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游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写游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包括交代游踪、抓住景物特点、确定中心、寓情于景和增加知识性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范文、分析讨论和实际写作,提高学生的游记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感受自然与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记录美和分享美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游记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能够清楚地交代游踪,抓住景物特点,融入自己的感情。

学会选取独特的视角和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使游记具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在游记中巧妙地寓情于景,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体现出对所描写景物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受,避免游记的平铺直叙和空洞无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会精心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各地的美丽风光,如雄伟的山脉、广袤的草原、湛蓝的大海、古老的建筑等。

同时,配以轻松愉悦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妙的旅行之中。

然后,我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分享其中的趣事和感受。

接着,我会说:“旅游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也是一种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的途径。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美好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不仅可以留下珍贵的回忆,还可以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游记,让我们的旅行故事变得更加精彩。

”了解概念:在讲解游记的定义时,我会这样说:“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旅行的文章。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学写游记教案(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学写游记教案(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学写游记教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游记作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游记作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游记的基本结构:标题、开头、过程、结尾。

2. 游记的写作方法:观察、描述、抒情、议论。

3. 游记的语言特点:生动、形象、具体、感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观察、描述、抒情、议论等手法,使游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优秀游记作品选集。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游记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析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3. 示范:教师现场撰写一篇游记,展示游记的写作过程。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游记作文。

5. 交流与评价:学生互相交流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游记的基本结构:标题、开头、过程、结尾。

2. 游记的写作方法:观察、描述、抒情、议论。

3. 游记的语言特点:生动、形象、具体、感人。

七、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知识,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游记作文。

2. 阅读一篇优秀游记作品,分析其写作技巧,并撰写一篇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游记作品。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教学设计01一、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写好游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通常按照游览的路线来写,但往往泛泛而叙,抓不住重点,写成流水账。

有时尽管突出了主要景点或场所的描写,但缺少作者的独特感悟和个性情感,常常读起来千人一面,没有趣味,也没有鲜活的思想。

因此,新颖别致的视角,细腻真切的描写,抒发性灵的思想情感,这些才是写好游记的关键要素。

我选取了“线索井明,位置凸显"只抓重点,方法多样”“突出感受,别样情怀"等关键词初步构建本单元核心概念。

学习重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真情实感。

学习难点:体会定点观察与动态观察相结合、融情于景、融情于理的写法,体会游记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二、说支架搭建基于写作教学目标搭建了情境支架,以东方甄选董宇辉介绍山西为时代背景,太原市政府携手微信视频号,联合太原市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印象山西·我的寻访记》特别节目,邀请同学们为山西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量身定制“山西印记”,并积极投稿,表达自己对山西的热爱。

本课搭建了真实的情境,营造了自由创作的轻松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用问题支架、方法支架、范文支架,策略支架、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游记创作的真实性。

重视过程性评价,以评价量表来去修改完善优化自己的作品。

三、说写作评价利用创设的评价标准与游记核心知识作为支架,让学生走进大院、走进古城,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创作一篇介绍山西的游记,抒发对山西的热爱,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审美教育,也是一种文化自信教育,同时也饱含了育人价值。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不断进行修改、展评、反思,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过程性指导。

需要特别重视过程性评价的设计。

在本单元的项目化学习中,我们设计了评价量表,借助评价量表来跟踪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学习状况,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写作 学写游记 配套教案

写作 学写游记 配套教案

写作学写游记PPT配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写出具有个性的游记。

二、教学内容:1. 游记的基本结构:引言、、结尾。

2. 游记的写作要点:观察细致、描述生动、感受真实。

3. 游记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游记的基本结构、写作要点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景物和感受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游记的基本结构、写作要点和修辞手法。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和写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游记的写作要点,包括观察细致、描述生动、感受真实。

3. 示例: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游记范文,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选择一个景点进行游记写作练习。

5. 反馈:教师对学生写的游记进行评价,给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游记写作的重要性。

7. 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游记作品。

8.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课堂分享会,让学生们互相展示自己的游记作品,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2. 邀请旅游达人或者作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游记写作的经验和技巧。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游记作品,关注其结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鼓励主动思考和提问。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游记的基本结构、写作要点和修辞手法等内容。

2. 游记范文:提供多篇不同风格的游记范文,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 实地考察资料:提供相关景点的背景信息、历史沿革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和写作。

