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生诗词大会习题库及点评
中小学生诗词大赛(小学组)决赛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生诗词大赛(小学组)决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B2. 以下哪句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答案:B3. 以下哪句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句子?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B4. 以下哪位诗人是“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答案:C5. 以下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答案:A6. 以下哪句诗描述了雪景之美?A.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答案:A7. 以下哪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A.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B8.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鬼”?A. 杜甫B. 李商隐C. 王之涣答案:B9. 以下哪句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B10. 以下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满江红,江湖再见。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其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绘了________的景象。
答案:春天2. 请补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小学生古诗文大会真题和详细解析

小学生古诗文大会真题和详细解析1. 宋代苏轼《祭柳子玉文》用元轻白俗郊寒岛瘦来概括四位诗人的风格特点,下列选项中有误的是()A.元轻:指元好问的诗风用语浅近,擅长在平浅明快中呈现绝代华美。
B.白俗:指白居易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诗,力求人人都能看懂。
C.郊寒:指孟郊写诗的题材经常是世态炎凉、民间苦难的内容。
D.岛瘦:指贾岛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诗作风格又偏清奇悲凄、幽峭枯寂。
答案解析:A。
“元轻白俗”是对元稹和白居易诗风的评语,谓前者轻佻,后者但俗。
元稹和白居易后被誉为“元白”。
“郊寒岛痩”是对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的评价。
因为二人作诗都是苦吟,无论诗歌内容还是艺术特征都比较相似;另外,二人的身世遭遇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出自宋代苏轼的《祭柳子玉文》,选自《东坡全集》。
A错在元指的是元稹。
而不是元好问。
【知识拓展】1)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主要作品:《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
2)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威明。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鲜卑族。
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
唐朝时期大臣、诗人、文学家、小说家。
2. 著名的宋代文人苏轼与苏辙的关系是:()A.父子B.兄弟C.叔侄D.师徒答案:B。
“苏洵、苏辙、苏轼三人被称为“三苏”。
苏洵、苏辙、苏轼皆为北宋散文家,苏洵是苏辙和苏轼的父亲,而苏辙和苏轼是兄弟,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3. 苍苍()寺,杳杳钟声晚。
句中()里应填()A.寒山寺B.竹林寺C.大林寺D.香积寺答案:B。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全诗】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小学生诗词大会题库及点评

诗词大会第一环节点评诗词大会的热播,从中央电视台到了我们二堰小学的校园里,让我们看到古典诗词非但没有在历史的演进中湮没,反而拥有更多潜在拥趸。
诗词大会让我们重新看到了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
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具有无可限量的审美潜力,你有多少情感要表达,有多少思想要表现,我们的语言文字就有多少美学潜质供你发掘,这就是经典历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第一环节结束了,台上的号选手表现:必答题第十一题识别出的一句诗句是“为有暗香来”,这句诗出自王安石的《梅花》。
全诗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鼓励:第二环节点评稿台上的选手表现落落大方,临场反应快,心理素质高,真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
其中一道选择题:下列选项哪一句和古代“快递员”的生活有关?(C)A.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注:八千里路:指作者保国抗敌,南征北战的历程。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写得是在C.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注:一骑指一人一马的合称。
红尘,闹市的飞尘,形容繁华,也指热闹的地方。
点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在得知杨玉环喜欢吃新鲜荔枝后,专程派人去岭南采摘荔枝的故事.表现统治阶级的荒淫无度。
所以这里的一骑就相当于现在的快递员。
刚才观众席上同学们的表现也是令人佩服的。
大家的诗词储备量充足,答题的积极性高。
飞花令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的游戏,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
“飞花”一词则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诗《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
行飞花令时,可以选用诗和词,也可以用曲。
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加油!。
小学生古诗文大会真题精选

一、小学生古诗文大会真题精选(答案和解析见文末)1.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是李白赠送给()的诗。
A.杜甫B.孟浩然C.汪伦D.王昌龄2. 以下哪句诗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物候现象原因相同?()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B.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C.世上十年人不识,山中五月夜犹寒。
D.迎梅已过三旬雨,秧稻初齐五月凉。
3. 下列诗句作者不是王维的一项是()。
A.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4.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望相似。
A.月月B.年年C.常常D.久久5. “人间有味是清欢”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A.清雅豁达B.及时行乐C.逍遥自在D.任性放纵6. “月出()山鸟,时鸣春涧中。
”填入()内正确的一项是()A.映B.照C.唤D.惊7. 以下与赤壁相关的诗(词)中,对应作者不正确的是()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子由C.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苏输D.踏碎铁鞋三百缅,不在危峰绝壁。
——辛弃疾8.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9.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说哪一部名著的思想内容的?()A.《红楼梦》B.《三国演义》C.《家》D.《左传》10.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出自()A.诗经B.楚辞C.汉乐府D.元曲本期小学生古诗文大会真题参考答案和解析1C。
诗句出自唐•李白《赠汪伦》。
【全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知识拓展】汪伦(722年-762年),字文焕,一字凤林,歙州黟县(宣州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人。
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诗人,著名诗人李白好友。
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居泾县桃花潭畔。
小学生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

