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电池与AGM电池的对比

合集下载

浅谈阀控式密封胶体电池技术(二)--胶体电池和AGM电池的比较

浅谈阀控式密封胶体电池技术(二)--胶体电池和AGM电池的比较

浅谈阀控式密封胶体电池技术(二)--胶体电池和AGM电池的比较赵杰权;张骥小;柳厚田【摘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含胶体电池和 AGM电池。

本文从设计、结构和性能方面系统地比较了胶体电池和 AGM电池的差异。

从设计上看,两种电池在电解液的固定方式、电解液用量、电解液浓度、极群装配要求、氧气传输通道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

从结构上看,它们的外观尺寸、隔板性能、硫酸电解液分布、极板的类型等亦有较大差异。

电池的设计和结构决定了电池的性能:胶体电池在使用寿命、深循环性能、耐过充电能力、浮充特性、耐用性、热失控风险、自放电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 AGM电池的体积相对较小,在初始容量和大电流放电性能方面更好。

%There are two types of valve-regulated lead-acid (VRLA) batteries:gel battery and AGM (Absorbed Glass Mat) battery.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ces of the gel battery and AGM battery are compared from each other with respect to the desig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the design, gel battery and AGM battery are distinct from the electrolyte ifxed way, electrolyte quantity,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assembly requirements, and oxygen transmission channel. In regard to the battery structure, these two types of batteries are different in the battery size, separator, electrolyte distribution, and plate type. The battery performance is determined by the design and battery structure. The gel battery offers clear advantages in service life, deep cyclic endurance, overcharging endurance, lfoating characteristic, robustness, self-discharge, and thermal runaway. Compared to gel battery, AGM battery is relatively smaller in sizeand offers better initial capacity and better high-current discharge performance.【期刊名称】《蓄电池》【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10页(P35-44)【关键词】阀控式铅酸电池;胶体电池;AGM电池;耐过充电;热失控;深循环;自放电;初始容量;大电流放电【作者】赵杰权;张骥小;柳厚田【作者单位】埃克塞德电源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042;埃克塞德电源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042;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 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1阀控式铅酸(VRLA)蓄电池按电解液的固定方式不同,一般分为胶体电池和AGM 电池[1-2]。

AGM电池对比胶体电池

AGM电池对比胶体电池

AGM电池对比胶体电池:
每一种电池都有其自身的优劣之处,因而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电池更显的重要。

AGM电池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较胶体电池成本低。

∙是用于启动和固定使用的理想电池。

∙在短时间,大电流放电时有更优越的放电性能。

∙同等外形尺寸的AGM和胶体电池相比,AGM电池更适于大电流放电。

胶体电池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深度放电后回充性强,甚至在放电后在未及时补充电的情况下容量能100%得到回充。

∙是最理想的用于循环使用的电池——最适于每天使用。

∙长时间放电具有优越的性能。

∙更适合于高温环境使用。

∙适于电力干线供电不稳定的环境。

∙无流动性的胶体电解液,使电解液在电池内部不产生分层现象。

∙无需平衡充电。

∙自放电小。

∙非常准确的酸量控制,有效地保护了正极板并极大地提高了电池寿命。

∙采用厚极板,减小了板栅的腐蚀,并极大地提高循环寿命。

∙内阻低,充电接受能力强。

∙与AGM电池相比,在正常的充电条件下,电池内部水份损耗非常小。

∙德国先进技术造就的高分子聚合物隔板,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及寿命。

∙隔板超高机械强度隔板的应用,避免了短路的产生的可能。

∙在没有完全充足电的情况下,可以对电池进行放电,且对电池不会有任何损坏。

胶体与铅酸蓄电池区别

胶体与铅酸蓄电池区别
价格
便宜
价格贵
一致性
优良
初期使用一致性稍差,成组使用两年后电池的一致性达到最佳状态
保护功能
保护正负极板功能比较差
优良的保护正负极板功能
恢复容量能力
较差
很好
免充电存放时间
3―6个月
1-2年
低温性能
差,小于0℃时能力剧降
好,在-40℃时仍可使用
放电限压电位

