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病人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面瘫护理常规

面瘫护理常规

风寒证
风热证
四白、地仓、颊车、迎香、听宫、手掌搓热后,用手轻柔面部,促
人中、水沟等穴
进血液循环
生冷油腻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 物,少食绿豆,羊、狗肉及动物 内脏
防风、葱白、粳米
热性补药,热性食物
祛风解表散寒
疏风清热,辛凉解表
防风粥,川芎白芷水炖鱼头
多食豆制品、苦瓜等性偏凉的食 物
面部穴位
穴位定位
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 人中(水沟):鼻根和上唇连线的上1/3处 地仓:口角旁开0.4寸,上直对瞳孔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 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听宫: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分类
类型 病因 病灶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卒中、肿瘤、颅内感染等
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感染、 外伤等
对侧下部面肌瘫痪
同侧上部及下部面肌瘫痪
临床表现
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 讲话漏风等,但额纹存在, 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 皱眉、闭眼等动作无异常; 歪斜、讲话漏风、流涎,不能 病灶对侧的面部随意动作 顺利完成皱眉、闭眼、吹口哨 丧失,但仍有哭、笑等表 等动作,丧失同侧面部表情 情
并发症护理:目赤肿痛 1、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 护,避免用手接触眼部。 2、每晚入睡前使用眼药水或眼 膏,必要时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 纱块保护。
4 健康指导
健康指导
01
02
03
04
心理护理
面部康复
眼部护理 口部护理
功能锻炼
面部康复操
(1)抬眉训练: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每次抬 眉 10~20 次, 每日 2~3 次。 (2)闭眼训练: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 两眼同时闭合 10~20 次。 (3)耸鼻训练: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 来完成。 (4)示齿训练: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 的收缩来完成。 (5)努嘴训练: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 (6)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应注意避免面部长期接受冷风刺激。 • 保持开心愉悦的心态。 • 生活作息规律,多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自身

瘫痪病人护理常规

瘫痪病人护理常规

瘫痪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述
瘫痪是指随意运动功能的减退或丧失,前者为不全瘫痪,后者为完全瘫痪。

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肌病性瘫痪。

按瘫痪部位可分为单瘫、偏瘫和截瘫。

二、护理常规
1.观察患者瘫痪的部位,有无伴随症状。

评估患者的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关节活动度及瘫痪对患者的影响。

2.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

3.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外伤卧床时,安置床档,特别是患侧,以防坠床;下床活动时应有陪护陪同或搀扶,以防跌倒;冰敷时勤观察以防冻伤;禁用热水袋或使用热水袋时温度不超过50℃,防烫伤。

预防肢体畸形、挛缩,促进功能恢复瘫痪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可用护足架或用枕头支撑足掌;按摩肢体每日2 次,并做被动运动。

当运动功能开始恢复时,应鼓励患者早期开展上肢及躯干功能锻炼。

离床时给予轮椅、瘫痪车或拐杖及支架保护,练习行走,促进早期恢复下肢功能。

三、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包括进食、穿衣修饰、清洁卫生、如厕等。

如穿衣时,尽量穿宽松的衣服,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2.指导患者站立训练、平衡训练、行走等。

偏瘫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偏瘫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偏瘫的护理问题有哪些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是指一侧的肢体出现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的症状。

偏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接受专门护理,以帮助他们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探讨偏瘫的护理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1. 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患者常常出现一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肌无力、肌肉痉挛等。

护理人员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被动运动、功能训练等,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2. 日常生活自理困难由于偏瘫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洗漱、穿衣等。

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同时教授相关自理技能,提升患者自理能力。

3. 褥疮防护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或长期固定一个姿势,易发生褥疮。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翻身、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措施,预防褥疮的发生。

4. 感染风险偏瘫患者常常由于肢体功能障碍而难以自我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受到各类感染。

护理人员需保持周围环境清洁、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精神状态护理偏瘫患者往往因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功能障碍等原因而出现情绪波动,包括焦虑、抑郁等。

护理人员需给予心理支持、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6. 家庭护理支持偏瘫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康复期,家庭护理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理人员需教育患者及其家人掌握护理技巧,承担日常护理任务,同时定期进行康复评估,调整护理计划。

总的来说,偏瘫患者的护理问题较为复杂,需要综合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

通过科学、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可以有效帮助偏瘫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期望未来在偏瘫护理方面能有更多的进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理瘫痪老人技巧

护理瘫痪老人技巧

护理瘫痪老人技巧一、了解瘫痪老人的病情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瘫痪老人的病情,包括病因、症状和严重程度。

通过与医生和护理团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和方法。

二、保持瘫痪老人的舒适和安全护理瘫痪老人的首要任务是保持他们的舒适和安全。

在搬动、卧床、洗澡和换尿布等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小心翼翼地操作,确保病人不会摔倒或受伤。

在搬动和转移病人时,可以使用专门的辅助器具,如护理垫、滑梯板等,以减少对病人的伤害。

三、定期翻身和换位瘫痪老人不能主动翻身和换位,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帮助病人进行翻身和换位,保持血液循环和皮肤清洁。