小学生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引言: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诗词知识,开展了各类诗词大会活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小学生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希望能对参赛的小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部分:古诗词题目1. 下列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A. 《登高》B. 《悯农》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 《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B2.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色?A. 岁寒三友仍难敌,最爱青山独遣离。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合沓残阳无力竞,向晚意不适。
D. 登高处见千峰起,会遇天人在斯须。
答案:C3. 下面哪一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A. 《赋得古原草送别》B. 《静夜思》C. 《登鹳雀楼》D. 《咏柳》答案:D4. 下面哪一个四字古诗描述的是夏天的景色?A. 风吹草低见牛羊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答案:A5. 下面哪一首诗的作者是李白?A. 《登鹳雀楼》B.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 《赋得古原草送别》D. 《静夜思》答案:B第二部分:近现代诗词题目1. 鲁迅的《且介亭杂文》被称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山之作,它的内容主要是?A. 批判封建礼教B. 揭露社会丑恶现象C. 讽刺官僚腐败D. 批判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答案:B2. 下面哪一首现代诗是毛泽东的作品?A. 《静夜思》B. 《沁园春·长沙》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 《望岳》答案:B3. 下面哪一首诗描述的是黄河的壮丽景色?A.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B. 《望岳》C. 《满江红·怒发冲冠》D. 《登鹳雀楼》答案:C4. 下面哪一位诗人是中国现当代文化名人?A. 辛弃疾B. 杜甫C. 匪我思存D. 白居易答案:C5. 下面哪一位诗人是中国当代文化名人?A. 陆游B. 朱自清C. 贺知章D. 正直者赋得致远君答案:B结语:本文为大家提供了一份小学生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希望对参加诗词大会的小学生有所帮助。
小学诗词大会培养小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练习题

小学诗词大会培养小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练习题诗词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也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培养小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小学诗词大会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教育活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小学诗词大会的练习题,帮助小学生提升诗词鉴赏和理解能力。
练习题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这首诗的题材是什么?3. 诗中的明月象征着什么?4. “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什么情感?5. 你在阅读这首诗时有什么感受?练习题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这首诗的题材是什么?3. 诗中的“鹳雀楼”有何寓意?4. 诗人通过怎样的表达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5. 你在阅读这首诗时有什么感受?练习题三: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这首诗的题材是什么?3. 诗中的“春眠”和“啼鸟”有何寓意?4. 诗人通过怎样的表达形式表达了春天的美景?5. 你在阅读这首诗时有什么感受?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可以让小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鉴赏经典的诗词作品。
这些练习题不仅帮助他们掌握文学常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鉴赏诗词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情感世界的有效途径,通过小学诗词大会这种形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增进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总结:小学诗词大会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活动,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培养小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提供了一些经典诗词的练习题,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欣赏诗词作品。
通过参与诗词大会和解答这些练习题,小学生将能够提升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对小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诗词大会试题及答案

小学诗词大会试题及答案【第一题】填空题1.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其中有一句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请问下面的字词描述最贴切地表达了“床”的词语是:A. 椅子B. 凳子C. 臺D. 马扎答案:C. 臺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牧C. 辛弃疾D. 王之涣答案:D. 王之涣【第二题】解释题解释以下词句的意思。
1. “白云生处有人家。
”答案:意思是白云从何处生成时,就有人家存在。
2.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答案:表示一个人骑着马匆匆过去时,尽管是皇后,却没有人知道她是荔枝香味飘来。
【第三题】鉴赏题阅读下面小诗,然后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秋风起,碧树疏,千里无云空翠蔚。
架月轻舟伴离别,泪雨点点故人去。
1. 这首小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答案:描写了秋天的景象。
2. 诗句中的“泪雨点点故人去”暗示了什么意思?答案:表示诗人在离别时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第四题】判断题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1.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答案:√2.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长篇叙事性诗歌作品。
答案:×【第五题】结构题填入适当的词语,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______山隐约, ______水忽忽。
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人。
答案:翠翠、泠泠、一树、杏花。
【答案】第一题:1. 答案:C. 臺2. 答案:D. 王之涣第二题:1. 白云生处有人家。
意思是白云从何处生成时,就有人家存在。
2.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表示一个人骑着马匆匆过去时,尽管是皇后,却没有人知道她是荔枝香味飘来。
第三题:1. 描写了秋天的景象。
2. 表示诗人在离别时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第四题:1. √2. ×第五题: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翠翠山隐约,泠泠水忽忽。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树杏花人。
古诗词大会题目