极端情况下可以达到0v
循环充电电压


浮充充电电压
三、普通AGM铅酸蓄电池和胶体GEL蓄电池的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普通铅酸蓄电池
胶体蓄电池
电池外壳
ABS UL-94HB
相同
端子
表面镀银的铜件
相同
隔板
无机材料隔板
不相同
安全阀
三元乙丙烯橡胶
相同
正极板结构
纯铅,平板涂膏式
纯铅,平板涂膏式或管式。平板式涂膏式正极板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管式正极板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但是大电流放电能力强,适合应用于特殊领域
硫酸铅在固态电解质中很难迁移,不会形成枝晶短路,电池寿命长.电池在使用寿命中,容量恒定,在最初几年,容量有所上升
氧再化合效率
由于隔板的不饱和空隙提供了大量的氧扩散通道,再化合效率较高,但其浮充电流和产生的热量也较高,因而易导致热失控故障。
使用初期氧再化合效率较低,在前四天大约只有53%,因此其初始容量只有设计容量的90%左右,浮充或循环使用65天之后,再化合效率〉=99%,容量完全达到设计容量。
电解液的层化
玻璃纤维的毛细性能无法完全克服电解液的层化问题,电池的高度受限制,因而大容量高尺寸极板电池只能水平放置。同时电解液的分层对加剧对极板下部的腐蚀,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

胶体蓄电池的应用特点和使用

胶体蓄电池的应用特点和使用

阀控密封胶体蓄电池与普通铅酸蓄电 池的区别
-负极材料具有较高析氢电位,一般负板栅中无
锑,通常采用含钙的铅合金。 -正负间存在透气通道,实现氧的再化合。 -单向排气阀取代排气阀。 —电池中电解液为胶状形式。
胶体阀控蓄电池的特点
具有较长的浮充或循环使用寿命 具有较大热容,高温循环使用有较高的可靠性 有很高的充电效率[在同条件下比AGM电池提高2530%] 在欠充电状态循环时,能保持很长的寿命 深放电循环时,有较好的再充电恢复能力 优秀的小电流放电能力和恒功率放电平稳可靠 有良好的大电流冲击放电能力 固体的电解质无泄露,更环保
均充状态两种电池的循环能力的比较
AGM2V 500Ah 循环次数 1 5 10 15 20 25 30 34 电池组 放电时间 11:20 11:36 11:30 10:59 10:25 9:51 9:19 9:02 胶体2V 500Ah 与首次容量比(%) 循环次数 100 102.35 101.47 96.91 91.91 86.91 82.21 79.71 1 10 20 30 40 50 100 150 200 250 347 电池组 放电时间 10:57 10:08 9:51 9:47 9:48 9:40 9:33 9:25 9:03 8:37 8:07 与首次容量比(%) 100 92.54 89.95 89.35 89.50 88.28 87.1 85.9 83.5 78.7 74.1
㈣.2V胶体电池与2VAGM电池浮充状态下失水对比
(胶体500Ah和AGM500Ah在常温下以2.23V和2.25V浮充60周累计失水量. 胶体电池 60克, AGM电池126克)
㈤. 2V胶体电池浮充寿命和循环寿命
2V系列胶体电池用于浮充的寿命大于15年和良好的循环寿命 是基于下述理由: -管式极板结构,总厚度是9.6mm; -高压压铸成型的正骨架及管式正极板,活性物质包容管内; -足够的酸量和较少的失水.

胶体蓄电池

胶体蓄电池

胶体铅酸蓄电池是对液态电解质的普通铅酸蓄电池的改进,用胶体电解液代换了硫酸电解液,在安全性、蓄电量、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较普通电池有所改善。

1.胶体蓄电池是什么电池胶体蓄电池是一般是铅酸蓄电池的一类。

胶体蓄电池是指电解液里面含有二氧化硅胶体的蓄电池。

在国内胶体蓄电池有2类。

一类是管形胶体蓄电池(一般叫OPZV蓄电池)另外一类AMG胶体蓄电池,这类蓄电池含胶量比较少。

2.胶体蓄电池优缺点优点胶体电池主要优点:质量高,循环寿命长。

胶体电解质可对极板周围形成固态保护层,保护极板避免因震动或碰撞而产生损坏,破裂,防止极板被腐蚀,同时也减少了蓄电池在大负荷使用时产生极板弯曲和极板间的短路,不至于导致容量下降,具有很好的物理及化学保护作用,是普通铅酸电池寿命的两倍。