《学写游记》教案

《学写游记》教案

《学写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游记的定义和特点,明确游记的写作目的;2.学习游记的写作技巧,能够准确描述旅游景点的风景和人文特色;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游记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游记的定义和特点;2.游记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2.准备学生交流讨论的素材;3.准备游记的例子和模板。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旅游景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并大致了解学生对旅游游记的了解程度。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最近去过哪些旅游景点?-你有没有写过游记?-游记是怎样的一种文体?Step 2:引入新知识1.分享游记的定义和特点:游记是一种记录旅游经历、描述旅游目的地的文学体裁。

它包括对旅游景点的客观描述,对自己旅行经历的主观感受和思考。

游记通常以第一人称写作,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达旅游景点的美景和人文特色,帮助读者了解和选择旅游目的地。

2.分享游记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选择合适的旅游目的地;-做好旅行前的准备工作;-准确地描述景点的风景和人文特色;-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供实用的旅行建议和小贴士。

Step 3:引导学生讨论1.提问:你认为游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2.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游记的写作要点。

3.展示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Step 4:展示和讲解游记的例子和模板1.展示一篇经典的游记,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

2.使用游记的模板,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写作练习。

Step 5:学生实践和展示1.学生根据自己的旅行经历或模板中的素材,进行游记写作实践。

2.分享和展示:每个学生选择一篇游记进行分享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Step 6: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总结游记的定义、特点、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

2.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学写游记》教学设计《学写游记》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明白游记的特点,能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顺序。

2.能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多角度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能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教学重点】1.明白游记的特点,能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顺序。

2.能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多角度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能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明代画家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其中说到旅行是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程,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旅行不只是“某某到此一游”的一种经过,而是成为永久的美好回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写作课——《学写游记》。

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导入新课,贴近学生自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法指导(一)技法点拨1.提出问题同学们,结合我们本单元所学,谈谈你对游记的认识。

2.技法小结老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可以总结出,游记,是游览者把他游览过的经历和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般而言,游记有三个要素,即“所至”(游踪)“所见”(风貌)和“所感”(感想)。

(二)技法指导1.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出一篇好的游记呢?2.技法小结(1)游踪清晰。

课文主要写作顺序《小石潭记》作者游览小石潭的路线《壶口瀑布》立足于“河心”四下观察《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作者的行程路线《登勃朗峰》作者登山游览路线及见闻《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滴水的流动路线游览的经过是行文线索,交代清楚,起到串联文章的作用即可,不能巨细无遗地叙述。

当然,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上路后,车夫说我们用饭之际,所有的游客都已赶到,甚至还抢在了我们前面。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写作学写游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复习总结游记内容上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游记写作与点评中学会写景传情,并知道修改自己的游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会欣赏美景,体悟情感。

教学重难点1.学会在游记中写景传情;2.试着修改自己的游记。

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什么是游记?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游记内容上的特点。

2.学会游记中描绘一片美丽的景色。

3.试着修改自己的游记。

三、自主探疑,合作解疑(一)探究:回顾课文,说说游记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出示 PPT)课文所至(游踪)所见所感《壶口瀑布》雨季、枯水季节(下到沟底→走到河心→依在大石头壶口瀑布气势磅礴,刚柔并济联想到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中华民族精神,表达赞美。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草坝上→接近冰山冰塔林→置身冰窟→再入冰河雪域高原的奇丽、壮美景色身体状况、内心体验、渺远思绪融为一体涌出豪情《登勃朗峰》上山→下山山中奇景;奇人奇事游玩中的喜悦、有趣刺激《一滴水经过丽江》玉龙山→草甸上→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民居→金沙江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民族建筑、风土人情热爱、赞美、向往游记特点的感受。

(二)探究1、怎样写出清晰的游踪?明确:写提纲、画思维导图:先画出自己清晰的游踪图。

然后将不同游览点的所见所感附在图上。

确定游记中的详略。

即哪里需要一笔带过,哪里需要移步换景,哪里需要重笔细描,哪里可以添加民风民俗,奇闻轶事。

2、如何写出美丽的景色重点突破:如何描绘一片美丽的景色呢?探究经典,感悟方法一:认真阅读下列游记文段,思考:作者分别是从哪些视角来观察景物的?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

统编八下第五单元《学写游记》教学设计

统编八下第五单元《学写游记》教学设计

统编八下第五单元《学写游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游踪、写景教读和方法欣赏和品味语言。

对于游记写作来说,要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写清所至、所见、所感,运用议论、抒情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游记类作品的阅读经验,基本能够理清游踪,分析出景物特点,但无法从言语形式上进行细致分析,也不能理解景物所触动的作者情思。

不少学生出游时也为所观之景而激动,动笔写游记时,要么不知如何动笔,要么像记流水账。

基于以上学情,以为我们的家乡定制“秦皇记忆”这一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供写作知识和材料支架,帮助学生梳理所至、所见、所感,指导学生起草小岛游记。