同时,及时更换尿布和床单,保持病人的卫生和舒适。

四、做好饮食和喂药工作瘫痪老人通常需要特殊的饮食和饮水管理。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口味和健康状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同时,要按时按量给病人喂食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作用,不可随意更改或省略。

五、关注瘫痪老人的心理健康瘫痪老人通常会感到孤独、焦虑和无助,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给予关心和安慰。

可以通过聊天、阅读、听音乐等方式,让病人感到愉悦和舒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六、定期进行康复训练瘫痪老人经常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护理人员可以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如被动运动、按摩和推拿等,帮助病人恢复肌肉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七、密切监测瘫痪老人的病情瘫痪老人的身体状况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他们的病情和生理指标,如体温、脉搏、呼吸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综上所述,护理瘫痪老人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巧。

通过了解病人的病情、保持舒适和安全、定期翻身和换位、做好饮食和喂药工作、关注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和密切监测病情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护理瘫痪老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Sa02、神志,评估有无复合伤。

2、观察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功能。

3、观察呼吸道通畅程度及排痰功能,有无肺部感染。

4、观察有无并发症(腹胀、便秘、压疮及泌尿系感染等)。

5、观察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6、观察肢体的肌肉有无废用性萎缩及关节功能障碍。

【护理措施】1、卧硬板床及气垫床,备好床头牵引架、四头带及抢救器械。

2、损伤早期监测BP、P、R、T、Sa02、神志每小时1次,直至平稳。

3、协助医生检查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并记录交班。

4、昕诊肺部呼吸音,询问咳痰情况,痰液粘稠者需行雾化吸入后再吸痰,监测Sa02,血气分析,必要时早期施行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5、预防各种并发症(1)留置导尿者观察尿量、颜色,鼓励病人每天饮水3000ml 左右,留置导尿2~3周后,持续引流改为每4-6小时定时开放,4周后拔除尿管,用挤压排尿法训练反射性膀胱排尿。

(2)指导病人少吃多餐,少吃甜食及易产气食物,每日按摩腹部2~3次,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便秘者可行药物治疗、灌肠,有粪石者需用手掏。

(3)翻身2—3小时1次,注意保护头颈部,轴线翻身,观察易发生褥疮部位的皮肤颜色,骨隆突处垫软枕,定时按摩,加强会阴及肛周皮肤护理。

6、经常巡视病房,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安慰、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家属交谈,给病人心理支持。

7、指导并协助家属被动活动患者瘫痪肢体,保持各关节功能位,鼓励病人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主动做未瘫痪肌肉的锻炼。

【健康教育】1、生活指导,加强营养,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如蛋类、蔬菜、水果、鱼、肉等。

2、预防各种并发症。

、3、康复训练(1)利用辅助工具进食,可在他人协助下完成。

(2)从床到椅子的转移,使用手控电动椅。

(3)康复器械的使用(轮椅、拐杖)。

创伤性高位截瘫护理常规

创伤性高位截瘫护理常规

创伤性高位截瘫护理常规一、概述由于创伤引起高位脊椎骨折、脊髓损伤,使病人在高平面以下的肢体和躯体感觉运动麻痹,功能失调。

二、护理诊断1、低位性呼吸型态度与辅助呼吸肌无力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长期卧床痰液引流不畅有关。

3、体温调节无效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四肢瘫痪活动受限有关。

5、生活自理缺陷与四肢瘫痪后活动功能受限有关。

6、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截痪缺乏活动和锻炼有关。

7、潜在并发症状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与家属沟通,共同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悲观情绪。

2、活动与休息做好生活护理,鼓励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自主活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鼓励深呼吸、用力咳嗽或轻轻叩击胸背部,促进肺膨胀和排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可用导管或通知医生用气管镜吸痰.多翻身更换体位.高位颈椎损伤伴呼吸困难者,早期气管切开是减少呼吸道梗阻和防止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应注意保持气管通畅,做好气管切开护理。

4、体温异常的护理高热: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定时开窗通风,在夏季使用降温设备.动态观察体温变化,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药物降温.加强口腔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证能量的摄入,鼓励多吃水果,多饮水,每天至少摄入液体 2000ml,保持大便通畅,体温过低者注意保暖,必要时采用物理升温,严格控制温度,以防烫伤。

5、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

截瘫早期,留置尿管,持续引流尿液,2~3周后,改为定时开放,每 4~6小时开放1次,以训练膀胱反射或自律性收缩功能,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膀胱萎缩。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

必要时膀胱冲洗。

6、按皮肤护理常规,预防皮肤压伤。

7、防止废用综合征的措施。

(1)定期评估肢体感觉、运动和肌张力的变化,保持瘫痪肢体的关节处于功能位,防止关节屈曲、过伸、过展。

(2)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以下问题,以调动其锻炼的积极性,瘫痪肢体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未瘫痪肢体若不主动锻炼,同样也可出现废用综合征。