使用安全,利于环保,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源。

胶体电池的电解质呈固态,密封结构,凝胶电解液,永不漏液,使电池内每一部位的比重保持一致。

使用特殊的钙铅锡合金板栅,更耐腐蚀,充电接受能力更好。

采用超高强度隔板避免短路的产生。

进口优质安全阀,精确阀控调节压力。

装备了过滤酸雾隔爆装置,更安全可靠。

使用时无酸雾气体析出,无电解质外溢,生产过程中不含对人体有害元素,无毒,无污染,避免了传统铅酸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大量外溢渗透。

浮充电流小,电池发热量少,电解液不发生酸分层。

深放电循环性能好。

电池深放电后再及时补充电的情况下容量能100%得到回充,能迎合高频率、深程度放电的需要,因此其使用范围比铅酸蓄电池更广泛。

自放电小,深放电性能好,充电接受能力强,上下电位差小,电容量大。

在低温启动能力,荷电保持能力,电解液保持能力,循环耐久能力,耐震动性能,耐温变性能等方面有显着提高。

在20℃室温下储存2年,无需充电即可投入运行。

适应环境(温度)广泛。

可在-40℃--65℃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尤其低温性能好,适用于北方高寒地区。

抗震性能好,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安全使用。

胶体蓄电池和铅酸蓄电池在寿命上的差异

胶体蓄电池和铅酸蓄电池在寿命上的差异

胶体蓄电池和铅酸蓄电池在寿命上的差异
铅酸蓄电池与胶体蓄电池的差别在于电解液,蓄电池的寿命寿命受很多因素影响,有制造和设计方面的因素,又用使用环境和维护方面的因素,至于铅酸蓄电池而言,由于采用贫液式设计,电池容量对电解液量极为敏感。

电池失水10%,容量将降低20%;损失25%水份,电池寿命结束。

然而胶体密封铅蓄电池采用了富液式设计,电解液密度比铅酸密封铅蓄电池低,降低了板栅合金腐蚀速度;电解液量也比后者多15%~20%,对失水的敏感性较低。

这些措施均有利于延长电池使
用寿命。

2fn0f0c8d 松下蓄电池。

胶体电池和AGM的对比

胶体电池和AGM的对比

胶体电池和AGM的对比
 随着太阳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光伏离网系统里对储备电源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在光伏运用系统里胶体电池的运用已成为主流。

现对胶体电池和AGM电池做出以下对比分析。

 当今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VRLA)有两类,即分别采用玻璃纤维隔板(AGM)和硅凝胶(Gel)两种不同方式来“固定”硫酸电解液。

它们都是利
用阴极吸收原理使电池得以密封的,但给阳极析出的氧到达阴极提供的通道是不同的,因而二种电池的性能各有千秋。


 一、历史的简单回顾
 铅酸蓄电池从问世到如今,一直是军用民用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化学电源。

由于它使用硫酸电解液,运输过程中会有酸液流出,充电时会有酸雾析出来,对环境和设备造成损害,人们就试图将电解液“固定”起来,将电池“密封”起来,于是使用胶体电解液的铅酸蓄电池应运而生。


 初期的胶体铅蓄电池使用的胶体电解液是由水玻璃制成的,然后直接加到干态铅蓄电池中。

这样虽然达到了“固定”电解液或减少酸雾析出的目的,但却使电池的容量较原来使用自由电解液时的电池容量要低20%左右,因而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我国在50年代也开展了初期胶体电池的研制工作,到60年代末也就基本上停止了。

然而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国内又有一些非电池行业界的人利用媒体大肆鼓吹自己发明了固体电解质的铅蓄电池,宣称使电池容量和寿命提高1倍。

