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猪场产房的饲养管理技术

猪场产房的饲养管理技术

猪场产房的饲养管理技术一、母猪的生产管理1、产房消毒上一批母猪仔猪调走后,必须对产房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消毒。

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2)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产床,再用2%烧碱水泼洒。

烧碱水不仅可以消毒,还可以起到发泡的作用,便于将黏在地面及栏杆上的粪便清除干净,但是烧碱水对铁栏杆特别是对未整体热镀锌的栏杆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

(3)待烧碱水泼洒1-2小时后再用高压水枪彻底的冲洗产房尤其注意栏杆及漏缝地板角疙瘩处。

注意栏舍周边、门窗、瓦面(天花板)、用具、料槽等也要一丝不苟地清洗。

(4)待清洗完毕后,把产房门窗紧闭,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熏蒸时要保证产房封闭不透气;也可用广谱消毒液消毒,最好选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消毒药分两次消毒。

(5)产房空置2天以上,并且保证里面彻底干燥后再调入母猪。

2、待产母猪管理产房彻底消毒空置,检查每一个水嘴没有任何问题后,将待产母猪提前一周调入产房,便于母猪适应产房新环境及饲养员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调入前对母猪彻底的清洗消毒,特别是母猪的外阴和乳房。

同时记载着母猪详细信息的母猪卡也要跟随母猪进入产房。

如果部分母猪存在问题,妊娠母猪饲养员或技术员需要将这些问题与产房接管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

3、母猪饲喂分娩对于母猪是非常大的应激,这时母猪的抵抗力很低,对母猪进行保健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母猪体内的病菌数,同时可以防止各种病菌传播给仔猪导致仔猪的发病。

具体方法如下:产前3天产后4天,母猪饲料中添加康地宝康+康地氟尔康。

母猪分娩后肌肉注射青链霉素,连续使用3天。

对于存在寄生虫威胁的猪场,可以在母猪转进产房当天肌肉注射伊维菌素。

母猪断奶的当天可以选择肌肉注射一针长效土霉素或强力霉素,防止母猪乳房炎的发生。

一、分娩到断奶阶段二、断奶到转保育阶段根据产房的使用情况,若紧张则断奶仔猪当天直接转入保育阶段,若时间较充足,仔猪则可断奶后在产床上继续喂养5天左右再转入保育。

断奶仔猪饲料由颗粒料和粉料混合使用,饲喂效果更佳。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的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的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的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是指为保证猪的健康生长和饲养效益而规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执行要求。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猪场饲养管理制度的例子:
1. 猪舍管理:
- 温度和湿度控制:根据猪的年龄和生长阶段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舒适的生长环境。

- 通风排气:确保猪舍内空气流通,排除臭味和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

- 清洁消毒:定期清洁猪舍,消毒防疫,防止疾病传播。

- 猪栏设计:根据猪的大小和数量设计合理的栏位,确保猪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2. 饲料管理:
- 饲料配方:科学配制猪的饲料,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生长阶段提供合适的营养。

- 饲喂时间和次数:定时定量饲喂,确保猪的饮食有规律。

- 观察饲料消耗:注意观察猪的饲料消耗量,根据需要调整饲料供给。

3. 疾病防控:
- 疫苗免疫:按照养殖计划和病情,定期为猪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病和流行病。

- 检疫隔离:引进新猪时进行检疫隔离,防止传染病传播,确保猪场的疫情安全。

- 病猪处理: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防止疾病扩散。

4. 养殖管理:
- 繁殖管理:管理好种猪,确保繁殖高质量的仔猪。

- 分娩护理:监测母猪分娩过程,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干净的分娩环境。

- 断奶管理:科学安排断奶时间和断奶饲料,保证仔猪的顺利断奶。

5. 定期检查和记录:
-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早发现、早治疗疾病。

- 记录管理:记录猪的生长情况、疫苗接种情况、饲料消耗量等,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猪的健康、提高饲养效益和生产质量,减少疾病传播和发生率,保障猪场的可持续发展。