古诗词大会题目一、选择题(1 - 10题)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出自哪首诗?()2. 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色的是()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解析:A选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夏天西湖的景色;B 选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枫林”“霜叶”都是秋天的典型意象,描绘了秋天枫叶经霜变红的美景;C选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描写的是春天柳树的姿态。
所以答案是B。
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是()A. 陶渊明B. 王维C. 孟浩然。
A. 悲观失望B. 对未来充满信心C. 孤独寂寞。
解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所以答案是B。
A.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B. 战火C. 灯笼。
解析:在古代,“烽火”是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
“烽火连三月”描绘了战争持续的时间之长。
所以答案是A。
A. 长江B. 黄河C. 淮河。
解析:王维当时出使塞上,“长河”指的是黄河。
这两句诗描绘了塞外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尽头落日浑圆的奇特壮丽风光。
所以答案是B。
7. 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思乡之情的是()A.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析:A选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书带回洛阳;C选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通过日暮时分江上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B选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诗人将自己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寄托给明月,表达的是对友人的感情,而非思乡之情。
所以答案是B。
A. 初春景象B. 暮春景象C. 盛夏景象。
解析:“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都是春天刚刚到来时的景象,莺和燕都是初春活跃的动物,它们的活动表明春天刚刚开始,所以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初春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阅读诗词大会点评一、诗词接龙五年级A组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宋·晏殊《蝶恋花》点评: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
中国近代着名的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无不经过读书的三种境界:把容貌B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点评:《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3.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点评:兰溪棹(zhao)歌(戴叔伦)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
题中"兰溪",即婺州兰溪县境内的兰溪(又称东阳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棹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
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 "越中山色镜中看 ",次句转写水色山影。
"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
船继续前行,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
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
六年级A组:1.四百兆国子,。
(愁看秋雨湿黄花)点评:在广州黄花岗公园正门嵌有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佻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义,结果失败,喻培伦等36人英勇牺牲,其中华侨29人。
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这句岁)。
的捷报B;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点评:这句诗出自于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意思是: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而实际的含义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二、九宫格五年级A组:1.花落知多少(撒落在地上的花瓣,该有多少呢?惜春)2.飞流直下三千尺B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宋.苏轼六年级A组: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唐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5.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点评:还有春联。
7.清8.唐能点评:"。
春水荡漾,9.唐,江船10. 唐11.唐,12.(生。
B组:1.点评:,其蕴2.五年级A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点评: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动着红色,层林如染,如闪烁的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
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点评:暗喻初露头角的新人。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五年级B组:1.秋浦歌(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2.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点评:张继一生,仅以此诗流传后世,但仅此一诗,已足够使他名传千古。
一千两百多年前,张继进京赶考,总希望「一举成名天下知」,然而他落榜了!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
羞惭沮丧的张继,低着头离开了京城。
来到苏州----人称水乡的美丽之都。
和船家议好了价,张继踏上小舟。
苏州枫桥之下,岸上江枫如火,江上渔火二三。
已是深夜时分了,渔人还在辛苦工作。
安眠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在工作,只有张继,没有工作,亦无法安眠。
今夜,是一个失眠的夜晚。
此情此景他写下了这首诗。
落榜是谁都不愿意的,但就因为落榜成就了一位名传天下的诗人。
现在的寒山寺就因为这首诗成为着名的景点,接待着络绎不绝的游客。
3.点评:六年级A1.2.六年级B1.点评:2.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四、根据诗意说诗句:五年级A组: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有时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B组:1.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点评: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3. 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年级A组:1.——范2.3.B组:1.2.间3.4.点评:《折,并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
五、文学常识选择五年级A组:1. 下面四位来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 B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E、杜牧F、孟浩然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C )A、春夜景色B、夏夜景色C、秋夜景色D、冬夜景色3. 下面哪首诗中,没有使用“月亮”的意象?(D)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B.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注: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玉盘就指月亮。
C.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注:玉壶:比喻明月。
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D.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B组:1.我国着名作家谢婉莹的笔名“冰心”一名出自古诗(B )A《凉州词》B《芙蓉楼送辛渐》 C《出塞》 D《别董大》2.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指( A )。
A李广 B岳飞 C杨家将 D张飞点评:公元前140 年,汉武帝时,李广率军出雁门关,被成倍的匈奴大军包围.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令部下务必生擒之.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押解途中,他飞身夺得敌兵马匹,射杀追骑无数,终于回到了汉营.从此,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称号.更神奇的是,因为李广的3.A高适4.A六年级A1.A.B.C.点评:2.A. 杨柳3.A.B组:1.A.2.A欧阳修3.A.太白B. 摩诘诗仙“是一部史诗”C.摩诘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注:王维早年即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信奉佛教,随着政治上遭受挫折,思想趋于消极,晚年更是奉佛长斋4.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倒拔垂杨柳”……说的是《水浒传》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是( A )。
A.鲁智深B.林冲C.武松六、飞花令点评: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
名字来源于唐代诗人韩翃的名诗《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故名"飞花令"。
现在改良为诗词对决,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含有规定关键字的诗句,直到有一方背不出,则另一方获胜。
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
五年级有关“月”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4.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