这种经不起事实检验的肥皂泡式的“发明创造”,不仅未能使铅蓄电池性能有所提高,而且还败坏了胶体蓄电池的名声。

胶体蓄电池

胶体蓄电池

鼓胀分析
胶体电池的电解液是以胶状凝固在电池极群正、负极板和隔板之间,使电解液不流动,具有高温环境下循环 使用可靠性高、充电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在节能、减少污染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在维护实践中发现,胶体电池在安装使用约半年后,个同程度的鼓胀;安全阀处漏液非常明显,电池盖面的酸液痕迹分布基本上以安全阀为中心呈“喷射”状; 电池漏液造成电池仓仓体被锈蚀;安全阀口裂纹。
气相二氧化硅在胶体蓄电池中主要是利用其优异的增稠触变性能.胶体电解质由气相二氧化硅和一定浓度的硫 酸溶液按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这种电解液中的硫酸和水被“存贮”在硅凝胶网络中,呈“软固态状凝胶”,静 止不动时显固态状。当电池被充电时,由于电解质中的硫酸浓度增加使之“增稠”并伴有裂隙产生,充电后期的 “电解水”反应使正极产生的氧气通过这无数的裂隙被负极所吸收,并进一步还原成水,从而实现蓄电池密封循 环反应。放电时电解质中的硫酸浓度降低使之“变稀”,又成为灌注电池前的稀胶状态。
胶体铅酸蓄电池采用凝胶状电解质,内部无游离液体存在,在同等体积下电解质容量大,热容量大,热消散 能力强,能避免一般蓄电池易产生热失控现象;电解质浓度低,对极板的腐蚀作用弱;浓度均匀,不存在电解液 分层现象。
工作原理
不论是采用玻璃纤维隔膜的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以下简称AGM密封铅蓄电池)还是采用胶体电解液的阀控式 密封铅蓄电池(以下简称胶体密封铅蓄电池),它们都是利用阴极吸收原理使电池得以密封的。
一、为了缩短均充时间,避免过充引起的电池鼓胀,重新设置均浮充转换条件,把原设定电流值10mA/Ah作 为均充转换条件更改为当电流值下降到20mA/Ah时系统即自动转换为浮充运行。
二、把开关电源的温度传感器接到电池柜,使得开关电源的浮充电压能随环境温度进行调整。增加过温保护, 当温度达到40℃时系统自动转换为浮充运行,避免持续的大电流充电导致的电池鼓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体电池与AGM电池的对比的一些总结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有两类,即分别采用玻璃纤维隔板(AGM)和硅凝胶(GEL)二种不同方式来“固定”硫酸电解液。

它们都是利用阴极吸收原理使电池得以密封的。

一、胶体电池发展和概述胶体电池属于目前最广泛使用的铅酸蓄电池。

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一类。

铅酸蓄电池从问世到如今,一直是军用民用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化学电源。

早期的铅酸电池使用的电解液是“富液式”的(电解液是流动的),由于它使用电解液是游离态的,运输过程中常会有酸液流出,充电时也会有酸雾析出来,对环境和设备造成损害,人们就试图将电解液“固定”起来,将电池“密封”起来,于是使用胶体电解液的铅酸蓄电池应运而生。

初期的胶体铅蓄电池使用的胶体电解液是由水玻璃制成的,然后直接加到干态铅蓄电池中。

这样虽然达到了“固定”电解液或减少酸雾析出的目的,但却使电池的容量较原来使用自由电解液时的电池容量要低20%左右,因而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胶体电池的鼻祖德国阳光公司早在60年代就第一次开发密封铅蓄电池用胶体电解质技术。

目前已将该技术成功用于各种用途的密封电池(后备电源用,循环用,太阳能用等)。

我国在50年代也开展了初期胶体电池的研制工作,到60年代末也就基本上停止了,60-70年代发展缓慢。

80年代,德国阳光公司的胶体密封铅蓄电池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多年来使用效果表明它的性能确实不同于以前的胶体铅蓄电池。

这就迫使人们要重新认识胶体铅蓄电池。

然而70年代后期至目前,国内知名厂家所生产的胶体电池基本上都是模仿德国阳光的技术,多数厂家也仅仅是能作出外表相识的胶体电池,而没有真正掌握核心的技术和成熟的生产工艺。

以此,生产出来的胶体电池与国外产品存在明显差距。

经过一段时间的“热销”和市场“热捧”后,用户反映不好,未能达到厂家所宣称的水平。

经过一番折腾,国内的生产企业才深刻认识到仅仅模仿别人是没有长远发展的,不进行核心技术的研究和配套材料、生产设备等的改进,是不能作出好的“胶体电池”来的。

几乎在研制胶体电池的同时,采用玻璃纤维隔膜的阴极吸收式密封铅蓄电池却诞生了,它不但使铅蓄电池消除了酸雾,而且还表现出内阻小、大电流放电特性好的优点。

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尤其是原来使用固定型铅蓄电池的场合。

尤其是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密封蓄电池里面,采用玻璃纤维隔膜(AGM)的阴极吸收式密封铅蓄电池仍占有绝对优势。

将近年来的两种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效果对它们进行比较,可以总结出胶体电池的明显优势:○1电解液被完全固化,因此其运输、使用时安全性更高,可以作为非危险品运输(可以空运),而AGM的铅蓄电池是作为危险品运输的。