猪场饲养管理PPT课件

猪场饲养管理PPT课件
重要性
猪场饲养管理是确保猪只健康成长、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 产成本的关键环节。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猪只的抵抗力 ,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猪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猪场饲养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在古代,养猪主要依靠家庭散养方式,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随着养猪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科学饲养的重 要性,开始引入现代化的饲养技术和设备。
提高猪场饲养效益的策略与方法
成本控制与管理
01
分析猪场饲养成本构成,提出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如降低饲
料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减少浪费等。
优化生产流程与组织管理
02
通过合理的生产流程设计和组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
产成本。
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03
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
饲料投喂量与投喂频率
根据猪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生产目标, 选择合适的饲料种类,如全价饲料、 浓缩饲料和预混料等。
根据猪的生长需求和采食量,合理安 排投喂量和投喂频率,避免过量或不 足。
饲料品质控制
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营养均衡, 定期检测饲料营养成分,保证饲料质 量。
饲养环境管理
01
02
03
猪舍温度控制
饲喂方法
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品种 特点,采用适当的饲喂方 法,如自由采食或限量饲 喂等。
防疫与保健
制定合理的防疫和保健计 划,预防疾病的发生,确 保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03 猪场饲养管理的实践与案 例
饲养管理实践经验分享
饲料选择与配制
饲养密度与环境控制
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饲 料原料,合理配制以满足猪的营养需求。
发展趋势

猪场管理规定

猪场管理规定

猪场管理规定猪场管理规定为了保障猪群的健康发展,提高养殖效益,确保产品质量,制定了以下猪场管理规定:一、猪舍管理1. 猪舍的设计应符合标准要求,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排泄管理条件。

2. 猪舍内部应定期彻底清洁,保持卫生,对床铺进行更换和消毒。

3. 定期检查猪舍的设施设备,确保正常运行,及时修理和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

二、饲养管理1. 严格执行合理的饲喂方案,按照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进行科学和平衡的饲料配方,确保猪群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2. 饲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确保无霉变、变质等情况。

3. 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防止猪群发生肠胃疾病。

4. 确保饮水的清洁和充足供应,定期更换和消毒饮水器具。

三、生病管理1. 定期对猪群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疾病,将患病的猪隔离或及时处理。

2. 加强疫苗接种,按时定期进行预防注射,减少疫病的发生。

3. 对于受感染的猪群,要及时处理并对猪舍进行消毒,防止疫病的传播。

4. 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药物,合理使用药物和添加剂,避免过量使用引发药物残留。

四、环境管理1. 猪场的环境必须保持干燥、通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猪群受到高温或寒冷的影响。

2. 猪粪处理应按照规定进行,避免因粪便堆积而滋生细菌和病原体。

3. 定期为猪舍消毒,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清新,并控制猪场周围的噪音和异味。

五、安全管理1. 确保猪舍的防火设施和灭火器具的齐全和有效运行。

2. 对进出猪场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和消毒,禁止携带疾病、传染性病原体的人员进入猪舍。

3. 高度重视猪舍的安全问题,监测猪舍内的电力设备和线路,防止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六、记录管理1. 建立健全的猪群生产记录,包括饲料投喂量、生长发育情况、疫苗接种情况、药物使用记录等。

2. 建立疫病监测记录,记录猪群的疫病情况、治疗效果和防控措施。

3. 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监测,根据生产记录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优化养殖效益。

养猪场各种管理制度

养猪场各种管理制度

养猪场各种管理制度养猪场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饲养管理制度、疫病防控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猪只出栏制度、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以及员工管理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管理制度。

一、饲养管理制度1.饲养场环境管理:确保猪舍干净、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以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

2.饲料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确保猪只的正常生长和营养需求,定期检测饲料质量以确保其安全、卫生。

3.饲喂管理:制定饲喂计划,确保猪只按时、定量饲喂,并监控猪只的进食情况和饮水量。

4.病猪处理:对发现生病、受伤或危险的猪只,及时进行处理,以减少疾病传播和扩散风险。

二、疫病防控制度1.疫苗接种计划: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猪只定期接种必要的疫苗,提高猪只的抵抗力。

2.疫病监测: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温检测、粪便检测和血液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疫病病原体。

3.疫病隔离措施:对发现患病猪只进行隔离治疗,以减少疫病传播风险。

4.疫病防治应急预案:制定疫病防治应急预案,对猪只非正常死亡或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三、环境管理制度1.清洁消毒管理: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2.水源管理:确保猪只饮用水的安全,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3.废弃物处理:对猪舍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四、猪只出栏制度1.出栏计划:制定合理的出栏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猪只成长情况,安排合适的出栏时间。

2.猪只运输管理:对出栏的猪只进行妥善的运输管理,确保猪只在运输过程中不受伤害或死亡。

3.出栏检验:确保出栏的猪只符合出栏标准,不患有传染病或其他不符合市场要求的问题。

五、设备设施管理制度1.设备设施维护:定期对养猪场的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转。

