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静疗小组静脉采血操作规范

静疗小组静脉采血操作规范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员 对静脉采血操作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和应对措施的认识。
互动讨论
鼓励学员提问和分享经验,促 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考核标准与方式
理论考核
实操考核
通过书面或在线测试评估学员对静脉采血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模拟器械或真实患者身上对学员进行静 脉采血操作考核,评估其操作规范性和熟 练度。
采血中注意事 项
核对信息
核对患者身份、采血项目和试管 标签,确保采血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选择采血部位
根据患者情况和采血要求选择合适 的采血部位,如肘正中静脉、贵要 静脉等。
规范操作
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采血,避免操作 不当导致采血失败或引起患者不适。
采血后注意事 项
止血处理
采血完毕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并用无菌棉签按压采血部位,以 减少出血和淤血。
采血部位淤青
总结词:局部淤血
详细描述:采血后,由于按压不当或凝血机制异常,可能会出现采血部位淤青。出现淤青后,应立即冰敷,以减少局部出血 和肿胀,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淤血消散。
采血量不足
总结词
样本量不足
详细描述
采血量不足可能是由于血管较细、血流不畅或采血技术不当等原因引起的。为 确保足够的采血量,应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采用正确的采血技巧,如适当拍 打、按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血液外溢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采血过程中血液外溢,避免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造 成伤害。
减轻患者痛苦
通过规范化的操作,减轻患者因采血带来的疼痛和不适感。
提高医疗质量
确保采血准确性
通过规范化的操作,确保采血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静脉采血法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静脉采血法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静脉采血法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静脉采血法是一种自静脉抽取血标本的方法,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真空采血法。

以下是静脉采血法的操作流程:
1. 贴标签和条形码,核对医嘱、检查申请单,然后将标签贴于标本容器外壁上。

2. 携带采血用物至病人床旁,依据检验申请单,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腕带、申请单标本容器以及标签是否一致,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标本采集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3. 选择合适的静脉,将一次性垫巾置于穿刺部位下。

4. 消毒皮肤,直径不少于5厘米,由内向外、由上向下进行。

5. 用针头在已经消毒的静脉穿刺处刺入血管,一次成功地抽到回血后,然后将针头固定在塑料管的下端,并将适量血液引入标体容器内,必要时用肝素抗凝。

6. 采血后及时拔针,用棉球压迫止血3~5分钟。

7. 采集的标本及时送检。

按照这个操作规程进行静脉采血可以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临床检验提供可靠的依据。

(完整版)静脉采血操作规范

(完整版)静脉采血操作规范

(完整版)静脉采血操作规范静脉采血操作规范1. 引言静脉采血是医疗人员经常进行的临床操作之一,正确的静脉采血技术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静脉采血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以及提高采血效率。

2. 术前准备在进行静脉采血操作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采血设备是否完好,如针头、采血管等;- 洗手,并戴上手套和口罩;- 准备所需的消毒液和消毒用品。

3. 采血操作步骤3.1 患者准备- 让患者保持安静,舒适的坐姿或卧姿;- 将患者的手臂放置在水平位置。

3.2 选择采血部位- 在患者的上臂内侧部位选择适合采血的静脉;- 避免选择有血肿、疤痕或其它异常情况的部位。

3.3 皮肤消毒- 在选择的采血部位上,使用消毒液进行彻底的皮肤消毒;- 保持消毒液在皮肤上的接触时间不少于30秒。

3.4 静脉穿刺- 使用一次性针头,以15°-30°角度穿刺静脉;- 入针后,稍微抽回一些血液,确认已进入静脉;- 固定好针头,松开压力。

3.5 连接采血管- 用另一只手将采血管与针头连接;- 避免在连接过程中造成血液污染。

3.6 采集血液- 使用适当的采血管进行血液采集;- 适应情况灵活调整采血速度。

3.7 采血完成- 采血完成后,迅速将采血管从针头上取下;- 按下采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确认血液不再渗出后,进行一次简单的包扎。

4. 术后处理术后处理是采血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倾向于用带有消毒药水的棉球轻轻揉搓静脉穿刺部位;- 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或肿胀等异常情况;- 教育患者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和清洁。

5.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前后要记得洗手,并戴上手套和口罩;- 一次性使用的针头和采血管;- 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异常情况。

6. 总结本文档对静脉采血操作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希望医疗人员能够按照操作要求进行,确保采血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操作人员应注意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保持清洁和安全,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以提高采血效率,并给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技术
(一)目的: 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按照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例如是否空腹等。