○2电解液量增加15~25%(相对AGM),因此充电时的水损失对寿命的影响可忽略,电池寿命大幅提高,一般大密电池的寿命可达12~15年,有的甚至达到20年。

而普通AGM式电池多数3~年。

○3热容高,使用时几乎无“热失控”发生,而“热失控”是多数AGM式电池寿命失效方式和引发事故的原因。

目前仍然没有解决该问题。

○4具有优良的深放电后容量回复能力,可到95%,而AGM式电池一般在75%。

○5自放电小,因此其贮存时间是AGM的3~4倍(20℃下可以24个月不用补充电)。

○6由于其热容大,电解液多,充电接收能力好,因此,其耐过充能力很强。

特别使用环境恶劣的工作场合。

2 电池的工作原理不论是采用玻璃纤维隔膜的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以下简称AGM密封铅蓄电池)还是采用胶体电解液的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以下简称胶体密封铅蓄电池),它们都是利用阴极吸收原理使电池得以密封的。

电池充电时,正极会析出氧气,负极会析出氢气。

正极析氧是在正极充电量达到70%时就开始了。

析出的氧到达负极,跟负极起下述反应,达到阴极吸收的目的。

2Pb十O2=2PbO2PbO十2H2SO4:2PbS04+2H20负极析氢则要在充电到90%时开始,再加上氧在负极上的还原作用及负极本身氢过电位的提高,从而避免了大量析氢反应。

对AGM密封铅蓄电池而言,AGM隔膜中虽然保持了电池的大部分电解液,但必须使10%的隔膜孔隙中不进入电解液。

正极生成的氧就是通过这部分孔隙到达负极而被负极吸收的。

对胶体密封铅蓄电池而言,电池内的硅凝胶是以SiO2质点作为骨架构成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它将电解液包藏在里边。

电池灌注的硅溶胶变成凝胶后,骨架要进一步收缩,使凝胶出现裂缝贯穿于正负极板之间,给正极析出的氧提供了到达负极的通道。

由此看出,两种电池的密封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其区别就在于电解液的“固定”方式和提供氧气到达负极通道的方式有所不同。

二、电池结构和工艺上的主要差异AGM密封铅蓄电池使用纯的硫酸水溶液作电解液,其密度为1.29—1.32g/cm3。

除了极板内部吸有一部分电解液外,其大部分存在于玻璃纤维膜之中。

为了给正极析出的氧提供向负极的通道,必须使隔膜保持有10%的孔隙不被电解液占有,即贫液式设计。

为了使极板充分接触电解液,极群采用紧装配的方式。

另外,为了保证电池有足够的寿命,极板应设计得较厚,正板栅合金采用Pb-Ca-Sn--A1四元合金。

并普遍采用压铸工艺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设计寿命在20年以上,比普通AGM提高50%。

胶体密封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由硅溶胶和硫酸配成的,因为电解液量增加15~20%,跟富液式电池相当。

硫酸溶液的浓度比AGM式电池要低,通常为1.26~1.28g/cm3。

这种电解质以胶体状态存在,充满在隔膜中及正负极之间,硫酸电解液由凝胶包围着,电池外壳即使有裂缝,电液不会流出电池。

由于这种电池采用的是富液式非紧装配结构,正极板栅材料采用低锑合金或与AGM电池相似的Pb-Ca合金,大型电池一般采用管状正极板。

同时,为了提高电池容量而又不减少电池寿命,极板可以做得薄一些。

电池槽内部空间也可以扩大一些。

普通AGM电池的电液灌注一般都是采用普通加酸机定量灌注,工艺上简便快捷。

胶体电池的胶体灌注则困难很多,除了对使用的硅胶要求较高外(纳米级SiO2),如何配制和灌注均匀成为关键。

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均会导致实际使用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比如漏液和胶体水化,寿命大幅降低。

目前国内厂家都是简单的真空灌注,效果欠佳,上下部很难分布均匀。

研究合理的灌注工艺和设备已经显得非常必要。

三、性能对比和说明1 电池放电性能初期的胶体蓄电池的放电容量只有富液式电池的85%左右,这是由于使用性能较差的胶体电解液直接灌人未加改动的富液式电池之中,电池的内阻较大,电解质中离子迁移困难引起的。

近来的研究工作表明,改进胶体电解液配方,控制胶粒大小,掺人亲水性高分子添加剂,降低胶液浓度提高渗透性和对极板的亲合力,采用真空灌装工艺,用复合隔板或AGM隔板取代橡胶隔板,提高电池吸液性;取消电池的沉淀槽,适度增大极板面积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可使胶体密封电池的放电容量达到或接近富液铅蓄电池的水平。