2.动力供应管理:确保养猪场的电力、供水和供暖等动力供应稳定,以保障养殖过程中的正常运作。

3.安全防护管理:为设备设施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和人员伤害的发生。

六、员工管理制度1.岗位责任:明确每个员工的具体岗位职责,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和评价制度,以保证员工履职尽责。

生猪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生猪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生猪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本1. 整体管理1.1 生猪养殖场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合法、安全、环保生产。

1.2 养殖场应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人员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2. 动物管理2.1 猪只进场前需进行健康检疫,不得携带传染性疾病等途径进场。

2.2 猪只进场后需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疾病传播。

2.3 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如隔离、治疗、报告等。

2.4 合理管理猪群大小,保持合适的密度,防止疾病传播和争斗现象发生。

2.5 饮水设施和饲料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

3. 饲养管理3.1 给予猪只合理的饲料,确保营养均衡且安全,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进行饲养管理。

3.2 确保饲料质量,不得使用过期、霉变、污染的饲料。

3.3 定期测定饲料的营养成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4 确保猪只的饮水和饲料供应充足,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

4. 疫病防控4.1 定期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确保猪只免疫力。

4.2 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疫情隐患。

4.3 防止野生动物和有害昆虫进入养殖场,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4.4 在发生疫情时,应立即隔离病猪,进行治疗,并向当地疾病防控部门报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5. 环境管理5.1 养殖场应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清洁。

5.2 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控制臭气和病原菌。

5.3 养殖场应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生活污水和兽医病废处理合规,并做好相应记录。

以上是生猪养殖场管理制度的范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做适当调整和补充。

生猪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本(二)猪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之一,猪肉的需求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养猪业的发展十分迅猛。

然而,养猪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疫病的传播、环境污染、管理不善等。

为了保障养猪场的正常运营与猪的健康成长,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5篇)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5篇)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养猪场饲养管理的制度猪场隔离制度商品猪实行全进全出或实行分单元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每批猪出栏后,圈舍应空置____周以上,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杀灭病原,防止连续感染和交叉感染。

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

本场工作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的人员、车辆,应进行严格的消毒。

饲养人员不得随意窜舍,不得相互使用其他圈舍的用具及设备。

生产区内禁养其他动物。

严禁携带与养猪有关的动物,动物产品进入生产区,严禁从生猪有关的疫区购买种猪和草料。

坚持自繁自养,引进时应从非疫区,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猪场或繁育场引进经检疫合格的种猪。

种猪引进后应在隔离舍隔离观察____周以上,健康者方可进入健康舍饲养。

患病猪应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理。

严禁场内兽医人员在场外兼职,严禁场外兽医进入生产区诊治疾病,确因需要必须从场外请进的兽医,进入生产区产应更换服装鞋帽,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猪场消毒制度根据生产实际,制定消毒计划和程序,确定消毒用的药物及其使用浓度、方法,明确消毒工作的管理者和执行人,落实消毒工作责任。

做好日常消毒。

定期对圈舍、道路、环境进行消毒;定期向消毒池内投放消毒剂,保持有效浓度,做好临产前产房、产栏及临产猪的消毒,同时要严格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

加强所在圈舍的强化消毒,包括对发病或死亡猪的消毒,在出现个别猪发生一般性疫病或突然死亡时,应立即对此处理。

加强终末消毒。

全进全出制生产方式,在猪出栏后,应对全场或空舍的单元、饲养用具等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

或在周围地区发生国家规定的二类疫病流行初期,或在本场发生国家规定的二类疫病流行平息后,解除封锁前均应对全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严格消毒程序。

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进行:清扫、高压水冲洗、喷洒消毒剂、清洗、熏蒸消毒或干燥(或火焰)消毒、喷洒消毒剂,转入猪。

加强环境卫生整洁,消灭老鼠、除杂草,填水坑,防蚊、防蝇,消灭疫病传播媒介。

猪场免疫及药物预防制度应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病学情况对生产的危害,可用疫苗的性能及来源等情况,制定切合农户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程序实施免疫预防,建立免疫档案。

生猪饲养管理制度范本

生猪饲养管理制度范本

生猪饲养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猪饲养管理,加强猪场管理,保障生猪生产安全和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生猪饲养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生猪饲养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化科学养殖、安全生产观念,确保生猪养殖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条生猪饲养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生猪饲养基本要求、饲养环境管理、疫病防控、饲料管理、兽医保健等方面。