(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2.操作原则:
(1) 核对医嘱, 做好准备。

(2) 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

(3)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按照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

(4)采集适量血液后,松止血带。

(5)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

3. 指导患者:
(1) 按照检验的要求,指导患者采血前做好准备。

(2) 采血后,指导患者采取正确按压方法。

三)注意事项
1. 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2. 在采血过程中,应当避免导致溶血的因素。

3.需要抗凝的血标本, 应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第十四项静脉采集血标本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单位及科室: 被考核人: 主考教师: 考核日期:
提问:1、采集血标本前后为患者做哪些指导?( 2.5分)
2、采集血标本的注意事项?( 2.5分)。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四)注意事项
1.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 2.若患者正在进行输液治疗,应从非输液侧肢体采集。 3.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根据采血管说明书要求依次采集血标本。 4.采血时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 5.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送检过程中避免过度震荡。
二、血培养标本采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病情、治疗、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2.了解寒颤或发热的高峰时间。 3.了解抗生素使用情况。 4.评估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
(四)注意事项。
1.血培养瓶应在室温下避光保存。 2.根据是否使用过抗生素,准备合适的需氧瓶和厌氧瓶。 3.间歇性寒战患者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前取血:当预测寒战或高热时间有困难时,
应在寒战或发热时尽快采集血培养标本。 4.已使用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培养标本。 5.血标本注入厌氧菌培养瓶时,注意勿将注射器中空气注入瓶内。 6.2次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1h。 7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采取血培养标本时,每次至少采集2套血培养,其中
一套从独立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套则从导管采集。两套血培养的采血时间必须 接近(≤5min),并做标记。
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体温、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
(二)操作要点
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暴露穿刺部位(成人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新生儿宜选择 桡动脉)。
4.拔针后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无菌橡皮塞或专用凝胶针帽,压迫穿刺点5~10min. 5.轻轻转动血气针,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以防止凝血。 6.经动脉测压管取血法:先用注射器抽出冲洗用肝素盐水并丢弃,缓缓抽出约5ml

静脉抽血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抽血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抽血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1. 操作规程1.1 准备工作- 准备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注射器、针头、无菌消毒剂、绷带等。

- 检查患者的身份和医嘱,确认需要进行静脉抽血。

1.2 消毒准备- 洗手并戴上手套。

- 选择合适的抽血部位,通常是患者手腕靠近手心的位置。

- 用无菌消毒剂彻底清洁抽血部位,注意不要让抽血部位受到任何污染。

1.3 抽血过程- 在抽血部位上绑紧绷带,以增加血管的充盈度。

- 拿起注射器和针头,注意保持其无菌。

- 以30度角插入针头并顺利穿过皮肤和血管,注意保持稳定和准确。

- 抽取所需血液量后,轻轻松开绷带并逐渐拔出针头。

- 用无菌纱布轻轻按压抽血部位,以防止出血。

- 将血液倒入标有患者信息的被试管中。

- 将被试管封好并标记清楚。

1.4 收尾工作- 用无菌纱布按压抽血部位数分钟,以确保止血。

- 对患者进行观察,确保患者没有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

- 将已使用的注射器和针头放入医疗废物中。

- 清理工作区域,洗手并脱掉手套。

2. 评分标准2.1 操作流程评分- 准备工作完整性:0-10分,根据准备工作是否全面完成进行评分。

- 消毒准备准确性:0-10分,根据消毒准备是否符合规范进行评分。

- 抽血过程准确性:0-10分,根据抽血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进行评分。

- 收尾工作完整性:0-10分,根据收尾工作是否全面完成进行评分。

2.2 患者评分- 患者合作度:0-10分,根据患者的合作程度进行评分。

- 患者反应程度:0-10分,根据患者对抽血过程的反应进行评分。

2.3 最终评分- 将操作流程评分和患者评分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最终评分。

以上是静脉抽血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的内容。

请按照规程操作,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深度版)静脉采血操作步骤

(深度版)静脉采血操作步骤

(深度版)静脉采血操作步骤静脉采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静脉采血的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1.1 环境准备- 确保操作室内的清洁和卫生,保持空气流通。

- 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 准备必要的设备和用品,如采血椅、采血台、采血针、试管、消毒液、棉签、止血带等。

1.2 患者准备- 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采血的目的和操作过程,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 询问患者是否有任何过敏史或特殊要求,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

- 指导患者坐在采血椅上,保持舒适的姿势。

1.3 工作人员准备- 戴好口罩、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 检查采血针、试管等设备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效期是否过期。