教学目标: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能够多角度观察,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能够多角度观察,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随着“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及近期甘肃天水麻辣烫的“爆火”,各地文旅局已经开始了宣传热潮,为了迎接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秦皇岛市文旅局也特意推出《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秦皇岛》特别活动,为我们的家乡定制“秦皇记忆”。

请同学们创作属于自己的“小岛游记”,文旅局将择优制定旅游宣传册,吸引更多人来欣赏小岛的自然风貌、风土民情,感悟小岛历史文化底蕴。

同学们可要加油哦!活动一:规划路线,曲径通幽1.请同学们选择家乡你最喜欢的景点,制作“我在很想你”宣传路牌。

预设:我在天下第一关很想你、我在老龙头很想你、我在阿那亚很想你、我在孟姜女庙很想你、我在秦皇小巷很想你……2.借鉴《一滴水经过丽江》的选点方法,规划游览路线图,并标注文案内容的详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训练:以“校园绿韵”为题
先列出游览路线图,标明立足点,简略有序地交代游踪,按游览顺序拟出写作提纲。

学生展示交流。

(二)描绘出一片美景。

示例: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壶口瀑布》我们曾仰面仰望附近的一座山峰,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登勃朗峰》写景的方法: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细致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描写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产生神往情。

1.可以运用多种感官来写景。

2.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来写景。

3.可以运用虚实结合来写景。

4.可以运用对比衬托来写景。

……
学生训练:以“校园绿韵”为题
选择一个立足点,抓住景物特点,有方法有技巧地写一个片段。

学生展示交流。

(三)运用议论或抒情等表达方式,恰当地抒发一种情思。

示例: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壶口瀑布》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一滴水经过丽江》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才能打动读者,让读者欣赏美的时候,与作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景物描写也有了意义。

学生训练:在自己写景基础上适当抒情、议论。

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思。

学生展示交流。

四、技法指导
游览山水名胜,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见所感,是游记的基本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把游记写好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认真观察抓特征
“走马观花”式的对旅游景点进行游览,是抓不住旅游景点的特征的,观赏景物,要全身心地调动自己的眼、鼻、口、手、耳,去看、去闻、去尝、去摸、去听。

把美景融入心中,留意旅游过程中发生的见闻,一草一木、一楼一物、一石一沙、一人一事的具体特征就会清晰地展示在你的面前,就能避免写游记时出现不知所云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毫无目的地进行写作的尴尬局面。

课文《壶口瀑布》着力描写瀑布浊浪奔腾、前呼后拥的夺人气势,让人读来心灵震撼。

2.选准角度讲层次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点,都是以一定的“形体”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

对它们进行描绘时,就得选好观赏的角度。

而怎样的角度才称得上是“好”角度?这要根据具体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但不管怎样,所选的角度应该能够揭示具体旅游景点的特征。

至于层次,只要能够按照“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的顺序对具体的旅游景点进行观察和描述,我们的游记自然就会有层次感了。

3.写景状物融真情
山川美景美不胜收,多少文人墨客为多娇的江山而折腰,泼墨挥毫,留下传世佳作。

我们写游记同样要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东西来写,写出景观的特色和文化蕴涵。

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

在对旅游景点进行精细描绘的过程中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

写景抒情,情寄于景,情景交融,这样的景才不是“死”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美文。

4.藻饰语言求优美
优美的语言及巧妙的手法,也是游记打动读者的法宝。

对于游记而言,语言的优美主要表现为语言的生动形象。

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游记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感,引用相关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或者文人墨客的诗文名句,有助于增加游记语言的文化品位。

而写作手法运用的巧与不巧,则主要看这种手法是否有助于写出旅游景点的特征,是否有助于我们充分地表情达意。

五、小结:
写游记常犯头重脚轻腰肢细的毛病:
(1)头重。

不重要的起头太长,占了太大篇幅。

例如:从早上起床写起,然后写怎样吃早饭、怎样出门坐车、路上都见了什么、发生了什么都要大肆记叙一番。

(2)脚轻。

没有点明游记的中心思想就草草收场,或随便发表一些与名胜古迹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心得交代了事。

别再用“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我赞美……”等这样的陈腔老套作结尾,要写出自己的独特而有意义的感受,要有思想的新鲜感与深广度。

(3)腰肢细。

文中的主体部分是游记的精华所在,却写得又短又少。

而最关键的应是见闻感受,却三言两语,不痛不痒,容易给读者“行迹匆匆,一无所获”的感觉。

六、作业
以《校园绿韵》为题完成一篇游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