第五条猪场应当建立健全生猪饲养管理制度,配备养猪专业人员,定期进行管理培训,做好相关记录和档案管理。

第二章生猪饲养基本要求第六条选择规模适当、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的场地建设猪场,场地要平整、通风良好、无洼地积水、周围环境卫生整洁。

第七条确保猪舍建筑牢固、设施齐全、通风良好、保温防寒,并具备防火、防盗、防洪措施。

第八条生猪饲养场所应当做好消毒、杀菌等工作,防止疫病传播,定期清理猪粪,保持环境卫生。

第九条严格执行猪场进出规定,定期检测猪只健康状况,隔离患病猪只,避免疫病传播。

第十条确保生猪饲养场所安全,加强防护措施,防范疫病、火灾、盗窃等安全隐患,确保饲养人员安全。

第三章饲养环境管理第十一条确保生猪的饲养环境稳定,合理设计饲养密度和饲养方法,保障猪只的休息、运动和饲食需求。

第十二条控制生猪饲养场所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保持猪只健康状况。

第十三条注重猪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猪舍、通风系统、饮水设施,防止腐败食品、异味等对猪只的影响。

第十四条保证饲养水源的质量安全,定期检测水质,消毒水源,防止水质受污染。

第四章疫病防控第十五条饲养猪只必须进行免疫程序,预防主要疫病的发生,保证猪只健康。

第十六条确保生猪饲养场所有疫病防控措施,定期对饲养场所、饲料及猪只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当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第十七条严格控制病死猪及临死猪的处理,定期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疫病情况及时隔离。