- 确保采血针的针头光滑、无裂痕,采血针与管壁的连接是否紧密。

2. 采血操作2.1 选择采血部位- 询问患者是否有采血部位的偏好,如有特殊要求,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 一般选择患者的手臂内侧静脉,如手腕处的贵要静脉、肘窝处的正中静脉等。

2.2 皮肤消毒- 使用消毒液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消毒范围应大于采血针的刺入点。

- 消毒液应均匀涂抹,不宜过多,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2.3 绑定止血带- 将止血带固定在患者手臂的近心端,注意不要过紧,以能阻断静脉血流为宜。

- 保持止血带的张力,让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

2.4 穿刺采血- 抓住采血针的针柄,对准静脉方向,迅速穿刺静脉。

- 穿刺成功后,可见到血液随着采血针的深入而涌入试管。

- 确保采血针与静脉壁紧密贴合,避免采血针滑出静脉。

2.5 采血完成- 采血完成后,松开止血带,用棉签轻压穿刺点,让患者松开握拳。

- 取出采血针,将采血试管递给实验人员。

- 对穿刺点继续进行压迫,直至不再有血液渗出。

3. 结束操作3.1 清理现场- 清理操作台,将废弃物放入垃圾桶内,进行环境保护。

- 将被污染的棉签、采血针等物品进行妥善处理。

3.2 患者指导- 告知患者采血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如轻微疼痛、肿胀等,属于正常现象。

静脉输血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静脉输血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静脉输血技术及操作规程静脉输血技术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人体内的方法,其目的是:①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回升血压,促进循环。

②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促进携氧功能。

③增加血红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和水肿。

④供给各种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有助于止血。

⑤补充各种抗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⑥促进骨髓系统造血功能。

【操作评估】1. 评估医嘱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床旁,当面核对患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或急诊号、血型和诊断,查对输血卡、交叉配备单,血型、交叉配备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输血剂量。

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 评估患者(1)全身情况:患者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情况,意识状态等。

(2)局部情况:评估血管及皮肤组织情况,皮肤有无瘢痕、感染等,静脉是否显露、有无炎症,肢体的活动情况等。

(3)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合作程度,有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

( 4)健康知识:了解患者对静脉输血的认识及接纳程度。

3. 环境评估与准备环境要求清洁、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符合输血要求。

4. 操作者自身评估评估操作者对静脉输血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着装整洁,熟悉患者病情。

5. 用物准备与评估(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准备用物:注射盘内放无菌持物钳、无菌持物缸、一次性输血管1套、等渗无菌盐水、同型血液、交叉合血化验单、网套、止血带、治疗巾、小枕、弯盘2个、皮肤消毒剂、棉签、胶布、启子、砂轮、剪刀、输液卡、输液架、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夹板和绷带,便盆。

(2)取血时准确核对:凭取血单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查血液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患者姓名、床号、性别和年龄特征、病历号或病室门急诊号、血型、诊断、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在交叉配备试验单上签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
一、操作目的
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
二、评估要点
1、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

2、是否空腹。

3、病情、一时状态、合作程度。

4、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三、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碘伏、棉签、弯盘、止血带、采血针1~2个,试管,一次性治疗巾,一次性手套;2)其他:医嘱单、输液卡、输液瓶贴、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筒、锐器盒。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及试管条形码。

2、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手腕带),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核对患者,核对床头卡及手腕带,核对检验单),向患
者说明目的及配合方法,询问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

5、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采血部位。

6、在穿刺部位下方垫一次性治疗巾。

7、选择适宜的静脉,在穿刺部位上方(近心端)约6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8、戴手套,再次核对患者及试管条码信息。

9、嘱患者握拳,以一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

一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
与皮肤成15~30角自静脉上方或者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滑行入静脉,见回血,再顺静脉进针少许。

10、固定采血针,使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

采集适量血液后,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用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针头,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按压。

11、轻轻摇匀试管,按压穿刺点至无出血。

12、再次核对,撤去治疗机,脱手套。

13、询问患者需要,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将呼叫器置于易取处,予相关知识宣教。

14、整理床单位。

15、处理用物。

16、洗手,脱口罩,记录。

17、根据要求处理血标本。

18、操作速度:完成时间10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
1、采血的目的及送检的项目。

2、告知患者采血前的准备,如空腹及采血后的按压方法。

六、注意事项
1、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2、在采血过程中,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避免导致溶血的因素。

标本应尽快送检,
避免过度震荡。

3、需要抗凝的血标本,应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4、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

5、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根据要求一次采集血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