面瘫的护理常规

面瘫的护理常规

面瘫的护理常规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以口眼歪斜为主症的一种病症,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面部经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造成,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人。

一、临床表现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本病初期以风邪渐去,痰留瘀滞,正虚显露,则以痰瘀阻络,气血不足为主。

二、一般护理1、生活护理1)护眼: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2)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2、饮食护理1)饮食以清淡、高营养、多纤维食物为宜,忌食辛辣、肥甘、醇酒之品。

2)肺热伤津者,多食新鲜水果。

3)脾胃亏虚者,可食益气健脾之品。

3、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

4、情志护理1)关心患者,使之正确对待疾病,坚强面对人生。

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2)劝导家属重视患者,经常探视,创造温馨氛围,增强其治病信心。

5、病情观察1)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如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面部表情肌、语言表达、皮肤的感觉等情况。

2)观察萎软发生的部位、肌肉萎缩的程度、皮肤的感觉、肢体活动等情况。

3)出现呼吸变浅、微弱,甚至呼吸骤停等危象时,立即抢救,再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临证施护早晚热敷面部,保持充足睡眠及调节情感。

辨证:脾胃虚弱证、肝肾亏虚证、痰阻脉络证、肺热伤津证、湿热浸淫证。

四、健康教育1、饮食有节,调养脾胃,起居有常,不妄劳作。

2、舒畅情志,保持乐观情绪。

截瘫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瘫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瘫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瘫病人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两个方面。

以下是具体的护理措施:
1. 身体护理:
- 保持清洁:协助病人进行个人卫生清洁,如洗脸、洗手、刷牙等,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定时翻身:为了避免褥疮的发生,病人需要定时翻身,每小时至少翻身一次。

翻身时要注意避免用力拉扯受伤部位,以免加重损伤。

- 皮肤按摩:定期为病人进行皮肤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

- 营养摄入:保证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以维持身体健康。

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食物等。

- 防止感染:病人免疫力较低,要预防感冒等感染。

在天冷时注意保暖,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2. 心理护理:
- 沟通交流: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经常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感受,给予关心和支持。

- 情绪疏导:帮助病人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在病人情绪低落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 康复信心:病人可能会对自己康复失去信心,护理人员要不断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病人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

- 康复锻炼:协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如床上运动、肢体按摩等,帮助病人恢复身体功能。

- 社交互动:鼓励病人参与社交活动,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减轻孤独感。

总之,截瘫病人的护理需要全面关注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给予细心的照料和关爱,帮助病人积极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瘫痪的护理
人体运动功能受限(过少或消失)称为瘫痪。

运动功能的执行是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两部分组成。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所引起的随意运动功能障碍,分别称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一)病因:由感染、脑血管病变、肿瘤、外伤、中毒、脑先天畸型及寄生虫病均可引致。

(二)瘫痪性质:中枢性瘫痪无肌萎缩、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周围性瘫痪有明显肌萎缩、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

(三)病变部位
1.内囊病变表现为一侧上下肢瘫痪,称为偏瘫。

2.一侧脑干病变,是一侧颅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对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称为交叉瘫。

3.脊髓横贯性损伤表现双下肢瘫痪,称截瘫。

颈段脊髓横贯性损伤,是双侧上下肢均瘫痪称四肢瘫。

4.肌肉病变,是单肌或一组肌肉瘫痪,称肌肉性瘫痪。

(四)伴随症状:语言障碍、褥疮、大小便失禁、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吞咽障碍、窒息、悲观情绪。

(五)瘫痪程度
0级——完全瘫痪
1级——可看到肌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级——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不能抬起。

3级——肢体可脱离床面,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够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弱。

5级——正常肌力。

(六)护理措施
1.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应有良好的服务。

2.家属应给予同情和理解,使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支持治疗及功能锻炼。

3.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程度,向病人提供生活支持,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用健侧肢体取物、洗漱、移动身体等。

4.对卧床病人要保持床褥清洁、干燥,患侧肢体应放置功能位置,对突出容易受压部位用气垫或气圈保护;截瘫患者应卧于有活动开孔(放置便器)的木板床,以免腰骶部皮肤被便器磨伤。

5.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并注意保暖,鼓励患者多咳嗽,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时吸出气管内不易咳出的分泌物。

进食应该缓慢、防止呛入气管,吞咽困难时用鼻饲。

6.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吸入性肺炎。

7.排尿困难的患者可按摩膀胱以助排尿,训练病人自主解小便。

便秘者应添加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天应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8.与家属及患者讨论制订功能锻炼计划,强调合理、适度、循序渐进、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的原则。

护士在指导偏瘫患者穿、脱衣服时应先穿患侧,并先脱健侧,应穿宽松开身衣服,必要时可用搭扣。

9.急性期后(约发病1周左右)对患侧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及按摩;出现自主运动后,鼓励患者以自主运动为主,辅以被动运动;患肢肌肉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协助患者离床行走,逐步锻炼直到恢复运动功能。

当自主运动恢复后,尽早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