第十八条强化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定期检测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和猪只的健康状况,确保生猪养殖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学习心得总结
张广伟
猪场的规范化管理
• 猪舍分区域独自管理,其间有衔接生产。 • 各阶段饲养管理有各不相同:各有其应注 意的关键点和规范化要求。仔猪阶段,生 长育肥猪阶段,母猪配种妊娠阶段,母猪 哺乳阶段饲养管理。 • 猪群的工艺参数的合理计算。
2018/10/8
1
东盛猪场的生产区结构布局及特点
2018/10/8 5
东盛猪场--猪种及繁殖体系 拥有猪种:长白猪、大约克夏和杜洛克。 繁殖体系:以长白与大约克杂交得二元母本, 杜洛克做终端父本,与长大或大长二元母 猪进行杂交得三元猪种杜大长或杜长大。
2018/10/8
6
猪场的饲养工艺
• 四阶段饲养工艺:空怀母猪的配种妊娠阶 段,母猪的分娩仔猪哺乳断乳阶段,保育 阶段,幼猪的生长育肥阶段。 • 三阶段饲养工艺:空怀母猪配种妊娠阶段, 母猪分娩仔猪哺乳断乳保育阶段,幼猪的 生长育肥阶段。 • 五阶段饲养工艺;空怀母猪配种妊娠阶段, 母猪分娩仔猪哺乳断乳阶段,仔猪保育阶 段,幼猪育成阶段,生长猪的育肥阶段。
2018/10/8 11
3.妊娠母猪的阶段饲养(二) (1)妊娠初期(配种-妊娠30日龄):母猪 禁止群养,饲喂低能量饲料1.5-2kg/日,配 种后1-3天保持在1.5kg左右。(2)妊娠前 期(妊娠30日龄-75日龄)母猪体型的管理, 目标体型1.9-2.6kg/日给饲(3)妊娠中期 (妊娠75-95日龄)母猪乳腺的发育,1.92.5kg/日。(4)妊娠后期(95-105日龄) 胎儿的2/3在此时期生长:高能量饲料,增 加饲料的饲喂量(2.5kg)。(5)妊娠110 天-分娩:减少饲喂量。
2018/10/8
15
仔猪料的特殊性:1.控制饲料的酸碱度:酸 合力为30为宜。将饲料控制在30以下,则 可提高饲料的“杀菌力”。2.控制饲料的使 用比例。3.添加有机酸:常用乳酸、柠檬酸 和延胡索酸或复合酸,用量1-3%。4.加脂 肪:3%-5%。5.加添加剂。6.专门化饲粮。 (饲料的酸合力:每100g饲料原料物质使其 PH为4时需消耗的盐酸毫摩尔数为该饲料 的酸合力。)
2018/10/8
4
引进猪种的特例: 长白:180日龄可达90千克,每千克增重消 耗的饲料2.3-2.6千克。初产9头,经产1011头。 大白:生后5-6月可达100KG左右,料肉比 2.3-2.8比1,初产9-10头,经产10-13头。 杜洛克:180日龄可达90千克,每千克增重 所消耗的饲料2.3-2.6千克,初产9头,经产 10-11头。
2018/10/8 7
饲养工艺的优缺点: • 三阶段饲养工艺优点:减少从断奶到培育 舍的应激;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减 少了经费开支;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 仔猪的增重;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 四阶段饲养工艺优点:适用规模较小的场; 猪群调动小;工艺简单易行。 • 五段饲养法:适用于较大规模和分工较细 的养猪场。优点:可以减少猪舍面积,通 过育肥期的两次转群可以充分利用猪舍。 缺点:多次转群,增加应激,影响猪只的 生长,延长育肥期。
9
猪群的阶段化饲养
• • • • • 母猪配种妊娠阶段 母猪分娩泌乳阶段 仔猪哺乳阶段 仔猪断奶保育阶段 幼猪生长育肥阶段
2018/10/8
10
母猪后备与妊娠阶段的饲养: 1.后备母猪的饲养:基础日粮为2.5-3Kg/天, 当体重达到90Kg后日粮控制在2.0-2.5Kg/ 天,配种前2周施行短期优饲饲喂量33.5Kg/天 2.妊娠母猪饲养(一):妊娠前期(0-30天) 1.8-2.0Kg/天(1-3胎),2.0-2.2公斤/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胎);妊娠中期(配种后30天-配种后 84天)根据体况饲喂2.5-3公斤/天;妊娠后 期(配种后84天-分娩):3.0-3.5千克/天。
13
哺乳仔猪阶段: 1.仔猪的生理特点: (1)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发育不完 (2)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免疫系统发育不完 善 (3)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 2.仔猪的饲养管理:精心护理(保暖,保健, 假死猪的救治,固定奶头,仔猪的寄养, 及早补食)
2018/10/8 14
哺乳仔猪的饲养:1.提前开食,使仔猪熟悉 饲料的气味,并锻炼仔猪的消化道。少喂 勤添。2.哺乳仔猪的饲料:1.营养指标: CP:22-20%,Lye:1.5-1.6%,脂肪5-8%; 2.原料选择:脂肪,脱脂奶粉(0-15%), 乳清粉(15-25%),鱼粉(0-5%),血浆 蛋白粉(5-8%),血粉(1-3%)。3.原料 的膨化与熟化处理、发酵处理。
猪引进品种的重新学习
1.地方品种的特点 2.引进猪种的特点和生产性能
品种是决定生长育肥性能和繁殖性 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2018/10/8
3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猪,母性好,产子率高,耐粗饲, 抗病力高;但瘦肉率不高,生长速度慢。 引进品种: 引入品种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产子数 抗病力和母性不如地方品种。
1.从东向西依次为空怀母猪舍--配种妊娠前期 舍--妊娠后期舍--产房--保育舍--幼猪育成舍 --生长育肥舍。各舍东西走向,面南背北, 舍与舍之间有绿化隔离带,对空气的净化 和疾病的控制有一定的效果;猪舍窗口大 且多,有利通风取暖。 2.特点:(1)布局合理,通风窗大,通风效 果较好。(2)产房湿帘的使用观点不一, 对于母猪来说使用湿帘可以达到很好的效 果,但对于哺乳仔猪来说可能就是冷应激 2018/10/8 存在的一个原因。 2
2018/10/8 8
东盛猪场饲养工艺: 总的来说是七个阶段饲养:空怀母猪阶段, 配种妊娠前期阶段(配种后1个月),配种 妊娠后期阶段,母猪分娩及仔猪哺乳断乳 阶段,仔猪保育阶段,幼猪育成阶段,生 长猪育肥阶段。 优点:除了具有五阶段饲养工艺的优缺点外, 其还具有有利于空怀母猪发情配种的优点。
2018/10/8
2018/10/8 12
母猪分娩泌乳阶段: 1.逐渐加料基本一周达到最大采食量:当天 不喂料,产后第一天为0.5公斤或喂少量麸 皮汤。以后逐日一公斤一公斤向上加直到 达到最大值。 2.母猪饲料的营养含量要高,以保证母猪拥 有充足的奶水,降低母猪的体重损失,使 母猪断奶后能很快发情。
2018/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