AGM式密封铅蓄电池电解液量少,极板的厚度较厚,活性物质利用率低于开口式电池,因而电池的放电容量比开口式电池要低10%左右。

与当今的胶体密封电池相比,其放电容量要小一些。

主要是“贫液式”电液设计限制了极板容量。

2 电池内阻及大电流放电能力铅蓄电池的内阻是由欧姆内阻、浓差极化内阻、电化学极化内阻组成的。

前者包括极板、铅零件、电解液、隔极电阻。

AGM密封铅蓄电池所用的玻璃纤维隔板具有90%的孔率,硫酸吸附其内,且电池采用紧装配形式,离子在隔板内扩散和电迁移受到的阻碍很小,所以AGM密封铅蓄电池具有低内阻特性,大电流快速放电能力很强。

这也是AGM电池相对于胶体电池最为明显的优势之一。

然而试验结果表明胶体密封铅蓄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仍然很好,完全满足有关标准中对密封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的要求。

这可能是由于多孔电极内部及极板附近液层中的酸和其他有关离子的浓度在大电流放电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随着胶体电池结构设计和先进材料的运用,胶体的大电流放电水平已经大幅提升,阳光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由于启动用的胶体电池。

胶体密封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硅凝胶,虽然离子在凝胶中的扩散速度接近在水溶液中的扩散速度,但离子的迁移和扩散要受到凝胶结构的影响,离子在凝胶中扩散的途径越弯曲,结构中孔隙越狭窄,所受到的阻碍也越大。

因而胶体密封铅蓄电池内阻要比AGM密封铅蓄电池要大。

3 热失控热失控指的是:电池在充电后期(或浮充状态)由于没有及时调整充电电压,使电池的充电电流和温度发生一种累积性的相互增强作用,此时电池的温度急剧上升,从而导致电池槽膨胀变形,失水速度加大,甚至电池损坏。

上述现象是AGM密封铅蓄电池在使用不当时和寿命中后期.而出现的一种具有很大破坏性的现象。

这是由于AGM密封铅蓄电池采用了贫液式紧装配设计,隔板中必须保持10%的孔隙不准电解液进入,因而电池内部的导热性差,热容量小。

充电时正极产生的氧到达负极和负极铅反应时会产生热量,如不及时导走,则会使电池温度升高;如若没有及时降低充电电压,则充电电流就会加大,析氧速度增大,又反过来使电池温度升高。

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就会引起热失控现象。

胶体密封铅蓄电池的电解液量用得和开口式铅蓄电池相当,极群周围及与槽体之间充满凝胶电解质,有较大的热容量和散热性,不会产生热量积累现象。

因此,胶体电池几乎不发生“热失控”现象。

德国阳光公司的胶体密封铅蓄电池进入中国市场已有二十余年,几家代理商反馈均说没有听到用户反映电池有热失控现象。

4 使用寿命影响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既有电池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因素,又有用户使用和维护条件方面的因素。

就前者而言,正极板栅耐腐蚀性能和电池的水损耗速度乃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由于正板栅的厚度加大,采用Pb—Ca —Sn--A1四元耐蚀合金,则根据板栅腐蚀速度推算,电池的使用寿命可达10~15年。

然而从电池使用结果来看,水损耗速度却成为影响密封电池使用寿命的最关键性因素(一般3~5年)。

对于AGM密封铅蓄电池而言,由于采用贫液式设计,电池容量对电解液量极为敏感。

电池失水10%,容量将降低20%;损失25%水份,电池寿命结束。

然而胶体密封铅蓄电池采用了富液式设计,电解液密度比AGM密封铅蓄电池低,降低了板栅合金腐蚀速度;电解液量也比后者多15%~20%,对失水的敏感性较低。

这些措施均有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根据德国阳光公司提供的资料,胶体电解液所含的水量足以使电池运行12~14年。

电池投入运行的第一年,水损耗4%—5%,随后逐年减少,4年之后总的水耗损只有2%。

OP2V型密封电池在2.27V/单体条件下浮充运行10年后,其容量还有90%。

从国内一些邮电通信部门的反映来看,虽然阳光公司的胶体密封铅蓄电池售价较高,但其使用寿命却长于国产的AGM密封铅蓄电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