珠菌
阴道炎和鹅口疮患者。
3.药物对妊娠的影响:本药经胎盘后可在胎儿肝脏中浓缩,目前虽然尚无在人类中应用时发生问题的报道,但孕妇应用时仍需权衡其
利弊。
4.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本药可分泌入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用应权衡利弊。
5.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升高。
6.长期用药时应常规监测肝、肾功能和血象;大剂量用药时应做血药浓
度监测,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减退患者。
【不良反应】本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克林霉素。
1.胃肠道反应:常见腹痛、
胃痛、严重胀气、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有腹绞痛、腹部压痛、严
重腹泻(水样或血样便),偶致假膜性肠炎。
2.过敏反应:偶见皮疹、瘙痒、荨
麻疹、多形性红斑等过敏反应症状。
3.肝毒性: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肝功能
异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黄疸等。
4.血液系统: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中
性粒细胞减低,血小板减少等。
5.二重感染:长期用药可致菌群失调,出现念
珠菌感染等。
6.局部反应:静脉给药偶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7.不可直接静脉
推注,进药速度过快可致心搏暂停和低血压。
8.其他: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引起
血压下降、心电图异常变化等,偶可引起呼吸停止。
【用法用量】1.成人:(1)口服给药:每天1.5~2g(按林可霉素计,以下同),
分3~4次给药;(2)肌内注射:每次0.6g,每8~12小时1次;(3)静脉滴
注:每次0.6g,每8~12小时1次。
2.儿童:(1)口服给药:每天30~
60mg/k g,分3~4次给药;(2)肌内注射:每天15~30mg/k g,分2次给药;(3)静脉滴注:每天10~20mg/k g,分2~3次给药。
【药物相互作用】1.与吸入性麻醉药同用,神经肌肉阻断现象可有加强,导致
骨骼肌软弱和呼吸抑制或麻痹(呼吸暂停),在手术中或术后同用时也应注意。
以抗胆碱酯酶药物或钙盐治疗可望有效。
2.与抗蠕动止泻药、含白陶土止泻药同用,林可霉素类疗程中,甚至在疗程后数周有引起伴严重水样腹泻的假膜性肠炎可能。
因可使结肠内毒素延迟排出,从而导致腹泻延长和加剧,故抗蠕动止泻药不宜同用。
含白陶土止泻药和林可霉素同时口服,后者的吸收将显著减少,故两者不宜同时服用,须间隔一定时间(至少2h)。
3.林可霉素类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与抗肌无力药合用时将导致后者对骨骼肌的效果减弱。
为控制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在合用的疗程中抗肌无力药的剂量应予调整。
4.氯霉素或红霉素在靶位上均可置换林可霉素类,或阻抑后者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结合,故不宜与氯霉素或红霉素合用。
5.阿片类镇痛药,林可霉素类的呼吸抑制作用与阿片类的中枢呼吸抑制作用可因累加现象而有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麻痹(呼吸暂停)的可能,故必须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或监护。
6.林可霉素与新生霉素、卡那霉素在同瓶静脉滴注时有配伍禁忌。
7.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时,本药的呼吸抑制作用与阿片类镇痛药的中枢呼吸抑制作用可发生累加,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麻痹(呼吸暂停)。
【专家点评】本药抗菌作用特点是:(1)对各类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2)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类似红霉素。
葡萄球菌对本药可缓慢产生耐药性,对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药常显示交叉耐药性。
临床多用于呼吸系统感染、软组织感染、骨髓炎等。
对于慢性骨髓炎尤其是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引起的慢性骨髓炎,本品有独特疗效。
皮肤科主要用于痤疮、支原体感染性淋病,疗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